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低碳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低碳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影响探讨
一
北 和 西 南 地 区高 , 中东 部 地 区 低 的特 征 。 而 造 成 中 国省 份 之 间碳 排 放 差 异 巨大 、东 部 发 达 地 区人 均 排 放 量 和排 放 密 度 较 高 而排 放 强 度 较 低 的格 局 的 原 因 , 主要 有 经 济 发 展 水 平 、经 济 结 构 、技 术 水 平 和 地 区 经 济 战略 几 个 方 面 。 方 面 , 部 地 经 济 发展 水 平 、 人 东 均 收 入 高 于 中西 部 地 区 , 应 的居 民 消 费 相 水平 也更高 , 带来 了更高的 人均 排放 。东 部 对 比 其 它 地 区居 民 的 人 均 消 费 支 出 , 不 论 是 城 镇 居 民还 是 农 村 居 民 , 本都 是 东 基 部 地 区 大 于 中西 部 地 区 。据 统 计 , 0 9年 20 我 国 l 个万 亿 级 的 G 省 市 , 大 多 数是 4 DP 绝 东部沿海 省市 , 这些地 区的城市和农 村人 均 收 入 和 消费 性 支 出都 远 远 高 于 中西部 的 城 市 和 农 村 。 从 产 业 结 构 来 看 , 部 地 区 东 的 产 业结 构 中 , 二 产业 比重 较 大 , 以煤 第 在 为 主 的 工 业 部 门 中 , 排 放 量 规 模 大 。据 碳 统 计 , 国T 业 部 门的 C0 中 2排放 量 占 中 国 碳 排 放 总 量 中的 8 % 以上 , 4 并且 工业 部 门 的单位 GDP排放 强度 要高于农业和服务 业 。 随 着 产 业 结 构 的 升 级 和 产 业 调 整 转 移 , 以资 金和技术实力实 现较低的单位 其 产 出 能耗 , 少 低碳 约 束 , 步进 入 碳 排 放 减 逐 的下降通道 , 实现 由工业部 门的碳排放 向 消费性碳排放 的转 变。见图 1 ( ) 另 … 方 面 , 西 部 地 区企 业 生 产 技术 中 水平 相对落后 , 总量 排 放 上 虽 然 较 东 部地 区少 , 能源 利用 效 率 低 , 排 放 强 度 高 于 但 碳 东 部 地 区 。北 京 、上 海 、广 东 、浙 江 等 省 市 的碳 排 放 强 度 均 低 于 全 国 的 2 / 02 吨 C / 万 元 水 平 , 龙江 、山 西 、青 海 、内蒙 古 等 黑 省 市 均 远 高 于 全 国平 均 水 平 。2 0 年 , 0 8 中 国单位工业增加值 能耗 高的 l 0的省份 , 全 部 位 于 中 部 和 西 部 , 位 工 业 增 加 值 能耗 单 最低的 5 个省 ( )基本都位于东部。( 市 , 如 表 1 外, )另 中两 部 省 份 碳 强 度普 遍 高 于 东 部 省 份 , 国 家 经 济 发展 的 战 略 布 局 也 有 与 关 , 源 生 产 与 消 费 空 间 呈 现 分 离 。东 部 能 地 区 是 能 源 净 输 入 区 域 , 西 部 地 区 是 主 而 要的能源输出区域 。内蒙古 、山西等碳强 度 较高的几个 省份 , 均为主要 的能源和 电 力输 出人 省 。 ( 见表 1 )
“双碳”目标下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双碳”目标下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摘要: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经济社会将全面进入绿色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
本文通过梳理L区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当前制约绿色金融深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提出金融机构应积极把握“双碳”目标下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制度架构、体制机制、产品服务、人才队伍等方面共同发力,以期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
关键词:双碳绿色金融发展一、引言2020年9月,我国明确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与2060 年“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这展现了我国为应对气候环境变化,全方位实施经济转型的重大决心。
“双碳”目标下,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社会运转方式势必会发生深刻变革。
绿色金融作为连接金融产业绿色经济的桥梁和纽带,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L区作为海东市的核心区,踏着时代的铿锵步伐,以深入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一优两高”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的实际行动,通过坚持走“绿色、高端、品牌、质量”的兴农富民之路,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生态绿色底色更加鲜明,全区上下高质量发展正在迈上新的台阶。
二、L区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一)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全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L区,位于Q省东北部湟水河中下游,区域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
全区辖7镇12乡354个行政村14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为24.09万人。
截至2021年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120.26亿元,同比增长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9亿元,同比增长4.8%。
第二产业增加值43.03亿元,同比增长9.3%。
第三产业增加值59.33亿元,同比增长6%。
2021年,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05亿元,同比增长7.5%。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74元,同比增长 6.6%。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69元,同比增长10.1%。
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探讨
导 向创 新 主 导 转 变 。 区域低 碳 发 展 路 径 具 有 多样 性 , 包括 全 球 行 动 ,经 济 发 展 方 式 转 变 ,地 域 系统优 化 , 区域 治理 模 式 创 新 等 方 面 。
收 稿 日期 :2 1 0 2—0 4—2 3
与封存 技术 等 低碳 技 术 的突破 ,通 过 能 源技 术 和
碳 减 排 技 术 的 创 新 ,有 效 控 制 区域 碳 排 放 水 平 ;其 次 是 产 业 技 术 的 创 新 ,产 业 经 济 活 动 是 发 展 中 国
家 ,特别 是快 速 发展 中 的新 兴 地 区 主要 的碳 排 放
2 1 / 9 总第 4 5期 020 2
文 章 编 号 :10 —18 (02 9- 0 6— 5 0 1 4 X 2 1 )0 0 2 0
商 业 研 究
C MMER I L R E R O C A ES A CH
基 于 低 碳 经 济 的 区域 发展 模 式探 讨
倪 外
20 2 ) 0 00
展 方 式 进 行 ,实 现 区域 可 持 续 化 发 展 ,实 现 区 域 生
的 节 能 减 排 、生 态 修 复 、 环 境 保 护 本 质 仍 然 是
“ 工业 文明 + 能减 排”、“ 节 工业 文 明 +生态修 复 +
环境 保护 ” 的发 展模 式 ,已经无 法 有 效 实 现人 地 关 系 和 谐 与 区 域 可 持 续 发 展 。在 低 碳 经 济 条 件 下 ,区 域 发 展 目标 由 传 统 工 业 文 明 模 式 下 经 济 利 润 最 大 化 ,转 向社 会 成 本 最 小 化 、生 态 经 济 效 益 最
低碳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低碳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环保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的经济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本文将探讨低碳经济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低碳经济是指在尽可能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方式。
