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合集下载

导学案—小学数学北师版四下第一单元《买菜》

导学案—小学数学北师版四下第一单元《买菜》

5.亮亮身高1.45米。他站在0.4米高的凳子上时,比 爸爸高0.05米。爸爸身高多少米?
1.45+0.4-0.05=1.8(米)
6.一箱苹果连箱的质量是46.6千克,倒出一半后,连 箱的质量是24.3千克,苹果的质量是多少千克?箱 子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你是这样想的吗? 3.66-1.25=2.41(元)
你是这样想的吗?
3.66-1.25= 2.41(元)
十百 个 分分 位 位位
3.66
- 1.25 2.41
6个0.01减5个0.01是1个0.01, 6个0.1减2个0.1是4个0.1。 3个1减1个1是2个1,所以结果 是2.41
1.25 + 0.70
课堂练习
同学们可以拿出练习本写一写,完 成后,再和下页的答案对照一下。
1.淘气家两个月的水费情况如右表所示。 ⑴估一估,50元交水费够吗?与同伴交
流你的想法。
⑵两个月的水费共多少元?
1.淘气家两个月的水费情况如右表所示。 ⑴估一估,50元交水费够吗?与同伴交
流你的想法。
26+22=48(元)48<50 答:50元交水费够。
学习任务:探索1.25+2.41的计算方法
1.想办法得到3.66-1.25的结果。
( 可以画一画、算一算、说一说)
2.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你写出来。
你是这样想的吗? 3.66-1.25=2.41(元)
3元-1元=2元 0.66元-0.25元=0.41元 3.66元-1.25元=2.41元
2.想一想。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请你写出来。
你是这样想的吗? 1.25+2.41=3.66(元)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

