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冷饮行业现状及2006年市场营销趋势预测

合集下载

冷饮市场分析

冷饮市场分析

冷饮市场分析市场概述:冷饮市场是指销售和供应各种冷饮产品的市场,包括冰淇淋、冰沙、冰激凌、冰棍等。

随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冷饮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冷饮市场的规模、发展趋势、消费者需求以及竞争格局进行详细分析。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冷饮市场在过去五年内保持了稳定增长的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全国冷饮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估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年均增长率在10%摆布。

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对冷饮产品的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冷饮产品的创新和多样化。

消费者需求:冷饮市场的消费者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品质和口味:消费者对冷饮产品的品质和口味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新鲜、天然、健康的冷饮产品,对于口感和口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2. 多样化选择:消费者对于冷饮产品的多样化选择有着较高的需求,他们希翼能够选择到各种口味、配料、形态的冷饮产品,以满足个性化的口味需求。

3. 便利性: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消费者对于冷饮产品的便利性有着较高的要求,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可以随时随地购买的冷饮产品,如便利店、超市等。

4. 健康与营养: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于冷饮产品的健康与营养价值也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低糖、低脂、低卡路里的冷饮产品。

竞争格局:冷饮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竞争: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知名冷饮品牌,它们凭借着品牌影响力和产品质量在市场上占领一定份额。

这些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和市场推广来提高自身竞争力。

2. 产品创新:冷饮市场的竞争也体现在产品创新上,不同品牌通过推出新口味、新配料、新形态的冷饮产品来吸引消费者,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3. 渠道竞争:冷饮产品的销售渠道多样化,包括便利店、超市、餐饮店等,这些销售渠道之间的竞争也会对市场格局产生影响。

4. 价格竞争:价格是消费者选择冷饮产品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品牌通过价格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暗战——伊利PK蒙牛“2006冷饮市场”

暗战——伊利PK蒙牛“2006冷饮市场”
市 场 。蒙 牛 一 向 以 本 土 化 经 营 为 方
品及品种 。 货 、 货、 价 , 时 . 倒 窜 压 同
在 边 缘 市 场 乡镇 的 开 发 上 。 度 陡 力 增 , 场 份 额 增 长 前所 未 有 。 市
占有 率 为 2 % ; 利 今 年 除 了保 持 3 伊 这 种 生 产 规 模 的优 势 外 , 将 产 品 还 打 人 中高 档 冰 淇 淋市 场 , 力 争 占 并 到 5 %的 份 额 。2 0 0 6年 一 季 度伊 利 冷 饮业务 收 入 同比猛 增 6 8 % , 6.7 继 续 扩 大 其 在 冷 饮 市 场 的 领 先 优 势 。蒙 牛今 年 继 续 走 薄 利 多 销 的路 线 。 推出 2 新 O多个 冰 淇 淋 , 格 大 价
激 烈 的 竞 争使 得 冷 饮 业 已经 进
入 微 利 时 代 。 这 个 局 面 从 各 企 业 向 零 售 商 赠 送 冰 柜 的 举 动 就 可 见 一
斑 。本 来 , 业 向 零 售 商 赠 送 冰 柜 企
商在 重 压 下 , 加 资 源 设 备 库 存 商 增
的 初 衷 ,是 希 望 只 卖 他 们 的 产 品 ,
向 , 地 的分 厂 建 成 投 产 后 自然 就 各 会使成本降低 , 争优势更显著。 竞 从 市场战术讲 伊利轻 装稳进 。 部 分 经 销 商 在 资 源 配 备 , 库 存 储 备 , 项 搭 配 , 缘 区 域 开 发 不足 。 品 边
但 对 于 主 推 产 品 、 备 、 售 非 常 储 销
冷 饮 业 进 入 微 利 时 代
“ 欢 你 没 道 理 , 爱 伊 利 巧 喜 我 乐 滋 ” “ 牛 绿 色 心 情 ” … … 比 广 、蒙

冷饮市场分析

冷饮市场分析

冷饮市场分析引言概述:冷饮作为夏季消暑的首选,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饮市场也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文将对冷饮市场进行分析,从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市场规模1.1 冷饮市场的概况冷饮市场是指包括冰淇淋、果汁、冰沙等各类冷饮产品的销售市场。

目前,冷饮市场规模庞大,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冷饮市场的年销售额已经超过千亿美元。

1.2 冷饮市场的细分冷饮市场可以根据产品种类进行细分,主要包括冰淇淋、饮料、冰沙、奶昔等。

其中,冰淇淋是冷饮市场的主力产品,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果汁和鲜榨果汁等天然健康的冷饮产品也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1.3 冷饮市场的增长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人们对冷饮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在夏季高温天气下,冷饮成为了人们消暑的首选。

因此,冷饮市场在未来仍然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二、消费者需求2.1 健康与天然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消费者对冷饮产品的需求也开始注重健康与天然。

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使用新鲜水果制作的冷饮产品,而不是人工添加剂过多的产品。

2.2 创新与个性化消费者对于冷饮产品的需求逐渐趋向于个性化和创新。

他们希望能够尝试不同口味、不同风格的冷饮,满足自己独特的口味需求。

2.3 体验与服务消费者在购买冷饮产品时,也越来越注重整体的消费体验和服务质量。

他们希望能够在购买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服务,包括环境舒适、产品品质可靠等方面。

三、竞争格局3.1 品牌竞争在冷饮市场中,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国际知名品牌和本土品牌都在争夺市场份额,通过不断创新和宣传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2 渠道竞争冷饮市场的销售渠道也是竞争的重要方面。

