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失衡_双顺差_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
2010W02-2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内容提要】中国的出口鼓励政策和结构性原因导致中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的引资优惠政策则导致中国的资本项目顺差。
中国的双顺差意味着一方面中国以高成本输入资本,另一方面以低收益输出资本。
换言之,双顺差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福利损失。
更糟糕的是,长期的双顺差使中国陷入了美元陷阱。
中国的双顺差并非仅仅是诸如储蓄过度等所谓结构失衡的结果。
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结构失衡是执行出口导向战略和相应政策的结果。
政策创造路径依赖。
结构的再平衡需要政策变化为先导。
为了纠正中国的结构不平衡,政策调整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中国来说,范式转变和政策调整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失衡 双顺差 汇率 美元陷阱 范式转变(续第一部分)自2005年以来,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日益成为“全球不平衡”问题的一部分。
美国从1981年开始,一直(除1990年)保持经常项目逆差。
而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则是依靠世界其他国家源源不断提供资金得以维持的。
一方面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保持大量的经常项目逆差,另一方面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国保持大量的经常项目顺差。
这就是所谓的“全球不平衡”。
从2002年第二季度起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增加导致的美元持续贬值并没有抑制住美国经常项目逆差的增长。
2005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已经占其GDP 的5.87%,高达723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了1040亿美May. 26, 2010 余永定yongdingyu@Working Paper No. 2010W02-2元,增幅达16.64%。
①全球不平衡成为全球经济的热点问题。
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对GDP 之比是否可以最终稳定在一个给定水平上?即便这一比例可以稳定在给定水平上,国际投资者是否会在经常项目逆差对GDP之比达到稳定状态之前继续为美国提供融资?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对GDP之比的持续上升是否会引发一场由于美元暴跌导致的全球性金融/经济危机?如果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不可持续,应该用什么政策减少这种逆差?关于全球不平衡的可持续性问题,有两种不同见解。
见证失衡读后感
《见证失衡》读后感余永定先生的《见证失衡》一文,可以说是他对我国国际收支长期不平衡问题大框架下的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三个主要领域所著研究文献的系统性整理归集。
他首先回顾了“出口导向型创汇经济”的历史背景,并提出围绕该发展模式的政策选择是导致结构性不平衡的关键因由,“范式转变和政策调整已经刻不容缓”。
根据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我认为政策的制定本质上还是由劳动力资源禀赋所决定的。
包括政策依赖在内,经济周期波动,储蓄投资缺口和全球生产分工都对双顺差的加深起着推动作用。
作者的药方是消减外资优惠,支持企业海外直接投资且严管金融机构,即在控制资金流入的同时增加资金流出,这正是政府坚持“走出去”战略的内在诉求。
而社会的老龄化趋势也要求海外资产收益率维持更高的水平。
但受困于规模,短期内双顺差的格局应该不会改变。
收支不平衡的加剧迫使汇率政策走向前台。
关于汇率问题,余先生的观点是货币政策独立,适当升值有利。
除去改善贸易条件、抑制通货膨胀等书本上的益处,升值可以有效地消化升息带来的外资流入。
下一步存款利率市场化也需要在资本管制的大闸下加上一道泄水口。
个人以为升值对出口量的负面影响有限,出口价格弹性高的多为低附加值产品,大部分将面临产业结构升级过程的淘汰,工人再就业问题才是唯一的隐忧。
作者还援引日本和台湾为例,论述资产泡沫源自错误的货币政策而非本币升值。
“大张旗鼓只能使中国人更难以采取行动”的说法却令我怀疑,美国施压人民币升值的确不能用保护制造产业、增加就业人数来解释,但国际政治博弈等因素亦不可忽视。
美元陷阱是指我国目前外汇储备过巨,抛售则贬值,持有则必须面对可能的资本损失,且美国有过严重的违约先例,可谓进退两难。
余先生给出的措施包括:改善期限结构(如提高短期国债比重,购买通货膨胀保值债券)、鼓励外国金融机构发行“熊猫债券”、动用外汇储备采购高新技术和战略物资以及加强区域金融合作等。
这些措施大部分都建立在美元需求旺盛的基础上。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当前国际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一直备受关注,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参与者,人民币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中国国内经济发展与外汇政策之间内外失衡问题长期存在,这使得人民币汇率政策成为了国内外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争论的焦点。
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尤其是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
内外失衡是指国内经济运行和外部经济环境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在中国的情况下,内外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增长过快和金融市场的泡沫与外部的贸易顺差、资本流入过大等形成的外部压力;另一方面则是国内产业结构、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不协调与对外贸易不平衡所带来的国际收支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内外失衡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过快,这导致了过度的投资和消费需求过剩,房地产等行业的泡沫加剧了金融风险。
中国的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超过3万亿美元,中国在国际收支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这种内外失衡使得人民币的汇率政策成为了一个处于两难境地的问题:一方面需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以维护国内经济的稳定和贸易竞争力;另一方面又需要进行汇率改革,以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压力。
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中国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应该围绕着以下几个原则进行制定。
保持人民币的基本稳定。
人民币的基本稳定对于国内外的市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这既涉及到货币政策的预期效应问题,也关系到对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加强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改革。
当前,人民币的汇率依然受到国家的干预,这使得人民币的汇率不够灵活,难以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增加市场力量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势在必行。
坚持金融监管和政策协调。
