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ab859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8.png)
202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试题部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8页。
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点校、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11题,共29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9分。
1~4小题,每题2分;5~11小题,每题3分)(一)积累与运用1. 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鉴.赏(jiàn)丰饶.(yáo)鞠躬尽瘁.(cuì)B. 娴.熟(xián)飘逸.(yì)气冲斗.牛(dòu)C. 斟酌.(zhuó)停滞.(zhì)戛.然而止(gá)D. 坍.塌(tān)伫.立(zhù)栩.栩如生(xǔ)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近年来,借助虚拟的数字空间开展年俗活动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
数字空间的年俗活动虽以虚拟形式呈现,但其_________的共通情感和文化认同却是真实而深沉的,而且它在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上更灵活,更贴近当代审美,因而备受_________。
这种当代与传统的双向奔赴,_________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的道理。
A. 装载吹捧印证B. 承载青睐印证C. 装载青睐印记D. 承载吹捧印记3. 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极端气候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球极端气候仍将频繁出现。
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全国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8969e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c.png)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灵巧(qiǎo)装扮(bàn)B. 沉默(mò)悲怆(chuàng)融化(róng)C. 漫步(màn)嘈杂(cáo)纤细(xiān)D. 美丽(měi)雕刻(diāo)悠闲(xián)答案:C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心动魄脱缰之马毕恭毕敬B. 融会贯通喜出望外鸡鸣狗盗C. 融汇贯通眉清目秀喜笑颜开D. 惊心动魄脱缰之马毕恭毕敬答案:B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B. 假如没有辛勤的园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C. 通过这次比赛,使我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
D. 他的成绩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是因为他每天晚上都在努力学习。
答案:D4. 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蜜蜂在花丛中忙碌着,就像辛勤的蜜蜂。
B. 那片枫叶像火焰一样燃烧。
C. 小明的声音如同一把利剑。
D. 那条小河弯弯曲曲,就像一条银色的丝带。
答案:D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个女孩像一朵盛开的花朵,美丽动人。
B. 那只小鸟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声音清脆悦耳。
C. 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D. 那座山高耸入云,犹如一把利剑直插云霄。
答案:D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阳光下的歌声张晓风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一群孩子在湖边嬉戏。
突然,一个孩子不小心掉进了湖里。
其他孩子吓得惊慌失措,纷纷跑去找大人。
这时,一个名叫小明的孩子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湖里,救起了落水儿童。
小明回到家后,妈妈问他:“你怎么这么勇敢?”小明笑着回答:“我看到有人落水,就想起我小时候,也是你救了我。
所以,我想帮助别人。
”第二天,小明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湖边玩耍。
百度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百度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540f3a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d7.png)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雅俗共赏(yǎ sú gòng shǎng)D. 持之以恒(chí yǐ zhī héng)答案:A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写作培训活动。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C.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是班级的体育委员。
D.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离不开教练的辛勤付出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
答案:B3. 下列成语中,不属于形容时间的成语是:A. 一日千里B. 稀世之宝C. 光阴似箭D. 白驹过隙答案:B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 夜幕降临,整个城市像一只巨大的萤火虫。
B. 他的笑声像春风一样温暖。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像一座知识的宝库。
D.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答案:C5. 下列词语中,属于“一”字词语的一项是:A. 一帆风顺B. 一丝不苟C. 一丝不挂D. 一举两得答案:B6.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这部小说以________为主要描写对象,描绘了一幅生动的________画卷。
答案:施耐庵;农民起义;社会生活7.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这句话出自《________》,这句话主要告诉我们________。
答案:荀子·劝学;后生可畏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的热爱。
答案:苏轼;题西林壁;庐山;祖国河山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中考语文考题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考题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09a46b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96.png)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瞻仰(zhān yǎng)B. 神秘(shén mì)C. 谦虚(qiān xū)D. 沉默(chén mò)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震撼人心B. 遥不可及C. 碧波荡漾D. 恢弘壮阔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B.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学习上的困难。
C. 他的成绩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刻苦学习的结果。
D.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们每天都要努力学习。
4. 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遥不可及:非常遥远,难以达到。
B. 恢弘壮阔:气势磅礴,宏伟壮观。
C. 沉默寡言:很少说话,性格内向。
D. 碧波荡漾:水波荡漾,形容水面波光粼粼。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天空中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B. 这本书对我帮助很大。
C. 小明很聪明,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D. 这座城市的夜景非常美丽。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朱自清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的一生都在为家庭付出。
她没有受过高等教育,却有着非凡的智慧和毅力。
在我小时候,母亲每天忙碌于家务,照顾我和弟弟的生活。
她总是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创造一个温馨的家。
虽然生活艰辛,但她从未向我们抱怨过。
母亲是个勤劳的人。