它主要有以下特点:1.优先选择清洁和高效能源,降低碳排放。
2.重视资源的绝对可持续性,避免环境破坏和耗竭。
3.注重生态平衡,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4.强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绿色经济的热点和主流。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也在加速推进低碳经济。
2011年,我国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制定了“十二五”低碳发展规划。
2015年,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构建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的国家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施,使得低碳经济成为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三、低碳经济的区域经济影响1.利润增加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新的市场机遇和竞争优势。
清洁能源的利用成本较低,也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水平。
2.减少环境负担低碳经济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推广清洁能源可以有效地减少碳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这种方式还可以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
3.提高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低碳经济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
尤其在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低碳经济的实施可以对地方经济的可持续性产生积极影响。
4.促进科技进步低碳经济的实施需要技术支持,更好地发挥科技的作用,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同时,科技的应用也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加速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的转型,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发展分析
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发展分析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工业化进程加快,随着碳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日益严重,极端恶劣天气在我国也是频频发生,高碳排放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基于这一背景,必须进一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节能减排运动。
本文在对低碳经济进行简要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的意义,并重点探讨了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节能减排;发展策略当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经济快速发展,尤其高耗能制造企业快速成长,使煤炭、石油和其他能源的消耗过快,造成碳排放量继续增加,温室效应日益严重。
因此,必须进一步提倡全民参与节能减排,实施全国性的节能减排行动,特别对于高耗能的制造企业,要把节能减排理念渗透于企业运行全过程,促进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推动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就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发展展开详细分析。
一、低碳经济概述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能源发展受到生态环境的羁绊也愈加明显。
在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的背景下,低碳经济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创新制度和技术为依托,倒逼产业转型,发展新能源,实现能耗下降,做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构筑经济发展新形态。
当前把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作为切入点,要转变以往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做法,摒弃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把节能减排理念渗透到经济发展各个环节中,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资源使用率,进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1]。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节能减排的意义第一,促进能源结构向低碳化发展。
大力发展节能减排,把煤炭变成更有效、更清洁的能源,是当前我国碳减排最为直接、最为切实可行的方式。
能源使用技术需要革新,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耗强度。
通过加强科技投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低碳经济政策等手段实现我国能源利用技术进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7.31•【文号】•【施行日期】2024.07.3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节能管理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4年7月31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工作中要做到:——坚持全面转型。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绿色转型的要求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方位、全领域、全地域推进绿色转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坚持协同转型。
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发展实际,坚持统筹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科学设定绿色转型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先行探索。
——坚持创新转型。
强化支撑绿色转型的科技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推进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绿色转型提供更强创新动能和制度保障。
——坚持安全转型。
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当前和长远、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妥善防范化解绿色转型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挑战,切实保障粮食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更好保障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节能减排与中国经济的低碳发展
社 会 可 持 续 发展 的 出路 所 在 。
【 关键词 】 低 碳发展 ; 节 能减排
引 言
发 展 中的 中国如 何 在 快速 工业 化 进 程 中迎 接 后 京 都 时代 的挑 战 。 是 当前 学术 界 研 究 的 热 点 问题 。 作 为发 展 中 国 家 , 我 国 经 济 由“ 高碳 ” 向“ 低 碳” 转变的最大制约 , 是 整 体 科 技 水 平