在内外失衡情况下,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只有在金融市场得到有效的监管和政策的协调下,才能更好地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市场化。
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也需要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压力。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当前,人民币汇率政策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如何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制定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全球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内外失衡的角度,分析人民币汇率政策,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内外失衡是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定的重要背景。
内部失衡主要体现在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单一,外部依存度较高,对外贸易顺差规模居高不下等方面。
外部失衡主要表现为国际收支不平衡,外汇储备过多,人民币汇率偏强等。
内外失衡的存在,使得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压力。
针对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应以稳定为主要目标。
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有利于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提高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在内外失衡的背景下,稳定的汇率要求政府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应对。
应加强宏观调控,优化经济结构。
通过改革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降低出口依存度,减少外部失衡。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确保就业稳定,加强社会保障,避免产生结构性失业,维护社会稳定。
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加强监管力度,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加强人民币的流动性,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可接受性和可用性,提升人民币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力。
还需要加强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
通过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减少外贸顺差,降低对外依存度,缓解外部失衡的压力。
要推进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加强对外投资,提高贸易和投资平衡度,减少与国际经济的脱节。
还需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稳定发展。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任务。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全球经济的平衡和稳定。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应以稳定为主要目标,并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加强金融监管、调整对外贸易政策、加强国际合作等措施来实现。
只有在稳定的汇率环境下,我们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人民币汇率政策在内外失衡之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内外失衡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内部存在着供需失衡,同时与外部经济关系中存在着一定的因素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面对如何调节这种失衡的问题。
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解决内部供需失衡带来的问题。
如果国内需求过大,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而这会对人民币的汇率产生影响。
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抑制内部需求,例如加息和收紧货币供应等。
这样可以使得人民币的价值相对稳定,对外汇市场来说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从而保持汇率的稳定。
人民币汇率政策还需要考虑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例如国际金融危机或地缘政治紧张等,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的冲击。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及时调整,以保持汇率的稳定。
与此也需要加大对外市场的开拓,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以减少外部环境变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同时解决内部供需失衡和外部因素带来的国际收支失衡。
只有通过适当的调整和措施,才能够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促进国内经济的健康发展。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人民币汇率政策是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汇率进行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国际上,人民
币汇率一直备受关注,因为人民币的汇率水平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对外贸易、外资流入和国
际金融市场等方面。
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根据经济形势和国际环境来灵活调整,以
实现外汇市场的平衡和经济的稳定。
在外部失衡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政策主要是针对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调整。
当外
汇市场需求大于供应时,人民币的汇率会上升,央行可以采取措施增加外汇供应,以稳定
汇率;而当外汇市场供应大于需求时,人民币的汇率会下降,央行可以通过购买外汇等手
段来减少外汇供应,以稳定汇率。
在内部失衡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政策主要是针对国内经济形势进行调整。
当国内经
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大时,央行可以提高人民币汇率水平,以降低进口成本,抑制通货
膨胀;而当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就业压力大时,央行可以降低人民币汇率水平,以提高出
口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在国际环境发生变化时,人民币汇率政策也需要作出相应调整。
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全球金融市场动荡等情况下,央行可以考虑调整人民币汇率机制,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格局。
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人民币汇率政策
人民币升值预期
1 2
投资者情绪