每天天还没亮,她就已经起床,开始忙碌。
她不仅要照顾我们,还要照顾年迈的祖母。
尽管工作繁重,但她从未放弃过。
母亲是个有爱心的人。
她关心我们的成长,耐心教导我们做人的道理。
每当我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她总是鼓励我们,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母亲是个有责任感的人。
她总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为我们营造一个和谐、幸福的家。
尽管她没有多少文化,但她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责任,什么是爱。
在我心中,母亲就是一座巍峨的山峰,无论风雨,她始终屹立不倒。
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46f609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9.png)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毁灭演绎演绎B. 告别悲壮悲壮C. 谦逊谦逊谦逊D. 慷慨慷慨慷慨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B. 她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这是她努力的结果。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得益于他的勤奋好学。
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招待招呼B. 传播传播C. 驱使驱使D. 搬运搬运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座大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江面上。
B. 那片树林里,鸟儿在欢快地歌唱。
C. 她的笑声像春天的阳光一样温暖。
D. 这本书像一块磁铁,吸引着我不断阅读。
二、阅读理解(5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夏天,池塘里满是荷花。
清晨,荷花上的露珠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珍珠;傍晚,荷花慢慢合拢,仿佛在向人们道别。
夏天,荷塘里还有各种小鱼,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仿佛在享受夏日的清凉。
【乙】秋天,果园里果实累累。
苹果、梨、葡萄等各种水果挂满枝头,吸引着人们前来采摘。
秋天,天空湛蓝,白云飘荡,阳光温暖,是个丰收的季节。
1. 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现夏天和秋天特点的词语。
(2分)2. 请简要概括夏天和秋天的不同之处。
(2分)3.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对夏天和秋天的感受。
(4分)(二)古诗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人通过描写泰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B. 诗中的“造化钟神秀”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泰山的美丽景色。
C. 诗中的“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表现了诗人对泰山的向往之情。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河北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1dc6d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06.png)
中考试题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1~2题14分)今年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75周年,学校开展“红色‘冀’忆”主题活动。
1.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太行巍巍,滹沱滔滔。
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一处松柏苍郁的坡岭上,甲(落成/坐落)着革命圣地西柏坡。
西柏坡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名字,它被称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在这里,中共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同志称之为“进京赶考”。
23日11时,“赶考”的人们乘汽车从西柏坡出发,17时到达唐县淑闾村;24日4时出发,11时许到达保定,傍晚到达涿县并留宿;25日改乘平汉线火车,(líng chén)出发,6时到达北平清华园站。
这一路风尘仆仆,向着新中国走去。
75年过去了,重温“进京赶考”这段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精神不断乙(激励/激荡)着我们,(bǐng chí)理想信念,砥砺奋斗前行。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líng chén)______ ②(bǐng chí)______(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ú)B. 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ú)C. 松柏苍郁(yú)风尘仆仆(pū)D. 松柏苍郁(yù)风尘仆仆(pū)(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甲______ 乙______(4)有同学读到“擘画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时,思考“擘画”的意思。
依据“擘”的字形,他想到“擘”的意思可能与部首“手”有关。
结合语境推测,“擘画”的意思应该是______(①筹划②一幅画③管理)。
(请从括号内选择,只填序号)(5)有同学手绘了“进京赶考”路线示意图(下图),请根据文段内容在序号处补充出对应的地名。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
![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b7ad2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d.png)
语文试卷第Ⅰ卷(共70分)一、语文基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2分。
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狭隘.(yì)津.津有味(jīn)B.剔.透(tī)步骤.(zhòu)既往不咎.(jiù)C.濒.临(bīn)颈.椎(jīng)载.歌载舞(zǎi)D.庇.护(pì)广袤.(mào)中流砥.柱(jīn)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古木参天,竹林掩映,环境十分清幽静谧。
B.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兰亭序》是学习行书的首先字帖。
C.面对圆明园的断壁残垣,我们坚定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
D.垃圾分类即能回收可再利用资源,又有利于环保,可谓两全其美。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与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与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B.他出射于书画世家,自幼便随研究敦煌艺术的父亲出入莫高窟,耳.濡目染...,最终选择了用线条的色彩演绎人生。
C.玉不琢不成器......,一个运动员天赋再好,如果没有教练的悉心心指导和严格训练,也难以超越自我,取得优异成绩。
D.柳敬亭拜说书艺人莫后光为师,虚心学习,说书技艺炉火纯青,成为扬州评话的一代宗师,真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4.在下面语段中,一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沙漠地区的兀鹰个个都是捕猎高手,却很少单独出去,这与沙漠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有很大关系,这种环境下,为了避免被天敌捕获,许多弱小运动都有很强的逃生能力,兀鹰来说,想获得足够食物,单干就不如合作。
A.因为但是只要 B.所以因此只要C.因为因此如果 D.所以但是如果5.结合语境修改画线病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现代工业社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过多燃烧,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热和隔热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玻璃罩”,太阳辐射到地球的热量向外层空间无法发散,造成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
2023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3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e3fc8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e.png)
2023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下列四个选项中,哪个词与“勤奋”意义相近?
