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美学价值的追求_李凯
从翻译美学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概念翻译
[3] Munday, J(. 2010).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结论 本文的研究不仅是对艺术概念的翻 译策略的探索,而且是翻译美学理论的 发展。 把古典中国诗歌的艺术观念转化 为另一种语言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将艺术概念移植到目标语言中并吸引目 标读者与源语言读者相同的审美感觉也 很困难。虽然许多译者在这一领域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学者们仍然需要在 实践和理论发展中尽可能多地转移艺术 观念。
《江雪》 艺术概念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灵魂, 而艺术概念的转移是一种内在的感觉, 灵魂和精神的凝聚力。本文以刘宗元的 《江雪》为例,将两个译本进行比较, 以便得到更好的翻译策略来转换艺术 概念:
-64-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从这首诗的字面意思看,千山叠嶂, 白雪皑皑,万径盘曲,冰封凄凄,天空 中没有一只飞鸟,地面上没有一个行人。 江面上有一条小渔船,一位穿梭戴笠的 老渔翁手持一根钓竿,独自垂钓。“一切 景语皆情语”,自永贞革新失败以来,诗 人屡遭打击迫害,政治抱负不得施展, 陷入幽静寒冷的境地之中,诗中的孤苦 老渔翁正是此时诗人的自况。英译两个 版本如下所示:
【三年级作文】古诗(李凯林诗集之一)_300字
【三年级作文】古诗(李凯林诗集之一)_300字古诗是我们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
它以其深邃的意境、婉约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李凯林诗集中的一首古诗。
李凯林是中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流传广泛,被人们誉为“现代诗壇上最具情调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作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精良的技巧而受到赞誉。
他的诗作风格多变,有时写婉约的爱情诗,有时写宏伟的山水诗,还有时写深情的家国诗。
在他的诗集中,有一首古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首古诗名叫《思乡》,诗中描述了一个人在远离家乡的时候思念家乡的种种情景。
诗中的描述既真实又细腻,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情思念。
诗中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诗中写道:“青山绿水共融,春花秋月徘徊。
”这些诗句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使人们联想到了家乡的风景,让人们感到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诗中描绘了亲朋好友的情景。
诗中写道:“闺蜜相伴日夜,好友牵挂不已。
”这些诗句表达了作者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让人们想起了遥远的故乡、亲人和朋友,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思念与祝福。
诗中描绘了家乡的美食。
诗中写道:“阵阵飘香逼人,乡情暖进心窝。
”这些诗句勾起了人们对家乡美食的回忆,让人们勾起了对故乡家常菜的留恋之情。
通过这首古诗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
诗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怀念和祝福,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深情。
我想这首古诗一定会引起读者对家乡的思考和回忆,也会让人们瞭解到家乡对我们来说是多么重要。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我深深感到了家乡的珍贵和重要性。
让我们永远怀念家乡,在心中播种对家乡永远的眷恋和祝福!。
论诗歌翻译中“三美”的再现
论诗歌翻译中“三美”的再现摘要:在解析诗歌翻译之意美时,涉及了“格式塔”创造这个美学范畴,其理论核心是整体决定部分,部分依从整体的性质,整体意向与个体意向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以及诗歌韵律形式与诗歌意义忠实并重和原诗整体意向的再造,将译诗的格式塔质纳入翻译关注的范畴。
在语言不断发展,丰富的今天,译者将担负起文化和美交流繁荣的使命,搭起一座中西文化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诗歌翻译;审美;许渊冲“三美”学说;格式塔理论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09)06-0001-0001一、引言Robert Frost (1874-1963) 认为诗不可译,认为诗歌翻译的任务就是拆散(dismantle)原诗的语言材料,然后在目的语中“重组”(reassemble)这些语言符号, 译诗不是复制原文,而是创作相似的文体,是“种子移植”(transpalnting the seed)。
诗歌原文与译文很难做到完全对等,这里说的对等包括内容、形式、结构和韵律等方面的对等。
诗歌是一种高度浓缩且具有强烈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学形式。
诗歌翻译应坚持以诗译诗的基本原则,许渊冲提出的“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形美(Beauty in Sense,sound,style),诗歌音译是最大的忠实,在于意境,情感和风格的传达。
“趋美”(aestheticwardness)是诗歌语言的特性。
美学,作为翻译学最新的联姻对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与翻译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引入美学关注后,翻译不再是技术性的转化,而提升为艺术层面的再创作,解放了诗歌翻译的文化束缚。
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其审美活动贯穿了翻译全过程,若没有审美意识的参与,译者的翻译活动是机械的,浅层的,无动于衷的,只能停留在“文字转化”的表象上。
而不同译者对同一诗歌原著美的再现会受其个人认知框架,心智成熟程度,目的语文化和原语文化以及译者对原诗的前理解,也就是先见等众多因素的作用和限制。
中国古诗英译的三个美学标准浅析
中国古诗英译的三个美学标准浅析中国古诗英译要把正确传达原诗的“意美”放在第一位。
诗歌英译的关键在于传达出原诗所要表达的内容。
“知之”“好之”和“乐之”是读者欣赏译文的三种不同反映,也是翻译家追求使译文不断精益求精的三个标准。
“知之”的译文是文学翻译的低级标准,“好之”的译文是中级标准,“乐之”的译文是翻译家追求的高级标准。
标签:中国古诗美学标准英译孔子在《论语·雍也第六》中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中国著名诗歌翻译家,北京大学许渊冲教授将其借用于文学翻译,提出了文学翻译中著名的“三之论”,即文学翻译要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许渊冲先生将其称为文学翻译的目的论。
所谓“知之”,就是要使读者知道原文说了什么;所谓“好之”,就是要使读者喜欢译文;所谓“乐之”,就是要使读者对译文说什么和怎么说都感到乐趣、感到愉快。
许渊冲认为,忠实的译文只能使读者知之,忠实而通顺的译文才能使读者好之,而只有忠实、通顺而又发挥了其优势的译文才能使读者乐之。
本文选取译界翻译名家中国古诗英译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通过对翻译文本的客观描述来展现他们在汉诗英译中是如何做到“三之”,为中国古诗英译及翻译批评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宾纳、许渊冲英译王之焕《登鹳雀楼》译文比较宾纳(Witter Bynner,1881~1968),现代美国著名诗人、学者和翻译家,毕业于哈佛大学。
宾纳对东方文学有着浓厚兴趣,他与中国学者江亢虎合作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集《群玉山头》在英语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西方汉诗英译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选取宾纳和中国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登鹳雀楼》的英译文作比较。
现将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的诗文和这两位翻译家的英译文抄录如下。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Mountains cover the white sun,And oceans drain the golden river;But you widen your view three hundred miles,By going up the flight of stairs.(Bynner)The sun beyond the mountains glows;The yellow river seawards flows.You can enjoy a grander sightBy climbing to a greater height.(Xu Yuanchong)宾纳的译文还原后大致说的是:山挡住了白色的太阳,海洋吸引着金色的河流,只要再往上登上一段楼梯,你的眼界便可扩大三百英里。