中国持续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和经济增长的良好态 势引发了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的乐观预期,进一 步推动人民币升值。
市场预期
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会导致外汇市场上对人 民币的过度需求,进而加速人民币升值。
3
金融市场波动
金融市场的波动,如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波动 ,也会影响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预期,从而影响人 民币汇率。
人民币汇率政策
01
为应对全球经济失衡,中国实行了人民币汇率政策,即通过调
节人民币汇率来平衡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
全球经济失衡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影响
02
全球经济失衡给人民币汇率政策带来了挑战,如贸易摩擦、外
汇储备压力等。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挑战
03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挑战包括保持汇率稳定、避免资本流入流出
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应对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摩擦等。
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话语权。
增强政策协调
加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 调配合,以应对国际收支双顺差和人民币 汇率波动带来的挑战。
拓展海外市场
鼓励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优化出口结构, 降低对特定市场的依赖度,降低贸易风险 。
THANKS
感谢观看
进口的增长。
人民币汇率政策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相互关系
相互影响
国际收支双顺差和人民币汇率政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国际收支双顺差会影响人民币汇率政策的 制定和实施效果;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政策也会对国际收支双顺差产生影响。
政策协调
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综合考虑国际收支双顺差和人民币汇率政策之间的关系,并采取适当 的政策措施进行协调。例如,可以通过调整贸易结构、推动国内消费和投资等方式来平衡国际收支双顺差和人民 币汇率政策之间的关系。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其中之一就是内外失衡。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政策显得格外重要。
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对国内外贸易、资本流动、经济增长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成为了中国经济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界的热门话题。
内外失衡主要体现在中国经济增长乏力、对外贸易不平衡、国际收支紧张等方面。
中国长期以来以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这种模式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贸易环境的复杂化,出口增长逐渐放缓,导致国内经济增长乏力。
国内消费需求增长不足,投资增长放缓等问题也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在外部方面,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美元和其他主要货币汇率的波动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再加上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对外收支也呈现了一定的压力。
在这种内外失衡的情况下,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必须要面对新的挑战。
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对国内外贸易有着直接影响。
人民币的升值会导致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上升,这将对出口产生一定的压力。
而人民币的贬值则会对进口产品价格产生影响,这也会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
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对国内外资本流动和金融市场稳定也有着直接影响。
人民币的汇率波动会直接影响到国内外资本的配置和流动,也会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
人民币的汇率水平还对国际收支平衡和国际贸易摩擦有着直接影响。
人民币的升值或者贬值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平衡,也会对国际贸易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
鉴于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的重要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来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加大内需拉动力度,增强国内经济的韧性。
中国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人民币的汇率稳定。
中国央行通过适时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维护人民币的稳定,确保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运行。
6本书教你如何成为金融大咖,实现财务自由!
前言:经常有读者和用户在文章下面留言,说能不能推荐几本经济和金融类的书籍来学习一下,我也经常回复,好,有时间一定推荐一个书单出来。
但是迟迟却没有推送,为什么?因为真正列书单的时候,发现这特么是一个世纪难题!1、混乱的经济学领域单纯从学术上讲,包含金融学的经济学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里面包含各种子分支知识体系。
从经济史上讲,人类社会几百年来发展出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经济学、公司金融学、市场投资学、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管理学、金融行为学、投资心理学、证券期货市场投资学、金融市场技术分析学……等等五花八门几十类子学科。
每一个子学科都有大神、专家、神棍、骗子、伪专家……等等众多神仙洋洋洒洒写的成百上千砖头厚的巨著。
所以,整个经济领域的书籍总量有不下A人(≥1000)*B书(≥5)=C(≥5000)本书!不要说普通投资者,就连笔者看书目都犯晕!所以,经济金融领域的书籍有两个最大的特点:1、学科分类逻辑混乱!2、各种巨著数量庞大且内容良莠不齐!但这仅仅是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大问题是,如果你单单学一个或者某两三个子学科,依然难成大器。
比如,你如果要做股票,单单学证券期货市场投资学就能成大神么?NO!你还要学宏观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学货币经济学、学公司金融财务、学投资心理学等等……但,每个读者实际财务情况可能都不太一样,怎么推呢?直到一天中午,在公司的咖啡厅里,几个年轻人在开黑打《王者荣耀》,在开局前几个人商量谁出什么英雄,谁出肉盾,谁出控制,谁出输出的时候,笔者突然想明白一件事:哎呀!全错了!作为一个DOTA老玩家,玩了这么久,深知每次开局出哪个英雄并不重要,但队伍的阵型一定要排好,两个肉盾战士,一个法师控制,一个近战攻击输出,一个远程攻击输出,这种阵型中前后期稳定性都是最强的。