2 2 . 2 要开 发 低 碳居 住空 间 。 提 供 低 碳 化 的城 市 公 共 交通 系统
效循环利用, 积极 开展 替 代 技 术 、 减量技术 、 再 利 用技 术 、 资 源 化技 术 、 系统化 技 术等 关键 技 术 研 究 , 突破 制 约 循 环 经 济 发展
的 技 术瓶 颈 要 组 织培 育 科技 创 新 型 企 业 , 提 高 区域 自主 创 新
低 碳 城 市 的 建 设 离 不 开 低 碳 建 筑 这 个 单 元 . 发 展 低 碳
发 展循 环 经 济 的 着 眼 点在 于 . 产 业链 上 游产 生的 废 弃 物 ,
成 为 下 游产 品 的 原 、 燃材料 , 做到分级利 用, 减 少 资 源浪 费 , 降
2 . 2 建设低 碳城 市 , 推 广节 能解排
2 . 2 . 1 应 转 变 发展 模 式 。 走 城 市 低 碳新 路
竹能环保
L o W C A R B o N W0 R L D 2 0 l 3 , 5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2 0 6 6 ( 2 0 1 3 ) 1 0 — 0 1 6 2 — 0 2
低碳发展引领园区经济转型——湘潭高新区积极推动低碳示范园区建设
低碳发展引领园区经济转型——湘潭高新区积极推动低碳示范园区建设颜晓媚【期刊名称】《中国高新区》【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5页(P152-156)【作者】颜晓媚【作者单位】中共湘潭高新区工委【正文语种】中文低碳经济以其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内涵,在当前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倍受国内外关注。
湘潭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低碳示范园区、长株潭“两型”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组成部分,如何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积极践行低碳发展理念,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园区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湘潭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2009年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辖区面积46.8平方公里,是当前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核心板块,已初步形成了新能源装备制造、先进矿山装备、钢材深加工三大主导产业,是湖南首批低碳试点园区,2014年7月获批为“国家级低碳工业试点园区”。
1、开展低碳园区顶层设计。
高新区出台了低碳示范园区实施方案,着力推进园区产业低碳化、能源低碳化、基础设施低碳化、低碳管理等四大重点工程。
在现有核心区,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打造低碳产业高地;在拓展新区,按照低碳理念,编制发展规划,大力发展高端装备优势产业,打造智能制造新区。
2、搭建低碳国际合作平台。
为了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高新区成功举办了“中英低碳发展交流研讨会”,与英国总领馆及低碳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寻找新的契机下高新区低碳经济转型的创新发展模式。
搭建了园区低碳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平台。
与亚洲开发银行可持续发展局合作,在园区开展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融资机制研究的试点调研,共同探讨“低碳技术促进机制”下低碳项目融资和服务平台设立等专题,并为湘电风能、湘电莱特等园区企业的低碳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亚行低息贷款。
3、着手低碳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区成立省级风电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整合、引进24家企业参与,延伸产业链条,细化专业分工和产业合作;培育了世优电气、巨能绝缘等拥有核心技术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有效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和运行质量。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降低能耗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发展低碳经济对于中国降低能耗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摘要:简略叙述了低碳经济对于当前中国新能源的推动作用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重大作用关键词:低碳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是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学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CO2 )和二氧化硫(SO2 )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能源品种转换新概实质是解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定义的延伸还含有降低重化工业比重,提高现代服务业权重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内容;其宗旨是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经济,降低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影响,实现经济活动中人为排放二氧化碳与自然界吸收二氧化碳的动态平衡,维持地球生物圈的碳元素平衡,减缓气候变暖的进程、保护臭氧层不致蚀缺。
广义的低碳技术除包括对核、水、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之外,还涵盖生物质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多个产业部门。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
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
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方式
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低碳转 型
中国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通过 优化空间布局和区域分工,促 进了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减 少了能源消耗和排放,推动了 区域低碳转型。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中国政府不断完善低碳经济政 策体系,通过财政、税收、金 融等多种手段支持低碳经济发 展,加强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 系的建设,为低碳转型提供了 有力保障。
成功案例三:某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总结词
某地区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能 源结构转型,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为区域低碳经 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详细描述
