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六章选择练习题1(三)
2016年考试公开招聘教育学心理学重点考点整理及真题试题解析
第一部分教育学一、单项选择题1.狭义的教育是指( B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网络教育2.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 A )A.永恒性B.历史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3.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B )A.具有阶级性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D.具有永恒性4.我国目前的教育有很多方面不同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 )A.历史性B.永恒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5.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C )A.生物界B.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C.生产劳动D.动物本能6.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二馆是指( B )A.教馆与学馆B.崇文馆与弘文馆C.文馆与武馆D.书学馆与算学馆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社会是( B )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B.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C.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8.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不可能在古代社会学校中占主导地位,主要是因为古代社会( D )A.教育规模的限制B.学生数量的限制C.教师水平的限制D.生产力水平的限制9.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起( DA.决定作用B.加速作用C.延缓作用D.加速或延缓作用10.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B )A.社会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上层建筑D.科学技术1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起( D )A.主导作用B.决定作用C.不起作用D.生理前提作用1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 )A.环境B.遗传C.教育D.社会活动13.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D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14.在人的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B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稳定性D.个别差异性15.教育是一种( C )A.生物现象B.自然现象C.社会现象D.心理现象16.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A )A.六艺B.三科C.四学D.七艺17.我国及世界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 B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18.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 A )A.《论演说家的教育》B.《理想国》C.《大教学论》D.《教育论》19.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 B )A.《教育论》B.《教育漫话》C.《大教学论》D.《爱弥尔》20.《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 B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卢梭 D.斯宾塞21.《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 A )A.杜威 B.斯宾塞 C.布鲁纳 D.克鲁普斯卡娅22.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 C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新教育大纲》D.《民主主义与教育》23.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 B )A.赞科夫B.布鲁纳C.根舍因D.杜威24.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著作是( A )A.《教育学》B.《论共产主义教育》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A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教育 D.职业教育2.产生教育的最具基础性的条件是( B )A.人类学会制造工具B.人类生产劳动的进行C.语言的形成D.学校的出现3.关于教育起源的问题,历来存在分歧,前苏联教育界一直坚持( D )A.生物起源说B.模仿起源说C.游戏起源说D.教育起源于劳动4.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 C )A.生产劳动B.家庭活动C.交往活动D.社会现象5.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一部分人有可能脱离生产劳动,当语言的发展到了文字的出现后,便出现了( A ) A.学校 B.家庭 C.集体劳动 D.职业教育6.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是( C )A.家庭的出现B.部落的形成C.学校的出现D.专职教师的出现7.古代社会学校教育的各种服务中,占中心地位的是( B )A.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B.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C.为社会稳定服务D.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8.与生活过程、生产过程浑然一体的教育,没有固定的教育者,也没有固定的受教育者,这是一种( A )A.非形式化教育B.形式化教育C.制度化教育D.大众教育9.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是( B )A.学校的出现B.学制的建立C.教师的出现D.教育机构的建立10.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在( A )A.二战以后B.二战以前C.中世纪开始D.16世纪以后11.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这是( B )A.学校教育B.义务教育C.学年教育D.基础教育12.提出了年限不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占世界国家总数的近( C )A.二分之一B.三分之一C.三分之一D.四分之一13.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以( D )A.就业为主B.人的发展为主C.技能训练为主D.升学为主14.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是( A ) A.职业教育 B.义务教育 C.普通教育 D.双轨制教育15.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有了最早学校教育的形态是在( A )A.夏朝B.商朝C.西周时期D.春秋时期16.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是在( D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17.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是在( C )A.夏朝以后B.商朝以后C.西周以后D.春秋战国以后18.西周时期,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 )A.六艺教育B.儒家经典教育C.程朱理学教育D.四书五经教育19.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是( C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宣帝20.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是由于隋唐以后盛行( B )A.选士制度B.科举制度C.铨选制度D.荐举制度21.宋代以后,成为国学的是( D )A.黄老思想B.儒家思想C.杨朱思想D.程朱理学22.明代以后,考科举的固定格式是( B )A.四书五经 B.八股文 C.神学 D.六艺23.科举制度再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清政府下令废科举开学堂是在( C )A.1902年B.1895年C.1905年D.1860年24.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其中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的是( D )A.僧侣祭司B.刹帝利C.吠舍种姓D.首陀罗种姓25.“以僧为师”,“以(书)史为师”成为教育的一大特征出现在古代( D )A.印度B.中国C.巴比伦D.埃及26.古埃及设置最多的学校是( A )A.文士学校B.学士学校C.私立学校D.公立学校27.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这种教育方式出现在( B )A.古代斯巴达B.古代雅典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28.欧美国家资产阶级政府逐渐认识到公共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建立了公共教育系统发生在( C ) A.20世纪上半叶 B.20世纪下半叶 C.19世纪以后 D.19世纪以前29.提出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出现于( D )A.20世纪初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末D.20世纪60年代30.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 A )A.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的民主化C.教育活动民主化D.教育内容民主化31.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他的思想集中体现在( C )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32.孔子学说的核心和他认为的最高道德标准是( C ) A.忠 B.孝 C.仁 D.义33.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之”三种途径的是我国古代( C )。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一、单选题1。