2016年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小数的意义(一)学习目标:1.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2.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1.你的身高是多少?你会用小数来描述吗?2.你都在哪里见过小数?说一说,并写出几个你见过的小数来.二、探究新知(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1.把1元平均分成十份,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用小数表示是()元.十分之三表示其中()份,用小数()表示.2.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分数表示是()元,其中的37份用分数()表示,用小数()表示.3. 1.11表示()元()角()分.三、合作探究,当堂训练1. 用数表示下面各图中得涂色部分?(课本第2页第2题)2. 想一想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3. 自己画一方格纸,并画出0.1、0.5、0.6?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小组交流,选代表汇报.四、精讲点拨(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精讲.)五、学习收获,自我总结:1.小组评价:你认为第几小组表现最棒,为什么?2.自我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以后我会在______________ 方面更加努力的.小数的意义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体会小数所表示的意思,理解小数的意义.2.通过练习理解和掌握小数意义.教学重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教学难点:通过练习,体会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所表示的含义.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小黑板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练习法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法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小黑板出示)2角5分=()元9分米=()米7分=()元135克=()千克3元4角=()元3分米2厘米=()分米二、自学后完成下面问题1.一个小数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位,计数单位是(),小数部分最高位是(),计数单位是(),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2.0.78的计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3.由2个十、7个0.1和5个0.001组成的数写作:(),读作:()4.连线题:0.008 0.8 0.08零点八零点零八零点零零八5.判断(1)8.76读作:八点七十六.()(2)4.32是三位小数.()(3)5.961中的6在百分位上,表示6个0.01.()6.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零,这个小数写作()7.0.0302用分数表示是()8.下面几个数字中的“9”分别表示什么意义?9.26 ()0.926()0.296()0.269()三、作业布置.1、作业本做练一练2、3题2、完成相应配套练习.四、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小数的意义(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法:小组合作交流法、讲练结合法.学法: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二、黑板有多长1、教师拿出米尺量黑板的长度.2、教师将实际所量长度写在黑板上.课本上黑板长度为2米36厘米.3、教师提出问题:黑板长多少米?4、学生自己总结方法,先小组交流,各小组选代表汇报.5、教师公布答案.三、精讲例题1、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一份就是1厘米,36厘米就是100分之36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36米.2、黑板总长等于2米+0.36米=2.36米3、自学回答,鹌鹑蛋和鸵鸟蛋的质量分别是多少千克?4、教师叫学生回答.四、当堂训练.1、独立完成课本第4页三道练习题.教师集体订正答案.2、独立完成课本练一练第1题.五、板书设计.34100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判断对错.(小黑板出示)(1)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10份是1角.( )(2)把1000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5份是0.005千克.( )(3)百分之十二就是0.02.( )(4)十分之七米用小数表示是10.7米.( )(5)0.05表示百分之五.( )(6)3.21是三位小数.( )(7)0.034写成分数是 ( )二、当堂训练,检查学生掌握情况1、用箭头指出下面各数在直线上的位置.2、写出下面的小数.(9分)(1)蜂房的容积几乎都是零点二五立方厘米.写作: __________(2)人的眼睛大约能分辨只有零点零六毫米的物体. 写作:_________(3)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海拔八千八百四十四点四三米.写作: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一个数,十位、十分位、千分位上的数字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0,它是( ),读作( ).(8分)4、请你用0、3、6、9四个数字(每个只能用一次)按要求组数.(1)整数部分最大,而小数部分的千分位是6的数是( ).(2)0不读出来而小数部分是两位小数的是 ( ).(3)0读出来,而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小数且不是0的是( ).三、作业布置:作业本做2、4题,完成相关配套练习.10011小数的意义(三)教学目标:1、将十进制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2、会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和质量等.教学重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教学难点: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教 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讲练结合法.学 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小黑板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2.你能说一说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吗?3.把下面的数改写成对应的小数或分数.= 1000100 = 0.8= 0.021= 二、展示交流.1、提出自己的疑问供小组成员讨论.2、每组根据任务大小派出若干名同学展示学案的活动一至活动六的内容,同学认真听,认真评,并提出置疑.3、教师精讲.三、探究新知1、说一说课本第6页上得每一个2分别表示什么?2、小数点后面的每一位都表示什么?3、自学提示.学生自学后独立完成括号内的题目.4、精讲例题.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当堂训练.1.填空.4分米=()米52厘米=()米450克=()千克69克=()千克5元6角7分=()元1米5分米=()米2.(1)0.4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2)0.36的计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单位. (3)0.1米表示把1米平均分成()份,有这样的()份.0.4米里有()个0.1米.(4)0.5元表示把1元平均分成()份,有这样的()份. 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比大小学习目标1、掌握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2、比较小数的大小,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3、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教学重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学难点: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教法:主动探究法、实验操作法.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小黑板一、复习导入.(小黑板展示)1.一位小数表示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分之几.2.小数点后面的第一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3.小数点后面的第二位是位,它的计数单位是或 .4.0.307的3在位上,表示;7在位上,示 .5. 1米=分米,1分米=米;1千克=克,1克=千克.二、合作探究.1.谁跳的高.在一次调高比赛中,先出场的两位选手的得分如图所示.两人的得分哪一个高?你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交流.9.87 ○9.902.谁跳的远?三位出场的选手的得分评委也打出来了.你能说说谁跳的远吗?说说你的方法,小组合作.( )>( )>( )3.我们来总结.(1)、根据上面我们比较的过程,你能说明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吗?在小组内试一试,看谁说得好.(2)、结合在小组成员的比较方法,完成下面的填空.(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 部分的大小, 部分大的这个数就大;如果 部分相同,就从 部分的 位比起, 位上大的数就大;如果 位也相同,就从下一位比起.三、当堂训练.1.在下图中找到9.8和10.1的位置,并比较它们的大小.2.比大小.0.839 ○ 0.9 6.07 ○ 6.7 5.45 ○ 5.634.03 ○ 4.009 7.217 ○ 7.22 7.19 ○ 71.9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5分米 =( )米 37厘米 =( )米5元4角 =( )元 150克 =( )千克4.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1) 0.720, 0.702, 0.712( )<( )<( )(2) 8.09, 8.91, 9.08( )<( )<( )5.根据要求,写出三个小数.(1)在0.6和1.0之间:( ),( ),( ).(2)在0.25和0.5之间:( ),( ),( ).在□里填数字,使它分别符合下列要求:(1)使这个数最大,这个数是( ); (2)使这个数最接近31,这个数是( )。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分类(对所学图形进行分类)》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图形分类(对所学图形进行分类)》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教师活动 3 1、 课前指导学生做一个三
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再 动手拉一拉。 2、 准备一些利用三角形稳 定性的实物图片,引导 学生观察。 3、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自
己的想法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制作实物,具体操作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环节四:联系生活实际,探讨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性的用途。(指向目标 1,2)
学生活动 1
教师活动 1
任务一:说一说,分一分 活动 1: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呢?
活动 2:你能给图形分分类吗?
(1)独立分一分。
(2)同桌说一说:
我把图形分成了
类。
我是按
标准分类的。
1、回顾所学图形,引导学生 自己描述所学图形的特点。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分类标 准独立分类整理,引导学生 说清楚自己的分类标准。
请你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四边形
教师活动 4
的特征?
1、 出示实物图片:高压线
铁架、活动门、货架、
活动衣架等。
2、 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四边
形与三角形的特征塔
索,激发学生的探究兴
趣。
活动意图说明:在实践探索过程中使学生获得对图形的全面、深入认识;为学生积累活动经验,培
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习 目标
想方法。 (2)在操作、探索、表达、交流中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习 准备所学图形实物图片;三角形和四边形实物框架。
资源
随堂记录
一、 自主探索(分一分) 任务一:说一说,分一分 活动 1: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图形呢?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

