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4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2.课标要求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3.中考考点新经济政策、苏联建立、斯大林模式。
二、教学思路:1.课前引导学生以学案为主要载体,阅读教材,建立对教材内容的基本认识。
2.课上检查课前预习内容,侧重疑难问题的合作释疑。
3.展示提升:以教材“动脑筋”及《学检》重难点练习为主,重点针对“列宁、斯大林探索措施”提升深化。
4.练习单元知识重点,以《学检》“单元测评”为主要内容,检查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5.查漏补缺,补充历年中考练习。
三、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问题:列宁与斯大林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上的主要措施。
2.问题:斯大林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1)解决方法:通过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斯大林模式的成绩与不足,课上通过同学之间讨论分析,逐步总结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国情出发、灵活应变的客观道理。
(2)练习巩固:练习《学检》第9页“学考体验”第3题。
二、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概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在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二、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点1.新经济政策。
2.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二)学习难点1.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三、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教材第4页蓝色小字部分想一想:苏俄在国内战争时期采取了什么经济政策?2.结合教材第8页“列宁论断”,想一想,列宁在战后对上述政策是什么态度?3.结合教材第7页想一想: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什么?4.苏俄开始“新经济政策”的时间、领导人、主要内容是什么?5.阅读教材第7、8页,识记“苏联的标志”及认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回答:苏联成立的时间、全称、加盟国?6.列宁在什么时间逝世,此后苏联的领导人是谁?这时苏联的奋斗目标是什么?7.阅读教材第8页回答:苏联在什么时间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重点?8.结合教材第8页蓝色部分及第9页“第聂伯河上的大坝”回答: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9.结合教材第9页“农民加入集体农庄”、“集体农庄庄园在田间用餐”回答:这是什么现象?10.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的背景、内容及影响?11.结合教材第9页“邓小平论述”阅读“斯大林模式的评价”。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案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和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新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
学
过
程
一、组织上课:
二、材料导入:
出示材料:列宁对党内的同志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就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做出判断。”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
思考: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府是怎样进行实验,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实验的结果如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段历史。
三、自主学习: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学生阅读课文第一章节,了解经济上实行了新经济政策(背景、首要任务、特点、作用)。政治上建立苏联(时间)。
2.材料引思:
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能不能继续实行呢?(启发联系其内容,引导学生回答)
九年级历史下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一、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背景。
2. 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
3. 理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背景。
2. 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过程。
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讲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背景和过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背景。
3. 讲解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主要内容。
4. 讲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过程。
5. 讲解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意义。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教学目标:1. 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背景。
2. 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内容。
3. 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背景。
2.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
2.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讲述法:讲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背景和过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背景。
3. 讲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主要内容。
4. 讲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
5. 讲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教学目标:1. 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和意义。
2. 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 理解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系。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本课第一目"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讲述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以及历史作用;第二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讲述苏联通过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该模式的得与失。
二、课程标准:1.认识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2.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等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客观地叙述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同时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成就与失误。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具有开创性、艰巨性、曲折性、复杂性,它不仅对苏联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影响了其他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认真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新经济政策和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播放《大国崛起》视频片段教师:俄国十月革命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诞生了,社会主义作为新生的事物无先例可循,苏俄只能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今天我们学习第2课苏联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从今天的俄罗斯联系到前苏联,观看视频自然过渡到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师引领,自学探究: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大声的朗读)教师:同学们有了目标我们就有了方向,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去阅读课文,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设计意图: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
)教师:一个国家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人民的追梦史,苏俄人民的第一个梦想是什么呢?让我们走进第一篇章“苏俄梦——富国梦”。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
湖北省安陆市德安初级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课题年级:九年级主备参入备课人一、知识与技能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二、过程与方法①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五、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辅以谈话法和课堂讨论。
六、教具准备教材、相关图片及影视资料教师活动(教案)学生活动(学案)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提问: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后,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要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怎样发展经济,以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呢?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战争结束了,政权巩固了,这就为布尔什维克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造了条件。
俄共(布)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实施以后起了什么作用?学生活动:学生回忆思考作答学生活动:看教材,讨论、分析,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分析学生活动:自学课文,相互交流学生回答(略)学生看书理解引导学生看课本P8《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示意图》,明确:苏联成立的时间是1922年。
