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办法(2017试行版)20170120

合集下载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版).doc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版).doc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版)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度重新申请验收。

第二十六条对批准验收的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发现其工程质量存在重大缺陷或有弄虚作假行为,受理单位将取消其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称号。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1月15日起施行。

附件:1.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申报书2.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评审验收报告 3.电力建设“五新”推广应用信息目录(试行)附件1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申报书工程名称:申报单位:申报时间: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制工程名称建设规模计划开工日期计划竣工日期申报单位名称工程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电子邮箱技术负责人姓名职务电话电子邮箱通信地址邮政编码主要参建单位建设单位总承包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调试单位工程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核准文件字号、建设规模、投资规模、占地面积、建筑总面积、主要设备型号、工期进度计划等)推广应用新技术项目实施计划清单序号项目名称拟应用部位拟形成成果一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应用项目1234…二“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序号为大项与子项的实际编号。

如X.XX)1234…三“电力建设五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123…四其他自主创新及研发项目123…计划形成成果填写内容包括:1.获得省部(行业)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工法、QC成果奖及其他专项奖;2.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3.发表专著、软著及论文;4.主、参编国家/行业标准。

整体实施计划及措施:预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申报单位意见:(公章)年月日立项评审组意见:组长签字:年月日立项审批意见:(公章)年月日附件2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初验/评审验收报告工程名称:验收单位:申报单位:填写时间: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制编制说明:1.本报告为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初验及评审验收时共用。

2.本报告的支持性资料附件应包括:(1)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立项申报书(复印件);(2)应用成果证明文件(荣誉及获奖文件等,复印件);(3)经济、社会效益证明(申报单位财务部门出具,复印件);(4)工程质量证明(质量监督机构出具,复印件);(5)新技术应用总结报告(简述工程概况、新技术成果应用计划及执行情况、主要单项新技术成果应用效果、新技术应用对提升整体工程质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节能减排指标的成效等。

国家能源局公告2017年第10号——行业标准目录-国家能源局公告2017年第10号

国家能源局公告2017年第10号——行业标准目录-国家能源局公告2017年第10号

国家能源局公告2017年第10号——行业标准目录
正文:
----------------------------------------------------------------------------------------------------------------------------------------------------
国家能源局公告
2017年第10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煤层气生产站场安全管理规范》等204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62项、电力标准(DL)86项、石油标准(SY)56项,现予以发布。

上述标准中电力管理、电工装备标准、煤层气及生物液体燃料标准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电力(火电)规划设计标准由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定制电力技术导则》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石油天然气标准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煤炭标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锅炉压力容器标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国家能源局
2017年11月15日
——结束——。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办法(2017试行版)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办法(2017试行版)

附件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办法(2017试行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电力建设科技创新新常态,坚持主动创新驱动,推动电力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以下简称“五新”)在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电力建设科技进步水平,统一电力建设工程新技术应用评价的规则和方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火力发电(含核电常规岛)、水电水利(含抽水蓄能)、输变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等电力工程新技术应用效果的专项评价。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新技术是指本工程推广应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见附件1)、建筑业10项新技术(见附件2)、电力建设“五新”推广应用信息目录(见附件3)及其他自主创新技术(各类新技术按国家、行业最新公布的版本执行)。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新技术研发成果是指工程主要参建单位依托本工程研发的成果,包括:1.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QC成果奖及其他奖项;2.取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3.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工法;4.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的编制。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自主创新技术包括:―1―1.国内首创或行业首创(应有查新报告);2.省部级及以上有关技术委员会出具关键技术评审报告或相关证明;3.新纪录(工期、造价、用地、连续运行天数等新纪录,应有查新报告)。

第六条新技术应用应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工程各参建单位应提出量化的实施计划并编制实施细则,将新技术应用纳入到施工图设计、设备技术协议、施工组织设计、专业技术措施等相关技术文件中。

第七条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应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八条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本着企业自愿的原则,按工程初评、提出申请、现场评价、会议评审等程序进行。

第九条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的受理单位(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具备《电力建设工程质量评价能力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的工程质量评价能力资格,其人力资源、注册资本、管理水平、检测手段、工程业绩等应满足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需要。

