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坐标测量 形位公差评价

合集下载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问题分析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问题分析
测 量
误 差 一

/链: -: S Z
() 4 两等距 曲线之间的区域。 () 5 两平行 直线之 间的区域 。
() 6 圆柱 面 内的区域 。
采 点位置 随机在 波峰与 波谷之 间选择 , 随机性 较 大 。
此时最 好利用 高精 度平 台与平 行平 晶配合 测量 。此方 法
确保 测量 结果 的准确 性 。公差 在 00r 以下 时应在 圆 .3 m a
潘 南 红 等 : 于 电 感待 感 器 的 复 杂 曲 面 对 焦误 差 分析 研 究 基
大于 1m I 0 小 于 08时 , 焦 误 差 可 以 忽 略 ,, 0 m, 厂( ) . 对 / ( ) 于 0 8时 , 该 按式 ( J 作 误 差 补 偿 。 由于 电感 o大 . 应 ) 传感 器外 形尺 寸 的限制 , 适合 曲率半 径 小于 5 m 的凹 不 m
W i h e i o d n t e s r a h n t T r e Ax s Co r i a e M a u e M c i e h
邱 玉 刚
( 哈尔滨飞机工业 集团, 黑龙江 哈尔滨 106 ) 506
摘 要: 本文介绍了利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
作用平面的影响。如图 l、 所示 , ab 基准较短被测元素较 大 时 , 量 确 定 基 准有 误 差 , 测 被测 结 果 就 会 成 倍 增 加 。 ( l) 以测 量 基 准 时一 定 注 意采 点 位 置 的选 择 。基 图 a所
准 与被测表 面形状 也会直接 影 响测 量结 果 ( 1 ) 图 b。
20]郑 玉 珍 , 勇 等 . 时 自动 对 焦 的 研 究 光 电 工 程 .0 4 4N . o 4 吴 实 20 . o4vl

三坐标测量机精度检测评定及虚拟坐标系统研究

三坐标测量机精度检测评定及虚拟坐标系统研究

1、精度检测结果
经过对一系列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标准件进行测量,我们发现三坐标测量机的 测量精度在±0.01mm以内。这一结果说明,在静态条件下,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 精度较高,能够满足高精度测量的需求。
2、动态误差分析结果
通过对大量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三坐标测量机的动态误差主要受 以下因素的影响:
研究方法
本次演示采用以下方法对三坐标测量机的精度检测和动态误差进行分析研究:
1、测量方法
采用标准件测量法对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进行检测。标准件测量法是一 种通过使用高精度标准件对测量设备进行精度检测的方法。在本研究中,我们选 取一系列不同尺寸和形状的标准件,利用三坐标测量机对其进行测量,并比较测 量值与标准件的实际值,从而评估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
目前,对于三坐标测量机的精度检测和虚拟坐标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 的成果。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和改造,对三坐标测量机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如何提高其精度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模型的 发展,
虚拟坐标系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 将虚拟坐标系统应用到三坐标测量机的精度检测中,提高其测量效率和精度。此 外,对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其他方面的研究,如新型测头、高精度测量的应用等也 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论与展望
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1、在静态条件下,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较高,能够满足高精度测量的 需求。
2、三坐标测量机的动态误差受被测工件的温度、重量、环境湿度和气压等 因素的影响。
展望未来,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1、研究更加高效的误差补偿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精度。
性和可靠性。同时,虚拟坐标系统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可有效提高三坐标测 量机的测量精度和效率。本次演示将详细探讨三坐标测量机精度检测评定及虚拟 坐标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坐标测量系统中的形状误差评定模型与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坐标测量系统中的形状误差评定模型与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

三坐标测量系统中的形状误差评定模型与算法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和意义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制造精度的要求日益提高。

零件的尺寸、形状、位置、姿态等信息的测量精度越高,对产品性能的保障和提升就越明显。

而三坐标测量系统作为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手段,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大型装备、精密仪器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三坐标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在非常规形状的测量中,误差更加显著。

