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_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合集下载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引言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研究货币、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学科。

它研究货币的起源、发展以及各种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和影响。

本文将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以及相关的实际应用。

一、货币的起源和发展货币是人们用于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媒介。

在货币出现之前,人们用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交换,这叫做商品交换。

然而,商品交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需要找到适合交换的对方,以及交换价值不一致等。

因此,货币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使交换更加便利。

货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动物皮毛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属货币逐渐取代了这些原始形式,并成为最常见的货币形式。

金属货币具有切割性、可称性和稀缺性等特点,逐渐成为交换媒介的主要形式。

二、货币银行学的理论框架货币银行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理论、银行的角色和职能、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等内容。

2.1 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理论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理论是货币银行学的基础理论。

货币供应理论研究中央银行如何通过调整货币供给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

货币需求理论研究个人和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对货币的需求情况,以及货币需求对经济的影响。

2.2 银行的角色和职能银行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它们承担着存款、贷款、支付结算等多种职能。

货币银行学研究银行的角色和职能,以及银行业务对经济的影响。

2.3 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维持经济和金融稳定的政策。

货币银行学研究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评估方法,以及货币政策对经济和金融的影响。

三、实际应用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实际应用领域:3.1 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货币银行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提供参考。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利率来影响经济活动和通货膨胀水平。

货币银行学的理论和模型可以帮助中央银行分析货币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以及进行政策调整和优化。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PPT课件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PPT课件

第一节 货币需求
弗里德曼没有着重分析人们的持币动机,而是深入地
对影响人们持有货币的经济因素进行了细致分析,他
从消费者选择理论出发,把货币看作是一种商品,认
为人们需要货币由三大类因素决定:财富、不同形式
资产的预期收益率、非收入因素,并建立了货币需求
函数模型:
Md p
=f(y,w;r
,r
,r
,1 p
✓ 2.预防动机。即人们为应付不测之需而产生的持有 货币的愿望。货币的预防性需求为收入的递增函数 。
✓ 3.投机动机。即人们为选择有利的机会进行债券投 机活动从中获利的愿望或动机。货币的投机性需求 是利率的减函数。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二)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模型
凯恩斯认为交易动机货币需求与预防动机货币需求是收 入的正函数,收入越多,这两个动机货币需求会越多 ,反之则越少。而投机动机货币需求是利率的递减函 数,利率水平越低,为投机债券而持有货币的数量就 会越多,利率水平越高,则为投机债券而持有货币的 数量就会越少。并以此建立了货币需求函数式:
存款 + 所有存款机构的储蓄存款+隔夜回购协议 M3 = M2 + 所有存款机构的大额定期存款 + 定期回购协
议 M4 = M3 + 其他短期流动性金融资产(如美国储蓄债券、
商业票据、银行承兑票据、短期政府债券等)
第二节 货币供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层次划分统计口径是:
M0 = 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和铸币 M1 = M0 + 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 + 其他活期存款 M2 = M1 + 准货币(这里指定期存款和政府债券)
(三)微观货币需求与宏观货币需求 ➢ 微观货币需求是指企业、家庭、个人等微观经济主体

《货币银行学》(全套课件)

《货币银行学》(全套课件)

42
第三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负债业务


负债业务 吸收存款 存款结构的变化 其他负债业务
43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资产业务 贴现 贷款及其种类 贷款证券化趋向
44
第四节 存款货币银行的资产业务



我国的银行贷款与对企业的资金供给 信贷原则 西方商业银行的“6C”原则 证券投资 租赁业务
58
第九章 货币需求

教学要点: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货币需求分析的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
59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中国古代的货币需求思想 马克思关于流通中货币量的理论 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MV PT
M d kPY
60
第一节 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分析
M M1 M 2 L1 (Y ) L2 (r )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通货膨胀的成因 通货膨胀的经济社会效应 通货膨胀对策 无通货膨胀成长和通货紧缩
72
第一节 通货膨胀及其度量


古老的通货膨胀问题 新中国成立初,对恶性通货膨胀的治理 过去我国流行的通货膨胀定义 近年来对通货膨胀的观点
6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 货币单位 价格 流通手段 货币需求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的统一
7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


货币贮藏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8
第四节 货币的定义



一般等价物 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 从职能出发给货币下定义 货币与财富 货币与法律 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定义货币 生产关系的体现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

货币银行学一、名词解释1、信用中介职能: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2、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体系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即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注入货币的过程。

其次在一定时点上会形成一定的货币数量,称为货币供给量。

3、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

在适当的资产组合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的数量就是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可分为个人的货币需求与整个经济的货币需求。

4、货币乘数: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

货币乘数模型:m=Mⁿ/B5、原始存款: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形成的存款。

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只需保留一小部分现金作为付现准备,可以将大部分现金用于放款。

客户在取得银行贷款后,一般并不立即提取现金,而是转入其在银行的活期存款账户,这时银行一方面增加了放款,一方面增加了活期存款。

6、派生存款:是银行用转账方式发放贷款、贴现和投资时创造的存款。

在信用制度发达的国家,银行的大部分存款都是通过这种营业活动创造出来的。

可见。

原始存款是派生存款创造的基础,而派生存款是信用扩张的条件。

7、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它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货币政策的内容广泛,通常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检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间目标、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果等基本内容。

8、货币政策的传导:指货币当局从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所经过的途径或具体的过程、目标。

9、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中央银行通过观测和控制它所能控制的一些具体的指标来影响实际的经济活动,才能间接地达到其最终目标。

