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1. 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由于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不高,导致他们缺乏主动阅读的动力。
对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通过选择与学生年龄和实际经验相关的话题和内容,例如关于动物、科技、历史等方面的文章。
引导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如组织“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之间推荐好书。
2. 阅读理解能力薄弱。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正确的阅读策略,理解能力较差,导致无法正确把握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对策: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级别的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策略和训练。
通过引导学生预读标题、图片和段落开头等,提前猜测文章内容,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训练学生寻找关键词、识别文章中的逻辑关系,锻炼学生的推理和归纳能力。
3. 阅读速度慢。
学生在阅读中字词不能快速准确地识别,导致阅读速度很慢,影响了整体阅读效果。
对策:教师可以通过识字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例如让学生进行识字游戏,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迅速辨认并记住一些重要的常用字词;还可以利用分组比赛或挑战来提高学生的识字速度,增加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4. 阅读能力局限于字面理解。
学生对于文章的隐含意义理解较差,只看到表面的文字而无法进行深入的解读。
对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任务,让学生在阅读中 actively 探索和推理,并引导学生反思作者的意图和文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细读,分析其内涵和艺术特色,深入挖掘文章的意义。
5. 阅读策略不明确。
学生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导致阅读时不能有目的地去读,不懂得如何提取信息和解决问题。
对策: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明确并讲解不同类型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比较、总结等。
学生通过多次实践和反馈,逐渐培养起自己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的效果。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理解能力薄弱、阅读速度慢、阅读能力局限于字面理解以及阅读策略不明确等。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训练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等方式来改善教学效果。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1. 培养阅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鼓励孩子多读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可以设立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每天为孩子留出一段专门的阅读时间,让孩子在家里培养阅读的习惯。
2. 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选择一些适合他们阅读能力和兴趣的书籍,例如经典名著、科普读物、故事集等,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
家长和老师也可以针对孩子的阅读能力提供一些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3. 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阅读思维,帮助孩子理解文章的结构、逻辑关系和意义。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孩子思考并回答,帮助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还可以通过朗读、讲故事等形式锻炼孩子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4. 多元化的阅读方式: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外,现在还有很多其他形式的阅读材料,例如电子书、音频书、影视作品等,可以引导孩子通过不同的方式阅读。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选择面,还能够锻炼他们对不同媒体的理解能力。
5. 培养批判性思维: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文章所传递的信息、观点和价值观,让他们形成自己的判断和看法。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孩子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6. 增加阅读量和难度:通过持续的阅读训练,逐渐增加孩子的阅读量和阅读难度,让他们不断地接触新的知识和文化。
可以通过给孩子设立一些阅读目标,例如每个月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每个学期阅读一定难度的名著等,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包括培养阅读习惯、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增加阅读量和难度。
这些方法旨在帮助孩子提高对文字内容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
浅谈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的优劣。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
近年来,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关注越来越多,其中又以对阅读教学的关注最多。
因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培养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注意趣味性生理学对兴奋问题的研究表明,当人们感到有趣时,便精神饱满,心情愉悦,脑垂体分泌活跃,新陈代谢加快,整个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提高,情绪处于积极状态,思维敏捷。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由此可见,兴趣是获益的先导,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的注意集中的持久性很差,所以在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变换不同的方式,适时运用领读、伴读、齐读、竞赛读、分角色读。
借助插图、录音、投影器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就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原动力。
要使学生有兴致读,产生想读的愿望。
教学中,我总会认真钻研教材,多为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尽情地朗读。
我对每个学生说,老师提的每一个问题,它的答案都能通过你的朗读找到。
当学生从不知到知之时,我总会及时送上表扬、鼓励。
当学生把知之转化成有感情地诵读时。
我常常会为他们的进步带头鼓掌。
这样,信心有了,胆子大了,兴趣就浓了。
二、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个性《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培养学生个性。
既然在阅读教学中给学生铺设了个性化的平台,重视个性化解读文本,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来思考,来判断,那就要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的个性。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析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作者:张勇来源:《教育周报·教研版》2021年第38期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每个年级和学期中的阅读都有明确的规定,我认为这是教育部门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视和培养。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很多教师采用的方法就是开拓疆土、广引河流,利用大量的课外阅读刊物、报刊、书报等形式的读物来作为学生课堂之外的延伸和拓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教师要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可以具有阅读学习的兴趣,这样才可以使学生具有创新性阅读的能力,当然还必须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地进行阅读教学。
这样学生才会逐渐拥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发展奠定基础。
