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十章-货币政策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章中央银行 货币银行学
于国家,另一部分属于私人。如日本银行的股份, 私人持有45%,国家持有55%。私人持股只能每年取 得股息,没有经营和决策权。
24
由私人股东持有央行股份(集体所有制):中央银行的资本以
股票形式全部由金融机构持有。
※美国FED资本完全由会员银行持有; ※意大利央行的股份也由储蓄银行、全国性银行、公营信 贷机构持有。
20
一、独立性问题的历史追溯
(一)高度独立阶段(中央银行的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金本位体制下金融秩序比较的稳 定;货币的流通比较稳定,国内的物价和外汇行市可以通 过市场自发的调节; 人们对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缺乏认识; 中央银行的实际的职能还限于维持银行券和黄金的自由兑 换。 (二)基本上不独立 (一战—20世纪70年代初) 为政府筹集战争经费的需要和战后对于经济恢复的需要, 政府加大对于中央银行的控制,从而扩大货币的发行,刺 激经济增长; 21 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流行。
28
1998年起施行新的《日本银行法》
虽然大藏大臣仍保留有很大的权力,如业务审批权、监督权 和经费预算审批权,但大藏大臣对日本银行的业务命令权和 内阁的总裁解任权等被取消; 新法明确规定,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不接受政府的指示,拥 有独立决定官方利率、金融调控等方面的权限; 新法对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的人事构成进行了调整,取消了 两名政府代表专任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做法,但政府可以委派 两名代表出席政策委员会会议,并有要求延期执行政策委员 会决议的权力; 另外,新法在日本银行的财务独立及其与国会的关系等方面 也进行了调整。
11名成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行副行长;国家计划委 员会副主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副部 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 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金融专家。(其中除1名 金融专家外,其余10名代表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政 府官员) 通过议案时采取一人一票,经2/3以上的委员表决通过。 (这样的政策议案显然体现了极强的政府意志)
24
由私人股东持有央行股份(集体所有制):中央银行的资本以
股票形式全部由金融机构持有。
※美国FED资本完全由会员银行持有; ※意大利央行的股份也由储蓄银行、全国性银行、公营信 贷机构持有。
20
一、独立性问题的历史追溯
(一)高度独立阶段(中央银行的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金本位体制下金融秩序比较的稳 定;货币的流通比较稳定,国内的物价和外汇行市可以通 过市场自发的调节; 人们对于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缺乏认识; 中央银行的实际的职能还限于维持银行券和黄金的自由兑 换。 (二)基本上不独立 (一战—20世纪70年代初) 为政府筹集战争经费的需要和战后对于经济恢复的需要, 政府加大对于中央银行的控制,从而扩大货币的发行,刺 激经济增长; 21 凯恩斯国家干预经济理论的流行。
28
1998年起施行新的《日本银行法》
虽然大藏大臣仍保留有很大的权力,如业务审批权、监督权 和经费预算审批权,但大藏大臣对日本银行的业务命令权和 内阁的总裁解任权等被取消; 新法明确规定,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不接受政府的指示,拥 有独立决定官方利率、金融调控等方面的权限; 新法对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的人事构成进行了调整,取消了 两名政府代表专任政策委员会委员的做法,但政府可以委派 两名代表出席政策委员会会议,并有要求延期执行政策委员 会决议的权力; 另外,新法在日本银行的财务独立及其与国会的关系等方面 也进行了调整。
11名成员: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行副行长;国家计划委 员会副主任;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副部 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 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金融专家。(其中除1名 金融专家外,其余10名代表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说是政 府官员) 通过议案时采取一人一票,经2/3以上的委员表决通过。 (这样的政策议案显然体现了极强的政府意志)
货币银行学课件(精品PPT)
第二节 货币 的职能 (huòbì)
functions of
money
价值尺 度(jià zhíchǐ
流通手段 dù )
表现(biǎoxiàn)为价格 表现为货币量交换媒介:挨饿的裁缝与挨冻的面包师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表现为财富 表现为货币的单方面转移
世界货币
表现为世界范围的交换媒介
9 第九页,共三十九页。
括(bāokuò)银行券、汇票、期票、银行支票等。 信用货币以票据流通为根底,直接产生于货币的支
付手段职能。
信用货币完全建立在人们的信用之上,建立在国家 信用的根底之上。
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与金属货币也无必然联系,人 们接收仅仅是因为他们(tā men)预期他人也会接受它。
23 23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九页。
实物 货 (shíwù ) 币
金属货币
纸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以自然界存在的某种物品和人们生产出来的某种物品充当
货币 以金属如铜、铁、金等作为材料的货币
流通中的纸制货币符号
以信用活动为根底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形式:商业票 据、银行券、存款货币〔可转帐并签支票款〕
电子资金转账系统 ,网上银行,信用卡 货币形式演变的动因:交易费用的节约
17 17 第十七页,共三十九页。
二、金属货币
指以金属为材料、并铸成一定(yīdìng)形状的货币。
中国是最早使用金属货币的国家之一,早在 殷商时代,金属货币就已成为货币的主要形 式。
金银作为货币的优越 性:
1〕易标准化,
2〕易分割,
3〕易携带(xiédài),
18
4〕易保存,
第十八页,共三十九页。
2
货币银行学10PPT教案
使中央银行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
中国商业票据不发达,再贴现率政策的效果还不明 显。
第9页/共24页
第十章10
再贴现的作用
• (1)引起的波动程度又远比法定准备率为小,因而一般 都经常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 (2)再贴现率作为基准利率,制约和影响着全国的利率水 平,是其他利率赖以调整或变动的基础。
第20页/共24页
第十章21
2.紧缩的货币政策
• 经济繁荣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应收紧银根,采取紧缩 性的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
• 措施: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 条件、提高准备率等;
•
❖
减①少紧货缩币货供币给的作量用,:提抑高制利过率旺,需防求止,经降济低过通度货增膨长胀。率,保持
第十章16
对利率的依赖
• 中国使用最多的政策工具是利率。从1996年5月 1日至1999年6月10日,连续7次下调存贷款利率, 后来又对利息收入征税。后来又有一次。是连续 8次(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96年的10.98%降到 目前的2.25%) 。
• 中国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绝大多数利 率由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制定。
第十章24
感谢您的观看!
