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公式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和运动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力的分类: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3. 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是指多个力的合力,分力是指一个力的分解。

4.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5.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6. 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7. 力的单位:牛顿(N)。

8.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地球的引力常数有关。

9. 重力的方向:垂直于地面向下。

10.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11. 摩擦力:物体相对运动时,由于表面的粗糙程度而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12.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13.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区别:滑动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静摩擦力是物体即将开始运动时的摩擦力。

14. 弹簧的弹性势能:弹簧发生形变时所具有的能量。

15. 弹簧的弹性系数:表示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形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机械能1.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 动能的计算公式:动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速度的平方的一半。

3. 动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动能保持不变。

4.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5.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重力势能等于物体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高度的一半。

6.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7. 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当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当物体上升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三、压强和浮力1. 压强的概念: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3. 液体的压强特点: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液体的压强传递规律:液体的压强通过连通器传递。

5. 浮力的概念:液体对物体的向上托起的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资料(全册书所有公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复习资料(全册书所有公式)

s = nh F 表示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国际制单位:N. n 表示承担物体重力的绳子段数。 G物 表示物体的重力,国际制单位:N. G动 表示动滑轮的重力,国际制单位:N. s 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国际制单位:m. h 表示物体上升的高度, 国际制单位:m.
13、杠杆的平衡条件公式
F1l1 = F2l2
变形公式: F示 = G − F浮 , G = F浮 + F示 .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 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9、浮力公式(状态法)
F浮 = G排 = 液gV排
漂浮或悬浮:漂浮在液面上或处于悬浮状态的物体所受的浮 力与所受重力大小相等。
F浮 表示浮力,国际制单位:N.
h 表示所在位置的深度(所在位置到液面的的 距离),国际制单位:m.
变形公式: = p , h = p .
gh
g
F液 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G 表示物体的重力。
6、浮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
Hale Waihona Puke F示 表示物体在液体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F1 表示动力,国际制单位:N.
l1 表示动力臂,国际制单位:m.
F2 表示阻力,国际制单位:N.
l2 表示阻力臂,国际制单位:m.
变形公式:
F1
=
F2l2 l1
, l1
=
F2l2 F1
,
F2
=
F1l1 l2
, l2
=
F1l1 F2
,
15、机械效率公式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堂笔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堂笔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课堂笔记整理1.物理量:2.两种基本电路:3.两只电表:4.电压5.电阻6.滑动变阻器7.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8.欧姆定律实质 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大导体的_________,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分电阻都___;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导体的_________,所以并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分电阻都___;电路出现故障的原因电流表无——>断路<——电压表有电流表有——>短路<——电压表无其中一灯突然熄灭, 电流表不变,L2开路9.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探究课题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原理 电路图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②连接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合理选择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③从额定电压开始,逐次降低加在灯两端的电压,获得几组电压值和电流值;④算出电阻值;⑤滑动变阻器作用: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实现多测几组数值和保护电路设计表格 实验次数 电压 电流 电阻 灯的亮度R′VARAVLL S10.电能11.电功率12.实际功率13.测量小灯泡的功率14. 电流产生热量和什么因素有关15、家庭电路:16.磁现象17. 磁场18. 电流的磁效应19.电磁铁20.21.生的是交流电我国家庭电路使用的是电;电压是周期是频率是电流方向1s改变次;1.如图所示,阻值为R1=6Ω,R2=3Ω的两个电阻串联接入9V的电路中,求:(1)电路的总电阻R ;(2)电路的总电流I;(3)R1两端的电压U1;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阻R1=30Ω,电流表A1的示数为0.4A,A2的示数为0.8A,求:电源电压、R2的阻值、干路的总电流和电路的总电阻各为多少3.有一电阻为20Ω的电灯,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为10V;但是我们手边现有的电源电压是12V,要把电灯接在这个电源上,需要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4.右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6V保持不变,电阻R1=5Ω,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是10Ω;求: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5.如右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为15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6A,15V;求当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为23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6.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1=6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A、20Ω”,电源电压为并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3V;求:⑴、为保护电表,则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为多少⑵、当滑动变阻器R2为8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若保持不变;R1=4Ω,R3=6Ω;⑴、如果开关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A,那么电源电压多大⑵、如果开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2A,那么R2的阻值是多大8.标有“220V 100W”的灯泡,在正常工作时,通过它的电流是多少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多少正常工作1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1千瓦时的电能可使该灯泡正常发光几小时若把灯泡接到110V的电路中,该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9.把“6V6W”和“12V6W”的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为了保护灯泡则允许它们通过的最大电流两端允许最大电压如果并联在电路中,则通过干路的电流为多少1.小明家的一台电视机标有“220V 150W”字样,每天开4h,一个月按30天计算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度2.一个电炉标有“220V 800W”的字样,将它接在220V的电路中,通电15min,求:通过电炉的电流是多少电炉丝的电阻是多大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产生多大的电热欧的电阻丝接在照明电路中,放出热量是24200焦,则通电时间为多少秒4.一电饭锅上标有“220V、400W”字样,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值是多少Ω,电热丝在15min内产生的热量是多少J.5.一个标有“220V,40W”的电灯接在照明电路中,求:1电灯的灯丝电阻是多少欧;2正常工作4小时消耗多少千瓦时电能;3若加在电灯上的实际电压只有200伏,此时灯泡的实际功率是约为多少瓦.6.一个标有“220V1000W”的电炉,接在220伏的电源上,工作小时,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千瓦时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7.已知电阻R1=10Ω,电阻R2=20Ω,将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的电源上,求:1R1、R2串联的总电阻;2电路中的电流;3R1两端的电压;4R1的电功率;8.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电阻R1=4,R2=6.1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示数为多少2当开关S闭合后,电阻R1在10s内消耗的电能为多少3若将两电阻并联后接入原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 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少9. 电路图中,电阻R1和R2并联后,接到6V的电源上.若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A 的示数分别为和.求1:电阻R1的阻值;2:通过电阻R2的电流;3:电阻R1的发热功率10.小明家有一个标有“220V 880W”的电炉,当它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是W,通过电炉丝的电流为A;在一次单独使用它时,小明家标有“1200r/kw·h”的电能表在2min的时间里铝盘转过了30转,则在这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J,此时电炉的电功率是W;11.我们生活在电的时代,电能的广泛使用促使电能的社会需求日趋紧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一个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现在220V的家庭用电电路上,一只功率为11W的节能型日光灯的亮度相当于60W的白炽灯泡.如果小明家用4只11W的日光灯代替4只60W的白炽灯,按每月30天、每天用电5小时计算,一个月可以节省多少电能。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都具有惯性,包括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1)解释了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2)为研究物体运动提供了基础。

