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微机及应用64学时第五部分第7讲0323
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五版
微机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工业自动化控制
微机作为控制器,通过采集传感器信号和执行器控制指令,实现 对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
智能家居系统
微机作为家庭控制中心,通过接收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和用户的操作 指令,控制家居设备的运行。
交通信号控制
微机作为交通信号控制器,根据交通流量和路况信息,实时调整交 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
利用微机实现自动化生 产线的控制、监测和管
理。
信息技术
利用微机进行信息处理 、信息存储和信息传输
等。
人工智能
利用微机实现机器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图像 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
02
微处理器结构与工作原理
典型微处理器结构
寄存器组:包括通用寄存 器、专用寄存器和控制寄 存器,用于暂存数据和指 令。
控制单元:负责指令的取 指、译码和执行控制。
USB总线
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是一种串行数据传输的总线标准,具有即插即用、热插拔 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部设备连接。
通信接口电路及数据传输方式
通信接口电路
通信接口电路是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 备之间数据传输的硬件电路,包括并 行接口电路和串行接口电路两种类型 。
06
总线与通信接口技术
总线概述及分类
01
总线定义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
02
总线分类
根据总线所处位置的不同,总线可分为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根据总线
上传输信息类型的不同,总线可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
03
总线标准
为了解决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问题,计算机中采用了标准化的总线,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依据本大纲根据《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对学生实验能力培养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微机原理实验是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微机原理实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简单电路,调试简单汇编程序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基本理论与技术内容通过对一些基本控制线路的连接的实验(I/O、8255方式、数码管显示)等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了解芯片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达到能正确使用和选用基本的元器件,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调试方法及如何分析简单的微机接口电路。
四、学生应达到的实验能力标准1. 掌握74L273的工作原理。
2. 掌握8255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 通过并行接口8255实现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拟控制,进一步掌握对并行口的使用。
4. 掌握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5. 掌握I/O地址译码电路的工作原理。
6. 学会分析简单电路,调试简单汇编程序。
五、学时、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学时:机械类专业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实验4学时,占总学时10%。
课外上机15学时教学文件:校编《微机原理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学生自拟。
教学形式:本课程实验为综合性实验。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写出实验程序,指导教师应概述实验的原理、方法及仪器使用等,并作针对性指导,具体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由学生独立完成。
课外上机要求每个学生完成8-10道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及调试。
以巩固和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编程技能及程序调试的技能。
六、实验考试方法与成绩评定根据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纪律、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给出A、B、C。
对缺实验成绩者,本课程不予通过。
七、实验项目、适用专业及学时分配八、本课程实验用主要仪器设备及仪表微机原理实验箱、微型计算机。
030431007微机原理及应用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30431007课程英文名称: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课程总学时:64 讲课:52 实验:12 上机:0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1.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微机原理及应用"是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新技术、新器件发展迅速。
考虑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学习中重点介绍中央处理器的结构、指令集及工作原理及内存储器、各种接口芯片的结构与工作方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围绕总线系统的工作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建立起整机的概念。
同时,使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能力,可以进行底层设计。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学内容以微机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要求学习中央处理器的结构、指令集及工作原理及内存储器、各种接口芯片的结构与工作方式,同时,使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能力,可以进行底层设计。
(1)以理解原理、具备编程能力为主,尽量避免过多或过复杂处理器的介绍,加强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的讨论。
(2)理论与实践结合,原理围绕总线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是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工程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内容丰富,应用广泛,新技术、新器件发展迅速。
考虑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学习中重点介绍中央处理器的结构、指令集及工作原理及内存储器、各种接口芯片的结构与工作方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围绕总线系统的工作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建立起整机的概念。
同时,使学生掌握汇编语言的编程能力,可以进行底层设计。
工作方式,力求使学生在学习完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后,能够建立起整机的概念。
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五版)PPT课件
•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二章 微型计算机组成及微处理器功能结构 • 第三章 80X86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 第六章 半导体存储器及接口 • 第八章 中断和异常 • 第九章 输入/输出方法及常用的接口电路
2021
1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
X为负时:求[X]补是将[X]原的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位
变反加1.
求[X]反是将[X]原的符号位不变,其余各位
变反.