所以,这些问你要推荐书单的读者,目的其实并不是要一个书单,而是要你帮忙搭建一个专业的经济知识体系!既然这些读者要书学习,肯定不是那种伸手就要答案的懒汉,而是想通过努力学习成为大拿的勤劳者。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读后感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读后感余永定先生的《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让我对我国国际收支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我这里简单谈谈读后的体会。
本文主要涉及到国际收支的三个方面:一是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平衡和差额, 二是汇率体制和汇价水平, 三是外汇资产和外汇储备。
首先,作者认为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是由于经济导向和政策因素所造成的。
虽然双顺差本身就是经济失衡的结果和表现, 通常按照我们的理解应该是一种短期的现象和不可持续的状态。
但作者肯定了这种模式对经济发展起到的积极的作用。
“中国30年经济建设的成就是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的。
”毕竟, 世界上.成功的工业化都是外源工业化, 中国近二、三十年的发展符合外源工业化的规律, 利用了工业规模经济的优势和国际分工的好处。
但是, 长期的不平衡也使得这种模式走入了死胡同。
“作为穷人, 中国人辛苦劳动, 拚命挣钱,勒紧裤袋, 不能消费, 却把钱几乎无代价地借给美国, 而作为富人, 美国人开动印钞机印制大量绿纸片, 低价购买中国人生产的产品, 过度消费。
”中国的失误在于后期以至于现在持续不断的坚持。
只要调整政策就能调整结构,只有调整政策才能调整结构。
但是是在已经形成的既得利益和体制格局面前,想要调整目前的不平衡并不容易。
应当特别指出, 中国经济的再平衡需要进行根本性的结构调整, 而调整的办法有二: 一是数量调整, 主要是投资调整; 二是价格调整, 主要是机制调整。
长期以来, 中国是重投资调整而忽视价格调整,这无疑是对市场经济效率的忽视。
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方面,我国似乎陷入了“升值恐惧症”。
作者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担心外汇资产的缩水。
二是由于有日本广场协定的前车之鉴,国民对人民币升值论抱有阴谋论态度。
此外中国还面临着墨西哥、巴西、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大国,以及许许多多发展中小国的激烈竞争。
贸易条件越是恶化,中国就必须出口越多的产品。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在国际贸易中,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的汇率政策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议题。
特别是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政策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国际贸易和货币政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内外失衡是指国内经济增长过快或通货膨胀压力过大,导致汇率出现上升压力;或者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不确定性,外汇市场出现动荡,导致汇率出现下跌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政策应当采取灵活调整的方式,以促进经济平衡和稳定。
一方面,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应当充分考虑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避免过度升值或贬值。
人民币的升值会导致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中国的出口竞争力;而人民币的贬值则可能导致资本外流,增加金融风险。
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政策应当坚持稳定汇率的基本原则,避免过度干预汇率市场。
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政策也应当采取一定的调整措施,以促进经济平衡和稳定。
在经济过热的时候,可以适当提高人民币汇率,降低进口商品价格,减轻通胀压力;而在经济过冷的时候,可以适当降低人民币汇率,提高出口商品价格,促进经济增长。
调整汇率政策的措施可以包括市场干预、货币政策调整、外汇市场的开放等。
在调整汇率政策时也需要注意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避免造成金融风险和不稳定。
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政策还应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沟通。
国际货币体系是一个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系统,各国应当加强合作,协商解决汇率问题。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应当加强对外经济政策的协调,减少贸易壁垒和不公平竞争,避免汇率竞争和贸易战。
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国内经济的实际情况,避免过度升值或贬值;也应当采取一定的调整措施,以促进经济平衡和稳定。
还应当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沟通,协商解决汇率问题。
只有这样,人民币的汇率政策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动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经济的稳定。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在现代经济中,货币政策作为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内外币值。
人民币汇率政策作为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之一,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因素的不断变化,人民币汇率的政策也发生了一些调整。
本文将从内外失衡的角度分析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变化。
一、内外失衡造成的汇率压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经济内外失衡问题日益凸显。
国内的过度投资、高储蓄率、GDP增长放缓以及人口等结构性问题,对汇率造成了压力。
外部因素包括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全球贸易环境的不稳定以及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等问题,也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影响。
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主要源于外部因素,主要是国际货币政策的变化和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
来自美国的加息和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中国出口带来了困难,同时也限制了外汇储备的增长。
从外部原因来看,把人民币汇率政策纳入国际经济环境中是必要的。
这表明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环境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带动和控制。
二、政策应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目标是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达到汇率稳定,为贸易提供一个稳定的汇率基础。
随着经济发展的变化和外部失衡的影响,政策的应对也需要相应的调整。
1.改变固定的汇率政策在外部经济条件的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固定政策变得不再可取。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以稳定的汇率为主义,增加了汇率风险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因此,人民币汇率政策更应该遵循市场原则,在汇率波动的基础上完善管理措施。