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乘以加速度。

2.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ma,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m为物体质量,a为物体加速度。

3.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1)解释了物体加速度的原因;2)为计算物体加速度提供了方法。

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彼此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在同一直线上。

2.牛顿第三定律的意义:1)解释了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特点;2)为研究物体间相互作用提供了基础。

惯性是一种物理现象,它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惯性来解释很多现象。

二力平衡指的是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

物体的运动状态与受力的关系如下:当物体受到平衡力时,它会保持静止或者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当它受到非平衡力时,它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力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产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发生形变并有弹力、发生相对运动或趋势、直接接触面粗糙。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木块在水平长木板上的滑动摩擦力来研究摩擦力的大小。

实验结果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如果需要增大摩擦力,可以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或将滚动摩擦变为滑动摩擦;如果需要减小摩擦力,则可以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或者使接触面彼此分开,例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等。

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压强定义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1. 速度:V=S/t(其中V代表速度,S代表路程,t代表时间)。

2. 重力:G=mg(其中G代表重力,m代表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约为9.8N/kg)。

3. 压强:p=F/S(其中p代表压强,F代表压力,S代表受力面积)。

4. 液体压强:p=ρgh(其中ρ代表液体密度,g是重力加速度,h代表液体深度)。

5. 浮力:F浮=F'-F(压力差);F浮=G-F(视重力);F浮=G(漂浮、悬浮);F浮=G排=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

6. 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其中F1、F2代表力,L1、L2代表力臂)。

7. 滑轮:理想状况F=G/n;实际状况F=(G+G动)/n(其中F代表拉力,G代表物重,G动代表动滑轮重,n代表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

8. 功:W=FS=Gh(把物体举高,其中W代表功,F代表力,S代表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G代表重力,h代表高度)。

9. 功率:P=W/t=FV(其中P代表功率,W代表功,t代表时间,F代表力,V代表速度)。

10. 机械效率:η=W有/W总(其中η代表机械效率,W有代表有用功,W总代表总功)。

11. 滑轮组效率:η=G/nF(竖直方向);η=G/(G+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η=f/nF(水平方向)。