2021
微机原理及应8用
补码没有+0和-0之分;反码有+0和-0之分
[+0]补=00…..00=0 [-0]补=00…..00=0 [+0]反=00…..00=0 [-0]反=00…..00=111…..11
解: ①.设x=129,y=79则
[x]补=10000001B,[y]补=01001111B [-y]补=[y]变补=10110001B [x-y]补=[x]补+[-y]补=00110010B 最高位有进位,
结果为正[x-y]补= [x-y]原=00110010B x-y=50
②.设x=79,y=129则
• 二进制:数的后面加后缀B. • 十进制:数的后面加后缀D或不加. • 十六进制:数的后面加后缀H.
2021
微机原理及应5用
1.1.3 整数
1.无符号数
8、16、32位全部用来表示数值本身。
最低位LSB是0位,最高位MSB是7、15、31。
2.带符号整数
1).原码: 设X=+1011100B,Y=-1011100B
• 补码:优点:符号位和数值一起运算; 减法可以变成加法运算.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BJD0614课程中文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英文名称:MicrocomputeranditsApp1ications课程性质:必修课程学分数:4学分课程学时数:64学时(56+8)授课对象:电子信息工程本课程的前导课程:计算机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的是微机各个组成部分(微处理器、内存、I/O接口、总线等)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要求学生能通过课程学习,为后续的专业方向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本课程属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核心基础必修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认识微机的基本组成,掌握微机的工作原理,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了解微机及其应用的技术发展,具备微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和要求(-)微型计算机绪论1、微机的概念及其发展;2、常用数制与信息编码;3、微机的组成结构:CPU、存储器、I/O接口、总线;4、微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简单模型机介绍;重点:微机的概念、微机的组成结构;难点:模型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微机的一般概念及发展;理解微机的工作过程;掌握计算机中数的表示和编码。
(-)80X86微处理器1、8086/8088CPU功能结构;2、8086/8088CPU的引脚信号及工作模式;3、8086/8088CPU的主要工作时序;4、X86系列微处理器结构;5、32位CPU工作模式;重点:CPU的内部结构、工作模式、主要工作时序。
难点:最大模式、工作时序、32位CPU的保护模式。
了解80286以上微机的结构及寄存器种类和用途;理解8086微机的工作模式及总线操作时序;掌握INTE1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程序的执行过程;8086的处理器的寄存器的种类用途。
(Ξ)8088/8086指令系统1、8088/8086寻址方式和指令集2、汇编程序程序设计重点:8088/8086指令集难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了解汇编语言的语句类别、结构;理解8088/8086的寻址方式;掌握指令系统中各指令的功能、特点、用法,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1. 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微计原理及应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先修课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本课程以当今主流微处理器80X86为结合点,分析它的结构特点、操作原理、指令系统以及汇编语言设计的基本方法。
然后讲解80X86主要外围支援芯片的功能、结构、编程方法以及基本外部设备的接口技术。
在此基础上, 对键盘、LED数码显示器、AD与DA转换器等基本外部设备的原理与接口技术进行讨论。
此外对微计算机系统总线、其它微处理器结构也给以介绍。
2. 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作用微机原理及应用是机电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本科专业课。
它是为培养满足材料类高等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研究微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在微计算机中的应用和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结合应用问题的科学。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对微处理器及微计算机内部结构的进行深入的研究,课程包括汇编语言的学习及应用。
还包括中断、接口、总线的使用技术的应用,如何使用软件编程控制硬件的正确方法。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一门核心课程。
电工电子微机原理及应用模拟电子、数字电子技术图1 微机原理及应用与已学相关课程的关系图2 微机原理及应用与机自专业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的关系3. 对专业培养要求支撑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毕业要求中的知识、能力与素质:(1).毕业要求3中的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材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理论前沿、发展前景和发展动态,包括新工艺、新方法、先进的成型设备和新的成型理论知识;(2).毕业要求5中的具有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理解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计算机系统这三个名词术语的内涵;掌握微处理器、微计算机、微计算机系统概念术语;;了解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概况。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适用专业:计算机,机械,电子等辛甫导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马义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复习要点:本课程阐述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介绍8086 指令系统及其编程、存储器的管理、输入/输出技术和中断系统等基本知识。
