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统编版必修下册高中语文《说“木叶”》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9.《说“木叶”》练习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部编版(2019)

9.《说“木叶”》练习设计-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部编版(2019)

9.《说“木叶”》练习设计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千百年间弦诵不绝的古典诗文,也仿佛一条长河,①。

对于桐庐这个地方,早在南北朝时期,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一文中,就已经有着极为生动的描写了。

诗画不分家。

富春江的涛声,在诗人吟哦声中化成一行行韵脚,而她的浪花溅落到宣纸上,②。

元代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初秋景色。

六百多年前,年近八十的黄公望游历至此,感慨于这里“山峰俊奇,峡谷雄伟”,于是长住下来,用整整四年的时光,走遍富春江两岸的峰峦林壑,绘就了这幅被誉为“画中之兰亭”的山水长卷。

据说,八成画面都取材于桐庐境内的江山景色。

画卷上,天地静穆,远山微茫,江阔波渺,林峦浑秀,草木华滋,村舍茅亭之间,樵夫钓客的身影参差隐现,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

凭借艺术的非凡力量,大自然获得了永恒的生命。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引用比喻夸张B.对偶反复排比C.对偶夸张拟人D.排比引用比喻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①②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村舍茅亭之间的樵夫钓客的身影弥漫着萧散淡泊的诗意”,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答:4.请从我国古典文学中选取任一与桥相关的句子,续写下面的文字。

要求:①紧扣句首观点,符合语境;②运用包括引用在内的至少两种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

桥,是历史冷静的看客。

它见证了繁华与凋敝,见证了得意与落魄,见证了悲欢与离合。

翻开中国古典文学,多少美景、多少情意都与桥息息相关。

答:5.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诗歌的“意象”下定义。

(50字左右)“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我们吟诵一首首优美的诗篇时,脑海里便闪现出一个个事物——“大漠”“孤烟”“明月”“清泉”……我们的联想和想象会被唤醒、驱动,因为它们都是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因为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时,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点染、浸润,传达着一种感化、教育的力量。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课文《说“木叶”》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林庚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描绘出“木叶”的形象。

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会欣赏诗歌中的意象,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学会从文学作品中感受生活,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培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认识自然与人的密切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提升自己的审美品味。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课文《说“木叶”》的基本内容。

分析并欣赏作者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描绘“木叶”的形象。

2.2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运用修辞手法的技巧。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引入新课,简要介绍作者林庚及其作品《说“木叶”》。

提问:同学们对“木叶”有什么印象?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感受“木叶”的形象。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林庚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3.3 合作探讨: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各小组选取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读,分享对“木叶”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3.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同学们从不同角度欣赏文学作品。

3.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升审美品味。

第四章:课后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感受诗歌的美。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2. 分析文章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1. 文章的象征手法的理解与分析。

2.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鉴赏和思考。

三、教学难点1. 象征手法的深度理解和运用。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义:《说“木叶”》的详细讲解。

2. 学生课本: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教师可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

3. 分析象征手法(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如“木叶”的象征意义。

学生可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4. 文学鉴赏与批判(15分钟)学生对文章进行独立鉴赏,思考文章的艺术价值。

教师可提供一些思考题,如:“你认为文章中的象征手法是否成功?”、“你对文章的结尾有何感想?”5. 总结与作业(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文章象征手法的短文。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手法,如《红楼梦》中的“石头”象征意义。

学生可通过小组讨论,对比文章的不同之处。

2. 创作练习(15分钟)学生进行创作练习,尝试自己运用象征手法写一段短文。

教师可提供一些题目,如:“以‘火焰’为象征,写一段描述勇气的话。

”七、课堂互动1.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于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适时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分享与反馈(10分钟)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学生和教师给予反馈和建议。

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八、作业布置1. 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文章象征手法的短文,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及其作用。