12. 热量:Q=cmΔt(其中Q代表热量,c代表比热容,m代表质量,Δt代表温度差)。

13. 热值:q=Q/m(其中q代表热值,Q代表热量,m代表质量)。

请注意,以上公式仅供参考,具体使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学习物理公式的过程中,理解其背后的物理原理同样重要。

八年级物理公式( 上下册)

八年级物理公式( 上下册)

动滑轮,不计动滑轮重 动滑轮,计动滑轮重 滑轮组,不计动滑轮重
杠杆的 平衡条件
F拉=
G 物+G 动轮)
F ι 1 1 = F2ι2
滑轮组,计动滑轮重
求动力:F 1 =
求动力臂:ι1 =
求阻力:F 2 =
都不计摩擦、阻力
F 1、F2 → N ι1 、ι2 → m
或 dm 或 cm
求阻力臂:ι2 =
求 G 排:G 排 = F 浮 求液体密度:ρ液 = 求 V 排:V 排 =
单位
S→m
S →km
t→s
t →h
υ→m/s m → kg
υ→km/h m→
V → m3
V →cm3
ρ→ k /m3 ρ→ / cm3 G→N
m → kg
→ N/k
p → Pa
F→N
ƒ →N
ρ→k /m3
h→m
S → m2
V 排 → m3
有用功
W有
W=Fs P=
P = Fυ η= η= W有 = G h
求力:F = 求Biblioteka 离:s = 求功:W = P t 求时间:t = 求力:F = 求速度:υ= 求有用功:W 有 = ηW 总 求总功:W 总 = 求物重:G =ηn F 求拉力:F = 求重力:G = 求上升高度:h =
W→J F→N s→m P→W t→s υ→m/s G→N η→ 用百分数表示,无单位 n→段
总功
W总
移动距离 的关系
W总 = F s W总 = W有 + W额
s=nh
求拉力:F = 求拉力上升高度:s = 求有用功:W 有 = W 总 - W 额 求额外功:W 额 = W 总– W 有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公式一、欧姆定律部分1.I=U/R(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I=I1=I2=…=In(串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电流处处相等)3.U=U1+U2+…+Un(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4.I=I1+I2+…+In(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干路上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5.U=U1=U2=…=Un(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都等于电源电压)6.R=R1+R2+…+Rn(串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7.1/R=1/R1+1/R2+…+1/Rn(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8.R并=R/n(n个相同电阻并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9.R串=nR(n个相同电阻串联时求总电阻的公式)10.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电压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之比)11.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阻的反比)二、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3.P=W/t(定义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4.Q=I2Rt(焦耳定律,适合于任何电路)15.P=P1+P2+…+Pn(适合于任何电路)16.W=UIt(经验式,适合于任何电路)17.P=I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8.P=U2/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19.W=Q(经验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

其中W是电流流过导体所做的功,Q 是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20.W=I2Rt(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1.W=U2t/R(复合公式,只适合于纯电阻电路)22.P1:P2=U1:U2=R1:R2(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串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压、电阻之比)23.P1:P2=I1:I2=R2:R1(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与电流、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功率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的电流之比、等于它们所对应电阻的反比)。

八年级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八年级物理力学计算公式

八年级物理力学计算公式第一篇:八年级物理力学计算公式八年级物理力学计算公式1、v=s/ts=vtt=s/v1米/秒=3.6千米/小时2、ρ=m/vM=ρvV=m/ρ1g/cm3=1000 kg/m33、G=mgm=G/g4、P=F/SF=PSS=F/P5、P=ρgh6、F浮=G排=ρ液gv排V排=F浮/ρ液g ρ液=F浮/gv排F浮=G物ρ液gV排=ρ物gV物F浮=G-FF=G-F浮7、W=FsF=w/ss=W/F8、P=W/tW=Ptt=W/P9、η=W有用/W 总W有用=W总ηW有=GhW总=FS(s=nf)10、F1L1=F2L2W总=W有/η第二篇: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7、力的表示法:(1)力的示意图(2)力的图示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9、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物理八年级下册动能和势能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下册动能和势能知识点