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微型计算机系统概述(1 )计算机的发展工过程与分类(2) 微型机中的数制与码制(3) 微型计算机系统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理解微机工作原理;掌握数制与码制;掌握微机系统组成;第二章8086微处理器(1) 8086CPU内部结构(2) 8086CPU外部引脚(3) 8086工作模式与系统构成(4) 8086CPU时序分析⑸ 80X86简介掌握8086内部结构及功能;掌握8086CPU内部寄存器结构与功能;了解8086外部引脚的定义与功能;熟练8086CPU对内存的管理;理解8086CPU时序的相关概念;第三章存储器技术(1) 概述(2) 半导体存储器(3) 半导体存储器芯片与CPU的连接(4) 外存储器简介掌握存储器的分类、主要性能指标、结构;理解半导体存储器的分类、RAM和ROM的性能;掌握存储器芯片扩展的基本方法及同CPU三总线的连接;了解外存储器的分类及系统构成;第四章8086指令系统(1) 8086的寻址方式(2) 8086指令系统掌握8086CPU指令的七种寻址方式;掌握8086七类133条基本指令系统;第五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1) 程序设计语言概述(2)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与语句格式(3) 汇编语言'伪指令(4)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掌握汇编语言上机步骤及汇编语言编程环境;掌握汇编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第六章输入输出接口(1) 概述(2) I/O端口的编址方式(3) I/O数据传输方式(4) 中断系统(5) 并行接口理解I/O接口的功能及相关概念;掌握I/O端口的编址方式、地址译码;掌握I/O 数据传送方式的基本原理;理解8086中断的功能及相关概念;掌握8086中断的分类、优先级和处理过程;了解8259A中断控制器;理解申/并行通信的结构、功能及相关概念;掌握8255A的结构及控制字及工作方式;了解8251A接口芯片;二、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采用课堂讲授与上机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后安排综合练习作业,其中一部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要求上机实验实现。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12032课程名称(中/英文):《微机原理及应用》/ The Principle &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课程类型: 模块课总学时:48 学时讲课学时:38 学时实验学时:10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 工科类本科生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后续课程: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实践性与综合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建立有关计算机结构、计算机工作原理、计算机主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掌握汇编语言、接口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教学的配套实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微机与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实际应用,获得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领域内应用微型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初步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目标1:掌握微机的硬件组成。
目标2:掌握微机的汇编语言。
目标3:能够构建基本的微机运用系统。
目标4:初步能够用微机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本课程所能支撑的毕业要求、以及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下: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存储器的译码与扩展,掌握存储器的体系结构。
熟练运用8086指令系统,能够用汇编语言设计简单的应用程序。
掌握微型计算机接口、端口的概念,掌握微型计算机I/O 地址空间及端口地址分配原则,了解I/O的扩展。
能根据地址空间分配要求设计地址译码逻辑,或者根据译码电路原理图分析出地址空间分配方案。
常用简单接口电路的原理、设计,能分析简单接口电路。
基本掌握DOS系统功能调用;对课程介绍的各类接口芯片的功能应比较熟悉,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地选择接口芯片,对于给定较为简单的常用接口原理图及接口控制程序,能够读懂接口电路的功能。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微型计算机基础4学时1.1.1半导体器件与基本门电路3.TTL集成逻辑门电路精讲,让学生明白一般的逻辑电路末端都可以等效成反相器这样的模型。
2013微机原理及应用
4、16位指令指针寄存器IP
• 指令指针寄存器IP(Instruction Pointer)存 放当前代码段中的偏移地址,它与CS联用, 可以形成下一条要取出指令的物理地址。 • 程序不能直接对IP进行存取,但能在程序运 行中被自动修改。
– 例如,控制器取到要执行的指令后,会立刻修改 IP值,使之指向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 转移、调用、返回等指令执行,就是通过修改IP 的值来控制指令序列的执行流程的。
1.2
H H H H
(2)00001010B= (4)11101101B= (6)01010101B= (4)01111011B=
H H H H
逻辑电路---非(NOT)
与(AND)
与非(ANDNOT)
或 (OR)
或非 (OR NOT)
异或 XOR 习题:算出下列逻辑运算的结果 (1)30H AND 45H (2)ABH OR 56H
4.2 intel8086结构
8086由执行部件EU 和总线接口部件BIU组成。 EU负责执行指令 BIU负责总线操作 BIU组成:
EU组成: ALU; 4个16位通用寄存器 (AX、BX、CX、DX); 4个16位专用寄存器 (SI、DI、SP、BP); 标志寄存器FR; 控制电路。