参加的基础是平等、自愿。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程标准】(1)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
(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和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苏联新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向学生介绍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突破重点方法:(1)通过农民踊跃交纳粮食税等图片和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分析理解。
(2)对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学习,采用引入《完成五年计划》(海报)等图片、文字资料等,让学生从中分析获取有效信息,并用问题形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结总结,从而理解掌握。
2.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突破难点方法:在学生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引用材料进行分析,如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的论述,采用解答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一个个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出斯大林模式的利和弊。
【学法指导】启发、探究式为主。
要借助展示历史材料,加深学生对教材有关内容的理解,初步培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同时指导学生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新人教版课题:讲课教师:学科:历史课时:1 总课时数:3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教学难点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教学目的、时间分配等)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一次伟大的革命,是无产阶级打碎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伟大创举,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然而,帝国主义国家却对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发动了武装干涉。
俄国的地主和资本家、沙皇将军建立了反革命军队,掀起了叛乱。
国内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苏维埃俄国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为了打击敌人,保卫革命的胜利果实,在党和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学生集中注意力,准备参与学习活动一是加强红军建设。
二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展示本课课题10分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2新人教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课程标准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
教材分析十月革命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向苏俄提出的新课题。
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对此进行了创造性探索。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之后斯大林又带领苏联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从长远看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本课第一目“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讲述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以及历史作用;第二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讲述苏联通过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取得的巨大成就,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该模式的得与失。
学情分析初中学生充满着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但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还不丰富,已有知识大多是零散的感性的、具体的,还没有形成可以认识更复杂事物的知识体系,还很难形成抽象的理论认识,由于年龄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他们还无法在学习上保持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因此,他们的好奇、探究、学习热情和学习的注意力,还需要更多的间接兴趣来提供维持的动力,如学习内容情节的生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等。
设计思想把课堂教学与探究性学习和教学资源有机结合,课堂设计强调学习问题情景的设置与建构。
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营造问题情景,让学生感知历史事件,引出探究的问题,开展探究。
探究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汲取信息,对不同的信息进行辨别提取、组合归类,交流讨论,形成和提出自己的观点,旨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
基本环节如图: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时间、内容及历史作用;掌握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了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理解新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符合当时苏俄的国情。
河南省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新人教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题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时安排共(1 )课时环节一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
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
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1927年,国家经济恢复到了世界大战前的水平。
2、运用课件组织学生完成填图练习: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那时的4个加盟共和国在地图上什么位置?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1922年;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15。
3、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1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
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
“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1928~1937年,苏联人民在斯大林领导下,放弃新经济政策,转而进行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重工业,迅速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2、苏联的工业化与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项目时间开始时的重点部门社会制度经济体制资金来源英国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轻工业(棉纺织)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殖民掠夺、举借外债苏联1928年到1937年重工业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建设运用行政手段高积累多投资课中作业环节二课中作业环节三课中作业课后作业设计:1、完成第10页“练一练·选择题”: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D )A、俄罗斯联邦B、外高加索联邦C、乌克兰D、爱沙尼亚(修改人:)板书设计: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反思: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作用、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3.知道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知道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二、教学重难点1.本课的第一个重点是新经济政策理由:新经济政策是列宁从俄国国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它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指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
它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可通过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认知的办法解决。
2.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理由:通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宣布在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
它既保证了苏联国防、工业的强大,也为苏联社会以后的发展埋下了许多隐患。
可由学生搜集原始史料与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前后对比中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借以解决此重点内容。
3.本课的难点是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理由:限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教学中可以采用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课文内容与教师点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联系苏联史实,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对这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彻底改革。
三、教学策略“自主探究—史料解读—拓展提升”教学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主体内容,教师补充相关的历史史料,引导学生从史料中解读历史,体现论从史出的原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对教材主体内容拓展提升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我们在第1课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那么,大家想想,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要恢复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要介绍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过程。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包括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以及取得的重大成就,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建立起对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具有探究精神,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果,掌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2.教学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