三角形的稳定性(导学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三角形的稳定性(导学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三角形的稳定性(导学案)一、知识点概述本节内容为数学四年级下册的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对上学期学生所学的三角形的进一步深化和探究。

通过本节内容,学生将了解到三角形的分类以及在不同分类下的稳定性。

二、知识点详解1. 三角形的基本概念三角形是由三条边和三个顶点组成的平面图形,在三角形中,三条边相交于三个顶点,每两边之间的夹角称为角,三个角的和为180度。

2. 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可以根据边长和角度的关系分为以下几类:(1)按边长分类•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相等的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相等,另一边长度不等的三角形。

•普通三角形:三条边长度均不相等的三角形。

####(2)按角度分类•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其中一个角的度数大于90度的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其中三个角的度数都小于90度的三角形。

3. 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稳定性是指三角形能否在平面内保持不变形。

稳定性与三角形的形状密切相关。

(1)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长度相等,在平面内任意移动都不会改变形状,因此等边三角形稳定。

(2)等腰三角形对于等腰三角形,由于其两边长度相等,另一边长度不等,此时如果以两边长度相等的那一条边为底边展开,则另一条边将会下滑,导致三角形变形,因此等腰三角形不稳定。

(3)直角三角形对于直角三角形,在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上任意平移不改变三角形的形状,因为平移的过程中直角边不发生变化,另外两条边也不会越过该直线,使三角形的形状发生变化,所以直角三角形是稳定的。

(4)锐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如果将其按照其中一条边的长度展开,则其他两条边会向外扩张,导致三角形的变形,因此锐角三角形不稳定。

(5)钝角三角形对于钝角三角形,以下两种情况会导致它的不稳定性:•以钝角为顶点,将两条直角边压至一条直线时,三角形会变形。

•以钝角为中心点,在其它任意一点做一条垂线,则垂线两侧对应的两边会向外扩张,导致三角形的变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比身高)第一课时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比身高)第一课时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比身高)第一课时北师大版一、课前预习1.复习身高测量在上一个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了如何测量身高。

请你回忆一下,我们该如何进行身高测量?身高的单位是什么?如何表示一个人的身高?2.身高的比较比较身高是指将两个或多个人的身高进行一一比较,找出谁高、谁矮。

请思考一下,我们该如何将两个人的身高进行比较?有哪些比较方法?二、课堂探究1.认识比较符号在进行身高比较时,我们可以使用比较符号来表示谁高、谁低。

在课堂上,老师会给大家展示“>”、“<”、“=”三个符号,并解释其含义。

2.使用比较符号比较身高在学习了比较符号后,老师会向同学们展示两个人的身高,并要求同学们使用比较符号进行比较,找出谁高、谁低。

3.练习比较身高接下来,同学们将会进行一些比较身高的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将会让同学们使用比较符号来比较各种身高差异。

三、课后巩固1.思考题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比较符号的使用,并进行了一些比较身高的练习。

请思考以下问题:1.怎样用比较符号比较身高?2.如何表示两个人身高相等?3.身高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这个单位?4.如何表示一个人的身高?2.实践练习为了巩固身高比较的知识,老师会布置一些练习题,供同学们在家里进行练习。

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需要使用比较符号来比较各种身高差异,并且需要注意标准身高单位的使用。

四、知识拓展1.身高的单位我们已经学习过,身高是用厘米(cm)作为单位来表示的。

但在日常生活中,有时我们也会用其他单位来表示身高,例如千米(km)、英尺(ft)等。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单位选择也有不同的原因。

比如在建筑行业中,常用的身高单位是米和厘米。

在运动领域中,身高的单位可能是英尺和英寸。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灵活使用不同的单位来表达自己的身高。

2.快速计算身高差异我们已经学会了使用比较符号来比较身高差异。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计算身高差异的方法,来快速判断身高差距的大小。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奥运中的数学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奥运中的数学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奥运中的数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奥运会中的数学背景知识,了解数学在运动中的应用;2.掌握运动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比较等基本方法;3.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增强数学学科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奥运会中各项运动的数学应用;2.掌握运动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比较等基本方法;3.培养细心观察能力,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1.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与奥运会相关的实际问题;2.经过实例讲解,使学生掌握数据的搜集和比较方法。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奥运会中各项运动的数学应用以及如何搜集和整理运动数据。

第一部分:打羽毛球有何数学?本部分介绍羽毛球中数学的应用,包括羽毛球场地的尺寸和计分规则等。

第二部分:田径运动中的数学本部分介绍长跑和短跑的计时与计分方式,并通过图表的形式对运动员的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

第三部分:乒乓球中的数学本部分介绍乒乓球中各种技巧和战术的数学原理,包括乒乓球九宫格等。

教学方法1.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介绍奥运会中的各种数学应用;2.利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各项运动数据的搜集、整理、比较;3.组织学生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完成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的任务,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和时间分配教学流程1.学生自主预习;2.教师进行开场导引,介绍本次课程内容和目标;3.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搜集和整理与奥运会有关的各项运动数据;4.教师现场讲解各项运动中的数学应用;5.学生观看相关视频,加深对奥运会中各项运动的理解;6.小组汇报,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7.总结和答疑。

