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

合集下载

《论语》孝悌观综述

《论语》孝悌观综述

《论语》孝悌观综述华夏民族的社会秩序的稳定向来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来维系的,所以想成了重亲情、重伦理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条便是孝悌。

孝,善事父母者。

悌,善兄弟也。

孝悌便是爱父母,爱兄弟的一种表现。

但是这一种爱的表现随着时代的不同,人们对于它的的定义也不断发生着改变,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孝悌有着不同的观念。

其中“至圣先师”孔子对于孝悌也有着他的一番看法。

孔子的孝悌观则反映在《论语》这本孔子弟子整理的语录集里,我们通过了解《论语》中的孝悌观,来了解孔子的孝悌观,了解先民们的孝悌观,或许对于我们能有一些启发。

《论语》中最主要的一个理念便是“仁,而孝悌为行仁开源。

在《论语•学而第一》中,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礼记》中说“毋不敬”,但也有先后轻重区别。

至亲者、位尊者、有德者,自然居先。

父母亲而又尊,更要先之又先,必须孝敬。

兄长同胞,又先我生,必尽悌道.此是天经地义丝毫不许懈怠.然后推及一切皆加礼敬。

凡侵犯侮慢等事,概不能作。

敬父母兄长名曰“孝悌“.礼敬一切名曰行「仁」。

这是修身至平天下一贯的路线,从始至终,有先有后.人知礼敬,才行孝悌,人皆有父母,彼此一礼,自然礼敬一切,普遍行仁。

既行孝悌,是知礼敬之理,那侵犯长上的事,是无礼不敬动作,孝悌的人,深以为耻,就少有这样事了。

再凡不守家庭规矩,破坏社会秩序,违犯国家法律,都非礼敬行仁,是名作乱。

因这些事都有级层主管,深耻侵犯长上的人,再去为非作乱,是不可能的,这是治安的根本办法。

《论语》中为什么要将“孝悌"作为“仁”之本呢?这是基于孔子对“人性”,即人之所为人的认识,或者说“觉悟”的结果。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是人类脱离了动物界而进入人类社会并经由愚昧的原始共产形态而进入野蛮的奴隶制统治形态之后向文明形态演进的大变革时期。

这一时期的“百家争鸣”只所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就是因为以孔子为杰出代表的人类先期的思想家,站在朴素的唯物主义立场上,关注了“人性”问题,对“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类社会的理想形态进行了理性的思考,这便是催生出中国二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思想根源——封建社会只所以文明于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处于被统治地位的人不在被当作“生产工具”(奴隶)对待,其人格得到了承认.在孔子看来,人类之所以会脱离动物的愚昧而走向文明,最关键的是人除了具有动物的血缘本能情感之外,还有理性的亲情伦理关系,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类的最重要的标志,而维护这种亲情伦理关系,进而演生成人类社会秩序的,就是“孝”及由“孝"而生的“悌”,所以说,“孝悌”观念是人类伦理道德诸因素中的最本源、最基本的因素,人类只有发扬光大这种善端才能维护住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秩序,由文明走向文明,最终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

《论语》中的孝悌观之解读

《论语》中的孝悌观之解读

《论语》中的孝悌观之解读摘要:《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孔子和他的学生的言语行事汇编,内容比较分散,但把所有谈孝悌的内容归纳到一起的话,我们发现它还是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学说体系。

《论语》中所说的孝悌观存在许多独特之处,其中有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论语》;孝悌观;儒家;基督教伦理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孔子身处于“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他对周公推崇备至,故一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

《论语》中孔子从理论和实践的双向维度对传统的孝悌之道作了新的阐释和发展,强调子女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赡养父母的责任。

《论语》中的“孝”被定义为衡量一个人品性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孝”的核心在于无违和从礼孝,包括孝顺、孝养和孝敬,首先是孝顺。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可见,孝悌之道的关键还在于有无孝敬之心。

孝敬之心又具体落到“无违”这一点上。

若无孝敬之心,则物质上的赡养便会同动物之间的“能养”一样,根本无法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

这就要求子女对父母持恭敬之心,要做到尽可能地顺从父母的意志,满足他们的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遵从已有的“礼”制。

如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这就是强调“孝道”的施行不能违背“礼”。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就是要做到:“事之以礼,谓冬温夏清昏定晨省之属也。

死,葬之以礼,谓为之棺椁衣衾而举之祭之以礼,谓春秋祭祀以时思之、陈其簋而哀戚之。

不违此礼,是无违之理也。

”只有依礼而行,才能真正做到“事父母,能竭其力”。

由此可知,“孝道”施行的本质还在于无违。

孝心始终是孝行的发端。

《论语》强调施行“孝道”一方面要做到“无违于礼”,另一方面也要做到“无违于志”。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指出对于父母的孝顺体现在继承父母的遗志。

