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异常大便
大便颜色参照表
大便颜色参照表引言:随着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人们的大便颜色也会有所变化。
每个人的大便颜色不同,可能是因为不同的食物,药物或疾病等原因所致。
因此,了解大便颜色的参考表对于帮助我们判断自身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大便颜色的参照表及其所代表的含义。
正文:1. 深褐色或棕色深褐色或棕色的大便是最常见的大便颜色,这种颜色表明你的消化系统正常工作。
这种颜色的大便通常代表你的体内没有特别严重的健康问题。
你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健康的大便颜色。
2. 黑色或暗红色黑色或暗红色的大便通常表示你的消化系统中出现了问题。
这种颜色通常表示你的消化系统出血了,也可能是肠部感染引起的。
如果你经常看到黑色或暗红色的大便,你应该尽快去看医生。
3. 红色红色的大便通常是由于你摄入了含有染色剂或色素的食物引起的,如红色豆腐或染色的食物。
如果你无法将红色的大便归因于摄入食物,则有可能是由于你肠子里的伤口或瘤引起的。
如果你只在一两次的排便中看到红色大便,则可能不用太过担心,但如果频繁出现,则需要去看医生。
4. 黄色或绿色黄色或绿色的大便通常是由于肝或胆囊的问题引起的。
黄色大便可能意味着你的肝脏出了问题,而绿色的大便可能意味着你的胆囊出了问题。
通常这种颜色的大便并不是很严重,但如果颜色持续出现,则应尽快看医生。
5. 白色白色的大便通常暗示着你的肝或胆囊有问题。
这种颜色的大便是非常不寻常的,通常会是肝硬化或胆囊脱落引起的。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排出白色的大便,那么你需要尽快去看医生。
6. 灰色灰色的大便通常暗示着肝病或胆道梗塞等问题。
这种颜色的大便通常是由于你身体内存在某些毒素或肝脏功能不良所造成的。
如果你经常看到这种颜色的大便,你需要去看医生,以便诊断你的健康问题。
结论:通过这篇参照表,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颜色的大便所代表的意义。
当我们发现不同颜色的大便时,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以便我们能早日摆脱健康问题的困扰。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饮食管理和生活规律,保持身体健康。
大便分级参考标准
大便分级参考标准
大便分级参考标准通常采用布里托斯大便分类法,把大便分成七类。
具体如下:
1. 香蕉状:优等生便便,肠道健康,软硬适中,表面光滑,没有凸凹和裂痕,这是正常的便便。
2. 有褶皱,如香肠状:含水少,表面布满裂痕,有便秘倾向。
3. 干硬状:表面凸凹不平,形状短,多个硬的小块粘在一起,接近便秘。
4. 坚果状:一粒粒硬球,像坚果状,每次都很难排出,已经便秘。
5. 软软的,水分多,断面光滑,边缘清晰,很容易排出的半固体:腹泻倾向。
6. 有形状十分蓬松,如软泥或糊粥,没有固定外形:接近腹泻。
7. 水状大便:重度腹泻。
此外,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来判断是否便秘。
便秘情况下的宝宝会肚子不舒服,情绪状态较差、容易烦躁发脾气、食欲也会下降,在排便时表情痛苦甚至哭闹不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或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并获取专业解答。
粪便常规检验项目 解读
粪便常规检验项目解读(原创版)目录1.粪便常规检验简介2.粪便常规检验项目3.粪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4.粪便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正文一、粪便常规检验简介粪便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化验方法之一,通过观察粪便的颜色、性状以及采用显微镜下检查粪便中有无炎性产物、血细胞、寄生虫卵等,可协助了解胃肠、肝脏、胰腺、胆道系统的功能状态和有无其他器质性疾病。
二、粪便常规检验项目粪便常规检验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粪便颜色:正常粪便颜色为黄褐色或棕黄色,若出现异常颜色,可能与食物、药物或疾病有关。
2.粪便性状:正常粪便呈圆柱形或条状,较软且易排出。
异常的粪便性状包括稀水样便、硬便、粘液便等,可能与肠道疾病有关。
3.白细胞:正常情况下,粪便中白细胞数量较少。
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肠道感染或炎症。
4.红细胞:正常粪便中红细胞数量很少。
红细胞增多可能与肠道出血、痔疮、肛裂等疾病有关。
5.寄生虫卵:检查粪便中是否有寄生虫卵,可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
6.炎性产物:粪便中炎性产物的检测可协助判断肠道炎症程度。
三、粪便常规检验的临床意义粪便常规检验对于诊断肠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肠道感染、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等。
此外,粪便常规检验还可协助了解其他系统疾病,如肝脏、胰腺、胆道等疾病。
四、粪便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1.检验前需保持空腹,以免食物影响检验结果。
2.采集粪便样本时,应尽量采集新鲜、完整的粪便,避免采集尿液、水分等杂质。
3.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饮食、药物等,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总之,粪便常规检验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化验项目,对于了解胃肠道及肝胆胰腺等系统的功能状态和诊断相关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大便颜色知识点总结
大便颜色知识点总结大便的颜色可以反映身体健康状况,因此观察大便颜色对于诊断疾病非常重要。
下面是各种大便颜色的知识点总结:1. 深褐色大便深褐色的大便通常是正常的颜色,它表明食物在肠道内经过了正常的消化过程。
这是最常见的大便颜色,通常不需要太多关注。
2. 黑色大便黑色大便可能是由于食用铁质食物或者服用含铁的药物所引起的。
但是,如果大便呈现黑色并伴有粘稠度高的特征,则可能是由于上消化道出血所导致的。
这时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确定出血的原因。
