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3课时 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3课时)》天津市孙子老师-省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3课时)》天津市孙子老师-省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共1学时1教学目标1.经历在现实的情境中收集信息的过程,初步学会用“画示意图”的策略理解题意、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数量关系,进而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步骤。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悟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和方法,体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提高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方法意识,获得运用整理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创新意识。

2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3重点难点理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情境引入,引出课题1.课件创设小红逛超市的情景,出示信息:“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

2.学生寻找数学信息。

3.根据这些数学信息,学生自由提出数学问题。

4.教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小红逛超市“情景,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活动2【讲授】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整理(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整理信息。

(2)课件展示学生作品。

预设1:文字整理数学信息。

预设2:画实物图整理数学信息。

预设3:画示意图整理数学信息。

(3)交流你喜欢哪种整理方法?为什么?(4)教师小结:画图时我们可以选择比较简单的符号来表示题意,这样既清楚又简单。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喜欢方式整理信息,初步形成画图的技能,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例题的题意起到辅助作用,为顺利地列式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借助图示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2.分析(1)学生观察示意图独立思考解题思路。

(2)学生借助示意图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

三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第3课时解决问题

(1)这些座位够我校三至六年 主席台两旁的观众席
级的学生坐吗?
有3200个席位。
三年级773人,四年级805人, 五年级841人,六年级783人。
主席台两旁的观众席有3200个席位。
三年级773人,四年级805人, 五年级841人,六年级783人。
(1)这些座位够我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坐吗?
773估成780
200+270+170=640(m) 640<650,够。 答:准备650米长的篱笆够。
二、实验小学准备靠墙用篱笆围出一块空地作为植 物园(如图)。【选自《创优作业100分》】 2.实际围的篱笆有多长?
194+265+162=621(m)
答:实际围的篱笆长621m。
完成对应课时的练习。
(2)收银员应收多少钱?
收银员收钱要准确,要精确计算。
166 +225+558=949(元) 166 225
+ 51 5 18 9 4 9 答:收银员应收949元钱。
回顾与反思
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 情况,再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当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要求准确时,就 要精确计算,当结果不需要准确时,可 以估算解决。
哪些信息?
收银员应收 多少钱?
小红的妈妈 大约需要准 备多少钱呢?
分析与解答
(1)小红的妈妈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
170+230+560
=400+560 =960(元)
大约准备多少钱才够,不用 精确计算,估一估就行。
答:小红的妈妈大约需要准备960元钱。
主席台两旁的观众席有3200个席位。 三年级773人,四年级805人, 五年级841人,六年级783人。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解题步骤和策略。

3. 学生能够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问题和解答过程。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策略。

2. 学生能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与同伴交流解题的方法和经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2. 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 基本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数学问题的解题步骤和策略。

3. 数学语言的表达和运用。

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数学解题策略。

2. 准确表达问题和解答过程。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卡片、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利用PPT展示一些基本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

2.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策略。

二、新课1. 利用教学卡片,展示一些典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问题和解答过程。

三、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与同伴交流解题的方法和经验。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与同伴交流解题的方法和经验。

二、新课1. 利用教学视频,展示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问题和解答过程。

三、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2.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与同伴交流解题的方法和经验。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1. 利用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第2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四单元第2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第2节【第三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灵活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运用。

•难点:理解生活中的问题,正确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内容:–复习前面所学的加法和减法知识。

–引入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给出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解答。

2.教学资源:课件、黑板、教辅书籍等。

3.学生准备:学生需要提前认真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做好听课准备。

四、教学过程1.复习与导入(10分钟)–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呈现一些简单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引导学生回忆。

2.教学主体(30分钟)–引入生活问题,例如:小明家有5个苹果,他吃了2个,还剩下几个?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以小组形式讨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和想法。

–展示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解答,然后互相交流答案。

3.操练与拓展(2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创作类似的问题,然后向其他小组提问。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结束与复习(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鼓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反思。

–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加法和减法解决生活问题展开,通过引入生活问题和让学生讨论解答的方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更多耐心和引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并正确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解决问题步骤: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生活中的加法和减法•合作学习七、作业•完成课堂练习题。

•写一篇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体会。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提升学业水平。

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章节。

2.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实物模型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 新课: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讲评: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讲解和评价,指导学生正确解题。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板书设计1. 板书解决问题2. 板书内容:(1)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的方法:画图法、列表法、假设法等。