孝悌思想的文化渊源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孝悌思想的文化渊源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05
孝悌思想在当代的传承 与发展
传统孝悌思想在当代的传承方式
家庭传承
家庭是传统孝悌思想传承的主要途径。父母通过言传身教 ,向子女传授孝悌之道,使其理解和遵守孝道。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传承孝悌思想的重要手段。家长通过日常生活 中的点滴教导,培养子女的孝悌观念和行为习惯。
社区文化活动
社区文化活动是传承孝悌思想的重要载体。通过举办各类 文化活动,弘扬孝道精神,促进邻里和睦,强化社区凝聚 力。
刻的影响。
宋明时期的孝悌思想
哲学思考
宋明时期,儒家学者开始对孝悌思想进行哲学思考和深化,强调内 心的修养和道德的自觉。
代表人物
宋代的程颐、朱熹,明代的王阳明等学者对孝悌思想进行了系统化 的哲学解释和深化。
实践意义
在宋明时期,孝悌思想成为人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指 导思想,对社会稳定和道德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孝悌思想对当代的价值 与启示
家庭伦理与社会建设
1 2 3
家庭和谐
孝悌思想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关爱和 团结,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进而促进社 会稳定。
尊重长辈
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 种尊重可以激发长辈的责任感,促进家庭成员之 间的互动和沟通。
社会责任感
孝悌思想强调个人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感,这种 责任感可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社会 建设做出贡献。
清朝时期的孝悌思想
继承与发展
01
清朝时期,儒家学者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孝悌思想,强调家族
观念和亲情关系的重视和维护。
代表人物
02
清代的曾国藩、郑板桥等人在孝悌思想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
实践。
实践意义

孔子“孝”论及其现代价值

孔子“孝”论及其现代价值

孔子“孝”论及其现代价值方国根在中国古代,“孝”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强化、定型的过程。

可以说,孔子“孝”论的基本内容,更有原汁原味,涵盖了我们今天倡导的孝行的各个方面,如讲求赡养和敬事合一,注重和谐,重视孝行的自主、自觉、自律,特别是寻求和肯定“孝”道的根源性和社会意义所表现出来的“入世”精神,等等。

“孝”是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也是具有大众性和民间性的一个道德理念。

自古至今,它一直作为中华民族崇尚的美德,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孝”的观念的产生,是与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基础上的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的,它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情感因素与原始的祖先崇拜的结合。

“孝”字始见于西周时期的典籍及当时的铜器铭文,其内涵主要是对祖先的“追思”、“追孝”、“孝祀”,以及对父母的“孝养”。

孔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对“孝”的道德观念给予了相当的观注。

他在继承西周时期关于“孝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春秋时期的实际,对孝道孝行给予了新的诠释,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孝”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发,并重新赋予其新的内涵。

在《论语》中有大量记载孔子与弟子谈论和探讨“孝”的内容,其主要观点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孔子针对时人认为赡养父母就算“孝”的观念和行为,主张“孝”不仅仅是指子女从物质上赡养父母,而且重要的是要尊敬、善待父母,提出了“孝敬”的主张。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我国历史上首先提出了“孝敬”的概念,并对“孝养”与“孝敬”做了区别:前者所关注的只是从物质、经济的层面上来奉养、满足父母的需要;后者则增加和凸显了精神、感情层面的内容,要求子女对待父母应怀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尊敬,强调子女对父母要多加关心,尽可能地保持其健康长寿和精神愉悦,使父母在有生之年得以养体和养志。

可见,孔子的“孝”,是从人性角度、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界定的,即做到了物质奉养和精神慰藉的有机结合,并突出精神慰藉的重要性,以此来强调和凸显人与动物的区别。

孝悌仁义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孝悌仁义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孝悌仁义的意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孝悌仁义是作为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价值观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社会关系的准则,并对塑造一个和谐、稳定社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孝悌仁义被视为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

孝是指尊敬父母、敬老慈幼的美德。

在中华文化中,尊重父母是一种深深根植于人们内心的感恩之情。

尽孝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供养和抚养,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尊重、理解和关心。

孝意味着孩子们要尽全力关心照顾父母,不论他们年老、生病还是需要帮助时,我们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做。

悌是指兄弟姐妹之间互相尊敬、关心和帮助。

在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的亲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悌意味着兄弟姐妹之间应该相互合作、互相扶持,并且要有责任感和义务感去帮助彼此。

这样的关系不仅在家庭中起作用,在社会中也能够培养出和睦的人际关系和团结的力量。

仁义是指待人宽容、友善、公正和遵守道义之美德。

仁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石,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平等的精神。

仁义的意义在于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无论他们的年龄、性别、种族还是社会地位。

遵守仁义的原则意味着我们要尽可能地为他人着想,并且按照公正和道义的标准行事。

总之,孝悌仁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这些价值观对每个人在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遵循孝悌仁义的原则不仅能够维持家庭的和睦,还能够塑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并践行这些美德,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的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章节安排,它对于文章的逻辑性和清晰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在文章的开始部分引入孝悌仁义的概念及其意义,为读者提供一个对主题有初步认识的基础。

在1.1概述部分,可以对孝悌仁义作简要介绍,说明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它们表达的是何种道德观念。

孔子的孝悌观对当下的指导意义

孔子的孝悌观对当下的指导意义

孔子的孝悌观对当下的指导意义作者:王娟娟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7期摘要:孔子被尊为圣人,他所立的儒家学说中,“仁”是人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它涵盖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是各种良好的品德的概括。

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孝”与“悌”被看做是做人的一种纲纪要求,又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必备条件。

孝悌观念已经深深地沉淀于我们的民族心理之中,对中国的民族道德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关键词:孔子;孝悌;道德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267-01一、孝悌—仁之本(一)孝道的扭曲“羊有跪乳之恩,鸟有反哺之义”,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明白孝敬父母这个道理,作为高等生物的我们人类到底缺失了什么呢?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被送到了敬老院中,也许这就是对于父母的变相的不孝顺,着就是对于孝道的扭曲。

真正的孝顺应该不是单纯的给予父母物质上面的满足,同时还应该给予他们在精神上面的慰藉。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不是让他们呆在敬老院中“安享”他们的晚年。