形状误差评定是三坐标测量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它能够对测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处理,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因此,研究三坐标测量系统中形状误差评定模型和算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课题拟针对三坐标测量系统中形状误差评定的相关问题,进行如下研究:(1)形状误差评定模型的建立形状误差评定模型是评价测量精度的基础。

本课题将研究基于坐标差模型的形状误差评定模型,探究其在非常规形状测量下的适用性和优越性。

(2)形状误差评定算法的设计和优化在现有算法基础上,本课题将探究一些新的算法和优化思路,以提高形状误差评定的准确度和效率。

(3)实验验证和分析本课题将进行实验验证与分析,通过对不同形状测量结果的比较和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形状误差评定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项目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推导、实验研究和数据分析。

具体的研究步骤如下:(1)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搜集相关文献和数据,分析三坐标测量系统中形状误差评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向和目标。

(2)形状误差评定模型的建立和分析基于坐标差模型,构建形状误差评定模型,分析其优劣和适用性,并对其进行优化和拓展。

(3)形状误差评定算法的设计和优化在现有算法基础上,设计新的算法和优化思路,提高形状误差评定的准确度和效率。

(4)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进行实验验证和数据处理,对不同形状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验证所提出的形状误差评定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三坐标测量 形位公差评价

三坐标测量 形位公差评价

形位公差评价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得变动量。

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球度、圆锥度)、无基准得轮廓度;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得方向或位置对基准所允许得变动量。

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心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与跳动、PC-DMIS还可以求特征得位置、距离、夹角与键入、路径:插入------尺寸----1、位置标识:此项形位公差得名称。

搜索标识:此功能允许您在元素清单中去搜寻特定得元素。

选择最后个数:允许您选择元素列表中最后得几项元素单位:选择相应得评价单位∶英寸或毫米。

坐标轴:X =输出 X 轴得值、ﻫY = 输出 Y 轴得值。

ﻫZ= 输出 Z轴得值。

ﻫR = 输出半径(直径得一半)值。

ﻫD = 输出直径值、角度=锥度长度=柱体得高度、槽得长度、椭圆得长度高度=柱体得高度与椭圆得宽度形状•对于圆或柱体特征,形状为圆度尺寸。

•对于平面特征,形状为平面度尺寸。

•对于直线特征,形状为直线度尺寸公差:若对各轴向公差相同,那么在公差选项中选“全部",并输入一个值为正、负公差值;若不同,则分别输入正、负公差;尺寸信息:在图形显示窗口显示尺寸信息。

输出到:定义向何处送出评价信息∶统计、报告、二者、无。

分析用此选项可以显示一些数据。

文本∶指PC—DMIS在检查报告中,在该元素数据行得下面,列出了组成该元素得点得详细信息、图形∶在图形显示窗口中,用带方向得箭头来表示尺寸得误差信息,箭头得大小由放大倍数(乘数)来确定。

薄壁件轴:对于薄壁工件,按照轴线方向评价其误差,由于加工过程中此类零件得变形比较大,所以轴线与零件得坐标系并不一致,该软件提供了如下得参数,用来评价此类零件。

首先应在编辑/Preferences/设置中选中显示薄壁件扩展项,下面得参数评价时才有效、逼近矢量方向偏差(T)-—输出沿逼近矢量得误差(曲线上得点)曲面矢量方向偏差(S)——输出沿表面法矢得偏差报告矢量方向偏差(RT)—-输出沿报告矢量方向得偏差曲面报告矢量方向偏差(RS)——输出沿表面报告矢量方向得偏差销直径(PD)-—输出沿圆孔实际所在平面法向矢量得直径注意:这些可选项并不就是适用于所有得元素,例如销直径只适于冲压类元素,例如圆、圆台,下列得清单列出了推荐或缺省使用得类型。

