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学语文论文给教学系统的运行增添“动力”和“活力”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2018年小学语文论文浅议小学作文训练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论文-浅议小学作文训练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作文认为,新编教材编排思路、课文内容、单元提示、补充材料、语文活动、练习安排等都体现了编者的独到匠心、精心设计,对整个语文教学的目标、结构、方法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但“教材不是教学的惟一凭借”,再好的教材都有其局限性。
现在的语文教材,采用的单元主题编写,每一个单元有一个习作提示(题目),只有简单的习作提示。
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学生练笔少而且都安排在阅读教学后,作文与课文往往是两张皮,学生难以从中学到一定的语言形式。
语文教师只能想当然地教学作文。
实践证明,如果每学期只是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八次或十次习作练习,是很难教好作文的。
小学作文倡导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
小学作文的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针对教材每一个单元的一个习作题目,我们可举一反三拓宽习作。
比如某一单元的题目是练习写一个人物。
在小学作文教学操作中分为三步:第一步入格:分为三个环节:①知格:即指导小学生明白写人作文的章法格式(如概括特点→具体事例;总分写人:总写特点→分写事例等等)。
②划格:即指导小学生根据写作的需要,快速构思,划出行文的思路图(相当于列提纲)。
③依格快写。
即指导小学生根据自己划出的思路图快速成文。
入格的练习可使小学生尽快地掌握一种写作的技法。
第二步,定格。
即通过师生互动评价,指导小学生在入格的基础上,确定写什么的基本格式。
根据格式(章法)进行二次习作练习。
比如用三段式写爸爸入格之后,再用三段式写妈妈,使格式在头脑中定式。
从而熟练地掌握这一格的写作章法,变成一种写人的技能。
第三步变格,即出格。
即用所学的格式(章法)换一个角度进行写作的创造性练习。
比如在三段式的入格(写爸爸)、定格练习(写妈妈)之后,变格练习,用所学的格式来写周围的人物,从而使形成的技能变为技巧。
2018年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之旅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论文-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回归之旅人教版新课标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
我们欣喜地发现,新课程的变革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老师们重视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密切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以及和其他学科的渗透,也重视开掘广阔的母语教育的资源。
成绩勿庸置疑,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如有的语文课“语文味”不浓,语文课的本体性特点不明显,一些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已销声匿迹,部分教师课堂上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现象较为严重。
因些,有人不住呼吁:该让语文教学走上回归之旅的时候了。
呼唤让语文教学“回归”,是否简单的回到原地,回到课改以前?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说:“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追寻的是建构基础教育的一种理想状态,我们决不能回到老路上去。
”这里所谓让语文教学“回归”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学意义上的解释,是追求课改的本质、追寻教学的本质,即回到事物的本源、根源上,是一种在本质上的回归、在根源上的回家。
一、回归语言——吹尽黄沙始见金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是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学习语言、内化语言、发展语言、丰富语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
然而,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得意而忘言”,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而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有时甚至以“得意”为主要或唯一的目标,而忽略了语言的习得,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中学写,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如一教师执教《特殊的葬礼》,过程如下:1.初读课文,谈有什么感受?2.再读课文,想一想:你心里是什么滋味?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在你周围还有类似的环境悲剧吗? 4.思考造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5.看网页上的新闻“黄果树瀑布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写一则环保广告语。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人教版新课标一、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只有对于语文学习感兴趣,才能产生求知欲望,继而集中精力、积极探索。
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很关键也很重要,因为教师如果不能使得学生对于语文学习感兴趣的话,学生就会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得很消沉,课堂气氛也会很沉闷,这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很不利的。
而多媒体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将书本上生硬的知识通过图片、画面、声音、视频等展现给学生,所以给学生以直观的印象,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引起学生的注意。
而多媒体集声音、图像、视频等展示功能于一身,能够通过不同功能的运用以多样化的形式给学生提供感性素材,如趣游戏、优美音乐、形象画面等能够将学生带入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兴致盎然,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日月潭》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将有关日月潭的视频,美丽的画面、优美的音乐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日月潭的美的同时,对学习更加有兴趣。
二、应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情感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同时,学生积累字词句需要通过阅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需要通过阅读,学生体会作者情感也需要通过阅读。
而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需要融入情感,这样才能更加投入,才能更好地体会课文主旨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学生如果只是生硬死板地、机械地阅读,就只能对一些字词句有大概的了解和认识,难以真正做到体会其含义,更加体会不到文章的内涵。
那么,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呢?教师可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进而产生更多的情感和体验。