4个16位段寄存器 (DS、CS、ES、SS); 指令指针寄存器(IP); 20位的地址加法器; 6字节指令队列缓冲器; 内部暂存器和总线控制逻辑。
辅助进位标志:如果运算结果低4 位产生了进位,则AF=1;否则, AF=0。Fra bibliotekAF15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分:2.5 总学时:40 理论学时:34 实验/实践学时:6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微机原理及应用》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共40学时,2.5学分。
本课程是一门逻辑性强、理论与实践并重,内容丰富,知识面宽广的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及程序的设计,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使学生具有进行微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为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研究和开拓新技术领域打下基础。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应用;2.了解计算机中数的表示、编码及微机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硬件结构;4.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5.掌握8086微处理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6.了解常用存储器的型号,掌握存储器扩展的基本方法;7.了解8086 I/O的编址与寻址方式,掌握8086与外设间的数据传输方式;8.掌握中断的概念,掌握8086的中断过程;9.掌握定时器/计数器8253的结构、工作方式和应用;10.掌握可编程并口扩展芯片8255的结构、工作方式及应用;12.重点掌握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计算机文化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
参考教材:[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吉海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2]《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其应用》,周明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杨有君,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郑学坚,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5]《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潘新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李朝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6三、课程内容(一)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计算机的数制和码制;计算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微处理器的发展概况、特点、应用及常用intel系列CPU介绍。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简介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简介(一)课程性质《微机原理及应用》(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是一门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技术基础课,40学时。
本课程是机械学院机械类各专业的平台课程。
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掌握汇编语言的指令及编程应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编程能力。
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原理,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应用。
使学生能够应用汇编语言编写工程中的简单程序。
课程教学采用课堂授课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学时为36学时,实验学时为4学时,另外为每个学生提供15学时的课外上机学时要求学生从108道编程题目中选3道汇编语言程序调试作业,以培养学生编程及调试程序的能力。
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控制电路,根据具体电路开发控制程序并调试,以达到预期控制目标。
为强化教学效果,授课组总共提炼了8个工程实际项目,学生从中任选一个,让学生在实验室的环境中进行模拟运行,自己设计方案,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方案,最终每个学生独立实施自己的方案。
学生需要完成的工作是设计方案,设计模拟电路,编制程序,调试程序,最终按照规定的格式给出项目报告。
并且要做成PPT的文档演示汇报。
课程的考核方式:建立基于过程控制的课程考核制度过去传统的考核方式只是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很难监控。
学生在最后的阶段突击复习,即使最后考试通过了,部分同学对知识的掌握也不扎实。
课程组结合CDIO教学模式的需要,考虑了《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特点,将考核方式改革如下:平时上课的出勤情况考核占10%,每旷课一次扣1分;实验报告及实验完成占10%,由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分为A、B、C、D、E五个等级分别得分为:10分、8分、7分、6分、5分;课程的三级项目占10%,要采用抽签的方式进行PPT汇报,根据提交的报告和PPT汇报的情况,由指导教师给学生打分。
微机原理及应用刘磊
微机原理及应用刘磊微机原理及应用是指对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学科。
微机系统是由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及系统总线等组成的一个实际应用系统。
首先,微机的工作原理。
微机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等;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及系统总线组成的。