从翻译美学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概念翻译
从翻译美学角度分析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概念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贡献,也是中国文脉传承的瑰宝,被誉为“无以伦比的文学真经”,在历代诗人的努力下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风格和精华,深受民众喜爱。
中国古典诗歌译作兼具美学和艺术特色,能有效传达原作内涵。
再现古典艺术概念、诗歌中各种技巧和手法对翻译者来说是一个严谨挑战,需要考虑语言学、文学分析等一系列问题,以此确保翻译效果令人满意,翻译美学可以帮助我们认清这些技巧及艺术概念的潜藏,更好地传达出古典诗歌美学之精髓。
首先,要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表现力翻译准确无误,借助翻译美学的指导,可以发掘原诗语义和丰富的修辞意象,利用翻译策略,运用空间、节奏、音色等工具去重现原作的结构特色,保证英译文之和谐韵律,于时空框架内完美还原古典神韵。
其次,翻译美学会帮助我们拓宽诗詞表达,塑造一幅空灵如诗的诗画,保留原文情调。
中国古典诗歌章句折腰,能动达意,若将其中的语言细节分解,可以发掘更多翻译技巧。
例如,形容词可翻译为動词或副词来强调原文状态;此外,类比、拟人物法等技巧也可以赋予英译文更深厚的内涵。
当读者读到深婉的意象比喻及寓言时,会触觉到古典诗歌的美感和艺术性,完美营造出一种诗词世界。
最后,要正确理解原语言文化,培养跨文化交流视野,即以更宽敞视角分析翻译语境,这样有助于我们找准英译文的最佳表达,让古典诗与英文理性的语言文化完美融合,使翻译效果更丰富具有艺术性。
因此,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要求翻译者掌握诗词线索和表现技巧,用优雅的语言子路,借助翻译美学的支撑,才能将其中的艺术概念展现出来,彰显古典诗歌韵律结构之美。
把握翻译美学,即可让诗歌唱响文化底蕴之曲,将中国古典诗歌译作灵动妩媚,营造出明朗、活力四射的诗词世界。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三美”再现
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三美”再现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唐诗是中国文化的一块瑰宝,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而作为世界文学史的的一颗璀璨明珠,唐诗也值得与世界其他国家人民共享。
然而,截止目前,记录在案的中国古典诗歌,仅有小部分被翻译成英文。
在这种情况下,承担起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责任,对于翻译者而言,将具有重大的意义。
唐诗,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代表,是语言中最凝练、最精粹、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文学体裁,是意美、音美和形美统一。
唐诗翻译是综合性的艺术,在译文中应尽可能保持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
因此如何使译语读者充分感受诗歌的意美、音美和形美,获得最大程度上的听觉、视觉和心灵上的享受,成为每一位译者追求的目标。
我国知名翻译大家许渊冲先生,有着五十多年的翻译经验,为我国的古典诗歌翻译的理论和实践都做出重大贡献。
他不仅翻译了大量中国古典诗歌,而且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译诗理论“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和形美),为诗歌翻译实践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理论指导。
《长恨歌》是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的杰作之一。
该诗以安史之乱为背景,以汉乐府为体裁,讲述了唐明皇李隆基和他的挚爱妃子杨玉环之间一个美丽而悲剧的故事。
《长恨歌》是我国古典诗歌中最优秀的长篇叙事诗之一,亦被认为是白居易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本文从“三美”原则出发,以许教授《长恨歌》英译本为研究对象,探究许先生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使译本体现原诗的三美,旨在为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提供一
些借鉴的方法。
从诗歌的诗趣与意境谈诗歌翻译
从 诗 歌 的 诗 趣 与 意 境 谈 诗 歌 翻 译
李 凯 付 瑞 阳
72O ) 1 10
春 晓
孟 浩 然
( 凌 职业 技 术 学 院 , 西 杨 凌 饧 陕
摘 要 :诗 歌 翻 译 不 是 纯 语 言 转 换 和 内 容传 递 , 应 将 还 原诗 中所 包含 的 审 美艺 术 与 价值 也 传 递 出来 ,使 译 文读 者获 得 与原 文 读 者近 似 相 同的 审 美 感 受 本 文 从 分 析 翻 译 与 美 学 的 关 系 出发 . 讨 在 诗 歌 翻 译 中 , 音 应 发 挥 主 观 能动 性 , 探 译 挖 掘 原诗 中的 美学 艺术 与 审 美价 值 , 并在 译 诗 中成功 转 换 。 关键词 : 歌翻译 诗 诗趣 意境
春 眠不 觉 晓 , 处 闻啼 乌 。 处 夜 来 风 雨 声 , 落知 多少 。 花
吴钧 陶先 生 将 其译 为 :
TheSprngD a i wn Sl umb rng, o n tte s rn a sp pi e i Ikn w o h p i gd wni ee ng,
长 于两 方 , 于 巾国 的 文 化 背景 知 识 , 解认 识 得 然 不 如 杨 对 了 充 分 , 译时 难 免有 意无 意 地 漏 译 、 译甚 至误 译 。 之 , 向 翻 转 总 取 不 同, 果也就不同。 结 因 此 , 有 浓 厚 民族 文化 色彩 的古 典 文 学 的 翻 译 . 充 分 带 要 展 示 它 的 原 貌 , 以说 是 文 化 翻译 中 的难 中之 难 。 可 它要 求 译 者 根 据 不 同 的 翻译 目的 , 向 不 同 的读 者 , 源语 及 译 语 均 能 作 面 对 多 层 次 、 维 度 的分 析 , 到 既 能 准 确 地 传 达 语 意 , 能 尽 可 多 做 又 能 地 保 留民族 色彩 , 这便 是 对 广大 翻译 1 作 者 的 巨 大挑 战 . 二 更 是 对 译 者 提 高 文化 素 质 、 强 文 化 意 识 及 语 言 知 识 , 增 以更 好 地 发 挥 主 体 作用 、 弘扬 中华 文 化 的 希望 。
从诗歌翻译浅谈翻译美学
从诗歌翻译浅谈翻译美学一、引言美学历史源远流长,其诞生要追溯到18世纪德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加登于1750年首次明确提出创立一门新学科Aesthetica,即美学。
美学在20世纪进入中国,就立刻在中国学术界扮演了活跃的角色,从不同立足点出发的美学体系不断涌现,“翻译美学”就是其中之一。
何谓“翻译美学”?翻译美学的研究对象是翻译中的审美客体(原文、译文),翻译中的审美主体(译者、读者),翻译中的审美活动,翻译中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审美标准以及翻译过程中富有创造性的审美再现等。
二、从诗歌翻译揭示翻译的美学内涵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
诗歌丰富的语言内涵,优美的语言形式在语际转换中使诗歌语言形式与内容间的冲突尤为突出,甚至到了无法兼顾的程度。
有人认为诗歌翻译是不可能的。
然而,许渊冲先生认为译诗不但可能,而且译出的诗甚至可能超越原诗。
他在清楚意识到诗歌的审美特质后,提出了著名的“三美论”。
本文认为,这三美首先要以翻译的准确性为基础,尤其在汉诗英译的过程中,更要了解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内涵,再以三美为目标,译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1.准确性19世纪末,英国剑桥大学Herbert A. Giles教授所译的唐诗集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但其中一些诗,未能真正理解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脱离了原意,形式意境虽美,又怎能让人领略原诗真正的美呢?月夜亿舍弟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To His BrotherThe evening drum has emptied every street,One autumn goose screams on its frontier flight,The crystal dew is glittering at my feet,The moon sheds,as of old,her silvery light.The brothers,―ah,where are they?Scattered each;No home whence one might learn the others’harms.Letters have oft miscarried:shall they reachNow when the land rings with the clash of arms?――Giles诗人夜闻戌楼更鼓,街上已无行人。