如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小学语文教师就可以在备课阶段就制作出适合课堂需要的多媒体画面课件。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注入创新思维的活力_人教版新课标-精选文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语文课堂注入创新思维的活力人教版新课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上对此进行了探索的实验。
1、营造氛围,调动学生的创新兴趣。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
”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去营造一个宽松和睦、敢于争辨、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并能对其微小的创造力表示赞赏。
例如,教三语《三袋麦子》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小猴、小牛、小猪得到麦子后的语言行动和结果进行表演,在轻松的环境下让学生明白,对待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的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安排学生组建4人小组,演习《假如我是小××》把自己假想成文中的角色,萌发了创新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培养。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既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又要注重学习激情的主要性,创设情境,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他们对课文的感染力,借此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语《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篇独幕剧,教师引导学习学习课文,体会人物语言内涵,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发挥:“一天,管家求见,要替主人送一套精装书给公仪休,他说公仪休喜欢读书和藏书。
公仪休婉言谢绝。
”学生很快融入情境之中,在教者设计的情境中驰骋想象、丰富语感,把公仪休的品质刻画得更形象,把课堂气氛达到一个新的高潮。
3、授之以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正确处理传授和感悟的关系、知识和能力的关系,过程和结果的关系,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认识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悟、理解、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获取知识、体验创新的愉快。
为此,我们采用下列方法进行了实验。
2018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人教版新课标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观因素教师在把握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控制的力度不够好。
小学语文是一个开发智力进行思维和促进交流的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合理地控制教学的力度,比如,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讲课的知识晦涩难懂,给学生的理解造成混乱。
教师的反思工作做得不够好,不能及时在教学工作完成后,及时总结反思自己的不足。
比如,教师教学完成后,反思工作拖到最后一起总结,很难发现当时存在的教学问题。
另外,教师的道德素质也有待提高,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应当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二)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客观因素语文教学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家长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
教学资源分配的不均匀,给孩子的发展造成影响。
对教师的培训流于形式,没达到实质性的要求。
此外,教师的评价机制也存在漏洞。
二、制定科学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针对当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采用一些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主要策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首先,制定知识和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新课改的形式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语文的学习,使学生获得语言的交流和理解的能力,掌握记忆思维能力,获得学习语言的经验和方法。
其次,方法和过程的目标,在教学的方法和过程上设立目标,鼓励学生积极的学习语文,锻炼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发展。
最后,是情感和价值观的目标。
小学语文的教学,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方面,比如,在学习后,学生应当学会感恩、爱国等。
(二)采取积极的教学方式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重视语言能力的应用和表达,在教学的方式上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比如,教学中采用对话的形式来演绎语文的学科魅力。
此外,还可以采用朗读、背诵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时,还可以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的交流和沟通。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人教版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完善品格的人。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一、营造创新氛围,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
”要实施好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用心去呵护学生创新的一切灵性。
因为,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
要使学生毫不顾虑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融洽,讨论、质疑的机会多,创新机会才多。
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已”,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好地积极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得到个性发展、张扬,激发创新意识。
具体做法的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学会倾听,并且不是站在讲台上听,而是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进行身体与思想上的近距离接触,让学生感到,老师不是权威者,而是听自己意见的朋友。
这种情况下,学生思想的火花会迸发而出。
如:我在上《赤壁之战》一课时,当学生自读了“哭声喊声混成一片,曹操的人马烧死的,淹死的,不计其数。
”一段时,我叫学生想像当时的情景,并说说各人的心里话。
一学生说:“我觉得士兵们很无辜!”我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便让其他同学说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最后,竟形成了这样的共识:曹军虽是战争的发动者,但士兵们是执行军令而已,他们的死是因为战争造成的,值得同情,只要人人热爱和平,天下才能太平!因为老师的倾听才有了这么自然的心灵对话与思想共鸣!二、改变学习方式,尽量为学生营造一片自由探索的空间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