物理八年级下册动能和势能知识点物理八年级下册主要涉及动能和势能的知识点如下:1. 动能:动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具有的能量。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公式为 KE = 1/2 mv^2,其中KE表示动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2. 动能的转化: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动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势能、热能等。

同样地,其他形式的能量也可以转化为动能。

3.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描述了物体受力作用下动能的变化情况。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ΔKE = W,其中ΔKE表示动能的变化量,W表示物体所受合力所做的功。

4.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状态而具有的能量。

势能可以分为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化学势能等不同形式。

5. 重力势能:当物体处于高处时,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 PE = mgh,其中PE表示重力势能,m表示物体的质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物体的高度。

6. 弹性势能: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计算公式为PE = 1/2 kx^2,其中PE表示弹性势能,k表示弹性系数,x表示形变的长度。

7.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关系。

例如,当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时,其重力势能逐渐转化为动能;而在弹簧振动中,物体的动能和弹性势能不断地相互转化。

8.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换言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能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能量守恒定律对于分析物体运动中能量的转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重要知识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它们关系是:1km=1000m=103m;1dm=0.1m=10-1m;1cm=0.01m=10-2m;1mm=0.001m=10-3m;1m=106μm;1um=10-6m ;1m=109nm;1nm=10-9m。

速度计算公式:v=s/t变形公式s=vt,t=s/v。

其中:s表示路程单位米(m);t表示时间单位秒(s);v表示速度单位米/秒(m/s)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每小时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km/h 或km·h-1,1m/s=3.6km/h。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1t=1000kg,1kg=1000g ,1g=1000mg2、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的公式:ρ=m/v,变形公式:m=ρv,v=m/ρ,其中ρ表示密度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kg),V表示体积单位立方米(m3),1g/cm3=1.0×103kg/m3。

水的密度为1.0×103kg/m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的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1L=1000ml=1dm3,1mL=1cm3第七章力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要产生力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它们之间不一定接触,其中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它们既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公式复习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考公式复习

ts v =物理公式复习1、速度公式:公式变形: 求路程vt s = 求时间: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分正倒;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靠近焦点)像远像变大。

3、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 = mg ( G —重力(N) m ——质量 ( kg) g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 ; 粗略计算时取g=10N/kg) 4、密度公式:V m =ρ变形公式:m=ρV V=m/ρ5、浮力公式: (1)F 浮=G – F (称重法) (2)F 浮=G 排=m 排g (阿基米德原理法) F 浮=ρ(3)F 浮G 排——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N(平衡法) (4)(压力差法)F 浮= F 下-F 上 (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可以先求压强在求压力差)6、固体压强公式: p=7、液体压强公式:p=ρgh8、 F 1——动力(N )L 1——动力臂 (m ) F 2——阻力(N ) L 2——阻力臂 (m ) 力臂的画法:1、找支点。

2、画力的作用线。

3、作做垂线段9、滑轮组:F = n 1 (G 物 +G 动) F = n 1G 物 (F---s =nh s 绳 =n s 物 v 绳= v 物10、机械功公式:W=F s11、功率公式:P =t WP=FV12、机械效率:总有用W W =η13、 热量计算公式:Q = c m △t c 为比热容,△t 为温度差 ℃14、 燃料燃烧时放热Q 放= mq (固体) q 为燃料的热值 J/kg提示:[当物体处于漂浮或悬浮时]Q放 = Vq(气体)。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1. 物理量与单位- 物理量:描述物体性质或变化的特征。

常见的物理量有长度、质量、时间、速度、加速度等。

- 单位:对物理量进行度量和比较的标准。

常见的单位有米、千克、秒、米每秒等。

2. 速度-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 平均速度: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3. 加速度- 加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

计算公式为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 正加速度:物体速度增大的情况。

- 负加速度:物体速度减小的情况。

4. 力与运动- 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导致物体加速或形状改变。

-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力=质量×加速度。

-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彼此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5. 功和能量- 功:力对物体做的移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 能量:物体由于位置、形状或运动而拥有的做功能力的属性。

- 功率: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大小。

计算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 机械能: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6. 重力和弹力-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计算公式为重力=质量×重力加速度。

- 弹力:物体被弹性物体压缩或拉伸时,弹性物体对物体的反作用力。

7. 阻力和摩擦力- 阻力:物体在流体中或其他物体中运动时受到的阻碍力。

- 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并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8. 电路- 电流:电荷在导体中流动的情况。