《说木叶》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说木叶》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3)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论据;(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3)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和节奏;2. 课文解读: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3. 关键词汇讲解:解释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4. 论证方法分析: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和论据;5. 课后练习: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论证方法;5. 课后练习:布置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2. 课后练习:评估学生的课后练习完成情况;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4.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说木叶》的文本;2. 多媒体课件: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3. 课后练习题:设计相关的课后练习题;4. 小组讨论材料:准备相关的小组讨论材料。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观点和论证方法;2. 问题引导: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4. 情境创设: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9《说“木叶”》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9《说“木叶”》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9《说“木叶”》作业(含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9.《说“木叶"》作业一、小阅读-课内1.比较“木叶”“黄叶"“落木”在诗歌形象上的异同,分别写出其特征。

2.《说“木叶"》在阐述事理的时候,用了哪些方法技巧?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

"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歌山。

”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1.2 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手法和诗意表达。

1.3 提高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和节奏感。

2.2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解释“木叶”在文中的寓意。

2.3 写作技巧: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学习其写作技巧。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景物,思考如何用语言表达其美感。

3.2 课文朗读: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其语言美和节奏感。

3.3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意义,解释“木叶”的寓意。

3.4 写作技巧探讨:让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探讨作者如何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学习其写作技巧。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学生朗读课文,观察其语言美和节奏感。

4.2 学生参与课文解析,理解“木叶”的寓意。

4.3 学生小组合作探讨作者的写作技巧,评估其理解程度。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让学生写一篇观察自然景物的作文,尝试运用象征手法和诗意表达。

5.2 让学生准备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景物的作文,思考如何通过描写来表达其美感。

第六章:教学扩展6.1 对比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自然景物描写的文章,如杜甫的《春望》、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对比《说“木叶”》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6.2 欣赏影视作品:推荐学生观看以自然景物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如《舌尖上的中国》、《向往的生活》等,引导学生关注并欣赏其中的自然景物描写。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诗意表达的理解和感悟。

7.2 创作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根据课文灵感创作的绘画、摄影或其他艺术作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自然景物的感受。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自评: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内容的适宜性以及教学方法的effectiveness有效性。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木叶”在日本文化中的特殊含义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2)分析文章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掌握文章的基本结构,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木叶”在日本文学中的起源和发展。

(2)通过合作探讨,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审美观念。

(3)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解读文本、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受和欣赏。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木叶”在日本文化中的特殊含义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2. 文章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3. 文章的基本结构,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三、教学难点1. 分析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审美观念。

2. 解读文本、分析作者观点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日本文化的发展历程,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木叶”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了解“木叶”在日本文学中的起源和发展。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提到的日本作家和作品,了解其与中国文化的关联。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文章中使用的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2)分享成果: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互动。

4. 案例分析:(1)让学生举例说明文章中的象征意义和审美观念。

(2)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提高审美情趣。

(1)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自己对“木叶”在日本文化中的特殊含义的理解。

2. 分析文章中使用的象征手法,举例说明其作用。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欣赏。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案例分析环节的参与程度、思维活跃性和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说“木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说“木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说“木叶”》学习任务单及作业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落实字词。

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围绕核心概念逐层深入、阐释事理的方法。

3.激发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之情。

【学习任务】任务一:了解作家和作品1、知人论世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人,现代诗人、古代文学学者、文学史家。

北京大学教授。

1933 年秋出版了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1934 年以后,他作为一名自由诗体的新诗人尝试新的格律体,先后出版了《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还出版过《春野与窗》《问路集》等 6 部新诗集。

作为一名学者,林庚教授的研究主要涉及唐诗、楚辞、文学史等方面,显示出诗人学者的独有特色,他将创作新诗和研究唐诗统一起来。

在唐诗研究方面,他提出的最著名的论点是“盛唐气象”。

他在古典文学上的研究成果有《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

2、解题“木叶”即“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

由于作者是一个学者,也是诗人,有着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联想力,因而对“树”与“木”、“树叶”与“木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所造成的诗的意境的差别,做出了极为精细的美学辨析,使我们对古诗词艺术中的精微之处有了更深的体察,值得我们借鉴。