2. 择机干预汇率汇率的合理波动范围对于经济调控是必要的。
央行通过买卖外汇来影响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保持稳定的汇率范围。
这种操纵汇率波动的方式比较广泛,是央行在短期内应对汇率压力的主要方式之一。
3. 调整资本管制政策资本的跨境流动对人民币汇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资本管制的放松和开放对汇率的影响也很大。
在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下,资本管制的实施是有必要的。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资本管制政策来控制资本跨境流动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政策是中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化对境内外经济活动产生广泛影响。
尤其是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贸易摩擦加剧的形势下,人民币汇率政策显得更加重要和敏感。
然而,长期以来,人民币汇率政策一直存在着内外失衡的问题,即外部的汇率压力和内部的经济需求之间的矛盾。
本文将从内外失衡的角度探讨人民币汇率政策下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内部因素:宏观经济基本面、通货膨胀率、利率、资本市场等因素。
1.宏观经济基本面: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基本面密切相关。
中国的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劳动力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等都会影响人民币汇率。
当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市场上的外汇需求会减少,可能会导致人民币汇率走强。
相反,当经济增长快速、货币供应增加,物价水平上涨时,人民币汇率可能会受到贬值压力。
2.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是汇率政策下的重要内部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消费、投资、利率和汇率。
当通货膨胀率高时,货币的购买力下降,进口成本增加,从而导致人民币贬值。
反之,当通货膨胀率较低时,人民币可能会走强。
3.利率:利率是汇率政策下的重要内部因素之一。
当利率上升时,资本流入会增加,外部汇率压力会减轻,人民币会走强,反之亦然。
4.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都可以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例如,股票市场上涨时,会形成利好情绪,资本流入会增加,人民币可能会走强。
债券市场和基金市场的表现也会影响汇率。
外部因素:国际金融市场变化、经济对外开放、汇率政策、贸易摩擦等因素。
1.国际金融市场变化:GDP、利率、通胀率等经济指标的表现会影响国际资本的流动,从而影响人民币汇率。
例如,美国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时,会吸引外部资金,可能导致人民币贬值。
2.经济对外开放: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如贸易自由化、跨国投资、国际收支平衡等,都会影响人民币汇率。
例如,贸易自由化将促进商品和服务的流动,增加进出口贸易,可能导致外汇储备的增加,人民币走强。
真知灼见和苦心诤言——余永定教授的《见证失衡》
·新书简评·真知灼见和苦心诤言———余永定教授的《见证失衡》张曙光 余永定教授的《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以下简称《见证》,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一书,辑录了作者从1996-2009年13年中撰写的25篇论文和评论。
由于讨论的都是中国的内外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学方面的问题,不仅观点前后一致,逻辑自洽,而且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多方面展开,深入剖析,也能自成一体。
不是专著,胜似专著。
国际收支问题既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实践问题。
具体涉及到三个方面:一是贸易和资本项目的平衡和差额,二是汇率体制和汇价水平,三是外汇资产和外汇储备。
作者根据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本人研究,将中国近20多年国际收支失衡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作为《见证》的基本框架和大纲,对上述三个方面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了精辟而透彻的分析,有多方面的创造和前进。
在理论方面,作者提出了分析双顺差、国内储蓄与投资缺口以及外汇储备的理论模型(第121-123页),构造了一个分析这一问题的框架,进而揭示了M.Corden“寄存理论”的局限和错误。
同时,进一步验证了英国经济学家杰弗里·克洛舍关于国际收支变化六个阶段的假设,通过贸易平衡有利于一国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而贸易不平衡可以使一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跨代资源配置的分析,论证了这六个阶段不一定会按顺序发展,而且可能出现倒退(191-200页)。
此外,作者还批判了“阴谋论”和“凡是论”,辩析了克鲁格曼的“中国的美元陷阱”。
不过在笔者看来,《见证》并不是一本系统的理论著作,而主要是针对这一问题所写的一些报刊评论的汇集,其主要贡献还是在政策实践方面。
作者依靠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洞悉中国的经济变迁和政策实践,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和政策建议,表达了作者的苦心诤言。
可惜,这些意见并未引起决策者的重视和采纳,以至中国的经济失衡不仅没有得到调整和校正,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人民币汇率政策是指中国政府制定和调整人民币对外汇的汇率政策。
在内外失衡的情
况下,人民币汇率政策尤为重要。
内外失衡是指国内外经济不平衡的状况,包括贸易顺差、资本流动、经济增长等方面
的失衡。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经济环境做出相应
的调整。
在内外失衡下,人民币汇率政策的目标是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来促进经济的平衡发展。
一方面,如果中国出现贸易顺差过大的情况,人民币汇率政策可以适当升值,以此来减少
贸易顺差,鼓励国内消费和投资,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
如果中国经济增长过慢,人民币
汇率政策可以适当贬值,以此来促进出口,刺激经济增长。
在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时,还需要考虑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
如果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资本流动紧缩,中国可以适度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市场供求的决定因素,
增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如果全球经济形势良好,国际投资增加,中国可以
适度稳定人民币汇率,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预见性。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综合考虑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经济环境,以此来实
现经济的平衡发展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这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政策,同时加强监管和风险
管理,防范外部冲击和金融风险,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币的汇率问题备受关注。