第24页/共24页
第十章25
• 利率水平很难反映公众对未来的预期,利率结构 也易于扭曲。
• 中国的贷款利率低,与实际的民间的贷款利率相 差很大,能得到银行的贷款成为人们牟取私利、 贪污腐败的重要因素。
第16页/共24页
第十章17
2、间接信用指导
• (1)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威望, 劝告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影响其放款和投资方 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中国商业票据不发达,再贴现率政策的效果还不明 显。
第9页/共24页
第十章10
再贴现的作用
• (1)引起的波动程度又远比法定准备率为小,因而一般 都经常调整再贴现率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 (2)再贴现率作为基准利率,制约和影响着全国的利率水 平,是其他利率赖以调整或变动的基础。
第20页/共24页
第十章21
2.紧缩的货币政策
• 经济繁荣时,总需求大于总供给,应收紧银根,采取紧缩 性的货币政策,以抑制总需求,降低物价。
• 措施:公开市场上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并严格贴现 条件、提高准备率等;
•
❖
减①少紧货缩币货供币给的作量用,:提抑高制利过率旺,需防求止,经降济低过通度货增膨长胀。率,保持
第十章16
对利率的依赖
• 中国使用最多的政策工具是利率。从1996年5月 1日至1999年6月10日,连续7次下调存贷款利率, 后来又对利息收入征税。后来又有一次。是连续 8次(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96年的10.98%降到 目前的2.25%) 。
• 中国是一个以管制利率为主的国家,绝大多数利 率由中央银行代表政府制定。
第十章24
感谢您的观看!
第24页/共24页
第十章25
• 利率水平很难反映公众对未来的预期,利率结构 也易于扭曲。
• 中国的贷款利率低,与实际的民间的贷款利率相 差很大,能得到银行的贷款成为人们牟取私利、 贪污腐败的重要因素。
第16页/共24页
第十章17
2、间接信用指导
• (1)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和威望, 劝告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以影响其放款和投资方 向,从而达到控制和调节信用的目的。
货币银行学课件(全)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
货币职能与货币制度
学习目标
1 2 3 4
了解货 币制度 演变过 程
明确货 币制度 构成要 素的基 本内容
熟知我 国现行 货币制 度
掌握货 币的本 质和职 能
1.1 货币的本质及形态
1.1.1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反映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金属货 币的必要量
其中: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单位纸币代表 的价值量×纸币发行总量
所以,有下式: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单位纸币的币值)= 流通中金属货币必要量/纸币发行总量
2.2.3 货币需要量和货币流通量
货币需要量,亦称“货币必要量”,是指一定时 期内,为保证生产和流通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 ,是货币流通规律的主要内容。 货币流通规律一般公式可写为: M=PQ/V M为流通中货币必要量;Q为待实现商品总量; P为商品价格水平;V为货币流通速度。
般购买手段;三是作为国际间财富转移手段。
1.3 货币制度
1.3.1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 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货币币材和货币单位的 (1)货币材料的确定 确定
货币材料是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哪一种 或哪几种材料作货币材料。 (2)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的确定 在金属货币时期,货币单位的确定不仅要规定单 位名称,还要规定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 称为价格标准。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就越强; 反之,则越弱。
层次划分原则
现实性
第一章
货币职能与货币制度
学习目标
1 2 3 4
了解货 币制度 演变过 程
明确货 币制度 构成要 素的基 本内容
熟知我 国现行 货币制 度
掌握货 币的本 质和职 能
1.1 货币的本质及形态
1.1.1 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反映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反映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流通中金属货 币的必要量
其中: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单位纸币代表 的价值量×纸币发行总量
所以,有下式: 单位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单位纸币的币值)= 流通中金属货币必要量/纸币发行总量
2.2.3 货币需要量和货币流通量
货币需要量,亦称“货币必要量”,是指一定时 期内,为保证生产和流通正常运行所需要的货币量 ,是货币流通规律的主要内容。 货币流通规律一般公式可写为: M=PQ/V M为流通中货币必要量;Q为待实现商品总量; P为商品价格水平;V为货币流通速度。
般购买手段;三是作为国际间财富转移手段。
1.3 货币制度
1.3.1 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 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包括四个方面内容。
1)货币币材和货币单位的 (1)货币材料的确定 确定
货币材料是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哪一种 或哪几种材料作货币材料。 (2)货币名称和货币单位的确定 在金属货币时期,货币单位的确定不仅要规定单 位名称,还要规定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也 称为价格标准。
流动性越强的金融资产,现实购买力就越强; 反之,则越弱。
层次划分原则
现实性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
– 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货币收支持平。 – 国际收支平衡表
2019/11/14
10-11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 既相对立,又相统一。
2019/11/14
10-12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2019/11/14
10-3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 (一)货币政策含义
– 狭义:仅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运用各种 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的各种方针措施的总和。