这些能被中央银行所直接控制和观测的指标,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或中间目标。

中介目标位于货币政策工具和最终目标之间,其包括近期中介目标(也称操作目标)和远期中介目标(也称中间目标)。

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

货币银行学货币供给

2、对政府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中央银行对 财政的资产增加,则意味着基础货币从中央 银行流出,使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增加;反之, 社会的基础货币量减少。 3、对金融机构债权债务关系的变化。当中央 银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增加(即贷款、再贴 现规模的增加),意味着基础货币从中央银 行流出,银行部分的存款准备金增加,从而 使社会的货币供给量增加;反之,社会的货 币供给量减少。
第—,极为重视利率及货币需求对货币供给 的影响。他们认为把货币看作由中央银行绝 对控制的外生变量是错误的,货币供给深受 利率和货币需求的影响。 第二,强调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对货币供给 的影响。他们认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商业银 行一样,都具有创造货币和创造信用的能力。 所以,必须对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实行全面 管理。
超额准备
影响因素: 1、市场利率 2、贷款的投资机会 3、借入资金的难易程度以及成本大小

活期存款转为定期存款
影响因素: 1、定期存款的利率 2、收入和财富

第三节 货币供给理论
一、信用创造论 代表人物:麦克鲁德,熊彼特和哈恩 基本观点:



银行的功能在于为社会创造信用。银行能够通过它 吸收的存款额进行放贷,而且能够用放款的办法创 造存款。 意义:从技术上描述了银行信用对货币流通的影响, 并且提出了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方式和货币倍数扩 张的原理,对中央银行制度的完善和对货币量的调 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卡丹将(C/M)和(R/D))分别称为通货 比率和准备金比率。在美国,通货比率在长期 中具有下降趋势,卡丹将其归因于收入和财富 的增长以及城市化。城市化有助于通货比率下 降是因为它扩展了银行业而减少了通货的使用。 1875年以来,美国银行的准备金比率很不稳定, 经常处于较大幅度的变动状态中。卡丹认为, 这是由于存款在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银行及 不同种类的存款之间的转移和法定准备率的变 化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由于竞争性的原因, 又主要是由于法定准备金比率的变化引起的。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货币银行学(上海财经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货币银行学(上海财经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分)在信用发达的国家,占货币供应量最大的部分是()。

A.外币B.存款货币C.纸币D.硬币2【多选题】(3分)货币执行储藏手段职能时,其特点是()。

A.现实的B.不一定足值的C.足值的D.观念上的3【判断题】(1分)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的货币表现。

A.对B.错4【单选题】(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足值货币的是()。

A.银币B.铜贝币C.纸币D.金币5【判断题】(1分)辅币和本位币都是国家的法定货币,都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A.错B.对6【单选题】(2分)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13,而市场比价位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A.都不是B.金币和银币C.银币D.金币7【判断题】(1分)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A.对B.错8【判断题】(1分)在金块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融化A.错B.对9【多选题】(3分)下列()属于金本位制度。

A.金块本位B.金汇兑本位C.平行本位制D.金币本位10【判断题】(1分)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的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不属于金本位制度。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分)商业信用的客体是()。

A.企业商品资本B.企业资本C.企业生产资本D.企业货币资本2【多选题】(3分)下列()是银行信用的提供者A.B.信用社C.商业银行D.财务公司3【判断题】(1分)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也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

A.对B.错4【单选题】(2分)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卖方信贷由()提供。

A.出口方银行B.进口商C.D.进口方银行5【判断题】(1分)国家信用是解决政府财政赤字的一个重要手段。

A.对B.错6【单选题】(2分)出票人要求受票人向收款人支付一定款项的票据是()A.支票B.汇票C.本票D.发票7【判断题】(1分)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是一个浮动利率A.错B.对8【单选题】(2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被认为是我国具有基准利率特点的利率指标,它从()起对外发布。

货币银行学全套课件328p

货币银行学全套课件328p

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劳动的私人性质决定了产 品归私人所有,可是产品又不是或主要不是供生产者本 人消费,而是供其他社会成员消费。所以私人的产品必 须纳入社会总产品中进行分配。
利率的基本概念、利率的确定、利率结构的决定、单利和复 利、利率的作用、我国的利率改革
授课安排
第五章 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建立及改革、西方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
商业银行的产生及发展、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负债业务、资产业 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金融创新、信用货币的创造、经营原则与管理
备保持多少为宜?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下
调?
学习货币银行学的必要
回答上述问题并深入本质,取得科学的认识 在货币银行学中,上述问题可能直接找到答案,也可能
找不到答案。找到答案的往往也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 有的是论断,有的是模型,但总的说来,是考虑问题的 思路,剖析问题的方法。找不到答案的,只是说没有直 接答案,只要勤于思考,就会在并无直接答案的论述中 领悟到独立钻研的门径。 所以说,学习货币银行学,有否收获,关键要看是否掌 握了探索分析解剖判断这一领域中主要问题的入门钥匙。
要在把握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学习
我们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学习货币银行学,学习它 是为了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因此,必须从中国的 实践、中国的国情出发。
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创新,扬长避短 也要学习西方的货币银行学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起源 形形色色的货币 货币的职能 如何给货币下定义 货币制度 货币消亡论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

货币银行学知识点1. 货币的定义与职能- 货币作为交易媒介、价值尺度、价值储藏和支付手段的角色。

- 货币的种类:现金、存款货币、电子货币等。

- 货币的职能与经济活动的关系。

2. 银行体系的结构- 银行的类型: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中央银行等。

- 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贷款、支付结算、外汇交易等。

- 银行的组织结构和管理。

3. 货币供给与需求-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中央银行政策、商业银行行为等。

- 货币需求理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 货币供给与需求的均衡。

4.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的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银行体系的监管等。

- 货币政策工具:利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

- 货币政策的目标: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5. 利率与债券市场- 利率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风险、通货膨胀预期等。