3. 红色大便直接出现红色的大便通常是由于食用了染色的食物所引起的,比如吃过红心柚子、番茄等。
此外,血液出现在大便里面时,也会使大便呈现出红色。
这种情况常见于直肠疾病、肛裂、痔疮等。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及时就医。
4. 灰白色大便灰白色大便可能是由于肝脏疾病导致的胆汁排泄不足所引起的。
这种情况常见于肝硬化、胆结石等疾病。
如果长期出现灰白色大便,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5. 黄色大便黄色大便通常是由于脂肪摄取过多,或者肝脏疾病导致的胆汁排泄不足所引起的。
这种情况通常需要就医检查进行诊断。
6. 绿色大便绿色大便通常是由于食物在肠道内通过速度较快,或者食物中含有大量叶绿素所引起的。
这种情况通常认为是正常的现象,并不需要特别关注。
综上所述,大便的颜色可以反映身体健康状况。
观察大便颜色能够及时发现一些疾病的征兆,提高治疗的效果。
因此,建议大家定期观察自己的大便颜色,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希望本文对大家了解大便颜色有所帮助。
大便检查科普小常识
大便是人体代谢的产物,主要是由消化道脱落的细胞、细菌、无机盐、食物残渣、消化道分泌物和水分组成。
其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等血液成分,能反映全身各脏器的功能状态。
健康人粪便的颜色为黄色或黄褐色,且排便时会产生一定的气味。
当排便过程中粪便出现异常,如出现血便、脓血便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人有便秘、腹泻或大便带血等情况,于是大家就会有疑问了:这是不是疾病的信号?大便检查能查出哪些疾病?临床上通过大便检查可发现多种疾病,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大便的颜色正常的大便颜色是黄色或黄褐色。
如果大便呈现出鲜红的颜色,可能是肠道下段出血,比如痔疮、肛裂、直肠癌等引起的。
如果粪便颜色为黑色或柏油色,应考虑上消化道出血、服用铁剂、动物血、药用炭及某些中药;当大便呈果酱色,可能是阿来巴痢疾;当大便呈白色或灰白色,可能是胆道梗阻或者是做了钡餐造影检查后;当大便呈绿色,乳儿的粪便中因含胆绿素而呈现绿色。
因此,排便后应该注意观察大便的状态。
一旦出现了异常,就应该引起重视,这可能就是因为某些疾病而导致的。
二、粪便的形态正常人的粪便形态是圆柱形、性质较软、颜色黄色或黄褐色,排便时顺畅,通过粪便形态可以反映出肠道系统的健康与否,在正常情况下大便是圆形,表明结肠比较健康,能够帮助粪便塑形。
健康的大便比较软,排便过程过硬或者稀薄是不健康的,粪便过硬表明在肠道中存留时间比较长,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过于稀薄表明肠道的吸收功能出现障碍,无法吸收粪便中的水分,粪便颜色以金黄色为主,由于粪便中混有胆红素导致颜色改变。
部分人因为饮食因素导致粪便颜色发绿、发黑,性质和味道没有出现异常表明是正常的,一旦出现排便困难,应警惕肠道蠕动是否出现问题。
三、粪便的气味1、粪便的气味与饮食、便秘、消化不良、肠道肿瘤疾病有关。
一般情况下,粪便的通常味道是粪臭味。
2、当大便呈腥臭味可能是肠道感染引起的,细菌感染后会导致肠道黏膜出现一些炎症性改变,这样产生的一些炎症物质会通过大便排出体外,造成大便出现腥臭味。
怎样从便便颜色形状看身体健康状况
怎样从便便颜色形状看身体健康状况一般情况下面我们每天都需要排便,粪便可以为我们身体排出毒素,通过粪便的颜色、形状也可以辨别一些疾病,但是,在人们看来,便便是一种很不雅的词汇,没有人会把便便搬上饭桌当做话题来讨论,因此,人们对便便的知识一无所知,有时自己便便出问题了也不知道,今天我们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便便的相关知识,让大家知道如何通过便便看身体健康状况。
假如,食物中膳食纤维的绝对量和相对比例充分,粪便量会显得非常多,甚至可能从体积上远大于摄入食物的总体积。
这样的粪便是健康的粪便,通常是半固体的,所含水分占80%以上,而带出的肠道废物可占粪便干重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些人排便都非常通畅,不仅大肠癌发病率极低,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的发生率也低。
一、健康大便的标准:1、天天排便天天吃当然最好要天天排废物,如果没有天天排便,请从摄取水分、饮食均衡、运动开始改善喔。
2、不会臭健康的便便是不臭的,会臭的就是腐朽菌过度发酵,要补充肠道益菌并及时排便。
3、浮起如便便能在水中浮起表示肠道环境健康,有乳酸菌丛把纤维质等转化成短链脂肪酸,便中含足量短链脂肪酸比重比水轻而浮起。
4、金色健康的便便呈金黄色!如果您的便便呈金黄色,恭喜啦!表示消化系统健康!如果是褐色则是纤维素及肠道益菌不足,容易形成便秘及造成酸性体质,健康大大不好喔,多多摄取纤维素,补充益生菌!便便的颜色便便的形状便便看健康二、便便颜色看健康1、中等深度的棕色大便表示身体健康。
保持胃肠道的顺畅运作,定期检查这些建议的颜色规则,并且定期排便(每天两次为最佳)。
整体上呈较浅的棕褐色到中等深度的棕色(消化过程中胆汁导致的颜色),以及甚至绿色(绿色蔬菜导致的颜色)都可以认为是正常颜色。
非常暗的棕色大便则暗示着由于出血导致的潜在的严重肠胃状况。
2、暗红色或者暗黑色有点可怕但是并不是一定是坏的征兆!查看一下:暗色或者泛红的大便通常是跟食物或者药物相关。
红色色调,有可能是由于红色食物:甜菜,番茄酱类食品(摄入大量的红色酱料),烧烤,小红莓,番茄汁(汤),BBQ,红凝胶或者饮料,辣椒或者大量的西班牙甘椒。
粪便常规检查
粪便常规检查粪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该检查可以通过观察粪便的外观、颜色、形状、质地、气味等特征,以及检测其中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等指标,来判断消化系统的正常与否,并辅助诊断相关疾病。
一、粪便样本采集1. 采集器具准备:清洁的容器、手套、塑料袋等。
2. 采集前准备:清洁肛门,避免尿液或水分混入样本中。
3. 采集方法:用手套保护手部卫生,用容器接住粪便样本,确保样本完整,避免污染。
4. 采集量:一般需要采集2-3g的粪便样本,可根据医生要求采集更多或更少。
二、粪便外观检查1. 外观特征:观察粪便的颜色、形状、质地、气味等特征。
- 颜色:正常粪便呈棕色,异常颜色可能提示消化系统问题。
- 形状:正常粪便呈柱状或S形,异常形状可能与肠道疾病有关。
- 质地:正常粪便软硬适中,异常质地可能与消化吸收问题相关。
- 气味:正常粪便有一定气味,异常气味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三、粪便化学检查1. 隐血检查: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存在隐藏血液,常用于早期肠道肿瘤筛查。
2. 糖类检查:检测粪便中糖类的含量,可用于诊断糖尿病等疾病。