除了传统的实体店铺之外,电商平台、外卖平台等新兴渠道也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冷饮市场的新的竞争力量。

2006年冷饮行业营销趋势预测总体趋势

2006年冷饮行业营销趋势预测总体趋势

2006年年度冷饮行业营销趋势预测总体趋势1.竞争将更加激烈,大型企业的优势将更加明显,许多中型企业将面临破产。

2006年,原材料成本将继续上升,管理费用将继续上升。

因此,具有单一产品结构和增值产品的中小企业如果不能迅速增长,将面临被淘汰的尴尬局面。

2.几家巨头将继续增加投资,并规划整个市场的战略布局。

伊利和蒙牛的大型冷饮公司已利用其品牌优势逐步在南部建立工厂,以减少长途运输带来的不利影响,并使用新的战略中心来建立新的区域营销布局。

3.区域市场工作的重点将从精益转向精益。

面对普遍确定了竞争格局和区域市场地位的情况,公司将搁置价格战和核心水平,品牌营销和体验营销将变得流行。

在区域市场上,集约化渠道的战略建设水平也将提高到利润回报的战略水平。

渠道策略:1.建立战略性区域市场,在竞争区域中划分竞争区域是企业营销的核心内容。

建立公司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渠道优势,并建立战略性的区域市场将使公司能够面对竞争对手,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

2.扩大渠道,降低重点,并抢占第三和第四线市场。

在中心城市消费者品牌知名度高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扩大渠道,降低重点以及抢占三,四线市场已成为当务之急!三,四线市场比中央市场更容易进入市场,这不仅是制造商增加空间,也是未来战略的发展方向。

第三,四线市场和中央市场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不仅达到了整体产品促销的要求,而且还平衡了该地区支出的比例。

重点转移到三线和四线市场,与区域品牌的神经末梢直接接触。

实际上,2005年的第三级和第四级市场已经成为更活跃和保湿的区域冷饮品牌的最后一块市场。

低质量,低价格,混有珍珠的鱼眼是该市场的主要特征。

强势品牌的正式进入将使冷饮在三线和四线市场的趋势步入正轨。

该国针对农民的一系列减税和增收策略使农民的收入增加,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

这也表明三,四线市场的品牌消费特征将逐渐成熟。

面对巨大的消费潜力,第一印象是优先考虑,谁将抓住主动,谁就会主动。

冷饮市场现状与趋势预测

冷饮市场现状与趋势预测

冷饮市场现状与趋势预测冷饮市场现状与趋势预测(一)冷饮市场是一个充满机会与竞争的行业,近年来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消费者对于冰淇淋、冷饮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经济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

本文将首先介绍冷饮市场的现状,然后分析其趋势预测。

目前,冷饮市场的规模已经相当庞大。

冷饮种类繁多,从传统的冰淇淋、冰激凌,到新型的冻酸奶、冰沙、果汁冰棒,消费者的选择余地非常广泛。

而且,在炎热的夏季,消费者对冷饮的需求更加旺盛。

无论是小吃摊位还是大型连锁店,冷饮的销量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冷饮市场的增长主要受益于两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人们日益增长的消费能力使得他们能够更加随心所欲地购买冷饮来消暑解渴。

其次,消费者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也推动了冷饮市场的发展。

现在,越来越多的冷饮品牌开始注重产品的健康属性,推出低糖、低脂肪、无添加剂的冷饮产品。

这使得消费者在享受冷饮的同时也能够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未来,冷饮市场将继续迎来增长的机会。

首先,随着冷链物流和供应链的不断完善,冷饮产品的销售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目前,冷饮市场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但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提升,这些产品将能够更快速地运送到辐射范围更广的区域,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其次,消费者对于新鲜、高品质冷饮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食品的品质和口感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冷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研发更加具有特色和创意的产品,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再次,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冷饮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消费者对于线上购物的接受度的增加,冷饮企业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更加便捷地触达消费者。

通过线上销售,冷饮企业可以解决传统销售模式中的空间限制,将产品送达到更多的消费者手中。

总之,冷饮市场在未来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随着消费能力和消费者对于健康生活的追求的提升,冷饮市场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因此,冷饮企业需要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2005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05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2005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2005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一、行业整体综述时值4月,本月饮料市场表现并不热烈,饮料厂商们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旺季预热。

厂家忙着完善在前期开发出来的新品,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做准备,经销商则忙于市场的前期铺货,因此市场的促销行为相对较少。

但是,茶饮料已在本月显示出高昂地发展势头。

养生堂为今夏准备的“农夫汽茶”已在热身,而统一在“茶里王”已逐渐被消费者接受,“雀巢冰爽茶”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娃哈哈在茶饮料行业的雄心壮志在本月可见一斑。

碳酸饮料在本月相对沉寂,果汁饮料则依然强调口味和营养。

从各大企业为今夏市场准备的新品来看,功能饮料已并非重点,茶和果汁饮料才是厂商们争夺的焦点。

沉寂了两年之后,茶饮料有望在这个夏天热一把,养生堂的首个茶产品“汽茶”,统一的新品“茶里王”以及可口可乐和雀巢联手推广的“雀巢冰爽茶”将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这些巨头企业的带动下,其他中小企业必将跟进,越来越多的茶产品将在市场上出现,而在前两年红极一时的功能饮料则可能因为消费的理性化而在今年遭遇滑铁卢。