计算公式为电流=电荷/时间。

- 电压:电源对电荷产生的电势差。

- 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或限制作用。

- 欧姆定律:在恒定温度下,电流通过导体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与导体本身电阻成反比。

计算公式为电流=电压/电阻。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公式归纳(最新最全)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公式归纳(最新最全)

八下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公式归纳第七章力第1节力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包括使运动的物体静止、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发生改变;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物理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在物理学中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图中,力越大,线段越长。

有时还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4、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作用力。

也就是说,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第2节弹力1、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

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结构: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加在它上面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②观察分度值,即认清它的每一小格表示多少牛。

③检查它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2、重力的大小通常叫做重量。

八年级下册物理变形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变形公式

八年级下册物理变形公式八年级下册物理变形公式弹簧弹力公式•公式:F = k * x•解释:弹簧的弹力是与其弹性常数k及变形量x相关。

公式中的F表示弹力,k表示弹性常数,x表示变形量。

弹簧劲度系数公式•公式:k = F / x•解释:弹簧的劲度系数是弹簧的弹性恢复能力的度量。

公式中的k表示劲度系数,F表示弹力,x表示变形量。

示例假设一个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当受到20 N的弹力作用时,弹簧的变形量为 m,则可以使用弹簧劲度系数公式计算: k = F / x= 20 N / m = 100 N/m杨氏模量公式•公式:Y = F * L / (A * ΔL)•解释:杨氏模量是衡量物体材料变形程度的量值。

公式中的Y表示杨氏模量,F表示受力,L表示初始长度,A表示横截面积,ΔL表示变化的长度。

示例一个钢棒的初始长度为1 m,横截面积为m²,当受到5000 N的拉力时,长度变化为 m,可以使用杨氏模量公式计算: Y = F * L / (A * ΔL) = 5000 N * 1 m / ( m² * m) = x 10^6 N/m²黏滞阻力公式•公式:F = η * v•解释:黏滞阻力是物体在流体中移动时受到的阻碍力。

公式中的F表示黏滞阻力,η表示黏滞系数,v表示速度。

示例一块物体在液体中以1 m/s的速度移动,黏滞系数为2 Ns/m²,则可以使用黏滞阻力公式计算:F = η * v = 2 Ns/m² * 1 m/s = 2 N以上是八年级下册物理变形公式的相关内容,包括弹簧弹力公式、弹簧劲度系数公式、杨氏模量公式和黏滞阻力公式。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计算物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形和受力情况。

线性热膨胀公式•公式:ΔL = α * L * ΔT•解释:线性热膨胀是物体随温度的变化而引起的长度变化。

公式中的ΔL表示长度变化,α表示线性热膨胀系数,L表示初始长度,ΔT表示温度变化。

八年级下册物理变形公式(一)

八年级下册物理变形公式(一)

八年级下册物理变形公式(一)八年级下册物理变形公式弹簧的伸长量公式•公式:Δl=F k•解释:当一个力F作用在弹簧上时,弹簧会发生伸长或缩短。

根据胡克定律,物体的伸长量与作用力成正比。

•例子:一根劲度系数为10 N/m的弹簧受到5 N的拉力,计算它的伸长量。

–解:Δl=5N10N/m=m压力的变形公式•公式:Δl=F A•解释:当一个力F作用在物体上时,它会对物体产生压力,使物体发生压缩或拉伸。

压力和物体的变形量成正比。

•例子:一个面积为1 m^2的正方形板子受到100 N的压力,计算它的变形量。

–解:Δl=100N1m2=100m体积膨胀的公式•公式:ΔV=V0⋅β⋅ΔT•解释:当物体受热膨胀时,它的体积会发生改变。

体积的变化量与物体的初始体积、线性膨胀系数和温度变化量成正比。

•例子:一个初始体积为1 m^3的铁块在升温20摄氏度后的体积变化量。

–已知:初始体积V0=1m3,线性膨胀系数$= $ 摄氏度^(-1),温度变化量ΔT=20 ∘C–解:ΔV=1m3⋅⋅20 ∘C=m3压力传递的公式•公式:P1⋅A1=P2⋅A2•解释:在连通的液体或气体中,当一个区域的压力发生变化时,其他区域的压力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压力和压力面积的乘积在各个区域上保持不变。