国能发资质2017 1号 附件4:电力业务行政许可 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行政许可工作监督检查评价办法

国能发资质2017 1号 附件4:电力业务行政许可 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行政许可工作监督检查评价办法
行政许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要素
行政许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由制度设计、制度执行、申请人 满意度三个方面,共计 16 个指标要素构成。
一、制度设计指标要素 (一)标准化体系完备性 1. 标准化体系满足行政许可工作需求的程度; 2. 行政许可材料流转环节设计是否合理; 3. 行政许可材料审查清单是否准确、易懂。 (二)信息化程度 1. 受理、审查、决定信息录入操作的便易度; 2. 行政许可信息系统查询、统计、分析的功能度; 3. 信息系统与标准化体系的协调度。 二、制度执行指标要素 (一)办事效率 1. 受理、审查、决定、送达等环节的实施和办理是否符合 规定的时限; 2. 在规定的时限内,超期事项的数量及分布。 (二)办理准确率
-2-
第九条 日常监督由派出机构自行组织实施。派出机构应成 立行政许可工作监督检查小组,负责对本机构行政许可工作进行 日常监督。小组人员报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以下 简称资质中心)备案。
第十条 派出机构行政许可工作监督检查小组应按本办法 第六、七条规定的内容及方式对本机构行政许可工作开展监督检 查,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
第十六条 自我评价由派出机构自行组织实施,与日常监督 检查同步进行,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派出机构应依据本办法第 十四条规定及《行政许可工作评价指标体系要素》制定评价方案, 认真开展评价工作,形成阶段性自我评价报告报资质中心。报告 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说明自我评价的时间、范围和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事实, 客观指出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客观给出评价结论; (三)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明确整改期限。 第十七条 申请人满意度评价由派出机构负责,应向行政许 可申请人发放满意度评价单,并告知申请人在许可事项办结后对 办理情况进行评价。申请人可通过网络、邮寄、传真或现场填写 等方式反馈评价结果。 派出机构每季度总结申请人满意度评价情况并将结果在自 评报告中体现。 第十八条 第三方评价由资质中心根据各派出机构自我评 价和申请人满意度评价的整体情况适时组织相关专业机构开展。 评价应形成相应的评价报告并及时反馈各派出机构。派出机构对 发现的问题应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并及时将整改情况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办法

规章制度编码:国网(基建/3)178-2015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进一步规范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深化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电网建设技术水平,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主要包括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评价和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的发布、实施、宣贯、考核等工作。

(一)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项目(以下简称“依托工程研究项目”),是指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研究成果具有普及推广应用价值,依托输变电工程开展的专题研究项目。

(二)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主要包括推广应用基建类科研成果、公司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成果、设计和施工创新成果及其他基建科研成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建设管理的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的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工作,其他工程参照执行。

第四条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遵循“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先进适用”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一)负责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工作的归口管理,负责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批准、组织协调、检查、验收、评价考核等工作;(二)负责重大、重要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牵头组织和实施工作;(三)负责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的发布及管理;(四)负责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培训宣贯、监督、评价考核等工作。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建设部管理职责(一)负责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立项申请、实施协调、验收准备和成果总结工作;(二)负责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合同监督、资金落实和进度质量管理工作;(三)组织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方案策划、实施宣贯和工程应用等工作;(四)对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协调和监督。

电力建设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2017版)

电力建设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2017版)

电力建设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2017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电力建设工程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实现全寿命周期安全可靠和性能、功能与成本的最佳匹配,规范电力建设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管理工作,依据《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火电(含核电常规岛)、水电(含抽水蓄能)、输变电、风电、光伏、储能等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全过程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绿色施工是指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的文明施工活动。

第四条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旨在推动绿色施工技术的创新,推广应用绿色施工的“五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 限制或淘汰落后的施工方案,促进绿色施工资源的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技术水平的提升。

第五条实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应进行总体方案策化。

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在主体工程开工前,应编制针对本工程的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全面落实“四节一环保”的各项措施。

第六条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流程如下:一、申报立项与受理备案;二、过程控制与指导检查;三、申请验收与现场评审;四、审核批准。