任务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1、标注字音,朗读课文袅袅....涔.阳窸窣..灼灼照浦.亭皋.万应锭.迢.远褒.寒砧.言筌.2、解释词义袅袅——形容微风吹拂的样子。

灼灼——明亮鲜艳的样子。

寒砧——寒秋的捣衣声。

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凄凉萧瑟的景象。

砧,捣衣石。

亭皋——水边的平地。

亭,平;皋,水旁地。

萧萧——此处形容草木摇落的声音。

窸窣——象声词。

文中指叶落的细小的声音。

歧路——岔路。

冉冉——形容枝条柔弱下垂的样子。

翩翩——飞舞的样子。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说“木叶”》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对“木叶”的描绘和表达方式。

(2)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诗意,体会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课文背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合作学习,学会欣赏散文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珍惜生活,关注自然。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说“木叶”》的基本内容,掌握作者对“木叶”的描绘和表达方式。

2. 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诗意,体会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诗意,体会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2. 学会欣赏散文的美,培养审美情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说“木叶”》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齐读课文,猜测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生僻词语和句子。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和诗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1)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交流欣赏散文的心得。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散文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说“木叶”》,巩固学习内容。

2. 结合课文,思考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见解,写一篇读后感。

3. 推荐一篇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课文中的象征意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实例,掌握散文欣赏的方法。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说“木叶”》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便导入新课。

《说“木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本解读能力:通过分析课文《说“木叶”》,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汉字分析方法,能够独立解读和分析汉字的内涵和特点。
2. 文化传承意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感。
(1)针对汉字结构分析的难点,通过多媒体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汉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汉字的内涵。
(2)针对汉字分析方法运用的难点,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分析课外的汉字,巩固所学方法,提高自主解读能力。
(3)针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难点,采用分组讨论、小组分享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启发思维,体会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 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说“木叶”》这篇课文的学习资料,以及与课文相关的汉字分析教材或学习资料。
2. 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汉字演变过程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讲解。
3. 实验器材:如果课程中涉及到实验,如汉字书写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毛笔、墨水、纸张等。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说“木叶”》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说“木叶”》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说“木叶”》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汉字的基本结构和演变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学案1: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

学案1: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

《说“木叶”》导学案【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梳理文章思路,整体把握作者观点。

2.训练学生筛选概括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3.认识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理论,从而增加提升古典诗歌鉴赏能力的方法积累。

【学前准备】一、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提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

(阅读文章第5段)诗歌中的形象,即意象,具有暗示性。

意象无论在任何诗人笔下,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意思,具有了一定约定俗成的意义,它们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化入了中国人的思维。

“木”“叶”如此,更有其他意象。

如松、菊、梅、竹、兰等多用来表达高洁情操,关山、杨柳、兰舟、长亭等物多用作挥写离别之苦,而南山、幽居、禅寺等则多与隐逸情怀相连。

这些意象呈现出丰富多彩、相对稳定的含义,从而为我们理解诗歌内容提供很大帮助。

二、诗歌意象“意象”一词是诗词欣赏的一个重要概念。

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了诗人主观意志思想情感的客观物象。

三、作家作品林庚先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1933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自由体诗集《夜》。

此后,林庚陆续出版了《春野与窗》《北平情歌》《冬眠曲及其他》《林庚诗逊等诗集和诗、论合编的《问路集》及诗性哲理随笔《空间的驰想》。

学生们这样回忆自己的老师:80年代初,林庚先生给那时的师兄师姐上了一堂“告别课”。

为了这一堂课,林先生整整准备了一两个月。

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本来已经不用备课,可是先生说要讲出最高的水准来,必须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好教案。

讲完这节课,先生回家后大病一场。

贺知章那首名诗《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正是因为林庚的挖掘,在课堂上传于学生,而后选入小学课本,最终家喻户晓的。