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
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
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B.读书法C。
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5。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A.劳动起源论B。
生物起源论C。
心理起源论D。
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
十五大B.十四大C。
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
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
教育体制D。
学校领导制度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B。
1986年C。
1987年D.1988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
六三制B.双轨制C。
分支型D。
五四制10。
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
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
开展网络教育D。
高等学校扩招11。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
教师教的活动C。
学生学的活动D。
课堂活动12。
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D]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 A]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B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 C]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 D]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 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 D]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D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C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C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C]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 A]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16.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 A] 17. 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2016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6年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C.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夸美纽斯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提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
A.泛爱 B.泛智 C.泛美 D.泛德3.()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
A.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B.道尔顿制 C.分组教学 D.特朗普制4.完形一顿悟说是德国的格式塔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理论,以下不属于格式塔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是()。
A.韦特默 B.考夫卡 C.班杜拉 D.苛勒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法 B.锻炼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6.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权威的、民主的、放任的7.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闯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
提出这个理论的是()。
A.布鲁纳 B.赞科夫 C.杜威 D.加德纳8.古诗句‚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描写的心理现象是()。
A.空问错觉 B.时间错觉 C.运动错觉 D.视觉错觉9.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
A.认识过程 B.教师教的过程 C.学生学的过程 D.双边活动10.人伤感时,会见花落泪,对月伤怀。
这表现出哪种情绪状态?()A.表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1.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12.思维的不可逆性和自我中心在皮亚杰所描述的()阶段表现得最为明显。
A.感知运算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13.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为()。
A.课堂管理 B.课堂情境 C.课堂纪律 D.课堂气氛14.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常使用的‚ABCDE‛治疗法属于()。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一、选择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 .桑代克B .斯金纳C .华生 D .布鲁纳[A]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 .桑代克B .斯金纳C .华生 D .布鲁纳[D]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A .2岁B .4岁C .5岁以前D . 1—3 岁[A]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 . 2-3岁B . 4岁C . 5岁以前 D . 1 — 3 岁[B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 .行为系统B .意识特点 C .综合心理特征 D .品德与修养[C]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 .控制B .基本看法C .改造D .意识[D]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 .地升华 B .发挥 C .表现 D .持久的变化[D]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 .能力B .技能C.兴趣 D .刺激一反应联结[D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 .苏联心理学家B .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 .英国医生[C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 .斯金纳B .布鲁纳C .奥苏伯尔D.桑代克[C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A .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 .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 .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 .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C]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 .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 D .直接性动机[A]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A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 .社会性动间接性动机 D .志向性动机 [A ]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 .外部学习动机B .需要学习动 内部学习动机 D .隐蔽性学习动机[C]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 .外部学习动机B .诱因性学习动强化性动机 D .激励性学习动机[A]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 (5.1)A .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 .对活动的影 对记忆的促进 D .对智力的影响[A]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A .举一反三B .聪明过人C .思D .物以类聚[A]下面所列举的迁移种类领域中,有一种是错误的。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篇:《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B)。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B)。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C)。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B)。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教育心理学1—6章选择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1—6章选择题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诞生于《C》A 19世纪中叶B 19世纪初C 20世纪初D18世纪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D》A 学习心理规律B 学与教的心理规律C 教学心理规律D 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3.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心理学家《B》A 布鲁纳B 桑代克C 维果斯基D 马斯洛4.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是《C》A 观察法B 调查法C 行动研究法D 实验法5.在研究试验过程中应该对实验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指的是《D》研究原则A 客观性B 系统性C 理论联系实际D教育性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2.学习与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等3种活动过程。