3. 脂肪检查:检测粪便中脂肪的含量,可用于评估胰腺功能和脂肪吸收情况。
四、粪便微生物学检查1. 细菌检查:检测粪便中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可用于评估肠道菌群的平衡情况。
2. 寄生虫检查:检测粪便中寄生虫的存在,可用于诊断寄生虫感染病。
3. 真菌检查:检测粪便中真菌的存在,可用于诊断真菌感染病。
五、粪便其他检查1. pH值检测:检测粪便的酸碱度,可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
2. 粪便潜血试验:用于检测粪便中潜在的血液,可用于早期肠道肿瘤筛查。
3. 粪便免疫法检测:用于检测粪便中特定抗原或抗体,可用于诊断某些感染性疾病。
六、注意事项1. 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污染样本。
2. 采集后及时送检,避免样本变质。
3.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解读结果时需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
大便常规报告
大便常规报告
大便常规检查是临床上非常重要的一项检查项目,通过对大便的形态、性状、
颜色、气味、PH值等进行检测分析,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肠
道疾病的情况,对于诊断疾病和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面将详细介绍大便常规报告的相关内容。
大便外观,正常大便应呈棕色,软硬适中,形状规则,无异味。
异常情况下,
大便可能呈现黑色、鲜红色、黏液、脓血等异常情况,这些都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的表现。
大便隐血,大便中隐血的检测是常规的一项指标,阳性结果可能是消化道出血
的表现,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
大便PH值,正常情况下,大便PH值在5.5-7.5之间,PH值的改变可能与肠道菌群失衡、消化功能紊乱等情况有关。
大便寄生虫检查,通过大便寄生虫检查可以了解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包括
蛔虫、钩虫、绦虫等,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
大便常规细菌培养,通过大便培养可以检测肠道菌群的情况,了解肠道菌群的
构成和数量,对于肠道菌群失衡、感染等情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大便免疫学检测,通过大便免疫学检测可以了解肠道疾病的情况,包括炎症性
肠病、肿瘤标志物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之,大便常规检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检查项目,对于了解消化系统功能、肠道疾病的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生在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时,往往会结合大便常规报告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重视大便常规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保障自身健康。
大便的形色帮您诊病
大便的形色帮您诊病排便是生命活动的一种表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重视,其实当排便习惯改变或其颜色、性状、数量等发生变化时就意味着胃肠道发生了疾病,有经验的医生凭借大便的变化来就能初步判断病变的部位,确认疾病的性质。
健康人平均间歇27.4小时排便一次,每次排便约100~300克。
健康成年人新鲜粪便应为金褐色,成形便。
婴儿粪便则呈金黄色,母乳喂养的婴儿每日排便2~4次,且因水分多而质地较软;人工喂养的婴儿每日排便1~2次,如经常4~5次/日甚至更多,但小儿情况好,体重照常增加,也不能视为异常。
大便中70%以上是水,其余为粘液,细菌和食物残渣。
当消化道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时,大便的颜色和性状也会随之变化。
一、大便颜色的改变:绿色大便:新生儿出生三天内排出的胎便是深绿色或黑绿色,无臭,粘稠状,这是胎儿在母体中吞入羊水所致。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呈酸性,使胆红素部分地变为胆绿素故大便呈黄色,有时微带绿色:牛乳喂养儿大便呈碱性,可使胆红素进一步还原为粪胆原故呈淡黄色。
若排出绿色大便是因大便中含有未分解的胆绿素,这有可能表示肠道有炎症而使肠蠕动加快。
正常成年人吃菠菜过多或服用叶绿素等药,也会排绿色大便。
果酱色大便:患阿米巴痢疾时,由于阿米巴溶组织酶的作用,使肠粘膜大量坏死出血,故大便呈果酱色。
黑色大便:如果大便黑而有光泽像柏油样,则提示上消化道有中等量(60~100毫升)出血,大便越稀软表明出血越多。
这最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肝硬化时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流到肠腔内的血液被分解破坏而出现黑色大便。
白陶土样便:当胆道梗阻时,因胆总管完全阻塞,缺乏粪胆素呈灰白色陶土样。
另外做过钡餐透视后大便也会呈灰白色。
鲜血便:说明出血部位距离肛门近,常见于痔疮、肛裂、直肠炎、肠息肉、结肠癌等。
黄色大便:如果没有服用大黄等药物而大便很黄,同时伴有腹胀、食欲不振、乏力时,应查查有没有黄疸。
二、大便性状的改变:水样便(粥样便):当服用了某些泻剂如番泻叶后出现此便不必惊慌。
大便常规检查总结
大便常规检查总结概述大便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肠道的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大便的外观、颜色、质地以及进行一系列生化学分析,可以获得有关肠道功能和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信息。
本文将总结大便常规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和临床意义。
检查项目大便常规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项目:外观观察外观观察是最基本的大便检查项目之一。
在分析大便的外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颜色:正常情况下,大便的颜色应为棕色。
异常的颜色可能提示肠道问题,如黑色便可能与胃出血有关,黄色便可能与胆道问题有关。