三坐标测量-几何尺寸与形位公差测量评价

三坐标测量-几何尺寸与形位公差测量评价

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三坐标测量项目三坐标测量课题几何尺寸与形位公差测量、评价课型实习学习目标专业能力会测量几何尺寸与形位公差,并进行评价。

社会能力学习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方法能力学习自学能力、理解能力教学对象分析已学习公差与配合相关知识,已进行数控机床操作实习。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教学回顾教案内页教学环节及时间分配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组织教学(5分钟)二、导入新课(5分钟)三、新课学习(45分钟)考勤、填写教学日志进行安全教育三坐标测量一、形位公差加工后的零件不仅有尺寸误差,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实际形状或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体规定的形状和相互位置还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这种形状上的差异就是形状误差,而相互位置的差异就是位置误差,统称为形位误差。

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1)形状公差:构成零件的几何特征的点,线,面要素之间的实际形状相对与理想形状的允许变动量。

给出形状公差要求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

(2)位置公差:零件上的点,线,面要素的实际位置相对与理想位置的允变动量。

用来确定被测要素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

形位公差的研究对象是零件的几何要素,它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的统称.其分类及含义如下:(1) 理想要素和实际要素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称为理想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称为实际要素,通常都以测得要素代替实际要素.(2) 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在零件设计图样上给出了形状或(和)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被测要素.用来确定被测要素的方向或(和)位置的要素,称为基准要素.(3) 单一要素和关联要素给出了形状公差的要素称为单一要素.给出了位置公差的要素称为关联要素.(4) 轮廓要素和中心要素由一个或几个表面形成的要素,称为轮廓要素.对称轮廓要素的中心点,中心线,中心面或回转表面的轴线,称为中心要素二、工件检测流程1、综合分析图纸设计基准:用于建坐标系的元素坐标原点:一般通过构造得到检测内容:需测量那些元素,以及应用这些元素进行形状位置公差的评价其它:工件的摆放方位、需要的测头角度、测针大小,长短。

三坐标检测内容介绍

三坐标检测内容介绍

三坐标检测:三坐标检测就是运用三坐标测量机对工件进行形位公差的检验和测量。

判断该工件的误差是不是在公差范围之内。

也叫三坐标测量。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事业以及机械加工业的突飞猛进,三坐标检测已经成为常规的检测手段。

三坐标测量机也早已不是奢侈品了,特别是一些外资和跨国企业,强调第三方认证,所有出厂产品必须提供有检测资格方的检测报告。

所以三坐标检测对于加工制造业来说越来越重要。

三坐标检测有时也运用到逆向工程设计。

就是对一个物体的空间几何形状以及三维数据进行采集和测绘。

提供点数据。

再用软件进行三维模型构建的过程。

三坐标测量机的发展:三坐标测量机的发展历经半个多世纪。

它的出现是工业化发展的历史必然。

一方面是由于自动机床、数控机床等高效率加工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复杂形状零件加工需要有快速可靠的测量设备与之配套;另一方面是由于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以及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基础。

三坐标测量机的出现使得测量仪器从手动方式向现代化自动测量的转变成为可能。

与传统测量仪器是将被测量和机械基准进行比较测量不同的是,三坐标测量机的测量实际上是基于空间点坐标的采集和计算。

虽然现代的测量机比早期的功能要高级很多,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即建一个刚性的结构,此结构有三个互相垂直的轴,每个轴向安装光栅尺,并分别定义为X、Y、Z轴。

为了让每个轴能够移动,每个轴向装有空气轴承或机械轴承。

在垂直轴上的探测系统记录测量点任一时刻的位置。

探测系统一般是由测头和接触式探针构成,探针与被测工件的表面轻微接触,获得测量点的坐标。

在测量过程中,坐标测量机将工件的各种几何元素的测量转化为这些几何元素上点的坐标位置,再由SPC数据分析软件根据相应几何形状的数学模型计算出这些几何元素的尺寸、形状、相对位置等参数。