某地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可 再生能源。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该地区在风能 、太阳能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同时,该地区还注重 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和储存技术研发,解决可再生能源 发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此外,该地区还推动能 源结构的多元化发展,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为区 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某城市为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大力实施绿色交通战略。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网络,提高 公共交通覆盖率和便利性,有效减少了私人车辆的使用。同时,该城市积极建设骑行和 步行友好的基础设施,鼓励市民采用非机动车出行。此外,该市还出台政策鼓励电动汽
车的购买和使用,逐步淘汰高排放车辆,取得了显著的减排效果。
成功案例二:某企业的低碳生产转型
详细描述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低 碳经济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有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提高国家竞争力。
低碳经济的全球发展趋势
总结词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 共同追求的发展方向,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低碳产业 发展,推动能源结构转型。
绿色转型、节能环保就是发展低碳经济
在第 二产业 方面 ,太原 市 的轻 工业 规模偏 小 ,优势 产品不 多 。不锈 钢 、铝材 、镁 合金 、煤化 工 和机械 制造等优 势产 业链 条应 当向轻 工业 领域 延伸 ,引 导企业 向深加 方 向发展 ,向低 能耗 、高 附加值 的通 信设
传统文化 “ 天人合一” “ 道法 自 然” “ 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统一的体现。因此 ,在太弱 节能环保 、实现绿色转型就是发展低碳经济,绿色转型的实质就是在太原市发展低碳社会 , 建设低 在太原市实现绿色转型 ,发展低碳经济 ,需要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第一 ,低碳经济不等= ] 煤炭工业 ,也不是必须减少煤炭生产。低碳经济的 目 标是要增加碳 的固化 ,减少碳的排放 ,同时 高速增长。第二 ,发展低碳经济不是要 限制高能耗、高投入产业的引进和发展 ,只要这些产业的击
i C - E H S IT C I NNOV I AT ON & P ODUC I E OR R T V F CE
t 。。 -- ‘ ‘ 。 。。 ・’ ‘ ‘ ‘ 一 。
一
0 0 { ! !21 o , o9 3 一 :00Tt N. 5 … ~ 1 a , l
重 点 关
创新 机制 ,协商解决
第一 ,以 市场需 求为导 向 ,依 照国 家宏观 政策 ,落实 太原 市绿色转 型指 标要 求 。经济 结构 调整所 能实 现 的转 型绩效 和低碳 绩效在 总 的经济绩 效 中总是 占有相 当重要 的份 额 。但 是 ,在 开放 条件 下 ,一个城 市无
节能减排倒逼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节 能 减排 倒 逼促 进 区域 经济 转型 升 级 河 北 邯 郸 位 于 河 北 最 南 端 材 将 是 一 项 更 为 迫 切 而 且 十 分 艰 巨 的任务
钢 铁 和 煤 炭 产 业 基 地 进 行 发 展 。 这 些 产 业 在 为 推
的 责 任 。 特 别 是 在 绿 色 建 筑 风 靡 世 界 的 今 天 , 发
我 国 的 水 泥 等 工 业 对 能 源 与 资 源 的 消 耗 以 及 对 环 境 的 污 染 , 已影 响 到 了 我 们 的 生 存 环 境 , 并 会 严 重 影 响 未 来 行 业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因 此 ,在 我 国发
展 绿 色 建 材 将 是 一 项 更 为 迫 切 , 而 且 十 分 艰 巨 的
如今 ,把 建 材 工 业 的发 展 和 保 护 生 态 环 境 、
污 染 治 理 有 机 结 合 起 来 , 是 我 国 未 来 建 材 工 业 发
展 的 战 略 目标 , 也 是 历 史 赋 予 我 们 的 光 荣 而 艰 巨
减 排 领 导 小 组 , 出 台 了《 邯 郸市 “ 十一 五 ” 节 能 减 排
月 ,完 成 投 资 分 别 为 1 2 7 9亿 元 、9 4 6亿 元 、 8 7 5
亿 元 , 同 比分 别 增 长 1 0 . 9 % 、2 4 . 4 %、1 9 . 3 %。
调整, 《 绿 色 建 材 产 品 目录 》 将 引 导 建 材 行 业 向 循 环
方 向 、 绿 色 方 向 、 低 碳 方 向发 展 。
作 , 支 持 和 参 与 这 项 功 在 当代 , 利 在 千 秋 的 绿 色 事 业 , 我 们 就 能 融 入 全 球 化 的 绿 色 洪 流 , 在 国 际 绿 色 事 业 的 开 发 中 享 有 一 席 之 地 , 也 必 将 迎 来 绿
做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调研报告(1)
做好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调研报告(1)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绿色经济模式,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技术方面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其实质是通过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新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的经济产出,保护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生态和气候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临近尾声、“十二五”启动在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的要求,把建设成为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宏观形势给优化产业、调整结构、加速发展所带来的有利时机,以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切入点,探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使全市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综合竞争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城市形象。
一、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低碳经济,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进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必然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
市是能源输入型城市,能源需求严重依赖外部,能源结构主要包括:原煤、洗精煤、焦炭、天然气和电力等。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市各项资源开发项目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陆续开工,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在能源需求总量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能源自给率逐年下降的趋势。
年全社会综合能源消费量1300万吨标准煤,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为吨/万元;污染物排放强度工业废水吨/万元低于全国平均值,COD 吨/万元是全国平均值的倍,,SO2 吨/万元是全国平均值的倍和烟尘吨/万元是全国平均值的倍。
低碳视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
低碳视域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李长青2012摘要: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背景下,历经30年快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亦必须由过去积攒的高能耗、高污染的模式转入低碳经济的大潮。
因此,加速向低碳经济转型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本文研究了低碳经济视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着重研究了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出不同类型区域低碳发展模式存在差异的结论。