3.学习与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5个要素。
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一、选择题1.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是著名心理学家(A)提出的A.皮亚杰B。
布鲁纳C。
桑代克D。
斯金纳2.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的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在(D)阶段。
A.感知运动B 前运算C。
形式运算。
D 具体运算3.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中,他认为(B)的发展任务是培养勤奋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A 学前期B 学龄期C 青年期D 成年早期4.皮亚杰认为,当儿童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时,儿童的认知发展则处在(B)阶段。
A.感知运动B 前运算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5 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C)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
A 学前期B 学龄期C 青年期D 成年早期6.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认知风格(B)A 场依存性B 场独立性C 冲动性D 沉思性7.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C)A 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B 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 儿童现有发展水平和可能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 最新获得的能力二、填空题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016(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与答案共六份试卷)
.2016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第一卷 )一、单项选择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c ) 。
A. 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 因素主义教育思想C. 适用主义教育思想D. 永久主义教育思想2.在 17 世纪,对班级讲课制赐予了系统的理论描绘和归纳,进而确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 b) 。
A. 北欧的尼德兰B. 捷克的夸美纽斯C. 法国的斯图谟D. 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顺序渐进,这是因为 ( c) 。
A. 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 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相同的C.教育活动中要依照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 教育活动完好遇到人的遗传素质的限制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特意训练的科学研究者亲密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己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类研究方法是 (d ) 。
A.察看法B. 念书法C. 文件法D. 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发源问题上坚持 (a ) 。
A. 劳动发源论B. 生物发源论C. 心剪发源论D. 生物进化论6.一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b ) 。
A.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二大7.反应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系统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构造、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固的运转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a) 。
A. 教育制度B. 学校教育制度C. 教育系统D. 学校领导制度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于(b ) 。
A.1985 年 B.1986 年C.1987 年D.1988 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 1981 年在其隶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d ) 。
A. 六三制B. 双轨制C. 分支型D. 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以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门路和方法是 (a ) 。
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联合B. 增强现代科学教育C. 睁开网络教育D. 高等学校扩招11.教课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 ) 。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
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汇总文章来源:天津教师招聘网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应该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避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
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这种原则被称为()原则。
(2008年)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D.教育性2、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撰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专著发表于()年。
(2008年)A.1868B.1897C.1903D.19213、1903年()撰写的《教育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西方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建立。
(2010)A.华生B.斯金纳C.桑代克D.杜威填空题4、学生因素主要从()与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了教学。
(2006)5、课堂教学环境包括课堂物理环境和()。
(2006、2007)6、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与()的作用。
(2007)7、教育心理学采用的实验研究方法通常有实验室实验法和()实验法。
(2008)8、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学情境中()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009)9、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提出了八阶段学习过程,具体分为动机、选择、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和()。
(2011)简答题10、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010)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有四个: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四个研究原则容易出选择题。
教育性原则是指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造成伤害,是四个原则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客观性原则就是对心理的研究必须按本来面貌加以研究,必须实事求是。
发展性原则是把心理现象看成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要密切关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从实际出发进行研究,发挥理论对实际的指导作用。
2、答案:C。
2016年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考试全册复习资料及试题答案
教师招聘试卷教育心理学全册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等种要素。
A、教学环境B、教学方法C、教学手段D、教学目的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布鲁纳B、布卢姆C、桑代克D、斯金纳3、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形成于。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填空题:2、20世纪八、九十年代教育心理学的成果,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等四个方面。