三坐标测量机作为一种精密、高效的空间长度测量仪器,它能实现许多传统测量器具所不能完成的测量工作,其效率比传统的测量器具高出十几倍甚至几十倍。

三坐标测量 形位公差评价

三坐标测量 形位公差评价

形位公差评价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

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球度、圆锥度)、无基准的轮廓度;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方向或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量。

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心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和跳动。

PC-DMIS还可以求特征的位置、距离、夹角和键入。

路径:插入------尺寸----1、位置标识:此项形位公差的名称。

搜索标识:此功能允许你在元素清单中去搜寻特定的元素。

选择最后个数:允许你选择元素列表中最后的几项元素单位:选择相应的评价单位∶英寸或毫米。

坐标轴:X = 输出 X 轴的值。

Y = 输出 Y 轴的值。

Z = 输出 Z轴的值。

R = 输出半径(直径的一半)值。

D = 输出直径值。

角度=锥度长度=柱体的高度、槽的长度、椭圆的长度高度=柱体的高度和椭圆的宽度形状•对于圆或柱体特征,形状为圆度尺寸。

•对于平面特征,形状为平面度尺寸。

•对于直线特征,形状为直线度尺寸公差:若对各轴向公差相同,那么在公差选项中选“全部”,并输入一个值为正、负公差值;若不同,则分别输入正、负公差;尺寸信息:在图形显示窗口显示尺寸信息。

输出到:定义向何处送出评价信息∶统计、报告、二者、无。

分析用此选项可以显示一些数据。

文本∶指PC-DMIS在检查报告中,在该元素数据行的下面,列出了组成该元素的点的详细信息。

图形∶在图形显示窗口中,用带方向的箭头来表示尺寸的误差信息,箭头的大小由放大倍数(乘数)来确定。

薄壁件轴:对于薄壁工件,按照轴线方向评价其误差,由于加工过程中此类零件的变形比较大,所以轴线与零件的坐标系并不一致,该软件提供了如下的参数,用来评价此类零件。

首先应在编辑/Preferences/设置中选中显示薄壁件扩展项,下面的参数评价时才有效。

逼近矢量方向偏差(T)——输出沿逼近矢量的误差(曲线上的点)曲面矢量方向偏差(S)——输出沿表面法矢的偏差报告矢量方向偏差(RT)——输出沿报告矢量方向的偏差曲面报告矢量方向偏差(RS)——输出沿表面报告矢量方向的偏差销直径(PD)——输出沿圆孔实际所在平面法向矢量的直径注意:这些可选项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元素,例如销直径只适于冲压类元素,例如圆、圆台,下列的清单列出了推荐或缺省使用的类型。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不确定度的分类及评定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不确定度的分类及评定

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不确定度的分类及评定摘要:根据形位公差理论和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关规范,结合多年的机械设计经验,介绍了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不确定度的分类和评定方法,为类似齿轮箱这样机械产品的测量和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不确定度;形位公差;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机械1、前言随着精密仪器和设备对测量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新的测量工具不断出现。

三坐标测量机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要求背景下出现的,它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数控机床的测量需求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关。

三坐标测量机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从过去的人工操作到现在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它不仅可以完成各种比较复杂的测量,而且现在还可以实现对数控机床加工的控制。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三坐标测量机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生产和检测中的重要测量设备,广泛地用于精密仪器加工和机械制造业等部门。

在齿轮箱这样的机械零件的检测中,三坐标测量机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有时可能影响到检测的结果,特别是在测量形位公差的过程中。

形位公差,也叫形状和位置公差,国家标准一共规定了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等在内的总计14项的内容,是评定机械零件质量好坏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由于形位公差项目较多且相互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包含关系,因此形位公差一直是机械设计中的难点之一。

任何测量都不可避免的具有不确定度,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也不例外。

如何建立和评定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的不确定度,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将根据多年的机械设计经验和测量不确定度的相关规范以及形位公差理论,建立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不确定度的分类和评定方法,为相关设计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2、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不确定度的分类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形位公差的不确定度是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一个参数,表示形位公差测量值的准确性、分散性以及可靠程度。