2.形状:正常的大便应该成条状,不应该呈现出细长的形状或者碎块状。
异常的大便形状可能与肠道功能异常有关。
3.气味:正常的大便具有一定的气味,但不应过于恶臭。
异常的气味可能与消化不良或感染有关。
镜下检查镜下检查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大便的微观结构,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镜下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异常可能提示肠道出血或感染。
2.寄生虫卵:寄生虫卵的检出可以帮助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
3.细菌和真菌:检查大便中的细菌和真菌数量和种类,可以帮助评估肠道的菌群平衡情况。
pH 值测定大便 pH 值的测定可以提供肠道酸碱平衡的信息。
正常情况下,大便 pH 值应在 5.5 - 7.0 之间。
异常的 pH 值可能与消化功能紊乱或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隐血试验隐血试验是检测大便中是否有血液存在的方法。
隐血试验可以帮助早期发现肠道出血的征兆,对于早期诊断消化道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检查项目除了上述常规项目外,大便常规检查还包括其他一些项目,如肌酐、钙、镁等生化指标的测定,以及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分析。
检查方法大便常规检查的方法相对简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样本:使用无菌容器收集新鲜的大便样本,避免污染。
2.样本处理:将样本转移到干净的容器中,避免干扰和破坏。
3.外观观察:直接观察大便的颜色、形状和气味等外观特征。
粪便常规检验项目 解读
粪便常规检验项目解读粪便常规检验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
通过分析粪便样本中的各种成分和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肠道功能、消化吸收能力和消化系统的病理变化。
这项检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项目:1. 外观和性状:外观和性状是评估粪便健康的重要指标。
正常粪便应具有棕色或深棕色,软质但不稀薄,形状规则,不含未消化的食物颗粒。
任何与正常粪便外观和性状不符的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2. 酸碱度(pH值):粪便样本的pH值反映了肠道内的酸碱平衡情况。
正常情况下,粪便的pH值应在5.5至7.5之间。
异常的pH值可能暗示着某些肠道功能或消化系统疾病的存在。
3. 隐血检测:隐血检测用于检测粪便中是否有不肉眼可见的隐血存在。
这可能是肠道出血的迹象,需要进一步评估。
隐血检测通常采用化学方法或免疫学方法进行。
4. 病原体检测:粪便样本还可以通过病原体检测来检查是否存在细菌、寄生虫或病毒感染。
这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肠道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 常规化学检测:常规化学检测用于评估粪便中的各种成分,如脂肪、蛋白质和糖类。
异常的化学指标可能暗示肠道吸收功能异常或其他疾病存在。
通过粪便常规检验,医生可以了解肠道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消化系统问题或疾病。
然而,仅仅通过粪便常规检验结果不能做出最终诊断,医生还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请注意,以上仅为常见的粪便常规检验项目解读,具体的项目和解读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医生的指导进行。
如果您有相关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解读,请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大便异常有哪些表现
大便异常有哪些表现文章目录*一、大便异常有哪些表现1. 大便异常有哪些表现2. 大便异常是什么原因3. 大便异常怎么检查*二、大便异常怎么调理*三、大便异常吃什么好大便异常有哪些表现1、大便异常有哪些表现大便习惯异常,排便次数增加,同时出现少量黏液性便、黏液血便,经治疗无好转者,或经治疗后好转又复发者,应及时确诊治疗。
既往有黏液便、腹泻病史,但症状轻微者突然增重,与原来排便次数、排便的性质发生变化时,也应再次复查确诊。
无明显原因的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经短期治疗无好转者,在胃部经过钡剂透视未发现异常时,应去医院做直肠部位的检查。
排便费力,排出的大便有压迹,呈槽沟状、扁条状、细条状等,一定要做直肠指诊。
2、大便异常是什么原因正常的大便应为圆柱形,较软,异常的形状包括:太硬、太烂甚至黏液或水状。
间隔应是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
大便干硬是因为食物残渣在大肠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都吸干了。
腹泻者排出的烂便,是由于肠蠕动过快,来不及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导致的。
柱状便见于习惯性便秘;羊粪粒状见于痉挛性便秘;扁形带状便可能由于肛门狭窄或肛门直肠附近有肿瘤挤压所致;糊状便见于过量饮食后及其他消化不良症;液状便见于食物中毒性腹泻及其他急性肠炎;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粘冻便见于慢性结肠炎或慢性菌痢。
有时大便不一定呈圆柱形,这是因为大肠内的一段结肠带有皱褶,大便经过这些地方便会稍微变形,这是正常的。
但是,如果大便总是固定在某处有凹陷,那就有可能是肠腔有肿瘤。
从医学上讲,一周排便四次以上,就不算便秘;一天排便不超过三次,就不算腹泻;一次大便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就不算异常。
大便间隔的时间、次数和每次大便的时间可因人而异,跟个人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老人的肠蠕动不好,大便时间、间隔会长一点。
3、大便异常怎么检查大便异常应该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越发达的国家,胃肠镜普及率越高,这是因为人们有足够的健康认识,而国内,胃肠镜普及率低,不是因为水平不行,不是因为硬件跟不上,而是人们的健康认识还是很薄弱。
大便有这4种异常情况 一定要警惕!
