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研究

合集下载

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审思

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审思
第 3 2卷 3期 2 0 0 9年 5月
学 J un安 f 师u Noma Un报ri (科学 版 S i c) o ra 徽 h 范 大 学 ies自然 trl e e l o An i r l v (y Naua ) n t c
V0.2No3 1 3 .
Ma y.2 00 9
普 通 高校 民族 传 统体 育教 学现 状 审思
花 家涛
( 安徽师范 大学 体育学院, 安徽 芜湖 2 10 ) 4 0 0

要: 通过文献资料法、 问卷调查法、 专家咨询法等研 究方法 , 对安徽省 1 8所普通 高校近 2 年来
体育课程 中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进行调查研 究. 研究认为: 大学体育课程 中民族传统体育 内容建设滞 后 于外 来现代 体育 项 目, 而且 开设 的 民族传 统项 目内容针 对 性不 强 , 并且 各 高校体 育课程 民族传 统 体 育 内容 建设发展 不平衡 . 决的 途径 有转 变体 育教 学观 念 , 分挖 掘校 本课 程 资 源 , 解 充 优化 体 育教
中, 逐渐 使 当代 社会 的 主流人 群对 自己民族传 统体 育 的存 在形 式 、 内容及 文化 内涵产 生 了间隔 ] .
新世纪伊始,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 的颁布 , 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进入普通高校带 为
来 了契机 . 本文 结合对 安徽 省 l 普通 高校 体育课 程 中 民族传 统 体育 教学 内容 的现 状调 查 , 析存 在 问题 8所 分
师素质 结构 ; 现代 体 育与 民族 传 统 体 育并 行发 展 , 融合 竞 争 项 目, 全 竞赛 制 度 ; 健 引入 现 代 化 程度 高、 民族性 强的 民族传 统体 育项 目, 大力发 展 养生 、 乐项 目. 娱 关键词 : 普通 高校 ; 民族 传 统体 育 ; 学 ; 教 改革

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民俗体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张国栋1(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市 400715)摘要:民俗体育作为一种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行为民俗,无论在各种民俗节日中,还是在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都展现了巨大的魅力。

当前随着与学校教育、旅游商贸经济的结合,民俗体育似乎正走向一条越发宽广道路;民俗体育的传承式微、功利化倾向是其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挖掘整理、提高民众的认识、鼓励并引导良性变异将能够使民俗体育在社会发展中存活并彰显活力。

关键词:民俗体育;现状;问题;对策民俗体育正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深刻地反映了各个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和社会生活等,在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现代城市文化向乡土社会浸透的今天,我们宝贵的民俗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民俗体育的概念厘析1张国栋(1979-),男,山东菏泽人,讲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级教育学博士生。

当前由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建立起明确的概念体系,国内对于民俗体育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许多人很容易将民俗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民间体育、传统体育、民族体育等概念相混淆。

民俗体育是民间的各种各样体育运动和游戏的总称,与各种民俗文化紧密联系,并融于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当中,具有鲜明的风俗性质。

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它强调的是体育活动的民族性和传统性。

民间体育从表层含义来看,是指区别于官方组织的或来自官方的一切体育活动形式,具有很强的群众性和基层性。

传统体育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时代相承并流传至今的体育活动形式,它强调历史性。

而民族体育强调的是体育活动形式的民族性,即具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价值观念的共同体所实践的体育活动。

