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在物理课堂上的使用
“模型法”在高三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和建模的方法 , 但 都 是零 碎 的 、 不 系统 的 。高 三 物 理 复 习 课 教 学, 如 果 按 新 课 教 学 的模 式 , 一 点一 块 地 复 习 , 按 教 材 照 本 宣 科. 学 生 就会 认 为 物 理 枯燥 无 味 。 因此 , 物理 复 习 教学 过 程 中 , 对 基 本物 理 概 念 、 物 理规 律 的 复 习 落 实外 , 具 体 的物 理 规 律 的 运用, 需要 一 开 始 就 从 生活 实 例 出发 , 选用 适 当的 “ 模型” , 指 导 学 生 经历 “ 观察 ~ 分 析一 建 模 一 回归 ” 的探 究 过 程 , 学 会在 具 体 生 活 实 际 问题 的 分 析基 础 上 , 归 纳 总结 对 相 类 似 问题 的 分 析方 法 和 建模 策 略 , 调 节 学 生参 与教 学 的 积极 性 , 促 使 学 生养 成 “ 观 物悟理” 的 习惯 和 提 升 科学 素养 , 提 高 课 堂教 学 有 效性 。 农 村 中 学 的学 生在 自然 学科 学 习 中 ,特 别 是 在 高 中物 理 学 习 中存 在较 大 的分 化 .有 相 当部 分 学 生 对 物 理 的学 习失 去 信心。因此 , 在 高 三物 理 复 习 教 学 过 程 中 , 应 关 注 大 多 数 学 生 学 习 信 心 的 培 养 和 兴趣 的激 发 ,从 学 生现 有 的知 识 水 平 和潜 能 出发 , 在 认 真 选 模 的基 础 上 , 遵循 从易到难 , 梯 度 发 展 的 原 则, 精心选题 。 不 同学 段 的 学 生 的差 异 性 也 决 定 了 同 一章 节 知 识 在 具 体 模 型 建 构 和题 目选 择上 要 因 时 因人 而 异 随着 科 技 的发展 , 时 代 的进 步 , 在 题 目的 选 择 上 要 大胆 创 新 , 并 配 以适 当 的练 习 , 进 一 步 夯 实 学 生 用 模 型 解 题 的方 法 和 技 巧 , 以提 高 模 型 复 习 的 有 效性 。 二、 高 三物 理 运 用 “ 模型法” 教 学 的 基 本 程 序 在经过选模 、 归纳分类 、 精 心 选题 、 梯度设计 、 适 当 练 习准 备学案后 , “ 模型法” 在 具 体课 堂教 学 的运 用 程 序 如 下 图 :
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模型建构
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模型建构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模型建构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模型建构方法和其对学生的益处。
一、模型建构的定义模型建构是指通过构建各种物理模型来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规律或定律的过程。
它可以是一个实际的物体模型、一个图示模型或一个数学模型,通过这些模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二、物理模型的种类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常见的物理模型包括实物模型、示意图模型、数学模型等。
1. 实物模型实物模型是指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用具体的物体来表示。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可以使用一个滑轮和一块滑块来展示物体在惯性状态下的运动。
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亲自操作实物,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 示意图模型示意图模型是指通过图示的方式来呈现物理概念。
例如,在讲解光的反射和折射时,可以使用射线图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
示意图模型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物理过程,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3.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指通过数学公式和方程来描述和解释物理现象。
例如,在讲解运动学时,可以使用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来表示物体的运动情况。
数学模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理现象。
三、模型建构对学生的益处模型建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具有许多益处,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以及加深他们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1. 提高学习兴趣通过模型建构,学生能够参与到实际操作和实验中,这种亲身体验能够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物理规律的奇妙和实用性,从而激发出对物理学的热爱。
2. 促进思维发展模型建构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和解释物理现象,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通过构建模型,能够将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形式,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探究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
定有 清晰的理解 。
、
物理模型在物理教学 中的作用 与功能分 析
2 正确规范的物理模 型本 身就是物理 内容教学应 . 有 内涵 , 与物理概念 、 现象 、 规律相依存。同时具有方法
1 建立具有示范意义 的物理模 型是 中学物理重要 . 的学 习方法 , 具有 迁移类 比的功能 , 教学效果 显著 。物 理学 所 研究 的很 多 问题 具 有影 响 因素 和 干扰 因素众
2 0 ,3 ) 08(1. 上 ,0 0 ( ) 2 1 ,8 _ 、
【1 N. 乐教 学中如何渗 透审美教育 U. 64 音  ̄J ]学生之友( 中版 ) 初 [ 杨 海静. 中音 乐“ 7 】 初 体验成功” 学生评价 的研 究与实践 [】 D. 四 川师范大学: 学科教 学 ・ 乐,0 9 音 20. 【 赵 丽. 8 】 新课程 理念 下如 何进行教 师 角 色重 建U. 人教 育 , J 成
【 探索与实践 】
探究物理模型在教学 中的作用与实践
孟 伟 ( 江苏省邳州 市八 义集 中学 , 江苏 邳州 2 10 ) 2 30
摘要 : 物理模型的建立在学生学 习物理 中具有 重要作 用, 是培养 学生良好物理素质的 内 在要 求。
关键词 : 物理模型 ; 象与 总结 ; 抽 外延 与内涵; 类推
2 0 ,3 . 07 ()
【胡 大钟. 2 ] 浅谈音 乐创造教学 中的审 美能力培养I. 区教学 , J林 ]
2 1 ,4 . 00 ( )
[ 李 莹玲 . 讨信息 时代初 中音 乐教 学理念及教 学模 式的创 3 ] 探 新策略U. ]学园,0 0 (2 . 2 1 ,1 ) [] 4 肖迪. 中音乐实施 开放性教 学探i D. 文汇,0 1 ( ) 初 -] l 科教 - 2 1 ,5 . 【] 5陈华娜 . 申音 乐课 堂应渗透 情感教 育和美育D. 文汇 , 初 ] 类 对原子结构 的探 索 , 从汤 姆生 的糟糕式 结构到卢瑟福 的核式结构模 型就是最好 的反 映。我们 熟知气体状态 方程和热力气体 三定律这
物理模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物理模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摘要:物理模型思维能力是教师培养学生应掌握的一种思维能力,这对学习物理整个学习过程都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物理模型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很好素材,活用物理模型,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充实表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环境,就一定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本领的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才!关键词:形象、直观、思维能力、简单化物理模型,从广义上讲,物理学中的各种物理概念,如物质、长度、时间等都可称为物理模型,物理学上的研究对象、对象的状态、状态的变化过程等均可称为物理模型;从狭隘上说,反映特定的物理现象、物理问题的理想化实体、理想化过程、理想化状态、理想化结构等,叫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教育和教学中对物理模型的讲述和讲授就必不可少。