阅读能力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重要能力,其直接影响了学生思维、想象、审美、鉴赏、创造等能力的发展,甚至决定了学生语文语言应用水平的高低。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
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兴趣是一切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尤其对小学生来说,探索欲和求知欲都是需要靠兴趣来激发,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素质制定措施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刺激、新鲜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以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能够从课本内容出发,设置一定的情景展开教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唤起学生对阅读的热情,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尽量使得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把学生积极的开始自主阅读。
比如借助讲故事、朗诵等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当前小学生阅读能力一直不够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尚未掌握有效的、多样化的阅读方法,这就使得他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能盲目学习,最终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并在日常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学法渗透,使他们逐渐掌握各种阅读素材的阅读方法与技巧,从而在显著优化阅读质量的同时还可逐渐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整本书阅读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课外阅读整本书不仅能拓宽学生阅读范围,培养良好读书习惯,还能对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提升品味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何开展好课外阅读整本书活动,怎样才能使阅读落到实处,我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小学高年段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特点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智力发展尚未成熟,想要整本书阅读对学生来说是具有挑战性的,他们阅读也会非常难。
因此,我们就要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给他们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使学生在阅读整本书时,能够运用方法和技巧来解决在阅读过程当中的问题。
1.引导学生读整本书的策略1.利用多种有效的途径,激起发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阅读兴趣,教师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激发书本要一路看下去的欲望。
从语文的角度来说,能否让学生喜欢读书,持久读书,这也是需要教师去努力的重点。
而读一整本的书更是如此。
对于故事性较强的书,就只介绍故事的开头,设置悬念;对于文字优美动人的书,可以激情诵读一段,以美吸引学生。
2.选择适合学生的读物。
3.学生读书的盲从性比较大,需要老师指点方向。
因此,引领学生阅读整本书,首先就要在书籍的选择上细细斟酌,从而有目的、有步骤地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学生感兴趣的课外读物。
(1)根据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籍,让学生自主去阅读。
如《草房子》《秘密花园》《风与树的歌》《昆虫记》《城南旧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安徒生童话》等。
(2)从教材出发,利用教材这个直接的引子,去引导学生去读整本书。
在链接整本书的阅读当中,把课文内容与名著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在一块,选取课文带名著的方法去引出名著,打开学生阅读的窗口。
比如学生在课堂上读了有趣的《猴王出世》,就鼓励学生在课外去阅读精彩的《西游记》;读了课文环节生动的《景阳冈》,让学生课外去阅读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学生应当养成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选择适合自己阅读能力的书籍,并选择感兴趣的内容。
家长和老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既包括经典文学作品,也包括报刊、杂志等实用性阅读材料。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投入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阅读效果。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开展有趣的语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文学创作、读书分享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三、注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必须注重培养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理解是学生掌握和运用语文知识的基础,也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深入解读文本,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结构,把握文本语境,理解作者意图等。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讨论、思考问题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注重阅读策略的培养阅读策略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采取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不同的阅读策略,例如预测法、推理法、略读法、细读法等。
通过教授和实践这些阅读策略,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理解和运用文本内容。
同时,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的效果和速度。
五、培养学生的扩展阅读能力除了课本中的阅读内容外,学生还应该进行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10篇)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10篇)第一篇【摘要」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和能力,对学生进一步发展思维,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正确的培养途径,帮助学生完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能力;培养途径小学语文教学是教育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人品质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情况为基础,针对语文阅读这一方面的教学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当下的小学教育环境,归纳出一些对现有的学生阅读能力教学工作有所帮助的培养途径,旨在通过更科学的方法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培养工作。
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阅读是学生接受知识、理解知识的基本方法和重要途径,要想培养出能力优秀思维敏捷的学生及人才,增强阅读能力是教学工作的基础。
听、说、读、写等教育过程中必经的能力培训,都是基于稳定的阅读能力下才能够继续培养完善的。
因此,阅读能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
小学时期,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想象力都处于迅速发展的关键时刻,这段时间学生的接受能力较强,利于习惯的养成,所以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机。
在这个时期,为学生奠定坚实的阅读基础,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的理解和吸收新的知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造力的延伸。
为此,小学的阅读能力教学是语文科目中尤为重要的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掌握科学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才能确保学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顺利的培养和完善其阅读能力。