六、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2. 拓展练习: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考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不足: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不够,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3. 改进措施: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下一节课的教学计划:针对本节课的教学不足,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推理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和掌握基本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 学习和运用简单的数学规律,如奇偶性、倍数关系等。

3.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如购物、时间安排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提高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教材、PPT、黑板、粉笔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基本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解决方法。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解决问题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根据教学过程逐步展示板书内容,包括基本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巩固基本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

2. 提高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拓展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课后反思2. 学生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发现自己的不足,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3. 家长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配合学校教育,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提高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说课稿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含义。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技能。

3.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生掌握通过图形、物体、语言等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理解问题——目标——方法——答案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时间教学内容5分钟观看已解决问题的实例和感想讨论10分钟导入解决问题的概念课件和举例子解释20分钟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解决问题案例讨论和分类15分钟教师总结学生结果,并指导学生归纳出解决问题思维方法10分钟教师对下一堂课的预告四、教学方法1.问题导向式学习。

2.小组合作式学习。

3.信息技术辅助式学习。

4.教师引导式学习。

五、教学工具1.课件2.黑板3.白板笔4.小组合作纸卡六、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师生通过观看已解决问题的实例和讨论感想,明确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2.解决问题的概念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例讲解解决问题的概念,以及通过图形、物体、语言等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通过举例子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

3.小组合作进行解决问题案例讨论和分类(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然后分发小组合作纸卡,每组学生按照课上的知识,自主选择相应案例,按照问题类型,完成问题分类,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解决问题讨论,互相沟通思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技能。

4.教师总结学生结果,并指导学生归纳出解决问题思维方法(15分钟)教师在讨论完成后,总结每组学生的成果,并引导学生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从问题——目标——方法——答案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

5.教师对下一堂课的预告(10分钟)教师对下一堂课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预告,并鼓励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

七、教师总结在解决问题方面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按照问题——目标——方法——答案的原则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表现出创造性思维,最终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课时解决问题人教版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学生能够理解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法,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并解决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图示、列表等工具,帮助理解问题及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验证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能够对数学问题解决产生兴趣,增强自信心。

2. 学生能够体验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难点1. 学生对于问题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策略的选择和应用。

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实际问题案例,小组活动指导手册。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文具,小组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3. 小组活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并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教学目标2. 教学内容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教学过程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解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第3课时解决问题课时内容教材第86页例5及相关习题。

课时目标1.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活动,帮助学生巩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究用操作、画图来表征(描述)数学问题的方法,初步体验几何直观的价值。

3.培养学生运用操作、画图的直观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

重点难点重点: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在探究过程中,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越接近,周长越短的规律。

一、复习旧知,迁移导入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吗?教学提示: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答案。

【学情预设】这是上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学生能够快速准确作答。

设计意图:复习前面的知识,为这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一个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吗?【学情预设】 4×1=4(分米)师:非常好。

如果把这样的4个正方形拼起来,能拼成哪些四边形?请你试试看。

【学情预设】学生利用手中的正方形学具摆一摆。

师:看一看你们拼组出的新图形,想一想:它的周长是多少?你是怎么求出它的周长的?(课件出示)【学情预设】学生能根据已有经验很快算出图形的周长。

师:用同样多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它们的周长为什么不相同呢?这里面有什么秘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并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简化操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动手操作与计算,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同样多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四边形周长不相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自主探索,互动授新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学提示:探究之前要学生明确探究的要求,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即不能随意拼,拼出的应该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师:题目告诉我们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打算怎么做?请大家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3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发现问题的本质,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 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清晰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模型等工具,直观地展示问题的解决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自信心,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挑战。

3. 学生能够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问题的解决、问题的验证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 学会分析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的关键。

3. 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 学会验证问题的解决方案,确保问题的正确解决。

难点1. 问题的提出:如何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 问题的分析:如何透过问题的表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找出问题的关键。

3. 问题的解决: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 问题的验证:如何验证问题的解决方案,确保问题的正确解决。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图表、模型等。