大便有这4种异常情况一定要警惕!
在日常生活中,大便是我们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通过观察大便的形状、颜色和气味,我们可以初步了解自己的消化系统运作是否正常。
以下是四种大便异常情况,我们应该引起警惕:
1. 硬干的大便
硬干的大便通常表明你的消化系统缺乏足够的水分。
这可能是由于脱水、饮水不足、低纤维饮食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造成的。
长期便秘也会导致大便变得硬干。
应该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增加摄入水分和纤维。
2. 软稀的大便
软稀的大便可能意味着你的肠道对某些食物或药物产生了过敏反应。
另外,柔软而黏稠的大便也可能是消化系统某些问题的信号,比如炎症性肠病或肠道感染。
出现软稀大便时,应该留意饮食及情况,如有持续不适应该及时就医。
3. 血便
发现大便中带有鲜血或暗红色的粪便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血便可能是消化系统出血的迹象,可能由溃疡、息肉、痔疮、肠炎、炎症性肠病等疾病引起。
一旦发现血便,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4. 异常气味的大便
正常情况下,大便有一定的气味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异常刺鼻、腐烂味等异味时,可能代表着肠道细菌失衡或其他潜在问题。
尤其是伴随明显腹痛、腹泻等症状时,需要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大便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一面镜子,通过仔细观察大便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一些潜在的健康问题。
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
希望大家能重视大便的观察,保持良好的消化系统健康!。
大便常规检查报告单解读
大便常规检查报告单解读
大便常规检查报告单是一项检查人体粪便的常规化验项目,通过对粪便的外观、性状、组成和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查,可以评估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肠道菌群情况、炎症及感染等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项的解读:
1. 外观和性状:检查粪便的颜色、质地、气味等特征。
正常粪便应该是棕色,黏稠,无异味。
若颜色异常(如黑色、白色等)、质地异常(如水样便、稀便、干燥硬便等)、气味异常(如臭味、酸臭味等),可能提示消化吸收障碍、感染或炎症等问题。
2. 隐血试验:检查粪便中是否有潜在的隐血,可判断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若结果为阴性,则说明无明显隐血。
若结果为阳性,则需进一步排查出血原因,如肠道溃疡、炎症性肠病等。
3. 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pH值、粪便潜血试验、寄生虫检查、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等项目。
结果正常范围根据实验室的参考值不同而有所差异,可以和实验室提供的正常范围进行对比。
4. 常见寄生虫检查:如果检测到寄生虫或虫卵,可能说明存在寄生虫感染。
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钩虫、弓形虫等。
需要注意的是,解读报告单还需要结合具体临床情况和医生的
指导,只有专业医生可以对报告进行全面解读。
请咨询医生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建议。
大便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
大便常规化验单各项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便常规化验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项目,用于评估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情况。
它通过分析大便样本中的各项指标,检查大便内的病原微生物、消化酶及其他相关物质,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解读大便常规化验单中的各项指标,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检查内容及其意义。
一、外观:1. 外观:正常情况下,大便呈深褐色,软硬适中,无明显异味。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颜色异常、水样便等,可能提示消化系统出现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
二、质地:1. 软便:正常胶食性软便是便便最理想的状态,即软硬适中,易排出,不易导致积便和便秘。
2. 硬便:如果大便呈硬块状,可能提示膳食中纤维不足、缺水、肠道梗阻等问题。
3. 稀便:太糊稀,说明腹泻程度严重,可能是感染或肠黏膜出现问题。
4. 水样便:可能是食源性或非食源性腹泻,应及时检查病因。
5. 油便:便中有油脂呈半液态,可能是脂肪吸收不良或脂肪消化异常。
6. 黏液便:便中混有较多的黏液,可能是炎症反应或肠道感染。
三、pH值:正常情况下,大便的pH值在6.0-7.0之间。
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可能提示胃酸分泌异常、胰腺功能失调等问题。
四、隐血:大便中隐血检测可以帮助发现肠道出血情况。
阳性结果可能是出血性疾病、溃疡、息肉、炎症等的表现,应及时就医。
五、红细胞:大便中出现红细胞,可能是肠道黏膜损伤、肠道疾病、肠道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出血,需要进一步检查。
白细胞增多可能是肠道感染、炎症等的表现。
需要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分析。
七、寄生虫卵:大便中寄生虫卵检测是一种重要的检查项目,如果检测出寄生虫卵,可能是蠕虫感染等引起的疾病。
八、病原菌检测:大便中的病原菌检测可以帮助发现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情况,根据检测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九、消化酶:消化酶检测可以评估胰腺功能是否正常,如果消化酶异常,可能是胰腺疾病等问题引起的。
十、其他项目:大便化验单中可能还包括其他项目,如肠道菌群检测、潜血检测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解读。
大便分级标准
大便分级标准
大便分级标准通常分为以下几级:
1级和2级:形状类似香肠,表面凹凸,较硬,表示便秘。