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符合学生心理的发展基本特征的是( ) 。
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平衡性D、差异性2、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 ) 。
A、关键期 B、守恒期C、转折期D、过渡期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12~18岁阶段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培养( )。
A、主动性B、自我同一性C、勤奋感D、自主性4、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 。
A、场独立型B、辐合型C、发散型 D场依存型5、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最先成熟的是( )。
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自我检验二、填空题:1、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但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具体形象作支柱。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
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共六份试卷第一卷一、单选题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2.在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B.捷克的夸美纽斯C.法国的斯图谟D.德国的福禄培尔3.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D.行动研究法5.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6.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A.十五大B.十四大C.十三大D.十二大7.反映一个国家配合政治、经济、科技体制而确定下来的学校办学形式、层次结构、组织管理等相对稳定的运行模式和规定,这是指 ; A.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体制 D.学校领导制度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年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9.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A.六三制B.双轨制C.分支型D.五四制10.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12.师范学校的出现,与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从时间上来说, ;A.是同时的B.师范学校出现得早C.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的时间早D.说不清楚13.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14.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15.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1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17.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D.要看情况而定18.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19.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20.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C.布鲁纳 D.克伯屈二、多选题1.美国当代着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当包括的主要部分是 ;A.认知领域B.日常生活领域C.情感领域D.动作技能E.安全领域2.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内容的丰富B.增强国家对课程改革控制权C.课程结构的更新D.为课程改革提供物质基础E.课程改革由受教育者完成3.我国学校教育层次包括 ; A.幼儿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学历教育4.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5.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三结合”,发挥教育合力,这“三结合”所指的三种教育是 ;A.家庭教育B.道德教育C.班级教育D.学校教育E.社会教育6.反映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说法的是 ; A.方法科学B.家长对孩子期望偏高 C.片面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文化学习D.不能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E.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7.结合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的特殊性,组织教师进修时,一般是 ;A.以业余为主B.以自学为主C.以长期为主D.以短期为主E.以国外学习为主8.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少年儿童社会权利是 ;A.无歧视原则B.提早自立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E.儿童利益最佳原则9.以下说法中,反映当代世界各国课程改革中所存在着的一些共同的发展趋势的是 ;A.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B.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C.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D.重视能力的培养E.重视个别差异10.下列课程属于综合课程的有 A.核心课程 B.融合课程 C.潜在课程 D.活动课程E.广域课程三、名词解释1.教育:解释之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解释之二: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改变人的身心素质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这是广义的教育;但广义的定义外延过大,在现代社会,学校教育构成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而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的专职人员承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系统性社会活动;2.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略原则和行动纲领;3.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三个方面;4.课外活动:是中小学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与课堂教学相配合,在课堂教学以外对学生身心实施多种影响的正规教育活动;5.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是若干个教育类学科构成的学科总体;四、简答题1.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 2现代科技知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主要内容; 3科学技术改变了教育技术;2.为什么学校教育工作必须要坚持以教学为主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的; 2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3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点决定的; 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校工作必须要以教学为主,如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说明这一点;3.请说明教育目的同培养目标的关系;首先,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4.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1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五、论述题1.联系实际,谈谈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与具体内容;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加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它的意义是: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2、有利于强化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3、有利于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有利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2.如何理解教育的经济功能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3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4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第二卷一、选择题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着作是A.大学 B.中庸C.学记 D.春秋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A.主导地位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 B.复杂性C.主体性 D.长期性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二、境空题14.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 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三、简答题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四、论述题21.