第七条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受理机构应是各电力建设项目的上级集团公司或全国性电力行业协会。

已列入“电力建设全过程质量控制示范工程”的电力建设项目,原则上由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负责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立项审批、咨询指导及评审验收工作。

第二章申报立项第八条符合《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选办法》(2016版)申报条件且有创优目标的工程,可申报立项。

第九条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坚持自愿申报的原则,申报单位应是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

第十条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应在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前申报立项。

3.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办法(2017试行版-五新)

3.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办法(2017试行版-五新)

附件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办法(2017试行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电力建设科技创新新常态,坚持主动创新驱动,推动电力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以下简称“五新”)在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电力建设科技进步水平,统一电力建设工程新技术应用评价的规则和方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火力发电(含核电常规岛)、水电水利(含抽水蓄能)、输变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等电力工程新技术应用效果的专项评价。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新技术是指本工程推广应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见附件1)、建筑业10项新技术(见附件2)、电力建设“五新”推广应用信息目录(见附件3)及其他自主创新技术(各类新技术按国家、行业最新公布的版本执行)。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新技术研发成果是指工程主要参建单位依托本工程研发的成果,包括:1.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QC成果奖及其他奖项;2.取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3.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工法;4.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的编制。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自主创新技术包括:―1―1.国内首创或行业首创(应有查新报告);2.省部级及以上有关技术委员会出具关键技术评审报告或相关证明;3.新纪录(工期、造价、用地、连续运行天数等新纪录,应有查新报告)。

第六条新技术应用应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工程各参建单位应提出量化的实施计划并编制实施细则,将新技术应用纳入到施工图设计、设备技术协议、施工组织设计、专业技术措施等相关技术文件中。

第七条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应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八条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本着企业自愿的原则,按工程初评、提出申请、现场评价、会议评审等程序进行。

第九条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的受理单位(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具备《电力建设工程质量评价能力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的工程质量评价能力资格,其人力资源、注册资本、管理水平、检测手段、工程业绩等应满足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需要。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办法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办法

规章制度编码:国网(基建/3)178-2015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进一步规范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深化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电网建设技术水平,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主要包括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评价和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的发布、实施、宣贯、考核等工作。

(一)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项目(以下简称“依托工程研究项目”),是指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研究成果具有普及推广应用价值,依托输变电工程开展的专题研究项目。

(二)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主要包括推广应用基建类科研成果、公司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成果、设计和施工创新成果及其他基建科研成果。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建设管理的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的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工作,其他工程参照执行。

第四条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遵循“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先进适用”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一)负责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工作的归口管理,负责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批准、组织协调、检查、验收、评价考核等工作;(二)负责重大、重要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牵头组织和实施工作;(三)负责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的发布及管理;(四)负责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培训宣贯、监督、评价考核等工作。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建设部管理职责(一)负责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立项申请、实施协调、验收准备和成果总结工作;(二)负责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合同监督、资金落实和进度质量管理工作;(三)组织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方案策划、实施宣贯和工程应用等工作;(四)对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协调和监督。

2017年版电力建设工程现行标准及文件清单

2017年版电力建设工程现行标准及文件清单
16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 107-2010
JGJ 10-2003
JGJ- 108-1996
JGJ 109-1996
17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
JGJ 355-2015
18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411-2007
19
节能建筑评价标准
GB/T 50668-2011
20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
28
混凝土接缝密封嵌缝板
JC/T 2255-2014
29
建筑用穿墙防水对拉螺旋栓套具
JG/T 478-2015
30
混凝土接缝防水用预埋注浆管
GB/T 31538-2015
31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GB/T 50214-2013
GB/T 50214-2001
32
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
JGJ 74-2003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15
GB 50204-2002
5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规范
GB 50901-2013
6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
DL 5190.1-2012
SDJ 69-1987
7
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CECS 104-1999
8
高强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规程
GB 50330-2002
15
建筑边坡工程鉴定与加固技术规范
GB 50843-2013
16
湿陷性黄土建筑规范
GB 50025-2014
2.1.2.3混凝土工程
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17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17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