基于现有三坐标测量机的检测手段和设备的限制,对形位公差的测量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都不可避免的存在不确定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位公差评价形位公差包括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

形状公差:单一实际要素形状所允许的变动量。

包括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球度、圆锥度)、无基准的轮廓度;位置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的方向或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量。

包括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心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和跳动。

PC-DMIS还可以求特征的位置、距离、夹角和键入。

路径:插入------尺寸----1、位置标识:此项形位公差的名称。

搜索标识:此功能允许你在元素清单中去搜寻特定的元素。

选择最后个数:允许你选择元素列表中最后的几项元素单位:选择相应的评价单位∶英寸或毫米。

坐标轴:X = 输出 X 轴的值。

Y = 输出 Y 轴的值。

Z = 输出 Z轴的值。

R = 输出半径(直径的一半)值。

D = 输出直径值。

角度=锥度长度=柱体的高度、槽的长度、椭圆的长度高度=柱体的高度和椭圆的宽度形状•对于圆或柱体特征,形状为圆度尺寸。

•对于平面特征,形状为平面度尺寸。

•对于直线特征,形状为直线度尺寸公差:若对各轴向公差相同,那么在公差选项中选“全部”,并输入一个值为正、负公差值;若不同,则分别输入正、负公差;尺寸信息:在图形显示窗口显示尺寸信息。

输出到:定义向何处送出评价信息∶统计、报告、二者、无。

分析用此选项可以显示一些数据。

文本∶指PC-DMIS在检查报告中,在该元素数据行的下面,列出了组成该元素的点的详细信息。

图形∶在图形显示窗口中,用带方向的箭头来表示尺寸的误差信息,箭头的大小由放大倍数(乘数)来确定。

薄壁件轴:对于薄壁工件,按照轴线方向评价其误差,由于加工过程中此类零件的变形比较大,所以轴线与零件的坐标系并不一致,该软件提供了如下的参数,用来评价此类零件。

首先应在编辑/Preferences/设置中选中显示薄壁件扩展项,下面的参数评价时才有效。

逼近矢量方向偏差(T)——输出沿逼近矢量的误差(曲线上的点)曲面矢量方向偏差(S)——输出沿表面法矢的偏差报告矢量方向偏差(RT)——输出沿报告矢量方向的偏差曲面报告矢量方向偏差(RS)——输出沿表面报告矢量方向的偏差销直径(PD)——输出沿圆孔实际所在平面法向矢量的直径注意:这些可选项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元素,例如销直径只适于冲压类元素,例如圆、圆台,下列的清单列出了推荐或缺省使用的类型。

矢量点:用逼近矢量方向偏差表面点:用报告矢量方向偏差边缘点:用报告矢量方向偏差,曲面矢量方向偏差和曲面报告矢量方向偏差的任何组合圆:用销直径评价平面度:测量平面时至少要测量4个点评价直线度:测量直线时至少要测量3个点评价圆度:测量圆时至少要测量4个点2、如何评价如图直线所示圆2与圆3的距离?要求:评价圆2和圆3在平行于X轴方向的距离步骤:1、选择当前的工作平面是“Z正”;2、测量如图所示的圆2、圆33、在主菜单中选择“插入-----尺寸-------距离”,打开“距离”对话框4、在元素列表中选择的“圆2”、“圆3”;5、在“距离类型”选“2维”,在“关系”中选“按X轴”,方位选“平行于”;6、在公差框中输入正负公差“0.1”“-0.1”;7、点击“创建”。

注意:2维距离是先把元素投影到当前工作平面上再计算元素之间的距离。

3 维用于计算两个特征之间的三维距离。

遵循以下规则:●如果输入特征之一是直线、中心线或平面,PC-DMIS 将计算垂直于该特征的 3D距离;●如果输入特征为两个点元素,则求得为质心的最短距离●如果两个特征都是直线、中心线或平面,则将第二个特征用作基准;●如果两个输入特征都不是直线、中心线或平面,PC-DMIS 将计算两个特征之间的最短距离;公差:理:指输入所要评价元素的理论距离值。