•例子:一个液体系统中,一个面积为2 m^2的活塞受到10 N的压力,计算液体系统中另一活塞的压力,该活塞的面积为 m^2。

–解:10N⋅2m2=P2⋅m2–整理得出:P2=40N/m2切向变形的公式•公式:γ=Δl l•解释:当一个物体受到切向力时,它会产生切变变形,变形量与物体的初始长度成正比。

切变形也可以使用切变应变(γ)表示,它等于变形量与初始长度的比值。

•例子:一个初始长度为10 m的橡胶条受到2 m的拉力,计算它的切变形。

–解:2m 10m =γ=。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公式p=F÷S及p=ρgh的应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 公式p=F÷S及p=ρgh的应用

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A、pB、pC,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A>pB>pC B.pC<pA=pB C.pA>pB=pC D.pC<pA<pB
D )
类型二
F 公式 p= 的应用 S
6.图中的两个容器中盛有同种相同质量的液体,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 强分别为 pA、p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 FA、FB,则( C ) A.pA=pB FA=FB C.pA<pB FA=FB B.pA=pB FA<FB D.pA>pB FA>FB
2 cm2 - (2)S=πr2=3.14× 2 =3.14 cm2=3.14×10 4 m2,F=pS=8×104
Pa×3.14×10
-4
m2=25.12 N
13.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 m2,它对桌面 的压强为200 Pa。求:
(1)玻璃杯的重力大小;
(2)在玻璃杯中装入1 kg水后,水对杯底的压强为900 Pa,求水的深度; 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下图中a、b、c的哪一种。(水的
密度为1×103 kg/m3,g取10 N/kg,杯壁的厚度可忽略)
解:(1)G=F=pS=200 Pa×0.01 m2=2 N (2)水深 h= 900 Pa = =0.09 m, 假设杯壁是竖直的, 装 ρ水g 1×103kg/m3×10 N/kg p
2.三个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c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a和 b是铁质,c是铜质的,已知ρ铜>ρ铁,若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是 pa、 pb、pc,则有( )B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公式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八年级下物
理计算公式
1. 重力计算公式:G=mg, 变形公式:m=g
G
2. 摩擦力计算:据二力平衡在水平位置移动的物体受的摩擦力大小会等于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动力(拉力或牵引力)
3. 压强计算公式:p=S F ,变形公式S=p
F
,F=pS
p 表示压强,单位Pa ;F 表示压力,单位N ;S 表示面积,单位m 2。

4.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液gh
变形公式:ρ液=gh
p
, h=p/ρ液g
p 表示压强,单位Pa ;ρ液:液体密度,单位kg/m 3;h :液体深度,单位m ; 5. 称重法计算浮力大小:F 浮=G-F
压力差法计算浮力(浮力产生的原因):F 浮=F 向上-F 向下
6. 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F 浮=ρ液V 排g
ρ液表示液体的密度;V 排表示物体没入液体内的体积 7. 物体的沉浮:①上浮:F 浮>G ; ②漂浮:F 浮=G ;
③悬浮:F 浮=G ; ④沉底:F 浮<G
8. 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 9. 滑轮组中: V=nV 物
(1)竖直类:①不计动滑轮重、摩擦力、绳重:F=n 1
G ; s=nh
②不计摩擦、绳重:F=n 1
(G+G 动); s=nh; G 动=nF-G
(2)水平类:①不计动滑轮重、摩擦力、绳重:F=n 1
f ; s=nS 物
②不计绳摩擦、绳重:F=n 1
(f+G 动); s=nS 物; G 动=nF-f
(3)浸没在液体中:①不计动滑轮重、摩擦力、绳重:F=n 1
(G-F 浮); s=nh
②不计摩擦、绳重:F=n
1
(G- F 浮+G 动);s=nh; G 动=nF-(G- F 浮)
10.功的计算:①W=Pt ;②W=Fs ;③W=Gh
11.功率的计算:①P=t
W
;②P=Fv (v 的单位为米每秒)
???机械效率计算:
(1)竖直类: (2)水平类: (3)浸没在液体中:
(4)斜面计算:
nF
f FS fL W ==
=

有W η
①不计斜面摩擦(即斜面光滑):Gh=FS
G表示物体重力;h斜面的高度;F拉力大小;S表示斜面的长度
②非理想状态(斜面粗糙):FS=Gh+fS
其中总功W

=FS
有用功W
有用=G

h
额外功为摩擦力做功:W

= f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