– 广义: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 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 收支的各种措施的总和。
10-14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2、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 3、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 4、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 5、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2019/11/14
10-15
货币银行学
– 货币政策主要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 具、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应评析等方面。
2019/11/14
10-4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 (二)货币政策的要素构成:
–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 货币政策工具
2019/11/14
10-11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 既相对立,又相统一。
2019/11/14
10-12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2019/11/14
10-3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 (一)货币政策含义
– 狭义:仅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运用各种 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 的各种方针措施的总和。
– 广义: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 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 收支的各种措施的总和。
10-14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2、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 3、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 4、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 5、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2019/11/14
10-15
货币银行学
– 货币政策主要内容:政策目标、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 具、政策传导机制和政策效应评析等方面。
2019/11/14
10-4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涵义及其构成要素
• (二)货币政策的要素构成:
–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货币政策中间目标 –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银行学全套课件328p
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论证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劳动的私人性质决定了产 品归私人所有,可是产品又不是或主要不是供生产者本 人消费,而是供其他社会成员消费。所以私人的产品必 须纳入社会总产品中进行分配。
利率的基本概念、利率的确定、利率结构的决定、单利和复 利、利率的作用、我国的利率改革
授课安排
第五章 金融市场
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金融工具、金融衍生工具、外汇市场、黄金市场
第六章 金融机构体系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建立及改革、西方的金融机构体系
第七章 存款货币银行
商业银行的产生及发展、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负债业务、资产业 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金融创新、信用货币的创造、经营原则与管理
备保持多少为宜?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是否应该下
调?
学习货币银行学的必要
回答上述问题并深入本质,取得科学的认识 在货币银行学中,上述问题可能直接找到答案,也可能
找不到答案。找到答案的往往也不是简单的肯定和否定, 有的是论断,有的是模型,但总的说来,是考虑问题的 思路,剖析问题的方法。找不到答案的,只是说没有直 接答案,只要勤于思考,就会在并无直接答案的论述中 领悟到独立钻研的门径。 所以说,学习货币银行学,有否收获,关键要看是否掌 握了探索分析解剖判断这一领域中主要问题的入门钥匙。
要在把握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学习
我们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学习货币银行学,学习它 是为了中国的改革和建设。因此,必须从中国的 实践、中国的国情出发。
结合中国的实际,加以创新,扬长避短 也要学习西方的货币银行学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二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的起源 形形色色的货币 货币的职能 如何给货币下定义 货币制度 货币消亡论
第10章货币供给《货币银行学》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四、存款货币创造在量上的限制因素 (一)现金漏损率(c)
对于银行制度不发达的国家来说,人们总会将部分 收入以现金形式保留在手中。这样就出现了现金漏 损,即是指银行在扩张信用及创造派生存款的过程 中,难免有部分现金会流出银行体系,保留在人们 的手中而不再流回。由于现金外流,银行可用于放 款部分的资金减少,因而削弱了银行体系创造存款 货币的能力。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专栏10—1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讨论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二)卡甘(P. Cagan)模型
卡甘的方程式明确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与高能 货币成正比,与通货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成反 比。
第一节 货币供给及其理论
(三)乔顿模型 1.M1货币乘数模型 模型采用狭义的货币定义M1,即 M1 =D+C。其
第二节 货币供给的形成
二、出自银行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
近代银行作为信用媒介机构和信用创造机构的统一, 其本质特征在于信用创造方面,即银行可以在相当 范围内通过增加自身的负债去增加货币供给量,由 此影响社会各种资源的配置、再生产诸环节的协调、 各种经济杠杆的作用发挥以及币值本身的稳定.