假如我们的泱泱大国要靠无情的法律来严格要求我们“常回家看看”是很可悲的、“孝”这是我们履行孔子人学的根本,也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孝道的观念。

(二)悌在当代的严重丧失“四海之内皆兄弟”作为中华文化大国和强国,泱泱大国,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展现给世人一种友好、阔达的与人交际的形象。

孝悌观念的提出在当时是针对人伦关系颠倒的混乱的局面,从解决家庭关系入手提出来的,主张用孝悌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协调其他内部的人际关系。

尤其是悌,这是对于兄长敬重亲爱的品德,扩展开来就成为了处理家庭系统中左右关系的道德规范。

如果说“孝”要达到的是家庭的和谐的话,那么“悌”则是对于社会稳定方面的更好的解读。

在我们前进的过程之中,我们在当今社会的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假象的迷惑下面,开始变得自私,开始变得麻木不仁,开始不能静下心来去认真地剖析一下我们现在的人情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无情,我们再再也不轻易的信奉“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面对在地的小月月可以置之不理,看见年迈的老人可以心安理得的坐着而不给他们让位置,我们可以为了不必惹上任何的金钱上面的恶性的敲诈而离车祸现场的那个人远去。

论《论语》中的“孝悌”思想

论《论语》中的“孝悌”思想

论《论语》中的“孝悌”思想作者:郭百华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27期论文提要:“孝悌”思想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孝道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悌”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它是儒家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儒家用以规范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之一。

一、孔子其人《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鲁哀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字仲尼,姓孔氏,故因名曰丘云。

” 孔子的父亲为叔梁纥,但“丘生而叔梁纥死” 1,孔子的幼年丧父,家道中落对其“孝悌”思想有着很大的影响。

尤其在孔子的思想学说的中心思想“仁爱”中可以有明显的体现。

“仁”,《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亲也从人从二”,最初便是指亲人之间的关系,“仁者爱人”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现。

而孔子提出的“爱人”在当时诸侯争霸战争频发的春秋时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实现社会稳定,并从最初级的社会结构——“家”为出发点,给人以良好德行的最低要求——“孝悌”。

以下便从由孔子门人整理的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为出发点,由此作为文献依据来探究孔子所阐释的“孝悌”思想。

二、“孝悌”釋义《说文解字》中对“孝”的解释为“善事父母者”。

即是对父母好、尊敬。

《尚书》中有:“孝乎,惟孝,友于兄弟”,这里把孝的含义扩大为友爱兄弟,也就是包含了“悌”的意义。

《论语·学而》中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以君子为例,君子专心于基础的工作,基础确立了,“道”就会产生。

而“孝悌”就是“仁”的基础,由此可见孔子及其儒家学派是把“孝悌”放在了一个极具重要的位置,认为“孝悌”正是做人的一个重要基础,它会影响到人的各个方面。

对人品德优劣的鉴定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论语·学而》中有:“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意为后生小辈,在父母身边就应该孝敬父母,离开家后就应做到敬爱兄长。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古之大义也孝悌古之大义也(底稿)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孝悌者,即孝顺父母、敬悌兄长,孝悌乃至圣先师孔子育德内容的重要部分。

孔子推崇孝顺父母、敬悌兄长的仁爱。

人们若都能孝父母敬兄长,则以怀有仁义之心待他物,终使老有所养、长有所敬,若君王能以仁孝治天下,则民忠而拥戴之。

故曰:孝悌古之大义也。

孝:是孝顺,指子女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父母年迈时赡养父母,给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

从大的方面讲,孝可谓对国家的忠诚,为国家效力,让自己的祖国强盛繁荣。

北朝时期,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年迈的父亲已无力再征战沙场替国效力,而国家正需要大量将士抵御外敌入侵。

花木兰深知家父年老体衰不可再执戈戟,然而军令不可违,她便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一位巾帼女英雄的故事就流传至今,木兰对其父之孝,对国家之忠尽在其中。

古人记载有《二十四孝》,其为尽孝于父母孝感天地,为后世所传诵推崇。

三国时孟宗哭竹生笋,为母养病冬日哭竹,孝心动天以至冰雪融化竹笋新生,让其得以获笋回家养其母。

西汉刘恒即汉文帝亲自为母亲煎汤药,日夜守在病榻前侍奉左右。

母亲每先喝药必先亲自尝之,看药温是否适中、药味是否过苦。

固有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截病,汤药必先尝。

由此可见:孝心可感天,孝情可服民。

悌:是敬悌,即兄弟姊妹间的敬重与爱戴。

广而言之,对待朋友之间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以真情待友人。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一文中,倾诉了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

他与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以此文自身宦海沉浮之苦和对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有人说,读韩愈《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可见韩愈重亲情,对手足之间情深意重。

后人对手足之情亦是看重,《祭妹文》中袁枚通过对其三妹袁素文生前与自己一起玩闹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兄妹之间的深厚情谊,其妹离世伤痛欲绝其情堪深。

古之孝悌之事枚不胜举,百善孝为先,孝悌为人之根本。

古人之孝悌,今人之借鉴,今人亦应当将孝悌文化发扬光大。

总结概括孔子的孝悌思想

总结概括孔子的孝悌思想

总结概括孔子的孝悌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其中孝悌思想是其核心之一。

在孔子看来,孝悌是人类伦理道德的基石,是社会秩序和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孔子对于孝的定义和理解十分深刻。