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育;第三卷一、选择题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教育哲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 D.教学论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着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A.大学 B.中庸C.论语D.春秋3.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4.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5.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A.观察力 B.想像力C.思维力 D.判断力6.我国目前主要由下列哪一主体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A.地方 B.中央C.社会力量 D.学生家长7.“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9.“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10.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 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1.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A.学科课程论 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 D.现代课程论12.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13.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A.主体性 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法二、填空题14.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开辟了真正科学化的道路,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教育理论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曾发生过重大影响;15.“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16.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途径;17.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基础之间的矛盾;1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三、简答题19.教育学的发展历经了哪几个阶段标志着第二阶段起始的是哪位教育家的哪部着作教育学的发展历经如下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捷克教育家亨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20.课程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课程内容包括: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基础知识;关于一般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的知识经验;关于对待世界和他人的态度的知识经验;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有: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21.简述德育工作的新形式;①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②创办业余党校;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④建立教育基地;四、论述题22.为什么说教育和社会生产力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试加以论述;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①生产力的发展决定教育目的的确定;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③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以及学校结构;④生产力水平还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主要表现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第四卷一、选择题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 D.洛克2.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五条新的教学原则,不在此列的一条是A.高难度原则 B.高速度原则C.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育将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B.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教育常常表现出自身的历史继承性C.教育常常超前或滞后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D.教育现象最早出现于奴隶社会4.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增强学生体质C.向学生传授体育和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D.向国家输送优秀运动员5.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6.“教学相长”这一提法A.最早出现于论语B.指明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C.是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之一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7.澳大利亚的教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录像带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 D.虚拟直观8.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A.班主任工作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C.各科教学活动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9.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最为经常的工作是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B.整合各方面教育影响,使其形成正向的合力C.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D.教育学生努力学习10.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上课 B.备课C.课堂练习 D.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11.班级授课制的实施在我国始于A.唐代B.清末C.民国初期 D.新中国成立12.哪个社会的教育具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A.原始社会 B.古代社会C.资本主义 D.社会主义13.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 B.问卷法C.谈话法 D.调查法二、填空题14.洛克在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绅士教育”的思想,充分体现了他在教育目的论上持个人本位论主张;15.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和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制约的规律;16.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内容,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培育人塑造人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体育课;17.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制,它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18.教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句名言可以用来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特点;三、简答题19.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表面在哪些方面①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一个永恒的范畴;②教育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表现为阶级性;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能将其独立性绝对化;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①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②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③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21.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四、论述题22.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1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是教师领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2教师是教育者,他要将国家社会规定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闻道在先,是已知者,而学生是未知者,所以,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3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文化知识要内化为学生自身的智力才能,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因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4我们既不能片面地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能主张儿童中心主义,而要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第五卷一、选择题1.