folklore 中文题名

folklore 中文题名

中文题名作者学位授予单位来源数据库学位授予年度被引下载预览1. 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刘继林华中师范大学博士2011年126 分享分享到2. 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赵龙山东大学硕士2007年648 分享分享到3. 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李小玲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3年545 分享分享到4. 近代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对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借鉴意义王新艳中国海洋大学硕士2010年100 分享分享到5. 民俗学视野透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井彩霞兰州大学硕士2007年315 分享分享到6. 常识——一个民俗学的范畴和研究向度盖新亮温州大学硕士2009年46 分享分享到7. 周作人文学思想及创作的民俗文化视野常峻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4年897 分享分享到8. 民俗学视阈下的鲁迅与传统文化研究闫宁山东大学博士2010年672 分享分享到9. 当代社会汉族服饰习俗变迁的研究于历莉山东大学硕士2008年306 分享分享到10. 贵州省雷山县苗族民俗旅游的开发研究孟志刚贵州师范大学硕士2009年474 分享分享到11. 蒙古民间魔法故事类型研究铁安内蒙古大学博士2005年303 分享分享到12. 湖北红安张家湾舞龙研究张晓舒华中师范大学博士2011年234 分享分享到13. 走西口移民运动与蒙汉婚俗文化研究刘小文山西大学硕士2011年114 分享分享到14 .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神话学史汪楠东北师范大学博士2011年255 分享分享到15 .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民俗记忆张德军兰州大学博士2012年169 分享分享到16 .四堡传统建筑环境与雕版印刷文化保护研究王铁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2005年106 分享分享到17.民俗学视野下的民族村寨旅游景观规划李川广西师范大学硕士2008年397 分享分享到18.西双版纳傣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规划研究黄烨勍昆明理工大学硕士2002年2840 分享分享到19.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赵海燕西南大学博士2012年500 分享分享到20.华南学派探渊王传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21日本七夕传说研究史毕雪飞山东大学博士2011年419分享分享到22.《远野物语》的中国材料来源考论刘丽梅清华大学硕士2004年81分享分享到23. 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的现状研究李艳芳中央民族大学硕士2012年122分享分享到24. 皖南民俗家具研究张亚池北京林业大学博士2007年858分享分享到25. 继承下的创新轨辙郭海红山东大学博士2008年367分享分享到26. 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代云红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0年897分享分享到27.20世纪前期中国现代传说研究史毕旭玲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8年425分享分享到28.民国时期上海民俗书刊出版研究杨茜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1年221分享分享到29.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嬗变刘波复旦大学博士2007年515分享分享到30.柳田国男日本人论研究孙敏北京大学博士2009年995分享分享到31.引入民俗学的城市旧区改造与更新研究王洪涛天津大学硕士2005年319分享分享到32.都市民俗生态和民俗戏曲潘倩菲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0年586分享分享到33.端午节研究:传统、国家与文化表述宋颖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07年2843分享分享到34.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民俗学语境刘颖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6年448分享分享到35.民俗学视野下的祠庙建筑研究郭华瞻天津大学博士2011年270分享分享到36. 论我国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廖飞湖南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108分享分享到37.涵化与归化毛巧晖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5年569分享分享到38.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刘伟南开大学博士2010年355分享分享到39.江南女性民俗的文学展演研究毛海莹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141分享分享到40.从资源到资本徐金龙华中师范大学博士2011年44541.先秦至隋唐时期传统节日文化研究韩学山陕西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598分享分享到42.民歌与国学徐新建四川大学博士2002年979分享分享到43.中国现代民俗学发端史研究穆昭阳中南民族大学硕士2011年35分享分享到44.《岁华纪丽》与唐代民众岁时民俗王金跃青岛大学硕士2012年31分享分享到45.鲁迅的写作与民俗文化王元忠兰州大学博士2008年896分享分享到46.论易县后山民间信仰的文化融合及宗教习俗的复兴田荟云南大学硕士2012年34分享分享到47.生态民俗学视野:泰兴银杏民俗研究成良平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205分享分享到48.回归民俗的生活世界茅正圆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133分享分享到49.“原生态”的幻象田素庆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114分享分享到50.“表演理论”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述评覃继督云南大学硕士2011年173分享分享到51.民俗文化视野下的周作人日本译作陈赛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117分享分享到52.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王大桥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8年545分享分享到53 .雅俗之间张华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69分享分享到54.董作宾与早期中国民俗学冀洪雪河南大学硕士2006年76分享分享到55.湘西苗族踏虎凿花研究曹亚男赣南师范学院硕士2012年分享分享到56.民间仪式、艺术展演与民俗传承黄龙光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09年1681分享分享到57.钟敬文民间文艺学思想研究李娟山东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116分享分享到58.民俗学视野下古村镇文化景观整体保护与开发研究马建国山西大学硕士2012年59分享分享到59.乡土社会与乡民的艺术表演张士闪北京师范大学博士2005年971分享分享到60.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季诚迁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1年76061 .图书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允璋武汉大学硕士2005年933分享分享到62.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初探王传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9年166分享分享到63.女性创作与童话模式戴岚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7年1508分享分享到64.蒙古村落多层次信仰纳钦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03年534分享分享到65.制度化背景中的剪纸传承与生活实践王雪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1年398分享分享到66.达斡尔族农业民俗及其生态文化特征研究戴嘉艳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0年334分享分享到67.民俗主题公园的民俗展示陈研妍青海师范大学硕士2009年522分享分享到68. 论区域民俗与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唐勇广西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82分享分享到69.民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苏永前兰州大学硕士2006年244分享分享到70.民俗文化视野下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研究王跃辉安徽大学硕士2010年336分享分享到71.4-7世纪大同江、载宁江流域封土石室墓研究赵俊杰吉林大学博士2009年148分享分享到72.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形象设计中的景观色彩设计付爱民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06年1387分享分享到73.晋南帝尧传说研究张晨霞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70分享分享到74.闻一多《诗经》研究评议赵秀芹吉首大学硕士2012年分享分享到75.江绍原的民俗学实践及其当代意义李春久河南大学硕士2007年114分享分享到76.彝族研究现代学术的建立)1928-1949年)李列北京师范大学博士2005年437分享分享到77.陕北农牧民俗文化研究马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2012年36分享分享到78.美学视野中清明节日民俗的整合王剑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1年381分享分享到79.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廖尚可河南大学硕士2011年115 分享分享到80.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影视记录方法研究杨春山东大学硕士2007年46081 .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民间工艺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陈金平湖南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20 分享分享到82.巫风浸润下的诗意想像易瑛湖南师范大学博士2010年694 分享分享到83.《太平广记》“预知未来”故事研究朴美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2012年37 分享分享到84.民歌传唱与文化书写梁昭四川大学博士2007年1051 分享分享到85.中国近代民俗变迁探析(1902-1911)张书俊安徽大学硕士2010年226 分享分享到86.维吾尔民间禁忌研究安尼瓦尔.赛买提新疆大学博士2001年1097 分享分享到87.“一朝惊觉恣追寻”张萍四川大学硕士2002年79 分享分享到88.日本梦与中国乡:论周作人对风物的“寄情”书写石圆圆复旦大学博士2011年229 分享分享到89.民俗学视野下的赵树理研究赵坤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124 分享分享到90.论民俗学视角下的周作人散文创作冉晶晶河北大学硕士2008年84 分享分享到91.中国传统节日的美学研究杨江涛中国人民大学博士2008年1674 分享分享到92.明清华南竹枝词民俗文化词语与熟语研究吴玉凤(Nar eerat Watthana welu)山东大学博士2011年246 分享分享到93.《诗经》采集文化研究孙秀华山东大学博士2012年165 分享分享到94.周作人的民间文学研究与其文艺思想严莉燕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2007年255 分享分享到95.论当代文学的民间资源宋洁兰州大学博士2007年982 分享分享到96.民俗体育在城市中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严若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2008年434 分享分享到97.河北霸州胜芳镇民间花会音乐民俗志李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2005年691 分享分享到98.北京评书的书场研究杨旭东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1年202 分享分享到99.山东秃尾巴老李传说与信仰研究李然山东大学博士2010年257 分享分享到100.诗意的家居衣晓龙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9年101.中国民俗文化的“现在性”研究夏世龙兰州大学硕士2007年465 分享分享到102.跨学科研究与科研创新能力建设赵晓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2007年2642 分享分享到103.《红楼梦》民俗精神的文化探寻高君子辽宁大学硕士2012年分享分享到104.20世纪前期中国童话研究史初探代茜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8年331 分享分享到105.罗布人物质民俗文化研究艾买提江·阿布力米提新疆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234 分享分享到106.论竹林小说中的民俗书写张玮上海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分享分享到107.欧美国家的《诗经》研究周青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147 分享分享到108.民间文学艺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张耕西南政法大学博士2007年3093 分享分享到109.愿傩回归——当代湘西用坪瓦乡人还傩愿重建研究刘兴禄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0年400 分享分享到110.民俗学视域下的朱仙镇木板年画研究张红波重庆大学硕士2011年153 分享分享到111.乡村教育运动中的民俗学问题赵丽敏河南大学硕士2005年178 分享分享到112.青海台吉乃尔蒙古人的人生仪礼及其音乐研究崔玲玲中央音乐学院博士2004年613 分享分享到113.明清黄河流域元宵灯俗的历史地理学考察苗峰暨南大学硕士2010年164 分享分享到114.民俗文化语境中的闽南木版年画王晓戈福建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52 分享分享到115.韩国秋夕的文化变迁与功能研究孙雪岩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1年144 分享分享到116.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北京白纸坊太狮传承与发展研究刘伟北京体育大学硕士2012年49 分享到117.生态民俗学视角下的布洛陀文化探究王清玲广西大学硕士2011年32 分享分享到118.《庄子》的民俗学研究马启俊华中师范大学硕士2000年311 分享分享到119.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彭栓红山西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293 分享分享到120.河曲民歌中的民俗文化解读李吏山西大学硕士2005年637121.民间信仰与民众生活研究王新民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1年438 分享分享到122.朝鲜族传统游戏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崔英锦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07年904 分享分享到123.清末民初民事习惯调查研究徐嘉露河南大学硕士2012年17 分享分享到124.展示、表现、重构何双百西南大学硕士2010年185 分享125.土族民间信仰研究文忠祥兰州大学博士2006年1174 分享分享到126.哈尔滨道外区近代建筑形态的民俗性研究袁泉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2007年272 分享分享到127.论周大新小说的民俗意蕴李丹宇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6年313 分享分享到128.葬送の民俗学孙姣内蒙古大学硕士2011年36 分享分享到129.庆生仪礼的民俗学解释张克兰安徽大学硕士2010年79 分享分享到130.山东省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研究刘昂山东大学博士2010年1874 分享131.花馍的隐喻与礼俗的现实白云峰辽宁大学硕士2009年199 分享到132.民国前期迷信问题研究(1912~1928)郑国山东师范大学硕士2003年535 分享分享到133.玛纳斯县“新疆汉族社火”研究张春萍新疆大学硕士2010年98 分享分享到134.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郑春颖吉林大学博士2011年423 分享分享到135.文化生态和民俗文化旅游规划研究尹得举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2007年1427 分享分享到136.中国古代婚嫁称谓词研究果娜山东大学博士2012年189 分享分享到137.