- 利率的风险结构和期限结构。

- 债券市场的运作和债券定价。

6.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 金融市场的分类: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 金融工具的种类: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

- 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效率。

7. 银行风险管理- 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型: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 风险管理的方法: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转移等。

- 国际风险管理标准:巴塞尔协议等。

8. 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浮动汇率制等。

- 外汇市场的运作和汇率的决定因素。

- 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储备管理。

9. 金融创新与电子支付- 金融创新的动力和影响:衍生品、结构化产品等。

- 电子支付系统的发展:电子转账、移动支付、数字货币等。

- 金融科技(FinTech)对传统银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10. 金融危机与监管- 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案例分析。

- 金融监管的目的和原则:保护投资者、维护市场稳定等。

- 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和监管框架的改革。

货币银行学笔记整理(全)

货币银行学笔记整理(全)

第一章:货币和金融体系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信用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3、复本位制:以金铸币和银铸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4、格雷欣法则: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如果在同一地区同时流通两种货币,则价值相对低的货币就会把价值相对高的良币基础流通,也称“劣币驱逐良币”。

5、金本位制:一国的基本货币单位与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维持固定关系。

(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6、货币制度内容:1、确定本位货币,规定制作本位币和辅币的材料。

2、确定本位货币的名称、货币单位和价格标准。

3、规定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及流通。

4、规定货币的发行和保证制度。

7、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答: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2、纸币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都是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的。

3、纸币本位制下,非现金结算占据主导地位。

4、国家对货币流通管理成为经济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

8、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1、以美元充当国际货币,确定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储备体系。

2、实行固定汇率。

3、实行多渠道的国际收支调节。

如逆差国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的贷款弥补逆差。

4、建立一个长久性的国际金融体系制度化,规范化运行的先河。

9、牙买加体系内容:1、浮动汇率合法化2、黄金非货币化3、国际储备多元化4、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不足:1、浮动汇率制度不够稳定,外汇风险明显;2、大国侵害小国利益,南北冲突远没有解决;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健全,几个渠道各有局限性(1、使一些国家放松内部约束,滥用财政扩张政策,延误必要的国内经济改革和调整。

2、各国资本管理放松,国际资本流动迅猛扩张,容易导致金融动荡和货币危机。

)第二章信用利率利息1、市场利率:是市场资金借贷成本的真实反映,而能够及时反映短期市场利率的指标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利率等(与官方利率相对)2、基准利率:在整个金融市场和利率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或《金融经济学》二、教学内容、目的及方法(一)课程的主要内容:《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财经类其他专业的学科核心课。

其主要研究对象是货币和货币制度、信用、利率和利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其工具、货币金融理论等。

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10个方面:1、货币与货币制度2、信用、利息和利率3、金融机构体系4、金融市场及金融工具5、商业银行6、中央银行及其货币政策7、货币需求、供给与社会总供求8、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9、金融创新10、金融与经济发展(二)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货币、货币运行和货币调控的基本规律,能够对现实经济中的金融现象、问题以及宏观金融政策及其效果做出理性思考与分析。

具体要求如下:1、熟练掌握等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了解与此相关的前沿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金融领域的基本现状及相关问题有初步的了解;2、会运用金融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对现实问题做出有一定深度的分析;3、对经济主体在相应的宏观金融政策环境下可能采取的经济行为做出判断;4、通过学习货币供求机制与原理,学会宏观金融分析方法并对实际问题做出相应的解释;5、了解我国金融发展及改革趋向。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取课堂讲授、讨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手段上逐步实现采用多媒体教学。

三、推荐教材(一)必读教材:江其务主编:《货币银行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二)选读教材:1、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2、黄达主编:《货币银行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3、米什金著:《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4、Zvi Bodie,Robert C. Merton著, 《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货币银行学第10章

货币银行学第10章

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一定低点之后,由
于利息率太低,人们不再愿意持有没有什么 收益的生息资产,而宁愿以持有货币的形式 来持有其全部财富,即货币需求变为无限大。 如果利率稍微下降,不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 货币供应量,都将被货币需求所吸收。货币 需求曲线L就会变成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人们 把这一直线部分称作“流动性陷阱”。(见 P238图10-2)
从方程形式上没有很大区别,并都得出了货 币数量的增加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升的结论, 但两种货币需求理论在关于交易数量影响货 币数量的分析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别。
三、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区别



第一,交易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的资产功能,强调人们保有 货币的动机和数量。 第二,交易方程式从全社会角度,讨论满足社会商品交易 的货币量状况,并分析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剑桥方程式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角度研究货币 需求,把货币作为一种财富或资产的角度进行研究, 具有动态研究的特性。 第三,交易方程式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融及 经济制度等因素,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状况,忽 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观意志因素。 剑桥方程式重视资产的选择,即持有货币的成本 与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强调人的意志及预期等心理 因素的微观作用。

2.惠伦立方根定律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惠伦进行了发展,他论证了预 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函数关系,得出惠伦模型即 立方根定律。 预防性货币需求来自于人们对未来事物不确定性的 考虑。

2.惠伦立方根定律
最佳的货币持有量的影响因素: (1)非流动性成本。指因低估某一支付期内的现金需要,持有
第三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这个理论,他从资产选 择的角度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作了分析,他认为 人们持有货币存在流动性偏好,因此产生对货币的 需求,这就是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和收 入的欲望和心理。