时间分配1.学生自主预习:10分钟;2.开场导引:5分钟;3.小组活动:20分钟;4.现场讲解和视频观看:30分钟;5.小组汇报:20分钟;6.总结和答疑:15分钟。

五、教学评估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了解奥运会中各项运动中的数学应用;2.学生能够掌握数据的搜集、整理、比较等基本方法。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神奇的计算器工具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神奇的计算器工具




对照说明书,认识一些功能键。
(1)、组内学生相互介绍自己计算器
(2)、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①、开关及清除键。②、运算符号键。
③、数学键④、等号键⑤、小数点键
(3)、指名介绍一些其他的功能键。




1、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式,同伴之间相互说出按键顺序。
①、25×4操作过程:输入2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②、684÷3=③、365×3÷5=④、287×8+389=
2、999×9 9999×9 99999×9
①、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计算。反馈结果。
②、发现:积的个位都是();积的最高位都是();中间几位数都是(),9的个数比第1个乘数中的9个数少一个。




完成练一练的第2、4题。
小组交流讨论,派代表汇报。




1、学生说一说以下几个算式的结果:
999999×9
9999999×9
9999999×9
2、用计算器计算:1+2+3+…+98+99+100=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练一练第1、2题,2题选做。
神木市第十小学导学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班级
授课
教师
学生姓名
课型
新授
授课
时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学习内容
神奇的计算器工具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密铺》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 《密铺》 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密铺》北师大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册教材为四年级数学下册,共分为四个单元。

其中第四个单元为本导学案所涉及的内容,名为《密铺》。

《密铺》单元主要涉及的内容为平面内的图案、平移、对称、旋转等几何概念及其运用。

其它相关的数学知识也会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

二、教材学习要点1.掌握图形的对称性。

包括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可以通过用对称轴将图形折叠后重合来确定图形是否对称。

2.掌握图形的旋转。

可以通过一定角度的旋转,使得图形能够重合,并且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似。

3.理解平面内的坐标系。

掌握两点间的距离计算公式和坐标表示方法。

4.掌握平面内的图形平移。

掌握平移的规则和方法,包括规定平移的向量(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和进行平移的方法。

5.通过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根据图案判断图形的对称性;给定一组坐标,可以求它们的距离、中点等等。

三、学习方法及建议1.课前预习,把主要概念和公式记忆熟练,加深印象。

2.边学边练,做题目时要注意规则和方法。

3.注意总结和归纳,加深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4.发现问题和思考解决方法,遇到难题不要轻易放弃,可以多尝试一些思路和方法。

四、课堂所需用品1.作业本、笔、铅笔、尺子等基本用具。

2.黑板、白板、教具卡片等教学工具。

五、本单元的作业练习册1.完成教材练习册中本单元的所有习题。

2.重点题目要掌握答案和解题方法。

3.难题可以在课下再尝试。

互联网作业平台1.在互联网作业平台上完成本单元相关的在线习题。

2.针对做错的问题,可以及时查看答案和解题步骤。

六、教学计划时间内容作业第一课时图形的对称性教材练习册第9页 1~3小题第二课时图形的旋转教材练习册第10页 1~3小题第三课时平面内的坐标系教材练习册第11页 1~3小题第四课时平面内的图形平移教材练习册第12页 1~5小题第五课时运用图形变换解决实际问题教材练习册第13页 1~3小题第六课时复习巩固教材练习册第14页 1~5小题七、学习效果评估1.定期进行课堂提问,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节日礼物》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节日礼物》导学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节日礼物》导学案(教师在讲台上放上一个凳子,凳子上再放一块小黑板,在上面摆一个玩具熊、一个太空瓶、一个铅笔盒等小物品。

)师:桌面上摆了什么呀?下面我们就进行一个观察活动。

同学们先想像一下,如果我们先蹲下、再坐着、站起来,最后站在凳子上观察这些物体会有什么变化?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只有通过亲自去观察才能体验到。

请同学们按照刚才的步骤观察,注意头不准动哟。

同桌合做完成。

师:大家说说看到的物体有什么变化?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师:刚才大家说得真好,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意观察。

今天是淘气的生日,我们去淘气家看看.师:现在,淘气家的桌上摆满了朋友们送来的生日礼物,机灵狗好奇的想看个究竟。

(板书课题:节日礼物)1、展示图片:(1)提问:机灵狗很着急,它很想看到礼物,请大家猜测一下以不同的方式看礼物,分别看到礼物的哪个部分?(2)师:大家一起来猜测机灵狗蹲着看,看到了礼物的什么部位?(3)师:大家一起来猜测机灵狗抬起前腿看,看到了礼物的什么部位?(4)师:大家一起来猜测机灵狗站在凳子上看,看到了礼物的什么部位?(5)师:最后,机灵狗终于爬上了桌子上看,大家一起来猜测机灵狗站在桌子上看,看到了礼物的什么部位?2、师:你能按照机灵狗四次看礼物的顺序,把序号填在()里吗?3、指导学生把序号填在()里。