2018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语文课堂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应该给孩子什么样的语文课堂人教版新课标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是一种生命状态。
这是我在将新课程理念转变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中获得的感悟。
如果想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生活的幸福、体会到学校教育的魅力,教师就必须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与生命价值。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课改轰然兴起,新课程标准也悄然出台了,而且渐入人心。
记得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的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啊,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啊!于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首先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目中有人”的教育。
然而,以此观照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目中无人”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那种把学生当着等待灌输的容器的“满堂灌”、“填鸭式”且置之不论(实际上还存在着,而且不少),就是那些所谓“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又有多少是真正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有灵性的人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某些“启发式”的课堂教学过程。
勿庸置疑,教师在备课上下了很大工夫,教学环节往往经过反复推敲,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示范课,那真可谓“精雕细琢”,不厌百回改,其中不少课也确实称得上漂亮、精彩。
然而,这样的课,细一审察,不难发现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走,他们忙于应付老师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提问,有的甚至连这人的回答为什么错、那人的回答为什么对也搞不清楚。
试问,他们在课堂上还有什么主动性可言?充其量是老师手里的棋子而已。
语文学习应该重诵读、感悟,但是我们常见一些课堂上充斥着各种问题,用回答问题来替代诵读与感悟,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满堂问”的教学形式显然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还有常见的问题是:某些教师为了突出教学思路或“教学个性”而人为地肢解课文内容,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
尽管大家都认为教师应当拥有个性,应当拥有解读课文、选择教学方式的自由,这诚然是不错的。
小学语文论文让作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_人教版新课标-精选文档
小学语文论文-让作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人教版新课标新课标为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健康、明朗的天地,为我们自觉地探索作文教学改革之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那么如何让作文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呢?一、读好书,“薰”出好文章“读书破万卷”、“厚积而薄发”强调的都是作文要博览群书。
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因此可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平时,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或背诵名人名言,或讲寓言故事,或朗诵优美句段,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
课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作文教学,特别是课文中词句优美的片断,我总是不失良机地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当堂背诵。
只要一发现学生将课文之中所学的优美词句灵活运用于习作中,我便会带着满腔热情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
久而久之,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渐渐多起来了,我除了着眼引导学生积累课本知识外,还适时地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使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宽、延伸。
如上《小摄影师》《我也是普通一兵》等课文,可让学生利用时间读一些有关高尔基、刘少奇的读物,从而对名人伟人有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我还发动学生利用双休日上图书馆看书或借书,在这种开放式的阅读氛围熏陶下,学生的选择,归纳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作文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学生作文时也就“下笔如有神”了。
鲁迅说过:好文章是靠读好书“薰”出来的。
读好书,能开阔视野,积累材料;读好书,能滋养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灵魂。
我很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求学生每天进行阅读,摘抄精彩的词语和句子,背诵一些优秀的精彩的段落等等。
为了鼓励学生,我经常组织学生办手抄报,将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名句章节及时进行系统化整理,在班级内进行展览评比,择优上墙展示。
看谁读书多,看谁摘录得多,学生的劲头儿很大,兴趣很高。
学生的语言库存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就得心应手,如有神助。
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兴趣,让其逐步养成习惯,让课外阅读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一有空闲就把时间留给学生看喜欢的书,安排学生谈读书的收获,进行人物和写作方法点评。
小学语文论文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焕发活力_人教版新课标-word
小学语文论文-信息技术让语文教学焕发活力人教版新课标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新的语文教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信息技术与文本融为一体,成为基本的知识载体、教学媒介和交流工具。
网络教学,为学生展开一个广阔无垠的知识世界。
他们可以自己动手,查找资料;自己探索,解惑创新;合作研讨,共享成功。
这样,让语文教学的审美性、人文性、工具性统一的特征与网络自由、交互、开放的特点相整合。
一、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语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无论采用何种教学形式,选择何种教学策略,都必须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建好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三个“心中有数”。
首先,是对教材和教学要求要做到“心中有数”。
不同的教材与教学要求对教学设计有不同的要求,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反复研究教材,深入理解教学的要求,才能为教学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其次,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要“心中有数”。