民俗视野中的迟子建小说创作胡朋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2010年282 分享分享到138.风潮中传统的坚守与更新唐璐璐北京大学硕士2011年369 分享分享到139.中国《格萨尔》史诗学的形成与发展(1959—1996)李连荣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2000年289 分享分享到140.洋节在上海发展转型的民俗学思考琚利芬上海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97141.浙东地区人际传播民俗探析朱茂西北大学硕士2010年70 分享分享到142.城市生活中定期集市的民俗学观察张春浙江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229 分享分享到143.废名小说的民俗文化意蕴探究张焕柱湖南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192 分享分享到144.现代艺术学视野中的田野作业刘清春山东艺术学院硕士2011年分享分享到145.看坟人的历史记忆与民俗生活尹滢北京师范大学硕士2008年312 分享分享到146.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端午风俗研究晏波陕西师范大学硕士2006年804 分享分享到147. 2000-2010年的花儿研究王世伟西北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分享分享到148.安徽岳西二次葬俗研究王文燕安徽大学硕士2010年110分享分享到149.乡音与乡俗—晋江砌田村礼俗语言调查何春燕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137分享分享到150.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陈文西北大学硕士2007年1064分享分享到151.社会转型期的村落民间信仰传承——以温州睦州垟村陈靖姑信仰为个案曾子睿温州大学硕士2010年222分享分享到152.百年敦煌婚丧礼俗研究综论胡翠霞西北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75分享分享到153.龙州布傣天琴艺术传承与变迁研究黄尚茂广西民族大学硕士2011年92分享分享到154.解放以来社会发展下婚姻习俗的传承与变迁刘治波山东大学硕士2011年101分享分享到155.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吕韶钧北京体育大学博士2011年887分享分享到156.中国史前神话意象研究王怀义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210分享分享到157.春节习俗与女性身份意识王卫华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0年560分享分享到158.论许地山的文学创作与宗教文化精神张慧佳湖南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17分享分享到159.唐代节日研究张勃山东大学博士2007年1567分享分享到160.中国大陆1900—1966民族音乐实地考察 -编年与个案肖梅福建师范大学博士2004年1125161.民俗视界中的中国现代通俗小说周东华苏州大学博士2008年309分享分享到162.张艺谋电影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及其人类学价值蔡志英复旦大学硕士2008年933分享分享到163.元杂剧和元代民俗文化张鹏宇兰州大学硕士2007年397分享分享到164.探究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王亚芳河南大学硕士2008年682分享分享到165.中国企业民俗管理与建设研究刘少和广西师范大学硕士2001年195分享分享到166.《燕在阁知新录》民俗语汇研究李俊玲沈阳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30分享分享到167.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东路二人台的民俗学阐释张晓宇西北民族大学硕士2009年110分享到168.故事歌研究李言统西北民族大学博士2010年204分享分享到169.»招魂«的民俗文化研究梁艳敏重庆大学硕士2011年91分享分享到170.“闹热”及其背后的“冷清”陈劲松上海师范大学博士2011年240分享到171.元散曲中的民俗文化研究叶利伟陕西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159分享分享到172.《容斋随笔》的民俗材料研究陈兵江西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80分享分享到173.民俗主义视角下的绍兴大禹祭祀文化杨曼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85分享分享到174.“幻魅”的现代想象肖向明中山大学博士2006年665分享分享到175.乡土社会视阈下的花儿研究闫国芳西北民族大学博士2007年516分享分享到176.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诗经》研究白宪娟山东大学硕士2006年679分享分享到177.闽台传统节日民俗体育特征及文化认同研究周建琼集美大学硕士2010年258分享分享到178.文化与自然:维吾尔传统生态伦理研究艾娣雅·买买提新疆大学博士2003年941分享分享到179.从阿维滩村管窥多民族村落经济民俗的互补特征及其变迁王欣新疆大学硕士2012年11分享分享到180.记忆与口述:山东鄄城谢家砖塑的艺术特色探究郜翠平西北民族大学硕士2011年22181.羌族社会的人生礼仪研究马宁西北民族大学硕士2005年312分享分享到182.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张家川回族婚俗新释杨玉凤西北民族大学硕士2010年148分享分享到183.周作人前期的期刊编辑活动与编辑思想研究余望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06年177分享分享到184.论中国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刘姗姗吉林大学硕士2012年56分享分享到185.雷州雷神信仰研究何洁上海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195分享分享到186.中国异类婚口传叙事类型的地域性研究王晶红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6年517分享分享到187.大泽山老母信仰的转变任双霞山东大学博士2010年181分享分享到188.礼与俗的演绎武宇嫦北京师范大学博士2007年791分享分享到189.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国民俗文化教育梁闯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184分享分享到190.李安电影中的民俗研究魏珂南昌大学硕士2012年100分享分享到191.中国古代农事祭俗活动研究许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2011年78分享分享到192.维谢洛夫斯基的历史诗学研究马晓辉首都师范大学博士2008年193分享分享到193.“三言二拍”的民俗学价值周黎莹浙江工业大学硕士2009年分享分享到194.试论民俗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李文温州大学硕士2007年107分享分享到195论20世纪上半叶的“俗文学研究”周忠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8年416分享到196.民众教育中民间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梅东伟河南大学硕士2007年分享分享到197.表演场域中的遂昌傀儡戏李亚上海音乐学院硕士2012年分享分享到198.当代大学生风尚研究.李慧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37 分享. 分享到199.论民俗旅游的开发... 宋晓云浙江大学硕士2010年1037 分享分享到200.口述史与传统手工艺周寅寅西南大学硕士2012年201.文艺民俗学视野下的元杂剧鬼魂戏研究邸允峰上海师范大学硕士2008年241 分享分享到202 .在教育世界的边缘张梦倩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9年298 分享分享到203.从表达认同到认同表达韩成艳华中师范大学博士2011年210 分享分享到204.《封神演义》诠释史论冯军山东大学博士2011年201 分享分享到205.程懋筠研究夏凡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2007年155 分享分享到206.复兴与发展:学术史视野中的中国社会史研究(1980-2010)代洪亮山东大学博士2011年333 分享分享到207.泗州戏的民俗学解析杨炎安徽大学硕士2012年41 分享分享到208.小泉八云的日本情结与文学实践张瑾东北师范大学博士2010年243 分享分享到209.《聊斋志异》的“穿越”现象研究刘一童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53 分享分享到210.中国传统吉祥图像研究邵卉芳陕西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133 分享分享到211.《风俗通义》的民俗学研究杨雨云南大学硕士2011年83 分享分享到212.民俗学视野下的漫瀚调研究陈曦中央民族大学硕士2011年57 分享分享到213.明清安庆府的民俗研究汪志娟安徽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164 分享分享到214.宗族文化传承与古村落保护研究王崇印温州大学硕士2009年233 分享分享到215.客家谚语文化透视张玉婷赣南师范学院硕士2012年18 分享分享到216.文化认同与文化控制:秦汉民间信仰研究李秋香河南大学博士2010年1148 分享分享到217.从生态民俗学角度研究蒙古族风格的室内设计张广平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225 分享分享到218.中国门神画艺术语言初探陈纯珍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85 分享分享到219.蒲宁小说中的民俗叙事赵小欢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2012年分享分享到220.东兰壮族铜鼓习俗研究黄文富广西民族大学硕士2011年100221.来来往往的风景霍晶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2004年245 分享分享到222.民俗时空观研究何华湘温州大学硕士2007年69 分享分享到223.拉萨地区节日的发展演变及其民俗文化内涵分析旺宗西藏大学硕士2008年517 分享分享到224.汉族节日习俗的宗教渊源探析王海生新疆师范大学硕士2009年285 分享分享到225.苗族古歌传承的田野民族志罗丹阳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1年419 分享分享到226.广西富川刘娘信仰民俗研究麦益姣广西师范学院硕士2012年51 分享分享到227.宋代节令诗研究吴邦江苏州大学硕士2006年255 分享分享到228.中国民俗文化的宣泄功能研究柴楠辽宁大学硕士2006年721 分享分享到229.长篇叙事民歌《嘎达梅林》文本和历史记忆研究姜迎春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0年420 分享分享到230.192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观念的兴起与嬗变张青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分享分享到231.中国工匠建房巫术源流考论李世武云南大学硕士2010年145 分享分享到232.中国崇狮习俗初探林移刚湘潭大学硕士2004年461 分享分享到23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何华湘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0年2207 分享分享到234.涵化与互动:-个浙北畲族村落的田野民俗志张彩霞浙江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233 分享分享到235.《白鹿原》与白鹿原李之馨陕西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742 分享分享到236.浙江三门陈氏宗谱研究陈翻蒋安徽大学硕士2010年92 分享分享到237.试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艺理论研究刘敏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硕士2012年44 分享分享到238.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刘秋芝西北民族大学博士2010年363 分享分享到239.日本儿童文学中的传统妖怪周英上海师范大学博士2011年789 分享分享到240.二人转戏俗研究孙红侠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2007年1192241.当代蒙古族的牧业生产习俗研究赵月梅中央民族大学硕士2011年82 分享分享到242.威风锣鼓及其民俗学考察赵秀丽山西大学硕士2011年66 分享分享到243.汉末三国民间灵魂崇拜研究王亚军温州大学硕士2008年121 分享分享到244.晋南地区民俗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社会与文化学研究王铁新山西师范大学硕士2010年278 分享分享到245.吴越民间水神信仰研究沈松柏温州大学硕士2009年105 分享分享到246.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生态意识令昕陇兰州大学硕士2007年364 分享分享到247.民俗学视野下牛街礼拜寺的社会功能研究马骁中央民族大学硕士2012年34 分享分享到248.龙舟竞渡流变历程中的现代发展胡娟北京体育大学博士2007年665 分享分享到249.“走”出来的“亲戚”程安霞中央民族大学博士2011年169 分享分享到250.朱子诗经学的民间立场李云安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分享分享到251.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黄玲陕西师范大学博士2011年529 分享分享到252.峨眉山香会研究范志容青海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29 分享分享到253.社会文化变迁与新时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陈良伟中央民族大学硕士2005年289 分享分享到254.论贾平凹90年代都市小说中的民俗意象宋珂慧四川大学硕士2007年394 分享分享到255.作为文化经济政治资源的蚩尤传说刘欣山东大学硕士2012年分享分享到256.《仪礼·士昏礼》的文化学考察雷铭陕西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113 分享分享到257.汉学家葛兰言的诗经研究及其与贵州田野资料的比照考察董国文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5年270 分享分享到258.客家历史节日民俗地理初探黎家玲暨南大学硕士2008年394 分享分享到259.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王淑英西北民族大学博士2010年412 分享分享到260.从“门图”到“搭班”:上海民俗音乐传统的变迁研究吴艳上海音乐学院博士2011年218261.试论文化生态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郭竞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09年1318 分享分享到262.世俗与神圣的对话廖海波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3年753 分享分享到263.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生存现状及保护策略研究牛晓珉山西大学硕士2011年276 分享分享到264.济南面塑郑东伟山东大学硕士2011年47 分享分享到265.乡村集市与社区民俗生活杨志新西北民族大学硕士2005年292 分享分享到266.近代南京岁时节日民俗变迁研究梁雯雯南京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154 分享分享到267.论宋代白话小说中的市井民俗崔乃新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2007年304 分享分享到268.民间信仰的复兴与社会适应陈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2005年1101 分享分享到269.村庄·民俗·民间美术余颖中央美术学院博士2010年962 分享分享到270.茶园“花儿”歌手研究戚晓萍西北民族大学硕士2006年134 分享分享到271.湘西苗区农村居民生活方式中影响健康因素的研究屈杰北京体育大学硕士2000年406 分享分享到272.南阳民间鼓吹乐班的民俗学解析周方圆西北民族大学硕士2011年59 分享分享到273 从小泉八云到水木茂吴金桓东北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274.村落公共空间的变迁和民俗传承侯法花温州大学硕士2011年275.江头洲村生活习俗调查与研究张红旭广西师范大学硕士2006年276.民俗学视角下的元代“涉案剧”研究戴培毅上海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277.女性民俗视野下的临水夫人信仰龙福梅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278.上海竹枝词研究程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10年279.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李慧波首都师范大学博士2012年280.五四新文学的民间文学资源王文参兰州大学博士2006年281.转型社会背景下乡村女性的民间信仰实践于洋辽宁大学硕士2011年282.广告策划创意中民俗元素应用研究张富博西北大学硕士2011年283.安庆市妈祖信仰兴衰原因探析江磊安徽大学硕士2010年284.俗文学的地域个性与都市消费情结柯玲华东师范大学博士2005年285.从传统到当下:试论中国传统春节的文化表述韩国英中央民族大学硕士2008年286.云南多民族混居区民居建筑更新模式研究王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2012年287.“王莽赶刘秀”传说的研究梅娟娟青海师范大学硕士2011年288.四川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开发研究杨琴重庆大学硕士2007年289.欢天喜地盛晓晨华东师范大学硕士2012年。