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我国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多种路径。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90X(2012)12-014-03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44基金项目:江苏省社科联研究课题(09-C-42);江苏省社科院研究项目(B0805);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预研项目(SK20080115)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
世界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在低碳经济的框架下,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由经济利润最大化逐渐转向社会成本最小化、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等综合目标,与此同时,传统的工业文明与外部治理结合的模式,转向生态环境内部化的生态经济模式。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低碳经济在我国处于由理念层面转向实践层面的初级阶段,诸多相关的低碳经济理论还处于探讨阶段,急需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一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影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全球低碳经济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紧张和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各区域密切合作,不同区域类型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异质性。
碳中和减排行动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碳中和减排行动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与作用一、概述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不断增长,全球气候变暖并且全球碳排放问题不容忽视。
为应对这一问题,各国政府和企业积极推进碳中和减排行动。
碳中和减排行动已成为一个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碳中和的作用碳中和的本质是在能够消除二氧化碳排放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碳中和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清洁绿色发展。
下面详细介绍碳中和的作用:1.推动环保意识碳中和促进了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环保意识,提高了环保需要。
通过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和生态系统状况。
碳中和行动的落地实施可以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孕育具有生态责任感的公民文化,提高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支持。
2.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一个重要的碳排放源。
碳中和可以通过重组社会经济结构,减少燃煤、燃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同时,碳中和还能促进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碳中和的实施,需要巨量的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技术和产品等支持,这为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
三、碳中和减排行动对环境的影响碳中和减排行动对于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改善了环境状况,提高了生态保护能力。
1.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碳中和要求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例如,保护森林,增加植被面积等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生态服务实现碳减排。
此外,生态服务还能保护生态,改善景观效果,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等具体作用。
2.环境污染减少推进碳中和减排行动可减少汽车尾气、烟囱污染等造成的废气、雾霾等环境污染,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同时也为人类健康提供了保障。
3.气候稳定碳中和行动可以防止或者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改善气候状况,减少灾害事件的发生,保障人类的生产与生活。
四、碳中和减排行动对经济的影响碳中和减排行动对经济的影响可以有正反两方面,通过有计划地实施碳中和减排行动,不仅为环境提供了保障,也可以对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地区提升策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 “十二五 ” “加快建设资 年规划纲要》 中明确提出 期间要 , “面 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 要 必须增强危机意识, 树立绿 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 色、 低碳发展理念, 以节能减排为重点, 健全激励和约束 机制,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 ”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该论述表明我国在未来五年 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 间经济发展将以 环境友好型社会 ” 为 主要目标, 树立绿色、 低碳发展理念, 构建资源节约、 环境 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以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 展的能力。而构建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 费模式综合起来就是如何构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模 发展低碳经济应 式。本文将从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 分析如何构建我国低碳经济的 采取的对策等方面入手, 发展模式。 一、 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低碳经济( Low Carbon Economy) 模式是以低能耗、 低 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 主要特征是通过 能源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创新和制度的创新, 将人类在生 产生活中产生的温室气体, 尤其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 少到最低值, 以提高能源的高效利用 、 开发清洁能源、 追 求绿色 GDP 的一种新型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 这 需要提高能源利用率、 转变能源消费方 种新型经济模式, 式、 激励节能技术创新和鼓励低排放技术的应用, 它将对 “资源节约型 ” 我国建立 和“环境友好型 ” 的低碳经济发 展模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将以更低的能源强度和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支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以实现人 类与自然界和谐发展的目标 。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 需要发挥后发优势, 在未来 经济发展中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 而要提高国际 竞争力, 发展低碳经济, 尽早推动社会经济朝着低碳方向 转型, 已经不容犹豫。 中国应与国际社会一道致力究