二、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一)制造教学氛围,刺激学生主动阅读在教学的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其不同的生活经历和认知程度,教师应该以这些学生不同的特点为出发点,结合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设置真实有趣,能够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放松身心,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课堂学习当中,逐步引导其思维,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提高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策略浅探
小学教学参考
25 语文 2018·3
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研究
广西桂平市逸夫实验小学(537200) 陈冬寒
[摘 要]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良好,他们都对课外阅读有浓厚的兴趣,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提高中高 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质量,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推荐优秀的科普读物,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指导学生撰写课外阅读心得,倡导 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课外阅读,建立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力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让学生的潜力充分激发 出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游戏教 学法、角色扮演法常 使 用 的 两 种 方 法 ,希 望 能 给 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入境引趣 这是笔者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经常用来激发学生阅 读兴趣的一种方式。它通过创设情境,以丰富学生的情 感 体 验 ,引 导 学 生 走 入 文 本 情 境 中 ,从 而 激 发 学 生 的 阅 读兴趣。这种方式通常需要借助多媒体或一些道具来实 现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草原》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 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大草原美丽景色的图片和视 频,同时配上赞美大草原的相关歌曲。此时,学生被视频 中呈现的草原风光所吸引,仿佛真的走进大草原之中。 在 观 看 完 视 频 之 后 ,学 生 意 犹 未 尽 ,对 草 原 充 满 了 无 限 的遐想和期待。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顺利导入新课《草 原》,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浓厚。 (二)设疑激趣 设疑激趣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培 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学习《松鼠和松果》这篇课 文的时候,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松果和松鼠 的图片,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这两个物体之间有什么 联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结合课题,猜想一下作者在 这篇文章中是如何描写松鼠和松果的。”通过笔者的引 导和激励,学生兴致勃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趁着学生 的学习兴趣正浓,笔者将他们引入了对这篇课文的学习 中。 三、传授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阅读能 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很多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通常不 知道如何去读,导致阅读效率非常低。因此,教师要注重 阅读技巧的传授。学生掌握了阅读技巧,也就掌握了阅 读的关键点,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 (一)紧扣思路阅读 读者想要全面掌握一篇文章的内容,必须抓住作者 的思路,并沿着作者的思路顺藤摸瓜,一步步深入,这样 就可以有效把握文章的整体内容。例如,在学习《飞夺泸 定桥》的时候,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围绕文章的标题,紧扣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论文
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摘要:语文教学中要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还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地阅读,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扫除“阅读难,难阅读”这一“拦路虎”.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兴趣注重方法提高能力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阅读可以说是一个人生存所必备的本领.同事们常说:“作文难,难作文,”但我觉得:“阅读难,难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可以说是与作文教学齐驱并驾的“拦路虎”,对语文教学来说也是一大障碍.通常一篇小小的短文令老师难教,学生也是头痛不已,解决的方式只不过是看一看,想一想,写一点罢了.这种情况,显而易见地暴露了我们语文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究其根源,不是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而是我们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才造成了今天学生“阅读难,作文更难”的局面.为此,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可以说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好的老师.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阅读产生主动需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一是抓住上课伊始的有利时机,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精彩的开场白或话题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使之进入最佳状态,为整堂课拉开序幕.二是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叙述的愿望;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三是运用多媒体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增强气氛,铺设场景,组织讨论、辩论、看图说话、分组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四是适时强化学生成功的喜悦感,巩固兴趣.教师要特别注重让学生体会成功感,因为成功越大,兴趣越大,动力越大.当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一点成功,他们也会像成人完成了一个重大科研项目一样感到高兴,继而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获得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进一步的成功迈进,从而形成稳定而持续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尽量多地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感受到努力的价值.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1、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就要营造浓厚的读书环境和氛围.教师要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的作用,使图书室切实为学生服务,提高学校图书室的利用效率.可与图书管理员沟通,定期分班级开放学校图书室,鼓励学生借阅图书,开展读书竞赛活动.如把一周的每一天都按年级分班安排出来,争取每一个班每一周至少到图书室看借阅一次书.另外,还可发动家长帮助和指导子女购买一些合适的图书并制定好读书计划,有的放矢地进行阅读.这样,小学生处在浓厚的读书环境和氛围中,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地寻找阅读材料,然后就兴致勃勃地阅读.2、推荐课外阅读内容.当同学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如何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向他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课外书显得异常重要.为学生选择和推荐书籍的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常用的如以下几种:一是结合课堂教学选择推荐.老师可根据节选的课文或与课文相关的内容向学生推荐读物.如唐诗三百首、安徒生童话,还有一些革命人物故事等.也可推荐与课文体裁相同的读物.二是结合年龄特点选择推荐.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识字少,阅读能力低,但富于幻想,可以多给他们推荐内容短浅的童话、寓言、儿歌等.