粪便在你体内停留的时间越长,粪便越干涸。
3级和4级:形状类似香肠,表面有裂痕或者形状为条状、细长、柔软且易排出,被认为是理想的、正常的便便。
5级:形状为块状、断面清晰、柔软且易排出,可能缺乏纤维。
6级:糊状、松软不成形且浮于水面,被认为是不正常的,表明腹泻。
7级:水状大便,表明重度腹泻。
请注意,除了大便的形状外,颜色、硬度、排便频率等也是观察大便的重要指标。
如果持续出现异常情况,建议及时咨询医生以获取专业建议和治疗方案。
9种异常大便的性状及处理
9种异常大便的性状及处理9种异常大便的性状及处理粪便,俗称“大便”、“屎”、“便便”、“臭臭”等,是人或动物的大肠排遗物,排出粪便,术语叫排遗,就是排除食物残渣滓的意思。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种异常大便的性状及处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9种异常大便的性状及处理1、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粘液,有时呈豆腐渣样,这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2、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呈深棕色水样,带有明显酸味。
这可能是由于婴儿摄入过多的淀粉类食物,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如果排除孩子肠道感染的可能性,那么父母就应该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
3、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和量有所增多。
这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病。
丢失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该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4、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粘液状。
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只要给予足量喂养后,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5、大便恶臭如臭鸡蛋味。
这是提示孩子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应注意配奶浓度是否过高,进食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
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到孩子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辅食。
还可以给孩子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孩子消化。
6、大便变稀,含较多粘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婴儿哭闹不安。
应该考虑是不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他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7、大便为淘米水样,排便无腹痛,婴儿快速出现脱水、抽搐、休克等症状。
孩子患霍乱病的可能性比较大,必须立即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8、大便呈白色或陶土色,且伴有黄疸、瘙痒等症状。
首先考虑是胆道梗阻,应该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粪便的评估内容
粪便的评估内容
粪便是人体代谢产物的一种,通过对粪便的评估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粪便的评估内容:
1.颜色:正常粪便的颜色为棕色,如果颜色偏黑或偏红,可能是消化道出血的表现;如果颜色偏黄或偏灰,可能是肝胆系统出现问题。
2.质地:正常粪便的质地应该是软硬适中,容易排出。
如果粪便过干或过稀,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3.气味:正常粪便的气味应该是有一定臭味但不刺鼻,如果气味异常,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4.形状:正常粪便的形状应该是类似香蕉的弯曲形状,如果形状异常,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5.量:正常成年人每天排便量应该在100-200克之间,如果排便量过少或过多,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6.消化物:正常粪便中应该只含有消化后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如果出现未消化的食物或血液等物质,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7.时间:正常情况下,每天应该有一次或两次排便,如果排便时间过长或过短,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
通过对粪便的评估可以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医学基础知识:粪便常规检查的趣记口诀
医学基础知识:粪便常规检查的趣记口诀观察和学习粪便的外观主要从颜色与性状两个方面来进行,我们要清楚正常成人的粪便排出时为黄褐色圆柱形软便,婴儿粪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糊状便。
所以接下来就来趣味记忆病理情况可见如下改变:(1)鲜血便:见于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及痔疮等。
痔疮时常在排便之后有鲜血滴落,而其他疾患则鲜血附着于粪便表面。
出现鲜血便的原因其实就是消化道近端出血,所以用口诀记住这四个疾病,就是直指肛裂=直(直肠息肉、直肠癌)痔(痔疮)肛裂。
(2)柏油样便:稀薄、黏稠、漆黑、发亮的黑色粪便,形似柏油称柏油样便,见于消化道远端出血。
服用活性炭、铋剂等之后也可排出黑便,但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若食用较多动物血、肝或口服铁剂等也可使粪便呈黑色,隐血试验亦可阳性,应注意鉴别。
(3)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管阻塞患者。
将鲜血便,柏油样便和白陶土样便放在一组里记忆,即先近由远逃单子=鲜近油远陶胆阻。
(4)脓性及脓血便:当肠道下段有病变,如痢疾、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或直肠癌,常表现为脓性及脓血便,脓或血的多少取决于炎症类型及其程度。