节能低碳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技术经济特性:契合我国“十三五”规划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
节能低碳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节能低碳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4)低碳经济的特点
• 低碳经济具有经济性、技术性和目标性三大特征。 • 首先是经济性: 低碳经济的经济性体现在其发展路线和人们生活方式
目标:通过实施一场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变革,减缓气候变 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支撑是低碳技术。
发展模式:从宏观上确立低碳发展的方向,中观层面结合节能 减排的发展方式, 在微观层面上利用碳中和技术, 实现发展方 式的转型和达到生态文明。
节能低碳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经济发展的转型,涉及生产、生存方源自等诸多方面:• 目前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CO2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一40% 。 因此, 推进建筑低碳化进程十分迫切。
节能低碳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 建设低碳城市的核心即是建筑低碳节能, 主要是推广发展绿色建筑, 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阳光屋顶等途径, 为建筑物和居民提供采 暖、热水、空调、照明、通风、动力等一系列功能。
• 从关注碳氢化合物的开发技术转向关注碳水化合物的开发技术, 通 过“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 实现高碳化石能源实施清洁化处 理。主要利用清洁煤技术( ccT)、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 ccs)等 有效控制温室气体的新技术, 对碳基能源进行脱碳消碳。对化石能 源( 煤炭和石油) 从“源头开采一运输转运一过程转化一终端利用 一废物处理” 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 实现“黑色” 能源 的“绿色”利用。
节能低碳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 绿色制造 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 , 它把制造过程中涉及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因素, 都与对环境的 影响和资源的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 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 对环境的 影响最小, 资源利用率最高, 从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 调优化。
论低碳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
的 “ 碳革 命 ” 着 力 发展 “ 碳 技 术 ” 并 对 产 业 、 大 量 直接 消 费 , 使 经 济 发 展 的“ 碳 ” 征 非 常 低 , 低 , 致 高 特 能源 、 术 、 技 贸易 等 政 策 进 行 重 大 调 整 , 占先 机 明显 , 抢 使城 市 面 临严 峻 的环 境 压力 , 随着 -  ̄ 重 化 t t展 的必然 选择
( )低碳 经 济” 世界 发展 的新 方 向 一 “ 是 放 的大 背景 下 ,发展 低碳 经 济 已经 成 为 解决 气 候
在全 球 携 手应 对气 候 变 暖 、减 少 温 室 气体 排 必 由之 路
变化 与 经济 发 展矛 盾 的最 优 方 案 , 为全 球 热点 , 属 于 高能 耗产 业 , 成 能源 消 费 以煤 炭和 电 力 ( 主要 靠
碳 经 济 ,才 能破 解 重 化产 业 发展 和环 境保 护 的根 要 减排 节 能 的矛 盾 之 中 ,发展 低 碳 经济 需 要 能源
本 难 题 。这 就 要 求 从 现 在 做 起 , 准 低 碳 经 济 发 展 结 构 的调 整 、 瞄 产业 结 构 的调 整 以及 技 术 的革 新 , 是 所 带 来 的 市 场 机 遇 、 前 谋 划 、 早 着 手 、 占 末 超 及 抢 中国走 可持 续发 展 道路 的重 要 途径 。20 0 7年 9月
和 产 业 制 高 点 , 打 破 了 传 统 的 经 济 增 长 与 碳 排 放 术 革 命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可 以 实 现 减 排 和 经 济 发 展 大 项 目的 落 户 建 设 ,经 济 发 展 与 环 境 容 量 的 矛 盾 于 工 业 化 、城 镇 化 加 速 发 展 的 关 键 阶 段 .发 展 经 量 增 长 正 相 关 的 理 论 , 引 发 的 是 一 次 系 统 的 新 技 在 未来 时期 将显 得更 加 突 出。当前 , 多地 方正 处 许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价值与意义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凸显,低碳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节约的一种新型经济体系出现,闻名于世。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近年来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推行倡导低碳经济,在低碳发展模式上取得显著进展。
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改善全球环境,减少碳排放。
碳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如果碳排放一直持续增加,将会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但若全球限制和减少碳排放,就能避免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灾难。
发展低碳经济能够有效减少碳排放,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对实现可持续发展很有价值。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人类在生产消费过程中,不断促使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保障社会的和谐与公平;从而维护环境的完整与绿色发展。
低碳经济模式可以低。
通过节能减排,有效降低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依赖,有助于加快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此外,发展低碳经济能有效的促进技术创新和投资繁荣,从而提升社会水平和经济水平。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利用越来越多,碳排放越来越多,如果要采取低碳发展路线,就要依靠大量的技术创新以替代传统的碳排放技术,这也促进了新一系列低碳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大量投资。
另外,推进低碳经济也有利于开发区域经济,提升贫困地区的生活水平,实现两层次发展,使政府应尽的责任变得履行得更容易,攻克贫困的脱贫梦想更容易。
总之,低碳经济确实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具有应对气候变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水平和实现贫困国家脱贫等重要意义,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中国要抓住机遇,积极推进低碳经济发展,为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探析低碳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3对社会环境与经济模式 的影响 。地方经济 的发展除 了依 .