货币银行学讲义

货币银行学讲义

货币银行学讲义篇一:货币银行学讲义银行招聘试卷中较易出现的银行学部分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第二章利率理论第三章通货膨胀理论第四章金融体系第五章金融市场第六章金融创新第七章货币政策第八章汇率理论第九章国际金融体系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 本章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供求均衡.其中,货币需求理论及货币均衡为重点和难点.本章主要考点有: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货币均衡(IS-LM模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历年真题(一)名词解释1.基础货币(_,_)(二)简答题1.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_)??? 考点预测名词解释货币层次流动性偏好倒逼机制单一规则简答题1.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2.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的主要因素.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论述题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2.试述IS-LM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注:以下考点讲解时预测热点以红色显示,历年真题以蓝色显示) ??? 核心考点:名词解释 1.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综合,它构成了货币供应量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基础,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短期(中介)目标.2.货币层次:是指不同范围的货币概念.中央银行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0:现金,或流通的货币;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这种分类的经济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的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而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它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注: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3.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的一种心理因素.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所以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偏好.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4.倒逼机制:中国的中央银行本身并非严格的独立决策主体,其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在制度上缺乏保证,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压迫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 5.平方根定律: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运用管理学中有关最优存货控制的理论,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与利率相关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模型,即平方根定律或鲍莫尔模型.6.单一规则: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对稳定的,并且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规则货币供应〞的政策主张.他认为货币供应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弗里得曼认为,货币数量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也即M2;货币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经确定不能任意变动. ?7.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相等的一种状态.货币均衡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简单的货币均衡,即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等;二是总需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相等的条件下的货币供求均衡.前者是浅层次的货币均衡,后者是深层次的货币均衡.?? 核心考点:简答题1.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2.简要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1)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前者为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后者为Md=kPY,这里,PY是名义收入,k是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在Y中所占的比率.K的大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取决于其他类型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2)两个方程虽然在形式上相近,但实质上有很大差别.①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②费雪方程式也被称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③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一种资产选择的结果.??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弗里德曼主要考虑收入与持有货币的各项机会成本,构建了一个描述性的货币需求函数,该函数可以简化为:Md/P=f (Yp, (rb-rm), (re-rm), (πe-rm)) 其中,Md/P 是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Yp为永久收入; rm,rb,re分别为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回报率;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4.简要说明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和划分原则.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即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目前我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统计体系是: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含证券公司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保证金)).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新的金融资产大量出现,因此M1.M2的内涵越来越不稳定.? 5.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的主要因素.C现金+R(准备金)=基础货币(B)R=RR(法准)+ER(超准)C+D需求=货币供应量(M)M=m_B;m=M/B=(C+D)/(C+R)? 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西方货币需求理论沿着货币持有动机和货币需求决定因素这一脉络,经历了传统货币数量学说.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主流变革. (l)传统的货币数量说.现金交易数量说.现金余额数量说(2)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3)对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①鲍莫尔对交易性货币需求的修正——平方根定律②托宾对投机性货币需求的修正③新剑桥学派对凯恩斯货币需求动机理论加以发展提出了货币需求的三类动机(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理论.2.试述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供应与扩展过程.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中央银行体系供应的,因此,中央银行是信用货币的源头,而商业银行是枢纽.①商业银行的信用货币创造扩张.②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供应3.试述IS-LM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IS-LM模型分析了两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的决定.在理论上,它用一般均衡方法概括了凯恩斯的需求决定论,在政策上,它可以用于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正如萨缪尔森指出的:IS—LM模型不仅能把收入决定理论与货币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结合在一起,还能把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结合在一起.因此,IS—LM模型不仅仅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而且可以说是整个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之一.? 4.试述货币供求均衡.简单的货币供求均衡:Ms=Md 即LM曲线(包括货币供给的内生和外生两种情况)总供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IS—LM模型?? 第二章利率理论本章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利率体系构成.利率理论的发展和利率水平的决定.其中,西方利率理论是重点,对利率水平的决定分析是难点.本章的考点主要有:利率体系结构,利率的决定及影响利率决定的因素,利率理论,利率的作用,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一)名词解释流动性偏好陷阱(_)(二)简答题1.IS-LM模型中均衡利率是如何决定的?(_)2.画图说明古典利率理论和流动偏好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_)本章重要程度:?????? 考点预测名词解释(概率不大)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基准利率.利率与回报率简答题 1.简要说明西方利率理论中流动性偏好理论与可贷资金理论及古典利率理论的异同. 论述题 1.试论利率水平的决定因素. 2.利率对一国经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其制约条件有哪些? 核心考点:名词解释1.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借款契约和有价证券上载明的利息率,也就是金融市场上的市场利率.它包含了物价变动的预期和货币增贬值的影响.实际利率则是指名义利率剔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的利率,是债务人使用资金的真实成本.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关系为: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 2.基准利率:是指带动和影响其他利率的利率,也叫中心利率.基准利率的变动是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各国利率体系的核心. 3.利率与回报率: 利率是利息与本金的比率,但这不能准确衡量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持有证券的收益状况.能够准确衡量在一定时期内投资人持有证券所能得到多少收益的指标是回报率.回报率是向持有者支付的利息加上以购买价格百分比表示的价格变动率.4.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金融市场上的利率种类根据期限可分为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是指时间在一年以内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货币市场利率;长期利率一般是指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利率,主要表现为资本市场的利率.短期利率和长篇二:货币银行学讲义货币银行学讲义第一章货币一.货币的起源与发展(一)货币的产生1.简单的价值形式:1头牛=2只羊 1只兔子=2把石斧(物物交换)2.一般的价值形式:0.5头牛=1只羊4把石斧=1只羊2只兔子=1只羊羊:一般等价物3.货币价值形式:固定的一般等价物.如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马克思(二)货币形态的演变货币产生的几千年中,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货币的形态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历经了以下几种形态:1.实物货币: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一种货币形式.如谷物.布帛.贝壳等.2.金属货币:以金.银.铜等贵金属作为材料的货币.3.代用货币:是货币本身所含的价值低于它的票面价值.主要指政府或银行发行的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流通使用,如银行券.4.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其本身已脱离了金属货币,成为纯粹的价值符号.不能与金属货币相兑换.5.电子货币:电子计算机自动转账系统进行支付的信用货币.是目前最先进形式的货币.二.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指货币用于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2.流通手段: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以上两个职能是货币最早.最基本的职能.3.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保存.收藏起来时执行该职能. 4.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就是发挥的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当货币跨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是执行的世界货币职能.