宣城民风民俗调研报告

宣城民风民俗调研报告

宣城民风民俗调研报告宣城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这片土地上,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反映出当地人民的风貌和生活方式。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宣城的民风民俗,以及其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在宣城,人们非常重视家庭和睦和邻里团结。

在传统的大年初一,人们会举行“拜年”活动,亲朋好友互相拜访,祝福家庭幸福安康。

在此期间,人们还会包饺子、吃年糕等传统食物,寓意团圆和吉祥。

此外,每到春节,还有舞龙舞狮、放鞭炮等庆祝活动,这些传统节日活动不仅热闹喜庆,也表达了人们对新年的喜悦和美好祝愿。

宣城还有许多丰富的民间文艺活动,其中著名的有说唱艺术“宣州曲艺”。

宣州曲艺是一种流传在宣城地区的地方戏曲形式,它以优美的曲调和富有地方特色的唱词为特点。

每到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人们还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并在此时欣赏到宣州曲艺的表演。

这些传统艺术活动既弘扬了地方文化,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宣城还有一些独特的民俗习惯,如丰收祭祀。

每年丰收季节,人们会进行祭祀活动,感谢大自然的恩赐。

此外,宣城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如宣城剪纸、宣城刺绣等,这些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宣城的民风民俗不仅体现了宣城人民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也是宣城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民风民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传承了宣城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在不断发展与变化中。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现代化的进程,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逐渐消失,受到冲击。

为了保护和传承宣城的民风民俗,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如组织相关的传统文化活动、加强相关的教育和宣传等,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这些传统文化中来。

总之,宣城的民风民俗承载着宣城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保护和传承宣城的民风民俗至关重要,希望能够通过努力,让这些传统文化在今后的日子里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

体育强国建设中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体育强国建设中民俗体育文化发展研究
e c ;t r p s h e e p n a tc ff l —c so s r sc l r n e rd s rs p we n tu t n: n e o p o e t e d v l me tt ciso ok— u t m p t ut e u d r a wo l p t o o o u o o r c sr ci o o
Ab ta tCurn l,o rcu tyi on t h e d vlp na tg fso t we o srcin ti an w src : re t y u o n r g ig i ot en w eeo me tl a eo p rsp s n s o rcn t t ;i s e u o ts rted v lp n f u rdt n l ok— cso s rsc l r .I x o n stec n e t d s btn e f ak f h e eo me to rta ii a l o o o f u tm p t ut e te p u d h o cp sa u sa c so o u n
so t o r n et ae h e eain o h e e p n ffl c so s rsc l r n e rd s rs p r p we ,iv i tst erv lt fted v l me to ok— utm p t ut eu d ra wol p t s s g o o o u o
a W o l p r we n t u to rd S o t Po r Co s r c i n s
LI S u —z i N h n h
( . D p. P t ie i , ui 5 10 C ia P E. et , ui Un r t P t 3 1 0 , h ) n a v sy n a n

关于安徽地方传统特色民俗活动的调查研究

关于安徽地方传统特色民俗活动的调查研究

徽风皖韵今犹在,风俗民情味不同——皖江地区乡情调查报告“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的家乡马鞍山隶属皖江地区,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横跨长江,接壤南京、芜湖,这座钢铁城市因为李白的多次游历而与诗歌有着深刻渊源,也被誉为“诗城”。

