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秋登兰山寄张五》及赏析

合集下载

赏析唐诗《秋登兰山寄张五》

赏析唐诗《秋登兰山寄张五》

赏析唐诗《秋登兰山寄张五》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登高远眺时的愁绪。

首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描绘了诗人登上北山,看到白云在山间缭绕的景象。

“隐者”指隐居的人,暗指作者自己。

诗人借隐者的自得其乐,暗示自己的闲适心情。

颔联“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诗人通过登高望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心随雁飞灭”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颈联“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诗人以薄暮和清秋为背景,描绘了自己的愁绪。

薄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清秋则代表着秋天的凄凉。

在这种氛围中,诗人的愁绪更加浓重。

尾联“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诗人希望能与友人共度重阳节,以此来排解自己的愁绪。

诗人通过这种期盼,
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登高望远、思念友人、抒发愁绪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开头二句点明“自怡悦”,是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

“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

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

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

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扩展资料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中国人创作的诗歌作品。

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朝代:唐体裁:五言古诗北山白山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①万山:襄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蔓山、汉皋山等。

一作“兰山”,误。

②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③北山:万山在襄阳以北。

④试:一作“始”。

“心随”一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⑤清秋:一作“清境”。

⑥平沙:又作“沙行”。

⑦舟:又作“洲”。

【译文】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赏析】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

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

全诗情随景生,而景又烘托情,两者紧密联系,真做到了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秋光明媚,微风拂面,我登上兰山,思念着远方的朋友张五。

这首《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山水田园诗,以形容秋天的景色为主线,通过写作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原文:落叶满阶红不扫,寒灯独夜影沉沉。

博泽东山人寄我,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以“落叶满阶红不扫,寒灯独夜影沉沉。

”作为开头,描绘了秋天落叶纷飞的景色以及夜晚孤寂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以“博泽东山人寄我,白云千载空悠悠。

”表达了诗人收到远方友人寄来的来信,思念的情感油然而生。

随后,诗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刻画了秋日的明媚景色,清晰可见的汉阳树和繁茂的芳草,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两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整首诗以悲凉之情结束,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词语简练而凝练,情感真挚而深沉。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让读者感受到了孤独、忧愁和温暖。

诗中的“落叶满阶红不扫,寒灯独夜影沉沉”一句,通过写景表达了孤寂寒冷的氛围,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孤寂。

整篇诗句字字珠玑,表达方式别具一格,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

孟浩然是唐代诗坛上杰出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以自然景色为主题,以深沉的情感打动人心。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他创作的代表之一,写尽了秋天的壮丽景色,同时也深深地渲染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通过对美景的描绘,诗人抒发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感伤,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悲凉而又温暖的情感体验。

总之,《秋登兰山寄张五》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山水田园诗。

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景色美丽而深邃,字句优美而深刻,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让人沉浸其中,不断回味。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名浩,以字行,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曾隐居鹿门山。

开元十六年(728),至长安应试,落第回乡。

开元十七年至二十年,漫游吴越等地。

二十五年,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不久即辞归养病。

二十八年,友人王昌龄自岭南赦还,相见欢饮,食鲜疾发而卒,年五十二。

两《唐书》有传。

孟浩然可谓一生布衣,过的虽是隐居与漫游生活,但并未忘情仕进。

他和王维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并称“王孟”。

许《彦周诗话》云:“孟浩然、王摩诘诗,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他的诗风格冲淡清幽,但“冲淡中有壮逸之气”(《唐音癸签》卷五引《吟谱》)。

尤工五言诗,谢榛云:“浩然五言古诗近体,清新高妙,不下李、杜。

”(《四溟诗话》卷二)现存诗二百六十余首,有《孟浩然集》传世。

【原文】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1] 。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2] 。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3] 。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4] 。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5] 。

何当载酒来 [6] ,共醉重阳节 [7] ?【注释】[1]北山:指万山,因在襄阳西北,故云。

隐者:孟浩然自谓。

怡悦:喜悦。

二句化用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2]登高:古人有九月九日登高的风俗。

二句谓佳节思念张五,所以才试着登高相望,自己的心也随着秋雁向远方的朋友飞去。

[3]兴:兴致。

发:激发。

孟浩然《和贾主簿升九日登岘山》云:“逸思高秋发。

”[4]沙行:在沙滩上行走。

渡头:渡口。

[5]荠(jì):荠菜,一种野菜。

洲:一作“舟”。

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云:“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

”二句即从薛诗变化而来。

[6]何当:何时。

载酒:携酒。

[7]重阳节:古人称阴历九月九日为重九节,九为阳数,故又称“重阳节”。

俗以此日登高饮酒为乐。

2023年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诗词赏析整理

2023年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诗词赏析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诗词赏析整理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诗词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涯树若荠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①。