三.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构成要素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反映了国家在不同程度,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所进行的控制.(二)货币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构成要素:1.货币材料的确定.货币材料也称币材,就是国家规定哪种材料作为货币,是一个国家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货币材料的不同也是区别不同货币制度的主要标志.2.货币单位的确定.一是货币单位的名称;二是货币单位的值,即包含多少货币金属.英国在__年规定:1镑=7.97克黄金美国在_34年规定:1元=0.888671克黄金__年中国的>规定:1圆=23.977克白银3.货币种类的确定法律规定的货币种类有本位币和辅币两种.本位币:在金属铸币时期,本位币指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规定的规格经国家造币场铸成的铸币.在信用货币制度下,本位币表示一个国家流通中标准的基本的通货.辅币:小于一个货币单位的货币则称为辅币,主要用于小额支付和找零之用.当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低于一个货币单位时就要用到辅币了.4.货币铸造的规定金属货币的铸造有可自由铸造和不可自由铸造之分.本位币就是可自由铸造货币,自由铸造也是保证本位币是足值货币的重要手段. 辅币是不可自由铸造的,辅币的铸造只能由国家垄断,以保证铸造辅币的收益归国家所有.5.货币支付能力的规定无限法偿:是指货币有无限制的支付能力,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管每次支付金额如何大,也不管是什么性质的支付,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有限法偿:是有限的偿付能力,即一次支付超出一定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接受,但在法定限额内拒绝不受法律保护.(三)我国的货币制度1._97年7月1日以前,实行人民币制度(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没有法定含金量,也不能自由兑换黄金.(2)人民币是我国唯一的合法通货.(3)人民币的发行,坚持集中统一发行.计划发行和经济发行相结合的原则.(4)我国建立黄金和外汇储备制度,主要用于平衡国际收支.2._97年7月后,实行一个主权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二种货币.二种货币制度并行.(1)港币发行权发球香港特区政府,目前,已授权中国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为发行银行.(2)实行与美元联系的汇率制度.7.8港元兑换1美元.3._99年_月_日之后,实行一个主权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下三种货币.三种货币制度并行.目前,澳门元〝钉住〞港元的固定汇价为每1_澳门元兑1_港元.一般公众和商业银行只能与中国银行和澳门大西洋银行两家发钞银行进行兑换,也只有两家发钞行才可与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直接发生业务往来.澳门元固定汇率制的主要内容是:(1)澳门元与港元保持1_港元兑1_澳门元的固定水平.澳门政府吸取历史上澳门元与港元平价兑换失败的教训,维持略低于港元的币值.澳门政府有关官员多次表示维系这个汇率制度,从行政层面上保证了固定汇率制的实施.虽然澳门政府之后仍采取种种措施强化澳门元,但都没有再轻率改变过1_港元兑1_澳门元的汇率.(2)澳门元通过与港元间接与美元维持稳定的关系,有利于澳门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二章信用一.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信用的定义信用的定义:所谓信用就是以偿还和付息为特征的借贷行为.分析和理解信用的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二)信用的产生一般认为,当商品交换出现延期支付.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信用就产生了.信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方面的条件:首先,信用是在商品货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次,信用只有在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生.二.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1.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在进行商品买卖时,以延期付款或预付货款的形式所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制度的基础.主要形式有:赊销方式.预付货款.分期付款.延期付款等.2.商业信用的特点(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商品的经营者;(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3)商业信用具有连锁效应.(二)银行信用1.银行信用是由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的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的主要形式.2.银行信用的特点(1)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2)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3)银行信用具有信用创造的功能.(三)国家信用1.国家信用是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它的主要方式是通过金融机构等承销商发行公债,在借贷资本市场上借入资金;公债的发行单位则要按照规定的期限向公债持有人支付利息.包括国内信用和国际信用两种. 2.国家信用的特点:(1)国家信用是以政府为债务人的借贷关系.(2)国家信用一般与生产流通没有直接关系.(3)国家信用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工具.(4)国家信用是调节货币供应量,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四)消费信用1.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个人所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目的的信用.2.消费信用的形式:(1)赊销:分期付款和信用卡.(2)消费贷款:信用方式或者抵押方式.3.消费信用的作用:(1)扩大需求,刺激消费,刺激经济发展(2)是有利的促销手段(五)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国际间一个国家官方(主要指政府)和非官方(如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其他经济主体)向另外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提供的信用,属国际间的借贷行为.1.国际商业信用是由出口商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形式.2.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所提供的信用,可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3.国际金融机构贷款.三.信用工具(一)信用工具的含义及其特征具有一定格式,并可载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叫做信用工具,也称作金融工具.信用工具一般有以下共同的特征:篇三:货币银行学讲义银行招聘试卷中较易出现的银行学部分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第二章利率理论第三章通货膨胀理论第四章金融体系第五章金融市场第六章金融创新第七章货币政策第八章汇率理论第九章国际金融体系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 本章内容本章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供求均衡.其中,货币需求理论及货币均衡为重点和难点.本章主要考点有:西方货币需求理论的基本内容,货币均衡(IS-LM模型),货币供给的内生性.? 历年真题(一)名词解释1.基础货币(_,_)(二)简答题1.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_)??? 考点预测名词解释货币层次流动性偏好倒逼机制单一规则简答题1.简要比较费雪方程与剑桥方程.2.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的主要因素.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论述题1.试述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2.试述IS-LM模型的经济与政策涵义.(注:以下考点讲解时预测热点以红色显示,历年真题以蓝色显示) ??? 核心考点:名词解释 1.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综合,它构成了货币供应量倍数扩张或收缩的基础,它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短期(中介)目标.2.货币层次:是指不同范围的货币概念.中央银行根据〝流动性〞的不同将货币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0:现金,或流通的货币;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这种分类的经济意义在于,M1(〝狭义货币〞),一般构成了现实的购买力,对当期的物价水平有直接影响;而M2(〝广义货币〞),其中包含暂时不用的存款,它们是潜在的购买力,对于分析未来的总需求趋势较为重要.(注: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 3.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的一种心理因素.因为货币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所以人们会对货币产生偏好.引起这种偏好的动机可以区分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和投机动机. 4.倒逼机制:中国的中央银行本身并非严格的独立决策主体,其控制货币供应的能力在制度上缺乏保证,大量的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往往压迫商业银行不断增加贷款,从而压迫中央银行被动地增加货币供应,形成所谓的〝倒逼机制〞. 5.平方根定律: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运用管理学中有关最优存货控制的理论,对交易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关系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与利率相关的交易性货币需求模型,即平方根定律或鲍莫尔模型.6.单一规则: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对稳定的,并且据此提出了著名的〝规则货币供应〞的政策主张.他认为货币供应量的最佳选择是实行〝单一规则〞,即公开宣布并长期采用一个固定不变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弗里得曼认为,货币数量的范围应该确定为流通中的通货加上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也即M2;货币增长率应与经济增长率大体相适应;货币供应增长率一经确定不能任意变动. ?7.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大致相等的一种状态.货币均衡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简单的货币均衡,即货币市场中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对等;二是总需求均衡下的货币均衡,即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大致相等的条件下的货币供求均衡.前者是浅层次的货币均衡,后者是深层次的货币均衡.?? 核心考点:简答题1.简要说明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和外生性.所谓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的争论,实际上是讨论中央银行能否〝独立〞控制货币供应量.? 2.简要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1)比较费雪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前者为MV=PY,其中,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产出;后者为Md=kPY,这里,PY是名义收入,k是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在Y中所占的比率.K的大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或者说取决于其他类型金融资产的预期收益率.(2)两个方程虽然在形式上相近,但实质上有很大差别.①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雪方程式从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着手,而剑桥方程式则从货币的价值储藏手段功能着手,从个人资产选择的角度进行分析. ②费雪方程式也被称为现金交易说,而剑桥方程式则被称为现金余额说.③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决定因素有所不同.费雪方程式从宏观角度,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利率对货币需求没有影响;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的角度,将货币需求看作是一种资产选择的结果.?? 3.简要说明货币主义〝单一规则〞货币政策的理论基础. 理论基础:弗里德曼主要考虑收入与持有货币的各项机会成本,构建了一个描述性的货币需求函数,该函数可以简化为:Md/P=f (Yp, (rb-rm), (re-rm), (πe-rm)) 其中,Md/P 是对真实货币余额的需求;Yp为永久收入; rm,rb,re分别为货币.债券.股票的预期回报率;πe为预期通货膨胀率.4.简要说明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和划分原则.划分货币层次的标准.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以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为标准,即一种资产以较小的代价转换为实际购买力的便利性.目前我国人民银行的货币统计体系是:M0=流通中现金;M1=M0+活期存款;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其他存款(含证券公司存放在金融机构的客户保证金)).M1是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新的金融资产大量出现,因此M1.M2的内涵越来越不稳定.?? 5.简述货币供应的完整模型,并分析影响货币供应的主要因素. C+R=基础货币(B)R=RR(法准)+ER(超准) C+D=货币供应量(M) M=m_B;m=M/B=(C+D)/(C+R) 核心考点:论述题。