二、行业焦点事件三、区域市场分析四、龙头企业动态五、新品动态六、发展趋势预测1、随着夏季来临,加上生产商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饮料的销量定会不断上升,竞争也将更趋激烈。

2、新品饮料将主攻中高端饮品市场,但定价一般在3元左右。

3、茶饮料市场潜力巨大,新品将继续增多。

4、各大品牌的凉茶饮料将在未来两月里决出胜负,出现两到三个强势凉茶品牌,并淘汰一些品牌。

第四部分、中国饮料行业市场分析月度报告(4月)目录、1、行业整体综述2、行业焦点事件3、区域市场分析3.1区域热卖品牌3.2区域市场分析3.3分类市场分析4、龙头企业动态5、新品动态回顾6、发展趋势预测1、行业整体综述时值4月,本月饮料市场表现并不热烈,饮料厂商们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旺季预热。

厂家忙着完善在前期开发出来的新品,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做准备,经销商则忙于市场的前期铺货,因此市场的促销行为相对较少。

王老吉利乐装2005市场调研报告(福建市场)1019

王老吉利乐装2005市场调研报告(福建市场)1019

83% 76% 76%
81%
84%
9%
7%
11%
9%
总体
样本量 561
福州
191
厦门
187
泉州
183
14
购买渠道
购买渠道以现代渠道为主。 在餐饮渠道上比04年提升23个百分点
现代渠道(超市、大卖场/商场/连锁便利店)
小店
餐饮
其他
95%
91%
94%
99%
51% 40%
52%
56% 47% 42% 45% 29% 4% 4%
(泰) (泰)
72% 76% 74% 38%
(泰)
73% 85% 67%
(泰)
82% 87% 54%
在家 外出就餐 逛街,在街上 在烧烤场 在宴会上 夜店/酒吧/卡拉OK 写字楼/办公室 网吧 其他
76% 84% 65%
49% 57% 35% 29%
52%
58% 53% 39% 34% 23% 30% 23%
04+23%
3%
2%
总体
样本量 561
福州
191
厦门
187
泉州
183
15
购买数量
消费者每次购买的数量集中在1-5罐,6联包的家庭消费较少。
1罐 2-5罐 6 联包 一箱 其他
34%
39%
36%
26%
37%
34%
32%
44%
4% 20% 5%
2% 5% 17% 5% 26% 4%
5% 19% 6%
总体
样本量 561
福州
191
厦门
187
泉州

2005食品饮料行业4大发展趋势

2005食品饮料行业4大发展趋势
近来精细化营销的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业界的关注,很多的企业准备尝试推行精细化营销,希望籍此加强竞争能力,相信这一风波又将很快刮遍中华大地,也将成为今后快速消费品领域具有时尚特点的“营销趋势”。但是对于精细化营销的理解企业和营销界内部同样存在误区和理解,最常见的是精细化营销与精准化营销的混淆,二者虽然有联系但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主要区别在于精细化营销是营销战略导向的策略和战术的精细管理过程,注重决策和过程控制,是“做正确的事然后正确的做事”,“过程好结果自然好”两个理念的结合与概括,而精准化营销是结合CRM、数据库营销等管理工具,进行准确的目标市场锁定,进而采取针对性营销策略的营销理念。现实当中在运用精细化营销理念指导公司经营的时候还常常存在以下几种误区,相信在2005年的市场实战当中还将不少的出现:
2004年的食品饮料行业在很多喧嚣声当中度过了,2005年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将会有那些趋势可以去推究和琢磨,而且这些发展趋势又对食品饮料的生产企业产生那些影响呢?笔者就个人的看法简要陈述如下,仅共大家参考。
一、同质化产品延伸竞争愈发激励
有限的市场空间和激烈的竞争,迫使企业不得不考虑自己的发展策略和方向的问题,目前食品饮料行业比较常见(或者说是容易)的做法就是模仿成长,即跟随竞争对手的发展方向,因为这样短期来看不仅企业面临的风险较小,而且对于成长性的市场还有侥幸分得一杯羹的机会。食品饮料行业的进入门坎不高,尤其造成了模仿成长的现象较多,加之技术的壁垒较低,同质化产品延伸的是模仿成长策略当中最为常见的形式。
一向调研表明日韩企业的利润率较美国企业差距很大,日韩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1%以下,而美国企业的利润率则在6%以上,除了管理上的因素以外最主要应归功于美国企业营销策略差异化定位在经营当中的运用。当然韩、日、美国企业也曾经历同质化出产品延伸的市场发展阶段,只不过韩日企业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一直没有跨越这一发展阶段,才与美国企业形成了今天的盈利能力的巨大差异。这个现象值得中国的企业家们借鉴和深刻反思,不能贪图短期的利益和一时之快而忽略了企业发展的战略导向,但就目前情况来2005年同质化产品延伸的情况将会愈演愈烈,毫无消退趋势。这一点也将成为2005年市场竞争的一大热点。

冷饮市场分析

冷饮市场分析

冷饮市场分析引言概述:冷饮市场作为餐饮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

消费者对于冷饮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这一市场呈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本文将对冷饮市场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发展趋势、竞争状况、消费者需求等方面的内容。

一、冷饮市场的发展趋势1.1 无糖、低糖冷饮的兴起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高糖饮品的消费需求逐渐下降,而无糖、低糖冷饮逐渐受到青睐。