2. 学具:草稿纸、计算器、直尺、圆规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讲解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 练习: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动手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 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5. 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板书设计1. 问题的提出: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解决问题(3课时)-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3课时)-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3课时)-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思路,通过实际案例的探讨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与思维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1.什么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2.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与方法3.实际应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本课程适用于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学生。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什么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2.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与方法;3.学会将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具体问题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安排第一课时课程内容1.什么是问题;2.如何解决问题;3.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问题,如何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课程内容1.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2.实践应用:解决选课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要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第三课时课程内容1.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2.实践应用:解决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数学计算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需要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复杂计算问题。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示范法:老师通过示例来展示解决问题的流程与方法,并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问题,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来巩固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五、教学内容详细描述第一课时课前准备1.准备一张“百钱买百鸡”的题目卡片;2.准备课堂PPT。

课程内容1.什么是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下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讲解什么是问题;2.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大致解决方案;3.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包括定义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施方案、总结反思;4.课堂练习:老师出示一张“百钱买百鸡”的题目卡片,要求学生自行思考解决方案,并与小组成员分享,最终由各个小组分享各自的解决方案。

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

标题: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解决问题”的含义,能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教学知识点:整数加减法、简单的乘除法、单位换算、图形的认识等。

2.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故事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整数加减法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讲解整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简单的乘除法通过实例,讲解乘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单位换算讲解长度、质量、面积等基本单位的换算方法。

(4)图形的认识讲解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

3. 情境练习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与家长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了解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反思1. 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本节课以“解决问题”为主题,通过创设情境、讲解知识点、情境练习、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们将以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材为例,通过学习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教材P73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例题给出了一个实际问题,要求我们计算出18个男生和27个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加法来解决。

我们将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原理,将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相加,得出总人数。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运用加法原理解决实际问题;2. 能够正确进行加法运算;3.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加法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加法原理进行解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73页的教材;2. 黑板和粉笔;3. 练习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例如:“如果你们班上有18个男生和27个女生,你们能告诉我一共有多少人吗?”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2. 讲解:在学生们尝试解答后,我将带领他们一起回顾加法原理,并讲解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以教材P73页的例题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加法原理。

3. 练习:给出一些类似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独立解决。

例如:“如果有15个苹果和20个香蕉,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六、板书设计1. 加法原理;2.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步骤;3. 练习题的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如果一个篮子里有12个橘子,又加入了8个橘子,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橘子?2. 小明有15个铅笔,小红有23个铅笔,他们一共有多少个铅笔?答案:1. 12 + 8 = 202. 15 + 23 = 3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们对加法原理的掌握程度,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1.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 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顾与反思。

3.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简单的特殊情况入手,逐步拓展到一般情况,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教材、课件、黑板、粉笔等。

2. 教学环境:安静、整洁的教室,学生分组讨论的座位安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小明有10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解决问题方法,如画图、列表、猜想与尝试等。

(2)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小华有12个糖果,他想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引导学生从简单的特殊情况入手,逐步拓展到一般情况。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结果。

3. 巩固练习(10分钟)教师出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例如:“小刚有15个铅笔,他想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铅笔?”要求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问题,并在黑板上展示解题过程。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解决问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解决问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教学目标为:1.能够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掌握加减法的知识和运算方法。

2.能够在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1.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解决问题-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主要涵盖以下内容:•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学习加减法的知识和运算方法;•在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2. 教学步骤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应该按照以下步骤逐一进行教学:步骤一:复习复习有关加减法的内容,让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形成知识点,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步骤二:讲解在讲解之前,要有一个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接受知识。

例如,到菜市场买菜,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自主解决问题,能加减得,不求位次。

在情境中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运算方法,例如:问题:小明家里有4个苹果,他去了市场又买了3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有几个苹果?让学生回忆,回答出小明手中的苹果总数是7,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实际体验加法的运算方式。

除了加法,减法也可以这样讲解。

例如:问题:小明有6个鸟蛋,他把2个送给了小红,请问小明还有几个鸟蛋?让学生回想,然后说出小明现在有4个鸟蛋。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实际体验减法的运算方式。

步骤三:练习当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后,可以进行练习。

例如:问题:小明手中有5枚硬币,他想买一个球,需要用到8枚硬币,请问,小明还需要多少个硬币?让学生把问题转化为减法,得出答案是3。

通过这种方式,巩固了学生对加减法基础知识的掌握。

步骤四:总结在本节课结束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可以给学生用黄卡或其他颜色的纸,让学生分别写上“学到了”和“没学明白的地方”,让学生交流他们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彼此学习和理解。