在《论语》中,他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这句话说明了孔子认为孝道的重要性。

他认为孝要从孝敬父母开始,孝顺父母是人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孔子强调要尊敬父母的年龄和地位,要以喜悦和恐惧的心情对待他们。

对父母的孝顺不仅仅是言语和举止上的尊敬,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在行动和思想上。

通过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孔子对于孝的最高要求。

孔子在孝悌思想中也非常重视亲兄弟之间的和睦和互助。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这句话强调了弟子们应该尊重师长,互相之间要和睦友爱,广泛地关心他人,并且要亲近仁爱的人。

这表明孔子认为悌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的孝道,还要在兄弟之间建立和谐和互助的关系。

孔子还提出了“五常”思想,其中包括孝和悌。

孔子认为,人类应该遵循某种固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观,才能够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孝和悌都是这种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把五常看作是人的本性和天赋的道德感知力,人应该遵循这些道德感知力来行为,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境界。

对于孝悌思想的实践,孔子提出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观点。

他认为要通过自身的行为来教化他人,以身作则成为他人的榜样。

只有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他人,才能够传播孝悌的思想。

孔子的孝悌思想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孔子之前,中国的社会伦理道德并没有清晰的体系和准则。

孔子的思想为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这种道德伦理的改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加强了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和合作。

此外,孔子的孝悌思想也对现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语》中的孝悌之道

《论语》中的孝悌之道

《论语》中的孝悌之道孔子眼中的“孝悌之道”摘要:《论语》中,“恕”与“仁”为其核心的思想,而孔子又认为“孝悌为仁之本”,可以说孔子是十分重视孝悌之道的。

甚至,儒家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

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重要性,本文还会着重讨论孔子眼中“孝”的具体含义及“孝”的特点,和孔子一些关于“孝”的思想对现世的影响。

关键词:《论语》;孝悌;重要性;特点;影响;引言《论语》一书,乃孔子遗训所萃,此为中国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

——钱穆。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

孔子少时贫贱,做过管仓库和放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学,一生主要活动是从事教育,传说有弟子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72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

他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为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恢复社会安定,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并致力于道德教育。

提出了孝、梯、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

而“孝悌”便是孔子的道德思想体系中重之又中的一环。

一、“孝”的重要性《论语》开篇中的“学而篇”第二则就提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上。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章虽出自有若之口,但传达的却是孔子平日向弟子灌输的主体思想之一,其中心内容是“孝悌为仁之本”。

一个人如果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那就有了实践仁德的基础和根本。

《论语》开篇便点出了“孝悌”的重要地位,可见儒家是十分重视孝悌之道的。

因中国从古至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自汉唐以来,我国就有一条选拔人才的不成文规定,即“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关于孔子孝道思想探析及其启示的论文

关于孔子孝道思想探析及其启示的论文

关于孔子孝道思想探析及其启示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作者:杨丽珍杜学元于秀玲论文关键词:孔子孝道思想启示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孝及孝道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孔子论孝的重要性及其孝道的内涵,从而认识到孔子的孝涉及父母、家庭、自然、国家等,是大孝、全孝。

再结合当今社会孝道的流失,倡导孝道的回归,主ff-a4~’l行孝要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实践中践履孝道。

学校应加强孝道教育,将其纳入德育体系。

强调全社会孝道重生的意义。

一、孝与孝道的内涵《辞海》中是这样解释孝的。

孝①古代的道德规范。

儒家指养亲、尊亲。

②指居丧。

如:守孝;戴孝;孝服。

③保育《汉语大词典》中孝:①祭,祭祀。

②孝顺,善事父母。

③对尊亲敬老等善德的通称。

④居丧。

⑤指孝服、丧服。

l2]《孝经》中载:“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围炉夜话》:“孝子忠臣,是天地正气所钟,鬼神也为之呵护。

”笔者认为,孝是天地之正气的凝结,是一种高尚的道德。

孔子说:“所谓道,其实就是对自然的一种妙用;所谓孝,是人实践道而达到的最高德行。

道包容天地,生育万物,形成万象,赋予事物的个性和生命,这功德最实在;但并不因此将万物据为私有,充当储藏万物的府库,不做万物的主管,不寻求人们的理会、了解,不占有任何东西,这就叫做道。

道用在人身上,则叫做孝。

所谓孝,就是敬奉父母的意思。

”二、孔子论孝的重要性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对百姓的一切教化都应从孝道开始。

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

”即孔子说,仁是所有道德的根源,而孝是众德之根本。

还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孔子强调天地问万事万物中人是最贵重的,而人的行为没有比孝更重要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_3瑚进而强调孝道是天经地义的。

“孝悌”的历史及教育意义

“孝悌”的历史及教育意义

“孝悌”的历史及教育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美德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而其中的众多内容来自于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具体表现为“孝、悌、忠、信”等,其中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

一、“孝悌” 的历史本义孝,指对父母要孝顺、服从;悌,指对兄长要敬重、顺从。

秦汉时的《孝经》则进一步提出:“孝为百行之首。

”儒家提倡孝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等级秩序。

孝悌所要求的子弟敬重父兄,晚辈善事长辈,作为一种社会道德风尚,自古来就受到人们的重视,“孝悌”讲的是长幼有序,和人性博爱。

孔子认为“孝”是人的基础,不孝的人不能博爱。

儒家认为孝是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从侍奉顺从父母,到治国安邦,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