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知识面有所扩大,阅读能力有所增强,就可以推荐一些革命故事、儿童小说、科幻故事、儿童诗歌等,如十岁的蒋方舟写的打开天窗、崔峦老师教你阅读、小学生必读佳作、少儿百科想和做、上下五千年等等.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的阅读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活知识进一步扩充,就可以给他们推荐一些历史故事,反映现实生活的散文、小说,同时,还可以推荐一些社会、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等.3、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外阅读能力 .由于时空的距离,当今少年儿童对中国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革命等历史都比较陌生.课堂上教师有限的介绍也只能让学生“云里雾里”、不能达到“人同此心”的境界.不少教师在上完马背上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这类课文后,都觉得学生的思想境界不能达到预定的高度.课后,教师可充满感情地说:“你知道多少生命、多少英魂,为了革命、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被这茫茫草地吞噬吗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上又有多少感人的故事等着我们去读啊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这番激励性的语言一定会激发学生再探究的欲望.学生会利用图书馆、历史文化博物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去寻找红军的足迹,更加真切地感受英烈忠魂舍生忘死的精神品质,能更深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利用班会课时间举行读书报告会、英雄事迹介绍会、英雄事迹网络图片展览等,提供交流的平台.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三、运用不同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1、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阅读方法.阅读有范读、领读、讲读、朗读、默读、背诵等.范读是给学生阅读做示范,激发学生的摹仿兴趣.如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一课老舍的草原,在大家朗读课文的句子时,不同的学生朗读的语气也是不一样的,于是采用范读,我读好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喜欢读了,就会读了.另外,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发展记忆力.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文章的长短可以采用整体背诵如诗歌、短文和分步背诵长的课文,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课后,教师还可以开展背诵、诗歌朗诵会、读报等比赛,看哪个学生的课外知识最丰富、了解得最多,并对了解最多的学生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通过教给阅读方法,运用阅读比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强化了学生良好的范文背诵习惯,锻炼了他们的记忆力,并逐步提高了他们的写作水平.2、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在阅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逐渐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还可以指导学生速读—回读—精读—背诵.如文章较长,可采用先“速读”,大概了解主要人物和事件,再根据课后的作业或老师的提问进行“回读”,反复阅读疑难部分,从中找出答案.文章中写得精彩的段落,让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地“精读”,并从中读出味道,读出自己的感受,然后“背诵”.总之,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广大学生的一个全新的学习领域.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摘要语文学习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延伸,能很好的促进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越来越引起重视。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正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课外阅读能使小学生对课内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培养高尚的情操,拓展知识,提高语文素养,使其健康成长,促进终身学习发展。
本研究是通过在小学实习时调查以及搜集国内外与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文献法、观察法等方法研究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发现现状中存在一定问题:进行课外阅读时缺乏指导,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课外阅读的时间不够充足,阅读习惯也仍需进一步培养。
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家长、教师和学校等方面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质量和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阅读;课外阅读目录摘要Ⅰ1.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及意义 11.2.1研究目的 11.2.2研究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国内研究现状 21.3.2国外研究现状 31.4研究内容及方法 31.4.1研究内容 31.4.2研究方法 31.5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42.相关概念界定 42.1小学中高年级 42.2阅读 42.3课外阅读 43.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分析 53.1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 53.1.1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内容 53.1.2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兴趣 53.1.3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习惯 53.1.4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时间 63.2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63.2.1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时缺乏指导 63.2.2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缺失 73.2.3小学生阅读习惯不良 73.2.4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没有得到保证 84.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现状的改进策略 84.1减轻学生课业负担,鼓励学生丰富课余生活 84.2家校合作,发挥促进作用 94.3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94.3.1定期举行课外阅读交流活动 94.3.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94.3.3学校及时更换图书馆书籍,保证学生阅读资源 10结论 11致谢 12参考文献 13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1.绪论1.1研究背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01年版)》中指出: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总数量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课外阅读总数量不少于100万字。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摘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之下,教育各界越来越关注语文学科,也认识到小学语文阅读对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能力提升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一、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的目标教学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小学语文阅读也如此。
在以往语文教学形式下,教师一般通过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传输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渐显露。
阅读教学目标是有效开展阅读教学的保障,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目标,进行周密的预设,精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
