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选择1要点

合集下载

心理学选择1

心理学选择1

心理学选择1-2041.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D)A.学生的学习兴趣B.学习动机C.教师的工作压力D.教师的社会地位2.1877年(D)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A.赫尔巴特B.赫尔巴特C.桑代克D.卡普切列夫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A)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B)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D)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6.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

(C)A.实验教育学B.教育社会学C.心理测量学D.程序教学7.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搭配恰当的一组是(A)A.桑代克——联结说B.格式塔——场论C.勒温——完形说D.奥苏伯尔——认知法现说8.以下几项中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D)A.气质B.性格C.自我调控系统D.图式9.皮亚杰是的心理学家。

(B)A.匈牙利B.瑞士C.瑞典D.美国10.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已经获得客体永久性。

(A)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11.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12.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C)A.乌申斯基B.赞科夫C.维果斯基D.柯尔伯格13.“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来的。

(D)A.赞科夫B.列昂捷夫C.鲁利亚D.维果斯基14.埃里克森是国学派的心理学家。

(C)A.美国行为主义B.法国精神分析C.美国精神分析D.德国行为主义15.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D)A.四个阶段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D.八个阶段16.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A)A.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B.自主与羞怯C.勤奋感与自卑感D.友爱亲密与孤独17.运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出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心理学家是(C)A.德国的赫尔巴特B.美国的埃里克森C.美国的柯尔伯格D.德国的柯尔伯格18.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哪一个道德发展水平?(B)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好孩子水平19.以下关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A.这种理论是根据美国社会的情况作出的划分;B.该理论中的每个阶段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必经阶段,且具有不可逆性;C.柯尔伯格认为人的各个道德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不一致;D.柯尔伯格的理论反映出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1.学习理论:学习是认知和行为的变化,学习理论研究学习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认为学习是通过环境的激励和惩罚来形成的;认知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思维过程,侧重于理解和记忆;社会认知理论则关注观察学习和模仿的影响。

2.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过程。

经典的理论有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者有指导意义,可以帮助他们理解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发展需要,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

4.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态度。

它研究个体与他人的互动、归属感和态度形成等问题。

教育中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帮助理解学生间的关系、合作学习和学校氛围等因素对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5.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对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教育政策等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估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各种测量工具和方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态度,从而提供改进教学和学校管理的依据。

6.教育心理学与教学实践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设计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材料,提供恰当的反馈和支持,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7.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在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得到应用。

例如,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自我调节能力,解决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改善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心理健康等。

总之,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问题的学科,它涉及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评估等多个领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行为的改变,并强调通过刺激-响应机制来塑造行为。

重点研究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2.认知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并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重点研究注意力、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

3.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注重观察学习和模仿。

重点研究观察学习、模型角色和自我效能。

二、发展心理学1.认知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重点研究儿童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和思维发展。

2.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代表人物为维果茨基和布鲁纳。

重点研究社会化和情感发展。

3.个体差异与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差异对发展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为贝洛斯基和埃里克森。

重点研究个体差异、身份认同和学业决策。

三、学习策略1.组织与选择策略:帮助学生将学习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结构,并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方法。

2.目标与计划策略: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

3.监控与调节策略: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并采取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四、教学评估与测验1.教学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改进教学过程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测验与评测:使用测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价,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

五、学习障碍与特殊教育1.学习障碍:指学生在一些学科领域或学习方面存在明显困难的情况,可能是由认知、语言、学习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所导致。

2.特殊教育: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六、情绪与动机1.情绪与学习:情绪对学习有重要影响,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创设积极的情绪氛围。

2.动机与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教育者应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机会。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最新版)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最新版)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3、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P9—12(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补充发展时期30-—50年代见课本P10)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补充成熟时期60年代见课本 P10)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4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

教育心理学 知识重点、要点

教育心理学 知识重点、要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1.五要素:学生(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教师、教育媒体、教育内容、教育环境。