人物评价:燕园,少了一位良师;天堂,多了一位诗人。

――载自北京大学校园网静希师首先是一位诗人,是一位追求超越的诗人,超越平庸以达到精神的自由和美的极致。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

《说“木叶”》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日本文化中的“物哀”思想。

2. 激发学生对《说“木叶”》这一课的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日本文化中的“物哀”思想。

2. 引入《说“木叶”》这篇文章。

教学步骤:1. 向学生简单介绍日本文化中的“物哀”思想,解释其在日本文学和艺术中的重要性。

2. 向学生介绍《说“木叶”》这篇文章,说明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木叶”在日本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作者介绍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作者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培养学生对作者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杜甫作品中体现出的“木叶”意象。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杜甫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强调其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

2. 引导学生分析杜甫作品中体现出的“木叶”意象,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木叶纷纷下”。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和思考情况。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说“木叶”》一文的内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对文本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教学内容:1. 分析《说“木叶”》一文的内容和结构。

2.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分析《说“木叶”》一文的内容和结构,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论点。

2. 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木叶”象征日本民族的坚韧和生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讲和思考情况。

2.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课堂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说“木叶”》一文的主题和意义。

教学内容:1.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说“木叶”》一文的主题和意义。

《说“木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是否对诗歌背景、诗人简介有清晰的认识。
-对“木叶”意象的解读是否深入、准确。
-对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的分析是否到位。
-文章结构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流畅。
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具体改进建议,如加强文献查阅、注意文章逻辑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
2.对学生创作的诗歌进行评价,重点关注:
-是否遵循诗歌的基本格律。
-是否体现学生对“木叶”意象的理解和感悟。
-情感表达是否真挚、自然。
对诗歌的优点给予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创作。
3.对学生的文章进行批改,注意以下几点:
-是否对不同时期“木叶”的象征意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文章结构是否合理,论述是否清晰。
-是否结合拓展材料进行论述,观点是否有新意。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说“木叶”》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注意过树上的‘木叶’吗?它们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展示一些关于秋天树叶变化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木叶”的意象。
简短介绍“木叶”在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意义,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诗歌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说“木叶”》的基本概念、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过程:
讲解《说“木叶”》的背景,包括诗人的时代背景和创作意图。
详细介绍诗歌的韵律、意象和艺术手法,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木叶”在诗中的象征意义。
3.诗歌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说“木叶”》的特性和审美价值。
-现代诗歌中自然意象的运用,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较古典与现代诗歌在自然意象表达上的异同。

9《说“木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9《说“木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高中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
4.教学时数:1课时(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通过《说“木叶”》这一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业创造性和思维深度: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对作业中的新颖观点和深入分析给予肯定。
-作业完成的质量:根据学生的努力程度和作业的质量,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反馈。
板书设计
1.课文基本内容:
-《说“木叶”》
-作者:朱自清
-主题:木叶意象,表达人生无常、事物变迁的感慨
2.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比喻: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举例:课文中的“木叶”意象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2)对课文艺术手法的鉴赏:学生可能对课文中的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讲解。
举例:课文中的比喻手法如何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领悟:学生可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思想了解不多,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讲解。
举例:课文中所体现的道家思想、禅宗思想等的内涵。
(4)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如何激发学生对《说“木叶”》这篇课文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主动性,是本节课的另一个难点。
举例: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组织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音响等。
-学生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课堂互动和资料查询。
-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9《说“木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9《说“木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3)运用方法解读古典诗词:学生对于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读古典诗词可能存在困惑。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独立解读古典诗词。
(4)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对比分析、小组讨论等批判性思维活动。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为突破以上难点,教师应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感共鸣、小组讨论等,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木叶”的意象及其演变,感知作者的情感表达,掌握解读古典诗词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木叶”意象相关的实际问题。
2.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 ③解读古典诗词的方法:通过教授解读古典诗词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情感和艺术特点,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板书设计:
标题:《说“木叶”》
1. 木叶意象的演变过程:
- 实写:描述木叶的形态、色彩等
- 虚写:寄托作者的情感、寓意等
2. 作者的情感表达:
- 描述“木叶”的特点
- 表达作者的情感寄托
七、课堂
1. 课堂评价
(1)提问: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课堂上的重点和难点,我会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检验他们对于“木叶”意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观察: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密切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表现。例如,在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我会注意学生们的交流互动、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统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说“木叶”》(教学设计)+高一语文同步(统编版+必修下册)