换句话说,语文高段阅读教学活动要始终服务于教学目标,要密切围绕教学目标来设置阅读内容。
教师依据所要阅读的内容,合理地设计阅读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依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从而让学生掌握文本阅读技巧,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水平,最终全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
二、小学语文高段阅读能力提升策略1.巧妙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近年来,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说是迅猛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以充分借助信息技术工具的力量,辅助课堂教学,这样能够给学生眼前一亮的感觉,从而逐渐改变对阅读课以及对语文教师的固有认知,主动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例如,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放大教材上的图片,在课前让学生通过图片去感知课文中作者对母亲的真挚情感,这样有助于他们在后面的文本解读中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
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歌曲《游子吟》,让学生在音乐的氛围烘托下进一步感受母爱的深沉,最后师生齐唱,这样的环节设计能够让学生充分投入自己的感情。
在此之后,学生进入到文本展开阅读,学习的兴趣就能成功地调动起来。
浅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阅读能力的培养发布时间:2022-05-03T15:20:44.347Z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2年5月作者:金艳[导读] 小学时期是我们人生体验的起点,而阅读却可以为这一起点增添更多色彩,加快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提高学生思想交流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但是,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让他们爱上阅读,乐于阅读呢?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而逐步形成阅读能力。
本文就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希望可以为广大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有效帮助或借鉴。
金艳西昌市川兴镇瓦尔小学【摘要】小学时期是我们人生体验的起点,而阅读却可以为这一起点增添更多色彩,加快学生获取信息的速度,提高学生思想交流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但是,怎样才能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让他们爱上阅读,乐于阅读呢?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必须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从而逐步形成阅读能力。
本文就小学中高年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了分析与探究,希望可以为广大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提供有效帮助或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阅读能力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2)5-194-01新课改背景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主要教学目标之一。
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可以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的情感也变得更加丰富。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立足语文教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小学中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立足于教材文本,要求教师认真分析教材内容,通过总结其中的知识点,来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从而在后续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材主旨联系得更加密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84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康欢欢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言学科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语文阅读能力的增强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还能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解基础。
虽然小学阶段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对阅读能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小学生自身年级较小,智力还未完全成熟,对其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现状需要解决。
在全面课改的要求中,对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语文教学中主要任务之一。
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帮助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阅读方法,以及如何在课外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成为一线语文老师高度重视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现状在传统教学中,以学生做题的高正确率为目标,将提高学生语文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因此语文课堂上教师往往通过题海训练,提高语文阅读部分的分数,并不对所读内容进行讲解,只对答案进行校对。
长期下来,学生对阅读的意义持怀疑态度,对阅读答案内容的出处不知甚解,进而对阅读缺乏耐心。
同时老师自身能力受到教学时间上的严格限制,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不能充分对课文进行讲解,向学生传授的阅读方法只能一带而过。
使得学生对于阅读方法,要么不能掌握,要么不能灵活运用到阅读中,直接造成学生阅读效率低下。
虽然通过将阅读能力的培养扩展到课下时间,有利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但一方面学校以及老师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籍数量过多,家长以及学生难以选择合适的书目进行阅读。
另一方面存在书籍内容过于复杂,小学生不能独立实现阅读目标,以及书籍内容质量较低,不能增长学生见闻,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情况。
除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传统纸质阅读受到冲击。
一方面小学生在阅读时,更愿意选择色彩丰富的漫画书,或者插画丰富的童话书籍以及轻便携带的书籍为主。
另一方面小学生在进行课文阅读时表现出厌倦情绪,在阅读以上书籍时则相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的策略阅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聚焦阅读训练,提升语文素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的“三力”
2020年11月 总第530期30聚焦阅读训练,提升语文素养——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的“三力” ◎ 陈茜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涉及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四个领域。
阅读训练一刻也离不开这几个关键词。
问题在于如何培养、如何选择恰当的途径去提升这些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就是提升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极为关键。
一、以“兴趣”为导向,师生共读共品,营造阅读的感召力自古以来,学校教育的代名词就是读书,学生被称为读书郎。
由此也可以看出阅读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首先要从营造阅读的氛围入手。
阅读氛围好,孩子们对书一定是爱不释手。
那么,这种境界何以实现?1. 活动激发,兴趣引导激发兴趣的方式有很多。
学校和班级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利用整块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并获得读书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感。
比如,可以组织“诗文朗诵赛”“阅读交流吧”“新书推荐会”“课外阅读季”“图书跳蚤市场”“读书辩论赛”等活动。
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广泛,气氛活跃,学生十分乐于参与。