诗歌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再现
诗歌翻译中的美学价值再现作者:赵鹏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8期摘要:中国译论与美学的关系是密切而持久的,并拥有源远流长的哲学渊源。
本文以莎士比亚《I Am Afraid》网络版英译本为例,探讨翻译美学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文章指出,翻译美学思想基于理性的动态的交往——翻译语言转换过程,关注这一过程中关涉的各要素,以折射出翻译美学的语用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多维价值,透视翻译美学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翻译美学,诗歌翻译,语言转换一、翻译美学简介美学思想源远流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才只有两百多年。
1750 年德国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美学家鲍姆嘉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以美学(Aesthetics)为名,出版了他的美学着作,并用这个术语把美学规定为研究人的感性的科学。
本书被看作是美学成为正式学科的标志。
在中国,尽管美学思想历史也很久远,千百年来门类派别也很多,但却一直没有美学这样的学科,美学这门学科,还是从西方美学传入中国的。
典型的中国传统译论是以中国传统哲学、人学、文学、美学、文章学、文艺学、语言学为其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而形成的翻译理论,其发展可归结为:佛经序翻译理论、正名论翻译理论、哲学化理论、文艺学理论(王宏印,2003:220-221)。
中国译论从理论命题到方法论都与哲学–美学紧密相连(刘宓庆,2005:59)。
支谦在《法句经序》中提出了翻译“美言不信,信言不美”的译论,而且“美”与“信”、“文”与“质”的统一协调始终贯穿于中国美学译论的主流。
此外中国传统译论还呈现出其他美学命题,而中国传统译论发展到目前,可以说已经进入晚期(王宏印,2003:227)。
面对蕴涵浓厚美学思想,我们如何将其运用于诗歌翻译呢?本文以莎士比亚《I Am Afraid》网络版英译本为例,探讨翻译美学在诗歌翻译中的应用。
二、诗歌翻译分析诗歌翻译的难点在意境的再现。
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凯
文、人、世的关系
•文 人 世 • 论世以知人,知人以论文 • 作者简介——知人 • 背景交代——论世 • 文本阅读
杜甫 ︽ 月 夜 ︾
写作背景
• 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进潼关,杜甫带着 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羌村。七月,肃宗即 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 (今延安),企图赶到灵武,为平叛效力。但当时叛军势 力已膨胀到鄜州以北,他启程不久,就被叛军捉住,送到 沦陷后的长安;望月思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作《月 夜》。
• 一、自然意象 1.自然景观类: 月(思乡之情) 流水(时光易逝,岁月更替;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 斜阳(老年将至;或比喻内心凄凉) 2.植物类: 杨柳(寄托依依惜别之情) 落花(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 亡的焦虑、忧伤。) 松菊梅(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格的象征。 ) 梧桐(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芳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
杜甫简介
• 杜甫(公元712--770),汉族,字子美, 世称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遗等,自号少 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现存1400多首。 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称 “诗圣”。 •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 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 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他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 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 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中国古代文论与诗词鉴赏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凯
• 李凯(1966—),四川简阳人。文学博士 (2002年)、教授(2002年)、博士生导 师(2006年)。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2012年)。
一、知人论世
《登高》翻译的美学追求
《登高》翻译的美学追求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诗歌是文学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智慧的浓缩。
中国古诗词语言优美、韵律鲜明、凝练含蓄、形式工整,是音美、形美、意美合而为一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的精华,也是绽放在世界文苑里的一枝奇葩。
中国诗歌蕴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是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译者在译作中有责任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最大程度地再现出来,以便于让更多的英文读者能够了解和欣赏,诗歌翻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诗歌翻译的美学理论对于诗歌翻译,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许渊冲根据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的《自文字至文章》一文中所说的:“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得出了自己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
他提出“译诗要像原诗一样能感动读者的心,这是意美;像原诗一样有悦耳的韵律,这是音美;还要尽可能保持原诗的形式,这是形美。
”在“三美”中,意美是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音美是次要的,是第二位的;形美是更次要的,是第三位的。
我们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
如果三者不可得兼,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
二、杜甫《登高》原文及解读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老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是公元767年秋杜甫于五十六岁流离到夔州,重阳登高面对深秋景色,感时伤怀而作的不朽诗篇。
全诗通过对深秋萧条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长年漂泊无依,老病孤愁生活的感慨悲壮之情,被视为中国传统七言律诗的巅峰之作和经典代表,声韵和谐、意象绝美、意境深远,历来脍炙人口、为人称道。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美学价值的追求
e tfo t eo e rn lt g p atc ,Whc ed r sao st a e moea sh t h u h n au n o c n ieain n rm h t rta sai rcie h n ih n e sta lt r O tk r et ei t o g ta d v leit o sd rt . n c o
1 wo d .p e r  ̄ta s t m e t e is r s o ty rn l i a o a h :e s t
诗歌 的翻译 不 能从 纯 翻译 视角 来 进行 , 注重 要
演化 而来 , 它含 义 广 泛 , 既包 括 对 原 文 思 想 内容 的
也包括对原作风格神韵的信 。“ 则指“ 达” 辞达而 意、 、 音 形的三美结合并借鉴美学、 文艺学、 比较文学 信, 中的“ , 达 旨” 达” 即“ ,其含 义 很 明 显 , 就是 使 译 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 。译作既要表现出原诗的内 已” 容、 还要使原诗的艺术、 意境、 思想 内涵得到合理转 文通顺明白地转达原作所提供的信息。而严复的 换, 让读者从中体会到原诗独特的艺术价值 , 诗歌翻 “ 即用 “ 以前 的字法 句法” 雅” 汉 目的是 “ 为达 易” 。简 译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最佳境界 。