建立物理模型就要忽略次要因素以简化客观对象。
合理简化客观对象的过程就是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
根据简化过程和角度的不同,将物理模型分为以下五类:物理对象模型、物理条件模型、物理过程模型、理想化实验和数学模型。
(1)物理对象模型——直接将具体研究对象的某些次要因素忽略掉而建立的物理模型。
这种模型应用最为广泛,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很好的例子。
(2)物理条件模型——忽略研究对象所处条件的某些次要因素而形成的物理模型。
(3)物理过程模型——忽略物理过程中的某些次要因论文联盟整理素建立的物理模型。
在初中物理中有:匀速直线运动、稳恒电流等。
(4)理想化实验——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经过逻辑推理,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特征,得到在理想条件下的物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研究方法就是理想实验。
理想化方法是物理科学研究和物理学习中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5)数学模型——由数字、字母或其他数学符号组成的、描述现实对象数量规律的数学公式、图形或算法。
所谓“模型法”是指通过建立物理模型来研究和学习物理、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
物理模型思维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学生思维的重要支柱之一。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作用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作用探讨李㊀高(江苏省如东县掘港高级中学㊀226400)摘㊀要: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ꎬ从最近几年的高考物理题可以看出ꎬ高考物理正在走向综合化㊁抽象化的趋势.这导致很多学生在看到题目之后就望而生畏ꎬ不知从何下手ꎬ找不到正确的思考角度.实际上ꎬ再综合㊁复杂的物理题目都是基于一些固定㊁简单的物理模型融合㊁转变而来的ꎬ因此学生如果能够牢牢掌握高中物理中一些经典的物理模型ꎬ并学会融会贯通㊁综合运用ꎬ那么学生的物理成绩自然就提高了.关键词:高中物理ꎻ课堂教学ꎻ物理模型ꎻ策略方法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9)12-0043-02㊀㊀随着新课标的提出ꎬ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成绩ꎬ而且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高中物理是一门基于实验操作的学科ꎬ书本中大部分的概念都比较抽象ꎬ如果仅靠教师在讲台上讲是无法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的.为此ꎬ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总结和运用物理模型的意识ꎬ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渐积累一些经典的物理过程及其规律特征.接下来ꎬ笔者将就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物理模型进行学习展开详细论述.㊀㊀一㊁基于物理课程掌握模型类别在高中物理课程中ꎬ想要让学生取得融会贯通的学习效果ꎬ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对课本上学习的内容进行归纳ꎬ总结出一些常用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结果之上的ꎬ物理模型的建立往往是比较理想化㊁简化了的ꎬ可以将生活中的客观物体转化为书本上的物理规律和物理概念.根据物理过程中的主要要素ꎬ可以将物理模型分为以下几类:(1)对象模型:在对象模型中ꎬ学生研究的主要是物质的本质状态ꎬ而忽略其他的次要因素ꎬ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ꎬ例如电子㊁点电荷㊁电磁场㊁磁感线㊁电阻㊁弹簧㊁轻杆㊁单摆等等.(2)状态模型:在状态模型中ꎬ学生关注的应当主要是物体的理想化状态ꎬ例如物体的平衡状态以及气体的理想状态等ꎬ这也是一种忽略次要因素的理想化模型.(3)过程模型:在过程模型中ꎬ学生主要研究的是物体的运动变化状态ꎬ例如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㊁变速直线运动㊁抛物线运动以及完全弹性碰撞等.在过程模型中ꎬ阻力㊁微小的能量损失往往被忽略不计.(4)条件模型:在条件模型下ꎬ学生可以将实际问题中的一些现有条件进行理想化ꎬ从而更加简便地解决问题ꎬ例如题目中一些常见的条件:理想电表㊁磁场区域无穷大㊁光滑的斜面㊁不计空气阻力㊁路线足够长等ꎬ这些简化后的条件能够让学生的解题更加简单.㊀㊀二㊁借助物理学史学习模型知识纵观整个物理学史ꎬ物理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物理模型发展和扩充的过程.在整个物理的发展过程中ꎬ出现了伽利略理想化的斜面㊁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模型以及波尔和卢瑟福的原子模型ꎬ这些都是一些非常经典的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加入对物理学史的介绍和学习ꎬ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常用的物理模型发展和建构的过程ꎬ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体会前人们科学㊁严谨的研究精神.在物理学上ꎬ人们在解决实际的物理问题时ꎬ可以采用理想化法㊁抽象法㊁等效替代法㊁归纳法以及类比法等方法ꎬ根据研究物体的主要特点来构建合适的物理模型ꎬ从而能够切实反映出问题的本质.例如ꎬ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就是一个过程模型ꎬ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仔细介绍伽利略的这一实验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过程模型这一概念.伽利略在自由落体实验中通过羽毛和球体的下落否认了 较重的物体的下落速度大于较轻的下落物体 这一结论ꎬ随后他提出自己的两种假设ꎬ一个是自由落体的物体的速度与下落的距离成正比ꎬ一个是自由落体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ꎬ随后他通过实验否认了第一种猜想ꎬ并通过数学推理的方法得出了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这一经典结论.在详细㊁深入地学习了物理学史中一些经典物理模型的推导和建立之后ꎬ学生自然就对模型的建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㊀㊀三㊁借助课堂对话加强模型意识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ꎬ想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ꎬ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率ꎬ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ꎬ从而产生有效对话ꎬ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轻松灵动.从一些习题和考试中可以体现出来ꎬ学生虽然学习了一些物理模型ꎬ但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还是不具备充足的模型意识.在学生学习了一些物理模型的基础之上ꎬ教师可以开展模型教学ꎬ引导学生将新接触的模型和已经学过的模型进行对比㊁总结ꎬ帮助学生更好的从实际问题中找到已有的物理模型或者归纳总结成新的物理模型.