靠 出 口及 外 销 , 多 的 还 是 依 靠 地 方 居 民消 费 观 念 、 费 方 式 更 消 及生 活 方 式 刺 激 来 实 现 。随 着 “ 碳 生 活 ” 逐 步 深 入 , 方 消 低 的 地 费 方 式 及 生 活 方 式 得 到 了全 面转 化 ,逐 步 向低 碳 环 保 方 向 发 展 , 将 低 碳 经 济 融 入 到 日常 生 活 中 , 过 购 买 环 保 家 电 产 品 , 并 通 出 行 时 放 弃 驾 车 , 选 择 骑 自行 车 , 用 老 款 手 机 等 方 式 实 现 而 使 能 源 节 约 。 随 着公 交 系统 不 断 完 善 , 多 地选 择公 交 车 作 为 出 更
【 区域经济 】 ein l cn mi R go a o o c E s
探析低碳经济对地方经济发展 的影响
阿 青
( 大通县桥头镇人 民政府 , 青海 西宁 8 0 0 ) 1 10 摘 要: 目前 , 国内各地 方城 市中推行的“ 节能减排” 政策 , 其主要是 我国宏观 调控 、 发展低碳 经济的一种“ 尝试” 其 ,
展观念 , 进而改革人们 的生活方式 、 经济发展方式及消耗方式。 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 利用 、 清洁能源开发及使用 并不 断追求绿
色 G P D。
碳政策为依据 ,许多地方企业逐 步进行 了新能源 的开发利用 , 而随着对风能 、 阳能 等新 型能源 的应用越发广泛 , 太 煤炭 、 石油 这一 类传 统能源 的使用 范围越发集 中 、 效率逐 步提高 , 通过能 源结 构的有效调整 , 能够有效 整合 、 科学利用新 型环保能源 与 传统 能源 , 有利于地方经济 、 低碳经济的同步发展 。 5有效促进 了地方农业生态 的优化 。 . 随着低碳经 济的发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标:通过实施一场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的变革,减缓气候变 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支撑是低碳技术。 发展模式:从宏观上确立低碳发展的方向,中观层面结合节能 减排的发展方式, 在微观层面上利用碳中和技术, 实现发展方 式的转型和达到生态文明。
经济发展的转型,涉及生产、生存方式等诸多方面:
能源产业的清洁绿色化:整个制造业特别是资源加工业,如冶金、 有色金属、化工、建材、轻工和纺织等将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循 环经济的生产模式。 经济结构转变: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崛起;环保产 业将得到更快速发展;信息、生物和现代医药、现代服务业、文 化及创意产业、旅游产业等低能耗、低排放产业, 将以更快的速 度发展,并作为经济的主体带动经济结构的轻型化、知识化。 生存方式:绿色建筑、低碳旅游、低碳消费、低碳服务等一系列 生活方式的转变。 技术经济特性:契合我国“十三五”规划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资源、提高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
••
•
• 要实现能源低碳化, 重要的是要建立低碳能源体系, 主要包括三大类: 清洁低碳能源, 如安全核电、沼气、天然气、生物质能等; 清洁能源 作为清洁优质的低碳能源, 具有高效、无污染等特点, 燃烧后无废渣、 废水产生, 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 • 无碳新能源, 如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无碳能源 对环境的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远低于化石能源, 甚至可以实现零碳排 放, 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 从关注碳氢化合物的开发技术转向关注碳水化合物的开发技术, 通过 “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 实现高碳化石能源实施清洁化处理。 主要利用清洁煤技术( ccT)、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 ccs)等有效控制 温室气体的新技术, 对碳基能源进行脱碳消碳。对化石能源( 煤炭和 石油) 从“源头开采一运输转运一过程转化一终端利用一废物处理” 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 实现“黑色” 能源的“绿色”利用。
•
其次是技术性: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支撑, 低碳技术包括对 现有能源技术的改造; 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 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 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 能源效率技术等。但是目前总体技术 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
最后是目标性: 发展低碳经济的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保持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不至于带来全球气温上升影响人类的生存 和发展,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目前世界各国建筑能耗中排放的CO2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0%一40% 。 因此, 推进建筑低碳化进程十分迫切。
• 建设低碳城市的核心即是建筑低碳节能, 主要是推广发展绿色建筑, 通过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阳光屋顶等途径, 为建筑物和居民提供采 暖、热水、空调、照明、通风、动力等一系列功能。 • 对一些新建住宅, 采用“自维持系统: 利用烟囱效应, 设置自维持的 通风系统;推广屋顶安装太阳能光表电板, 蓄积能源; 在屋顶上种植 绿色植被, 形成绿色屋顶; 室内采用节水龙头和节水喷头; 墙体禁止 使用实心赫土砖, 采用绿色墙材、保温节能墙材、环保型墙材和通 用型墙材等, 产品品种向块类、板类方面发展。 • 在建筑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 以节能、节材、节水、节 地标准, 通过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自然通风采光的设计、节能环保 型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新型建筑保温材料的使用、节能型取暖 和制冷智能控制系统使用等方面, 降低能源负荷方面、灵活利用自 然能源、循环利用有效能源, 实现建筑可持续性。
• • • •
②工业低碳化 工业低碳化是建立“低碳化发展”体系的核心内容。目前工业低碳 化主要是发展节能工业, 重视绿色制造, 鼓励循环经济。 节能工业包括工业结构节能、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三个方向。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 做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关闭一批生产工艺设备 落后、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 注重培育发展新型环保产业, 促使 工业结构朝着“节能降碳”的方向发展。 主攻技术节能, 研发节能材料, 做好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广应 用, 对高能耗、高排放部门如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等行业实施强 制性的减排要求, 倒逼企业挖掘自身的节能潜力, 进行技术更新或改 造, 避免对常规技术的简单复制, 快速有效地实现工业节能减排目标。 着力于加强管理, 切实把好新项目准入关,严格空间管制、总量控制、 项目审批“三位一体” 的方式, 控制重污染项目落地, 继续加大“环 评”、“安评”、“能评”力度和“三同时”验收; 深入推动工业功 能小区建设, 推进企业集群、集聚发展, 实行集聚管理。