消费者更加注重饮品的健康属性,希翼能够享受到美味的同时减少糖分的摄入。

1.2 复合口味的创新消费者对于冷饮的口味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口味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此,冷饮市场正在不断推陈出新,推出各种复合口味的创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口味需求。

1.3 健康功能饮料的兴起除了传统的冷饮,健康功能饮料也逐渐成为冷饮市场的一大趋势。

消费者对于保健、补充营养的需求不断增加,冷饮市场也开始推出具有特定功能的饮品,如增强免疫力、提高体力等。

二、冷饮市场的竞争状况2.1 品牌竞争的激烈冷饮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各大品牌纷纷加大市场推广力度,争夺消费者的关注度和市场份额。

知名品牌通过不断创新和营销手段来提升品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他们的产品。

2.2 渠道竞争的加剧除了品牌竞争,冷饮市场的渠道竞争也日益激烈。

传统的冷饮店面逐渐面临线上渠道的冲击,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通过在线平台购买冷饮。

因此,冷饮品牌需要积极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供便捷的购买方式。

2.3 价格竞争的压力随着冷饮市场的竞争加剧,价格竞争也成为品牌之间的一大焦点。

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增加,他们更愿意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

因此,冷饮品牌需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控制成本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三、消费者对冷饮的需求3.1 健康与营养消费者对于冷饮的需求,首先是希翼能够享受到健康和营养的产品。

他们更加注重饮品的原料和制作工艺,希翼能够选择到符合自己需求的冷饮。

3.2 多样化口味消费者对于冷饮的口味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他们希翼能够选择到各种口味的冷饮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口味偏好。

冷饮行业现状及市场营销趋势

冷饮行业现状及市场营销趋势

冷饮行业现状及市场营销趋势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对冷饮的需求逐渐增加。

冷饮行业作为餐饮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冷饮行业的现状以及市场营销的趋势,为冷饮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冷饮行业现状冷饮行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市场,包括了甜品、冰淇淋、果汁等多个细分领域。

当前,冷饮行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对冷饮的需求逐年增长。

尤其是在夏季,冷饮销售额更是大幅上涨。

据统计,全球冷饮市场年销售额超过千亿美元,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增长率。

2. 消费群体多元化冷饮已经不再只是孩子们的最爱,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都对冷饮情有独钟。

同时,消费者对冷饮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品质、健康性和创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产品创新迅速为了满足消费需求,冷饮企业致力于产品的创新,不断推出新口味、新品类的冷饮产品。

同时,一些特色冷饮店铺的兴起也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市场营销趋势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冷饮企业需要抓住市场营销的趋势,保持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市场营销趋势的分析:1. 品牌建设与差异化品牌建设是冷饮企业获得市场份额的关键。

企业需要通过品牌塑造和宣传来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此外,冷饮企业还应注重与众不同的差异化竞争策略,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和服务来吸引消费者。

2. 线上线下相结合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线上营销成为冷饮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拓展销售渠道,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除了线上,传统的线下渠道仍然是冷饮企业获取稳定客户群的重要方式。

3. 健康与绿色环保健康和绿色环保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冷饮行业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健康性和原材料的来源。

因此,冷饮企业需要加强研发和推广健康、绿色的冷饮产品,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

4. 营销活动的创新传统的促销活动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冷饮企业需要创新营销方式。

06年春夏季冰淇淋行业分析报告6

06年春夏季冰淇淋行业分析报告6

06年春夏季冰淇淋行业分析报告62006年的春夏季,冰淇淋流行那种风味?哪种冰淇淋能热卖?如果投资冰淇淋店应该选择哪种规格?口味?如同许多其它食品一样,冰淇淋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尽管市场上的冰淇淋有百万种风味可供选择,但香草依旧占据着最畅销风味的第1位,巧克力和那不勒斯风味分不占据第2位和第3位。

生产商一直以新风味和新概念的冰淇淋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例如名叫“GummyGoodieCandy”“JavaCoconutCaramel”或者“CremadeFrut a”的冰淇淋能够赶忙引发许多不同人群的爱好。

通过运用色素、风味、内含物、多样化和营养调整方面的创新和配料技术,产品开发商拥有更多的技术方法来开发出成功的产品,同时消费者也能够找到更多的理由去吃冰淇淋。

解决质地咨询题一旦冰淇淋生产商重新凝视冰淇淋的标准和标签要求,如何选择新的可用配料,以便关心他们达到需要的净碳水化合物含量成为他们所需面临的咨询题。

幸运的是,目前有专门多专业的供应商能够关心和支持他们。

“在研发低碳水化合物的冷冻甜点时,配方对产品稳固性阻碍不大,但查找糖醇和纤维的合适配比或许是核心技术。

”MainStreet配料公司的技术主管PhilRakes这么讲。

碳水化合物在冰淇淋制作中扮演着专门多角色,因此降低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也会产生一些专门功能的缺失。

当把糖去掉后,就必须平稳冰淇淋预混料的冰点,你也不情愿因为使用代糖品而造成诸如冰淇淋质地过软或过硬等咨询题。

需要束缚更多的水,或者如何处理含水量较低的咨询题都会引发稳固剂和乳化剂的选择咨询题。

当你考虑到冰点下降,你就需要添加糖醇来改善预混料的特性,如此冰淇淋就能够在通过固定的连续冷冻设备、包装、储存和运输中保持适宜的储存稳固性。

利用高强度的甜味剂能够关心糖醇获得要求的甜度。

最后还要考虑如何去补偿因去除了15%到18%糖固形物造成的体积咨询题。

如果在添加的糖醇中不含增体积剂(如某些纤维),那么制作的冰淇淋的质地比较松散,结构比较脆弱,同时融解较快。

冷饮行业现状及2年市场营销趋势(doc12)-13页精选文档

冷饮行业现状及2年市场营销趋势(doc12)-13页精选文档

2005年冷饮行业现状及2006年市场营销趋势2005年是中国冷饮热战的一年,受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而痛苦成长的一年。