从“三美论”看汉语古诗英译中的审美补偿
从“三美论”看汉语古诗英译中的审美补偿As a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has long been revered for its depth, beauty, and elegance. Its appeal lies not only in the musicality and rhythm of the language, but also in the rich imagery, metaphors, and allusions that illuminate the human experience in profound ways. However,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poses a formidable challenge for the translator, as the two languages differ greatly in terms of grammar, syntax, vocabulary,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This challenge has led to the use of variou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cluding literal translation, paraphrasing, cultural adaptation, and aesthetic compensation, which aim to convey the meaning, style, and spirit of the original poem while accommodating the constraint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audience.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used in rendering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is aesthetic compensation, which refers to the deliberate addition of literary devices, such as rhyme, meter, alliteration, and assonance, to the English version to enhance its musicality and expressiveness. This strategy is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English poetry has a different aesthetic tradition and standard than Chinese poetry, and that a literal or prosaic translation would fail to capture the essence and beauty of the original. Therefore, the translator may resort to various forms of sound play and wordplay to create a poetic effect that parallels the original, even if it means sacrificing some aspects of the meaning or altering the form of the poem.However, the use of aesthetic compensation raises some interesting questions about the role of aesthetics in translation, as well as thevalidity and ethics of such compensation. In this paper, I will explore the issue of aesthetic compens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hree Beauties Theory" (三美论), a classical Chinese aesthetic principle that emphasizes the unity of form, meaning, and mood in artistic creation.The Three Beauties Theory, codified by the Tang Dynasty poet and critic Liu Xie in his famous work "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 (文心雕龙), posits that a great work of art should embody three kinds of beauty: formal beauty (形美), which refers to the harmonious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in space and time; semantic beauty (义美), which refers to the meaningful and resonant expression of ideas and emotions; and experiential beauty (境美), which refers to the immersive and affective experience that the artwork evokes in the viewer or listener. These three beauties are interdependent and complementary, and their balance and integration determine the aesthetic value and impact of the artwork.Applying the Three Beauties Theory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we can see that aesthetic compensation involves a trade-off between the formal and semantic beauties, as the translator may have to sacrifice some aspects of the meaning or tone of the original to achieve a pleasing and poetic form in English. For example, if a Chinese poem relies heavily on tonal rhyming or parallelism to create a sense of balance or contrast, the translator may have to use alliteration or assonance to mimic the sound effects in English, even if it means using a different word or phrase than the original. Likewise, if a Chinese poem contains culturally specific allusions or metaphors, the translator may haveto use footnotes or annotations to convey the meaning, or even replace them with equivalent English expressions that may not capture the full connotation or cultural resonance of the original.Such changes may affect the semantic beauty of the poem, as they alter or obscure some of the intended meanings, associations, or nuances of the original. Moreover, they may create a tension or disparity between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the poem, as the poetic form may suggest a mood or atmosphere that is not fully supported by the meaning or theme of the poem. For example, if a Chinese poem about sorrow and loss i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with cheerful rhyming or playful wordplay, the experiential beauty of the poem may be undermined or even contradicted by the form.Therefore, the translator must exercise his or her judgment and sensitivity to achieve a balance between the formal and semantic beauties of the poem, as well as to enhance the experiential