A. 懒散
B. 热情
C. 冷漠
D. 无聊
答案:B
2. “行百里者半九十”中的“九十”意思是多少?
A. 90
B. 10
C. 100
D. 50
答案:A
3. 下列句子中,语法错误的是:
A. 我们正在学五年级的数学课程。
B. 她很喜欢冬天的雪景。
C. 他们昨天去了公园玩。
D. 他们两个是很好的朋友。
答案:D
...
第二部分:填空题
1. “鱼跃龙门”中的“龙门”是指 ___________。
答案:一座山
2. “狼吞虎咽”中的“狼”和“虎”是形容词,表示 ___________。
答案:贪婪
...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
1. 短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什么?
答案:动物性
2. 在文中,作者提到的“中国饲养学准则”主要是告诉读者___________。
答案:如何正确饲养狗
...
第四部分:作文题
请你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80字以上的短文。
...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A
3. D
...
第二部分:
1. 一座山
2. 贪婪
...
第三部分:
1. 动物性
2. 如何正确饲养狗...。
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2cff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3.png)
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下列四个词中,哪一个词的意义与其他三个不同?A. 摇摆B. 摇滚C. 摇曳D. 摇晃答案:B2. 以下哪个词的注音不正确?A. (xǐ)B. 暴(bào)C. 角(jué)D. 看(kān)答案:C3. “含苞待放”中的“苞”指的是花苞,下列词语中哪个与此意思最接近?A. 山峦B. 碧玉C. 苍松D. 花瓣答案:D4. “天生我材必有用”这句话中的“材”指的是?A. 才华B. 资质C. 面料D. 材料答案:B5. 以下句子中哪个标点符号使用不当?A. 假期里,我去了北京,上海,香港三个城市。
B. 花园里有:桃花、杏花、梅花、蔷薇花等。
C. 小明的爱好是:足球、篮球、羽毛球和游泳。
D. 大海里有无数的生物,如:鱼、虾、蟹、贝类等。
答案:A6.下列选项中,哪个不属于地球主要的自然环境问题?A. 水资源短缺B. 空气污染C. 森林覆盖率过高D. 土壤与水流污染答案:C7.以下哪个成语的意思最接近“惩前毖后,治病救人”?A. 富贵不能淫B.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C. 妄自菲薄D. 治病救人答案:D8.以下哪个古文诗句表达的思想最接近“人人生而平等”?A. 黄河之水天上来B.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C.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D.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答案:A9. 下列动物哪一项所属种类与其他不同?A. 狮子B. 老虎C. 大象D. 大熊猫答案:D10. 有些父母在孩子还没有上学的时候,就培养他们的运动、音乐、语言等能力。
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A. 可以学一些课外技能,有利于将来找工作B. 学会一项能力会极大锻炼孩子的智力C. 让孩子多做能发展智力的活动D. 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并更好地适应社会答案:D11.下列哪句话有错别字?A. 我们每年六月一日都要参观博物馆。
B. 各位同学,要进优秀的高中,就须要拼命努力哦!C. 走了这么久的路,终究要还的。
202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安徽省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333dc9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7.png)
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 默写。
(1)阅读中国古代诗文,常见“天下”二字。
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杜甫心系苍生的济世情怀;从《岳阳楼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范仲淹的开阔胸襟和崇高境界;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我们读出了辛弃疾收复失地、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2)中国古代诗歌常常追求含蓄隽永的表达效果,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写了友人离开后诗人的深情凝望,寓情于景,言有尽而意无穷。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甲】它以难zhē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节选自《艾青诗选·太阳》)【乙】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群星倦了,一颗颗地散去……黎明——这时间的新嫁娘啊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从天的那边到来……我们的世界为了迎接她,已在东方张挂了万丈的shǔ光……(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丙】光给我们以智慧光给我们以想象光给我们以热情创造出不朽的形象(节选自《艾青诗选·光的赞歌》)(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ē()掩召()唤散()去shǔ()光(2)下列对诗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B.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C. 黑夜/收敛起/她那神秘的帷幔D. 乘上/有金色轮子的/车辆(3)【甲】【乙】【丙】三则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艾青“诗中有画”创作特点的一则是_________。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真题卷(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3252735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46.png)
2023年长春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卷包括四道大题,共23道小题。
共8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丈夫也罢,小丈夫也罢,自己其实是渺乎其小的,整个儿人类只是一个小圆球上的一些碳水化合物,庄子所谓马体一毛,其实还是放大了看的。
然而,“顶天立地”的是自己,“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也是自己。
再说自己的扩大,在一个寻常人的生活里也可见出。
且先从小处看。
小孩子就爱搜()集各国的邮票,正是在扩大自己的世界。
从前有人劝学世界语,说是可以和各国人通信。
你觉得这话幼稚可笑?可这未尝不是扩大自己的一个方向——这样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自己而言都是好的。