这一年里大企业纵横璧阖,频频发力,以图霸业;中小企业躲闪腾挪,扬长避短,力保生存。

根据FMCG研究中心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冷饮的产销量已经超过9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4.8%;预计2005年产销量能突破130万吨,能在2004年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突破的行业愿景。

一、05年行业总体现状1.市场潜力依旧巨大。

冰淇淋以其美观、冰凉、快乐与甜蜜的感受,自十九世纪问世以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相比差距还比较悬殊。

目前世界第一大冰淇淋消费国美国人均消费冰淇淋是23kg,澳大利亚为17kg,瑞典为16kg,日本为11kg,荷兰18kg,而中国人均消费量仅为1.2kg,所以说冰淇淋市场尽管从90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0%的速度在递增,但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中国潜力巨大的冰淇淋市场吸引了巨大资本的追捧和关注,这一切都为中国冰淇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2.中国的冰淇淋消费已经从防暑降温开始转向不分季节的休闲享受。

中国冰淇淋市场冬季是夏季的1/30,而这个差距在美国是1/2到1/3,季节性的差异反应了消费结构的单一,产品发挥的功能单一。

但2005年市场出现了冬季旺销的良好势头,南从上海、江苏乃至到东北、内蒙,冬季产品一路走好,市场的变化反映了国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和社会进步。

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冷饮企业争夺的目标消费群体更加明确、细分,其营销观念也开始从“产品主导型”向“消费者需求主导型”转变,更关注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本土化的进程。

3..经过几年的竞争,国内冷饮品牌已经逐渐占据了市场的主动权,根据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的统计,伊利和蒙牛分别以市场占有率15%和13%名列去年冷饮市场的冠亚军,2005年基本延续了以往的市场格局。

2006年中国软饮料市场数据分析

2006年中国软饮料市场数据分析

2006年中国软饮料市场数据分析近几年,我国软饮料市场已成为中国食品行业中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2004年中国软饮料产量2373万吨,比2003年增长16.84%。

实现工业总产值(当年价)915.06亿元,销售收入878.02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98%和20.01%。

2005年软饮料产量3380万吨,比2004年增长24.08%。

2005年实现总产值(现价)1090.79亿元,销售收入1139.50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82%、24.97%。

同年,饮料行业产销两旺,产成品、销售收入、利润和税金都比上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2005年全国共生产软饮料3380万吨,较2004年同期增长16.05%;软饮料产量逐年稳步增加,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745.95亿元,利润额达到201.13亿元。

2005年1-12月,软饮料行业共有企业970家,其中亏损242家,亏损比例为24.95%。

亏损总额为970.694百万元,亏损额同比减少了241.903百万元。

产成品总额5416.99百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86.851百万元。

产品销售收入1048.56亿元,同比增长27.32%。

行业利润总额76.373亿元,同04年的55.657亿元相比,增长了20.716亿元,增长幅度37.22%。

进入2006年软饮料行业依然保持产销两旺的态势,产成品、销售收入和利润都比上年同期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2006年1-5月我国规模以上全部软饮料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9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58%,累计资产总计达10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18%,利润总额为43.8亿元。

据预测,“十一五”期末,我国将建立一个产品结构更趋合理、产业集中度更高的现代饮料加工体系。

到2010年,全国软饮料总产量达到5700万吨,年均增长率约11%。

其中,果蔬汁饮料产量达到1140万吨,瓶(罐)装饮用水产量达到2250万吨,碳酸饮料产量达到1140万吨,茶饮料、功能性饮料和蛋白饮料等其它饮料产量达到1170万吨左右。

冷饮市场现状与趋势预测

冷饮市场现状与趋势预测

冷饮市场现状与趋势预测冷饮是一种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的食品,尤其在夏季,冷饮市场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本文将对冷饮市场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进行预测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冷饮市场的现状。

当前,冷饮市场的竞争激烈,各种类型的冷饮品牌众多。

例如,传统的冰淇淋品牌如雪糕、奶酪冰淇淋等,新兴的冷饮品牌如冰沙、果冻等也取得了相当的份额。

此外,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一些健康冷饮品牌也受到了消费者的关注。

这些品牌根据消费者需求和口味进行创新和研发,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产品。

其次,冷饮市场的发展趋势向多样化和创新性发展。

消费者对冷饮的需求不再仅限于单一口味的冰淇淋,而是希望有更多元化、更健康、更有创意的选择。

例如,一些冷饮品牌推出了无糖、低糖、无乳制品、无麸质等适合特殊人群需求的冷饮产品。

迎合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一些冷饮品牌也开始注重原材料、配方的优化,提供更天然、无添加的冷饮产品。

此外,创新的冷饮口味也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捧,例如芒果、绿茶、红豆等。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冷饮除了品质,还要具备良好的包装形象和服务体验。

一些冷饮品牌开始注重产品的包装设计,通过精美的包装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同时,随着外卖市场的兴起,一些冷饮品牌也开始与外卖平台合作,提供线上订购和配送服务,增加消费者的购买便利性。