2023大学_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

2023大学_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

2023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及答案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需求习题一、名词解释(8题,每题4分)1、货币需求所谓货币需求,就是指家庭、企业和政府愿以货币形式持有其所拥有的财产的一种需要。

2、流动性偏好所谓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在心理上偏好流动性,愿意持有流动性最强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缺乏流动性资产的欲望。

这种欲望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

3、恒久性收入这是弗里德曼计量财富的指标,称为永久性收入,理论上讲就是所有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值,简单地说就是长期收入的平均预期值。

4、名义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经济部门在一定时点所实际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Md表示。

5、实际货币需求实际货币需求,是指名义货币数量在扣除了物价变动因素之后那部分货币余额,它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Md/P。

6、交易方程式即 MV=PT,它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对物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而全社会一定时期一定物价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所需要的名义货币量之间也存在着一个比例关系1/V。

7、剑桥方程式即M = KPY,这一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一种资产选择行为,它与人们的财富或名义收入之间保持一定的比率,并假设整个经济中的货币供求会自动趋于均衡。

8、投机动机是凯恩斯提出的人们持有货币的三种动机之一,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由此产生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投机需求。

二、单项选择题(16题,每题1分)1、在决定货币需求的各个因素中,收入水平的高低和收入获取时间长短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分别是 A 。

A、正相关,正相关B、负相关,负相关C、正相关,负相关D、负相关,正相关2、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B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3、货币本身的收益与货币需求成 A 。