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语言文字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初步具备一定的搜集学习资料并进行分类的能力。
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再次,对教学所需信息资料要做到“心中有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小学生对于信息的搜集和选择的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这便是教学中必须着重注意、着力完成的任务,教师必须在课前多做准备。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样而丰富的。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能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实际教学的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电视、录像机等创设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美好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理解语言文字的意思,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的表达情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小学语文论文-创建生态课堂 给语文教学注入创新的活力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创建生态课堂给语文教学注入创新的活力人教版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当前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
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学会自觉地观察,大胆地想象。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转变观念,在探究中构建创新环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渠道之一。
课堂教学应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要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议、有讨论。
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自由、合作的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之中,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表达,积极参与,能感受到自身价值之所在,体验创造性学习的乐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独立思考。
对学生的表现多给予表扬,即使有缺点,也不要泼冷水,而要在鼓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修改、完善。
同时要给学生较多的自由,允许学生质疑,对他人乃至老师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形成自由探讨、自由争论的氛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探索问题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营造氛围,在想象中培养创新意识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全部,是知识的源泉。
”创造想象力是想象基础上的高一级境界,也是创新思维的高级形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搞点启发创造想象,对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创新能力发展是大有益处的。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欣赏,使学生受到感染;充分利用教学图片、实物、实验、电教教学及学生的情感体验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当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之后,创造想象能力便会得到逐步发展。
其次,在已有故事结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推测填补可能产生的新奇结局。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课改,让语文教学精彩飞扬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课改,让语文教学精彩飞扬人教版新课标对于我们来说,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曾经是一种奢望。
多少年来,我们的语文学习是与勤奋、刻苦这样的词语紧紧相连的。
而今天,我们沐浴在课改的春风中,才意识到语文绝不只是一本本教科书,它更是一部精彩的”电视剧”。
课改从根本上解放了学生、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课堂,让语文教学更精彩!一、师生关系因课改更开放课改让教师从过去作为“道德说教者”“道德偶像”的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新课程让教师卸下了“至高无上”的“权威者”的身份,强调尊重、赞赏学生,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找回自信。
如一位教师在一次课堂上,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时,点了班上一位沉默寡言的小女孩。
开始小女孩站起来半天都没读出一个字,教师一次又一次的耐心引导——“你肯定行,老师跟你一起读,好吗?”“你先试试,轻轻地读给老师听。
”“真不错,声音稍微响亮一点,同学们就都听见了。
”“老师就知道你肯定行,这不,读得多流利、多响亮啊!”小女孩终于战胜了害怕的心理,流利地朗读了课文。
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小女孩满怀喜悦地坐下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真心呵护,用“心”施教。
二、学生个性因课改更张扬课改,把学生从“学生听教师讲”的枯燥课堂中解放了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地选择学习内容。
另外,学生也可以根据教师的引导,大胆地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们不再是被动的、消极的、等待被灌输的“瓶子”,不再是书本的奴隶,不再是老师的“应声虫”,而是“一团待燃的火”,是真正的主人。
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选择学习伙伴,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学习课文。
有时甚至可以接过教师手中的教鞭,将自已的所见所闻、所学所知与同学分享。
课堂不再只是教材的天下,不再只是教师满堂灌的天地。
小学语文论文-赋予小学语文教学活力的有效措施通用版
小学语文论文-赋予小学语文教学活力的有效措施通用版教学不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科学,而应被视为一门艺术。
相信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发现:成功的教学课堂往往是自由活跃,而不是强制的,再加上新课标要求我们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各科教师就不能再坚持传统的教学模式,要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课堂互动模式。
小学语文也不例外,教师应顺应时代潮流,遵循发展规律,把同一本教材教出不一样的味道,让学生喜欢上语文,提升教学效率和水平。
以下,笔者就结合小学生学习能力、心理特征和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几种教学途径。
一、设问式教学,开启思维的钥匙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反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一面明镜。
经过多次的提问,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思维走向。