冷饮市场的未来趋势预测如下:1. 创新口味:随着消费者口味的不断变化,冷饮市场将继续推出更多新颖、创意的口味。

例如,凤梨冰、榴莲冰、珍珠奶茶冰等。

2. 无添加、健康冷饮: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无添加、健康、天然的冷饮产品将有更大的市场需求。

一些品牌将加大对原材料的选择和检测力度,以确保产品的健康与安全。

3. 科技与冷饮结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一些冷饮品牌将更加注重科技与冷饮的结合。

例如,智能冷饮机、无人售货机等,提供更先进和便捷的购物体验。

4. 线上线下融合:随着外卖市场的不断发展,冷饮品牌将更多地与外卖平台合作,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提供更方便的购买和配送服务。

年我国冷饮行业营销趋势与预测

年我国冷饮行业营销趋势与预测

2006年我国冷饮行业营销趋势与预测一、总体趋势:1.竞争将更加激烈,大企业优势将更加明显,很多中型企业将面临破产的境地。

2006年原料成本将持续上扬,管理费用仍将持上升趋势,因此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的中小企业如果不能迅速提升将面临被淘汰的尴尬局面。

2.几大巨头仍将加大投资,谋划全局市场的战略布局。

伊利、蒙牛大型冷饮企业利用其品牌优势,逐渐南下建厂布局,以降低其长途运输带来的不利因素,并利用新的战略中心构建区域营销新布局。

3.区域市场工作重点将从精细化向精益化方向转变。

面对竞争格局和区域市场地位已大体定论的情况下,企业将抛开价格战和核心层面,品牌营销和体验营销将大行其道。

表现在区域市场也将是对渠道精耕细作的战略档次上升到利润回归的战略高度上来。

二、渠道策略:1.构建战略区域市场,进行优势区域的竞争区隔是企业的营销核心内容。

打造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渠道优势,构建战略区域市场,将使企业面临竞争对手充分发挥优势,夯实企业自身的市场地位。

在消费者品牌识知度较高、中心城市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渠道延伸,重心下移,抢占三、四级市场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当务之急!三、四级市场相对中心市场切入较易,既是厂家的增量空间,也是未来战略的发展方向。

三、四级市场与中心市场优势互补,互相推进,既实现整体的品项推广要求,也均衡了区域内费用比例配比。

重心下移到三、四级市场,直接触及区域品牌的神经末稍。

事实上,2005年的三、四级市场已经成为区域冷饮品牌较为活跃和滋润的最后疆土。

低质低价,鱼目混珠是这块市场的主要特点,强势品牌的正规进入,将使三、四级市场的冷饮走势步入正轨。

国家针对农民的一系列减税增收策略,使农民的收入实现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也预示着三、四级市场的品牌消费特征将逐步成熟,面对巨大的消费潜力,先入为主,谁抢占先机,谁掌握主动。

2.渠道细分,发展渠道运作商和配送商,国内品牌将加快开发现代通路KA,跨国公司也开始向传统批市通路下移。

2005年河南冷饮市场透析-管理资料

2005年河南冷饮市场透析-管理资料

2005年河南冷饮市场透析-管理资料在2003年,天冰在无广告促销的支持下,。

大力度的对渠道进行了全线产品二送一。

十送三,经过前几年的市场耕作。

天冰在河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各层冷饮渠道和消费者心中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所在河南各地级市场的经销商都是当地最有势力的经销商。