学习与教学三个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预测评价、监视分析、检验反思)。

2.心理发展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不平衡性、差异性3.心里阶段依照心理特征、主导活动。

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儿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4.学习准备:纵向、横向两个维度。

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心里、心理发展的水平特点。

5.关键期:2岁口头语,4岁形状知觉形成,4-5岁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里特征。

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8.自我意识成分:自我认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意志成分)(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监控9.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10.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存在着个体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的个别差异。

11.斯坦福-比纳量表12.智力差异:个体差异(类型差异、水平差异、表现早晚的差异)。

群体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13.性格: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之间相适应的习惯化行为方式。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14.性格差异表现: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行为的控制与调节)。

15.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的学习类型:智慧技能(用一对外界符号、信息加工处理)、动作技能、言语技能、认知策略、态度(选择倾向性)16.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知识、技能、行为规范的学习17.联结学习理论: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效果律、练习律、准备率)。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论(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强化、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18.认知学习理论:苛勒完形-顿悟说。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1、1903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2、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3、俄国,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4、俄国,卡普杰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比桑代克早20多年。

5、维果斯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发分支研究,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并提出“最近发展区”。

6、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的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7、20年代初,廖世承借鉴因果的教育心理学,1924年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8、1926年,陆志韦翻译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概论》9、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10、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目的更明确;持久性明显发展;精确性提高;概括性更强。

11、皮亚杰,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1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感知运动阶段(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形式运算阶段(11-16)。

13、皮亚杰提出成熟、练习和经验、社会性经验、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的平衡过程这四个因素对个体发展有影响。

14、维果斯基的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心理发展观、内化学说、教育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15、维果斯基区分了: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和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

16、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于个体的一生分为:学习信任阶段(从出生道18个月左右);成为自主者的阶段(18个月-4);发展主动性阶段(4-6);变得勤奋的阶段(6-12);建立个人同一性的阶段(12-20);承担社会义务的阶段(20-24);显示充沛感的阶段(24-50);达到完善的阶段(50以后)。

17、斯滕伯格认为,智力是使个体产生适应环境的行为的心理能力,产生这种适应行为的心理机制是信息加工活动的元成分,操作成分和知识习得成分的协同作用。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探讨了人类学习、教学、发展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动机以及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环境等。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和教学策略三个方面,介绍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认知发展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和结果来学习,强调学习者的观察和模仿能力,例如师徒教学、观摩学习等都是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教学策略。

2. 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主要关注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根据儿童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的特点,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

例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师可以提供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教学内容和活动,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和反馈机制来形成特定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提供明确的目标,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惩罚,以加强或削弱某种行为。

2.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习者是积极主动的,通过个体的思考、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来获得新的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合作、讨论和探究,以促进知识的建构。

三、教学策略1. 多元智能教学:多元智能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类型,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式。

例如,结合视觉、听觉、运动等多种智能类型来设计教学活动。

2. 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实践。

例如,在学习英语口语时,可以设置一些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情景中进行对话实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 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别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例如,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个别训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总结: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研究了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语文教育硕士《教育心理》知识点

语文教育硕士《教育心理》知识点

一、选择(45分)
1、教育心理学主要内容:教师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学习
心理
2、加涅对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
运动技能
3、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生理基础,大脑结构):
4、马斯洛、罗杰斯认为有什么样的需要才学习?(马:个体自我
实现的需要;罗:个体内部需要)
5、所学知识的遗忘。

(怎样解释遗忘)
忘掉的原因:
6、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包括四个阶段:(课件上有)
7、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图示通过同化和顺应方法来丰富…
8、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四个发展阶段,期中第一阶段的六个亚
阶段:(课件上有)
9、语言的早期学习通过模仿和鼓励、强化方式来学习。

10、学习的策略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11、倒摄抑制:当后面所学的信息干扰了先前所学信息在记忆中的
保存,这种现象叫做倒摄抑制。