与此同时,这一信用创造功能还使银行在国民经济 中的地位有了根本改变,它一方面大大强化了现代 商品经济中的信用经济性质,另一方面促使整个经 济的运转与金融活动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3)现金流通一般主要对应于小宗商品即消费品 的交易。
第四节 货币供给的运行机制
二、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所谓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 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所形成的存款,包括商业银 行吸收到的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
所谓派生存款,它是相对于原始存款而言的,是指 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运用转账方式发放贷 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而引申出来超过最初部分存 款的存款。
2019年货币银行学曹龙骐第十章货币均衡.ppt
表9-1 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调整政策配合的主要情形
经济状况
支出调整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
(财政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直接管制
Ⅰ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 紧缩性的 本币升值 奖入限出
Ⅱ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 Ⅲ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
紧缩性的 松弛性的
本币贬值 奖出限入 本币贬值 奖出限入
Ⅳ经济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 松弛性的 本币升值 奖入限出
③ 信贷平衡反映的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对银行信贷资金 需要量与银行信贷资金供给量的协调平衡关系;而货 币均衡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和社会再生产各 环节之间的货币收支协调平衡关系,是客观经济过程 对货币需要量与银行体系提供给社会的货币量之间的 协调平衡关系。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社会总供求的涵义
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
调节国际收支实现货币均衡的理论分析 国际收支调节的目标是要实现内外经济均衡。所谓内
部均衡是指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即国内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供求均衡;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 衡,即外汇市场供求均衡。一国如果希望同时达到内部均 衡和外部均衡的目标,必须同时运用支出调整政策和支出 转换政策两种工具,并根据经济中通货膨胀、就业水平和 国际收支的不同情况加以适当的配合。
Ms=D+R,或R=Ms-D 而在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下,货币总供给等于货 币总需求,即Md=Ms,代入上式可得: R=Md-D
国际收支均衡与货币均衡的理论模型
上式表明,国际收支差额是货币供求不一致的结 果。当国内货币供应小于货币需求时,会导致国际收 支出现顺差;当货币供应小于货币需求时,会导致国 际收支逆差。
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 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用公式来 表示,即:
《货币银行学》教学课件—10货币政策
回购协议:正回购、逆回购,双向交易,债 券所有权不转移,短期性流动性调节工具, 适用于维持既定货币政策,缓解由于暂时性 的突发事件而造成的市场意外波动。
作用机制
➢ 数量机制: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 的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 价格机制: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两条渠道:货币供求与有价证券理论 价格公式。
公开市场业务
含义: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 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 货币机构的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 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 种政策措施。
政策目的:防卫性目的/主动性目的 作用机制 优缺点
公开市场操作
现券交易:单向买卖行为,债券所有权转移 (买断或卖断),适用于央行的重大政策变 化,对货币数量和利率有持续影响
作用机制
价格机制(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 资金成本。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旦上调,若整个 社会存在有效的利率体系,其它利率将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贷款利率、国债收益率、同业拆借利 率、存款利率
作用机制
具有预告效应:影响居民与企业 预期,使之配合或符合中央银行的 政策需要。
优缺点
➢ 优点:对所有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 具有较强的控制货币和信贷规模的能力, 快捷有力。 ➢ 缺点:效果影响深且巨,易造成经济 的剧烈震荡和大起大落,不具备充分的 伸缩性,使用起来不太灵活,影响其效 果。
干预(稳定利率与汇率)。
货币政策目标
➢格林斯潘时代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 三 四 五 , CPI 上 涨 控 制 在 3% ( 适 度 23%),居民名义收入增长4%,GDP增 长5%。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 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法》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作用机制
➢ 数量机制: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 的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 价格机制: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两条渠道:货币供求与有价证券理论 价格公式。
公开市场业务
含义: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 卖出有价证券以改变商业银行等存款 货币机构的准备金数量,进而影响货币 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 种政策措施。
政策目的:防卫性目的/主动性目的 作用机制 优缺点
公开市场操作
现券交易:单向买卖行为,债券所有权转移 (买断或卖断),适用于央行的重大政策变 化,对货币数量和利率有持续影响
作用机制
价格机制(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 资金成本。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一旦上调,若整个 社会存在有效的利率体系,其它利率将 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贷款利率、国债收益率、同业拆借利 率、存款利率
作用机制
具有预告效应:影响居民与企业 预期,使之配合或符合中央银行的 政策需要。
优缺点
➢ 优点:对所有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 具有较强的控制货币和信贷规模的能力, 快捷有力。 ➢ 缺点:效果影响深且巨,易造成经济 的剧烈震荡和大起大落,不具备充分的 伸缩性,使用起来不太灵活,影响其效 果。
干预(稳定利率与汇率)。
货币政策目标
➢格林斯潘时代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 三 四 五 , CPI 上 涨 控 制 在 3% ( 适 度 23%),居民名义收入增长4%,GDP增 长5%。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保持货币币值的 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法》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货币银行学第10章
流动性陷阱
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到一定低点之后,由
于利息率太低,人们不再愿意持有没有什么 收益的生息资产,而宁愿以持有货币的形式 来持有其全部财富,即货币需求变为无限大。 如果利率稍微下降,不论中央银行增加多少 货币供应量,都将被货币需求所吸收。货币 需求曲线L就会变成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人们 把这一直线部分称作“流动性陷阱”。(见 P238图10-2)
从方程形式上没有很大区别,并都得出了货 币数量的增加会引起商品价格的上升的结论, 但两种货币需求理论在关于交易数量影响货 币数量的分析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别。
三、现金交易说和现金余额说的区别
第一,交易方程式强调货币作为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剑桥方程式强调货币的资产功能,强调人们保有 货币的动机和数量。 第二,交易方程式从全社会角度,讨论满足社会商品交易 的货币量状况,并分析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剑桥方程式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的角度研究货币 需求,把货币作为一种财富或资产的角度进行研究, 具有动态研究的特性。 第三,交易方程式重视影响交易的货币流通速度的金融及 经济制度等因素,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状况,忽 视经济主体在金融市场中的主观意志因素。 剑桥方程式重视资产的选择,即持有货币的成本 与满足程度之间的比较,强调人的意志及预期等心理 因素的微观作用。
2.惠伦立方根定律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惠伦进行了发展,他论证了预 防性货币需求与利率的函数关系,得出惠伦模型即 立方根定律。 预防性货币需求来自于人们对未来事物不确定性的 考虑。
2.惠伦立方根定律
最佳的货币持有量的影响因素: (1)非流动性成本。指因低估某一支付期内的现金需要,持有