17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大小项子目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1.2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1.3水泥土复合桩技术1.4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1.5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1.6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1.7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1.8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1.9逆作法施工技术1.10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1.11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1.12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1.13综合管廊施工技术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2.1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2.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2.3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4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2.5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6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2.7高强钢筋应用技术2.7.1热轧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7.2高强冷轧带肋钢筋应用技术2.8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2.9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2.10预应力技术2.11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2.12钢筋机械锚固技术3模板脚手架技术3模板脚手架技术3.1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3.2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3.3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3.4液压爬升模板技术3.5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3.6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3.7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3.8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3.9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3.10管廊模板技术3.11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4.1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4.2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4.3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4.4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4.5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4.6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4.7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4.8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4.9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4.10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5钢结构技术5.1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5.2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5.3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5.4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5.5钢结构高效焊接技术 5.6钢结构滑移、顶(提)升施工技术5.7钢结构防腐防火技术5.8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应用技术5.9索结构应用技术5.10钢结构住宅应用技术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6.1基于BIM的管线综合技术 6.2导线连接器应用技术6.3可弯曲金属导管安装技术 6.4工业化成品支吊架技术6.5机电管线及设备工厂化预制技术 6.6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安装施工技术 6.7内保温金属风管施工技术6.8金属风管预制安装施工技术6.8.1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6.8.2金属圆形螺旋风管制安技术6.9超高层垂直高压电缆敷设技术6.10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6.11建筑机电系统全过程调试技术7绿色施工技术7.1封闭降水及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7.1.1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7.1.2施工现场水收集综合利用技术7.2建筑垃圾减量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7.3施工现场太阳能、空气能利用技术7.3.1施工现场太阳能光伏发电照明技术7.3.2太阳能能热水应用技术7.3.3空气能热水技术7.4施工扬尘控制技术7.5施工噪声控制技术7.6绿色施工在线监测评价技术7.7工具式定型化临时设施技术7.8垃圾管道垂直运输技术7.9透水混凝土与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7.9.1透水混凝土7.9.2植生混凝土7.10混凝土楼地面一次成型技术7.11建筑物墙体免抹灰技术8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8.1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1.1聚氯乙烯(PVC)、热塑性聚烯烃(TPO)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8.1.2三元乙丙(EPDM)、热塑性聚烯烃(TPO)、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无穿孔机械固定技术8.2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8.3预备注浆系统施工技术8.4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8.5种植屋面防水施工技术8.6装配式建筑密封防水应用技术8.7高性能外墙保温技术8.7.1石墨聚苯乙烯板外保温技术8.7.2硬泡聚氨酯板外保温技术8.8高效外墙自保温技术8.9高性能门窗技术8.9.1高性能保温门窗8.9.2耐火节能窗8.10一体化遮阳窗9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9.1消能减震技术9.2建筑隔震技术9.3结构构件加固技术9.4建筑移位技术9.5结构无损性拆除技术9.6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9.7大型复杂结构施工安全性监测技术9.8爆破工程监测技术9.9受周边施工影响的建(构)筑物检测、监测技术9.10隧道安全监测技术10信息化技术10.1基于BIM的现场施工管理信息技术10.2基于大数据的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信息技术10.3基于云计算的电子商务采购技术10.4基于互联网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技术10.5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项目动态管理信息技术10.6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物资全过程监管技术10.7基于物联网的劳务管理信息技术10.8基于GIS和物联网的建筑垃圾监管技术10.9基于智能化的装配式建筑产品生产与施工管理信息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办法【新版精品资料】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办法【新版精品资料】

规章制度编码:国网(基建/3)178-2015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进一步规范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深化完善工作机制,提高电网建设技术水平,参照《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及相关制度,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主要包括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评价和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的发布、实施、宣贯、考核等工作。

(一)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项目(以下简称“依托工程研究项目"),是指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难点,研究成果具有普及推广应用价值,依托输变电工程开展的专题研究项目。

(二)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主要包括推广应用基建类科研成果、公司依托工程基建新技术研究成果、设计和施工创新成果及其他基建科研成果.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建设管理的35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含新建变电站同期配套1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的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工作,其他工程参照执行。