前摄抑制:当所学的信息干扰了后面信息的学习时,就出现前
摄抑制。

12、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期中陈述性知识包括:符
号表征、命题、概念。

13、埃里克森人的发展包括八个阶段:(课件上有)
14、“学习”理论学派:格式塔(苛勒用黑猩猩实验)---顿悟学习;
桑代克---试悟学习
15、概念形成的两种方法:假设检验、样例原型。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师出汇总:教育心理学复习要点(一)师出教育教育心理学概述基本内涵研究对象&内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同时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具体来说包括:a.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问题;b.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c.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d.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发展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是1877年出版的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1903年,桑代克出版《教育心理学》该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由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桑代克也因此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三、成熟时期:学科体系基本形成(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客观性、系统性、教育性、理论联系实际等原则,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心理发展概述一、个体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一)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题1. 连续性与阶段性。

2. 定向性与顺序性。

3. 不平衡性。

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劳伦兹首先提出了关键期的概念)4. 差异性。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填空题1.童年期。

2.少年期。

也被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填空题3.青年初期。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瑞士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学科,对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是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作用教育心理学是关注教育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探讨学习者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特点、行为规律以及影响这些特点和规律的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在于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惩,以促进良好的学习行为的养成。

2.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脑认知活动的心理过程,强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启发性教学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社会交往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与兴趣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时产生和维持的内在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供成功体验和设立明确目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2.兴趣与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领域或主题的主动投入与追求。

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律,从而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方法,创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2.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为教育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3.个体辅导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提供个体化的辅导和支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大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大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大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和规律的学科。

在大三这个阶段,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知识点对于了解学生特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大三学生需要了解的几个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知识点一:学习理论学习是个体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学习理论主要研究学习的过程和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

大三学生需要了解几个重要的学习理论。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认为学习是外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刺激和强化可以塑造和改变行为。

2.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思考、注意力、记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学习过程中个体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十分重要。

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学习不仅通过自身经验,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模仿、观察者的反馈和激励都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知识点二: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

大三学生需要了解几个阶段的发展特点。

1.婴儿期(出生至两岁):婴儿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最快速的阶段,婴儿通过感官和运动发展,理解力和语言能力逐渐增强。

2.幼儿期(2岁至6岁):幼儿期是社会化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开始学会语言、控制情绪,发展社交技能。

3.儿童期(7岁至11岁):儿童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阶段,儿童逐渐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4.青少年期(12岁至18岁):青少年期是身心发展最为剧烈的阶段,青少年在社会和学业方面面临许多挑战,自我认同和生涯规划成为重要任务。

知识点三:智力和学业成就智力和学业成就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

了解智力和学业成就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三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可能的问题。

1.智力:智力是个体在认知、问题解决和学习方面的能力,通过智力测试可以对个体的智力水平进行评估。

2.学业成就:学业成就指个体在学校中的学习表现和成绩,学业成就受到认知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多个因素影响。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旨在揭示教育活动中的心理机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科学原理。

下面将介绍一些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学习的过程、机制和规律。

其中,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认知学习理论则强调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重视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和思维过程。

二、记忆与遗忘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而遗忘是记忆的敌人。

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的强度和持久性受到信息的重复、编码深度和意义的影响。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育者应该设计合理的复习计划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动机与情感
动机和情感是影响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

动机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达成学习目标;情感则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和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因此,教育者需要了解学生的动机和情感需求,设计符合其特点的教学活动和环境。

四、教学方法与评价
基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

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教育者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目标制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

总结
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涉及广泛,包括学习理论、记忆与遗忘、动机与情感、教学方法与评价等方面。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教育心理学的核心知识点,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

希望本文介绍的教育心理学知识点能对您有所启发和帮助。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学习、发展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的学科。

它关注人的认知、情感、社交以及行为方面的问题,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教育过程中的各种情境和挑战。