第三节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一、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名著:《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这个理论,他从资产选 择的角度对货币需求的各种动机作了分析,他认为 人们持有货币存在流动性偏好,因此产生对货币的 需求,这就是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 流动性偏好:公众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和收 入的欲望和心理。
最新货币银行学课件第十章
– 2、近期指标(操作指标,离政策手段近)
• 超额准备金(预测器) • 基础货币(央行直接可控)
– (投资函数稳定时,选利率为政策指标;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时, 选货币供给量为政策指标)
– 3、中介指标值的确定
• 目标值区间,具有一定的弹性
2021/1/26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20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10-2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பைடு நூலகம்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16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各目标之间统一的关系:
– 经济增长是基础 – 物价稳定是前提 – 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
2021/1/26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17
货币银行学
2021/1/26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15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2、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 3、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 4、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 5、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 超额准备金(预测器) • 基础货币(央行直接可控)
– (投资函数稳定时,选利率为政策指标;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时, 选货币供给量为政策指标)
– 3、中介指标值的确定
• 目标值区间,具有一定的弹性
2021/1/26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20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10-2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பைடு நூலகம்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16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各目标之间统一的关系:
– 经济增长是基础 – 物价稳定是前提 – 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 – 国际收支平衡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
2021/1/26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17
货币银行学
2021/1/26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10-15
货币银行学
第十章 货币政策与金融发展
第一节 货币政策涵义及其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 2、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 • 3、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 4、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 5、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
《货币银行学讲义》第10章 多倍存款创造
$81的债券,这会使D银行的存款和准备金减少
$81。依次类推。
最后整个体系减少存款 $1000 10$100 1 $100
10%
五、简单模型述评
1.D 1 R rd
M Fed →rd →R →D →M1→ S
五、简单模型述评
2.缺陷:实际情形可能比模型复杂得多 ①如果某些借款人将贷款的一部分用来增加手持现 金,则D的增加量会小于模型所描述的数量 ②银行不会选择贷出其全部ER,D扩张水平会远远 低于模型中所描述的充分扩张的水平
B银行
提款
D=$100
借款人
存入
商场
商品
(三)存款创造:银行体系
B银行
A
L
RR 10 ER 90
R+100
D+100
RR=10 ,假定所有银行 都不保留超额准备金,B 银行可以发放$90的L,通 过支付行为被存入C银行
(三)存款创造:银行体系
B银行
A
L
C银行
A
L
R+10 D+100 R+90 D+90
发行量取决于公众想要持有多少数量
2、准备金R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库存现金,分为法定
储备(RR)和超额储备(ER),美联储对准备金 不支付任何利息。
资产
1.重要性:S 变动 R变动 M s变动 DL
2.有利息收入 (1)Fed购入国库券,可以向商业注入更多R
——公开市场购买 S R M s
(2)Fed向商业提供 DL R M s
三、多倍存款创造:简单模型
多倍存款创造的内涵:Fed向银行体系提供 1$的准备金的时候,银行系统的存款量会成 倍增加。
第十章货币政策《金融学概论》PPT课件
再贴现率的调整——影响商业银行的放款成本及 市场利率
再贴现票据资格的规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 构成及其社会资金结构
2.1.2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政策的目的在于:
❖ ①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来改变其融资 意向。
❖ ②利用“告示效应”影响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 的预期。
❖ ③通过差别对待不同种类的再贴现票据来调整 经济结构。
❖ ②可控性强——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和 货币乘数的乘积,央行可以通过控制基础货 币来间接控制货币供给量。
❖ ③相关性强——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代表 了当期的社会有效需求总量和整个社会的购 买力,直接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
B 货币供应量的缺点
❖ 首先,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不是绝对的,由于 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乘积,央行 能控制基础货币,但货币乘数中的现金漏损率、超 额准备金率等取决于公众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央行 难以控制;
2006-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006-2011年我国GDP及增长率
D 国际收支平衡
❖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对其 他国家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之间相抵, 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的平衡关系(相对平 衡)
❖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为宏观经 济内部均衡,而国际收支平衡是外部均衡, 对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而言更为重要
2011-2012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表
日期 2012-05-18 2012-02-24 2011-12-05 2011-06-20 2011-05-18 2011-04-21 2011-03-25 2011-02-24 2011-01-20
调整前 调整后 20.50% 20.00% 21.00% 20.50% 21.50% 21.00% 21.00% 21.50% 20.50% 21.00% 20.00% 20.50% 19.50% 20.00% 19.00% 19.50% 18.大5连0理%工大学城1市9学.院00%
再贴现票据资格的规定——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 构成及其社会资金结构
2.1.2再贴现政策
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政策的目的在于:
❖ ①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成本来改变其融资 意向。
❖ ②利用“告示效应”影响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 的预期。
❖ ③通过差别对待不同种类的再贴现票据来调整 经济结构。
❖ ②可控性强——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和 货币乘数的乘积,央行可以通过控制基础货 币来间接控制货币供给量。
❖ ③相关性强——一定时期的货币供应量代表 了当期的社会有效需求总量和整个社会的购 买力,直接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
B 货币供应量的缺点
❖ 首先,央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不是绝对的,由于 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乘积,央行 能控制基础货币,但货币乘数中的现金漏损率、超 额准备金率等取决于公众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央行 难以控制;
2006-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2006-2011年我国GDP及增长率
D 国际收支平衡
❖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1年),对其 他国家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之间相抵, 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的平衡关系(相对平 衡)