第四条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管理遵循“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先进适用"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一)负责基建新技术研究及应用工作的归口管理,负责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批准、组织协调、检查、验收、评价考核等工作;(二)负责重大、重要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牵头组织和实施工作;(三)负责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的发布及管理;(四)负责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管理、培训宣贯、监督、评价考核等工作。

第六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建设部管理职责(一)负责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立项申请、实施协调、验收准备和成果总结工作;(二)负责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合同监督、资金落实和进度质量管理工作;(三)组织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的方案策划、实施宣贯和工程应用等工作;(四)对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协调和监督.第七条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具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省公司级单位、地市供电企业、县供电企业,以下同)管理职责(一)负责依托工程和研究项目的落实协调,监督项目的研究进度、阶段成果和质量水平等情况;(二)开展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的合同签订和履约执行管理工作;(三)负责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成果在工程中的具体实施,编制推广应用策划方案;(四)按时报送基建新技术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时总结推广应用经验.第八条依托工程研究项目承担单位管理职责(一)编制依托工程研究项目立项、实施、验收和成果总结等相关材料;(二)严格履行合同,保证项目进度和质量,完成计划和合同预定的目标;(三)按时报送项目执行情况,及时报告项目实施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重点解读!住建部发布新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这些新重点不可不知!

重点解读!住建部发布新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这些新重点不可不知!

重点解读!住建部发布新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这些新重点不可不知!日前,住建部印发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主要包括10大项以及107小项,其中基于BIM、大数据、云计算、GIS、物联网等升级更新了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内容,主要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新增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与《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相比,《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共删减、合并了58项,修改、拆分了8项,新增了65项。

为此,我们与《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文件进行比对,增加与修改内容如下(其中红色为修改部分,蓝色为新增部分)。

0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相比2010版,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中删减了8项。

修改项如下:1.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技术修改为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2.将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修改为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新增项如下: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02钢筋与混凝土技术相比2010版,钢筋与混凝土技术是由混凝土技术与钢筋及预应力技术两大项合并而成,共删减了7项。

合并项如下:粘接预应力技术、有粘接预应力技术、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3项合并为预应力技术。

新增项如下: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03模板脚手架技术相比2010版,模板脚手架技术中删减了12 项。

修改项如下:将预制箱梁模板技术修改为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新增项如下: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管廊模板技术、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0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相比2010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整个大项都是新增技术,共10项,包括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夹心保温墙板技术、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国家能源局公告2017年第13号——行业标准目录-国家能源局公告2017年第13号

国家能源局公告2017年第13号——行业标准目录-国家能源局公告2017年第13号

国家能源局公告2017年第13号——行业标准目录
正文:
----------------------------------------------------------------------------------------------------------------------------------------------------
国家能源局公告
2017年第13号
依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的通知》(国能局科技〔2009〕52号)有关规定,经审查,国家能源局批准《瓦斯内燃发电机组瓦斯预处理通用技术条件》等80项行业标准,其中能源标准(NB)9项、电力标准(DL)37项、石化标准(NB/SH)34项,现予以发布。

上述标准中电力标准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煤矿瓦斯及煤炭建设标准由煤炭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锅炉压力容器标准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石化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发行。

附件:行业标准目录
国家能源局
2017年12月27日
——结束——。

最新2017版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办法(含中小型及境外工程)

最新2017版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办法(含中小型及境外工程)

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办法(含中小型、境外工程,2017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升电力建设工程质量水平,促进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保障投资效益,规范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评审活动,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以下简称“中电建协”)依据现行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是我国电力建设行业工程质量的最高荣誉奖。

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每年开展一次评审活动,中电建协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条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本着企业自愿的原则组织申报,按申报、现场复查、会议评审、审定批准等程序进行。

第四条申报工程应符合国家能源建设发展理念,工程建设质量的综合指标应达到国内同期、同类先进水平。

第五条中电建协本着优中选优的原则,从获得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的项目中,推荐具有代表性的工程,申报国家级优质工程奖。

第二章基本规定第六条申报工程应是火力发电(含核电常规岛)、水电水利(含抽水蓄能)、输变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及其他新能源电力工程。