现代教育史上,提出“结构主义”学说并倡导“发现学习”方法的教育家是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C.皮亚杰D.布鲁纳2.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如果在由我所控制的环境中培养他们,不论他们的前辈的才能、爱好、倾向、能力、职业和种族情况如何,我保证翻其中任何一个人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富商、甚至乞丐和盗贼;”这种观点过于低估了下列哪种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A.遗传 B.环境C.教育 D.教师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 D.骑士教育4.普及义务教育始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5.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6.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A.自觉性 B.独立性C.创造性 D.主动性7.教材包括A.教科书 B.CAI软件C.教学参考书 D.以上三者皆是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A.知与行的矛盾B.外界多种良莠掺杂的教育影响之间的矛盾。
心理健康学科专业教师招聘考试讲义(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咨询中常见现象及其处理)
第六章心理咨询中常见现象及其处理一、阻抗(一)阻抗的概念心理咨询中出现的阻抗包括来访者意识层面和潜意识层面上各种形式的抗拒咨询进程的情形,其本质是来访者对自我暴露和自我变化的抵抗。
(二)阻抗的类型1.言语程度上的阻抗咨询师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不仅要注意来访者的语言内容,也要注意言语的表发方式上的阻抗。
从言语程度上看,阻抗主要表现为三种:沉默、少言寡语和多话。
(1)沉默:表现为来访者对心理咨询师提出的问题不做反应。
(2)少言寡语:往往也是来访者对心理咨询的抵抗,通常表现为以短语及口头禅等形式回答问题,很容易使心理咨询师产生困惑及挫折感,导致难以深入了解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及其对心理咨询的态度,少言也常见于那些被迫咨询及对心理咨询充满戒心的人。
(3)多话:表现为来访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滔滔不绝地讲话,它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
其目的在于回避那些来访者不愿接触的现实问题,以免除由此而产生的焦虑与其他痛苦的体验。
2.言语内容上的阻抗内容上的阻抗是指来访者有意无意地不愿接触或者拒绝谈论某些方面的话题,常见的形式有理论性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和假提问题。
(1)理论性交谈:指来访者总是用心理学或医学术语与咨询师交谈。
表面上,这似乎增进了两人语言和思想上的交流,但实际上是来访者企图控制谈话的情绪和具体内容的表现。
(2)情绪发泄:指来访者在谈到某些话题时,不是采取以语言和思想交流为主的方式,而是采取过度情绪化的、见诸于行动的方式进行表达,如表现为大哭大闹,泪流不止,或不自然的大笑,这旨在避开使来访者感到焦虑和精神痛苦的意念,是一种心理防御的表现。
(3)谈论小事:指来访者对会谈中无关紧要的小事谈论不止,它的目的在于回避谈论核心问题,并转移咨询师的注意力。
(4)假提问题:来访者通过向咨询师提出表面上适宜但实际上无意义的问题来回避谈论某一议题或加深某种印象。
3.言语交流方式上的阻抗(1)心理外归因:指来访者将其某种心理冲突与矛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界作用的结果,而回避从其自身的角度加以认识。
教育心理学第6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选择题:1、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些作业形式问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是【 C 】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2、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拦河坝等形式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sh)。
这种学习属于【A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3、学生在学习“哺乳动物”这一概念之后,很方便就掌握了“鲸”这个概念。
这是【 B 】P86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概念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4、儿童在知道“苹果”、“梨子”和“香蕉”等概念之后,再‘学习“水果”概念,这种学习是【 B 】A.下位学习 B.上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5、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丁180。
”,这种知识属于【 C 】A.策略性知识 B.条件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6、个体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是【 D 】A.感性知识 B.命题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陈述性知识7、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现场参观访问等属于【D 】A.迁移 B言语直观 C.模象直观 D.实物直观8、观察和显示各种图片、图表、规模、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属于【 D 】A.迁移 B.实物直观 c.言语直观 D.模像直观9、通过观察事物、演示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方式获得直观经验,属于【 A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知识直观lO、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 】P85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程序性学习1l、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遗忘发展进程研究,绘成了经典的遗忘曲线,规律是【B】P99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平均下降 D.无规则变化12、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B】P99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匀速下降 D.不平衡13、根据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是【 A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倒U型! D.加速器14、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特征的例证是【反例】(不包含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或规则的住要属性和关键特征,传递了最有利于辨别的信息的例子是)【 B 】A.正例 B.反例 C.直观材料 D.高级概念)15、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 D 】A.判断 13.推理 C.概念 D.比较16、变化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突出本质特征。
心理健康学科专业教师招聘考试讲义(普通心理学-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
第六章个性心理第一节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一、需要(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指人体和社会生活中所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都有一种满足自己需要的欲求或动力。
需要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欲求不满足是激起人们行动的普遍原因。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他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1.需要的五个层次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由需要引起,而需要系统又包括五种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后来,他将需要系统分为七个等级,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理解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
它们在人的所有需要中是最重要的,也是最有力量的。
(2)安全需要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会安定和国际和平。
(3)归属和爱的需要也称为社交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希望交友融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被团体接纳的归属感等。
(4)尊重的需要表现为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具体表现为认可自己的实力和成就、自信、独立、渴望赏识与评价、重视威望和名誉等(5)自我实现的需要所谓自我实现是指人们追求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即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需要。
2.各种需要之间的关系(1)其中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的需要,中间层有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2)五种需要的划分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两种类型:“匮乏性需要”和“成长性需要”。