❖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为宏观经 济内部均衡,而国际收支平衡是外部均衡, 对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而言更为重要
2011-2012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表
日期 2012-05-18 2012-02-24 2011-12-05 2011-06-20 2011-05-18 2011-04-21 2011-03-25 2011-02-24 2011-01-20
调整前 调整后 20.50% 20.00% 21.00% 20.50% 21.50% 21.00% 21.00% 21.50% 20.50% 21.00% 20.00% 20.50% 19.50% 20.00% 19.00% 19.50% 18.大5连0理%工大学城1市9学.院00%
货币银行学第10章 内外均衡理论
11
第二节 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
1962 年 , 在 蒙 代 尔 向 国 际 货 币 基 金 组 织 提 交 的 题 为 《恰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的报 告中,正式提出了"政策配合说" (policy mix theory)。 其特色在于它强调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 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的政策主张。
23
▪ 关键名词与思考题 ▪ 一、名词解释 ▪ 支出调整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 丁伯根法则
米德冲突 内外均衡
▪ 二、简述题 ▪ 简述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 ▪ 三、论述题 ▪ 试分析蒙代尔政策配合说的主要内容。
24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供给
2.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⑴外汇收支顺差,商业银行购入的外汇大于售出,外汇
16
BB线较为陡峭,这是由国际资本的流动造成的。利率提 高,不仅紧缩国内需求促使进口减少,还带来外部资本
流入这样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方面促使国际 收支盈余。而财政支出增加,仅仅是扩张国内需求促 使进口增加,也即只从经常项目一个方面对国际收支 盈余 产生反向作用。要达到均衡,这个反向作用必须 足够大,也即财政支出的力度要足够大。这样,利率小 变动一下,财政支出就会大变动一下。而利率和财政 支出变动对国内总供求的影响,由于不涉及国际资本 流动,故而YY线较为平坦。由于两条线一条较陡峭, 一条较平坦,必然会存在一个交叉点。这个交叉点E就 是内外部同时实现均衡的均衡点。
2
假设一国经济划分为生产贸易品的贸易部门和生 产非贸易品的非贸易部门,则内部均衡被定义为国内 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 业,也即非贸易品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外 部均衡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品的供求处于 均衡状态。
第二节 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
1962 年 , 在 蒙 代 尔 向 国 际 货 币 基 金 组 织 提 交 的 题 为 《恰当运用财政货币政策以实现内外稳定》的报 告中,正式提出了"政策配合说" (policy mix theory)。 其特色在于它强调以货币政策促进外部均衡,以财 政政策促进内部均衡的政策主张。
23
▪ 关键名词与思考题 ▪ 一、名词解释 ▪ 支出调整政策 支出转换政策 丁伯根法则
米德冲突 内外均衡
▪ 二、简述题 ▪ 简述内外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 ▪ 三、论述题 ▪ 试分析蒙代尔政策配合说的主要内容。
24
开放经济下的货币供给
2.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 ⑴外汇收支顺差,商业银行购入的外汇大于售出,外汇
16
BB线较为陡峭,这是由国际资本的流动造成的。利率提 高,不仅紧缩国内需求促使进口减少,还带来外部资本
流入这样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个方面促使国际 收支盈余。而财政支出增加,仅仅是扩张国内需求促 使进口增加,也即只从经常项目一个方面对国际收支 盈余 产生反向作用。要达到均衡,这个反向作用必须 足够大,也即财政支出的力度要足够大。这样,利率小 变动一下,财政支出就会大变动一下。而利率和财政 支出变动对国内总供求的影响,由于不涉及国际资本 流动,故而YY线较为平坦。由于两条线一条较陡峭, 一条较平坦,必然会存在一个交叉点。这个交叉点E就 是内外部同时实现均衡的均衡点。
2
假设一国经济划分为生产贸易品的贸易部门和生 产非贸易品的非贸易部门,则内部均衡被定义为国内 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 业,也即非贸易品市场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外 部均衡指经常项目收支平衡,也即贸易品的供求处于 均衡状态。
第十章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货币银行学》PPT课件
*
• 一、通货紧缩概述 • (一)通货紧缩(deflation)的定义
– 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的 现象。
– 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 量持续下降。
–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 而必须具有三个特征: • (1)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 (2)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高; • (3) 经济全面衰退。
w b(E s )
• 其中,是小国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率;是开放经济部门的通货膨胀率; 是世界通货膨胀率;是封闭经济部门的通货膨胀率;是开放经济部门的 货币工资增长率;是封闭经济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是开放经济部门 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封闭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a与b分别 代表开放经济部门和封闭部门各自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
为“通货膨胀税”。 – 另外,如果实行累进税制,通货膨胀还提高了税基,
纳税等级上升,政府税收收入增加。
*
•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需求政策
• 针对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采取的抑制 政策主要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两种。
•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削减、压缩政府支 出和增加税收。
•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
*
•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上 (二)成本推进 (三)供求混合推进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
•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上
图中,横轴表示总产量丫,纵轴表示一般价格水 平P,D为总需求曲线,S为总供给曲线。
S
P
S
O
D4
D3 D2 D1
Y﹡
Y
*
•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 一、通货紧缩概述 • (一)通货紧缩(deflation)的定义
– 第一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指物价的普遍持续下降的 现象。
– 第二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 量持续下降。
– 第三种观点认为,通货紧缩是经济衰退的货币表现,因 而必须具有三个特征: • (1)物价持续下跌、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 • (2)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率高; • (3) 经济全面衰退。
w b(E s )
• 其中,是小国开放经济的通货膨胀率;是开放经济部门的通货膨胀率; 是世界通货膨胀率;是封闭经济部门的通货膨胀率;是开放经济部门的 货币工资增长率;是封闭经济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是开放经济部门 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封闭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a与b分别 代表开放经济部门和封闭部门各自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
为“通货膨胀税”。 – 另外,如果实行累进税制,通货膨胀还提高了税基,
纳税等级上升,政府税收收入增加。
*
•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
(一)需求政策
• 针对总需求过度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采取的抑制 政策主要紧缩财政和紧缩货币两种。
•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削减、压缩政府支 出和增加税收。
•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
*
•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上 (二)成本推进 (三)供求混合推进 (四)结构性通货膨胀
*
•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一)需求拉上
图中,横轴表示总产量丫,纵轴表示一般价格水 平P,D为总需求曲线,S为总供给曲线。
S
P
S
O
D4
D3 D2 D1
Y﹡
Y
*
•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货币银行学中国货币政策43页PPT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货币银行学中国货币政策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来自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谢谢!