在提问时教师应注意所提出的问题必须具备点明知识重点的特征。
比如,在讲《失物招领》一课时,我先请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①“失物”是什么?②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这时你的心情会是怎样?③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④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主动改正错误的学生的行为的等,让学生在阶段性的问题中逐步深入了解文章内容和深层次含义,这样学生思维的走向就会跟随教师的引导逐渐走向高层次和高难度,思维水平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
另外,提问环节必须是一个双向沟通过程,在“传递”与“反馈”之间搭建桥梁,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动态,了解学生知识接受能力,看他们是否能跟上教师讲课的进度。
二、合作性教学,思维火花的碰撞合作学习是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充当课堂的组织者、知识的引导者。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设置讨论时间和讨论内容,完成讨论后由小组代表阐述小组综合意见,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做出评价和补充。
比如,在讲《要下雨了》这节课时,我先在黑板上写出了本课生字:兔、高、往、直、翅、膀等,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查字典,查出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接着请学生阅读课文,之后我通过多媒体展示问题:通过课文的阅读,从中你知道了哪些下雨前的自然现象?(板书:低飞、游到水面、搬家),让小组展开讨论,通过课文查找或者生活积累总结出问题的答案,由我做最后的点评。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开展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充满无限活力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开展活动,小学语文教学充满无限活力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
以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学生学知识,长见识,练才干。
若只是盲目地提倡多读多写,那很可能事倍功半,而在读写过程中加入了说和演,提供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开辟领悟和运用语言的天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
同时,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动也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可以说,有了活动,语文课课堂教学就会充满了无限活力。
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活动的方式。
演一演。
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他们总希望老师给予表演和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华。
教师可以选择教材中那些具有较强故事性,情节有趣的课文,让学生"当当小演员,亲自演一演",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执教《田忌赛马》一文时,我就采用了表演的学习方法。
以三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小组内互相合作,小组间展开比赛。
先让学生挑选课文中自己喜爱的角色,再让学生仔细研读课文,并确定具体演哪一角色,然后改写成剧本形式进行表演。
最后要求学生在表演结束后评出最佳演员、最佳剧本,最具创意奖等等。
教学效果令人满意,因为要演,学生必须去研究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诸多因素,从更深层次上把握角色;因为要写,学生必须自觉而又认真地阅读课文;因为要评,在表演时,学生又必须认真欣赏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并且积极性特别高。
辩一辩。
"辩"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很好的方法,通过"辩"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我在教学《矛与盾》一文时,就采用了这一方法,效果不错。
根据学生自己阅读后的选择,我把学生分成"矛"和"盾"两大阵营。
再让这两个阵营的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谁能把道理讲得充分透彻,老师就加入那一方。
2018年小学语文论文让课堂成为构建激扬生命的精神家园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论文-让课堂成为构建激扬生命的精神家园人教版新课标课堂不应该只是一个教师教知识、学生学知识的场所,它同时应该是一个教师、学生生命得以激扬的精神家园。
理想的语文课堂,能激活生命的潜能;语文课堂的理想,则能提升生命的意义。
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进入学生生命的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的身心作为生命体参与其中,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关怀,充满情感和智慧的魅力,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拓展探究的空间课堂,因为有了学生活生生的生命,所以才能焕发出无限的生机。
我们应该在课堂上积极拓展探究的空间以激发生命的力量,通过师生互动燃起师生的生命之火,激发师生的生命之力,让师生在获得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走向更加成功的未来。
从而构建激扬生命的课堂,使师生个性发展、灵性飞扬。
学生是为乐知而知,为乐学而学,为乐做而做;教师是为会教而能,为善教而强,为从教而荣。
使课堂形成活力无限、激情释放的文化氛围。
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学习第一自然段时。
我让每位学生把自己当作赵州桥进行自我介绍。
于是,学生积极性陡然高涨,一位学生这样介绍:我叫赵州桥小名济桥。
我出生在河北省赵县的河上,我是隋朝的工匠李春生下的。
今年我已经1300多岁了。
学生把自己当作赵州桥自豪地向别人展示介绍,课堂成了学生自由发挥的欢乐天地。
又如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干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教学这一节时,我向学生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赵州桥的设计师李春带着工匠们来到我们身边,你怎样采访他们?”接着小组合作,一人做记者,三人做被采访者,然后全班交流。
在教学中,学生穿越时空所作的采访交流,是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是一种无形的心灵感染,对学生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这样采访设计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
学生兴趣盎然、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学生进入了欲罢不能,乐此不疲的积极状态之中。
这样的设计,拓展了课堂的空间,使古老的赵州桥也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2018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活力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活力人教版新课标一、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拉近师生关系小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能够积极主动进行探究,而对自己不感兴趣和不喜欢的教师就产生不了学习的热情。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语文知识的领悟和思维获得提高,不仅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使课堂教学“动”起来。