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ꎬ教师要利用好手中的课本ꎬ正确地引导学生开展有效对话ꎬ培养学生运用物理模型的意识.在课堂中ꎬ这种对话不仅可以存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ꎬ而且还可以存在于学生和学生之间.例如在学习电磁场这部分内容时ꎬ教师可以采用对话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模型意识.一般在学习电场的概念时ꎬ往往是由教师向小学生讲授电场这一模型:在电场中ꎬ每一根电场线的切线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电场方向ꎻ电场线密集ꎬ那么电场强度越强ꎻ电场线越稀疏ꎬ电场强度就弱.然而这些概念往往较为抽象ꎬ不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 正点电荷的电场是什么样的?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发现正点电荷的电场线是向外发散的.随后教师可以趁热打铁ꎬ问学生一些更加深入的问题: 异种点电荷所构成的电场具有怎样的特点? 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动手操作和探究的欲望ꎬ因此在交流时也会更加有效ꎬ这对于学生今后利用物理模型进行解题或者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总之ꎬ高中物理的知识点虽然抽象㊁难懂ꎬ但这些知识点都是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中推导得出的.因此ꎬ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不能是死记硬背ꎬ而是应当理解各个物理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ꎬ并且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物理概念构建恰当的物理模型进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ꎬ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知识ꎬ而且还能够培养自身探究问题的能力.㊀㊀参考文献:[1]刘向辉.高中物理模型教学方法和策略探讨[J].成才之路ꎬ2018(29):19.[责任编辑:闫久毅]让高中物理 简单而不简约丁东进(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㊀213161)摘㊀要:高中物理点多㊁面广㊁题如海ꎬ物理难学成为大多数高中生共同的感受.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体会ꎬ从教学引入ꎬ难点突破ꎬ知识迁移ꎬ生活化教学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对高中物理课堂进行 艺术加工 ꎬ以求实现物理教学的 通俗化 ꎬ让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关键词:高中物理ꎻ课堂教学ꎻ技巧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19)12-0044-02㊀㊀高中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ꎬ与实际生活联系密不可分.但对许多高中生来说却是难以理解和掌握ꎬ甚至对一些同学而言到了 谈理色变 的程度.虽然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新课改下做出了许多努力和尝试ꎬ但 物理难 的 事实 仍然困扰着广大师生.因此ꎬ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ꎬ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ꎬ不能仅仅是知识的驾驭者ꎬ更要为学生竖好梯子ꎬ使其转变课堂角色ꎬ变 要我学 为 我想学 再到 我要学 .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精心的设计ꎬ让学生自然地去开动脑筋ꎬ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去ꎬ更好地落实生本教育.作为引玉之砖ꎬ本文浅谈了个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几点尝试和体会:㊀㊀一㊁将物理知识 打比方 举例子很多物理知识对学生来说既抽象ꎬ又难懂.若单是一味地强调物理含义和意义ꎬ就会让学生觉得乏味和枯燥ꎬ没有吸引力ꎬ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ꎬ而且容易遗忘和出错ꎬ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很普遍.如果此时转化一下教学思路ꎬ将一个物理问题类比为一个生活场景ꎬ或实际问题ꎬ学生们就会感到生动有趣ꎬ且记忆深刻.例如ꎬ在讲变加速直线运动的时候ꎬ学生对于加速度减小而速度却在增加的加速直线运动不能理解.这个问题对于大部分学生。
谈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通用版
谈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通用版谈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运用物理模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
物理模型是指对真实世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简化和抽象的呈现,以便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
它既可以是实际的物体或装置,也可以是通过绘制、制作或计算得到的图形、公式或数学模型。
本文将探讨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作用,并说明它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的感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于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具体的物理模型。
例如,在学习力学时,通过展示弹簧振子的模型,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弹簧的拉伸和振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振动的规律和公式。
这样的实物模型能够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物理模型的运用可以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实验和观察中。
通过观察物理模型的现象,学生可以进行实验探究,验证理论知识。
例如,在学习光学时,利用透镜模型可以进行光线的折射和成像实验,学生可以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形状来观察折射和成像的变化,深入理解光学的原理。
在这样的实践操作中,学生能够通过亲身经历来认识和理解物理规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思维物理模型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建立抽象思维,从具体的模型中抽象出普遍的规律和模式。
通过观察和实验物理模型,学生能够将具体的事例与抽象的概念相联系,深入理解物理的本质。
例如,在学习电路时,通过使用电流、电压和电阻等物理量的模型,学生可以形象地理解欧姆定律的关系: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这样的抽象思维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物理知识的基础。
四、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物理模型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通过模型的实验和观察,学生可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机械运动时,通过模拟物体在斜面上滑动的物理模型,学生可以预测物体滑动的加速度和滑动距离,进而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如车辆在坡道上的制动距离。
物理模型在物理课堂上的使用