孝可概括为以下六点:第一,赡养父母。

《论语·为政》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第二,敬重双亲。

《论语·为政》说:“……至于犬马,皆有能养,不敬,何以别呼?”第三,以爱心愉悦老人。

《礼记·内则》说:“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

第四,规劝父母错误言行。

《礼记·坊记》说:“从命不忿,微谏不倦”。

第五,不做有损父母声誉道义的事。

《论语·为政》说:“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第六,不做无谓的有损父母所给予的躯体健康的事。

《孟子·离娄下》说:“不顾父母之养…好勇斗狠……不孝也”等。

“悌”主要指尊敬兄长,弟兄相亲。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

孝与悌相联系,是为适应古代家庭宗法制度提出来的。

二、“孝悌” 的社会意义但是儒家社会思想本身并不只是以家族血缘为中心亲疏关系的社会网络而缺乏普通人之间的仁爱和社会信任关系的认识。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第一》)。

孔子这句话中表达了儒家传统对人的道德从家庭伦理到社会伦理的一个发生过程。

孝悌之道意义-守孝悌的意义

孝悌之道意义-守孝悌的意义

孝悌之道意义-守孝悌的意义孝悌之道的意义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美德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作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而其中的众多内容来自于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仁具体表现为“孝、悌、忠、信”等,其中儒家视“孝悌”为“仁”的根本。

孝,指还报父母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

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

“孝悌”本意虽然是一个家庭观念,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国家的基本单位。

有了家庭的安定和睦,才能有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

中国是以孝治天下的。

中国的封建社会,实际上是家族封建制度,家族礼教最重要的就是孝。

孝悌之德,恰恰就是五千年文化中的不可逾越的规则。

“孝悌”唯以诚为贵。

中华民族本有数千年的“孝悌”文化传承,历史上感人的孝亲事迹举不胜举。

然而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社会风气受到夜来越多金钱、利益的侵蚀,社会人心逐步脱离了“孝悌”为本的人性之道,民众“爱钱”之心与日俱增,而“爱人”“孝悌”之心则逐步被削磨弥散。

“本”坏则“道”毁,全社会的诚信体系、道德素养、侠义正气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这和二千多年前春秋末期孔子所处的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倒有了几分相似,与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有关的一系列社会观念、行为底线、信仰体系、价值取向日渐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已经直接影响到了中华民族崛起的历史大业,直接侵蚀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肌体和整体智慧,直接破坏了中华民族的团结性、凝聚力和向心力。

在21世纪是否还有合理的道德价值其一,“孝悌”思想是人们日常伦理关系中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它根植于中国深厚的哲学和文化土壤中,并贯穿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最终发展成为维系家族和睦与社会稳定的纽带和基石。

正是由于人们对“孝悌”思想的重视,才使得中国传统中以家族为中心的伦理道德体系长盛不衰。

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

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

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孔子的“孝悌”之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强调尊敬父母和兄长,体现了孔子对家庭伦理和个人道德的高度重视。

下面将从孝悌的内涵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孔子对“孝悌”的内涵进行了深入阐述。

孝悌的内涵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强调尊敬父母。

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是养成良好品德的基础。

他在《论语》中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孔子强调子女应该恭敬孝顺自己的父母,不仅要在行为上表现出尊敬之意,更重要的是要内心深处真正的孝敬父母,体现在言行举止中。

二、注重兄弟友爱。

孔子提倡兄弟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关爱,这体现了兄弟之间的友爱情义。

孔子说:“君子之过也,君子忧道不忧贫。

”这句话中,孔子告诫人们,做一个真正的君子,要以道义为忧虑的对象,而不是贫穷富贵。

三、追求道德的完善和自我修养。

孔子认为,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不争的道义即为无私,是孔子提倡的高尚品德。

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君子笃于亲,所以动也忠于君,所以守也节用、信敬、而爱人,修己以立其身。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忠诚于君主,倡导节俭、诚实、尊重他人,并通过修身养性来追求道德的完美。

其次,孔子“孝悌”之道的意义也非常重要。

首先,“孝悌”之道强调家庭伦理的重要性。

在孔子看来,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人类道德的源泉。

只有家庭和睦、和谐,才能为社会提供健康稳定的环境。

孔子强调通过尊敬、敬爱父母和兄弟姐妹,促进家庭团结,培养出善良、仁慈的品性,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

其次,“孝悌”之道强调个人道德的塑造。

孔子认为人的早期家庭环境对个人道德素质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在温暖的家庭环境中,子女才能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出善良的品质。

同时,通过对“孝悌”的践行,个人也可以获得内心的满足和成长,提升个人的道德境界。

再次,“孝悌”之道有助于社会和谐稳定。

尊敬父母和兄长可以培养出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价值观,减少矛盾冲突的发生,增进相互谅解和团结合作。

孔子家语中的孝悌原文与解析

孔子家语中的孝悌原文与解析

孔子家语中的孝悌原文与解析孔子家语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之一,其中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和智慧,包括对孝悌的解释与论述。

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对家庭关系的关心、尊重和责任。

下面我们将重点探讨孔子家语中关于孝悌的原文与解析。

一、孝悌原文孔子在孔子家语中提出了许多关于孝悌的原文,以下为其中一些重要内容:1. “唯我独孝也远让于兄,远敬于长。

”这句话强调了孝道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作为子女,要对父母孝敬备至,同时也要在兄弟姐妹之间尊重长幼之序,实现孝悌的完美境界。