三、教学评价本节课教学评价主要是观察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的情况,回答问题的正确率,以及学生的评价卡内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我根据教材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制定的详细教案。

一、教学内容1. 理解问题的基本构成,学会读题、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

2. 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会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问题的基本构成,能够独立读题、分析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

2. 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会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运算。

难点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教学课件、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选取一个典型的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讲解解题步骤和方法。

3.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例题,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其他类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问题的基本构成、解题步骤和方法,以及一些关键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七、作业设计1. 根据问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目标。

2. 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数学运算。

3.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2第3课时 解决问题》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4.2第3课时 解决问题》精品教案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估算。

【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化情境的动态生成,让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情境导入】小朋友,老师了解到在炎热的商场里一些电器量较大的商品的销售情况,你们认为他们的销售情况会怎么样呢?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空调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属于大众化商品,可以回收进行再次利用;而学习机是高科技产品,对学习有用;护眼灯是比较新颖的产品(课件出示例4:销售清单)【进行新课】1.提出问题。

小朋友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课件出示):(1)哪种商品最贵?(2)哪种商品最便宜?(3)如果三种都买需要多少钱?(4)大约应该准备多少钱呢?……2.解决问题。

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中,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为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估算(板书课题)。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

(1)如果三种都买需要多少钱?怎么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558+225+166=(2)应该准备多少钱呢?你是怎么估算的?学生独立思考;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全班交流反馈,教师板书学生的估算过程:方法一:558+225+166=(949 )(元)。

这种方法虽然是最准确的,却不是最好的,因为买东西不可能提前知道价格,所以我们买东西只能估计个大约数,这就需要估算。

方法二:560+230+170=()(元)。

(把558看作560,把225看作230,把166看作170,一个多看2,一个多看5,一个多看4,因变化都很小,使结果与准确结果取接近)(3)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估算过程,说说估算的一般方法。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最新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3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第3课时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15页例4、练习三第5~8、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综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1.在具体的情境中,掌握加减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体验估算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

【教学准备】多媒体。

【情境导入】同学们知道巨幕电影吗?才晖小学的师生们对巨幕电影很是期待,今天学校终于计划去看巨幕电影了,但是电影院的座位有限,同学们在座位上遇到了困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帮小朋友们解决吧。

【进行新课】1.引入。

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大家都学会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知识——估算。

2.出示问题。

展示如下的数据表,出示问题: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各班级人数及座位情况:一到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电影院共有座位441个3.讨论算法。

先让学生明白:要解决有些问题,不需准确计算,只进行估算就可以了。

然后教师出示课题——加减法的估算。

4.探究估算方法。

先让学生各自独立尝试着估计,在同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想的。

然后全班交流。

只要想得合理,教师及时给予肯定。

如: 221+239=220+240=460,5.出示方法。

问:还能怎样计算呢?让学生结合刚才自己估算得出的结果,想想还有什么办法。

其中可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算出,也可以用精确计算的方法算出结果。

展示:221大于220,239大于230,所以220+230一定大于441,坐不下。

6.延伸拓展。

师: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能估算出结果吗?【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15页“回顾与反思”。

独立估算,指名说一说各自的估算过程,结果是多少。

2.说说你估算的过程。

【课题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后作业】教材练习三第5至8、13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2、减法.
第3课时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43页例4。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能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分析问题,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过东西吧!
2.出示例4主题图。

看看小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课
1.从图中你了解到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1)收银员应收多少钱?(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
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1)求收银员应收多少钱是一个准确的数还是大概的数?(2)求爸爸应准备多少钱,这个数是准确数还是大概的数呢?
3.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各需要用到哪些信息?试试看。

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同时指名板演,其余学生自己列式并计算,最后组内交流、检查。

.
4.集体订正,然后师进行概括小结:解决问题时,要分析具体情况,想一想需要哪些信息,并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九第12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求准备多长的网就够了,要用到哪几个信息?该怎样解决呢?
小组内说一说,交流一下自己的理解,然后自己独立解答。

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4题。

引导学生认真看图、读题,弄懂题意:每次最多运450千克的货物,把货物全运上去,可以怎样运?有哪些方案?
小组内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方案,并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汇报,说说方案中一共运了几次。

3.练习九第13题。

同桌合作完成:摆一摆,说一说,两个人摆出的三位数的和接近多少?差接近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4.练习九第7~11题。

学生先独立练习,有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