1、说一说:(出示图片)小明沿着小路去向树林看守人的小屋走去。

先比较这两幅图的区别,然后说出哪幅在A点看到的,哪幅是在B点看到的?提问:小明越走近房子,看到的树越怎样?2、试一试: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3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3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2.3 探索与发现:三角形内角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和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2. 教学难点:探索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三角形的特征。

-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吗?2. 探索发现- 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三角形学具,尝试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

- 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验证方法,教师点评并总结。

3. 验证内角和- 让学生再次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验证自己的发现。

- 教师引导学生用三角板拼出不同的三角形,观察内角和是否相等。

4. 总结规律-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三角形的内角和。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5. 巩固练习-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4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教师点评学生的练习,解答疑问。

6. 课堂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角形的内角和。

- 教师点评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完成教材P35的作业题,巩固三角形的内角和。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三角形,思考三角形的内角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内角和,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和推理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发现”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和教师引导,探索并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6 猜数游戏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6  猜数游戏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6 猜数游戏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猜数游戏的基本规则,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游戏。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4.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猜数游戏的基本规则及技巧。

2.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猜数游戏。

3. 猜数游戏中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4. 猜数游戏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猜数游戏的基本规则及技巧,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游戏。

2. 教学难点:猜数游戏中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猜数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介绍猜数游戏的基本规则,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游戏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猜数游戏案例,让学生了解猜数游戏中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猜数游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

5. 总结提升:总结猜数游戏的基本规则及技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游戏。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猜数游戏的题目,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猜数游戏的基本规则及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猜数游戏中表现出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3. 学生在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方面的表现。

4.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猜数游戏中。

2.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3.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意识。

4.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5. 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猜数游戏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奥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奥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数学导学案-奥运中的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奥运会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

(3)熟练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数学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奥运会中的数学问题(1)奥运会中的时间计算(2)奥运会中的距离计算(3)奥运会中的速度计算(4)奥运会中的分数、小数、百分数问题2. 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3. 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在奥运会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奥运会中的数学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

(3)熟练运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奥运会中的时间计算(2)奥运会中的距离计算(3)奥运会中的速度计算四、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

(2)引导学生关注奥运会中的数学问题。

2. 新课导入(1)教师提出奥运会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问题。

3. 讲解与示范(1)教师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和点评。

(2)教师示范解决奥运会中的数学问题。

4. 练习与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2)教师参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不足。

五、作业布置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观察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等量关系(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 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四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一、知识点概述等量关系是指两个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相等,一般用等号“=”表示。

在数学中,等量关系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也是数学中的基础过程之一。

学生在学习等量关系之前,需要掌握数的概念、数字的大小比较以及运算法则等基本知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领悟等量关系的本质。

二、教学目标1.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和基本概念;2.能够应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举例分析等量关系,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师生互动、讨论、实际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和应用,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等量关系的概念及表示方法等量关系是指两个物品之间的数量关系相等。

在数学中,我们用等号“=”表示等量关系。

例如:2+3=5,这里的“2+3”和“5”就是等量关系的两个部分。

我们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左边等于右边”。

2. 等量关系的应用等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比如,在购买商品时,如果我们知道每个商品的单价和数量,我们就可以计算出总价,这就是一个等量关系。

再比如,当我们在旅游时,需要计算行程中的人均花费,也需要运用等量关系。

3. 等量关系的解题思路在解决等量关系的问题时,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找出等关系中的两个部分;2.判断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之间的运算规则;3.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把需要求解的内容表示出来;4.解方程、解题,求解未知量。

五、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1. 导入通过举例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本质和应用。

2. 概念讲解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等量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3. 应用讲解通过实际案例的讲解,让学生认识等量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4. 练习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练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理解和应用,并提高其解题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0密铺和奥运中的数学(数学好玩)丨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0密铺和奥运中的数学(数学好玩)丨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5.10密铺和奥运中的数学(数学好玩)丨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密铺现象,让学生了解密铺的含义,知道图形密铺的特点。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发现图形密铺的规律,能选择几种图形进行密铺,并能运用其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3)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的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密铺的特点和规律,能选择几种图形进行密铺,并能运用其规律解决相关问题。

2. 教学难点:发现图形密铺的规律,运用其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让学生观察教室地面的铺设,提问:你们知道这种铺设叫什么吗?这种铺设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种铺设叫做密铺,密铺的特点是图形之间没有空隙,拼接处不留空隙。