这座“刚柔并济”的城市以“海乃百川,一马当先”的城市精神孕育着、激励着城市儿女们。

本文以家乡马鞍山为中心,辐射其周边地区,通过查阅馆藏文献资料,利用亲友口述并结合亲身经历体会,重点介绍家乡及周边地区富有特色的风土民情。

该报告由于个人能力不足、条件有限,并不能将家乡的风土人情完整地呈现。

研究的区域范围风俗民情篇:“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由于地形、地势和气候等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差异,安徽民俗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从生产商贸到岁时节日,从人生仪礼到民间信仰,形成了南北相异、多元的民俗风情,也形成了一些安徽地区特有的民俗事象。

送春送春是一项分布于南陵、芜湖、当涂、宣城等地的特有的生产性节日民俗。

送春,最初意为将春天尽快送到人间,使冰雪融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庄稼生长,百姓安居乐业。

发展到后来,多指“迎接春天,祝福新年,预祝五谷丰登、一年好运”之意。

送春习俗相传始于明代明成祖朱棣即永乐皇帝登基的那一年。

传说,这年六月,天降大雪,冰封长江,天寒地冻,眼见有误农时,朱棣皇帝决定发动文武官员连同自己36人,分别往各地去送春。

希望通过“天子送春”这一不同凡举,能将春天赶快送到人间,使大地回春、庄稼生长,让百姓安居乐业。

人们得到皇帝的赐福,便给天子使者——送春者赏钱以表感谢。

由于立春多在农历年前后,后来逐渐演变为在新年前后送春,还增加了拜年、娱乐的祥和气氛。

“送春”这一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送春表演形式为1至4人,多时也有5人,其一敲锣打鼓,挨门挨户演唱送春歌,歌词内容丰富生动,明白易懂,多为歌唱春耕生产,预祝主人家在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四季平安,六畜兴旺。

一般要求上门见啥唱啥,随机应变,上古下今,涉及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即所谓“见风挂牌”,“见之唱之”。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第30卷总目次(分类索引)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年第30卷总目次(分类索引)

妈祖 民俗节庆中的体育文化活动 …………………………………………………… 林朝晖 林德明 ( 3 ) 4・ 5
● 传 统体 育
试探 青年 毛泽 东 的武 术价 值观 ……… …… …… …… …… ……… …… ……… …… …… …… 夏建 强 ( 3 ) 1・6 大众 武术 :武 术发展 之必 由之路 …… …… …… …… …… ……… …… ……… …… 高 涛 刘竞 红 ( 3 ) 1・ 9
陈独 秀体 育观 探析 …. …… …… …… …… …… …… …… …… ……… …… …… ・黄 - . … 巾帼英雄 秋瑾 的体 育思想 和实践研 究 …… …… …… ……… … ……… 崔 晓华 黄 晓灵 贵 叶
艺 ( 0) 3・ 1
苏永 骏 ( O ) 3・ 5 春等 ( 0 ) 3・ 8
张永强 ( 2 ) 2・ 6 罗 丹 ( 3) 2・ 0
海峡西岸休闲体育旅游的开发 ……………………………………………………… 郑柏武
Hp—H p运动 的文化 内蕴研 究 i o
…… …… …… …… …… …… …… …… ……… …… …… … 张祝平 ( 3 ) 2・ 4
神话视角下的古代 中国与希腊体育文化差异 比较 …………………………………………… 蔡
军 事 体 育 进 修 学 院 学 报
21 年 第 3 0 1 O卷 总 目次 ( 类 索 引 ) 分
● 体 育社 会 科学 “ 友谊 第 一 、 比赛 第二 ” 的伦 理 价值再 审视 … …… …… …… …… …… …… …… ……… … 赵立 军 ( 0 ) 1・ 1 奥运 会 与世博 会合 办 的历史 审视 与展 望 … …… …… …… …… …… … 彭 国强 2 1 广州 亚运 场馆 的 “ 亚 运效应 ”研 究 0 0年 后 项贤林 邵 正喜 等 ( 0 ) 1・ 5

百年来中国民俗体育研究述评与展望_李先长

百年来中国民俗体育研究述评与展望_李先长

第43卷第6期2009年6月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o 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 hy sical Educatio nV o l .43N o .6June ,2009收稿日期:2009-02-27;修回日期:2009-04-15基金项目: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8JY15)。

第一作者简介:李先长(1973-),男,江西余干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俗体育。

百年来中国民俗体育研究述评与展望李先长1,涂传飞2,严 伟2(1.江西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7;2.江西财经大学 体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摘 要:我国民俗体育研究可划分为萌芽和初步开展、曲折发展和全面发展3个阶段,在基础理论研究、个案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对策研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着问题及不足。

今后,加强民俗体育基础理论,重视民俗体育个案研究,细化民俗体育发展对策,倡导民俗体育的整体研究范式,完善田野调查方法,加强对民俗体育的跨学科综合研究等,将是我国民俗体育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民俗体育;基础理论;个案研究;田野调查法;应用研究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0X (2009)06-0016-07Review of one -hundred -year Chinese folk sports researchesLI Xian -zhang 1,TU Chuan -fei 2,YAN -WEI2(1.P .E .Dept .,Jiang xi N or mal U niv .,Nanchang 330027,China ;2.P .E .Dept .,Jiang xi F inancial U niv .,Nancha ng 330013,China )A bstract :The Chinese folk sports researches have undergo ne the preliminary stage ,the unsm ooth de -velo pment stage and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stage .While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 ade in basic theo -re tical study ,case study ,applied study and countermeasure study ,problem s exist .In the future ,em -phasis will be laid o n basic theoretical study ,field research and cro ss -disciplinary resea rches .Key words :folk spo rts ;basic theo ry ;case study ;field research ;applied study 在我国许多的古籍中就有关于民俗体育的记载和理论阐述,如东汉班固在《汉书·礼乐志》中对巴渝舞的记载,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对龙舟竞渡的描述,宋代高承在《事物纪原·博弈嬉戏部》中对诸多民俗体育的论述,等等。

徽商与皖南民俗体育的发展

徽商与皖南民俗体育的发展
真实 写 照 。也 突 出表 现 了 皖 南 地 区 民风 民 俗 的特 徽州 是徽商 的桑 梓之 帮 ,徽 商经 商致 富后 ,在家 乡 色 。18 9 3年 ,据 对 安 徽 省 民 间舞 蹈 的 调 查 ,发 现 兴办 各 种公 益 事 业 ,救 济 贫 弱 ,济 行 旅 、拯 覆 弱 , 徽州 保 留的 民 间舞 蹈 就 有 4 0多个 ,这些 舞 蹈 ,大 他们 广置族 田、义 田 ,赞 助家 乡 的修城 、筑 路 、架 大 丰富 了徽州 民间 的文化 生活 ,至今 还 发挥 着 他们 桥等 建设 。
1 徽 文化 的起 源
在漫 长 的封 建 社 会 进 程 中 ,古 徽 州 春 秋 属吴 ,
贵的精神财富,有力地推动着 中华 的文明与进步。 徽 商文 化 的独树 一 帜 ,是 我 国商业 发 展历 史 进 程 中
博 大精 深 的非物 质 资源 ,也是 我 国近 代商 业 文 明发 战 国属越 ,越 亡属 楚 ,被称 为蛮 夷之 地 。从 地理 位 展 中具 有里 程碑 意义 的文 化现 象 … 。而在 长期 历 史 置上 看 ,古 徽 州 自古 以来 就是 一个 独 立 的区域 ,早 发展过 程 中 ,徽 州 民俗体 育更 是取 得 辉煌 成 就 ,据 在南 宋淳 熙 《 新安 志》 时代 ,就有 “ 山阴壤 隔,
第3 0卷 第 4期
21年 l 01 0月
军 事 体 育 进 修 学 院 学 报
Jun lo L nt ue o h sc u ain o ra fP A Isi t fP y ia Ed ct t l o
Vo . 0 No 4 13 .
Oc .201 t 1
徽 商 与 皖 南 民俗 体 育 的发 展
生了一种驱鬼逐疫 、迎神纳吉为 目的的原始舞蹈祭