关系:是指所求距离和哪一个轴有关系。

方位:是指所求距离和某一个轴向有何种关系——垂直/平行。

例如∶在元素列表中选择了两个圆C1和C2,在距离类型中选择了2维,在关系中选择按X轴,在方位中选择平行于,这些操作表示∶求圆C1和C2平行于X轴向的二维距离。

注意:对于2D距离,若选用了三个元素,PC-DMIS将先计算前两个元素的距离,此距离平行或垂直于第三个元素(选按特征作为关系)。

圆选项:此选项告诉PC-DMIS在计算所测元素的距离时加上或减去被测圆半径。

被加或被减的数值将沿着计算距离的法矢方向。

其他选项与位置中的意义相同。

2、如何评价如图所示直线3、直线4两线的夹角?步骤:1、选择当前的工作平面是“Z正”;2、测量如图所示圆4、圆2、圆3,构造两条直线:“直线3”、“直线4”;3、在主菜单中选择“插入-------尺寸-------夹角”,打开“夹角”对话框;4、在菜单的元素列表中选择的“直线3”、“直线4”;5、在“角类型”中选择“2维”;6、在关系中选“按特征”;7、在公差框中输入正负公差“0.0254”“-0.0254”;8、点击“创建”。

注意:在评价角度时,所选元素的顺序及矢量方向决定了计算的角度和正负。

用于计算两个元素的夹角,或者一个元素与某个坐标轴之间的夹角。

在计算时,PC-DMIS将利用所选元素的矢量计算元素间的夹角。

公差:理论:指输入所要评价元素的理论夹角。

角类型:此选项允许你选择二维(2 Dimensional)或三维夹角(3 Dimensional)。

二维夹角是计算了两个元素的夹角后投影到当前工作平面上去,三维夹角则用来计算两个元素在三维空间的夹角。

若只选一个元素,那么夹角就是此元素与工作平面间的夹角。

注意当前工作平面。

关系:用来确定是元素和元素(按特征)的夹角还是元素和某一坐标轴间的夹角。

3、如何评价孔的位置度?评价圆4相对于圆3的位置度。

步骤:1、在主菜单中选择“插入-------尺寸------位置度”,打开“位置度”对话框;2、;建立基准-圆33、选择要评价的元素——圆4;5、在“实体条件”中选择“特征”“基准”的相应实体条件;同时在高级选项中输入理论值和最大实体条件,选择x,y轴,并输入理论数值6、输入公差;7、点击“创建”。

位置度评价被测元素相对其理想位置的变动量,其变动量是以理想位置为中心、公差带为直径的圆形区域。

实体条件:选择的第一个元素是所要评价的元素,其它选择元素是基准元素,每选择一个元素,对应一个实体条件修正原则,根据相应的原则对元素进行修正。

其中∶半径(R)——独立原则,M——最大实体原则,长度(L)——最小实体原则。

在评价位置度时可以附带着输出其坐标值(X,Y,Z,极半径,极角)4、如何评价垂直度?评价直线3相对于直线1的垂直度。

步骤:1、在主菜单中选择“插入-------尺寸------垂直度”,打开“垂直度”对话框;2、定义基准——直线13、选择要评价的元素——直线3;4、输入公差:0.01;5、如果需要把被评价直线延长,则在“len”框中输入延长的长度;6、点击“创建”。

5、如何评价跳动?评价圆1相对于圆柱1的跳动。

步骤:1、主菜单中选择“插入-------尺寸------跳动”,打开“跳动”对话框;2、定义基准元素——柱体1;3、选择要评价的元素——圆1;4、输入公差“0.01”;5、点击“创建”。