beauty in a way that does not compromise the integrity or coherence of the poem. This requires not only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competence, but also aesthetic awareness and imagination, as the translator must be able to appreciate and create the beauty of both languages and cultures.However, the use of aesthetic compensation also raises eth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challenges, as it raises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translator is entitled or authorized to make such changes to the original. Does the translator have the right to impose his or her own aesthetic preferences or standards on the original, or to modify or embellish the original for the sake of the target audience or context? Does the translator have the expertise or authority tojudge the aesthetic value or impact of the original, or to determine its intended meaning or mood?These questions are complex and context-dependent, and there is no easy answer to them. However, they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ransparency, accountability, and respect in 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on, as the translator must be aware of his or her limitations, biases, and responsibilities, and must strive to make the translation faithful, accurate, and elegant to the best of his or her ability and conscience.In conclusion, the issue of aesthetic compens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is an intricate and multifaceted one, which involves aesthetic, linguistic, cultural, eth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dimensions. The Three Beauties Theory offers a useful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and evaluating this issue, as it emphasizes the interplay and balance of form, meaning, and mood in artistic creation, and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sensitivity, judgment, and imagin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Ultimately, the translator must strive to create a translation that respects and enhances the beauty and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hile also satisfying th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target audience and context.Furthermore, the issue of aesthetic compensation also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audience awarenes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Different audiences may have different aesthetic, cultural, or historical backgrounds, and may therefore respond to the same poem differently. For example, an English-speaking audience may have different expectations and preferences for rhyme, meter, and figurative language than a Chinese-speaking audience, and may therefore require differentforms of aesthetic compensation to appreciate and enjoy the poem. Additionally,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of the target audience may also influence the translator's choices, as certain words or phrases may hav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or sensitivities in different cultures or communities.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the translator must be attentive to the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context of both the original and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must be able to adapt to the divers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audience. This requires not only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proficiency, but also empathy and creativity, as the translator must be able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and to convey the beauty and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poem in a way that resonates with the target audience.Moreover, the issue of aesthetic compensation also raise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 translated poem. Traditionally, literary translation has been evaluated based on criteria such as accuracy, fidelity, readability, style, and coherence, among others. However, these criteria may not fully capture the aesthetic and cultural value of a translated poem,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poetry, which relies heavily on symbolism, imagery, and sound.To address this issue, some scholars have proposed alternative methods of evaluating literary translation, such as the Skopos theory (a functionalist approach that emphasizes the purpose and function of the translation), the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 discourse-based approach that analyzes the translational choices and strategies), and th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 comparativeapproach