将自己关闭在自己丁点大的世界里,往往越爱好越坏,所以非扩大自己不可。
但是扩大自己得一圈儿一圈儿的,得充实,得tā( )实,别像肥皂泡儿,一大就裂。
力量怎样微弱,却是自己的。
相信自己,靠自己,随时随地尽自己的一份儿力往最好里去做,让自己活得有意思,一时一刻一分一秒都有意思。
1.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搜集()(2)tā()实2. 下列跟庄子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B. 《道遥游》《秋水》都是《庄子》中的篇目。
C.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后生可畏”出自《庄子》。
D. 《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自己的由小而大②自己的大③自己的小A. ①③②B. ③②①C. ②③①D. ①②③4. 对画波浪线句中“意思”一词解释恰当的一项是( )A. 意见:愿望B. 礼品所代表的心意C. 某种趋势或苗头D. 情趣;趣味5. 古诗文默写填空,(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学而》)(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届中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2024届中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39e60e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84.png)
2024届中考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5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2题。
1.(3分)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烂漫(làn)B.非难(nán)C.愚钝(yū)D.渺茫(wáng)2.(3分)上面语段中画线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央央不乐B.自抱自弃C.花团绵簇D.美不胜收3.(3分)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州园林修剪和栽种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将“修剪”和“栽种”调换位置)B.每一位老师都非常特别希望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
(删掉“非常”或“特别”)C.随着一声巨响,使“神州十五”号返回舱在预定区域内成功着陆。
(去掉“使”)D.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尤其是那些能暴露主旨的标题。
(将“暴露”改为“揭露”)4.(3分)下列相关信息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儒家经典B.蒲松龄——清代文学家C.林冲——景阳冈打虎D.《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5.(3分)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班级转来一位新同学,他整日一言不发,也不参与课堂小组讨论。
作为同桌,你想劝他参与到讨论中来。
你对他说:A.“小组讨论人人都要发言,你有什么特殊的?你必须说话!”B.“小组讨论是大家思维碰撞的过程,我们特别期待你能参与。
C.“你现在学习成绩不好,难道想拖我们小组的后腿吗?”D.“你一言不发,是想念原来的同学了吧?你真重情义呀!”6.(3分)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A.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B.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C.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D.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7.(7分)按教材原文填空。
(6)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落花”自喻,表现诗人不忘报国之志,至死也要牵挂国家的句子是:二、阅读(45分)(一)阅读《岳阳楼记》选段,回答8—10题。
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2024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4ea346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b.png)
2024年呼和浩特市中考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考生必须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学校团委举行“文润北疆,赞美家乡”主题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花漾北疆】1.宣传组为学校微信公众号拟写了一段宣传语,请你按要求完成任务。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
”说到呼和浩特栽培丁香的历史,人们一定会提到将军衙署。
①历经c2ng 桑,表达善意的丁香因耐旱、坚韧、雅致成为呼和浩特市的市花。
②这四株丁香树已经生长了一百七十多年。
③装点着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成就了一种鲜明动人的塞上风情。
④将军衙署里的四株丁香树见证了绥远城的荣辱兴衰。
从角落里来,向开阔中去,回报世界以磐香。
在丁香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尊与进取,看到了北方的雄浑与磅b6。
在青山下,在黄河边,不负季节之约的丁香,正在和煦的阳光下浓郁发放,散发着自己独有的清香。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③④②B.①④②③C.④①③②D.④②①③【答案】(1)沧xm礴zhan(2)D【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沧桑(cang sang):成语“沧海桑田”的缩用。
大海变成了种桑树的田地,种桑树的田,变成了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馨香(xin xiang):散播很远的香气;芳香馥郁貌。
磅礴(pangbo):形容气势盛大,广大无边。
绽放(zh汕但ng):指花开放。
也形容如花一样开放。
【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语句排序。
④“将军衙署里的四株丁香树见证了绥远城的荣辱兴衰”紧承“说到呼和浩特栽培丁香的历史,人们一定会提到将军衙署”的地点,为首句;②“这四株丁香树已经生长了一百七十多年”紧承④中“将军衙署里的四株丁香树”,为次句;①“历经cang桑,表达善意的丁香因耐旱、坚韧、雅致成为呼和浩特市的市花”紧承②句“一百七十多年”,说明了丁香成为呼和浩特市花的原因,为第三句;③“装点着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成就了一种鲜明动人的塞上风情”,说明了丁香对呼和浩特的重点性,总结全段,表达了丁香的赞美之情,为末句。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adc8f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fa.png)