下面将介绍一些教育心理学的重要要点,有助于加深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

1.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生命周期内的身心变化和发展规律。

它关注人的认知、社会情感以及道德发展等方面,为教育者提供了有关不同年龄段儿童和青少年特点的重要信息。

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可以帮助教育者制定更合适的教育方案和教学策略。

2.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探讨了个体学习的过程和规律。

其中,行为主义理论强调通过刺激和反应建立学习,认知学派则关注个体内部的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过程。

教育者可以根据学习理论的指导,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

3. 认知发展认知发展理论研究了个体的思维能力和心智成长过程。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学生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可以帮助教育者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社会情感发展社会情感发展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情感、社交和道德发展。

良好的社交技能和情感调控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提供积极的人际关系支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与社会意识。

5. 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衡量教育成效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

它可以通过测试、观察和问卷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和素质信息。

教育者可以通过评估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优化发展。

6. 教育干预教育干预是指教育者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和心理问题而采取的专门措施。

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教育干预可以包括个别辅导、小组讨论、培训课程等。

教育者通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增强其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7. 教育环境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学选择题

心理学选择题

⼼理学选择题⾼等教育⼼理学考试要点第⼀章1.动机、需要、兴趣和世界观等⼼理成分属于( A )。

A.⼼理动⼒2.从⼼理学的⾓度看来,⼈们平时表现出来的满意、喜爱、厌恶等主观体验属于( C )。

C.情绪3.( B )是⼀种对事物进⾏深⼊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B.兴趣4.⼈在认识客观世界时,能在活动中有⽬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

这种⾃觉的能动性,是⼈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理学把这种⾃觉地确定⽬的,并为实现⽬的⽽有意识地⽀配和调节⾏为的⼼理过程,叫做( A )。

A.意志过程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C⼈在清醒的时候,不存在⽆意识的⼼理现象6.唯理论的代表⼈物是( A )。

A.笛卡尔7.( B )主张⼼理学应该研究⼈们的意识经验,并把⼈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

B.构造主义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C.经验论否认客观的物质世界是外部感觉的源泉9.⼈不仅能直接感知个别、具体的事物,认识事物的表⾯联系和关系,还能运⽤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去间接地、概括地认识事物,揭⽰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这是由于⼈有( D )。

D.思维10.在个体⼼理系统中,最具有稳定性的是( D )。

D.⼼理特征⾼等教育⼼理学考试要点第⼆章1.我国对桑代克的教育⼼理学理论和测验技术进⾏研究、认识和清理批判是在( A )。

A.教育⼼理学的改造期2.⾼等教育⼼理学的研究⽅法应该符合我国的教育⽅针和教育原则,能够在⽇常教育⼯作中发挥积极的作⽤。

这体现了⾼等教育⼼理学⽅法论的( D )。

D.教育性原则3.有⽬的地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了解其⼼理活动发⽣、发展过程的⽅法,叫做( D )。

D.观察法4.有⽬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定的条件,主动地引起或改变某种⼼理活动,从⽽进⾏分析研究的客观⽅法叫做( D )。

D.实验法5.⽤具有⼀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的⼼理特征进⾏测量和评定的⽅法叫做(A)A问卷法6.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了解并分析其⼼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法叫做(A)。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育心理学重点第一章绪论填空、单项选择:1.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3.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是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标志4.心理学历史可以分为哲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的创立和开展时期多项选择:1.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人格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人格包括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4.心理学主要研究方法: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临床法和个案法简答、论述:1.论述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一、高尚的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那么,以及及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

二、广博的知识深厚广博的知识积累是教师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三、完善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教师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治理构造、情感意志、行为修和道德意识的内在倾向性。

四、全面的能力 1.教育教学的能力;2.组织管理的能力;3.系统学习的能力。

五、专业的技能 1.教学设计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教学监控技能;4.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5.教学评价技能;6.教学研究技能;7.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