理想模型” 来处理, 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次, 物 为简单 的、易于理 解 的物 理 过程 。 例如 , 为了研 究平抛物 体 作 “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类对 的运 动规 律 , 先将 问题简化 为下列两 个过 程 : 第一, 点在 理模型是在不断完善发展的。 质 事物 的本质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入和提高的, 物理模型也相 水平方 向不 受外力, 做匀速 直 线运 动 ; 第二 , 点在 竖直 方 质 向仅受 重力作用 , 自由落体运动 。 做 可见, 程模型 的建立 , 过 应 地 由初级 向高级发展 并不断完善 。 综 上 所 述 ,“ 型 ”的教 学与应 用 惯 穿整 个 物理 教学 模 不但 可以使 问题 得到简 化, 可以加深学生 对有关概 念、 还 规 的始终 , 师在教学 中应 充分给 予重视 , 教 通过 教让 学生 更能 律 的理 解 , 有利于培 养学生思 维的灵活 性。 消化、 掌握新知识, 以达到 “ 教是为了不教” 的目的, 转换物理模型, 深入理解模型 通过对理想化模型的 理解、 提 使他们 成为 2世 1 研 究, 以完 全避 开各种 因素 的干 扰 , 可 在思维 中直接 与研 究 培 养 、 高学生终 身学习的综 合实践 能力,
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分 析 实 验 现 象 , 一 步得 出 实验 规 律 。毋 庸 置 疑 , 实 验 规 律 进 对 的深 刻 理 解 , 不 开 对 实 验 现 象 的 清 晰观 察 和 探 索 研 究 。 达 离 要 到 新 课 标 的 三 维 目标 , 养 学 生 独 立 科 学 探 究 的实 验 能力 , 培 物
理 教 师 要 有 良好 的 设 计 实 验 和 动 手 操 作 能 力 .还 要 有 实 验 观 测 、 录 及 数 据 的处 理 能 力 , 键 是 具 有 组 织 和 指 导 学 生 实 验 记 关 的能力。 五 、 有 一 定 的 教 学 科 研 能 力 要
传 统 的教 学 是 一 种 填 鸭 式 、 输 式 的教 学 , 生 是 一 种很 灌 师 不 平 等 的关 系 , 师 对 课 堂 的 教 学组 织也 干篇 一 律 。 教 在新 课 改 目标 下 ,驾 驭 课 堂 教 学 能 力 教 学 过 程 要 充 分 发 挥 教 师 的 主 导 作用 和学生 的主体作用这一 教学和谐 统一 的基本教学规 律 。 课 堂 上 在 教 师 的启 发 、 导 、 导 下 , 生 动 脑 、 手 、 口地 引 指 学 动 动 学 。 此作 为 主 导者 的教 师要 做 到 教 学 内容 有 主 有 次 , 扣 主 因 紧 要 内容 , 次要 内容 轻 描 淡 写 ; 度 有 浅 有 深 . 的 地方 要 深 挖 、 程 有 要 拓 展 ,有 的 地 方 只需 轻 轻 带 过 。 在 教 学 的 过 程 中还 要 巧设 疑 , 悬 念 , 分 调 动 学 生 的 兴趣 与 学 习 积 极 性 。还 要 利 用 身 置 充 边 器 材 和 生 活 的实 例 将 物 理 与生 活 紧 密 联 系 起 来 ,让 学 生 体 验 从 生 活 如 何 走 向物 理 , 而 更 准 确 体 会 到 物 理 规 律 与 概 念 , 从 提 高 学 生 分 析 、 纳 与推 理 能力 。 归 在语 言运 用 上 要 讲 究 语 言艺 术 , 调 要抑 扬 顿 挫 , 忌 平 铺 直 叙 , 有 感 情 色 彩 ; 要 有 鼓 语 切 没 还 动 性 、 发性 、 流 性 和 幽 默 感 , 启 交 能充 分 调 动 学 生 的情 感 。 后 最 定 要 讲 求 准 确 科 学 、 准 规 范 。 在 教 师 的引 导 下 , 生 充 分 标 学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在 课 堂 上 要 能 动 能 静 ,能 够 与 老 师 积 极 配 合 , 同学 习 。还 有 一 点 就 是新 课 标 将 教 学 内容 延 伸 到课 外 , 共 教 师要 适 时 引 导学 生 进 行 一 些 课 外 活 动 , 一 些 小 实 验 。 一 做 写 些小论文 , 可开展科普讲座等 。 还 三 、 算 机 运 用 能 力 计
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这样 一幅物理 图像 : 导体 开 始下滑 时 , 速度 为零 , 在 斜轨上受下滑力 ( 重力 的分量 ) 作用 , 加速度最 大 ; 随着 下滑速度 的增加 , 导体 a 产生 的感应 电动势增加 , 6 感应 电流增加 , 场对导体 的安培力 也增加 ; 磁 由于安培力和 下滑 力方 向相 反 , 以导体 的加 速度越来越小 , 所 而速度 仍越来越大 ; 当下 滑 速度 大到 使安 培 力和 下滑 力平 衡 时, 速度为零 , 加 速度 不再增 加而 以此 最大速度做匀 速 直线运动。据此 模型 , 就不难 找 到导体 n 平 衡的物 理 6 条件 。
教学经 纬 E
一 ㈣ 掰 一
浅 谈 物 理 课 堂 的 幽 默 教 学
广 西 武呜县 实验 学校 ( 3 1 0 韦 志高 50 0 )
英 国学 者 M ・鲍 门指 出 : 理 想 的教 师 应 当 达 到 艺 “
术化 的教学 水平 , 于利 用幽默来 激发 学生 的兴趣 , 善 使 学 生 学 得 更 好 。这 就 要求 我 们 把 幽 默 搬 进 课 堂 教 学 , ” 运 用 幽 默 引起 学 生 的 注 意 , 发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在 大 力 激 提倡素质教育和改革课 堂教学模式 的今 天 , 幽默不失 为 种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兴 趣 , 服 学 生 枯 燥 心 态 的 良 好 方 克 法 。那 么 , 何 才 能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达 到 幽 默 效 果 呢 ? 下 如
1 明 确 物 理 过 程 , 建 准 确 的 物 理 模 型 . 构
通过对理想化模 型的研究 , 可以完全避开各种 因素 的干扰 , 在思 维 中直接 与研究对 象的本质接 触 , 能既快 又准确地 了解事物的性 质和规律 。例如 , 立起“ 建 单摆” 这 一 理 想 化 模 型 后 , 解 了单 摆 的 周 期 公 式 , 以 解 决 理 可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构建模型是一种非常灵活的教学策略,这不仅能够让知识理解起来更加生动直观,这种方式往往也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教学参与热情.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进行物理模型的有效构建,可以用模型来辅助各类知识的教学,促进学生对于教学知识点的充分理解与掌握.基于物理课程的特征,不少知识点都可以有效地用模型加以呈现,这也给模型教学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间.教师要充分发挥这种教学方法的优越性,要用模型来辅助学生对于知识的充分理解与吸收,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实效.1物理模型的构建模式1.1用类比法建立物理模型模型构建的模式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用类比法来建立物理模型是一种常见的方式,这种模型构建的模式也有着很大的操作空间.有些物理现象、规律,我们无法直接展示给学生,这时若能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物理模型来类比,则可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合理的物理模型.例如,电压和电流概念,对学生而言很抽象,这类很抽象的概念也无法通过实验来展示研究.但水压和水流学生是比较熟悉的,教学时,可用水压水流来类比,帮助学生建立电压、电流的物理模型.这种方法的效用非常直观,有了这个很贴切的类比后学生立刻能够获知电压和电流的内涵,这便能够极大地提升知识教学的成效.1.2用虚拟法建立物理模型物理学的研究中涉及到很多学生无法看到也无法解释的物理现象、物理概念以及相应的实物,然而,让学生对于这些内容有一个基本认知,却是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知识的重要前提.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教师不妨采取虚拟模型的构建来帮助学生架构桥梁.有些模型在实际中是根本不存在的,但为了研究方便,可以形象地引入一个虚拟的物质结构或过程.例如,为了便于描述光的传播,引入了光线;为了便于描述磁场,引入了磁感线.这种方式在物理教学中非常常见,这也是物理模型构建的很有代表性的典范.