2. “父兄之间,置财物于无适。

子贤兄弟,无过于善。

”这句话提出了孝悌应该超越物质利益的原则。

父兄与子弟之间不应该因财产而起争执,而要以孝悌之义为最高准则。

孝顺的子女应该超越兄弟姐妹之间的私人恩怨,以善良和诚信来维系家庭关系。

3. “父为父,子为子,兄为兄,弟为弟。

”这句话阐述了孝悌的基本关系。

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该明确自己的身份和责任,以履行好正确的家庭关系。

父为尊,子须孝;兄为长,弟须悌。

只有在正确的身份框架下,孝悌才能得到体现。

二、孝悌解析1. 孝悌的价值孔子家语中深刻阐述了孝悌的价值,孝悌被视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面。

孝悌不仅表现在对亲人的尊敬和照顾,更体现了对家庭关系和社会秩序的认同。

孝悌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 孝悌的实践孔子家语中对孝悌的原则和实践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孝悌不仅仅是言传身教,更是一种行动和态度。

尊敬父母、关心兄弟姐妹、尊重长幼成为孝悌的具体表现,而这种实践需要逐渐形成和培养。

3. 孝悌的现代意义孔子家语中的孝悌观念不仅仅适用于古代社会,也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在当代社会,家庭关系和家族观念依然具有重要地位,孝悌作为家庭和社会的基石,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同时,随着社会的演进,孝悌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总结:孔子家语中的孝悌内容不仅仅是古代社会的道德规范,更是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以传承的重要资源。

总结孔子的孝悌思想

总结孔子的孝悌思想

总结孔子的孝悌思想孔子是古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对中国古代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他的思想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观念是孝和悌。

他提倡人们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要互相关爱,维护家庭和睦,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首先,孔子的孝悌思想体现在他对家族伦理的重视上。

孔子认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

他提倡人们要孝敬父母,尊重长辈,并通过这种方式来建立和谐的家庭。

他强调子女应该尽孝道,孝顺父母。

他曾经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他告诫人们说,不孝的人将失去后代,而失去后代则无法延续家族之道。

这种观念使得孔子的孝悌思想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特点。

其次,孔子的孝悌思想还体现在他对社会关系的看法上。

孔子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基于爱和互助的关系,同时也需要建立起一种合理的上下级关系。

他强调悌的概念,即兄弟间的互助和尊重。

他认为,兄弟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一种和谐的相处方式。

此外,孔子强调君臣、父子、兄弟、朋友之间的关系,他主张上下级之间要有德行和恩德。

他认为君臣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和朋友关系都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和互助的基础上,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再次,孔子的孝悌思想对个人道德修养也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人生的根本,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他强调个人应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自己的修养来影响他人,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虚心修身,谦逊待人。

他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尊重,强调人们应该关心他人的困境并给予帮助。

他认为,只有将这种仁爱的观念融入到个人的修养中,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

最后,孔子的孝悌思想还体现在他对教育的重视上。

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和塑造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

他主张从小就教育人们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来使人发扬孝悌之道。

他坚信教育的力量,认为只有通过正确的教育才能形成和发展良好的社会道德观念。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之以孝悌之义

申之以孝悌之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孝悌古之大义也孝悌古之大义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孝悌者,即孝顺父母、敬悌兄长,孝悌乃至圣先师孔子育德内容的重要部分。

孔子推崇孝顺父母、敬悌兄长的仁爱。

人们若都能孝父母敬兄长,则以怀有仁义之心待他物,终使老有所养、长有所敬,若君王能以仁孝治天下,则民忠而拥戴之。

故曰:“孝悌古之大义也”。

孝:是孝顺,指子女孝顺父母,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在父母年迈时赡养父母,给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

从大的方面讲,孝可谓对国家的忠诚,为国家效力,让自己的祖国强盛繁荣。

北朝时期,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年迈的父亲已无力再征战沙场替国效力,而国家正需要大量将士抵御外敌入侵。

花木兰深知家父年老体衰不可再执戈戟,然而军令不可违,她便毅然决定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一位巾帼女英雄的故事就流传至今,木兰对其父之孝,对国家之忠尽在其中。

古人记载有《二十四孝》,其为尽孝于父母孝感天地,为后世所传诵推崇。

三国时孟宗哭竹生笋,为母养病冬日哭竹,孝心动天以至冰雪融化竹笋新生,让其得以获笋回家养其母。

西汉刘恒即汉文帝亲自为母亲煎汤药,日夜守在病榻前侍奉左右。

母亲每先喝药必先亲自尝之,看药温是否适中、药味是否过苦。

固有诗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截病,汤药必先尝。

”由此可见:孝心可感天,孝情可服民。

悌:是敬悌,即兄弟姊妹间的敬重与爱戴。

广而言之,对待朋友之间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以真情待友人。

韩愈在《祭十二郎文》一文中,倾诉了自己的痛悼之情,寄托自己的哀思。

他与老成名为叔侄,情同手足,以此文自身宦海沉浮之苦和对人生无常之感,并以此深化亲情。

有人说,读韩愈《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可见韩愈重亲情,对手足之间情深意重。

后人对手足之情亦是看重,《祭妹文》中袁枚通过对其三妹袁素文生前与自己一起玩闹场景的描写表达了兄妹之间的深厚情谊,其妹离世伤痛欲绝其情堪深。

古之孝悌之事枚不胜举,百善孝为先,孝悌为人之根本。

孔子“孝悌”思想的内涵、渊源及其现实启导意义

孔子“孝悌”思想的内涵、渊源及其现实启导意义

The Connotation,Origin and Practical Supporting Significance of Confucius' Thought of "Filial Piety
and Fraternal Duty"
作者: 韩延明[1];孙永翠[2,3]
作者机构: [1]临沂大学,山东临沂276005;[2]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山东临沂276005;[3]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版物刊名: 临沂大学学报
页码: 44-48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孝悌;内涵;渊源;价值诉求;现实意义
摘要:善事父母谓之"孝",兄友弟恭谓之"悌"。