2.教师应掌握的心里辅导技术?一、关注技术:关注是心理辅导的首要技术之一。

二、倾听技术:学会倾听是心理辅导的先决条件。

倾听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要鼓励学生多讲话;②要让学生感到你愿意听他讲话;③要尽量从学生的角度来感受他们讲话时的内心体验;④谈话时要注意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的配合。

三、沉默技术:〔克制群体压力〕沉默技术的作用在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及空间去反省自我,思考其个人成长的问题。

四、宣泄技术:是指学生将淤积已久的情绪烦恼倾述给辅导教师的过程。

五、探讨技术:是辅导教师帮助学生积极认识、思考其成长中的挫折及障碍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

教育心理学必背知识点一、引言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规律和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应用科学。

它涉及学习理论、学习者特征、教学方法、评估与评价等多个方面。

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学习者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理论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经典条件作用:由巴甫洛夫提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关联。

- 操作条件作用:由斯金纳提出,侧重于强化和惩罚在行为形成中的作用。

- 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提出,强调观察学习和模仿的重要性。

2. 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提出,认为学习是个体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

- 信息加工理论:强调知识在大脑中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过程。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互动和社会文化参与来构建自己的理解。

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三、学习者特征1. 认知特征- 智力水平:影响学习者处理信息的速度和效率。

- 学习风格:不同学习者偏好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如视觉、听觉或动觉。

- 先验知识:学习者的背景知识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有重要影响。

2. 情感特征- 自我效能感:学习者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念。

- 动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对学习者的学习投入和成效有显著影响。

- 情绪状态:情绪波动可能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集中和学习效果。

3. 社会文化背景- 文化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可能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动机。

- 社会支持:家庭、同伴和社区的支持对学习者的学业成就有积极作用。

四、教学方法1. 直接教学- 教师主导,系统传授知识,适用于需要掌握特定技能或知识点的情况。

2. 探究式学习- 学习者通过提问、探索和研究来主动构建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 学习者在小组内协作,通过交流和讨论共同完成任务,促进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

高中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高中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高中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高中教育是一个关键的阶段,学生面临着许多身心发展的挑战和问题。

了解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对于教育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中教育心理学的要点,以便教育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学生的发展。

1. 青少年身心发展:青少年身心发展是高中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这一阶段,青少年经历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正处于寻找自我身份和建立自我认同的阶段。

教育者需要理解这些变化,并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

2. 学习与记忆:学习与记忆是高中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教育者需要了解学习和记忆的过程,以便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了解记忆的原理和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力和学习效果。

此外,教育者还需要了解不同学习风格和个体差异,以便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

3. 心理健康与适应问题:高中生常常面临心理健康和适应问题,如压力、焦虑、抑郁等。

教育者应该具备识别和帮助学生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供支持、鼓励积极心态、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等,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韧性和适应能力,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

4. 社交与人际关系:高中生正处于社交和人际关系的重要阶段。

他们开始与不同背景的人交往,并面临着来自同伴和社会的影响。

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社交需求和人际关系问题,教授他们良好的沟通技巧、合作能力和解决冲突的方法。

此外,建立积极的班级和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也非常重要。

5. 动机与目标设定:了解学生的动机和目标设定对于高中教育至关重要。

教育者需要知道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帮助他们设定明确的目标,并通过适当的奖励和反馈来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教育者还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职业兴趣和规划未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职业咨询和指导。

6.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高中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根据这一理论,人类具有多种智力类型,如语言智力、逻辑智力、空间智力、情绪智力等。

教育者应该了解并应用多元智能理论,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满足学生的不同智力需求,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大二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大二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

大二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们在教育及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规律的学科。

它帮助我们了解教育行为的原因和影响,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证依据。

下面是大二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一、发展心理学1.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从出生到成人的生理、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过程。

它关注儿童和青少年在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变化。

2. 心理发展的理论模型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和爱因斯坦的身心发展理论等。

这些理论模型对于理解儿童成长中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3. 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规律认知发展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儿童的思维逐渐由具体操作向抽象思维转化,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更复杂的概念。