教师要发散自身的思维,在物理模型构建中要采取多样化的方式,这样才能够发挥模型教学的更积极的效果.1.3重视实验教学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让学生多观察、多实验,这是保障学生能够充分掌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实验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奠定了表象基础,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个具体的物理模型.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感知,那么在主体和认识客体间就缺少必要的中介物.例如,在讲电和磁的关系时,只有做好实验,学生才能发现、理解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等物理现象,并形成清晰的物理模型.这让我们意识到,重视实验的教学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帮助学生构建抽象的不可知实物和学生认知间桥梁的过程,这也是让学生有效获知知识要点的实质的教学方式.2物理模式的作用分析2.1实现教学过程的增效减负物理模型的教学效用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它能够很好地实现增效减负的教学效果,能够为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带来推动.物理课程中涉及到很多概念、原理以及物理学规律的讲授,不少内容都十分抽象,并且很难进行真实的模拟,这类知识也成为了物理课程的教学难点.如何能够有效突破这些教学障碍,帮助学生构建对于这些抽象的、难以呈现的知识的获知桥梁,物理模型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构建物理模型,将这些知识以模型的形式清晰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它有效地揭开了很多知识的神秘面纱,让学生能够直接感受到教学内容的内核.这才是教学中增效减负的直观体现.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不深不透,说明学生头脑中的物理模型是含糊不清的.即便强行建立了概念、规律的物理模型,但在具体应用时又会感到手足无措.在应试教育盛行题海战术泛滥的氛围中,如何跳出题海,提高学习效率,正确理解与领会物理学概念、规律是核心,而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模型构建能力又能够起到非常有效的帮助.学生如果具备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在很多知识的理解上都会更加轻松,对于教学内容的实质的把握也会更加准确.这样才会避免学生对于知识要点的混淆,避免学生在知识理解与掌握上的一些误区,进而真正实现增效减负的目标,提升课堂教学综合成效.2.2有助于学生观察力及创造力的培养利用物理学模型还能够帮助学生观察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教师可以利用物理学模型来指导学生感受抽象的知识,让学生获知物理学规律和原理,在引导学生以模型构建为基础来分析各类实际问题时,其实就是学生观察力和创造力慢慢得以发挥的教学过程.随着学生模型构建能力的不断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模型构建的过程中来,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构建一些物理学模型来辅助问题的分析,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构建出各种有效的模型.例如,在讲解电动机原理时,可借助小电动机模型先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再通电使电动机模型转动起来,引导学生观察电动机的转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之间的关系.分析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从而让学生理解电动机的原理.这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用物理模型来解释很多知识的过程,学生透过清晰直观的观察后不仅会对于发电机的运转模式、规律有了很好的获知,学生对于电磁感应这个核心内容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制作物理模型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模型构建能力得以形成,并且对于一些知识有了较好的理解与掌握后,这时学生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会明显得到增强.让学生多展开这样的锻炼过程,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也会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提升.2.3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构建物理模型对于培养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样能够发挥非常显著的效果,这也是物理课程的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目标很.多物理学知识的获取,以及各类实际问题的解答中,都对于学生思维的灵敏性以及灵活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学生如果思维能力很强,不仅对于很多知识要点会很容易吸收,在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思维也会十分敏锐,会非常轻松地化解问题.教师可以利用物理模型来慢慢实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展开形式.让学生以物理模型为参照来理解那些抽象的难以呈现的物理学知识时这,其实就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学生只有在脑海中构建物理模型和那些知识的桥梁,才能够透过模型的呈现来领会知识要点的实质,最后实现对于知识的吸收.因此,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时教师可以引入物理模型教学,这会起到非常直观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磁场时,由于学生从没接触过“场”的概念,磁场又摸不着、看不见学生无从感知什么是“磁场”,磁场有哪些特性?为了便于学生感知,我们可以构建物理模型,可以用碎铁屑的规则排列把磁场显示出来,让学生用眼观察,学生就能接受“磁体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物理事实了.接着再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碎铁屑的排列情况用笔画出来,这样磁场的模型———磁感线就被学生不知不觉地画出来了,学生也能够慢慢接受这部分知识.整个过程其实是一次非常好的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模拟磁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也要迅速运转起来,要架构模型与知识间的桥梁.经过了这样的训练后,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的理解与分析能力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3结束语构建物理模型能够极大地推动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物理模型的构建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取合适的构建模式.教师要多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物理模型,这无论是对于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还是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综合成效,都能够达成非常显著的教学效果.。
初中物理教学中模型构建的意义与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中模型构建的意义与方法一、模型构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单纯地按照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导致整个课堂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情绪。