【解释】
①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涯树林的细小。

①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简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
第1页/共2页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终两句写自己的盼望。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美丽。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盼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涯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文档内容到此结束,欢迎大家下载、修改、丰富并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第2页/共2页。

孟浩然诗词《秋登兰山寄张五》的诗意赏析

孟浩然诗词《秋登兰山寄张五》的诗意赏析

孟浩然诗词《秋登兰山寄张五》的诗意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内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作者】: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阳人。

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

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

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

有《孟浩然集》。

【注释】:
万山:襄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蔓山、汉皋山等。

一作“兰山”,误。

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北山:万山在襄阳以北。

试:一作“始”。

“心随”一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清秋:一作“清境”。

平沙:又作“沙行”。

舟:又作“洲”。

【赏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
细品尝,够人玩味。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全诗翻译赏析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全诗翻译赏析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全诗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孟浩然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秋登兰山寄张五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诗文解释】北山笼罩在缭绕的白云里,隐士自得其乐地生活。

为了与你相望才登上了兰山,心情随着飞雁到了远方。

哀愁由于暮色引起,兴致却因为清秋而激发。

随时看见村里人归来,有的在沙滩走,有的在渡口歇着。

放眼望去,天边的树木像荠菜一样,江边的小舟像一弯新月。

你何时带着酒来?与我一起畅饮共度重阳节。

【词语解释】北山:湖北襄阳的万山。

隐者:诗人自称。

兴:秋兴。

发:激发。

荠:荠菜。

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木的细小。

洲:水中沙洲。

形容远处沙洲犹如一弯新月。

何当:何时能够。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代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风俗。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这两句是在思念友人,切望重聚——你什么时候再载酒来,我俩在重阳佳节一醉方休。

明点出“秋”字,更表明对张五的思念,显示出友情的深厚。

【诗文赏析】这是一篇怀念友人之作。

诗人登山怀友,久久远望心生忧愁。

全诗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友深切怀念的真挚感情,而那山村,大雁、村人、渡船、远树,都描写得清新自然,与诗人的感情交融在一起,诗中有画,感人至深。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

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

全诗情随景生,而景又烘托情,两者紧密联系,真做到了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清淡而优美,为孟诗代表作之一。

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孟浩然这首诗开头两句就从陶诗脱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

“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

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

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去,消逝在遥远的天际。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及赏析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及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 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分类标签: 山水诗描写秋天唐诗三百首作品赏析诗人以隐逸出名,此诗饱含清秋的逸兴,语言凝练自然。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开头二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

“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

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

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

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

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

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

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

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

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

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

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

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

……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

”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四句诗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全诗赏析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全诗赏析

《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全诗赏析《秋登万山寄张五》孟浩然唐诗全诗赏析《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秋登兰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⑴兰山:一作“万山”。

万山,一名汉皋山,又称方山、蔓山,在湖北襄阳西北十里。

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有人怀疑张五为张八之误。

⑵“北山”二句: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这两句由此变化而来。

北山:指张五隐居的山。

北:一作“此”。

隐者:指张五。

⑶相望:互相遥望。

试:一作“始”。

⑷“心随”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⑸薄暮:傍晚,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楚辞·天问》:“薄暮雷电,归何忧?厥严不奉,帝何求?”⑹清秋: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一作“清境”。

⑺归村人:一作“村人归”。

⑻沙行:一作“沙平”,又作“平沙”。

渡头:犹渡口。

过河的地方。

⑼“天边”二句:隋薛道衡《敬酬杨仆射山斋独坐》中有:“遥原树若荠,远水舟如叶。

”这两句似是据此变化而成。

荠:荠菜。

洲:又作“舟”。

⑽何当:商量之辞,相当于”何妨“或”何如“。

⑾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之极。

九月九日故称“重九”或“重阳”。

魏晋后,习俗于此日登高游宴。

【白话译文】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全诗鉴赏答案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全诗鉴赏答案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全诗鉴赏答案《秋登兰山寄张五》由孟浩然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注解】万山:襄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蔓山、汉皋山等。

一作“兰山”,误。

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北山:万山在襄阳以北。

试:一作“始”。

“心随”一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薄暮:傍晚。

清秋:一作“清境”。

平沙:又作“沙行”。

舟:又作“洲”。

《秋登兰山寄张五》【韵译】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秋登兰山寄张五》【评析】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

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为孟诗代表作之一。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孟浩然这首诗开头两句就从陶诗脱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

“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

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阅读答案及赏析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阅读答案及赏析