二、学习理论1. 条件反射和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以巴甫洛夫的狗实验为基础,说明了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强化过程。

这一理论在教育实践中有着广泛应用,例如奖励和惩罚机制。

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以斯金纳的操作条件理论为代表,认为学习是行为的重塑过程。

它强调利用激励和反馈来增强或抑制学习行为。

3. 社会认知理论阐述了观察学习、模仿学习和自我效能等概念。

其中,阿尔伯特·班德拉的模型明确了学习者在观察他人行为后的认知、记忆和复制过程。

三、情绪与动机1. 情绪的产生与调节情绪在学习和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理解情绪的产生和调节机制对于促进学习者的积极情感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2. 动机理论心理学家们提出了不同的动机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决定论。

了解学习者的动机来源和提供合适的激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

四、教学评价与评估1. 教学评价的概念与目的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旨在提供有效的教学反馈和改进教学质量。

2. 评价方法与工具包括口头评价、书面评价、标准化测试和项目评估等多种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

教育心理学要点必备

教育心理学要点必备

智力水平差异(一般能力差异):【指个体之间
学生的智力 差异(类型)
或个体内部治理水平高低不同的程度】人们的智力水 平呈正态分布,又叫常态分布。IQ超过140属于天才; IQ超过130属于智力超常;IQ低于70为智力落后;大 约各占2% 智力表现早晚差异:【有人早慧,有人则大器晚成】 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 异、种族差异等】男女智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但 男性的智力离散程度更大;男女的智力结构存在差异, 各具优势领域。
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
发 展 之
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把教育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 基础上。
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的基础上
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被誉为 ‚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是最早以 ‚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
根据学习内容,我国学者把学习分为知识 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 习 •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分为 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行为学习理论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桑代克的联结-试误学习理论 •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子理论 格式塔派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 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特殊儿童的心理与教育:【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一切偏离常态
的儿童;狭义的特殊儿童是指身心有缺陷的儿童】 一.特殊儿童的类型:1)智力超长儿童(智商超过140);2)弱 智儿童(智商低于70);3)学习困难儿童;4聋、哑、盲儿童。 二.特殊儿童的教育在安排特殊教育环境时,可以考虑的形式:1) 随班就读;2)普通班加巡回辅导;3)普通班加资源教室;4) 设置特殊班。

教育心理学要点一

教育心理学要点一

教育心理学一教育心理学概论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维过程)初创期1.先秦孔子“不愤不发,不悱不发”对思维的启发的重视。

2.亚里士多德《论灵魂》反映了顺应本性、培养习惯、启发心智的原则。

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化”的思想。

4.德国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上。

5.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他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6.1877年,俄国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7.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他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发展期1.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成熟期2.6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由行为主义转向认知范畴。

3.布鲁纳发起的课程改革运动促使美国教育心理学转向对教育过程、学生心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改进探讨。

二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1.心理发展: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3.学生智力发展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智力类型差异、智力发展水平差异、治理表现早晚差异和智力性别的差异。

4.性格差异:性格特征差异,性格类型差异。

5.认知方式差异:A场依存与场独立B冲动型与沉思型C具体型和抽象型D发散型与复合型三学习理论1.学习: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由于反复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2.学习分类(A按学习主体可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B按学习结果,加涅讲学习分为五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C按学习性质与形式,奥苏贝尔将学习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发现性学习,机械性学习和有意义学习D 我国学习分类: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行为规范学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巴普洛夫——华生)2.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桑代克认为学习要遵循三条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两类行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心理学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联结主义学习论是由( )提出来的。

A.桑代克B.华生C.斯金纳D.巴甫洛夫2加涅提出的8类学习的分类,是( )A.由低级向高级排列B.由高级向低级排列C.彼此是并列的关系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中介变量”的概念是由( )提出来的。

A.托尔曼B.柯勒C.华生D.赫尔.4.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作用,称之为( )A.水平迁移B.纵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5.相同元素说是由( )提出来的。