货币银行学中国货币政策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来自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工具:即使变动幅度很小,也会引起MS 巨大变化,不宜作为日常工具。
第十章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 一、什么是货币政策 ➢ 指央行或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
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和利率等变量 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 货币政策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效果等。
二、货币政策目标:(终极目标)
(二)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如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 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但结果会 带来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为了防 止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需要采取 信用收缩的措施,这又会对经济增 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若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 定,则会造成本国商品输出增加,输入 减少,国际收支发生顺差;若本国发生 通货膨胀,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增 加,使国际收支恶化。如果本国出现顺 差,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央行出售 本币购入外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 物价上涨。此时货币政策在实现外部均 衡的同时,导致本国物价上升。
➢ 直接信用管制 ➢ 间接信用管制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 1、存款准备金率 ➢ (1)商行的存款要缴纳存款准备金,最初这种准备
金只是为了维护银行自身的清偿能力,今天成为央 行调控货币供应的有力工具。 ➢ (2)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会同时影响到货币乘数 K的大小和基础货币的内部构成。
T
➢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时 ,商业银行一定比例的超额准备金 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行的放 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 供应量就会相应收缩。当降低法定 准备金率时,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 果,最终扩大货币供应量。
货币诸目标的矛盾主要表现为:
(一)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二者之间通常存在着一种此高彼低
的交替关系。如果失业过多,货币政策 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张信 用和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投资需求 和消费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 人数。然而伴随而来的是一般物价水平 的上涨,若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造成通货 膨胀,以牺牲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目标 为代价。因此,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 间是相互矛盾的,很难做到同时兼得。
➢ 1、1945-1979:以r为中间指标,并将r定在低水 平上。
➢ 2、1979-1989:货币主义试验期,以MS为中介指 标
➢ 3、1990年代至今:以r为中间指标,并根据经济情 况不断调整
Intended funderal funds rate Changes and level 1990 to present
4、国际收支平衡
➢ 指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符合一国宏观经济的需 要。
➢ 国际收支顺差带来一国收入增加,可能导致MS 过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顺差也会增强一国 的经济能力。逆差也会有重大影响。
➢ 央行实施货币政策,通过影响价格、汇率、利 率等因素,来调节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 杂的。有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二者呈正相 关关系;有的则相对独立,如充分就业 与国际收支平衡;但更多地表现为目标 之间的冲突性。
货币供应量 单位:人民币亿元
项目
2009.09
货币和准货币(M2) Money &
Quasi-money
585405.34
货币(M1)money 201708.14
流通中现金(M0) 36787.89
2009.10 586202.29 207545.74 35730.23
四、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四)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 盾
随着经济增长,就业人数增加 和收入水平提高,对进口商品的需 求通常也会响应增加,从而使进口 贸易增长得更快,其结果出现贸易 逆差,导致国际收支情况恶化。因 此,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二者 之间也相互矛盾,很难同时兼得。
处理政策目标间的冲突方式:①侧重于 统筹兼顾,力求协调; ②侧重于权衡选择, 视需要突出重点.各国的首要目标通常是 稳定物价。
➢ 1、物价稳定:央行的首要目标。指一般物价水平 在短期内没有显著或剧烈的运动。
➢ (1)它是由币值稳定的目标演变而来 ➢ (2)物价稳定指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 ➢ (3)只能是相对稳定 ➢ 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央行货币政策主要防止货
币供应量过多,总需求过多导致的物价上涨。
2、充分就业
➢ 一般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 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 改革开放后,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发展经济, 稳定货币”。
➢ 1995年,中央银行法规定,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证券保证金比率;消费者信用控制; ✓房地产信用管制;优惠利率;预缴输入保证金
资料来源: /fomc/fundsrate.htm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以现金M0和贷款规模作为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特别是贷款规模。
➢ 90年代以后,我国逐渐转向以MS作为货币政策中介 指标。从1994年第四季度开始,人行开始公布货币 供应量指标。
➢ 通常以失业情况作为衡量标准。失业分为三 类:摩擦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
➢ 一般失业率在3%或5%以内被看作充分就业。 货币政策只能调节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 业。
3、经济增长 O
➢ 指GNP的增加,或人均GNP的增加。 ➢ 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可降低利率以促进投资增加,或
者通过货币政策消除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 。 ➢ 一般说来经济增长不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 货币政策作用过程:
➢ 制定货币政策->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先影响中 介目标->最后作用于最终目标