所谓“匮乏性需要”,也叫缺失性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人在满足这些需要的时候,完全依赖于外界。
所谓“成长性需要”,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七种层次理论还包括认知理解需要和审美需要)。
特岗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资料教育学第六章教学选择题-精品
教育学第六章教学一、单项选择题1.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2.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教学思想是由()提出的。
A.赞科夫B.巴班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凯洛夫3.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更好地开展教学,某小学各班在新学期开始时都进行了摸底考试,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过程性评价4.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A.直接感知事物B.间接经验C.学生的实践活动D.交往5.“开而弗达”体现了教育的()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6.陈老师为某中学的数学教师,他在给学生讲解完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之后,不断给他们出新的题目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等差数列概念的理解:陈老师遵循了教学过程中的()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7.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是()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8.一般来说,教师会根据教学要求,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完成,其目的主要是A.使学生掌握新知识8.使学生能对所学教材的内容当堂理解,当堂消化C.识记已学过的内容,并预习新的知识点D.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9.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练习法C.实习作业法D.实验法10.柏克赫斯特创立的学制是()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制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11.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里,()是教学组织的主要形式。
A.个别教学B.分组教学C.复式教学D.协同教学12.琳琳性格较为内向,因为怕被别人笑话她在课堂上总是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老师在给她的评语上写道:“你是一个言语不多,性格文静的女孩。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六章背诵题答案
第六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1.学习动机的三种功能,分别是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分别是学习需要、学习期待。
3.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分别是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4.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被称为诱因。
5.耶克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是一种倒“U”形曲线关系。
6.根据动机的来源,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7.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都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
8.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是奥苏伯尔提出的认知内驱力。
9.学习动机对学习的三个影响,分别是决定学习的方向、增强学习努力的程度、影响学习的效果。
10.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11.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2.有的学生努力学习是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按照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这是一种低级动机。
按照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这是一种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13.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14.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1.成就动机由两种相反倾向组成:一种称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种称为避免失败的动机。
2.按照维纳的归因,努力的三个维度分别是内部、不稳定、可控。
3.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4.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6.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7.学习动机的五个理论,分别是强化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归因理论、自我实现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六章选择练习题
(三)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战2016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公教师网特为考生整理了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六章选择练习题(不定项选择题),考生多做题有利于查缺补漏。
1、用“道德两难法”让儿童对道德问题进行判断的心理讲师是( )。
A、皮亚杰
B、柯尔伯格
C、班杜拉
D、奥苏贝尔
2、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个体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用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3、( )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是品德建立的开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4、在品德形成的认同阶段,个体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试图使自己在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思想接近
5、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page]
6、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最后一个阶段是( )。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7、皮亚杰认为,( )岁是儿童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转化的分水岭。
A、10
B、9
C、12
D、18
8、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倾向成分
9、在柯尔伯格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阶段中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出现在(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超越习俗阶段
10、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属于( )水平。
A、前习俗
B、习俗
C、后习俗
D、超越习俗
[page]
11、( )是人生观开始形成的时期,又是容易发生品德两极分化的时期。
A、小学阶段
B、初中阶段
C、高中阶段
D、青年中期
12、品德是一种( )。
A、社会现象
B、意识形态
C、道德标准
D、个性心理特征
13、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规范
D、道德意志
E、道德行为
14、态度的结构包括(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倾向成分
E、理智成分
15、态度和品德形成的三阶段是( )。
A、依从
B、顺应
C、认同
D、同化
E、内化
[page]
16、一个人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遗传得来的
D、通过学习形成的
E、一种内部准备的状态
17、以下关于品德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品德是后天形成的
B、品德是个体的先天禀赋
C、品德具有相对稳定性
D、品德是认知和行为的统一
E、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等同于道德
18、下列属于道德情感的是( )。
A、爱国主义情感
B、集体主义情感
C、归属感
D、责任感
E、事业感
19、下列属于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的是( )。
A、家庭教育失误
B、遗传的影响
C、学校教育不当
D、性格上的缺陷
E、道德意志薄弱
20、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阶段是( )。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坚定
[page]
参考答案
1、B
2、A
3、A
4、B
5、D
6、D 6
7、A
8、B
9、B 10、A
11、B 12、D 13、ABDE 14、ABD 15、ACE
16、DE 17、ACD 18、ABCDE 19、ACDE 20、C
文章来源:中公青海教师考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