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1.下列依序填入括号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mò()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cuì()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A. cén 莫粹 yìB. cén 莫碎 yìC. chén 漠粹 jìD. chén 漠碎 yì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B.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C.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D.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在这片土地上,他孜孜不倦....地耕耘着,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
B. “送温暖”的钱必须真正送到贫困者手中,李代桃僵....的冒领行为要受到法律的严惩。
C. 产业扶贫能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有了稳定的脱贫政策,农民脱贫的信心与日俱增....。
D. 疫情期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生们妙手回春....,治愈了众多患者,让他们重获健康。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有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是同学们能不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所在。
B.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国家也遭遇过很大的挑战。
C. 学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D. 不几天,刘备带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刑道荣引兵出战。
初中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带解析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带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8b6108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8.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沉鱼落雁鸡鸣狗盗B. 精卫填海鹏程万里C. 雕梁画栋倾国倾城D. 翻天覆地破釜沉舟答案:C解析:A选项中“沉鱼落雁”应为“沉鱼落雁,闭月羞花”;B选项中“鹏程万里”应为“鹏程万里,前途无量”;D选项中“翻天覆地”应为“翻天覆地,惊天动地”。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这个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们,使我们陷入了沉思。
B.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团结的力量。
C. 这个问题非常复杂,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D. 他不但学习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
答案:B解析:A选项中“陷入沉思”应为“陷入沉思之中”;C选项中“研究和思考”应为“研究并思考”;D选项中“不但学习优秀”应为“不但学习优秀,而且品学兼优”。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不正确的一句是()A. 她不但会唱歌,还会跳舞。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引人入胜。
C. 这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就可以安心工作了。
D. 我昨天去了图书馆,借了几本书。
答案:A解析:A选项中“不但会唱歌,还会跳舞”应为“她不但会唱歌,而且会跳舞”。
4. 下列各句中,用词不当的一句是()A. 这位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使我们受益匪浅。
B. 我对他的决定表示怀疑,认为他这样做是不明智的。
C. 这个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D. 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答案:B解析:B选项中“不明智的”应为“不理智的”。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那里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B. 他的话语犹如一把利剑,刺痛了我的心。
C. 他的笑容犹如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
D. 他的歌声如同天籁之音,令人陶醉。
答案:A解析:A选项中“风景如画”应为“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离骚》中“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一句中,“掩涕”的意思是()答案:擦泪解析:根据句意,掩涕即擦泪。
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
![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ace056c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5.png)
山东省威海市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共120分,其中5分为卷面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的试题都必须在专用的“答题卡”上作答。
选择题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其它题目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作答。
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3分)A.宽宥(yòu)私塾(shú)各得其所(dé)不修边副(fú)B.闲暇(xiá)翩然(piān)大相径庭(jìng)心不在焉(yān)C.契合(qì)荤菜(hūn)雕梁画栋(liáng)司空见惯(guàn)D.云霄(xiāo)贮蓄(zhù)忍俊不禁(jīn)和颜悦色(hé)2.根据提示,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8分)①金沙水拍云崖暖,。
(毛泽东《七律·长征》)②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③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④,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其一)》)⑤,零丁洋里叹零丁。