一、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 1、可观测性: ➢ 2、可控性 ➢ 3、相关性
二、中介目标的指标
➢ 1、超额存款准备金。 ➢ 2、基础货币。 ➢ 3、利率。 ➢ 4、货币供应量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演变
第十章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 一、什么是货币政策 ➢ 指央行或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而
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信用和利率等变量 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 货币政策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效果等。
二、货币政策目标:(终极目标)
(二)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如要刺激经济增长,就应促进 信贷和货币发行的扩张,但结果会 带来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为了防 止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需要采取 信用收缩的措施,这又会对经济增 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若其他国家发生通货膨胀,本国物价稳 定,则会造成本国商品输出增加,输入 减少,国际收支发生顺差;若本国发生 通货膨胀,导致本国输出减少,输入增 加,使国际收支恶化。如果本国出现顺 差,为了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央行出售 本币购入外币,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 物价上涨。此时货币政策在实现外部均 衡的同时,导致本国物价上升。
➢ 直接信用管制 ➢ 间接信用管制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 1、存款准备金率 ➢ (1)商行的存款要缴纳存款准备金,最初这种准备
金只是为了维护银行自身的清偿能力,今天成为央 行调控货币供应的有力工具。 ➢ (2)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会同时影响到货币乘数 K的大小和基础货币的内部构成。
T
➢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存款准备率时 ,商业银行一定比例的超额准备金 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行的放 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 供应量就会相应收缩。当降低法定 准备金率时,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 果,最终扩大货币供应量。
货币诸目标的矛盾主要表现为:
(一)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二者之间通常存在着一种此高彼低
的交替关系。如果失业过多,货币政策 要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就需要扩张信 用和增加货币供给量,以刺激投资需求 和消费需求,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 人数。然而伴随而来的是一般物价水平 的上涨,若超过一定限度就会造成通货 膨胀,以牺牲稳定物价的货币政策目标 为代价。因此,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 间是相互矛盾的,很难做到同时兼得。
➢ 1、1945-1979:以r为中间指标,并将r定在低水 平上。
➢ 2、1979-1989:货币主义试验期,以MS为中介指 标
➢ 3、1990年代至今:以r为中间指标,并根据经济情 况不断调整
Intended funderal funds rate Changes and level 1990 to present
4、国际收支平衡
➢ 指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符合一国宏观经济的需 要。
➢ 国际收支顺差带来一国收入增加,可能导致MS 过多,引起通货膨胀,但是顺差也会增强一国 的经济能力。逆差也会有重大影响。
➢ 央行实施货币政策,通过影响价格、汇率、利 率等因素,来调节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 杂的。有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 ,如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二者呈正相 关关系;有的则相对独立,如充分就业 与国际收支平衡;但更多地表现为目标 之间的冲突性。
货币供应量 单位:人民币亿元
项目
2009.09
货币和准货币(M2) Money &
Quasi-money
585405.34
货币(M1)money 201708.14
流通中现金(M0) 36787.89
2009.10 586202.29 207545.74 35730.23
四、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
(四)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 盾
随着经济增长,就业人数增加 和收入水平提高,对进口商品的需 求通常也会响应增加,从而使进口 贸易增长得更快,其结果出现贸易 逆差,导致国际收支情况恶化。因 此,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二者 之间也相互矛盾,很难同时兼得。
处理政策目标间的冲突方式:①侧重于 统筹兼顾,力求协调; ②侧重于权衡选择, 视需要突出重点.各国的首要目标通常是 稳定物价。
➢ 1、物价稳定:央行的首要目标。指一般物价水平 在短期内没有显著或剧烈的运动。
➢ (1)它是由币值稳定的目标演变而来 ➢ (2)物价稳定指一般物价水平的稳定 ➢ (3)只能是相对稳定 ➢ 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央行货币政策主要防止货
币供应量过多,总需求过多导致的物价上涨。
2、充分就业
➢ 一般指一切生产要素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 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 改革开放后,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发展经济, 稳定货币”。
➢ 1995年,中央银行法规定,央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稳定币值,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证券保证金比率;消费者信用控制; ✓房地产信用管制;优惠利率;预缴输入保证金
资料来源: /fomc/fundsrate.htm
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演变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主要以现金M0和贷款规模作为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特别是贷款规模。
➢ 90年代以后,我国逐渐转向以MS作为货币政策中介 指标。从1994年第四季度开始,人行开始公布货币 供应量指标。
➢ 通常以失业情况作为衡量标准。失业分为三 类:摩擦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
➢ 一般失业率在3%或5%以内被看作充分就业。 货币政策只能调节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 业。
3、经济增长 O
➢ 指GNP的增加,或人均GNP的增加。 ➢ 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可降低利率以促进投资增加,或
者通过货币政策消除通货膨胀带来的负面影响 。 ➢ 一般说来经济增长不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
➢ 货币政策作用过程:
➢ 制定货币政策->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先影响中 介目标->最后作用于最终目标
一、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 1、可观测性: ➢ 2、可控性 ➢ 3、相关性
二、中介目标的指标
➢ 1、超额存款准备金。 ➢ 2、基础货币。 ➢ 3、利率。 ➢ 4、货币供应量
美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