that examin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ion).However, regardless of the method used, the translator must be aware of the implicat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and must strive to create a translation that not only meets the technical and formal requirements, but also captures the beauty, meaning, and mood of the original poem.In conclusion, the issue of aesthetic compens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is a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one, which involves multiple dimensions of language, culture, aesthetics, ethics, and audience awareness. The Three Beauties Theory offers a valuable lens through which to examine and evaluate this issue, as it highlights the interdependent and complementary nature of form, meaning, and mood in artistic creation. To create a successful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into English, the translator must be proficient in both languages and cultures, empathetic and creative in his or her approach, and aware of the diverse need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audience. Ultimately, the goal of the translation is to capture and convey the beauty and meaning of the original, while also creating a work of art in its own right.。
李白的诗歌与中国美学传统
李白的詩歌與中國美學傳統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流传,被誉为“诗仙”。
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学者,我对李白的研究心得主要集中在他的诗歌与中国美学传统之间的关系上。
首先,李白的诗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
中国古代文人注重意境的营造,追求诗歌的意境与心境的统一。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融入自然景物的描绘,通过对山水、花草、月夜等自然元素的描写,展现出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之情。
这种以自然景物为媒介的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中国美学传统中“山水田园”的审美观念的体现。
其次,李白的诗歌表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豪放情怀。
中国古代文人崇尚自由奔放的个性,追求超脱尘世的境界。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豪情壮志,表现了他对自由、独立的向往。
例如《将进酒》中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这种豪放的情怀,体现了中国美学传统中“超然物外”的审美追求,也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自由、独立精神的体现。
此外,李白的诗歌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中国古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常常与道家思想相结合,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脱。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融入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通过对生死、离别、人生百态等主题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领悟。
例如《登金陵凤凰台》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思考。
这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中国美学传统中“人生苦短”的审美观念,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综上所述,李白的诗歌与中国美学传统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他的诗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豪放情怀和人生哲理的追求,体现了中国美学传统中“山水田园”、“超然物外”和“人生苦短”的审美观念。
通过对李白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追求,也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美学传统。
诗歌翻译的美学追求——从《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谈起
诗歌翻译的美学追求——从《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谈起
李菡
【期刊名称】《中国图书评论》
【年(卷),期】2003(000)002
【摘要】@@ 中华民族有着绵延不断的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北京大学许渊冲教授翻译的《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用英文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诠释的好读本。
……
【总页数】4页(P21-24)
【作者】李菡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许渊冲翻译理论在《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中的再现 [J], 林家修;罗枫
2.从英语衔接手段看唐诗英译的意境再现——以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为例 [J], 高日华;王新
3.得意忘形求同存异——读许渊冲译《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兼谈韵体译诗优势[J], 丛滋杭
4.论唐诗中叠词的英译——以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为例 [J], 雒靖雯
5.论《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的美学特征——兼谈许渊冲诗歌翻译的美学追求 [J], 李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美学视角看中国诗词意象翻译
文艺理论49摘要:诗词起源于我国古代,诗繁盛于唐代,词流行于宋代,是中国文坛上耀眼璀璨的明星。
意象是诗词的灵魂核心,诗人借由大量的意象来表现其审美风格,营造别具一格的艺术氛围,激发读者美的感受和感性意念。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愈发加深,许多国外学者对中国诗词文学产生了浓郁的兴趣。
但是,要怎样翻译,才能最好地呈现中国诗词意象,让国外读者领略中国诗词的美妙,是诗词翻译的主要研究方向。
本文基于此,立足于美学视角,通过《早发白帝城》《钗头凤》这两个例子来分析研究中国诗词的意象翻译,给相关工作者以参考。
关键词:美学视角;中国诗词;诗词意象;意象翻译一、《早发白帝城》意象翻译文学作品通过多种意象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氛围就是意境,不管是诗词还是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意境都需要通过意象来表现,特别是着重抒发情感的作品,准确意象翻译能够带领读者领略不同的审美意境。
意境是多个意象组合而成的,是整体的形象感受表现,站在美学的角度来看,意境本身就具有生动性,是现实生活的映射,可以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因此,准确还原中国诗词中的各种意象,是美学的需要,也是翻译效果保证的需要。
例如,《早发白帝城》写的是李白在流放中途遇赦,心情畅快,想要马上回家和家人团聚的心情。