(文天祥《过零丁洋》)⑥,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⑦何处望神州? 。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⑧大漠沙如雪,。
(李贺《马诗》)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班级开展以汉字文化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你可以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去读朱自清《经典常谈》中的《《说文解字〉第一》。
B.阅读科普作品,可以质疑问难。
如读《昆虫记》,要思考法布尔对动物习性的观察和分析是否全部正确。
C.阅读外国小说,要理解小说的文化内涵。
如要读懂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不但要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更要了解欧洲的历史、文学等内容。
2024年辽宁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
![2024年辽宁省中考真题试卷语文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f40383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1.png)
2024年辽宁省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聪颖(yǐng)峭壁(bì)羡慕(mù)目不窥园(kuī)B.亢奋(kàng)黄晕(yūn)恬静(tián)振耳欲聋(zhèn)C.真挚(zhī)微薄(báo)晶萤(yíng)巧妙绝伦(lún)D.飞窜(cuàn)慰勉(wèi)尊循(zūn)丰功伟绩(jì)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井冈山到西柏坡,从嘉兴到延安……灿若繁星的红色资源________着我们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________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记录着党的优良传统,________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始终是________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奋发图强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A.见识艰苦卓绝记载鼓励B.见识艰苦朴素承载鼓励C.见证艰苦卓绝承载激励D.见证艰苦朴素记载激励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中国之所以被称为诗国,不是因为我们人人都写诗,而是我们有一个崇尚读书、崇尚诗教的民族传统。
②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着文化种子,滋养着我们的诗意人生。
③我们不一定人人都是诗人,但是我们可以从诗词中体味到温馨浪漫和灵趣哲思。
④通过读诗,让我们回顾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让我们感受到更加美好的精神境界。
A.“崇尚读诗”“温馨浪漫”和“精神境界”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
B.句②中“诗歌在我们的身边撒播文化种子”的主干是“诗歌撒播种子”。
C.句③用“但是”连接前后两个分句,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
D.句④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将句子中的词语“通过”换成“只要”一词。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某中学开展“悦读书海·畅享经典”主题读书活动,安排如下:(1)书海拾贝,研精致思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含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4a992ba58da0116d174953.png)
中考语文试题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5分)1.斗折蛇行,。
(柳宗元《小石潭记》)2.锦帽貂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 ,落日故人情。
(李白《送友人》)4.试问卷帘人,。
(李淸照《如梦令》)5. ,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登泰山记(节选)姚鼐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蹬几不可登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
(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
”余曰:“木小不堪也。
”僮曰:“留以为栋。
”余曰:“木大不宜也。
”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
”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宜用也,岂惟木哉?,’他日,为余生炭满炉,烘人。
余曰:“太多矣。
’’乃尽.湿之,留星星三二点,欲明欲灭。
余曰:“太少矣。
”僮怨曰:“火一也,既嫌其多,又嫌其少。
”余曰:“小子听之,情各有所适也,岂惟火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初三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
![初三语文中考真题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a9f41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5.png)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磁石炽热B. 沸腾融化熔化C. 恍若迷离欣喜若狂情不自禁D. 精彩绝伦惊涛骇浪纷至沓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学校组织了一次关于环保的演讲比赛,提高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B. 为了这次比赛,我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C. 我对他的成绩表示赞赏,因为他每天晚上都坚持学习到深夜。
D.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严重。
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中的意思是“他的”。
B. “矣”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中的意思是“了”。
C. “之”在“予欲无言”中的意思是“的”。
D. “予”在“予欲无言”中的意思是“我”。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夫妻之道,相敬如宾B.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C. 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B.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创作的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