网络控制力都很强。

面对超常的利润。

河南地级市场从厂家到零售终端的渠道各层次的积极性被迅速调动起来。

市场呈现一面倒的趋势。

加上这年天冰的产品改进和创新做的都很成功。

经过被超常利润吸引的零售终端积极推荐。

产品迅速在市场走红。

并深得消费者认可。

等到市场很红火的时候。

天冰果断停止了一切促销。

吃惯了超常利润的渠道刚开始有点受不了。

从上到下一致抵制。

但是产品以被消费者认同。

高回头率与认购率迅速瓦解了零售终端。

渠道经过短暂的抵抗后。

被迫接受了现实。

这就像主人给客人了一个梯子。

送客人上楼后。

又撤了梯子。

客人下不来。

只的按主人的规矩办事。

主人就是厂家。

客人就是渠道各层次的经销商。

而梯子呢就是厂家给的促销。

但这样做对主人也有风险。

就是客人不上楼。

反把梯子也搬走了。

那主人便是赔了夫人有折兵。

同在这一年。

三全、思念这两个速冻巨头也加大了在冷饮事业部的投入力度,其分别从天冰挖过来了两位高层作为自己的掌陀人。

思念与天冰采取了同样的策略。

但不过他避开了天冰。

没有在河南省的地市市场上同天冰进行火拼。

而是选择了当时天冰还顾及不到的三级市场。

县城市场做为自己的重点。

产品也迅速走红。

并在县城市场取的了很大的成就。

在许多县城市场上都成为当地的领导品牌。

思念和天冰一样。

这一年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而三全,在这一年显得相对沉默。

由于他的策略是求稳发展。

新掌门人以前在天冰是搞研发的。

所以在市场上投入的力度不大。

但产品开发的相对成功。

但是当时河南省的各级经销商都被天冰和思念的大力度促销所吸引。

重心自然不会落到三全身上。

因此在河南市场上三全显得相对冷落。

但在河南周边市场。

安徽。

山东这些天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年是中国冷饮热战的一年,受经济全球化的深刻影响而痛苦成长的一年。这一年里大企业纵横璧阖,频频发力,以图霸业;中小企业躲闪腾挪,扬长避短,力保生存。根据FMCG研究中心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冷饮的产销量已经超过9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4.8%;预计2005年产销量能突破130万吨,能在2004年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突破的行业愿景。
2.实物料产品继续它的良好走势
虽然今年的粮食类作物价格持续升高,但这丝毫不能影响厂家及消费者对它的青睐,除红豆、绿豆类产品延续前年的良好势头外,实物类产品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的黑米类产品,大有超过红豆、糯米产品而走俏之势,各个地区的厂家都在争相推出,很多厂家都有黑米糕类的产品。白米和红枣结合的产品销量相对较小,但也占据了不小的市场;鲜果肉产品悬浮于直灌料中在去年的东北市场销售较好。
去年年初市场上销路较好的一种产品是一袋两支,用威化壳生产的甜玉米产品,因产品的畅销曾一度使威化壳供不应求。即便产品销量因天气原因而受到影响一袋多支产品的销量仍一路攀升。今年市场此种趋势依旧明显,一个区域不太有名的企业开发的一个多支装的“香雪海”雪糕,产品整个旺季期间总是伴随着断货。
4..和往年相比冷饮的克重明显变小,具有奇异形状的新品种深受青睐。
三:产品策略
1.冷饮的新品种所占市场份额增加。
冷饮的生产厂家深知,一个冷饮品牌要成功,新品开发要占到30-40%的分量,它不仅有助于夺取市场份额,还会带动老品种的销售。新产品包括在口味、结构、组合甚至包装上不断更新的产品。从各地流行的产品来看,从前年的“随便” 、“绿色心情”、到去年的 “绿舌头”、“扭一扭”今年的“非你不渴”“盐动力”等,新品迭出。4月底仅上海市冷饮饮料信息发布会的数据显示:去年上海市场上的冷饮品种达333种,其中新品155种,占市场总数的46.5%。据了解,雀巢全球四分之一的销量来自新品,和路雪去年在华上市的60多个产品中新品占50%以上,伊利基本上三天就推出一个新品,光明乳业则在主品牌下推出了香浓、经典、冰爽、和风四大系列共30余种新产品。
2006年冷饮行业营销趋势预测
一:总体趋势:
1. 竞争将更加激烈,大企业优势将更加明显,很多中型企业将面临破产的境地。
2006年原料成本将持续上扬,管理费用仍将持上升趋势,因此产品结构单一、附加值的中小企业如果不能迅速提升将面临被淘汰的尴尬局面。
2. 几大巨头仍将加大投资,谋划全局市场的战略布局 。伊利、蒙牛大型冷饮企业利用其品牌优势,逐渐南下建厂布局,以降低其长途运输带来的不利因素,并利用新的战略中心构建区域营销新布局。
5.冷饮市场竞争非常剧烈,企业正出现分化趋势。具体表现为大企业无论从规模、效益乃至到管理上日渐优势,而区域中小企业受资金、观念等囿制,窘态毕现。前几年都过得不错的一些小企业,在2005年举步维艰,许多资金不雄厚、技术、设备、管理落后的小厂出现关停并转的局面。而一些外资企业和大厂利用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取得不菲的战绩。十年间,国内冷饮也从零散经营的3000多个小品牌的纷争变为十余家冷饮巨头间的实力抗衡。
2.中国的冰淇淋消费已经从防暑降温开始转向不分季节的休闲享受。中国冰淇淋市场冬季是夏季的1/30,而这个差距在美国是1/2到1/3,季节性的差异反应了消费结构的单一,产品发挥的功能单一。但2005年市场出现了冬季旺销的良好势头,南从上海、江苏乃至到东北、内蒙,冬季产品一路走好,市场的变化反映了国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高和社会进步。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冷饮企业争夺的目标消费群体更加明确、细分,其营销观念也开始从“产品主导型”向“消费者需求主导型”转变,更关注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本土化的进程。
4.中小品牌求生上扬,开发中档产品,走品牌附加之路。
中小型企业面对原料涨价,消费者消费活动日趋理性的前提下,单纯靠量维持的战略受到生存危机。为此以红旗为代表的中型企业开始了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价值的开拓过程,使得单支0.5元的产品迅速向一元产品迈进。
6.政策的提升,QS质量体系的推行,不啻于对冰品行业的良性整合。使得原来参差不齐的4000多家厂商一下子大浪淘沙般的变成不足千家,提升了行业的门槛和竞争的档次。