只有教师和学生在对知识进行讨论过程中,学生才能受到教师思维的启发,从对知识的陌生,逐渐过渡到理解知识,最终达到对知识本质的深刻把握。
要让小学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进行知识、信息的传递,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重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知识的深层次分析中。
在有效互动教学中,学生敢于向教师进行提问,把自己的看法有理有据地表述出来,并针对重点知识和教师进行探讨,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和谐,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二、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中沉闷的氛围,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思考,使课堂学习中时刻闪现学生智慧的火花。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新颖的课堂情境来对学生进行诱导,引发他们的主动性,使学生多思、多问。
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学习的成功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信念。
由于小学生的直观思维较强,为了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创设出具体的情境来,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课文表达的意境中来。
例如,在教学《埃及金字塔》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有关埃及的古老传说以及金字塔的未解之谜,在故事的渲染下,学生非常迫切地想要知道有关埃及金子塔更详细的信息,使他们主动翻开课文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有效加深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
三、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随着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进行,要实现高效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教学方式和教学形式上进行改进,让学生的思维在上课伊始就开始活跃起来,使他们积极地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究任务。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小学语文获奖论文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小学语文获奖论文多媒体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内容摘要】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新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又摆在了广大教师面前,信息技术教育已渗透到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现代多媒体教学是以视频音频等信息,通过信息技术技表现手段来点燃学生思维兴奋的火花,从而使学生展开思维,进行分析、概括等进行一系列认识活动。
多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正文】当今社会已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以电脑、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走向课堂,走进教学。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根据现代社会对公民素质的要求,强调“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为适应这一发展需要,语文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课程与教学带来的种种变化,认清语文课“听说读写”教学的转型势在必然,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学会和掌握最基本的现代信息技术,具备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素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
一、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兴趣的力量是巨大的,是开启自主学习这扇大门的金钥匙。
现代信息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思维,促进学习。
2018年小学语文论文对语文课堂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几点尝试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论文-对语文课堂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几点尝试人教版新课标新课程理念提出,要正确看待学生的语文学习,确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将新的有效的学习理念引进课堂,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语文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实效,注重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但我们仍然看到很多语文课堂仍是波澜不惊。
有的语文课堂看似红火,热闹得成了红红火火的一台戏,但学生仅仅是把目光盯在出彩的地方,并没有真正地投入课堂的全过程。
语文课堂仍是低效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搭建学生有效参与学习的平台。
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一点尝试:一、参于表演,体验情境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个性的知识。
苏教版语文教材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容易形成,学生不是孤立静止的学习者,更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我们教师可以让学生走进教材,去模拟文本中的人物,去活化文本中的情节。
比如教了《狐狸和蝉》,我让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蝉,去认识狐狸的狡猾。
特别是狐狸和蝉的对话,我让学生细心揣摩,用心品味,去体验狐狸和蝉的各自的性格特点,结果学生受到了感染,表演得非常逼真。
再如教学《船长》课文时,课文中有一段写哈尔威和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的对话,我在进行完学生对此段文本教材的师生交流以后,我就让学生学着里面人物的对话,学生得到角色扮演的任务以后,又开始投入到对课文再一次的理解和把握之中,特别是对哈尔威的话语,学生经过几次的试演以后,就把哈尔威在危难面前,沉着镇定,说话简短,对话有力读出来了。
在课文中又等于走了一个来回。
学生参与到表演中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因而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实效。
二、参与想象,激活思维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1、假想。
现在语文教材中有很大篇幅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课文,让学生在得到语文知识训练的同时,进行科学的理性和兴趣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论文-给教学系统的运行增添“动力”和“活力”人教版新课标
教学系统中各种组合的元素一般都是看教学目标的指向,按照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呈线状运作的,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也就导致了教学系统运行的单调和重复。
一篇文章的教学,则是从篇首按部就班地教到篇末,程序呆板,“不敢越雷池一步”。
除此而外,教学方法单调落后,一支粉笔一本书,迷恋于此的教师仍然为数众多。