C. 《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的神魔小说。
D. 《水浒传》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创作的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二、阅读理解(40分)(一)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父亲的手我的父亲是个木匠,他的手非常巧,能做各种家具。
我记得小时候,每当放学回家,总能看到父亲坐在屋檐下,专注地做着手中的活。
他的手指粗壮有力,关节有些变形,但动作却非常灵活。
我常常好奇地看着他,心里暗暗佩服。
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想要学做家具。
我对父亲说:“爸爸,我想学做家具。
”父亲微笑着看着我,说:“好,那你就跟我学吧。
”于是,我开始跟父亲学做家具。
2023年安徽中考试卷语文
![2023年安徽中考试卷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b4f477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1.png)
1、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锐不可挡旁征博引截然不同B. 抑扬顿挫根深蒂固提心掉胆C. 恪尽职守脍炙人口销声匿迹D. 汗流夹背因地制宜相得益章(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读得津津乐道。
B.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他表现得从容不迫,指挥若定,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C. 他演讲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内容却空洞无物,让人听了索然无味。
D. 这座城市的夜景美不胜收,每当夜幕降临,灯火阑珊,总让人流连忘返。
(答案)D(注:此题假设“灯火阑珊”在此处为误用,实际使用中需根据语境判断,但按题目要求选最恰当的一项,D项整体语境更贴切)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能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个人素养的关键。
C. 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深受同学们喜爱。
D. 为了防止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通管理部门加强了道路安全监管。
(答案)C4、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弱冠”指的是男子二十岁的年纪,这时要举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B. “社稷”在古代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神,“稷”指谷神。
C. “寒舍”是谦辞,用于称呼别人的住所,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D. “令堂”是对自己母亲的尊称,而“家母”则是称呼对方母亲的敬辞。
(答案)A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你为什么不去呢?”他问道:“是不是有什么顾虑?”B. 安徽的名胜古迹有很多,如:黄山、九华山、天柱山……等。
C.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曹雪芹。
D. 他喜欢读的书有《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
(答案)C6、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认为只要心灵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如同近邻。
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了诗人登上泰山之巅,俯瞰群山时的豪迈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试题卷附参考答案说明:1.本卷共四大题,27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亘古(gèng) 狩猎挺而走险(tǐng) 怒不可遏B.干涸(gù)炽热尽态极妍(yán) 万恶不郝C.花圃(pǔ) 荫蔽锐不可当(dāng) 粗制烂造D.恣睢(zì)取缔鲜为人知(xiǎn) 眼花缭乱2.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风儿从我脚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但是人类错了,大自然在某个清晨突然咆哮,于是水和空气的污染,臭氧层破坏,阳光越来越凶猛地照射,都成了人类必须面临的严峻困境。
②也许是人类的天性,凡是无偿获得的东西,就不为自己所珍视。
③当原本无偿的东西开始收费以后,人类才珍视它们。
④我们曾以为大自然恣肆汪洋,可以无限攫取。
⑤人类肮脏了那些洁净的物质,于是有了装在瓶子里的蒸馏水和氧气罐头等等商品。
A.②④①⑤③B.②⑤④③①C.④③②①⑤D.④⑤①③②5.依照下列画线句,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困境无可避免。
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穿过的原始森林,它常常让你迷失方向,步入歧途;_______________……走出困境,要有冷静从容的气度,________________……A.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半途而废要有自我审视的智慧B.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有机智应对的智慧C.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经历的沼泽地,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半途而废要有机智应对的风范D.困境就像人生路上要翻越的大雪山,它常常让你饥寒交迫,不能自拔要有自我审视的风范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
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
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
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
(周国平语)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
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
C.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
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
(4分)春泛若耶溪①唐·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②。
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③,愿为持竿叟。
【注释】①若耶溪,相传为西施浣纱处。
作者綦( qí)毋潜,江西赣州人,其诗喜写山林,此诗为诗人归隐后的作品。