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观察课本P57页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是如何密铺的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图形是通过重复拼接的方式进行密铺的,它们的特点是每个拼接点处的内角和为360°,且相等的边互相重合。

(3)让学生尝试用几种图形进行密铺,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学生交流后,教师总结:图形密铺的规律是每个拼接点处的内角和为360°,且相等的边互相重合。

3. 实践活动(1)让学生分组选择一种或几种图形进行密铺,并记录自己的过程和结果。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

4.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本P58页的练习题,巩固图形密铺的知识。

(2)教师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猜数游戏》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猜数游戏》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2. 观察: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反应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观察可以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注意力集中程度、合作交流能力等。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够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以及是否能够与同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3. 测试:教师可以通过测试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测试可以包括课堂小测试、作业测试等。通过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学习效果。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于游戏化的学习内容通常比较感兴趣,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在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有的学生则更倾向于与同伴合作交流。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猜数游戏》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8. 教学指导手册:教师需要准备教学指导手册,其中包括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详细指导,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参考和指导。
9. 备课资料:教师需要准备备课资料,包括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的详细研究和准备,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3. 实验器材:由于本节课主要涉及猜数游戏,不需要实验器材。但如果有相关的实践活动,要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围坐在一起,以便于小组讨论和合作。在教室内设置一些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学习和成果。
5. 教学工具:准备教学所需的黑板、粉笔、投影仪、音响等教学工具,确保教学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6. 学习单: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学习单,包括猜数游戏的题目、答案以及相关的思考问题。学习单可以使用纸张打印,也可以使用电子形式,以便评价表,用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记录。评价表可以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二》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二》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练习二》教学设计课时主题练习二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1.课时学习目标(1)加深对三角形和四边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不同的分类方法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体会三角形有关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感受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与挑战性。

2.课时评价任务(1)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知识进行整理与回顾。

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同桌合作、集体交流,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深层次练一练,检验目标1、2的达成情况。

3.课时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练习二”,通过知识整理与回顾,完成对应练习。

4. 课时学生实际水平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个单元之后,进行的整理与复习。

5.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自主学习(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1、知识回顾:图形的分类及完成对应练习学生活动22、知识回顾:三角形的分类和三角形相关知识点及完成对应练习教师活动11、师引导学生独立尝试将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

2、根据所整理的知识,进行对应练习。

学生活动33、知识回顾:四边形的分类及完成对应练习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回顾,将知识进行结构化梳理与记忆,并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环节二:交流汇报(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41、小组合作交流(1)看一看小组内自己的知识点是否完善。

(2)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完成的。

(3)相互补充。

2、全班汇报(1)小组内分好工、一个同学讲解、一个同学展示、一个同学检验、一个同学补充。

(2)补充说明。

(3)提炼、总结重要知识点。

教师活动21、指导小组合作交流的要求。

2、指导学生认真倾听。

3、指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1、指导学生合作和汇报。

2、引导学生补充和提炼三角形分类的依据。

3、及时板书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学习,相互补充。

环节三:深化认识(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5拓展练习1、如下图,∠1是多少度?2、一个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45°,另一个角是它的2倍,第三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1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1买文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3.1买文具-北师大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价格表示方式,学会用元和角表示价格。

2.会进行相同单位的数的加减法运算。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理解和解决问题。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价格表示方式,实现相同单位的数的加减法运算。

2.难点: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三、学习内容本节课将围绕“买文具”这一情景展开,让学生学会用元和角表示价格,并进行相同单位的数的加减法运算。

3.1.1 学会用元和角表示价格我们平时买东西时,店家告诉我们的价格往往是“元”和“角”组成的,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元”和“角”是什么。

1.元表示1块钱,也就是100分;2.角表示1元钱的1/10,也就是10分。

比如,一支笔的价格是2元5角,那么它的价格就是2100+510=210分。

3.1.2 相同单位的数的加减法运算我们在买文具时,有时候需要进行加减法运算,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将价格转换成相同的单位。

比如,小明买了一支笔芯,价格是35分,又买了一只橡皮,价格是75分,那么他买这两件物品一共花了多少钱呢?我们可以先将价格转换成相同的单位——角。

1.35分=3角5分;2.75分=7角5分;那么小明买这两件物品花费的钱就是3角5分+7角5分=10角=1元。

因此,小明买这两件物品花费了1元。

3.1.3 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现在,我们就以买文具为例,看一下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小刚和小明是好朋友,他们去文具店买了两支笔芯和一只橡皮,花费了1元2角5分。