阿米巴痢疾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暗红色稀果酱样;细菌性痢疾则以黏液及脓为主,脓中带血。
(5)米泔样便:粪便呈白色淘米水样,内含有黏液片块,量大、稀水样,见于重症霍乱、副霍乱患者。
(6)黏液便:正常粪便中的少量黏液与粪便均匀混合不易察觉。
小肠炎症时增多的黏液均匀地混于粪便中;大肠病变时因粪便已逐渐形成,黏液不易与粪便混合;来自直肠的黏液则附着于粪便的表面。
单纯黏液便的黏液无色透明,稍黏稠,脓性黏液便则呈黄白色不透明,见于各类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
(7)稀糊状或水样便:见于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
小儿肠炎时粪便呈绿色稀糊状。
大量黄绿色稀汁样便(3000ml或更多),并含有膜状物时见于假膜性肠炎。
艾滋病患者伴发肠道隐孢子虫感染时,可排出大量稀水样粪便。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排出洗肉水样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为父母如何知道自己刚出生的宝宝的喂食就是否得当呢?从大便的性状便能判断宝宝的喂养情况。
吃母乳的孩子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均匀如软膏样,但无臭味,便次较多,一般每天2~4次,有的多达7~8次,这叫做生理性腹泻。
父母不必担心,这都属于正常现象,到小孩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
用牛奶喂养的孩子大便较少,每天便次在1~2次,稍有臭味。
刚刚生下来的小孩,即使没有吃进一点东西,一般在生后10~12小时之后会拉黑绿色胎便。
在喂奶3~4天后,大便呈黄绿色,这叫做过渡期的大便,之后就是逐渐呈黄色粪便。
如果婴儿生后24小时内没有胎便排泄,或4~5天左右仍无正常大便排出,应及时请医生检查。
有的婴幼儿大便次数多而量较少,又多呈绿色粘液状。
其中奶瓣较少,说明孩子食量过大,应逐渐减少奶量。
也有的减少奶量后仍腹泻,这可能就就是饥饿性腹泻,应适当增加奶量。
用牛奶喂养的小孩如果出现大便过硬、臭味大时,表明牛奶喂量过多,糖分少,应在奶中加些糖;如糖分过量,则婴儿大便带泡沫,便较稀呈黄色,酸味重,则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
如果婴幼儿出生起一直排灰白色便,从没有黄色便,而小便呈黄色时,很可能为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
婴幼儿肠道感染时,大便次数多,稀便或水样便,便臭带粘液,多出现呕吐、厌食、发热甚至脱水,均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婴幼儿大便的次数与质地常常反映其消化功能的状况,家长若能重视对婴幼儿大便的质地、色样与次数的观察,正确地识别正常与异常的大便,有助于早期发现宝宝消化道的异常,为诊断疾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正常大便1、胎便胎便的主要成分就是水,大约占了72%,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浓缩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组成,出生后几小时内(一般10小时内)首次排出胎粪,呈墨绿色、有点发亮,很像夏天路面上被烈日晒溶了的柏油,无臭味,进食后2_3日内逐渐过渡为婴儿正常粪便。
2、母乳喂养儿粪便呈金黄色,多为均匀糊状,偶有细小乳凝块,有酸味,每日2_3次。
即使每天大便达到3_5次,但大便不含太多的水分,呈糊状,也可视为正常。
3、人工喂养儿粪便以牛奶(包括奶粉)、羊奶喂养的婴儿,粪便呈淡黄色,大多成形,含乳凝块较多,为碱性或中性,量多、较臭,每日1_2次。
4、混合喂养儿粪便哺母乳加牛乳者粪便与喂牛乳者相似,但较黄、软。
添加谷物、蛋、肉、蔬菜等辅食后,粪便性状接近成人,每日一次。
异常大便在没有改变食物量及种类的情况下,宝宝的大便次数突然增加,变稀应视为异常。
1、泡沫样大便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
2、奇臭难闻大便偏食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时,这些蛋白质可中与胃里的胃酸,这样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就是奇臭难闻。
3、发亮大便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淡黄色液状与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内滑动。
4、绿色大便若大便呈绿色,粪便量少,黏液多,属饥饿性腹泻。
此外,有些吃配方奶的孩子,排出的粪便呈暗绿色,其原因就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5、蛋花汤样大便病毒性肠炎与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的小病人常常出现蛋花汤样大便。
6、豆腐渣样大便则常常见于霉菌引起的肠炎。
7、水样大便多见于食物中毒与急性肠炎。
8、灰白色大便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
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
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与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9、柏油样大便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正常人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10、鲜红色血便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如痔疮、肛裂、肠息肉与直肠肿瘤等引起的出血。
11、果酱样大便暗红色果酱样大便见于肠套叠;暗红色果酱样脓血便则见于阿米巴痢疾。
哺乳期大便a、母乳喂养的宝宝(金黄色的软糊便)由于母奶中含有丰富的寡糖,能够充分地刺激肠胃蠕动,因此大部分宝宝不会有硬便的情形,也不会有明显臭味,呈金黄色,偶尔会微带绿色且比较稀;或呈软膏样,均匀一致,带有酸味且没有泡沫。
母乳喂养宝宝的解便次数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一天2~5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的孩子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就是正常的,家长没有必要担忧。
专家提醒—这不就是坏“臭臭”: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甚至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