“不变”容易导致“僵化”,“僵化”的事物是没有生命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刺激物持续作用过程中,定向反射便会逐渐消失。
为了给教学系统的运行增添“动力”和“活力”,使教学内容“勃发生机”,我们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1、从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具有几方面的特征,对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有内在的动力支持,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从教学内容入手,在教学中坚持两个原则,即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引,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
课堂教学中,教师将方法交给学生,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如生字的分析、课文的朗读等,尽可能的尊重学生的理解方法,学生谈出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再进行点拨。
教师从知识传授的教者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充满成就感,有了自信心,这一切,又激发他们投入到新的学习活动中。
(1)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学生的视觉感知,让学生去看、去描、去画。
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记忆材料是以视觉加工为主,孩子更喜欢生动直观、色彩缤纷的图画、图片。
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深刻地领会了教材的编写意图,以图增趣,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图画资料,将看图和学习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合理地运用色彩,为教学服务。
如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来分类涂色,使抽象的拼音符号变成一个个美丽的色彩记号,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第三是鼓励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色彩,想象、描绘自己心目中的世界。
神秘的星空,太阳初升的草原、山村、森林、大海等,在孩子的笔下,变得多姿多彩,充满生机。
(2)在学习过程中,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让他们去说、去读、去讲。
拼音教学是枯燥乏味的,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语言积累,从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识,再通过学生的口头语言,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例如,我校低年级教师在教学ai这个韵母时,她先请了一个孩子上讲台和老师一块比高矮,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用一、两句话说出来。
有个孩子说:“老师比xx同学高,xx同学比老师矮”;还有一个孩子说得更精彩:“老师是a,我是i,老师爱我,我爱老师”。
在学生兴趣盎然的表达中,引出了ai 这个韵母的教学。
在指导学生掌握了ai的发音以后,老师又引导学生用这个音节进行组词、说话。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学习了拼音,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选用了大量的传统儿歌,如“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等,还自编了许多琅琅上口的儿歌:为了让学生记住“ing”的发音,老师自编了儿歌“天上一颗星,树上一只鹰,墙上一颗钉,地上一块冰”。
儿歌、口诀大量的合理的运用,调动了学生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
现在低年级教材选编的课文极富童趣,深受学生喜爱,但识字量明显增大。
教师采用“听课文—读课文—讲课文—学生字”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孩子口头表达的优势,以读、讲为主,在读中理解课文,领悟课文;在反复接触课文的过程中,增加和生字见面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生字。
这样的教学方式,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儿童的学习规律,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在学习过程中,营造开放的空间,让学生去玩、去动、去演。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
课堂教学应顺应孩子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方法。
在复习生字、新词时,将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皮卡丘引进课堂,以学生喜欢的“击鼓传花”、“找朋友”等游戏展示复习内容,以闯关的形式贯穿整个课堂。
在学《田忌赛马》时,让学生拿扑克作马边学边摆,很容易就理解课文。
在学完《狐狸和乌鸦》这一类课文,就可以当场请学生演一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
个性得到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学生学得扎扎实实。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习惯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自主探索,主动获取,进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课堂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为了使这种学习方式不流于形式,要从细微处着眼,进行指导,让每个学生承担不同的学习任务:有的当组长,负责整理每个小伙伴的发言,并准备在全班交流时能谈出自己小组的见解;有的当主持,负责协调小伙伴的发言顺序;有的作音量控制员,控制小伙伴发言的声音等等,每人承担的角色随时更变,这样,每人都需要与他人交流、合作。
如《嘱咐》一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课后的表格,然后组织全班讨论,在讨论中提高每个学生的认识水平。
在什么情况下
母亲的眼睛
表示的意思
嘱咐我的话
不仅如此,教师对学生如何发言、如何倾听、如何评价、如何质疑等,都给予具体的指导。
老师参与其中,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与点拨。
这样,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做出思考,教学过程即是学习的过程,同时又是相互交往的过程,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较好的培养。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
有关专家认为,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注重过程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的、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不失为一条好的途径,如利用《万
里长城》学习用摘录法概括段意时,在了解三个自然段的大意以后,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概括的方法,然后交流。
交流中,让学生说清你是怎样做的,最后总结出概括的方法。
还有,在教学中多说几个为什么,多让学生自读课文,在文中寻找答案;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思考过程,就能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新课程标准给大家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新理念。
语文教师在加强学习,努力提到自身素质的同时,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做一个成功的组织者、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