他们想知道每支笔芯的价格和橡皮的价格各是多少。

我们设每支笔芯的价格为x分,橡皮的价格为y分,则有:1.2角5分=25分;2.1元=100分;因为他们买了两支笔芯和一只橡皮,所以他们买这三件物品花费的钱就是:x+x+y=125化简得:2x+y=125又因为他们买这三件物品花费的钱是1元2角5分,也就是125分,所以有:x+y=125将x+y=125代入2x+y=125中,得到:2x+125-x=125化简得:x=25代入x+y=125中,得到:25+y=125化简得:y=100因此,每支笔芯的价格是25分,橡皮的价格是100分。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5.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我会搭1(指向目标1)学生活动1淘气用4个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1、先观察,再动手搭一搭。

2、小组交流展示成果:我是这样想的。

(摆一摆、说一说)3、全班汇报展示成果。

教师活动11、出示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方法和策略。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独立探索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动手搭一搭。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活动,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逐步由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发现根据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环节二:我会搭2(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2笑笑用4个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请你动手搭一搭。

1、独立搭一搭。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

教师活动21、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搭一搭2、指导学生利用小正方体探索还原步骤和方法3、指导学生分享、倾听4、及时板书活动意图说明:根据活动1探索出的经验和方法,尝试独立还原立体图形,加深方法和策略的理解和应用。

环节三:我会想(指向目标1、2)学生活动3与同伴交流你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教师活动31、要求学生回顾以上两第四单元观察物体《搭一搭》导学案学习内容搭一搭学习目标1.从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出发,探索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的策略和方法。

2.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学习资源准备4个小正方体随堂记录学习过程我的学习过程:一、我会搭1、淘气用4个正方体搭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2、笑笑用4个正方体搭成了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右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如下,请你动手搭一搭。

二、我会想:和同伴交流你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第一课时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分数互化) (2)第二课时小数的意义(单位换算) (4)第三课时小数的意义(小数数位、计数单位) (6)第四课时试一试(小数的性质) (8)第五课时比大小(小数大小比较) (10)第六课时买菜(小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12)第七课时比身高(小数进位、退位加减法) (14)第八课时试一试(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16)第九课时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18)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第一课时图形的分类(四边形和三角形) (20)第二课时三角形的分类 (22)第三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 (24)第四课时三角形边的关系 (26)第五课时四边形的分类 (28)第三单元小数乘法第一课时买文具(小数乘整数) (30)第二课时小数点搬家(小数点位置移动) (32)第三课时试一试(小数点移动) (34)第四课时街心广场(积与因数的小数位数) (36)第五课时包装(小数乘法竖式) (38)第六课时蚕丝(小数乘整十数、整百数) (40)第七课时手拉手(小数混合运算) (4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第一课时看一看(辨认不同方向的物体) (44)第二课时我说你搭 (46)第三课时搭一搭 (48)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第一课时字母表示数 (50)第二课时试一试(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52)第三课时等量关系 (54)第四课时方程 (56)第五课时解方程(等式性质一) (58)第六课时解方程(等式性质二) (60)第七课时猜数游戏 (62)数学好玩第一课时密铺 (64)第二课时奥运中的数学 (66)第三课时优化 (68)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第一课时生日(条形统计图) (70)第二课时栽蒜苗(条形统计图) (72)第三课时试一试(条形统计图) (74)第四课时载蒜苗(单式折线统计图) (76)第五课时平均数 (78)第六课时试一试(平均数) (80)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第一课时 小数的意义(小数与分数互化)【知识目标】1.结合人民币及米尺体会小数的意义。

(重点)2.掌握十进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难点) 【知识链接】1元 =( )角 1 米 =( )分米 1分 =( )角 1厘米=( )分米 【合作探究】1.出示附图1,动手做一做。

(1)请拿出1元1角。

(2)请拿出1元1角1分。

2.说一说:(1)你知道1.11元是什么意思吗?3.62元呢? (2)谁知道1.11米又是什么意思?5.28米呢? 【自主尝试】 1.出示把“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小数形式)。

其中的3份呢? 2.出示把“1”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 ),也可以表示为( )(小数形式)。

其中的17份呢?小组讨论:说一说:分母是10、100的分数怎样互化成小数? 【精要点拨】把下面的分数化为小数。

101= 10017= 1000135精选范本【思路分析】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子是1,就从“1”往左数出一位点上小数点表示为0.1;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分子是17可以表示为0.17;如果分子是7,不够两位小数记住要用“0”来占位,表示为0.07;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分子是135可以表示为0.135。

【方法宝典】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看分母1的后面有几个0,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不够位数的用0占位),点上小数点,然后在小数点的左边补0就可以了 。

【当堂检测】 一、选一选。

(1)500克猪肉的价格是( )元。

A 、13.5B 、0.135 (2)小明的身高是156( )。

A 、米B 、厘米 二、把下面分数写成小数。

103= 10016=1000257= 10033=三、用0、0、5、8这四个数字和小数点写出两个三位小数。

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第二课时小数的意义(单位换算)【知识目标】1.经历探索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两、三位小数的意义。