然而,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地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就能够使物理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初中是学生接触物理的初始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其形成良好的物理思维能力。
而模型构建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而使其物理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然而,通过模型构建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使其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模型构建的方法1.运用实物模型进行课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物模型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学习电流、电压以及电阻等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电路元件模型进行讲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元件进行实际操作,进而使其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模型进行讲解,例如水桶、水缸等来讲解液体内部压强等。
2.运用图像模型进行课堂教学图像模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学习光的折射和反射等概念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光线传播的图像模型进行讲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这些图像模型进行实际操作,进而使其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
此外,图像模型还可以用来展示一些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例如分子运动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动画的形式来展示这些过程,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运用数学模型进行课堂教学数学模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用教具推荐
初中物理课堂中的实用教具推荐在初中物理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和原理,使用一些实用教具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合初中物理课堂的实用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
一、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一种直观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物理概念。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物理模型包括力的平衡模型、电流的流动模型等。
通过观察和操作物理模型,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并能够进行实验探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二、物理实验仪器物理实验仪器是物理课堂中不可或缺的实用教具。
通过进行实验,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常见的物理实验仪器包括万用表、电磁铁、光学仪器等。
这些实验仪器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提升实验能力。
三、动画与模拟软件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使用动画与模拟软件也是非常有效的物理教学手段。
通过图像、声音和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物理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使用动画软件展示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行星运动的规律。
四、多媒体投影仪多媒体投影仪在物理课堂上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的。
通过投影仪可以将教材内容、实验过程、物理模型等展示到大屏幕上,使得学生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理解。
这种互动的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五、计算机模拟软件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通过模拟软件,学生可以进行各种物理实验,观察实验结果,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同时,还可以通过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帮助学生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提高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六、实物在物理课堂中,使用一些实物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教具。
例如,使用磁性材料、透镜、光滑平面等实物,可以进行各种与磁学、光学等相关的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和规律。
通过触摸和操作实物,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物理世界,增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浅谈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有效用
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有效用摘要:物理模型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之一,能够将抽象的物理问题变得更为直观、具体、形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解决物理问题,形成正确的物理思维,有效提高中学物理教学的实效性。
下面该文就对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模型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模型教学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涵盖了自然界中各种基本运动形态、物质的结构以及相互作用,然而由于自然界中物质种类繁多、运动错综复杂、相互作用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全面的考虑每种因素和每种情况将会导致物理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寸步难行。
我们提倡根据物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将研究对象的本质的、主要的属性抽离出来,撇开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并和同类物理事物中本质的、主要的属性联合起来,建立起轮廓清晰、本质鲜明、易于研究的物理模型。
1 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1 表象干扰,导致认知障碍在模型教学其重要难题是无法顺利进行,比如误差、压强、力的作用、光线等相关表现,这些表现都在学生心理中已经存在,并有了相对应的词汇,但是从严格的物理学角度来看,这些表现都存在不清晰甚至错误的成分。
从而导致其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