第七条申报工程应投产并使用一年且不超过三年。

第八条申报单位应是建设单位、工程总承包单位或主体施工单位。

主体工程由两个及以上单位共同承建的,应明确一个主申报单位牵头申报。

申报单位应是电力建设企业或中电建协会员单位,非电力建设企业可以是主体施工单位之一。

第九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1.未核准的工程;2.存在质量隐患、安全隐患、功能性缺陷的工程;3.配套环保工程未正常投运的工程;4.存在有甩项的遗留工程;5.工程建设全过程发生过一般及以上安全、质量责任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重大不良社会影响事件的工程。

第十条申报工程容量和规模要求:1.电压等级500kV及以上的输变电工程(线路长度100公里及以上);2.装机容量49MW及以上的风力发电工程;3.发电容量50MW及以上的光伏发电工程;4.装机容量600MW及以上的水电水利工程(含抽水蓄能);5.单机容量300MW及以上的火电工程;6.单机容量600MW及以上的核电常规岛工程;7.单机容量180MW及以上的燃气发电工程;8.单机容量25MW及以上的垃圾及生物质发电工程;9.以上类型未含,工程造价5亿元及以上的其他电力工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办法(2017试行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电力建设科技创新新常态,坚持主动创新驱动,推动电力建设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新装备、新材料(以下简称“五新”)在电力建设工程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电力建设科技进步水平,统一电力建设工程新技术应用评价的规则和方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火力发电(含核电常规岛)、水电水利(含抽水蓄能)、输变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储能等电力工程新技术应用效果的专项评价。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新技术是指本工程推广应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见附件1)、建筑业10项新技术(见附件2)、电力建设“五新”推广应用信息目录(见附件3)及其他自主创新技术(各类新技术按国家、行业最新公布的版本执行)。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新技术研发成果是指工程主要参建单位依托本工程研发的成果,包括:1.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QC成果奖及其他奖项;2.取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3.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工法;4.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的编制。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自主创新技术包括:―1―1.国内首创或行业首创(应有查新报告);2.省部级及以上有关技术委员会出具关键技术评审报告或相关证明;3.新纪录(工期、造价、用地、连续运行天数等新纪录,应有查新报告)。

第六条新技术应用应贯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工程各参建单位应提出量化的实施计划并编制实施细则,将新技术应用纳入到施工图设计、设备技术协议、施工组织设计、专业技术措施等相关技术文件中。

第七条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应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第八条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本着企业自愿的原则,按工程初评、提出申请、现场评价、会议评审等程序进行。

第九条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的受理单位(机构)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具备《电力建设工程质量评价能力资格管理办法》规定的工程质量评价能力资格,其人力资源、注册资本、管理水平、检测手段、工程业绩等应满足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需要。

第二章申请第十条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应由工程建设单位、工程管理单位或工程总承包单位,在工程通过达标投产且由工程建设单位组织主要参建单位完成工程新技术应用专项初评后提出申请。

第十一条申请应提交的资料(全部申请资料只需提供电子版文件):1.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申请表(见附件4,word格式及盖章后的pdf格式扫描件)。

―2―2.实施计划与专项措施(word格式);3.过程检查记录(pdf格式扫描件);4.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初评报告(见附件5,word格式);5.应用成果证明文件(获奖文件、专利及查新报告等,pdf格式扫描件);6.新技术应用总结报告(简述工程概况、新技术成果应用计划及执行情况、主要单项新技术成果应用效果、新技术应用对提升整体工程质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节能减排指标的成效等。

采用PPT格式,10~15分钟)。

第十二条申请资料应填写完整、内容齐全、真实有效、签章清晰。

第十三条申请受理单位(机构)按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对申请资料进行初审。

通过初审的工程,进入现场评价阶段。

第三章现场评价第十四条申请受理单位(机构)根据申请,组织4~7名覆盖本工程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现场评价组,进行现场评价。

第十五条现场评价从新技术应用效果和研发成果两个方面,对工程应用与研发新技术的整体水平进行量化评分和综合评价。

第十六条新技术应用效果评价,通过检查工程实体质量、核查工程项目文件,评价新技术应用对工程实体质量、性能指标、节能减排提升的效果程度。

第十七条新技术研发成果评价,通过核查获奖文件、专利及工法证书等,评价成果对提升工程质量的作用、推广应用前景、经济及社会效益。

第十八条现场评价组编制“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报告”(见附件5)。

第十九条有创优目标的电力工程,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得―3―分应达到85分及以上。