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阅读答案及赏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阅读答案及赏析《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一起来看看阅读答案,欢迎读者参考!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歌。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题目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说法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张五的,首联“隐者自恰悦”就表现了作者对于张五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B.诗人登高而望,看北雁南飞,逐渐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不禁有行将就木的破灭之感。

C.诗中的时间接近黄昏,但作者看到“清秋”之中仍有清秀之景,由此从愁绪中走出,生发出兴致。

D.“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

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诗人对张五的思念。

E.这首诗文字朴实,情感真挚,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时分的景色。

15.有人评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结合“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四句,说说这几句诗是如何体现“言浅意深”的。

(6分)答案14.C、D[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诗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两项给5分。

C诗中的“野哭”不是指哭于野外,而是指恸哭或号啕大哭。

D应是“第七句照应颔联,第八句照应颈联”。

15.对自己滞留他乡数月且衰病一身的遭遇的悲愁。

对乱离时代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对个人无止境的漂泊生活的感伤。

(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赏析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和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和赏析

《秋登兰⼭寄张五》原⽂和赏析
【诗句】时见归村⼈,沙⾏渡头歇。

【出处】唐·孟浩然《秋登兰⼭寄张五》。

【意思】薄暮时分,只见劳作⼀天的⼈们三三两两谈笑⽽归,他们有的⾏⾛在沙滩上,有的休息在渡头边。

语⾔朴素,明⽩如画,给⼈以平淡的美感,洋溢着⽔乡的'劳动⽓息。

【全诗】
《秋登兰⼭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云⾥,隐者⾃怡悦。

相望试登⾼,⼼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全诗赏析】
“时见归村⼈,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如⽉。

”此四句是诗⼈站在⼭上由下⽽上所看见的各⾊景致。

暮⾊下归家的农⼈,⾏过了沙滩在渡头安然歇息;天边茂盛的树⽊好似荠菜⼀般,⽽江畔的悠悠⼩船好似夜⾊未及时的⼩⼩弯⽉。

这四句是本⾸诗的精华所在。

⼭下的静谧村落是⼈⽂景观,⽽远望所见天⾊树影是⾃然景观,近景远景相结合,令⼈领略到秋⽇登⾼远眺所见的怡然景⾊。

诗⼈在景⾊描写之间,笔触⾃然,⽤词朴素,却构造出⼀种平淡悠然、⾼深幽远的氛围。

【《秋登兰⼭寄张五》原⽂和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翻译及赏析创作背关于此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

一说指张諲。

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

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

整体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开头二句从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诗脱化而来,点明自怡悦,为登高望远的缘由之一。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

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

由思念而登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

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

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色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

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两逐渐归来。

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

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

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

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

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

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

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

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

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四句诗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同松月生夜凉,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

这也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

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

古诗文《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

古诗文《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

古诗文《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秋登兰山寄张五唐朝: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译文及注释【译文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注释隐者:诗人自称。

兴:秋兴。

发:激发。

荠:荠菜。

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木的细小。

洲:水中沙洲。

形容远处沙洲犹如一弯新月。

何当:何时能够。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古代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风俗。

万山:襄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蔓山、汉皋山等。

一作“兰山”,误。

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北山:万山在襄阳以北。

试:一作“始”。

“心随”一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薄暮:傍晚。

清秋:一作“清境”。

平沙:又作“沙行”。

舟:又作“洲”。

】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

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为孟诗代表作之一。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秋登兰山寄张五

秋登兰山寄张五
啊?
【 赏析 】
这 是一 首怀 念 旧友 的作 品 。全诗
情 随景生 ,以景烘情 ,情景交融 ,浑为

体。诗人 念故友所 以登高 ,望飞雁
而感到孤寂 ,快到傍晚而感 到惆怅 ,正
处在清 凉 的秋 天 ,又让诗 人充满 了兴
致 ,所以非常希望挚友前来和他一起共
【 作者简介 】
孟浩然 ( 6 号称 “ 王孟 ” 。
【 注释 】 ① 兰 山:
② பைடு நூலகம்暮 :傍 晚。
③ 若 :好像 。 ④ 荠 :野菜 。 ⑤ 何 :什 么时候 。 ⑥ 重 阳节 :即农历九 月九 日。 【 译文 】 北 山笼罩 在缭 绕 的 白云里 ,我 这 个 隐士 自得 其乐 地生活 着 。为 了与你
相 望才登上 了兰 山 ,心 情 随着 飞雁 到 了远 方 。哀 愁是 由于暮 色 引起 的 ,兴 致却 因为这 清凉 的秋天 而激发 。时 时 看见村 里人 归来 ,有 的在沙滩 行走 , 有 的在 渡 口歇 着 。放 眼望去 ,天边 的
树木像 野菜一 样 ,江边 的小洲像 一弯
新 月 。 张五 啊 ,你 什 么 时候 带 着 酒 来 ,与 我 一 起 畅 饮 共 度 这 重 阳佳 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阅读和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阅读和赏析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阅读和赏析【诗句】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处】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意思】接近黄昏时分仍然望不见友人,诗人心中不由生出淡淡的哀愁,然而转望四周,清秋时节秀丽的山光又使诗人逸兴稍起。