(重点)2.能用小数表示物体的长度、质量等等,并能利用小数的意义进行单位换算。

(难点)【知识链接】1米=()厘米1千克=()克【合作探究】观察教材主题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了:【自主尝试】1厘米=()米36厘米=()米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把“厘米”转化成用“米”作单位的?【精要点拨】填一填(1)513克=()千克(2)18克=()千克精选范本精选范本【思路分析】(1)因为1千克=1000克,把1千克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克,也就是10001千克,用小数表示为是0.001千克;513克就是1000513千克,用小数表示是0.513千克。

(2)18克写成分数是100018千克,用小数表示为0.018千克。

【方法宝典】(1)把十进制的低级单位的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数,先把低级单位前面的数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写成小数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化的高级单位的名称。

(2)把低级单位的数换算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低级单位前面的数除以进率。

【当堂检测】 一、判断题。

(1)9厘米可以写成0.9米。

( ) (2)533克=0.533千克。

( ) (3)0.25米= 25厘米。

二、填一填。

875克 =( )千克 6元8角5分=( )元 三、在画线数字中合适的位置点上小数点。

1.数学课本长258分米,也可以说是258厘米。

2.童童的身高是156米,也可以说是156分米。

3.一本童话故事书售价2053元,也可以说2053角。

精选范本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第三课时小数的意义(小数数位、计数单位)【知识目标】1.借助数位顺序表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重点、难点)2.培养学生的数感。

【知识链接】读出下面每个小数。

7.18读作:30.61读作:300.519读作:【合作探究】观察主题图,我发现了:【自主尝试】出示数位表,21.563中各数分别表示多少?并填一填。

“5”表示5个(),也可以表示5个0.1.“6”表示6个(),也可以表示为6个()。

“3”表示3个(),也可以表示为3个()。

小组讨论:小数点右面的各个数位是什么?计数单位是什么?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数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十分位百分位千分位万分位……计数单位……万千百十一(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精选范本【思路分析】小数点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标志。

每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可以写作0.1,0.01,0.001……。

小数部分中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

【方法宝典】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表示十分之几;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表示百分之几;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表示千分之几;右边第四位是万分位,表示万分之几……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都是10。

【当堂检测】一、选一选。

1. 一个小数,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A、十位B、百分位C、十分位2. 一个小数,它的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2,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是()。

A、200.02B、200.002C、200.2二、(1)0.9里面有()个0.1。

(2)0.076里面有76个()。

(3)15.63中“6”在()位上,表示()个();“3”在()上,表示()个()。

三、用8、3、5和小数点可以组成不同的两位小数,请把它们都写出来。

(每个数字在同一个数中不重复使用)。

精选范本精选范本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第四课时试一试(小数的性质)【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重难点)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观察、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合作探究】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为什么0.1米、0.10米和0.100米一样长呢?你们能验证一下吗?同桌先说一说。

2.利用手中的直尺,分别测量出这三个长度,并用不同颜色的纸条表示出来。

3.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交流。

小结:小数的末尾()0或()0,小数的大小()。

但计数单位会发生变化。

【自主尝试】1.出示主题图,我发现了:2.你知道3元和3.00元谁大谁小吗?3.同桌互相说说为什么?【精要点拨】0.3米=0.30米=0.300米精选范本精选范本【思路分析】3分米是103米,可写成0.3米,30厘米是10030米,可写成0.30米,300毫米是1000300米,可写成0.300米。

我们发现:因为3分米=30厘米=300毫米,所以0.3米=0.30米=0.300米。

【方法宝典】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就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当堂检测】一、下面的数中哪些 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能去掉的用斜线划去。

1.305.07 8.02 60.337.500700.09二、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5, 7.02, 9, 20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0.5 = 7.02 = 9 = 20= 三、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1) 23.8米改写成三位小数是23.008米。

( )(2) 在一个小数的末尾无论添上多少个0,小数的大小都不会改变。

( ) (3) 小数的各部分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4) 4.9与4.900的大小相同,计数单位也相同。

( )精选范本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第五课时比大小(小数大小比较)【知识目标】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并能够根据要求将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

(重点)2.运用比较两个小数大小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知识链接】在○里填上>、<或=。

32○34 100○99 231 ○312【合作探究】1.观察教材主题图,他们在干什么?2.你知道他们谁跳得高吗?【自主尝试】1. 试一试、填一填。

0.79 ○0.7 3.45 ○4.352.学生代表汇报。

3.小组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4.我是这样比较的:【精要点拨】例:比一比、填一填。

(1)2.97 ○3.13 (2)3.15○3.68【思路分析】(1)题中的整数部分不同,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所以3.13>2.97,;(2)题中整数部分相同,就要先看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所以3.15<3.68。

【方法宝典】精选范本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字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把几个小数按顺序排列,要先比较它们的大小。

如果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那么把最大的数放到最左边,依次向右排列,中间用“>”连接;如果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那么把最小的数放到最左边,依次向右排列中间用“<”连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