安徽省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安徽省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2年第1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1,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11期)Total No .311收稿日期:2012—07—28作者简介:李毅(1976—),男,安徽太和人。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体育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安徽省民俗体育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李毅(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体育部,安徽合肥230022)摘要:安徽省有着丰富的民俗体育资源,但民俗体育却面临着传承断层、受现代文化冲击以及劣性变异等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加强理论研究、有组织地挖掘整理入手,以当地的人文资源为载体,打造民俗体育产业,鼓励和引导民俗体育向良性变异,从而使得安徽省的民俗体育蓬勃发展。

关键词:安徽省;民俗体育;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1—0126—03安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各地的民俗体育文化个性鲜明,异彩纷呈。

古朴厚重的新安文化、精巧灵活的皖江文化、淳朴刚劲的黄淮文化,不同风格和不同韵味的文化复合形成了安徽各地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

对安徽省民俗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对于整理、保护以及开发利用安徽的民俗体育,发挥其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推动安徽省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都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安徽民俗体育总体状况(一)安徽省民俗体育分布情况及特点从自然地理来说,安徽地跨长江和淮河,地区有差异,交通状况不同;从人文地理来说,安徽各地又有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受中原文化和齐鲁文化影响,并与楚荆文化、吴越文化相互渗透的黄淮文化,这里的民风彪悍豪爽,文化上则刚健淳朴,具有阳刚之气。

兼具淮北之刚、江南之柔的皖江文化,则具有空灵飘逸、感染力强的特点,富有阴柔之美。

而新安地处山区,人民崇文尚义,文化凝重厚实。

中国有哪些传统民俗[安徽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

中国有哪些传统民俗[安徽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

中国有哪些传统民俗[安徽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一、前言安徽省地域广阔,历史久长,各地的民俗体育文化个性鲜明,异彩纷呈。

厚重古朴的徽州文化、灵活精巧的江淮文化、刚劲淳朴的皖北文化等不同风格和不同韵味的文化复合形成了安徽各地丰富的民俗体育活动。

对安徽民俗体育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另一方面,从民俗体育的特性看,有利于安徽“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所以,对安徽民俗体育现状的研究,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于整理、保护以及开发利用安徽的民俗体育,发挥其优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推动安徽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经济繁荣,都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池州傩几乎清代以前居住于此的家族都有傩事活动,池州傩舞是自古以来安徽地区就流传下来的特色的表演艺术,它是在数千年的祭祀传承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舞蹈表演,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是一种古文化的记录和演绎。

池州民间素有“无傩不成村”的谚语,安徽大部分民俗体育项目都是从傩舞发展而成。

池州傩舞目前主要流行在贵池东、南部。

(一)傩及傩文化傩(nuó),基本字义有二,一是指“行走姿态柔美”,二是指“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

在古代,傩文化是一种祭祀神灵,以巫术活动来引导当时的人民对自然形成一种尊崇的态度。

它以祭祀祖先、祈求平安、驱除灾祸为主要目的,也是最早人类一种慰藉心灵的方式。

在生产水平不发达时期,人们产生了神鬼思想,为了驱赶鬼敬重神,久而久之产生出专门的神鬼职业者——安徽地区称之为大仙。

大仙所进行的赶鬼的仪式就是傩,也称为傩仪、傩祭。

在进行傩仪、傩祭时,往往要有说辞和肢体动作,这样,大仙唱的歌称为傩歌,大仙跳的舞称为傩舞。

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傩戏,它是“鬼神与艺术相结合,娱人与娱神相结合的原始、古朴、独特的戏曲样式,一直在民间传承,成为我国摊文化的‘活化石’”。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傩舞如火如荼的研究,逐步出现了一种新的学科——傩学。

近10年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评述

近10年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评述

近10年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评述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日益受到重视。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近10年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进行评述,总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在传统体育项目中,蒙古族摔跤、藏族赛马、彝族踢毽子、哈尼族打树球等传统体育项目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关注。

各地政府纷纷举办相关的比赛和活动,以推广这些传统项目。

一些地方还建立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和传承基地,为这些传统项目提供了更为完善的保护和传承条件。

一些专门的学术机构也开始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和宣传,使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术界得到了更多的认可。

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被引入到了学校教育中,成为了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

学校的体育教育活动中不仅仅有了传统的体育项目,也增加了更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体育选择。

这些举措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人逐渐减少,一些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这导致了传统技艺的传承人越来越少。

一些传统技艺的传承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了传承工作的不完整和不规范。

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技术并不完全清晰和统一,这给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传统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技术并不完全统一,导致了比赛结果的不公平和争议。

也增加了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难度,使得更多的人无法理解和参与到这些项目中。

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空间受到了限制。

受到地域和人口的限制,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空间并不大,无法进行更为广泛的推广。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与趋势1. 引言1.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各种体育活动。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武术、太极、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民俗表演等。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融合了丰富的哲学、宗教、文化等元素,既是体育运动,又是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历史价值。

传统体育在中华民族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方式,更是民族认同感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过传统体育,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内涵。

对传统体育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撑。

传统体育所蕴含的价值观、生活理念、审美观念等,都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研究传统体育,可以促进国民体质的提高,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体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意义重大,不仅关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更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传统体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能够更好地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贡献力量。

1.3 研究目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索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和特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2.推动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传播,加强对传统体育的保护措施,确保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安徽体育形象现状与问题分析

安徽体育形象现状与问题分析

安徽体育形象现状与问题分析作者:汪升来源:《武术研究》 2018年第9期汪升安徽大学体育军事教学部,安徽合肥 230601摘要:体育形象是体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种表象,深刻反映着体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水平等诸多现实面貌。

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安徽民间体育、体育旅游、大众体育、竞技体育以及体育文化等方面对安徽体育事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安徽体育事业发展构建其体育形象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阐述,为安徽建设特色性突出、影响力深远的体育形象提供借鉴。

关键词:安徽体育形象安徽体育体育特色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9—0144—04安徽地大物博,横跨长江、淮河南北,是传统的体育大省和文化强省。

近年来,依靠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特色的体育资源,安徽政府与体育组织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努力,促使安徽的体育事业发展呈现出逐年向好的趋势。

然而,在体育事业建设的过程中,安徽的体育形象建设出现了诸如传播渠道狭窄、传播内容单一等问题,体育市场存在被商业性活动占据的困境。

由此,本研究从体育发展构建体育形象的角度出发,阐释安徽体育形象发展的现状及问题,为安徽构建良好体育形象提供理论依据。

1 体育形象概念界定明确体育形象的概念,首先需先明确“形象”的概念。

形象指大脑对事物的具体反映,由此而产生的观念或概念。

国外学者 Philip Kotler 认为:“形象是指人们所持有的关于某一对象的信念、观念与印象”。

对于体育形象的认知,李红卫指出,体育活动发生发展的客观事实直接塑造的形象是体育形象。

李向前和郑志强认为体育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内、外公众对一国竞技体育、大众体育、体育体制等内部要素及其在国际体育大赛中所取得的成绩的评价与认定。

综上所述,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直接反映出该事物形象的好坏,但事物形象产生的本质则是由该事物的具体属性与发展境况所决定。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作者:张莉莉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5年第01期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在旅游开发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地剖析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为安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一、引言文化旅游是一种鲜明的、拥有大众市场的活动。