A、正相关B、负相关C、正负相关都可能D、不相关4、制度因素是货币需求函数的 C 。

A、规模变量B、机会成本变量C、其他变量D、都不是5、下列 B 是货币需求函数的规模变量。

易纲《货币银行学》教材复习试题

易纲《货币银行学》教材复习试题

易纲《货币银行学》教材复习试题易纲《货币银行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课后习题+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二、判断题三、选择题四、简答题五、计算题六、论述题第二部分课后习题第1篇基本概念第2章货币第3章利率的计算第4章风险与收益第2篇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第5章金融体系概述第6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第7章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第8章金融市场第9章中央银行第3篇货币供求及利率决定第10章货币供给第11章货币需求第12章利率的决定第4篇货币与经济第13章货币与国民收入:IS-LM模型第14章货币与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总供求模型第15章通货膨胀第5篇金融与经济发展第16章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第17章中国金融体制的演变第18章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第19章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陷阱: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20章中国香港与台湾地区的金融制度第6篇货币政策第21章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与操作第22章转轨中的中国货币政策第三部分章节题库第1章导论第1篇基本概念第2章货币第3章利率的计算第4章风险与收益第2篇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第5章金融体系概述第6章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第7章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监管第8章金融市场第9章中央银行第3篇货币供求及利率决定第10章货币供给第11章货币需求第12章利率的决定第4篇货币与经济第13章货币与国民收入:IS-LM模型第14章货币与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总供求模型第15章通货膨胀第5篇金融与经济发展第16章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第17章中国金融体制的演变第18章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第19章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陷阱: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第20章中国香港与台湾地区的金融制度第6篇货币政策第21章货币政策:目标、工具与操作第22章转轨中的中国货币政策第23章货币政策乎?财政政策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评析及建议•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概念题1风险溢价(risk premiu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研;天津大学2016研]答:风险溢价是指高出无风险收益率的回报。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完整word版)《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第一章货币供求理论1、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理论的异同。

2、比较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异同。

3、理解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弗里德曼的货币数量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政策主张。

5、理解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供应与扩张的过程。

6、理解货币均衡和市场均衡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利率理论1、理解古典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2、理解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3、理解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4、理解新古典综合学派对利率的假设前提、结论及主要观点。

第三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1、理解菲利普斯曲线的内容及其政策含义。

2、什么叫通货膨胀中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3、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4、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成因及其治理方法。

第四章金融中介体系1、了解资产证券化的含义。

2、了解金融创新的基本方式和内容。

3、了解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

第五章金融市场1、了解风险资本的投资过程。

2、深入理解CAPM模型的基本内容。

3、了解期权定价模型的内容。

第六章金融监管体系1、了解社会利益论和金融风险论对金融监管必要性的分析。

2、重点理解《巴塞尔协议》三大支柱的内容。

第七章货币政策1、理解货币政策的泰勒规则。

2、了解货币政策的信用传导渠道。

3、了解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及其条件。

第八章汇率理论1、深入理解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相关内容。

2、了解国际借贷理论、货币局制度等相关内容。

第九章国际货币体系了解“特里芬难题”、牙买加体系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相关内容。

第十章内外均衡理论1、名词解释:米德冲突。

2、理解内外均衡的基本内容。

3、理解蒙代尔政策配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银行学》复习内容整理一、名词解释1.泰勒规则:是根据产出和通货膨胀的相对变化而调整利率的操作方法。

这一规则体现了中央银行的短期利率工具按照经济状态进行调整的方法。

其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到费雪效应,即利率与通胀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东北财经大学)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东北财经大学)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东北财经大学)第十章金融与经济发展第一节储蓄与经济发展一、储蓄的含义一般的储蓄概念: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或存款行为。

相应的,储蓄成为储蓄存款的简称。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储蓄概念: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中扣除消费后的剩余,即储蓄=收入-消费。

一、储蓄的含义结合我国实际的储蓄概念:各种经济主体把结余下来或暂时闲置的收入以货币资产、其他金融资产或实物积存起来的行为,即储蓄是储存、储藏、储备价值或实物的行为。

储蓄的形式包括:手持现金、实物储蓄、存款储蓄和证券储蓄等多种形式。

二、储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资金或资本积累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如此。

我国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基本上是靠资金(资本)投入实现的。

在资本需求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资本供给水平即储蓄状况就成为制约资本增加的重要因素。

二、储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储蓄不足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一个普遍原因。

低储蓄率带来投资不足、资金短缺和经济增长缓慢,同时,较低的储蓄率和资金供给不足会阻碍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技术进步,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影响经济发展。

三、发展中国家储蓄增长的制约因素国民总储蓄来自国内储蓄和国外储蓄之和。

国内储蓄包括:政府部门储蓄、企业部门储蓄和居民家庭部门储蓄。

国外储蓄主要来自利用外资。

家庭部门是国民储蓄特别是净储蓄的主体,其对国民储蓄的规模和变化有着决定性影响。

三、发展中国家储蓄增长的制约因素决定和影响家庭储蓄的因素13>.收入因素从长期来看,储蓄主要是收入的函数,收入因素是决定储蓄的最重要因素。

凯恩斯:家庭部门的储蓄直接依赖于当前可支配收入,并且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储蓄倾向与收入增长保持一致。

杜森贝尔:一个家庭的储蓄倾向随着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变而变化。

三、发展中国家储蓄增长的制约因素弗里德曼:恒久性收入假设个人和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可分为恒久性和暂时性收入。

货币银行学_艾洪德_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_艾洪德_教学大纲

《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The Economics of Money and Banking)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货币银行学》课程组课程概述课程的性质货币银行学是全校经济学各专业的核心课之一,是金融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与入门课程,是财经学科相关专业学习、了解金融理论与实践的选修课,是1990年代初期教育部确定的11门“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为学生深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意识和全新的金融理念,努力提高广大学生在金融科学方面的理论和知识素养。

为了实现上述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介绍本学科理论的前沿性课题,加强对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课程适用的专业与年级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经济学各专业大学本科二年级学生。