•
②交通低碳化
•
•
交通能源消费碳排放约占人为排放的26%, 实施交通低碳化成为碳减排 的必然趋势。 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氢能和燃料电池 汽车、乙醇燃料汽车、生物柴油汽车、天然气汽车、二甲醚汽车等类型 , 应提高用油标准和燃油品质, 淘汰老旧机动车, 大力推广新动力汽车, 发 展混合动力汽车和电气轨道交通。
• • •
④服务低碳化 服务业的低碳化发展, 主要着力于发展绿色服务和低碳物流。 绿色服务要求服务企业以绿色技术和绿色管理为手段, 在服务的全过程 严格地节约资源、降低消耗、防污治污, 尽可能地减少其对于生态环境 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 从服务流程的服务设计、服务耗材、服务产品、 服务营销、务消费等各个环节着手节约资源和能源、防污、降排和减污 , 以达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有机统一; 同时加大宣传, 提倡绿色 消费和绿色生活方式, 增强消费者的绿色意识。 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碳排放的大户。重点应 放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上, 打造绿色供应链。同时扩展至钢 铁、煤炭纺织、r 等诸多行业, 实现物流业与低碳经济的互动支持, 通过 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施行标准化等实现节能减排, 通过先进的物流方 式支持低碳经济生产方式, 做到物流的低碳化发展。
•
•
• ③消费低碳化
• 倡导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理念, 避免“奢靡消费”、“铺张浪费” 等, 提倡低碳出行、生态旅游, 建立一种以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 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 通过每个人的日常行为来践行低碳生活, 不断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 消费习惯, 接受消费低碳化, 支持循环消费, 倡导节约消费, 实现消费 方式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通过制定信息相关的政策, 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行为的改变。例如 推广和实施能效标识制度、碳标识制度或是其他的生态相关的标识 制度等, 提高消费者和生产者对能源成本和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 鼓 励他们作出对环境有益的消费和生产决策, 以低碳和高能效的产品 和服务增强市场竞争力。
节能低碳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
内容纲要 1 2 3 4 5 6
• 低碳经济内涵与特点 • 经济与产业低碳转型发展模式 •国内外低碳政策制度与典型模式 •低碳城市评价标准与案例 •低碳经济与经济结构转型
• 低碳经济投融资体系建设与碳金融
1.低碳经济内涵
(1)低碳经济起源与背景
在人类发展进程中, 继农业化、工业化、信息化浪潮之后,世界 己迎来第四次浪潮——低碳化浪潮。这标志着人类对过度损害资 源与环境为代价的高碳排放、高能耗和高污染的“高碳经济”发 展模式的否定,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模式。
• 再次, 使用粪肥、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采 用秸秆还田和减少或停止商品化肥的施用增加土壤养分, 提高土壤 保墒条件, 提高土壤生产力,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实现农业增产; 利 用生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防治病虫害, 减少农药、特别是高残留 农药的使用量。 • 最后, 因地制宜发展和引进低碳农业技术、农技人员, 扩大绿色农业 发展面积, 发展生态休闲农业, 塑造乡村生态风情, 走“低碳技术一 生态农业一绿色产品一和谐生境”的发展之路, 促进农业永续发展。
• ③农业低碳化 • 低碳农业, 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 同时获 得整个社会最大效益的技术。 • 首先, 要加强植林减碳, 开展耐逆境作物品种和生物质能源作物选 育与推广, 实施“碳汇林业项目”, 重视培育林地, 特别是营造生物 质能源林, 在吸碳排污改善生态的同时, 达到抵消工业碳排放的作 用。 • 其次, 发展节水农业、生态有机农业、安全农业、休闲农业等低碳 型现代农业, 推广实施“种、养、加、沼”四位一体沼气工程, 并 集成多种低碳农业技术, 如大棚作业中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农产 量技术、畜禽粪便的资源化技术、农业高产低化肥技术、生物防 虫害技术、农业套种技术、果树品种优化技术等来发展有机农业、 绿色农业。
•
2、经济与产业低碳转型发展模式
• (1) 生产方式低碳化
• 生产方式低碳化发展, 主要基于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能源利用、工 业生产、农业活动三方面进行构建: ① 能源低碳化 就是在碳基能源的基础上, 发展对环境、气候影响较小的低碳替代能源 或无碳清洁能源。随着工业化过程的提速, 在投资领域, 城市化建设和农 村基础设施建设都将对重化工产业形成巨大的需求; 在消费领域, 居民的 需求增量将在很大程度上集中于汽车、住房等以重化工产品为基础的产 品上。而这些都是需要碳基能源作为支撑的。 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 碳基能源( 煤、石油) 在总能源中所占的比重高达 87 % , 实现高碳能源向低碳、无碳能源的转型,向分散式、可持续的能源 供应转型, 降低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商业化过程中的成本 约束, 这将是“ 十三五” 期间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生产方式和生存方 式向低碳转型,力争使经济增长和碳排放脱钩,已成为“十三五” 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国承诺在2 020年实现单位GDP碳排放比 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15%。 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另一方面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 这将不断驱动着我国向低碳经济转型和低碳社会转变,建立低碳、 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