1.2 程序化思维训练缺乏,思维方法出现障碍物理模型学习中除了建立物理模型过程学习外,还应涵盖应用物理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这两者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难点。
如前所述,学生原有心理认知基础知识上建立起的模型本身就有偏差和缺陷,造成不健全的心理认知体现。
而教材中出现的物理模型一般没有模型思维的展示过程,使得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时也会缺乏相应的思维训练。
在模型的应用上,学生大部分都是利用简化后的模型解决问题,这种思维上的简单移植或代公式运算,称不上真正的思维训练,逐渐淡化了模型的思维训练,造成思维上的障碍。
1.3 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物理尤其是在建模和利用模型进行理想实验时,需要更多的想象。
例如在进行力的作用效果讲解的时候,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想象不到什么叫做力的相互作用;在进行光的反射折射学习的时候,有些学生无法对其具体的现象进行想象,那么也就更无法对凸透镜的聚光线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光线作用进行理解。
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 、 理模 型 在 教 学 中的 应 用 物 1建 立模 型 概 念 , 解概 念 实质 . 理 概 念 是 客 观 事 物 的 本 质 在 人 脑 中 的 反 映 , 观 客 事物的本质属性是 抽象 的 、 性 的。要想 使客观 事 理 物 在 人脑 中 有 深 刻 的 反 映 , 须 将 它 与 人 脑 中 的 已 必 有的事物联系起来 , 使之 形象化 、 具体化 。 2 认 清条件模 型 , . 突出主要 矛盾 条 件模 型 就 是 将 已 知 的物 理 条 件 模 型 化 , 去 舍 条件 中 的 次要 因 素 , 住 条件 中 的 主要 因 素 , 问题 抓 为 的讨 论 和求 解 起 到 搭 桥 铺 路 、 难 为 易 的 作 用 。例 化 如, 我们在研究两个 物体碰 撞 时 , 因作用 时间很 短 , 忽略 了摩 擦等 阻 力 , 为 系统 的总 动量 保 持不 变。 认 条件模型 的建立 , 能使 我们研 究 的问题得 到很 大 的 简化 。 3 构 造 过 程 模 型 , 立 物 理 图景 . 建 过 程 模 型 就 是 将 物 理 过 程 模 型 化 , 一 些 复 杂 将 的物理过程经过分 解 、 简化 , 象为 简单 的 、 于理 抽 易 解 的 物 理 过 程 。例 如 , 了 研 究 平 抛 物 体 的 运 动 规 为 律, 我们先将 问题 简化 为下列 两个 过程 : 一 , 第 质点 在水平方 向不受外 力作用 , 匀速 直线运 动 ; 做 第二 , 质点 在竖 直 方 向仅 受 重力 作用 , 自由落体 运动 。 做 可见 , 过程模 型的建立 , 不但 可 以使 问题 达 到简化 , 还 可 以 加 深 学 生 对 有 关 概 念 、 律 的 理 解 , 利 于 培 规 有 养学 生 思 维 的 灵 活 性 。 四 、 用 模 型 应 注 意 的 问题 使 1模 型是 在 一 定 条 件 下 适 用 的 . 建 立 物理 模 型 , 使 问 题 的处 理 大 大 简 化 而 又 可 不 会 发 生 大 的偏 差 。例 如 , 研 究 地 球 绕 太 阳 公 转 在 运 动 的时 候 , 由于 地 球 与 太 阳 的 平 均 距 离 比地 球 的 半 径 大 的 多 , 球 上 各 点 相 对 于 太 阳 的 运 动 可 以 看 地 作是相 同的, 地球 的形状 、 小可 以忽 略不计 , 即 大 这 样 就 可 以把 地 球 当 做 一 个 “ 点 ” 处 理 ; 在 研 究 质 来 但 地 球 自转 时 , 地球 上 各 点 的半 径 不 同 , 球 的 形 状 、 地 大 小 不 可 以忽 略 , 能 把 地 球 当 做 一 个 “ 点 ” 处 不 质 来
建模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培养
建模能力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培养摘要:物理建模不只是在物理思想和物理技术上,也是探索物理的第一个途径。
物理建模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能力直接体现了他们对概念理解程度和对疑难问题处理程度,而且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开展物理教学所取得的效果,甚至还将严重影响到一个学习者长远的成绩。
但是在实际的初中学生物理课堂上,教师往往会忽视对于初中生物理建模技能方面的训练,从而造成初中学生对于物理建模技能方面训练的缺失。
本研究目的在于引起中学物理教师对初中学生物理建模意识形成的重视,了解其本质和发展规律,便于初中物理教学更好地有效开展。
关键词:物理建模;物理课堂教学一、物理建模的概念物理建模能力就是为便于物理教学和科研而撇开限制研究对象(它由物质性对象,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组成)这一次要因素,对这一研究对象进行抽象,以获得最为合理和简洁模型的技能。
物理建模能力是学习者能根据具体现象及要求将现实生活作为情景就实验问题进行物理教学和研究的一种能力,是否能顺利地抽象出所能构成的最为合理和简单的模式。
而且这个过程,不仅初中物理教学能够培养,初中物理教学也一定要培养。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对象性模型与过程性建模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因此,从流体力学助词及光学角度来看,薄透镜是理想物体之模型;在动力学评分时,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车辆骤停和外力作用骤减等现象亦是理想线性模式。
对象性模式的确立应立足于研究对象特征,从利于理解与探究出发,抛开一些次要干扰因子而把握重点因子进行论述,形成能反映研究对象特征的、最为合理和简便的模型。
构建过程化模型是指从抓住内容的实际情况入手,从分析问题的需要入手,撇去妨碍内容的一些次要成分,抓住重点要点,形成能够揭示知识内容本真,相对科学,较为简单的理想化模型。
二、现实课堂上物理建模能力的发展现状在实际的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由于老师们常常忽略了对初中生物理建模意识的训练,从而导致初中学生的物理建模意识的培养上存在着一定问题,严重阻碍着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作用分析何佳梦
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作用分析何佳梦发布时间:2022-10-06T04:30:38.133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8月作者:何佳梦[导读]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在难度方面有力进一步提升。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面对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受到现代化教学背景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改革。
在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对模型的利用,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分析,使学生能够对其进行轻松、深刻的掌握。
何佳梦四川省广汉中学四川广汉 618300【摘要】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在难度方面有力进一步提升。
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面对了巨大的学习压力。
受到现代化教学背景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内容、方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改革。
在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对模型的利用,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分析,使学生能够对其进行轻松、深刻的掌握。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模型;作用分析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8-052-01一、物理模型,是连接师生之间的桥梁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教师在开展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时,通过对模型进行运用,能够对课本知识充分的展现在学生面前。