A.桑代克B.沃尔弗C.贾德D.弗洛伊德6.一种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称之为(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实现内驱力7. 下列因素中,哪种因素引起的行为的持久变化属于学习。

( )A.有机体的成熟B.适应与创伤C.疲劳D.个体的经验8.由桑代克和吴伟士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理论9.心理练习对动作技能的影响是( )A.对技能的改进没有帮助B.取决于任务的性质C.有显著作用D.不明确10.由某些具体的道德情境引起的初级的态度体验叫( )A.道德情绪B.道德情感C.道德情操D.道德意志11.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 )A.学习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12. 在学习方法上明确主张指导学习的心理学家是( )A.托尔曼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13.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研究发现的。

A.皮格马里翁B.勒温C.罗森塔尔D.夸美纽斯14.提出统觉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A 桑代克B 赫尔巴特C 梅依曼D 加涅15. 生成学习模型的提出者是()A 梅耶B 加涅C 班都拉D 维特罗克16.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A.运用B.分析C.综合D.评价1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18.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1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产生式20.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21.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22.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A.品德B.道德C.个性D.人格23.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4.哈洛(H.F.Harlow)提出了()A 形式训练说B 概括说C 学习定势说D 关系转换说25. 早在1954年就提出学习风格的心理学家是()A 威特金B 哈伯特.塞沦C 布鲁纳D 霍妮26.弗拉威尔(Flavell)提出了()A 元认知C认知策略D 精加工策略27.表征程序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A 产生式B 图式C 命题D概念28.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A.权威者B.告状者C.指导者D.协商者29.教师将以往教学监控的过程和方式恰当地运用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

这表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A.由他控发展到自控B.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C.敏感性逐渐增强D.迁移性逐渐提高30. 只要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这种迁移理论叫()A 相同要素说B 关系转换说C 形式训练说D概括说31.教—学过程的三种过程是( )A.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互动过程C.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思考过程D.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管理过程32.发现学习的倡导者是: ( )A.布鲁纳B.奥苏贝尔C.斯金纳D.加涅33.消极强化的实例是:( )A.老板为出色雇员增加薪水B.老板对迟到的雇员扣发奖金C.学生上课扮怪相而无人理睬D.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屋34.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又把学习分为( )A.3类B.4类C.5类D.6类35.布卢姆将教育目标分为( )三大领域。

A.知、情、意B.认知、情感、动作C.知、情、个性D.知、情、人格36.强化理论是( )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

A.马斯洛B.皮亚杰C.铁钦纳D.斯金纳37.在间隔式的强化程式中,强化的时间间隔是固定的,这属于( )A.定时距式B.变时距式C.定比率式D.变比率式38.布鲁纳提倡( )的形式。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观察学习D.指导学习39.托尔曼认为,学习是头脑中形成( )。

A.图式B.认知结构C.认知地图D.神经痕迹40.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叫(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特殊迁移D.非特殊迁移41.( )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A.柯勒B.华生C.布鲁纳D.奥苏伯尔42.把概念划分为难下定义概念和易下定义概念,是由( )提出来的。

A.桑代克B.赫尔斯C.布卢姆D.鲁宾斯坦43.韦纳提出了学习动机的( )。

A.强化论B.自我效能感理论C.成就动机论D.归因论44.儿童,尤其是学前儿童,主要是通过( )的方式来获得概念。

A.观察学习B.直接活动C.概念形成D.概念同化45.把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之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这种学习策略是( )。

A.资源管理策略B.目标导向策略C.组织化策略D.精致策略46.布卢姆提出了( )的思想。

A.发现学习B.指导学习C.模仿学习D.掌握学习47.按照布鲁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A.综合B.运用C.评价D.领会48.格式塔心理学家提出的迁移理论是: ( )A.共同的要素说B.概括原理说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49.( )主张教师应当先以一般的术语表述一个教学目标,然后,再列举一些行为的样例加以进一步的明确。