第二十条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得分85分以下的创优工程,经持续改进后,可再次申请评价。

第四章会议评审第二十一条申请受理单位(机构)组织召开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审查会议,对现场评价组编制的“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报告”及相关申请资料进行核查、审定。

参会审查人员的专业应覆盖本工程各主要专业。

第二十二条申请受理单位(机构)应在“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报告”中,填写会议评审结论,并签章。

第二十三条推荐申报国家级优质工程的项目,应由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组织对申请受理单位(机构)完成的“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报告”进行评审验收,并出具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验收文件。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中国电力建设专家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附件:1.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5版,电力部分)2.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年版)3.电力建设“五新”推广应用信息目录(试行)4.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申请表5.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报告―4―附件1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5版,电力部分)―5――6――7――8――9――10―附件2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年版)附件3电力建设“五新”推广应用信息目录(试行)一、新技术1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发电技术2火电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技术3大型循环硫化床锅炉发电技术4火电机组蒸汽二次再热技术5大型火电机组直接空冷技术6大型火电机组间接空冷技术7煤气化多联产燃气轮机发电技术(IGCC)8冷热电联供技术9汽轮机通流部分优化技术10生物质发电技术11大规模储能技术12光热储能发电技术13分布式能源技术14风光储综合式能源技术15高灰分低热值煤锅炉燃烧技术16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17火力发电大型辅机汽轮机驱动技术18汽轮机组抽汽回热系统优化技术19高压变频调速技术20配电网全网无功优化及协调控制技术21燃煤锅炉气化微油、无油点火技术22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技术23火电机组三塔合一技术24火力发电厂侧煤仓布置技术25大型设备基础弹簧隔振技术26控制系统总线技术27电站深度调试技术28发电机组噪声综合治理技术29大型火电机组负荷自适应控制优化技术30火电机组低负荷稳定运行技术31热力系统余热余压利用和节能技术32电除尘器节能提效控制技术33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及风机运行优化技术34汽轮机组在线诊断及控制技术35火电机组辅机单系列设计技术36汽轮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汽侧系统冲洗技术37BIM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38固体绝缘环网柜技术39配电网架空绝缘线路雷击断线防护技术40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技术4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42声表面波无源传感器技术在输电线路的应用43输电线路防舞防风偏技术44光伏发电并网检测技术45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技术46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47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48特高压换流站调试技术49背靠背直流输电技术50柔性直流输电技术51输电线路直流融冰技术52高精度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技术53区域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54微电网技术55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评估分析技术56电力光纤数字通信传输技术57电力高速数据通信网络和IP网络技术58电力光纤线路监测与通信网络资源管理技术59软土地区输电线路复合小桩基础设计及施工技术60跨江(海)高塔施工技术61防污闪外绝缘新技术配电网无功优化、降低网损技术62变电站(换流站)噪声控制技术63直流接地极减少环境影响技术64输电线路降低风噪声技术65智能变电站预制光缆组件技术66高性能大容量水电机组技术67高水头大容量大型抽水蓄能机组68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筑坝技术69特高拱坝施工技术70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群施工技术71大型地下厂房施工技术72大型地下工程斜、竖井施工技术73水电工程围堰控制爆破技术74土石坝填筑实时监控技术75水电工程聚能爆破技术76水电站运行自动控制系统77水电工程大型人工砂石生产成套技术二、新工艺78