它是旅游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遗产旅游则可以视为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在遗产旅游发展中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联合国教育、科技及文化组织(以下简称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在法国首都巴黎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其在第二条的定义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且价值较高,但在旅游保护与开发方面却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详细地剖析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以期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SWOT分析(一)优势(strength)1、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且有较强吸引力按照级别来看,目前安徽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60项,根据安徽省文化厅公布的数据,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7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41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728项。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由于多种复杂因素没有收入名录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见,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其次,按照类型划分,安徽省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较多,涵盖了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得所有10大类别,它们分别是: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曲艺、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以及民俗十大类,具体见表1。

民俗体育“肉连响”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民俗体育“肉连响”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民俗体育“肉连响”的传承与发展研究“肉连响”是一项源自中国传统民俗的体育项目,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特别是在一些乡村和民俗节日中,人们可以看到“肉连响”这一独特的活动。

这项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成为中国民俗体育的一大亮点。

一、“肉连响”的历史渊源“肉连响”最初起源于中国南方的一些村庄,据传是由先民们为了排遣农闲而创造出来的体育活动。

由于历史悠久,其确切的起源已不可考,但可以确定的是,它是一项源自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

“肉连响”的名称源自传统乡村居民的称谓,因为这项体育活动常常在农闲时期进行,并且常常伴随着丰收的喜悦,所以人们就将它称为“肉连响”。

这项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锻炼身体,增进村民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同时也是一种展现个人实力和技能的方式。

二、“肉连响”的比赛规则和方式“肉连响”的比赛并不需要专门的场地,通常是在村落或者河滩等空旷的地方进行。

比赛开始时,两支队伍分别站在相距较远的位置上,然后用力将一根粗壮的竹竿向对方掷去。

对方的队员必须用身体或者用手去接住这根竹竿,如果接到了,就可以向对方队伍投掷回去;如果没有接住,就必须在扔竹竿的位置处接住,并把竹竿顺势扔回对方队伍。

这样双方轮流进行,直到其中一方无法接住竹竿或者扔出了场地为止,这一方就算输了比赛。

在“肉连响”比赛中,运动员需要有敏捷的身手和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胜出。

这项活动还考验着队员之间的默契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既考验着个人实力,也考验着整个队伍的配合和团队意识。

三、“肉连响”的传承与发展对于“肉连响”这一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其传承与发展至关重要。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可能会面临着失传和衰落的危险。

我们有必要认真对待“肉连响”这一传统项目的传承和发展。

为了传承和发展“肉连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需要加强对于这项活动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进来;可以组织一些“肉连响”比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热爱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在学校和社区组织一些“肉连响”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和青少年参与培养他们对于传统民俗体育的兴趣和热爱;也可以通过一些科技手段将“肉连响”这一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到更多的活动中,使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使其更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

安徽黄山地区舞龙舞狮习俗

安徽黄山地区舞龙舞狮习俗

双人表演
两人协同配合,动作一致 ,呈现出和谐之美。
多人表演
多人参与,队形变换丰富 ,气势磅礴,场面壮观。
表演技巧:步伐、动作、节奏掌握
步伐
包括行走、跳跃、转身等 多种步伐,要求稳健、轻 盈、灵活。
动作
舞龙舞狮的动作包括摇头 、摆尾、翻滚、跳跃等, 要求生动、逼真、有力。
节奏掌握
表演者需根据音乐节奏或 鼓点来控制动作的速度和 力度,使表演更加有韵律 感和感染力。
历史沿革
黄山地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 是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重要枢 纽,孕育了独特的地方文化。
民俗文化与传统节日
民俗文化
黄山地区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 民间歌舞、戏曲、传统手工艺等,反 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 。
传统节日
黄山地区的传统节日众多,如春节、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在黄山地区有着独特的庆 祝方式和文化内涵。
驱邪避害
人们认为狮子具有驱邪避害的能力, 因此将狮子作为瑞兽来崇拜。舞狮便 是在这种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 表演形式。
安徽黄山地区特色舞龙舞狮流派
徽州舞龙
徽州舞龙是安徽黄山地区独具特色的舞龙流派之一。其表演风格粗犷豪放、气势磅礴,注 重队形变换和技巧展示。
皖南舞狮
皖南舞狮以细腻、灵巧著称。表演者在模仿狮子的动作和神态上下了大量功夫,使得整个 表演生动有趣、惟妙惟肖。
舞龙舞狮在黄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当地人民庆祝节日、祈求丰收
和幸福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传承和弘扬黄山文化的重要载体。
02
舞龙舞狮起源与发展
舞龙起源及传说故事
龙的图腾崇拜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自古以 来便受到人们的崇拜和敬畏。舞 龙作为一种图腾舞蹈,起源于人

互联网+时代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的跨界融合发展

互联网+时代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的跨界融合发展

2020年7月Jul. 2020《齐齐哈#$学学&》('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 Soc Sci )互联网+时代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的跨界融合发展乔克满(巢湖学院体育学院,安徽合肥238024 )摘 要:在互联网+时代,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深受国内外相关背景影响,呈现出新特点。

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调查等方法,以安徽省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为着眼E,运用SWOT 模型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互联网+时代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跨界融合:深化民族传统体育的跨文化融合;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的跨产业融合;整合智慧教育平台,优化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途径;融合技术应用与管理变革,开展智慧化定制管理。

关键词:互联网+;民族传统体育;跨界融合发展;安徽省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38( 2020 )07-0082-04Cross Border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Anhui Provinceduring the Internet + AgeQIAO Ke -man( School of Physical ducation , haohu ollege , efei nhui 238024, hina ): In the era of Internet+, the develop ent of traditional sports has been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relevant background atho e and abroad , sho ing ne characteristics. ith the 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 entof traditional sports in nhui Province , and by using the S T odel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ross boundary integration of the tradi ­tional sports develop ent in the Internet+ era fro the follo ing aspects : the deepening of the cross-cultural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s , the pro otion of cross industry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sports , the integration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platfor and the opti iz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anage ent and carrying out intelligent custo ized an- age ent.: Interne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 cross border integration ; nhui province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民族性”和“传统性”特征,使其区 别于现代体育,成为一种具有特殊形式的体育活动方式”11长久以来,保护与传承始终是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和实践 工作的主题,相关研究也多是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或从全球 化大格局展开[21,或探寻传统体育文化之根i 31,或倡导教育创新引领文化传承[4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开放、共 享、创新为代表的技术应用与理念升华,影响了整个社会的运行模式,也给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带来新的挑战。

安徽省龙舟运动发展现状研究

安徽省龙舟运动发展现状研究

安徽省龙舟运动开展现状研究安徽省龙舟运动开展现状研究摘要:龙舟,也被称为龙舟比赛,俗称赛龙舟、划龙船。

它是中国各民族传统的水上体育工程,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千年来一直为广阔百姓所喜爱。

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东南部,长江淮河流经之地,水上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龙舟作为水上运动的主流赛事,时刻为安徽省水上运动作出奉献。

为此,本文试图从安徽省龙舟文化、竞技龙舟、龙舟所带来的产业价值、我省龙舟开展趋势来研究龙舟比赛与安徽经济、文化、政治的开展关系。

关键词:龙舟;开展现状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均为安徽省局部龙舟运动开展较好地区的政府官员、教练员、运发动和城乡居民。

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搜集、鉴别、整理了国内各省市有关龙舟文化以及龙舟比赛的文献资料约300多篇。

1.2.2实地考察法。

2.结果与分析2.1安徽龙舟运动开展现状2.1.1赛龙舟起源关于赛龙舟最早的起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就是纪念屈原说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