②南斗:指天空中的南天斗宿。
③生事且弥漫:人生世事如溪水边弥漫的烟雾。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诗中描写了诗人春花月夜泛舟溪上所见的幽美景色。
B.诗中“晚”字点明泛舟的时间,“花”字切合诗题中的“春”。
C.诗句“潭烟飞溶溶”写出水潭边云雾弥漫、炊烟袅袅的清幽宁静。
D.诗句“愿为持竿叟”表明作者热爱若耶溪的山水,追慕幽意人生的态度。
8.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句“此去随所偶”与《与朱元思书》中的“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有异曲同工之妙,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情。
B.“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一联运用对偶修辞,写出泛舟时时间的推移和景致的转换。
C.全诗紧扣“泛”字进行景物描写,移步换景,富有动势。
D.这首诗风格清幽激越,语言清新自然,浑然天成,体现出一种兴味深长的意境。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 -13题。
(10分)楚庄王欲伐越①。
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日:“政乱兵弱。
”庄子日:“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注释】①越:越国。
②睫:眼睫毛。
③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王之兵自败于秦晋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①丧( ) ②明(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2分)(三)古诗文积累。
(8分)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1) _________,君子好逑。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
(3)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
(4) _________,童稚携壶浆。
(5)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思念。
(6)在被争名逐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________,________”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
(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 - 20题。
(16分)两角钱肖复兴有时只是举手之劳,就能帮助别人,但我们对好多举手之劳的事情却总是熟视无睹,而不愿意伸出手来。
那天下午,我去邮局寄信,人很多,大多是在附近工地干活的民工,才想到是他们发工资的日子,在往远在千里之外的家里寄钱。
我寄了一摞子信件,最后算邮费,掏光了衣袋里所有的零钱,还差两角钱。
我只好掏出一张一百元的票子,请柜台里的女服务员找。
她没有伸手接,望了望我,面色不大好看。
为了两角钱要找一百元的零头,这确实够麻烦的,难怪她不大乐意。
我下意识弯腰又翻裤兜的时候,和一个男孩子的目光相撞。
他穿着一身尘土仆仆的工装,就站在我旁边的柜台的角上,个头才到我的肩膀,瘦小得像个豆芽菜。
我发现他的眼光里流露着犹豫的眼神,抿着嘴,冲我似笑非笑的样子,有些怪怪的。
而他的一只手揣在裤袋里,活塞一样来回动了几下,似掏未掏的样子,好像那里藏着刺猬一样什么扎手的东西。
这更让我感到奇怪了。
没有,裤袋也翻遍了,确实找不出两角钱。
我只好把那张一百元的票子又递了上去,服务员还是没有接,说了句:你再找找,这才两角钱还没有呀。
可我确实没有啊,我有些气,和她差点没吵起来。
这时候,我的衣角被轻轻拉了一下,回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子。
我看见他的手从裤袋里掏了出来,手心里攥着两角钱:“我这里有两角钱。
”说完这句外乡口音很重的话,他羞涩地脸红了。
原来刚才他一直想帮助我,只是有些犹豫,是怕我拒绝,还是怕两角钱有些太不值得?我接过钱,有些皱巴巴的,还带有他手心的温热,虽然只有两角钱,我还是谢了他。
他微微地一笑,只是脸更有些发红了,真是一个可爱的孩子。
寄完信,我去附近的超市买东西,破开了那一百元的票子,有了足够的零钱。
我又回到邮局里,不过,那时已是落日的黄昏,不知那个孩手还在不在?我想如果那个孩子还在,应该把钱还给他。
他还真的在那里,还站在柜台的角上,那些民工还没有汇完钱,他是在等着大人们一起回去。
我向他走了过去,他看见了我,冲我笑了笑,因为有了那两角钱,我们成了熟人,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
走到他的身边,我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
我不知道这样做对不对,但看到他那样的笑,总觉得他是在为自己做了一件帮助人的好事,才会这样的开心。
能够帮助人,而且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尤其是帮助了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大许多的大人,心里总会产生一种美好的感觉吧。
我当时就这样想,干嘛要打破孩子这样美好的感觉呢?一句谢谢,比归还两角钱,也许,更重要吧?我轻轻地抚摸了一下他的头,问了问:“还没有走呀?”然后,我再次郑重地向他说了声:“谢谢你啊!”他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以后,我多次去过那家邮局,再也没有见过那个孩子,但我怎么也忘不了他。
他让我时时提醒自己,面对一些举手之劳的事情,能够伸出手来去帮助他人,一定要伸出手来。
(选自《北京晚报》,有删改)15.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16.试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任选其中两种),对文中画线句子进行具体分析。
(4分)17.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他的笑容让我感到一种天真的亲切,很干净透明的那种感觉”中“干净透明”的含义。
(2分)18.“我”原想把钱还给男孩子,后面又打消了还那两角钱的念头,这是为什么?(2分)19.文中最后写到男孩子的脸上“再次绽放出笑容”。
请写出男孩子此刻的心理活动。
(2分)20.男孩子帮助“我”的仅仅是两角钱,请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我怎么也忘不了他”?(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1 - 25题。
(14分)云中谁寄锦书来朱铁志电脑的普及,使文字书写急剧退场。
用惯了纸笔的中老年人,还在挣扎着试图挽住书写的臂膀。
而年轻一代,已然习惯了无纸化的生存。
提笔忘字,渐成常态;书法之美,只在少数书家手中流连。
在手机和电子信箱越来越便捷的当下社会,能够收到一封手写的信件已是一种幸运,能够收到一封文辞淳美朴实、书法俊逸洒脱的书信,简直就是一种奢望。
传统尺牍信札中所包涵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似乎正渐行渐远,使即使不算老派的中年人,也不免感到一丝惆怅。
我算幸运的,因工作和个人写作的关系,使我常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熟悉或不熟悉的朋友的来信,其中不乏理论大家和文学名家的信札。
有的文白间杂,言近旨远;有的雅淡平和,娓娓道来;有的词锋犀利,一语中的;有的嘘寒问暖,饱含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