《说“木叶”》教学设计1.了解本文文体、作者及其学术成就。

2.把握文章观点,理清文章思路,理解作者说理的层次与逻辑,体会作者阐释说明的严谨准确以及逻辑推理的缜密有序,感受科学精神,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体会文中所举诗句的意蕴,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征。

情境设置:中国古代有“立象以尽意”的说法,黑格尔关于美与艺术的定义,与诗的意象理论也是相通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意象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主、客观融为一体的形象。

中国诗学一向重视“意”与“象”的关系,意象成为诗人情思的载体。

本文细致入微地分析“树叶”“木叶”“落叶”“落木”等意象的不同意味,探讨中国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特点。

新课铺垫激趣导入:酷爱书画的宋徽宗要求大臣以“深山藏古寺”为题目,有两幅画脱颖而出,但桂冠只有一个,你认为宋徽宗会给哪幅画呢?总结:没有画古寺的那幅画好,古希腊诗人说:诗是有声画,犹如画是无声诗。

诗歌和绘画都讲究留有空白给人暗示,意境方可延伸得无穷无尽,使观者生出无尽的遐思妙想。

今天我们学习林庚 先生的《说“木叶”》,研究古代诗人借 “木叶”传达的丰富意蕴。

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国古代的诗论特别重视诗歌语言的这种启发性,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太凿。

一览无余的作品算不上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

一个懂得艺术的鉴赏者,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图画,也可以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真意。

——袁行霈《言意与形神》明确文体:文学评论或文艺评论,指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探讨、体会、评价的科学研究活动,又是指反映这种研究成果的一种文章样式。

作用是揭示艺术现象中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探讨艺术创作的方法和规律,以提高文艺创作的水平;还要帮助读者正确理解作品,培养和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健康的艺术情趣。

有诗歌评论、小说评论、散文评论、戏剧评论、影视评论等。

作者简介:林庚(1910- 2006), 字静希。

现代著名诗人、诗歌理论家、文学史家,在文学、哲学、佛学、诗文、书画诸方面都极具造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人教必修下册高中语文作业设计-说“木叶”[基础运用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同一个人,遇上急事可能会闯红灯,但若在开车,再着急往往也能遵规守矩;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________,但在高铁上却能全程禁烟。

违法成本不同,执法刚性也不同。

这启示我们: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

文明是管出来的。

因此在权利与义务的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受文明,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

许多人羡慕欧美国家立法保护小动物,殊不知养犬人身上背负的义务条款数不胜数:上保险、打疫苗、戴口套,等等。

不仅如此,如果狗闯祸或由于主人的疏忽使他人受到伤害,狗主人除了会面临高额罚款,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

在现代社会,( )。

文明是管出来的,还因为管理缺失导致的“公地悲剧”“破窗效应”,现实中________。

在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一街之隔,常有静谧与脏乱差的________,这是持续治理与“放弃治疗”的区别。

正因为醉驾入刑,“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在中国________;正因为制度持续发力,欠债不还的老赖开始减少;正因为有严密的监管体系,人们对网购的信任指数越来越高。

“一时不文明,时时受约束;一处不文明,处处受阻碍”,只有形成这样的鲜明导向,才能让文明的举止始于自发、成于自觉。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在权利与义务的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福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

B.因为在权利与义务的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受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

C.因此在权利与义务的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受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