中央处理器是微机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
存储器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输入输出设备用来与外部环境进行数据交互,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等;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等。
系统总线用来连接以上各个部件,传输数据和控制信号。
其次,微机的应用领域广泛。
微机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通信、数字音视频处理、图像处理、医疗设备、科研、教育等众多领域。
以工业控制为例,微机系统可以实现对各种生产设备和过程进行自动控制和监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人力成本。
在通信领域,微机系统常用于网络交换、路由器和防火墙等设备中,提供高速数据处理和转发功能。
在科研领域,微机系统常用于数据采集、实时控制等任务,方便进行实验和研究。
此外,微机系统还广泛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中,如汽车电子、消费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微机原理的学习对于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原理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的基本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系统总线等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
其次,要了解计算机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包括指令的分类、执行过程和程序设计方法等。
同时,还要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流程,包括计算机的启动过程、中断处理、异常处理等。
此外,还要学习计算机系统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方法,包括程序优化、硬件优化等。
掌握了这些知识和技能后,就能够更好地进行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应用和维护工作。
总之,微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精品课件-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5章
(3) 类型属性指出标号是在本段内引用还是在其它段中 引用。在本段引用为NEAR,即近属性;在段外引用为FAR,即 远属性。8088/86中,NEAR为16位,FAR为32位。
10
2) 变量 变量在数据段或附加数据段中定义,后面不跟冒号。变 量经常作为操作数出现。它与标号一样也有段、偏移及类型3 种属性。所不同的是变量的段一般是在DS或ES寄存器中,类 型属性是字(WORD)和字节(BYTE)。
13
1) 常数 常数分为数值常数、字符常数和符号常数。 (1) 数值常数可以是不同进制的数。如101 B、15(D)、 47Q、0C6H(字母开头的数值前面加0,以免和符号常数混淆) 等。 (2) 字符常数可以是单个字符或字符串,如‘B’、 ‘CHINA’等。 (3) 符号常数是用符号代替数值,但需要定义,如COUNT EQU 10,ADDR=1000H。
START:
MOV AX,DATASEG
;(机器)指令
MOV DS,AX
…
;程序功能(片)
段
MOV AX,4C00H
;DOS调用
参数,程序正常结束
4
INT CODESEG
END
21H ENDS START
;DOS调用,返回操作系统
5
由此可见: (1) 汇编语言程序的语句除(机器)指令(第4章介绍的指 令系统)外,还包括伪指令和宏指令(宏指令本书不予介绍)。 (2) 汇编语言程序有规定的书写格式。汇编语言程序是 由各个段(SEGMENT~ENDS)组成的,DATASEG和CODESEG是段的 名字。其中具有(机器)指令的段为。而具有伪指令,不具有(机器)指 令的段多为数据段(附加数据段)或堆栈段,根据具体应用不 同,这些段可有可无。
微机原理及应用(第7章)讲解
7.3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Intel 8259A
在PC/XT微机系统中使用了一片8259A,在 PC/AT微机系统中使用了两片8259A。目前的PC
系列微机,其外围接口芯片(如80C286)都集
成有与两片8259A相当的中断控制电路。
7.3.1 8259A的功能
⑴ 具有8级优先权控制,通过级联可扩展至64级 ⑵ 每一级均可通过编程实现屏蔽或开放。
器。
7.2
80x86中断系统
80x86的中断系统可处理256种个中断 源。这些中断源可分为两大类: 外部中断(硬件中断) 内部中断(软件中断)
7.2.1 外部中断(硬件中断)
1、可屏蔽中断INTR 受CPU中断允许标志位IF的控制,即IF=1时,CPU 才能响应INTR引脚上的中断请求。
2. 需要说明的引脚:
A0:地址线,输入,在使用中8259A占用相邻两个端口地址,A0与 配合,A0=1 CS 选中奇地址端口,A0=0选中偶地址端口。在80X86的PC系列机中,主片 8259A的 端口地址为20H和21H。 CAS2~CAS0:级联信号线,对主片8259A,它为输出;对从片8259A,它为输入。 主、从片8259A 的CAS2~CAS0对应相连,主片8259A在第一个响应周期内通过 CAS2~CAS0送出识别码,而和此识别码相符的从片8259A在接收到第二个信号后 ,将中断类型码发送到数据总线上。
中断向量设置(DOS功能调用 INT 21H) 功能号:AH=25H 入口参数:AL=中断类型号,
DS:DX=中断向量(段地址:偏移地址)
获取中断向量(DOS功能调用 INT 21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加法指令
�不能为段寄存器和立即数。 例如: INC DS ;错 INC 1234H ;错
1、加法指令
�INC影响标志位SF、ZF、OF、PF和AF; �但不影响进位标志CF。
2、减法指令
(1)不带借位的减法指令 格式:SUB DST ,SRC SUBtract �功能:DST ← DST – SRC �目标操作数减去源操作数,结果送目标操 作数。 �操作数要求和ADD指令相同; �影响标志SF、ZF、CF、OF、PF和AF。
2、减法指令
(2)带借位的减法指令 格式:SBB DST ,SRC SuBtract with Borrow �功能:DST ← DST – SRC – CF �主要用于多字节数据的减法。
2、减法指令
(3)减1指令 格式:DEC SRC DECrease �功能:SRC ← SRC – 1 �完成对指定操作数SRC减1; �和INC指令类似,也不影响CF标志位。
2、减法指令
例如: 11 MOV AL, 0B3H 1011 0011 - 1111 0000 MOV BL, 0F0H 1 11 00 0 0 11 SUB AL, BL �执行上述三条指令后,结果AL= C3H ? �各标志位的状态: SF= ? 1 ZF= ? 0 CF= ? 1 0 OF= ?