A.梅杰B.格兰伦德C.华莱士D.安吉尔50.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以下6个层次( )A.知识、领会、分析、综合、评价和运用B.领会、知识、分析、综合、运用和评价C.领会、知识、分析、综合、评价和运用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51.主张对学生的学习给以充分指导的心理学家是( )A.格拉斯费尔德B.斯皮罗C.罗杰斯D.加涅52.班杜拉极力提倡( )的学习方法。

A.接受学习B.观察学习C.指导学习D.发现学习53.教材中没有提及的教师的教学能力是( )A.教学认知能力B.教学操作能力C.教学监控能力D.教学管理能力54.认知派学习论强调( )。

A.学习过程中的尝试错误B.学生获得认知结构C.学习时的模仿D.强化在学习中的作用55.( )提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

A.冯特B.布卢姆C.安德森D.斯金纳56.在学习理论领域,( )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A.行为主义B.认知主义C.人本主义D.建构主义57.加里培林提出了( )的理论。

A.掌握学习B.观察学习C.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D.学习结果的分类58.( )指出,一切有意义的学习必然包括迁移。

A.冯特B.麦独孤C.勒温D.奥苏伯尔59.建构主义学习论提出()。

A.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B.知识建构的社会性C.情境性学习D.以上说法都对60.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对学习的影响。

A.原有知识B.情感、价值和态度C.行为习惯D.图式61.()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

A.班杜拉B.詹姆斯C.柯勒D.卢钦斯62.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叫()。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不定比强化63.布鲁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

A.学科基本结构B.行为习惯C.榜样行为D.动机64.有意义学习的标准是()。

A.学习的材料具有逻辑意义B.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C.学习者具有新旧知识联系的心向D.新旧知识之间具有非人为和实质性的联系65.近来,认知心理学家开始日益重视()在学习中的作用。

A.定势B.基本概念C.练习D.元认知66.一个人为了保持家长、教师等长者的赞许或认可而表达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叫()。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目标内驱力67. 影响发现学习的因素是()。

A.学生的智能B.学习材料的难度C.教师的指导D.以上全对68.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提示概念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方式叫()。

A.概念形成B.概念同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69.下列专家和新手解决问题的差异教材中未提及的是()。

A.专家不注意中间过程B.专家更多地利用直觉C.新手先明确目的,从尾到头地解决问题D.新手先搜集信息,从头到尾地解决问题70.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强调通过()来培养品德。

A.观察学习B.认知学习C.赏罚控制D.制造气氛71.教材中没有提及的道德行为训练要注意的问题的是()。

A.增强道德意志B.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C.坏习惯的消除D.教师的口头指导72.下列哪一条不是奥苏贝尔提出的教学原则( )。

A.逐渐分化原则B.整合协调原则C.先行组织者策略D.掌握知识结构原则73.反思的环节包括( )。

A.具体经验阶段、抽象经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积极的验证B.具体经验阶段、观察与分析阶段、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C.具体经验阶段、抽象经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D.抽象经验阶段、观察分析阶段、重新概括阶段和积极的验证阶段74.桑代克认为,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即( )。

A.准备律、强化律和练习律B.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C.反应律、准备律和练习律D.强化律、反应律和效果律75.赫尔的概念形成的联想理论,试根据( )原理来解释概念的形成。

A.理解B.联想C.反应联系建立D.强化反应76.加涅认为,学习的内部条件包括( )。

A.学习活动的层次和学习的准备性B.知识的准备和学习的动机C.注意和学习动机D.注意和知识的准备77.加里培林把智力活动的形成分为以下几个基本阶段( )。

A.活动的定向基础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和智力活动阶段B.活动的定向基础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的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C.活动的定向基础阶段、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的阶段、有声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和智力活动阶段D.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的阶段、有声言语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和智力活动阶段78.道德品质的心理结构包括(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