D.因此在权利与义务的两端,人们往往愿意享福文明的成果,却不愿承担文明的成本。

B[A项,“享福”和“成果”搭配不当。

C项,这句话和前文的关系是:前文是结果,这句话是原因,所以“因此”运用不当。

D项,“因此”运用不当,“享福”和“成果”搭配不当。

]2.下列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法律规则要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不逾矩、懂规矩B.知边界、明事理、不逾矩、懂规矩要让更多的人知道C.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要让更多的人知道D.法律规则要让更多人知边界、明事理、懂规矩、不逾矩D[“不逾矩”“懂规矩”的顺序排列不合逻辑,应该把“懂规矩”放在“不逾矩”前面。

同时,上文所举事例是关于法律对养狗人的管束的,所以这里用“法律规则”作主语更好。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吞云吐雾比屋可封迥隔霄壤蔚然成风B.喷吐云雾比屋可封迥隔霄壤靡然成风C.吞云吐雾比比皆是霄壤之别蔚然成风D.喷吐云雾比比皆是霄壤之别靡然成风C[吞云吐雾:形容人吸鸦片、香烟时喷吐出浓重烟雾的样子(含讥讽意)。

喷吐云雾:多用来形容吸烟,因吸烟时喷吐出的烟像云雾一样。

比屋可封:比喻社会安定,民俗淳朴。

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

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霄壤之别: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迥隔霄壤:如天上和地下之间的距离。

这个成语强调距离远。

蔚然成风:形容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风气(多指好的)。

靡然成风:指群起效尤而成风气。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①,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②,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A.①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②不知不觉之中它在影响着我们B.①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②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C.①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被交织组合起来②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D.①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被交织组合起来②不知不觉之中它在影响着我们B[第①个横线前语境中主语是“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所以应用“把字句”陈述;第②个横线后主语“它”代指②横线前的“言说”,结合前后语境,故应该选用“它……”的句式。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我国古代《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这就是说,音乐是人的主观情感的表现,而这种情感①。

这种解释,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当然,②,如琵琶曲《十面埋伏》中描写军旅之声,二胡曲《空山鸟语》中模仿鸟鸣之声;而更多的乐曲是并不直接再现什么生活景象,而是表现某种情绪和感情。

与其说二胡曲《二泉映月》是再现无锡惠泉的月夜景色,倒不如说它是③。

即使在上述描写性的乐章里,也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充满创作者的感情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这就是说”意味下文是对上面引文的阐释,根据引文中“人心之动,物使之然”“感于物而动”可以推知第①空内容。

“当然”有轻微的转折的意味,表示下文所说的是和上文不同的另一种情况,根据下面所举的例子,以及“更多的乐曲是并不直接再现什么生活景象”,可以推知第②空内容。

根据“与其……再现……”,并且结合上文“表现某种情绪和感情”,可以推知第③空大体内容,但第③空要结合《二泉映月》的具体内容。

[答案]①则是由外界客观现实所激发起来的②也有直接描写现实景象、模仿生活音响的乐章③表现一个贫苦艺人被此情此景激起的哀怨之情6.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青年应捕捉机遇,投身产业变革的前沿。

材料:面貌梦想未来激情飞扬挑战自我意气风发乐于奉献张扬个性和谐美好秀出我风采我要飞得更高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我要飞得更高”,青年应挑战自我,追寻激情飞扬的梦想。

“秀出我风采”,青年应具张扬个性,展现意气风发的面貌。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青年应乐于奉献,创造和谐美好的未来。

[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林庚:“追寻那一切的开始之开始”李建立①林庚不仅是诗人,而且是博通古今的文学大师。

他的经历中有很多“突然”,可是,这许多的“突然”里面,有着更为深邃的“自然”。

②1930年,在清华大学物理系读完二年级的林庚自愿转到了中文系。

据老先生晚年的回忆,他中学时主要兴趣在理科,醉心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科学新成果,想借以探寻未知世界。