在国内外的经济环境中,人民币的汇率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内外经济失衡的影响,人民币的汇率政策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压力。
内外失衡是指国内外经济发展不平衡或不协调的情况。
在人民币汇率政策中,内外失衡主要表现为国内外经济增长速度和通货膨胀率的不一致,以及国内外投资和储蓄的差异。
在内外失衡的双重压力下,人民币的汇率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内外失衡对人民币汇率政策造成了影响。
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会导致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从而影响出口竞争力和外贸依赖。
与此国内外投资和储蓄的差异也会影响人民币的汇率政策。
国内储蓄率的高企会增加人民币的供给压力,而国外资本流入则会加剧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内外失衡使人民币汇率政策处于紧张的平衡状态。
内外失衡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内外失衡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更加灵活和稳健。
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汇率的市场决定和浮动汇率制度。
需要在市场化的基础上,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的宏观调控和干预,稳定人民币的汇率并维护国内外经济的平衡发展。
内外失衡要求人民币汇率政策更加灵活和综合。
内外失衡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国际联动提出了挑战。
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人民币的汇率政策需要更加注重国际联动和合作。
一方面,需要加强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和沟通,加强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形成公平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
需要加强与主要经济体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应对全球化和内外失衡带来的挑战。
内外失衡要求人民币汇率政策更加注重国际联动和合作。
内外失衡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压力。
面对内外失衡的双重压力,人民币汇率政策需要更加灵活和稳健,加强风险管理和国际联动。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应对内外失衡带来的挑战,稳定人民币汇率,维护国内外经济的平衡发展。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变化,人民币汇率政策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制定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对于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国际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内外失衡的角度出发,探讨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一、内外失衡的原因1. 内部因素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了国内通货膨胀、产能过剩和金融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2. 外部因素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国际贸易的顺差或逆差、外国直接投资等外部因素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
尤其是近年来,美元的持续升值、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等因素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制定1. 稳定人民币汇率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稳定人民币汇率是非常重要的。
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可以减少外部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维护国内经济稳定。
2. 逐步放开汇率管制逐步放开人民币汇率的管制,让市场供需决定人民币的汇率,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和社会经济的需求。
3. 定期进行人民币汇率调整根据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需要,定期进行人民币汇率的调整,防止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维护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4. 强化外汇管理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管理,防止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和外汇储备的过度消耗,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5. 增强国际合作加强与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贸易组织、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保障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稳定地位。
三、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调整1. 加大资本项目开放力度加大资本项目的开放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和汇入资金,增强人民币对外国货币的需求,从而提高人民币的汇率。
2. 调整人民币汇率市场机制适时地调整人民币汇率市场机制,加强对人民币汇率的监管,确保其市场化和合理化,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关系。
在实际操作中,人民币汇率政策往往面临着内外失衡的问题。
内外失衡是指国内经济与外部经济存在着不平衡的状态,其中包括经济增长速度、贸易顺差或逆差、通货膨胀率等多个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制定和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使之既能够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又能够维护国际经济关系的稳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内外失衡导致了不同方向的压力。
在一些情况下,国内经济面临着增长放缓、通货膨胀等问题,需要通过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来刺激出口和促进经济增长。
而在另一些情况下,由于贸易顺差过大或通货膨胀过高,需要通过调整人民币汇率来抑制贸易顺差和通货膨胀。
这就需要政策制定者在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时进行权衡和抉择,以平衡国内外的经济矛盾。
内外失衡导致了政策的不确定性。
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往往需要频繁地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这就会使市场参与者面临着政策的不确定性,对市场预期和市场信心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到汇率的稳定性和市场的秩序性。
内外失衡导致了政策的困难度增加。