b、人工喂养的宝宝(土黄色的硬膏便)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就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
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就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
专家提醒—这不就是坏“臭臭”: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时大便会黄中带绿或青绿,这就是因为配方奶铁质含量都很高,当宝宝对奶粉中的铁质吸收不完全时,多余的铁质就会使大便带绿色,这情形就是正常的。
并不就是老辈人说的孩子大便呈绿色。
就就是受到惊吓引起肠胃不适。
4、吃辅食以后的大便(颜色较暗)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随着宝宝辅食数量与种类的增多,宝宝便性开始慢慢接近成人,开始变得颜色较暗。
专家提醒——这不就是坏“臭臭”:吃较多蔬菜、水果的宝宝,大便会较蓬松。
如果就是鱼、肉、奶、蛋类吃得较多的孩子,因为蛋白质消化使然,大便就会比较臭。
坏“臭臭”擒拿记熟悉了上述宝宝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认不正常的大便了。
总的说来,排便次数与颜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就是气味与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下面这些藏着隐患、预示着疾病的坏“臭臭”。
坏“臭臭”擒拿记熟悉了上述宝宝的正常“臭臭”,就很容易辨认不正常的大便了。
总的说来,排便次数与颜色的变化不能表示出什么问题,但就是气味与粪便中的含水量则可能会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下面这些藏着隐患、预示着疾病的坏“臭臭”。
坏“臭臭” 1妈妈肚子里的异常羊水B超显示妈妈腹中羊水浑浊,抽样显示有浊体。
说明胎儿将胎便排在了羊水中,这可不就是什么好事,最大可能就是胎儿缺氧窒息造成的。
应对措施:定期检查,临产前关注胎儿异常胎动。
坏“臭臭”2 新生儿24小时不排便足月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都没有排出胎便。
应对措施:请医生检查孩子就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坏“臭臭”3 新生儿灰白便宝宝从出生拉的就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没有黄色,但小便呈黄色。
应对措施:赶紧通知医生,很有可能就是先天性胆道梗阻所致。
延误诊断与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坏“臭臭”4 豆腐渣便大便稀,呈黄绿色且带有黏液,有时呈豆腐渣样。
应对措施:这可能就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需到医院就诊。
坏“臭臭”5 蛋花汤样大便每天大便5~10次,含有较多未消化的奶块,一般无黏液。
应对措施:多见于吃牛奶或奶粉的小儿。
如为母乳喂养则应继续,不必改变喂养方式,也不必减少奶量及次数,多能自然恢复正常。
如为混合或人工喂养,需适当调整饮食结构。
可在奶粉里多加一些水将奶配稀些,还可适当喂些含糖盐水,也可适当减少每次的喂奶量而增加喂奶次数。
如果2~3天大便仍不正常,则应请医生诊治。
坏“臭臭”6 绿色稀便粪便量少,次数多,呈绿色黏液状。
应对措施: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因为喂养不足引起的,这种大便也称“饥饿性大便” —您的宝宝没吃饱,这时只要给足营养,大便就可以转为正常。
坏“臭臭”7 泡沫状便大便稀,大便中有大量泡沫,带有明显酸味。
应对措施: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就能恢复正常。
未添加辅食前的婴儿出现黄色泡沫便,表明奶中糖量多了,应适当减少糖量,增加奶量。
已经开始添加辅食的宝宝出现棕色泡沫便,则就是食物中淀粉类过多所致,如米糊、乳儿糕等,对食物中的糖类不消化所引起的,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即可。
坏“臭臭”8 臭鸡蛋便大便闻起来像臭鸡蛋一样。
应对措施:这就是提示宝宝蛋白质摄入过量,或蛋白质消化不良。
应注意配奶浓度就是否过高,进食就是否过量,可适当稀释奶液或限制奶量1~2天。
如果已经给孩子添加蛋黄、鱼肉等辅食,可以考虑暂时停止添加此类辅食,等宝宝大便恢复正常后再逐步添加。
还可以给宝宝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以帮助消化。
坏“臭臭”9 油性大便粪便呈淡黄色,液状,量多,像油一样发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样可以滑动。
应对措施:这表示食物中脂肪过多,多见于人工喂养的婴儿,需要适当增加糖分或暂时改服低脂奶等(但要注意,低脂奶不能作为正常饮食长期吃)。
坏“臭臭”10 水便分离粪便中水分增多,呈汤样,水与粪便分离,而且排便的次数与量有所增多。
应对措施:这就是病态的表现,多见于肠炎、秋季腹泻等疾病。
丢失大量的水分与电解质会引起孩子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应该立即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应注意宝宝用具的消毒。
坏“臭臭” 11血便血便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通常大便呈红色或黑褐色,或者夹带有血丝、血块、血黏膜等。
应对措施:首先应该瞧瞧就是否给孩子服用过铁剂或大量含铁的食物,如动物肝、血所引起的假性便血。
如果大便变稀,含较多黏液或混有血液,且排便时婴儿哭闹不安,应该考虑就是不就是因为细菌性痢疾或其她病原菌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果大便呈赤豆汤样,颜色为暗红色并伴有恶臭,可能为出血性坏死性肠炎;如果大便呈果酱色可能为肠套迭;如果大便呈柏油样黑,可能就是上消化道出血;如果就是鲜红色血便,大多表明血液来源于直肠或肛门。
总之,血便不容忽视,以上状况均需立即到医院诊治。
擒拿坏“臭臭”12 羊便宝宝大便干燥呈颗粒状。
应对措施:一般来说,人工喂养的婴儿比母乳喂养的婴儿更容易发生便秘。
我们不以几天拉一次或者一天拉几次来断定孩子就是否便秘,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宝宝大便就是否硬结,就就是俗称的羊便。
就是,就就是便秘。
便秘要视情况处理:对于母乳喂养的便秘宝宝,可给糖水或橘子汁(但母乳喂养的宝宝很少患便秘);如果孩子吃的就是配方奶粉,在两次喂奶期间,适当多喂点白开水,可以加点果汁或者米汤,以刺激肠蠕动(选用含低聚糖的配方奶粉也有助于预防便秘发生);4个月大的婴儿可以添加一些菜泥、果泥;对那些年龄更大点的便秘宝宝,生活中父母应鼓励她们多吃富含纤维素的蔬菜、谷类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