孔子的"孝悌"思想,作为儒家伦理道德
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社会规范,具有深刻的内涵。

同时,孔子在个人追求、家庭伦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均赋予了"孝悌"思想以深刻的价值诉求。

"孝悌"思想的形成,不仅受孔子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的影响,而且深深扎根于浓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沃土中。

虽然"孝悌"思想有些许糟粕之处,但它的精华之点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导意义。

孝悌仁义的意思

孝悌仁义的意思

孝悌仁义的意思
孝悌仁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个核心价值观。

它们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1. 孝:孝顺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孝敬父母是家庭伦理的基石,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重、照顾和关爱。

这是一种孝道,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2. 悌:悌是孝的延伸,强调兄弟之间的友爱和互助。

兄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关心和支持,共同维护家族的团结和和谐。

3. 仁:仁是指待人宽容、仁爱和善良。

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怀,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同情。

仁义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4. 义:义是指正直、公正和忠诚。

它强调个人应该秉持道义,诚实守信,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义理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也是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价值观。

这四个价值观相辅相成,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它们不仅在个人道德修养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社会关系、家庭和谐、法治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孔子“孝悌”之道的内涵及意义黄怀信[摘要] 孝悌,是人伦之必须。

它不仅可以促使家庭和谐,而且有助于社会和谐。

孔子讲究“孝悌”,不仅有完整的“孝悌”之道,而且其内涵丰富。

比如他主张孝养父母必须敬,认为孝子不能让父母为其行为担忧,主张孝子必须维护父母的声誉,认为孝子必须顺从父母,认为孝子必须继承父亲的遗志、孝子必须在做人和事业上有所成功等等。

除过子女对父母讲孝,孔子还认为弟子对老师也应讲“孝”。

他把“孝悌”提到政治高度,认为“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是“士”——干事的人——国家工作人员的重要标准。

这些思想,均值得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弘扬。

[关键词] 《论语》孔子“孝”“悌”讲孝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

《尚书•尧典》篇中,就有舜帝对“顽”父“嚚”母“克谐以孝”的记载,说明孝道在中国出现很早。

《康诰》篇记周公的话说:“元恶大憝,矧惟不孝不友”可见不孝不友在当时已被认为是甚于“元恶”的丑行。

而“友”,正是指“友于兄弟”,是悌的表现。

孔子继承这一传统,对孝悌特别重视。

他认为:“孝,德之始也;弟(悌),德之序也。

”[[1]]《论语》中,就有19次提到“孝”,5次讲到“悌”(本作“弟”),可见讲“孝悌”是孔子的重要思想。

“孝”为什么就是德之始呢《论语•学而》篇记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人;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可见他认为孝悌是一个人从小就应具备的基本品德。

从小就应具备,所以为“始”。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的弟子有若进一步总结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2]] 的论断。

关于“孝”的具体内涵,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善事父母”。

字的结构,是“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子承老,即子女承事老人,故曰善事父母。

至于怎样才算善事,并没有明确说明。

《尚书•酒诰》篇,也只提到“孝养厥父母”。

看来,“孝”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人自明的真理,其基本内容是孝养。

而在孔子那里(根据《论语》),则对“孝”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首先,孔子认为,孝养父母必须敬。

《论语•为政》篇记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可见在他看来,只供养父母还不能算是孝,真正的孝,必须是敬养。

因为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如果只养不敬,与养犬马确实没有什么区别。

道理无疑是浅显的,但很多人往往做不到,所以孔子借机予以批评。

其次,孔子认为,子女不能让父母为其行为担忧。

也就是说,子女让父母省心才算孝。

《论语•为政》篇记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意思是只让父母为其疾病担忧。

言下之意,就是说除疾病外,一切不让父母担忧。

疾病之所以在外,因为疾病属于“天灾”,不是人的行为可以决定的。

那么也就是说,子女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做使父母担忧的事,当然也包括毁伤自己的身体。

《孝经》所载孔子在回答曾参所问时所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话,无疑是对“父母唯其疾之忧”一句的进一步解释,看来孔子确有这一思想。

三,子女必须维护父母的声誉。

《为政》篇记孟懿子问孝,子曰:“毋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毋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所谓“毋违”,根据其下文可知,是指毋违于礼,即不要违反社会礼法。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孝,也就是说生不事之以礼,死不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不孝。

生不事之以礼,死不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之所以为不孝,因为不按礼法事奉或安葬、祭祀,皆会被人指责;被指责的自然是子女本人,但其父母也难免跟着受害。

比如今人指责一个人,往往说那是某某人的儿子,或者说某某人的儿子如何如何。

可见会伤及父母的名声。

所以,孔子以“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为孝,无疑有维护父母声誉之意。

当然,孔子对孟懿子提出这样的告诫,无疑是有的放矢,因为孟懿子可能有类似的行为,但真正内涵,无疑是要人们时时注意维护父母的名声,为父母争光。

四,子女必须顺从父母,哪怕是不合格的父母。

《论语•先进》篇记孔子赞扬闵子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意思是人不说离间他与父母及兄弟关系的话。