在内外失衡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既要面对国内的经济问题,又要面对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这就需要政策制定者具备更为丰富的经济知识和经验,同时还要具备政治敏感度和外交智慧,以制定出既能够满足国内经济需要又符合国际经济规则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基于这些挑战和问题,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决内外失衡下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加强政策的协调和一致性。
政府各部门在制定和调整人民币汇率政策时需要进行充分的协商和协调,以形成共识和一致意见。
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全面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整体思维和一致性的人民币汇率政策。
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政府需要向市场充分披露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原则,以及相关政策的预期效果和调整措施。
这可以增加市场的参与度,提高市场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减少政策的不确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3期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余永定【内容提要】中国的出口鼓励政策和结构性原因导致中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的引资优惠政策则导致中国的资本项目顺差。
中国的双顺差意味着一方面中国以高成本输入资本,另一方面以低收益输出资本。
换言之,双顺差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福利损失。
更糟糕的是,长期的双顺差使中国陷入了美元陷阱。
中国的双顺差并非仅仅是诸如储蓄过度等所谓结构失衡的结果。
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结构失衡是执行出口导向战略和相应政策的结果。
政策创造路径依赖。
结构的再平衡需要政策变化为先导。
为了纠正中国的结构不平衡,政策调整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中国来说,范式转变和政策调整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失衡双顺差汇率美元陷阱范式转变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是作者为《见证失衡》(即出,三联书店)一书所写的序言。
[1]经济特区“四个为主”的方针是:建设资金来源以吸收外资为主;经济形式以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外商独资经营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经济运行以市场调节为主。
[2]例如三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15%,而内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以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1979年,中央决定在广东和福建建立经济特区。
兴办经济特区的方针是:建设资金以吸收外资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
[1]为了贯彻这一方针,1980年广东省出台了经济特区对外商投资的一系列范围十分广泛的优惠政策。
[2]1984年在4个经济特区基础上,中央开放了沿海14个港口城市和海南岛。
与此同时,中央允许在上述开放城市(岛)划出一定区域开办新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更为优惠的外资政策,允许技术先进、国内短缺的商品按一定比例内销。
国际经济评论1985年中央又开辟了3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到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形形色色数以千计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对外资的超国民待遇、对出口的优惠政策事实上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各级地方政府竞相实施的政策。
改革开放初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选择了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或增长模式。
出口导向增长(export-led growth)通常是指政府通过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出口,把出口作为经济增长的引擎。
发展中国家采用出口导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克服储蓄和外汇缺口以解决发展融资问题,即通过出口所得外汇资金支付经济发展所需之进口,使经济突破一般发展中国家的负债能力约束而实现高增长。
与此相对应,出口导向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吸引外资(外国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外国直接投资(FDI)被认为不仅可以解决发展融资问题以提高投资率,而且可以带来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使引资国得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中国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最初样板是所谓东亚“四小龙”、“四小虎”。
但是,中国的出口导向与东亚国家(经济体)也存在很多不同点。
其中最重要的不同点之一是中国在推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大量引资的同时,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力图保持经常项目顺差。
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增长模式可以称为“出口导向型创汇经济”。
考虑到1980年代中国的特定内、外条件,采用这种模式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而且可能是最优的。
这种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虽然我们还难以做出任何最终判定,但是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中创造了经济奇迹则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1]中国的出口导向增长模式存在内在的不合理性。
中国经济狂飙突进的过程也是这种模式的自否定(Selbstnegation)过程。
经历了三十多年的成功发展,中国终于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是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的。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不平衡,特别是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也达到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
建立在政策扭曲基础上的不平衡发展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增加着中国的发展成本(资源、环境、人力、社会、安全),使中国国民生活福利水平越来越难以实现本来应有的更大提高,并给中国的未来发展留下严重隐患。
中国国际收支格局的形成、发展和走向“另类危机”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式出口导向增长模式形成、取得成功和走向生命终点的过程。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正面临空前严峻的挑战,实现“范式转变”(“paradigm shift”)刻不容缓。
[1]马克思:《资本论》第二版“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8页。