二:05年冷饮行业价格策略
1.据调查,用同样的价钱,在伊利可以买到85g的冰淇淋,在和路雪可以买到75g,在雀巢只可以买到50g,在哈根达斯只能买到10g,而德氏却可以买到150g,也就是说买国产的要比洋品牌少花50%。有调查显示,在中国冷饮市场有70%~80%的销量来自于1-1.5元之间的冷饮。而此前这一区域是外资品牌的软肋所在,零售2-3元的价位曾是外资苦守的底线。
3. 区域市场工作重点将从精细化向精益化方向转变。
面对竞争格局和区域市场地位已大体定论的情况下,企业将抛开价格战和核心层面,品牌营销和体验营销将大行其道。表现在区域市场也将是对渠道精耕细作的战略档次上升到利润回归的战略高度上来。
二:渠道策略:
1.构建战略区域市场,进行优势区域的竞争区隔是企业的营销核心内容。
2.中小型企业面对产品成本增加,管理费用高昂的情况下,广告传播的费用预算逐渐缩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日趋散淡。
五:促销策略
对于一些中型企业虽然没有资金投入在电视广告上,但是他们也在产品的促销上下了不小的功夫,产品搭赠,坎级促销,箱箱有利,刮刮卡,连环抽奖等等,整个冷饮市场异彩纷呈。2005年促销一个显著特点是国内几大品牌如伊利、蒙牛全线参与,赤膊上阵,与中小企业厮杀成胶着状。相对而言跨国背景的雀巢、和路雪显得礼度有加,颇有些大家风范、
四:媒体传播策略.
1.大企业广告宣传上投入的力度增加 。
蒙牛公司花巨资购买央视的黄金时段的广告,并全力打造包括“绿色心情”在内的蒙牛系列产品;伊利的“百变圈”、宏宝莱的“非你不渴”等都在广告上投入较大。大中型企业逐渐把广告投入当做巩固老市场 ,开发新品市场的有力手段,这将逐渐夯实企业的自身品牌价值。
无论是伊利、蒙牛等国内巨头还是雀巢、和路雪等外国名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都将中低端冷饮市场作为今夏冷饮战的“主战场”,而实施低价策略作为最简单直接也最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的营销方式,无疑成为众多巨头们的首选。当外资加大了向下试探的力度后,原本就在中、低端市场游走的国内品牌,便开始向更低的价格区间进行尝试。去年蒙牛在北京大获成功的5毛钱一支的“金布点”,今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伊利也推出了售价10元的8支装的“经典一族”。而光明针对市场上70克左右每支售价2.5元的冰淇淋蛋筒,每支82克的光明新产品采取了1元定价的策略,取名也直接叫“干脆1元蛋筒”。
以前一些家庭装冷饮,往往是单个体积比较大的品种。今年,冷饮在包装规格上一改常规,推出了小规格甚至迷你规格的冷饮。尤其是家庭装,有的单个冷饮只有糖块大小,有的蛋筒两口就能吃完,很受市场的欢迎。市场上主要的产品有和路雪的“可爱多”、“梦龙”(新品)、“榛味小子”,伊利的“芳芳”,雀巢的“摩爵”、“花心筒”等,单支重量一般在10-30克之间。奇异形状的产品一方面体现在包括冰球类产品、冰柱切割的产品上,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产品的模具上,特别是切割在线,如德氏的“转一转”系列产品,伊利的“扭一扭”、横挤出系列蛋糕状的各种产品等;另外几年前曾经流行过的“两吃”类产品今年也走势较好。
打造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和渠道优势,构建战略区域市场,将使企业面临竞争对手充分发挥优势,夯实企业自身的市场地位。
2心城市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渠道延伸,重心下移,抢占三、四级市场已经成为势在必行的当务之急!三、四级市场相对中心市场切入较易,既是厂家的增量空间,也是未来战略的发展方向。三、四级市场与中心市场优势互补,互相推进,既实现整体的品项推广要求,也均衡了区域内费用比例配比。
六:渠道策略:
1.优化销售网络谋求整合渠道推广
冷饮的销售渠道深受冷链的制约相对比较复杂,它不仅要经过经销商、各级批发商,还要经过各级终端才能进入消费者的口中,所以各大品牌从未放松过渠道的运作。渠道已经是品牌营销和产品营销的有力支柱了。象“和路雪”每年向终端投放6000台冰柜,现在已经累积达60000台,投入之高令人咋舌。
3.经过几年的竞争,国内冷饮品牌已经逐渐占据了市场的主动权,根据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的统计,伊利和蒙牛分别以市场占有率15%和13%名列去年冷饮市场的冠亚军,2005年基本延续了以往的市场格局。2004年几大乳业巨头杀入冰淇淋,但市场平平淡淡之余还是离行业操牌手差距甚远。
4.目前国内冷饮市场三分天下:三资企业独霸高档市场,国营企业居中档,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占领低档市场。广东、北京、上海、东北是目前产销量最集中的四大地区,约占全国总量的37%左右。
2. 原材料价格提高,但产品出厂价位没有提高,
伴随着2005年能源价格的上涨,冷饮生产成本当然也随之增长。但冷饮价格并没像人们预期的那样水涨船高。从几家大型的冷饮企业年初提供的产品价格表上看,“和路雪”、“伊利”、“蒙牛”、“雀巢”等9家企业的178种老产品价格,调高的仅4种,持平的有172种。从整个市场来看,价格非但没有涨,反而个别产品的出厂价比去年还略有下降。
5..冰品结构的简单化,口味的纯正化成为主流
去年的冰品市场上虽然布丁类产品还是有一定销量的产品,但是主流还是具有比较清爽口感的纯冰制的产品,不管固形物的多少,都是尽量将产品口感向“清爽”的方向靠近,这种产品结构简单,但对产品的香气、口感有比较高的要求。
一、05年行业总体现状
1.市场潜力依旧巨大。冰淇淋以其美观、冰凉、快乐与甜蜜的感受,自十九世纪问世以来,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消费水平相比差距还比较悬殊。目前世界第一大冰淇淋消费国美国人均消费冰淇淋是23kg,澳大利亚为17kg,瑞典为16kg,日本为11kg,荷兰18kg,而中国人均消费量仅为1.2kg,所以说冰淇淋市场尽管从90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0%的速度在递增,但市场潜力依然巨大。中国潜力巨大的冰淇淋市场吸引了巨大资本的追捧和关注,这一切都为中国冰淇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