至于转系,竟是丰子恺的漫画惹的“祸”,加上读了郑振铎为《子恺漫画》写的序,他感觉到了文学的巨大力量,对中国古典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这样,他走上了漫长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之路。

③林庚此时正迷恋旧体诗词创作,他的作品得到了教词选课和诗选课的俞平伯先生和朱自清先生的赏识。

林庚在赞誉中保持了必要的清醒。

在他看来已经蜕化为日常生活点缀、消遣和应酬工具的旧体诗词,无法承载其经验的表达,于是在转入中文系的次年开始转向自由诗创作。

④1933年,林庚从清华中文系毕业,留校担任中文系主任朱自清先生的助教,并为闻一多先生的国文课批发学生作业。

他此时写出了诸如《朦胧》《夜行》等名作,受到沈从文等先生的推崇,林庚也由此时成为诗坛健将,他的自由体新诗和朱自清、闻一多、俞平伯、林徽因、卞之琳、何其芳等同发于《大公报》文艺副刊的诗特刊。

他的毕业论文也是第一本新诗集《夜》,由闻一多先生亲作封面,并由俞平伯先生写序。

⑤九一八事变后,林庚在抗日救亡运动中为全校写战歌,写出了“为中华,决战生死路”这样铿锵的句子,并随请愿团赴南京要求国民政府抗日,曾绝食于南京。

鼓动林庚的除了拳拳爱国心外,就是他崇尚自由的精神。

呈现在他的写作里,就是对创造的渴望。

林庚由古体诗词转向自由诗自然与此有关,不过,还应看到,他创作的转向与当时诗坛狂飙突进的风尚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⑥对于这种诗坛的“革命”,林庚有着独特的见解,即“任何一次成功的革命如果没有伴随与之俱来的成功的建设,革命也便往往难免是短命的。

”而“建设”又谈何容易。

作为一名自由诗的杰出实践者,林庚自然知道重新探索的艰难。

1935年,在包括著名诗人戴望舒在内的诸人的不解和劝阻中,林庚开始了对格律体新诗的创作和研究。

他1936年出版的《北平情歌》,曾得到很高的评价,有人认为它“不但是新诗音律的胜利,而且也是诗的胜利。

”后来他提出的格律体新诗理论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参照。

歌德说,“谁要伟大,必须聚精会神/在限制中才能显出来身手/只有法则能给我们自由”。

⑦单单这终生执着探索的精神就足以让后来者肃然起敬。

这也正是先生终生践行的座右铭:“之所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太多的灰烬却是无用的;/我要寻问那星星之火之所以燃烧,/追寻那一切的开始之开始!”(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资料链接】①林庚与季羡林、吴组缃、李长之在早年并称为“清华四剑客”,与吴组缃、王瑶、季镇淮并称为“北大中文四老”。

林庚在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研究中国文学史,其中楚辞和唐诗研究是他的双璧,留给了后人“太阳般明朗的形象”。

(选自《林庚:林间学者的诗人情怀》)②为着这“最后一课”,在讲台上已躬耕了五十余年的先生,整整准备了一个月。

先生开讲那日,名流如云,燕园为之拥塞,场面极一时之盛。

整整一节课,先生只讲了一首诗,然而,却讲得激情飞扬。

在先生的讲授中,长眠千古的屈子和诗仙奇迹般地得以复活,带着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精魂,洞穿时空,直击今人的心灵世界。

然而,也正是这堂课之后,先生就大病一场,倒下了,休养了好长一段日子。

(选自《林庚:布衣情怀》)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林庚走上文学创作和研究之路,并取得卓越的成就,与他对文学的浓厚兴趣密切相关。

B.林庚才华横溢。

林庚在旧诗词和自由诗创作方面均有所建树,因其《朦胧》《夜行》等诗而成为当时的诗坛健将。

C.林庚对古典诗词情有独钟。

做学生时创作旧体诗词,受到老师赏识;做教授时讲解古典诗词,让学生刻骨铭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