之所以言此,因为闵子骞的母亲是继母,经常虐待闵子骞。

受虐待而人不说离间他们关系的话,说明闵子骞必定顺从他们而无怨言,所以外人无话可说。

可见孔子认为顺从父母,哪怕是不合格的父母,就是孝。

后世讲“孝顺”,恐怕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种孝,在现在看来一般人是不能接受的。

五,子女必须继承父亲的遗志。

《论语•学而》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论语•里仁》篇也有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之章。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就是说在三年服丧期间,不改变父亲生前的办事主张或处事方针。

显然,这里面含有继承父亲遗志的意思。

当然,所谓三年,并不是绝对的。

但三年不改,无疑是有道理的。

因为三年服丧,为的就是悼念,如果遽改,显然服丧也就失去了其意义。

六,子女必须在做人和事业上有所成功。

《论语•子路》篇记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可见是把宗族称孝作为士的标准之一。

士,就是干事的人。

干事的人,自然有其事业。

而又把宗族称孝作为一个条件,说明孝子在事业上一定要有成就。

当然,做人方面也应该是成功的。

《孝经》里引孔子说:“立身行道,扬名於後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看来孔子的孝确实含有立身行道方面的内容。

除过子女对父母,孔子还把“孝”用在弟子对老师和人对鬼神方面。

比如《为政》篇记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馂,曾是以为孝乎”显然是指弟子孝敬先生。

而“色”,显然比“敬”的要求更高。

因为对父母只要心里面敬,容色方面有时侯可以不计。

而对先生,容色和悦,则是时时必须的,否则就是不敬、不孝。

事实上,社会上经常可以看到有子女对父母发脾气,却很少看到学生对老师发脾气,就是这个原因。

关于孝敬鬼神,《论语•泰伯》篇记子曰:“禹,吾无间然矣。

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言“致孝乎鬼神”,显然是指祭祀。

可见在孔子那里,祭祀鬼神亦可谓之孝。

这与《诗》《书》的说法是一致的。

“悌”(本作“弟”),一般理解为顺从或敬爱兄长,其实并不全面。

《说文》云:“弟,苇束之次弟(第)也。

”引申之,凡有次第皆曰“弟”。

兄弟有长有幼,即是次弟。

既然有次第,就必须循其次第,所以才叫“弟(悌)”而循其次第,显然是双向的。

即既要求幼从长,也要求长护幼。

就是说兄要像兄,弟要像弟,兄弟之间要有“长幼之节”。

当然,弟弟一方的责任更大一些,所以才有“弟弟”之称。

因为“弟弟”,实际上就是“悌弟”。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云:“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

”可见“弟弟”不是随便就能叫的。

孔子不仅主张小孩子要“出则悌”,而且认为一个干事的人,即国家工作人员“士”,必须做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孔子讲“孝悌”的目的何在首先,善事父母,是人伦之必须,是一个正常人本应具备的德行。

因为正像孔子所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3]]。

那么,乌鸦尚知反哺,何况人乎同样,“悌”也是人伦之必须。

《论语•微子》篇记荷蓧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返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

长幼之节不(旧衍‘可’字)废,君臣之礼如之何其废之也’”子路转述孔子的话“长幼之节不废”,无疑是据“见其二子焉”而知,因为见其二子必有长幼之别。

可见在孔子那里,长幼之节是不可废的人伦必须。

其次,“孝悌”可使家庭和谐。

闵子骞被称为“孝”,是因为“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而“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正是家庭和谐的反映。

兄弟之间讲究“悌”,家庭自然也无“阋于墙”之虞。

可见“悌”也有助于家庭和谐。

再次,“孝悌”有助于社会和谐。

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且普通人对父母“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4]] ,必不违犯社会规范;“出则悌”,必能减少社会矛盾。

若能如此,社会自然多一份和谐。

而君“孝慈”,更能使百姓尽“忠”[[5]];而君民一心,社会自然也就更加和谐。

《周易•家人卦》彖传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正家,而天下定矣。

”所谓“父父、子子、兄兄、弟弟”,主要就是指孝悌之道。

可见古人已经知道孝悌关乎“天下定”——即社会和谐安定。

所以,孔子把“孝悌”提到政治的高度。

如有人问他:“子奚不为政”他说:“《书》云:‘孝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6]] 认为讲“孝”、“友(含悌)”就是讲政治。

并且把“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作为衡量是否称得上“士”的重要标准。

可见孔子主张“孝悌”,并不是单纯出于人伦的考虑。

需要指出,对于孔子的“孝悌”思想,今人一般只注意其“孝”,而很少提到“悌”,实在是很大的失误。

事实上“悌”所起的社会作用,并不亚于“孝”。

孔子说“出则悌”,说明“悌”并不局限于家庭。

所谓“出则悌”,就是在社会上讲究“悌”。

在社会上讲究“悌”,就是尊重社会上所有比自己年长的人,护让比自己年少之人。

今天所谓“尊老爱幼”,实际上就在这个范畴之内。

细观当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种种摩擦与纠纷的发生,主要都是因为当事人不知“悌”的缘故。

而社会上一切不讲先后次序的无序现象,比如不排对、加塞之类,实际上也都属于不知“悌”的表现。

所以,我们不但不应当忽略“悌”,而且应该大力提倡“悌”,教育人知道“悌”。

如果心里面不知“悌”的道理而空讲和谐,和谐恐怕只能是表面的或一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