见证失衡————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文集《见证失衡》收集了我自1996年到2009年初围绕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撰写的部分文章(包括数篇答记者问)。
这些文章记录了十多年来我对于经济增长模式的思考历程。
我以为,中国经济学界就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持续十几年(甚至近三十年[1])的时断时续的辩论应该能够说明: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问题[2]并非是作为初始条件的中国的特定“经济结构”所使然。
相反,这些“结构性”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经济结构是政策选择的结果。
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我们的发展战略,及早发现处于萌芽状态的自我否定因素,在十年前、五年前甚至在两三年前及时调整经济政策,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些“结构性”尴尬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上述说法成立,我们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即便我们现在面对的是“结构性问题”,只要改变政策,假以时日结构也应该是可以改变的。
在中国语境下,“结构性”具有长期性甚至不变性的蕴含。
以“结构性”为由拒绝政策调整是完全错误的。
只要调整政策就能调整结构,只有调整政策才能调整结构。
中国经济很可能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我们需要新的发展战略和新的经济政策。
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二十年的持续增长。
文集的副标题《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不但概括了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的三个主要领域,而且反映了我对这个问题认识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由于领域转移和认识深化基本重合,文集中的25篇文章按时间顺序排列而免去了分篇的麻烦。
“双顺差、人民币汇率和美元陷阱”是中国执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三部曲。
首先,中国特色的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在中国建立了一种“创汇经济”。
这种创汇经济的成功导致1991年以来以“双顺差”(即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更严格的说法应该是经常项目顺差和金融与资本项目顺差)为特征的中国国际收支格局[1]我最近发现,中国世界经济学会早在1983年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在这一年的讨论会上,有参会者(佚名)指出,在大力吸引外资的同时,保持贸易顺差“不合逻辑”。
见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秘书处编:《中国世界经济学会30年编年史》,2010年,内部文稿。
[2]2007年3月16日上午11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大会新闻发言人的邀请,在人民大会堂三楼大厅与采访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的提问时指出“中国经济存在着巨大问题,依然是不稳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结构性的问题。
所谓不稳定,就是投资增长率过高,信贷投放过多,货币流动性过大,外贸和国际收支不平衡。
所谓不平衡,就是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之间不平衡。
所谓不协调,就是一、二、三产业不协调,投资与消费之间不协调,经济增长过多的依赖于投资和外贸出口。
所谓不可持续,就是我们还没能很好地解决节能降耗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而且是需要长期努力的问题”。
来源:中国网,2007-03-1612:38:20。
2010年1月22日至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五次座谈会,征求对即将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的意见时指出:“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周密做好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准备。
”来源:2010年02月02日07:26。
国际经济评论的形成。
其次,中国的汇率政策,作为中国出口导向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双顺差格局,特别是对中国贸易顺差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以来,汇率问题(当然还有其他政策问题)被再次提到议事日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在汇率政策、贸易政策上调整缓慢。
路径依赖导致特定政策最终固化成特定经济结构。
中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愈演愈烈,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的代价也越来越高。
最后,持续的双顺差不可避免地导致中国外汇储备的增加。
由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中国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者。
美国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美元自2002年以来已经贬值40%左右。
美国次贷危机以及美国急剧恶化的财政状况,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地位。
从长期来看美元贬值是不可避免的。
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面临着缩水甚至违约的危险。
凯恩斯有言:“当你欠银行1万英镑时,你受银行摆布。
当你欠银行100万英镑时,银行受你摆布。
”作为美国的最大外国债权人,中国陷入了“美元陷阱”。
中国国际收支终于陷入由顺差导致的“另类危机”。
我自1996年对中国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的关注是从“双顺差”问题开始的。
《资本流入的宏观管理》(《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10月)[1]一文提出在大力引入外资的同时,保持贸易顺差这样一种引资格局“可以比喻为穷人以高利息从富人那里借钱,再用低利息把钱借回给富人。
这是对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这种引资格局应当及时纠正”。
此文发表之后不久,《世界经济调研》刊登了该文的摘编(《对我国外汇储备的战略思考》,1997年6月20日),《思考》提出:“中国政府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引资和外贸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首尾一贯的经济政策。
变单纯创汇观念为实现总体上的资源最优配置,此其时矣!”文章观点很快受到严厉批评。
随后《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任正岩”的文章(《正确认识我国的外汇储备问题》,1997年7月24日)。
尽管《思考》一文讨论的是中国国际收支结构问题并未涉及中国外汇储备的多寡,[2]出于善意,“任正岩”并未按领导口径对我进行批评,而是用大量篇幅论证中国的外汇储备并不多(当时的外汇储备是1059亿美元),引资规模也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任正岩”在论证中国为什么应该有较多外汇储备的过程中,没有提及中国的储蓄—投资缺口之类的“结构性”原因。
当时人人都知道中国外贸顺差增加是外贸政策(例如人民币贬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结果。
没有人会想到储蓄—投资缺口的扩大(或其他所谓“结构性”因素)对当时的贸易顺差起到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