课程的总学时和总学分计划教学总时数为48学时,其中包括课堂讲授42学时、课堂讨论4学时、习题课2学时。

课程总学分为3学分。

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经济学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的预修课程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教材:艾洪德、范立夫编著:《货币银行学》,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3月版教学参考书:1.夏德仁:《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年版。

2.艾洪德、张贵乐主编《货币银行学教程》2005年版。

3.[美]米什金:《货币金融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lfred Marshall, 1842-1924
• 剑桥方程式
M kPY
• 现金余额数量说的主要观点:
– 个人货币持有额受收入和财富的限制;受持有货币的 机会成本的限制;受持有者对未来收入、支出和物价 等预期的影响。 – K:人们财富中以货币形式持有比例,它不是固定值, 受个人的预期和各种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John· M· Keynes ,1883.6.5-1946.4.21.
(二)纸币流通规律
纸币本身 没有价值 因为流通 才有价值 遵循货币必 纸币价值 纸币不能 要量规律 的变化: 自发调节 平值 只能适应 升值 客观需求 贬值
几点启示: ( 1 )货币必要量规律反映的是实际经济运行对货币的客观 需要量。 ( 2 )反映货币的交易性需求,即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职能的货币量。 ( 3 )纸币流通条件下,无论多少纸币也只能代表客观所需 要的金量,商品的价格水平会随纸币的数量而涨跌。 (4)实际测算困难,主要进行定性分析。 应用:中国的“1:8”公式
2、现金余额数量论-剑桥方程式
分析的出发点:马歇尔等经济学 家认为,货币需求与交易水平正相关, 即交易的商品和服务越多,对货币的 需求也越高,这与费雪的观点一样; 但是,他们将货币视为一种资产,具 有价值储藏职能,从微观主体的持币 角度看,个人对货币的需求实质就是 选择以怎样的方式保持自己的资产, 受可替代资产的预期收益率的影响。 马歇尔提出现金余额说,皮古完成。
• P为一般物价水平;T为全部商品交易量。若M为流通中的平 均货币量,V为货币的平均流通速度,则有交易方程式: • 结论:货币数量的变化对实体经济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只 会引起物价水平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化。
• 在货币供求均衡的情况下,货币存量M=货币需求Md,则:
MV PT
PT Md V
费雪方程式的特点
两个方程式的不同比较
1)前者强调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后者重视其作为 一种资产的功能,即价值储藏功能。 2)研究角度不同:前者是宏观角度,后者是微观角 度 3)前者把货币需求与支出流量联系在一起,重视货 币的流通速度,后者从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 考虑货币需求 ,重视比例K。 4)对经济主体的意志在决定货币需求中的作用的认 识不同,而且剑桥方程还考虑到了了机会成本问题。 前者用货币数量变动来解释价格,利率对货币需求没 有影响;后者从微观出发分析,强调人们持币动机, 不排除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两个方程式的相同点
1)基本结论相同(都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将导一般物价水平 同方向、等比例的变动);
2)方程式的实质基本相同。(V与k互为倒数,流量与存量可 相互转化,但V和k的经济含义、T和y的经济含义并不是完 全等同的)。
三、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其发展
(一)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持有货币的三大动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图解
二、传统货币数量论
• 早期的传统货币数量论研究的是名义国民收入和物价的关系, 不是直接研究货币需求。
• 一般认为,欧文•费雪1911年《货币的购买力》中提出的交 易方程式是传统货币数量论理论体系建立的重要标志。
Irving Fisher, 1867-1947
1、现金交易方程式——费雪方程式
探究是什么决定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需要的货币量。
个人的货币需求
整个经济的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理论
• 货币需求理论的演进:
一、早期(古典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二、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 三、弗里德曼和现代货币数量论
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
西方的古典理论
马克思理论
费雪方程式
剑桥方程式
凯恩斯学说
弗里德曼学说
凯恩斯学派的发展
货币学派的发展
一、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 1、从宏观角度研究货币需求,注重货币的交易 媒介的功能,没有认识到货 币是财富的一种形式。
• 货币需求仅为收入的函数,与利率无关:当v是 常数时,货币需求取决于名义国民收入
费雪方程式的不足
第一,货币不仅仅是交易的媒介,人们可能出于多 种原因而想要持有货币。 第二,它没有考虑微观主体动机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而是注重制度因素对货币需求量的作用。
本章的重点内容:
第一节各种主要的货币需求理论 1、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规律 2、传统货币数量论 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及发展 4、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第二节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需求的含义
• 货币需求是指银行体系以外社会各成员(包括个人、 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 围内能够且意愿以货币形式持有资产的需求。 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
(一)货币必要量规律
PQ M V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 = 币必要量
商品价格总额
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货币必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在考虑到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后,马克思又将货币必要量公 式予以了修订:
流通中的 货币必要量 待实现的 - 本期赊销商品 + 到期该支付的 – 互相抵消 商品价格总额 的价格总额 商品价格总额 的金额 同一单位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平均流通速度
第十章 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
经济学家们关注货币需求问题要比货 币供给问题早得多,因为早期的学者一直 认为货币供给是完全外生的经济变量,而 货币需求则要复杂得多!
教学要求:
掌握现代不同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并能进行简要比 较和评价。 重点掌握西方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 了解西方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从一个社会出发,仅仅 把货币视为交易的媒介, 探讨一个国家在一定时 期内为完成一定的交易 量所必需的货币量
从微观个体出发,把货币视为 一种资产,探讨的是人们愿意 以货币形式持有的财富量
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 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的真正含义:在某人拥有的财富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 有的那部分财富就构成了其对货币的需求,而各个微观主体所形 成的货币需求聚集到一起便成为整个社会的货币需求。同时,在 今天的纸币流通时代,我们所考虑的是实际货币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