但这首诗中并未直接写出诗人的情感,而是以周围的景色作依托,以周围的意象来营造一种美好的意境。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一句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了诗人出发前的愉快心情,“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一句中包含了猿声、轻舟以及山脉这些意象凸显了诗人流畅轻快,以感性的方式抒发心中情感。
而诗人以景色来表达内心情感,是中国古代诗人创作诗词时经常使用的方法。
所以,这里的意境含义增多一层,在翻译的时候,也需要深入地进行挖掘和分析,如此才能准确翻译意象,再现意境。
许渊冲版本翻译中,将“彩云”意象翻译成at dawn,采用的是直译手法,贴切全诗,意象表达较为充分,翻译准确,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忠于原诗。
谈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目标及原则
谈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目标及原则谈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目标及原则张铁辉南凡(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摘要:本文从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征出发.重点阐述了古典诗歌翻译的目标及其原则。
关键词:古典诗歌;翻译;目标;原则一、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征语言上追求结构布局的形式美和音韵上的音乐美”。
因此,诗歌是美的艺术。
1、音乐美我国古代的诗,一直与音乐结合在一起。
在孔子的时代就有“歌诗三百,诵诗三百,舞诗三百”的说法。
可以说,音乐性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先天素质。
古代的诗人。
很多都能引吭高歌,杜甫就是一个例子。
他“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醉时歌》),“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解闷》之七)。
这种感情的节奏。
就富有音乐性。
不仅强调义,而且更重视音。
汉字是单音语言.每一个音又包括声、韵、调三个部分。
这样。
讲究声韵和格律。
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音乐美的重要依据。
2、形式美诗歌的诗句、词句在对仗和格律上都长短一致、工整对称。
既易于体现音韵之美。
又有助于传达意境之美。
工整的对仗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大量运用.使古典诗歌形成了完美的结构,达到了艺术审美的需要。
更好的传达了诗的意境之美。
3、意境美意境美是中国古典诗歌突出的特点。
意境美则诗味足。
意境是诗歌创造的终点。
所谓诗歌的意境。
就是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意)和生动的客观事物(境)相契合,在艺术表现中所创造的那种既不同于生活真实、又可感可信.并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如果说个性美是诗人精神成熟的标志,那么,意境美则是一首诗在艺术上成熟的标志。
每首成功的诗,都应当是一个自成系统的艺术世界。
有了这样的艺术世界,也就是有了意境。
意境是诗人把他感于外而又动于中的思想感情,凝聚到艺术形象中来.变成深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二、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目标尽其所能地忠实、全面地再现原作.是读者对翻译者的要求,也是翻译者努力的目标。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把中华文化推向世界成为中国翻译界面临的时代课题。
李白的诗歌与美学追求
李白的诗歌与美学追求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独特而多样,展现了他对美学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
在我的研究中,我深入探索了李白的诗歌创作和他对美学的追求,以下是我的研究心得。
首先,李白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
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以及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
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例如,在《静夜思》中,他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宁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月亮的高洁之美。
这种对自然美的追求,使得李白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力量。
其次,李白的诗歌作品也展现了他对人文美的追求。
他的诗作中常常描绘了人们的生活和情感,表达了对人类情感和命运的关注。
他通过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类情感的描绘,使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共鸣。
例如,在《登金陵凤凰台》中,他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自己的壮志豪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和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这种对人文美的追求,使得李白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人类情感的力量。
此外,李白的诗歌作品还展现了他对艺术美的追求。
他的诗作中常常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艺术表现手法,使他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例如,在《望庐山瀑布》中,他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瀑布的气势磅礴和声势浩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瀑布的壮丽和雄浑之美。
此外,他还善于运用对偶和对仗等艺术手法,使诗歌的结构和节奏更加优美和和谐。
这种对艺术美的追求,使得李白的诗歌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诗歌的美妙之处。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作品展现了他对美学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
他通过对自然美、人文美和艺术美的追求,使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1期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l.9 No.1 2010年3月Jour nal of Y ang ling V ocatio nal&T echnical Co lleg e M ar.2010*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美学价值的追求李 凯1,2(1.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9; 2.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摘 要:作为最早的文学艺术形式,诗歌高度集中地概括和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诗歌的研究和翻译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
而诗歌的翻译又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翻译活动,应更多考虑其美学价值。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美学价值的体现应从翻译要素及相互关系、诗歌语言的比较与使用、不同文化的比较与转换等诸多方面入手,方可保持诗歌原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韵味。