他在流放了的情况下,写下忧国忧民的?离骚?和?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京都,屈原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第二种就是沅陵盘瓠招魂说早在屈原之前,沅陵就有了龙舟。

沅陵龙舟发源于远古,祭祀的对象是五溪各族共同的始祖盘瓠。

盘瓠曾落户沅陵半溪石穴,生六儿六女,儿女互婚配,繁衍成苗、瑶、侗、土、畲、黎六个民族。

盘瓠死后,六族人宴巫请神,为其招魂。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与路径抉择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与路径抉择

体育专业毕业论文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与路径抉择瑶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

然而,在当代社会背景下,瑶族传统体育文化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这些困境,并提出一些可能的路径抉择。

首先,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之一是传承问题。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兴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年轻一代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

他们更倾向于追求现代化的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等。

这导致了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逐渐衰退和失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在学校教育中增加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容,组织相关的传统体育比赛和活动,以及利用新媒体平台宣传和推广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吸引年轻人的参与和关注。

其次,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还包括资源匮乏和发展不平衡。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瑶族地区的体育设施和资源相对匮乏,无法满足人们对体育活动的需求。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体育发展相对滞后,缺乏专业教练和培训机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可以加大对瑶族地区体育设施和资源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支持,鼓励瑶族地区的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并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此外,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还涉及到文化认同和社会认可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西方体育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往往被忽视或边缘化。

这导致了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社会认可和传承方面面临困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提高其在学术界和社会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为其提供更多的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最后,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还涉及到商业化和市场化的问题。

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商业化程度的提高,瑶族传统体育文化往往被商业利益所驱动,失去了其原有的纯粹性和独特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坚守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避免过度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倾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的构成 因素之一 。同时 , 民俗体育 的特点也表现 出与习俗
习惯 和生产生 活融为一体 , 融 入人 民的 E t 常起居 、 岁 时节 气 等活动之 中。皖南地 区现存 的民族体育种类较多 , 如表 1 , 从 表 中可 以看 皖南地 区民俗体育种类繁多 , 这些 民俗体育项 目是 皖南 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积累起来 的各种身体娱乐 、 庆 典 和健身等 活动 内容, 这些 民俗体育 有着悠久 的历 史文化 ,
育活动项 目现状 。
( 二) 研 究 方 法
采用 文献资料法 、 访 谈法 、 实地 考察法 、 问卷调 查法 、 逻 辑分 析法 。共发放问卷 3 0 0 0 份, 有效 回收问卷 2 8 6 0 份, 有效 回收率 为 9 5 . 3 % 。问 卷调查 所 获得 的数 据利 用 Mi c r o s o t f E x c e l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并分析。 从 表2 可 以看 出皖南地区民俗体育参与者男性要多于女 性, 人们从事 民俗体育 主要 是为 了健体 强身 、 休 闲娱乐 以及 互相交流学 习, 与过去人们参加民俗体育活动的 目的有所不
对 皖南地 区民俗体育进行 研究 , 首先 , 有 利 于 对 皖 南 地 定 的历 史文 化 需 要 的 。
表 l 皖南地 区现存开展较多的民俗体育项 目 皖南地区民俗体育项 目
区传统 民俗 文化的传 承和发扬 , 是挽救 与保存 皖南地 区民俗
文 化的实 际行 动 ; 其次 , 有利于 开展传统 文化教育与构 建和
增加 民族 自豪感 ; 再次 , 对 皖南 地 区民俗 体育研究有 利于提
高居 民的身体素质 。因为 , 民俗体育 广泛存在 于民间 , 且健 身性是 民俗体育 的根本作用 , 同时 民俗体育活动是农村体育 文化开 展的有效组织 形式 , 所以, 对 皖南 地 区民俗体 育的开 发利用有助于改善提高 当地居 民体质和健康水 平。 …
第2 6 卷第3 期
2 0 1 3 年3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 会 科 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Ch a n g c h u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征 ,着重 阐述 了皖南民俗体 育的现状 、发展和存在 的问题,提出其未来发展建议。
[ 关键词 ] 皖南地 区;民俗体育 ;现状 [ 中图分 类号 ] G 8 1 2 . 4 [ 文献标 识码 ] A [ 基 金项 目] 安徽 省教育厅 人文社会科学项 目 ( 2 0 1 0 S K 5 8 5 ) [ 作者简 介] 徐辉 ( 1 9 7 9 -) ,男,硕士研 究生,讲师 ,研究方 向为体 育教 育训练 学。
3 . 皖南地区民俗体 育存在形式调查 由于 民俗体育源 于当地人们 生产生活 、 风俗 习惯 , 受 当
时生活 因素 的影 响, 皖南地区民俗体育活动是村 民生活 的实 际反 映 , 也 是 当地居 民生活的构成 部分 。同时 , 民俗活动 的 内容特 点也 表现 与当地习俗和生产生活融 为一体 , 人 民在 日常起 居 、 节 日节气等活动之 中。皖南地 区的先 民从古 时起 就有各 种拜 祖 、 祭神 、 祈求 、 纪念 、 庆典等群众性活动 , 后来逐 渐形成 当地 独特而传统 的地方风 俗习惯 。在 反映 当地风俗 习惯的活动和节 日、 节令期 间, 经常有一些 民俗体育活动 . 这 种依附于特 定地域 的民俗体育活 动就逐渐存 留下来并传 承

2 . 皖南地 区民俗体育参与者动机 、 性别 、 年龄调查
表 2 皖南地 区民俗体育参与者动机 、 性别 、 年龄调查

研 究 对象 与研 究方法
( 一) 研 究 对 象 Nhomakorabea本文研 究对象是 皖南地 区(包括 : 黄山、 宣城 、 池州、 安
庆、 芜湖 、 铜 陵等 ) 的民俗体育 总体状况及 当地 流行的民俗 体
符 合 当时 民众生活 、 生产 和精神文化 的要求 , 是符合 当时特

8 2—
至今 , 见表 3
表 3 皖南地 区民俗体育存在形式调查
现 后继 无人 局 面的一大原 因 。所 以 , 在现代社 会 , 由于生 活
节奏加快_ , 生活压力增大, 人们从事民俗体育的精力有限和
VoI . 26 No . 3 Ma r . 201 3
皖 南地 区 民俗体 育 的发 展 现 状研 究
徐 辉
(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安徽合肥 ,2 3 0 6 0 1 ) [ 摘 要] 通过 文献资料法 、访谈 法 、实地考察 与逻辑 分析 法等研 究方法 ,研 究探 讨皖南地 区民俗体 育的主要 内容和特
二、 结果与 分析
( 一) 皖 南 地 区 民俗 体 育 的发 展 现 状
同, 过去人们 参加 民俗体 育活动主要是 拜祖 、 祭神 、 纪念 、 祈
求、 庆典等群众性活动。
1 . 皖南地区的民俗体育项 目 由于 民俗 体育活 动源于社 会生活 , 受生活 环境的影 响 , 所 以, 民俗 体育活动既 是当地村 民生活 的反应 , 也 是居 民生
谐社 会。 民俗体育作为 中华传统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对它 的开发利用既可 以增加人们对 民俗文化 的了解程度 , 也可 以
划旱船 、赛龙舟 、傩舞 、 踩 高跷 、 叠罗汉 、嬉钟馗 、 跳 钟馗 、 舞香火龙 、板凳龙 、手舞龙 、 仗鼓舞 、 凤舞 、狮子舞 、扑蝶
舞 、舞麒麟 、花棍舞 、花船 、亮船会 、抛绣球 、跳化 、目连 戏 、背新娘 、五猖会 、蚌壳舞 、抬 阁 、嬉鱼灯 、打太平鼓 、 游 太阳 、跳傩 、打马球 、游火龙 、走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