汽轮机汽封改造工艺79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工艺80电站锅炉机组洁净化施工工艺81凝汽器螺旋纽带除垢工艺82火电厂凝汽器冷却水管洁净工艺83汽机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加压检查84高压加热器汽侧冲洗工艺85锅炉受热面模块装配式施工工艺86工厂化加工配制87汽机(含小机)本体保温优化工艺88循环流化床锅炉带压中低温烘炉工艺89炉顶密封施工优化工艺90塔式锅炉烟道倒装施工工艺91燃煤电厂烟囱钢内筒整体内衬防腐系统施工工艺92冷却塔“斜支柱—下环梁”一体化施工工艺93P91、P92等新型铁素体耐热钢焊接工艺94Super304H、HR3C等新型奥氏体耐热钢焊接工艺95新型奥氏体耐热钢与马氏体耐热钢异钢种焊接工艺96管形母线自动氩弧焊焊接技术97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打底焊接工艺98大型水工金属结构焊接变形控制技术99射线数字成像无损探伤检测技术100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探伤测技术101超声相控阵无损探伤检测技术102潮间带风电场风机安装施工技术103绝缘子检测与测试技术104采用带电越线架实施安全不停电跨越施工工艺105输电线路张力架线施工工艺106超/特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107大型水电工程骨料风冷工艺108水电工程爆破震动测试技术109水电工程洞室群通风工艺110户外GIS安装洁净化施工工艺三、新流程111纯凝汽机组改造实现热电联供112电站锅炉采用邻机蒸汽加热启动113超临界机组启动特性优化技术114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115火电厂烟气余热深度回收系统技术116锅炉脱硫烟气引增合一系统117过程能耗管控系统118火电厂水务集中处理系统119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再利用120全密封绝缘油处理系统121抽水蓄能电站的经济运行与控制122水电站(群)流域梯级调度技术四、新装备123海水淡化装置124设备模块化集成125封闭式储煤设施126高位冷却塔技术127电站锅炉智能吹灰与在线结焦预警系统128脱硫烟气管式换热装置129凝汽器螺旋纽带除垢装置130低温省煤器131联合循环机组一键启停(APS)技术132光伏电池、平板集热器及其组件133湿式电除尘器134电袋复合式除尘器135外置式蒸汽冷却器136四分仓空气预热器137风冷式干排渣装置138循环流化床锅炉汽冷式旋风分离器139钢管塔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140大功率海洋风电装备应用141可控并联电抗器应用142电力巡检机器人应用技术143无人机勘测、巡检应用技术144智能GIS应用技术1456英寸晶闸管阀146800kV换流变压器147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148特高压直流工程75mH平波电抗器149特高压直流电压分压器150直流零磁通CT测量装置151直流纯光CT测量装置152直流5000A穿墙套管153特高压直流断路器154SF6气体绝缘变压器155363/550kV单断口罐式SF6断路器156220kV高阻抗电力变压器157光学电流互感器158固定串补和可控串补(TCSC)159静止无功补偿(SVC)160雷电监测分析系统161电力系统灾变应急处理系统16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163大、重件设备液压提升装置164锅炉蒸汽吹管电动靶板装置165大型锅炉炉膛活动升降平台应用166GIS局部放电在线检测与诊断系统167气体全封闭组合电器内部击穿故障定位系统168SF6全封闭组合电器内部闪络故障在线自动定位系统169自能式六氟化硫(SF6)断路器170新型高压隔离开关171新型节能变压器172自动调容调压变压器173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PLC)174标准配送式设备仓175二次航空插头组件176水电工程新型胶带机177大型缆式起重机178可移动布氏硬度压痕自动测量装置179新型中频感应加热焊接热处理设备180新型数字化工业电子内窥镜装置181管道内壁行走探测装置182手持式激光合金元素分析仪183互联网+工程管理应用技术五、新材料184400MPa及以上高强钢筋185新型奥氏体耐热不锈钢186新型铁素体耐热钢187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型耐磨耐火浇注材料188钛复合板内衬材料;189节能环保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190新型保温、隔热、隔音材料191防水、防火、抗震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192柔性石墨密封材料193无收缩二次灌浆材料194高强钢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195节能降噪金具应用196碳纤维复合芯导线1971000mm2大截面导线198耐热铝合金导线199新型绝缘子200混合硝酸盐(储能介质)201新型起爆器材应用202新型化学灌浆浆材应用203新型节能灯具204抽屉式电缆槽盒205变电站光缆接续端子箱206新型复合电缆沟盖板207扩径导线应用附件4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申请表工程名称申请单位(公章)申请时间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制―31――32――33―附件5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报告工程名称申请单位评价单位评价时间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制―34―编制说明一、本报告为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专项评价初评及受理单位(机构)现场评价时共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