5.3 数据操作类指令
5.3.1 算术运算类指令
� 提供加、减、乘、除四种算术运算指令。 � 这类指令会根据运算结果影响状态标志,
使用时请注意。
Hale Waihona Puke 1、加法指令(1)不带进位的加法指令 格式:ADD DST ,SRC �功能:DST ← DST + SRC �目标操作数加上源操作数,结果送目标操 作数。 �操作数可以是8位,也可以是16位。
1、加法指令
(3)加1指令 格式:INC SRC INCrease
�功能:SRC ← SRC + 1 �完成对指定操作数SRC加1; �可以进行字节数据加1或字数据加1。
1、加法指令
�操作数可以是寄存器或存储器; �如果是存储器内容加1,必须要说明该存 储器是字节操作数还是字操作数。 例如: INC WORD PTR [SI] INC BYTE PTR [BX][SI]
1、加法指令
� 源操作数可以是立即数、寄存器或存储器; � 目标操作数可以是寄存器或存储器。
1、加法指令
例如: ADD ADD ADD ADD ADD AL, CX, BX, [DI], [BX], 30H SI [BP+ 20H] 2000H AX
1、加法指令
� 两个操作数不能同时为存储器; � 段寄存器不能作为操作数。
2、减法指令
�比较指令通过减法运算影响状态标志,用 于比较两个操作数的大小关系。 �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的判断方法不同。
无符号数大小的判断
假定两个数A和B �用指令CMP A, B作判断; �先根据ZF标志判断两者是否相等。
无符号数大小的判断
① 若ZF=1,结果为零,两者相等; 若ZF=0,结果不为零,两者不相等。 ② 若两者不相等,再利用CF标志来确定两 者的大小。 �若CF=0,没有产生借位,A>B; �若CF=1,产生借位,A<B 。
1、加法指令
例如:两个4字节无符号数相加。 2C5698ACH + 309E77BEH =? 2C56 98AC + 309E、 77BE 5CF5 106A MOV MOV MOV MOV ADD ADC AX, BX, CX, DX, AX, BX, 98ACH 2C56H 77BEH 309EH CX DX
2、减法指令
(4)求补(取负)指令 格式:NEG SRC NEGation �操作:SRC ← 0 - SRC �对操作数执行求补运算,即用零减去操作 数,然后结果返回操作数。 �功能:取一个数的负数。
2、减法指令
假如 AL=05H �执行NEG AL后 �AL中的内容为0 - 05H=FBH,是5的负数 也就是-5的补码。
�执行上述三条指令后,结果AL= 19H ? 0 0 ZF= ? �各标志位的状态: SF= ? CF= ? 1 0 OF= ?
1、加法指令
(2)带进位的加法指令 格式:ADC DST, SRC �功能:DST ← DST + SRC + CF
1、加法指令
�对标志的影响与ADD相同; �ADC主要用于多字节数据的加法运算。
2、减法指令
又如 AL=FBH,-5的补码。 �执行NEG AL �AL = 0 - FBH=05H �是-5的负数-(-5)也就是5。
2、减法指令
�NEG指令影响标志和减法相同。 � 只有当操作数为0时,CF=0;否则CF=1。
2、减法指令
(5)比较指令 格式:CMP DST,SRC CoMPare �功能:DST – SRC �将目标操作数减去源操作数,但差值不回 送目标操作数。
有符号数大小的判断
假定两个数A和B �用指令CMP A, B作判断; �先根据ZF标志判断两者是否相等。
有符号数大小的判断
① 若ZF=1,结果为零,两者相等; 若ZF=0,两者不相等。 ② 若两者不相等,再利用其它标志来确定 两者的大小。
有符号数大小的判断
�有符号数的大小因为涉及正负问题,所以 应由符号标志SF判断大小。 �正常情况下 , 相减后符号为正 , 则 A > B, 否则, A<B ; �但有符号数相减时会发生溢出,溢出的结 果改变了符号位的值, 这时的结论会与 正 常时相反。
例如: ADD ADD
[SI], AX,
[BX] DS
;错 ;错
1、加法指令
�影响标志SF、ZF、CF、OF、PF、AF。
1、加法指令
例如: MOV AL, MOV BL, ADD AL, 7EH 9BH BL 0111 1001 + 1 11 1 1 1 0001 1110 1011 11 1 0 01
有符号数大小的判断
先判断是否有溢出: �当OF=0,无溢出; 若SF=0,A>B;若SF=1,A<B。 �当OF=1,发生溢出; 若SF=0,A<B;若SF=1,A>B。 �即 OF⊕SF=0时,A>B; OF⊕SF=1时,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