6、如何评价对称度?评价下图所示的对称度。

步骤:1、测量平面1、平面2;构造平面1、平面2的中分面,得到基准平面A;2、在平面B上依次测量4个矢量点“点1”“点2”“点3”“点4”;3、在平面C上依次测量4个矢量点“点5”“点6”“点7”“点8”;4、在主菜单中选择“插入-------特征--------构造---------特征组”,打开“构造特征组”对话框;5、按照顺序选择“点1”“点5”、“点2”“点6”、“点3”“点7”、“点4”“点8”,注意:在选择时要按交替顺序进行,即选B面上一点再选C面上一点再选B面上一点……;6、点击“创建”,得到特征组“SCN2”,关闭“构造特征组”对话框;7、在主菜单中选择“插入-------尺寸------对称度”,打开“对称度”对话框;9、在此对话框中选择要评价的元素——SCN2;10、选择基准元素——平面A;11、点击“创建”,即可到所要评价的对称度。

注意:对称度菜单用于计算一个点特征组与基准特征的对称度,或两条相对直线与基准特征的对称度。

●如果第一个特征是特征组,输入的第二个特征则为基准特征,必须是平面或直线;●如果第一个特征是直线,第二个特征必须也是直线,输入的第三个特征为基准特征。

此时,第三个特征必须是平面或直线;8.5.5同心度指两个圆(球)的圆心(球心)是否在同一个点上。

必须选择两个元素,第二个所选元素为基准元素。

注意:若所选第一个元素为球,那么所选第二个元素也应是球。

8.5.6同轴度同轴度用来评价圆柱、圆锥或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偏离程度,其公差带是圆柱公差带。

在使用时要注意是单一基准还是公共基准,这需要根据图纸要求来确定。

若基准轴线比较短时,同轴度较大时需要考虑是否建立公共基准。

8.5.7圆度用来评价圆的圆度、圆柱的圆柱度、球的球度、圆锥的锥度。

在测量时应注意采集足够的点来评价此元素的偏离。

如果测量的点数是该元素的最少测点数,误差是0,因为这样会把此元素计算为理想元素,例如,圆的最少点数是3、球的最少点数是4等等。

8.5.8圆柱度用来评价圆柱的圆柱度.8.5.9直线度用来评价被测直线的形状误差,对任何线类元素要评价其真实的直线度,最少要测三点。

8.5.10平面度平度选项计算一个平面的平面度,此平面至少应测4点,点数越多越能反映其真实的平面度。

公差只给出一个值,此值表示了两个包容测量平面的平行平面间的距离值。

8.5.11垂直度评价实测元素相对于基准元素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动量。

所选择的第二个元素是基准,第一个元素是所要评价的元素。

射影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图纸所要求的垂直度是对某一段距离或长度而言,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射影距离对话框的距离值选项中输入距离值。

8.5.12平行度评价实测元素相对于基准元素在平行方向上的变动量。

当输入两个元素时,第二个元素为基准,第一个元素与此基准平行。

若只输入一个元素,那么当前的工作平面被作为基准平面。

8.5.13跳动跳动是指被测元素绕基准轴线回转过程中,被测表面法线方向的跳动量。

圆跳动是指定测量面内轮廓圆相对于基准轴线的跳动量。

圆跳动控制了圆度与同轴度的累计值。

但圆跳动不像全跳动,此项不控制锥度。

跳动量是第一元素相对第二元素而言(即第二元素作为基准),若只选一个元素,那么工作平面法线作为基准。

此选项适用于圆、圆锥、圆柱和球,公差值是一个正的数值。

8.5.14轮廓度轮廓度是指实际扫描数据与理论尺寸和形状的偏离值。

要应用此选项,首先应把测量点构造成曲面或曲线的特征组(插入/特征/已构造/特征组)此选项要求给出各测点的理论数据,若此点是由CAD数据来测量,PC-DMIS将应用这些数据;否则,PC-DMIS将要求你输入每个点的X、Y和Z的理论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