目前,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教师通过对这一方式进行运用,能够对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有效简化。
这样,学生在学习、理解以及掌握的过程中就会更加容易。
模型作为知识的一种全新载体,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在整个教学期间,教师通过对模型的运用,能够将知识更加清晰、有序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这样,学生就能够亲自去对其进行观察、感受,进而通过对知识的触摸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掌握。
在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上,模型已经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对其进行充分运用,教师可以将知识的清晰的传授给学生。
而学生通过对模型的接触,也能够对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模型在物理课堂上的使用
作者:韩旭东
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年第19期
自然界中任何事物与其他许多事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人们在着手研究时,总是遵循这样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即从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次深入。
根据这条原则,人们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总是试图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逐个击破;或者把复杂问题转成比较简单的问题。
物理模型的建立就是很好的例子。
中学物理学中的“模型”类别
物理模型就是采用理想化方法,通过对原型客体在一定条件下,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有表及里”,抽象出同类原型客体的共同特性而建立的一种理想模型。
它主要分为4种类型。
1)物理对象模型,如质点、点电荷、薄透镜、点光源等。
2)物理过程模型,如简谐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平抛运动,气体的等压、等容、等温变化等。
3)物理条件模型,如单摆的运动,忽略单摆摆线的形变,将轨迹以曲代直;研究机械能转化守恒时,忽略阻力作用;研究地球公转时,忽略地球大小和自转等条件理想化处理。
4)理想实验模型,如伽利略在发现惯性定律时所设想的在纯粹理想状态下的斜槽实验。
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
建立模型概念,理解概念实质物理模型大都是以理想化模型为对象建立起来的。
建立概念模型实际上是撇开与当前考察无关的因素以及对当前考察影响很小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认清事物的本质,利用理想化的概念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如学生在理解质点、刚体、理想气体、点电荷等概念,很难把握其实质,而建立概念模型则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
认清条件模型,突出主要矛盾条件模型就是将已知的物理条件模型化,舍去条件中的次要因素,抓住条件中的主要因素,为问题的讨论和求解起到搭桥铺路、化难为易的作用。
例如在研究两个物体碰撞时,因作用时间很短,忽略了摩擦等阻力,认为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条件模型的建立,能使研究的问题得到很大的简化。
构造过程模型,建立物理图景过程模型就是将物理过程模型化,将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经过分解、简化,抽象为简单的、易于理解的物理过程。
例如,为了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先将问题简化为下列两个过程:第一,质点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二,质点在竖直方向仅受重力作用,做自由落体运动。
可见,过程模型的建立,不但可以使问题得到简化,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有关概念、规律的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转换物理模型,深入理解模型通过对理想化模型的研究,可以完全避开各种因素的干扰,在思维中直接与研究对象的本质接触,能既快又准确地了解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例如,建立起“单摆”这一理想化模型后,理解了单摆的周期公式,可以解决类似于单摆的一系列问题:在竖直的光滑圆弧轨道内作小幅度滚动的小球的周期问题;在竖直的加速系统内摆动的小球的周期问题;在光滑斜面上摆动的小球的周期问题。
物理模型教学的一般过程
现以高中物理“单摆”一节的教学为例,予以说明。
组织典型的演示实验,初步建立单摆模型单摆就是一理想化模型。
在实际生活中,摆球的质量远大于摆线的质量,摆线的形变很小可以忽略,摆线的长度远大于摆球的直径,就可视为单摆。
单摆在摆角小于5°时,其振动周期与摆球的质量无关,与摆球大小无关。
这一组演示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对单摆这一理想化模型的初步认识。
进行理论分析,深入理解模型单摆振动的等时性,对单摆的摆线、摆角的要求是一种表现特征,这可以通过上面的演示实验观察到。
然而,要理解单摆运动的内在机理就非通过细致的理论分析不可。
理论分析指出,摆球振动的回复力是摆球重力沿圆弧的切向分力,摆角很小时,F=-kx,其中k=mg/l,摆球作简谐振动,由此得出单摆振动周期公式。
这一分析过程,可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完成。
单摆的内外特征是统一的,对摆线、摆角的要求是满足单摆模型的内部特征的外部条件。
运用模型解决问题运用模型解决问题,是深入理解、巩固模型的需要,也是学习物理模型的目的。
课堂上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方式往往是做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问答题、计算题以及观察实验题等。
使用模型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建立物理模型,可使问题的处理大为简化而又不会发生大的偏差。
现实世界中,有许多事物与这种“理想模型”十分接近,在一定场合、一定条件下可以把实际事物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但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次,物理模型是在不断完善发展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入和提高的,物理模型也相应地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并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模型”的教学与应用惯穿整个物理教学的始终,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给予重视,通过教让学生更能理解、消化、掌握新知识,以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培养、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综合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21世纪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材。
(作者单位:宁夏海原县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