诗句描写的是诗人秋日里在山中远望时的心境,一“愁”一“兴”,俱是即景而生:登山不见故人,兼以天*渐晚,故交便更不可见,因而心下生愁;而远望山*正好,何况清秋明净,望之便更觉秀丽可人,故而逸兴暂生。

前者是故交不可见的幽幽怅然,是人世情味;后者是山*犹可观的淡淡欣喜,是隐者情怀。

读之,仿佛可以看到清秋时节山林的秀丽与朦胧,感受到诗人极目远眺时心中泛起的细微波澜,余味无穷。

诗句看似平淡自然,实则言情真切动人。

【全诗】《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全诗赏析】此诗寄张五,开篇即从张五而起。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化用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状写隐者深居云山,悠然自得的心境。

作者因思念张五,而想象其隐居自得之情,而愈是想象则愈是思念,忍不住登高远望:“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登高远望,但见林木苍苍,云海茫茫,似乎只有秋雁在云空中时隐时现。

这时,自己的心也随着雁而飞到远处。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两句承上而来,亦就是“心随雁飞灭”的实际内容。

潇洒的秋意,激起了登高怀人的兴致;而薄暮冥冥,却闭塞了远眺的目光,作者不免引起无端的愁绪。

这是怀人不见,此心未舒时的意绪。

于是游目眺望山下四方之景:“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畔洲如月。

”这四句是游目所见的实景,作者的意绪也由怀人渐渐扩展变化。

所怀之人不见,却见农人归来,歇息沙洲渡口。

由隐者而及于农人,两者表面上似若风马牛,但其中却包含着作者对隐士们一向崇尚的“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王维《渭川田家》)的情调。

孟浩然唐诗《秋登万山寄张五》原文赏析

孟浩然唐诗《秋登万山寄张五》原文赏析

孟浩然唐诗《秋登万山寄张五》原文赏析(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试题资料、作文大全、语文资料、公文资料、素材资料、古诗文、教案大全、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test questions, composition encyclopedia, Chinese materials, official documents, material materials,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synonyms, antonym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孟浩然唐诗《秋登万山寄张五》原文赏析孟浩然唐诗《秋登万山寄张五》原文赏析【作品简介】《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孟浩然唐诗《秋登万山寄张五》原文赏析

孟浩然唐诗《秋登万山寄张五》原文赏析

孟浩然唐诗《秋登万山寄张五》原文赏析孟浩然唐诗《秋登万山寄张五》原文赏析【作品简介】《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

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随雁飞灭”。

因薄暮时思念之“愁”和清秋之“兴”无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见“归村人”,而不见友人踪影,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

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其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二句历来炙人口。

秋登万山寄张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万山:阳西北十里,又称方山、山、汉皋山等。

一作“兰山”,误。

张五:一作张子容,兄弟排行不对,张子容排行第八。

北山:万山在阳以北。

试:一作“始”。

“心随”一句:又作“心飞逐鸟灭”、“心随飞雁灭”、“心随鸟飞灭”等。

薄暮:傍晚。

清秋:一作“清境”。

平沙:又作“沙行”。

舟:又作“洲”。

译文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赏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

张五名子容,隐居于阳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

孟浩然园庐在山附近,因登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为孟诗代表作之一。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秋天的诗句——《秋登兰山寄张五》

秋天的诗句——《秋登兰山寄张五》

秋天的诗句——《秋登兰山寄张五》
《秋登兰山寄张五》原文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登兰山寄张五》赏析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
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
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秋登兰山寄张五》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

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
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

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登兰山寄张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解】:
1、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

2、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韵译】:
面对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我这隐者自己能把欢欣品味。

我试着登上高山是为了遥望,心情早就随着鸿雁远去高飞。

忧愁每每是薄暮引发的情绪,兴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围。

在山上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远看天边的树林活象是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弯月。

什么时候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开怀畅饮共醉。

【评析】:
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

开头四句,先点自悦,然后登山望张五;五、六两句点明秋天节气;七、八两句写登山望见山下之人;九、十两句,写远望所见;最后两句写自己的希望。

全诗情随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浑为一体。

“情飘逸而真挚,景情淡而优美。

”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望飞雁而孤寂,临薄暮而惆怅,处清秋而发兴,自然希望挚友到来一起共度佳节。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细细品尝,够人玩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