关键词:诗歌;翻译;美学中图分类号:H315.9;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31(2010)01-0088-04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try from Aesthetic ViewLI Kai1,2(1.Co lleg e of F or eign L ang uage,No rthw est U niv ersit y,X i'an,Shaanx i710069,China;2.Y ang ling V ocatio na l and T echnical Colleg e,Y ang ling,Shaanxi712100,China)Abstract:A s o ne o f the earliest fo rm of ar ts,po etry hig hly condenses and reflects all sides of life of the t ime.T he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poetr y help cultural communicatio n bet ween countries.Ho wever,the translation o f Chinese poetr y is quite differ-ent fro m the other translat ing pr actice,which needs translato rs to take mo re aesthetic thought and value into consider atio n. T he aesthetics can be represented fr om the elements of tr anslation and their r elations,t he co mpa rison and application o f specific languag e in poet ry,and the compariso n and t ransfo rm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es etc.,so that the cultural meaning and taste o f the o riginal po ems can be maintained.Key words:po et ry;tr anslat ion;aesthetics诗歌的翻译不能从纯翻译视角来进行,要注重意、音、形的三美结合并借鉴美学、文艺学、比较文学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
译作既要表现出原诗的内容、还要使原诗的艺术、意境、思想内涵得到合理转换;让读者从中体会到原诗独特的艺术价值,诗歌翻译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最佳境界。
1 翻译要素的研究中国的翻译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算起,有一千七百多年。
悠久的翻译文化传统大多是文艺翻译家们的实践经验的总结,不乏真知灼见,尤以严复先生的 信、达、雅 为翻译标准的精辟概括。
他说: 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矣。
信 由 修辞立诚 中的 诚 演化而来,它含义广泛,既包括对原文思想内容的信,也包括对原作风格神韵的信。
达 则指 辞达而已 中的 达 ,即 达旨 ,其含义很明显,就是使译文通顺明白地转达原作所提供的信息。
而严复的 雅 即用 汉以前的字法句法 目的是 为达易 。
简言之,就是要求忠实于原文,译文流畅,文字典雅。
后来的翻译理论家们重新诠释了 雅 字,即保持原文的风格。
建立在对比语言学基础上的传统翻译理论在翻译的文字表达上的论述非常精辟,然而对于理解原语言的方法和理论没有系统地探讨。
刘宓庆认为任何翻译实践活动,都包含翻译审美主体(译者)、翻译审美客体(翻译的原语与目的语,原作与译作)翻译的接受者(社会、读者及二者的价值观)等三大要素。
*收稿日期:2009-12-21作者简介:李凯(1976-),女,陕西铜川人,西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在读,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翻译。
了解翻译对各要素的具体要求及相互关系,是翻译实践的前提。
其中对翻译审美主题及译者的要求,主要体现在译者的文化素养、语言能力(包括原语言和目的语)、价值倾向等;翻译审美客体则主要是对原语言和目的语,对原作和译作进行比较性研究,这些研究,实质上是两种语言现象的比较性研究。
翻译的接受者即社会、读者和二者的价值观的研究是指在翻译之前和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原作创作时的社会背景,译文读者所处的历史时期或社会环境,以及原作所处社会的价值观与读者价值观之间的异同。
2 诗歌创作理论上的比较研究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系,无论是在构成形式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两种语言在诗歌创作的方方面面,无不透射着各自独特的艺术美。
诗歌创作理论上的比较研究,是诗歌翻译前的必要准备。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2.1 诗歌的类型及结构的比较与转换诗歌的发展因时代、地域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类型。
如:从内容上分,中国古诗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讽喻诗等。
英诗分为史诗、叙事诗、抒情诗、戏剧诗、象征诗等。
翻译时尽可能实现同类型或相近类型的转换,可以保持原诗的基本风貌。
了解汉诗和英诗的基本结构并进行比较,翻译时趋同原作可提升诗歌的艺术美。
如:英诗中的四音步、五音步和七音步可宽泛地对应中国古诗中的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
中国古代诗歌大都是以一个意义小节来完整地表述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
英诗中的四行诗节也可宽泛地对应汉诗的一个单位结构。
使译诗在结构上能与原诗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一致,使形式损失降到最低。
2.2 诗歌中的语言节奏就语言的节奏而言,汉语呈阴阳顿挫,平仄互易;英语分弱读强读,长短有别。
汉语中声调所形成的平仄交互可以使语言形成高低起伏、抑扬顿挫的旋律,加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正是这种声音的和谐和声调的协调相配合。
构成英诗节拍的音步,通过重音与非重音的交替而形成的抑扬格律具有音乐般的节奏。
不同的音步有不同的节律,体现不同的内心感受,表达不同的含意。
如:抑扬格不紧不慢,显得轻松柔和;扬抑格有着蔑视和挑战的感觉,体现一种反叛;扬扬格听起来雄健、激昂。
汉语诗歌中的平仄律可以和英语诗歌中的音步格律相呼应。
汉诗英译时,用适当的格律来代替原诗的平仄律,既可表达原作者的情感意图,也能体现原诗的旋律美。
如张演的 社日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对掩扉。
( 平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桑拓斜影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 仄仄 平平平仄仄)( 平平 仄仄仄平平)吴钧涛的译诗为:T he Spring Sacrificial DayZhang YanBy Goo se Lake,under the mountain,the rice fields'r e in rich g reen;With sties and roo sts left alo ne,doo rsclosed,not a soul is seen.U ntil the mulber ry tr ees cast longshadow s and the Day's o'e r,E'e ry ho me has its drunks helped backas their steps they careen.从字数和音节上看,原诗是一首七言绝句,每句七字共四句;译诗也是四行,每行单词数基本一致:一、二、四句为十二个词,第三句十个单词,且每行都为十五个音节。
采用抑扬格律,节奏不紧不慢,显得轻松柔和;使得原诗和译诗的韵律相吻合。
2.3 诗歌的韵律无论汉诗还是英诗,都有其韵律美,即 押韵 。
两种语言的诗歌对韵律都有很严格的要求。
不同时代的汉诗,有不同的韵律传统。
唐诗的押韵比较固定,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也有大量诗歌是首句入韵。
隋陆法言著 切韵 一书归纳了206个韵,后人减为106韵。
英语诗歌也有韵律要求。
英语百科全书 归纳358个韵目。
在英诗中,特定的诗行有特定的韵律要求。
如三行诗的押法为:aba bcb cdc。
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韵律特点,如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主要韵脚为:abab cdcd efg g;而斯潘塞式十四行诗的押韵方式则为: abab bcbc cdcd ee。
从韵律的角度来看,汉诗与英诗也有一些相通之处。
如汉诗首句入韵的绝句其韵脚为:aaXa;英诗的四行诗中也有一种 欧玛尔 海亚姆韵体 其韵脚也是:aaXa。
所以,韵律的艺术美在翻译中也可以得到相应的转换。
如:曹豳 春暮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荫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这首诗的韵脚是:花,涯,处,蛙。
郭著章先生把89第1期李凯: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美学价值的追求这首诗翻译为:Late Spr ingFallen flow er s outside gates can no long er at-tract man's heed,Dense g reen filling everyw here seems to g iv e ey es a good feed.Woods w arbles'chatter and singing now beg in to tire out,Fro gs'cro aks fro m gr assy ponds do minate man 's hearing indeed.译诗中韵脚的处理与原诗的韵脚相一致,一、二、四行押同韵eed,第三行则押o ut,符合英诗中的 欧玛尔 海亚姆韵体 的韵脚形式:aaXa。
3 两种文化差异的探讨翻译受到译出文化和译入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