2.案例教学法:以典型的人物、事件为例,使学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4.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发现新的知识点,建立起对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单元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学目的1.基础知识: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思想教育:①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②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3.能力培养:①在老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新经济政策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②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培养学生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教学方法以讲述为主,辅以谈话法和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提问:我们在第1课学习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那么,大家想想,在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后,苏俄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要发展经济,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怎样发展经济,以什么方式建设社会主义呢?则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战争结束了,政权巩固了,这就为布尔什维克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创造了条件。
俄共(布)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采取的第一个重大举措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政策?这一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实施以后起了什么作用?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板书)1.实施的原因(板书)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对俄国经济造成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
不仅如此,还有更重要的,(解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随着形势的发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新的情况,农民开始不满,阶级敌人利用农民的不满,在一些地区组织叛乱。
为此,党需要制订新的经济政策。
再有,为建设社会主义,党制订了俄罗斯全国电气化的远景计划,要实现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的大生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2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 (4)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1921年开始实行的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两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苏联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宪法和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来思考其作用,讨论总结苏联(苏俄)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采取的重大举措,探讨斯大林模式对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问题、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向学生引入有关历史资料,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已有的能力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对比和分析,培养归纳、概括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学观点和知识结构,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知识与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学生认识到它是苏俄当时具体国情的需要,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通过介绍苏联在短时期内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很大的优越性,是被历史证明了的。
通过对苏联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的了解,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部分中所学习的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斯大林模式。
教学方法讲述法、合作探究法一、复习导入: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在极端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中,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没,最终战胜了敌人。
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
)3.放映《列宁同农民交谈》图片,指出:它描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来访的农民的情景,反映出革命领袖和普通农民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融洽的关系。
列宁是为了谋求劳苦大众的解放而领导革命斗争的。
革命胜利前主要通过政治上、军事上的探索。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学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掌握新经济政策、苏联的成立、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2、培养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提高思辩能力和表达能力。
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重点:①新经济政策②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难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独学交流】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政治上)成立苏联: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初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发展的加盟共和国个数:_______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苏联的一五、二五计划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领导人:_______________重点:_____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联的农业化3、斯大林模式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与弊端:第九页小字和第10页大字评价: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探究1】——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苏联的工业化与英国的工业化相比,有哪些显著的不同点?
项目
时间
开始时的重点部门
社会制度
经济体制
资金来源
英国
18世纪中期到
19世纪中期
轻工业(棉纺织)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题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环
节一
一、列宁 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列宁 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 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请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A、“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指的是什么政 策?
3 、怎样从年代上区分“沙俄”、“苏俄”、“苏联”?
1 917年二月革命以前,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简称“沙俄”。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1922年底苏联成立前的苏维埃俄国简称“苏俄”。“苏联”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 国联盟”,到1991年解体 ,如今已经成为历史名词。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怎样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板书设计:
第2课对社 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教学反思:
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
殖民掠夺、举借外债
苏联
1928年
到1937年
重工业
社会主义
高度集中的计划 建设
运用行政手段高积累多投资
课中作业
环
节
二
课中作业
环
节
三
课中作业
课后作业设计:
1、完成第10页“练一练·选择题”:最初加入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D)
A、俄罗斯联邦B、外高加索联邦C、乌克兰D、爱沙尼亚
(修改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列宁说这话时,苏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国内战争已经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的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进入和平建设时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诸多限制,日益引起不满。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尽量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C、.针对这种形势,列宁做出了怎样的探索?
1921年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1927年,国 家经成填图练习:苏联是哪一年成立的?那时的4个加盟共和国在地图上什么位置?后来共有几个加盟共和国?
1922年; 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外高加索联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