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感受到课外阅读带来的满满收获。
2. 教师引领,言传身教一个爱看书的老师会带动一个爱看书的群体。
教师应发挥榜样作用来感染学生,并采取多种方式引领学生,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有策略的指导。
对低年级的学生,着重指导他们看以图为主的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初步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对中年级的学生,着重指导他们看以文为主、图为辅的书籍;对高年级的学生,则结合课本读书吧的推荐,着重指导他们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以及经典名著,并引导他们开展小组探究性合作学习。
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思想、年龄和爱好的不同以及课堂教学需要的不同,认真帮助学生选择适当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等读物,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和鼓励学生阅读历史、人文、地理、科学等方面的读物,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分层次加强阅读指导,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策略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策略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其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语文阅读能力是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阅读材料的意义、提取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不仅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学业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开阔他们的视野。
在阅读中,他们接触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的文字和知识,还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提高他们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词汇、提高词汇量,使他们的表达更加丰富准确。
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学习到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到正确的语法和句法结构,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阅读需要学生不断思考、归纳和总结,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
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提高他们的思考深度和广度。
阅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启发他们的思维发散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时,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和方法。
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能够有意愿和机会读书。
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竞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度。
要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技巧,如快速阅读、精读和批判性思考等,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还要鼓励学生多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献,积累丰富的阅读素材和经验。
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阅读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高阶阅读能力作者:张乃新来源:《语文天地·小学版》2020年第01期高阶阅读能力是指阅读过程中,学生在阅读情境、阅读文本上表现出的更有深度与高度的思维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小学生的高阶阅读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的分析、理解、实践、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拥有持久的学习动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何让高阶阅读能力落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笔者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一、以语文阅读教材为载体,发展学生的高阶阅读能力教材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教材中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教师要利用教材这一优势,吃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高阶思维活动作铺垫,然后让学生带着任务自主学习课文,画出重点内容,标出疑难问题,抓住主要环节对教材中所出现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归纳总结。
例如,在学习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新奇的纳米技术》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把科学小品文的文体知识作为知识与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把自主探究“神奇”的具体体现、体会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作为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堂上首先让学生观看《西游记》中孙悟空变成一只小虫进入铁扇公主肚子的片段,激发出阅读课文的兴趣,然后用多媒体展示纳米机器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课文,思考纳米的神奇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的知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交流情况,引导学生关注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梳理文本信息,学习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的方法。
二、开展探究学习模式,提升学生的高阶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高阶阅读能力,必须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产生学习知识的强烈愿望,促进主动学习意识的养成,从而使学习成为一种内心的需要,成为一项快乐的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的过程要比结果更重要,教师要将思考权、发言权、实践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乐意参与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会探究的方法。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策略
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语文阅读能力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技能。
因为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和沟通意见的主要途径,而且还能增强个体的文化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然而,儿童的语文阅读能力处于一个艰难的发展阶段,很多家长和老师都感叹他们的阅读能力有待提升。
因此,本文将探讨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策略。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意义1. 提高儿童认知水平:阅读对儿童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阅读,儿童可以了解到很多与人类相关的事物和现象,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增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 增加儿童知识储备:语文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一种主要方式。
通过阅读,儿童可以学习到与生活和学习相关的各种知识,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应对新的知识和挑战。
3. 提高儿童文化素养:作为文化的一部分,文学作品是儿童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增加儿童的文化素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以及对文化遗产的爱好和了解。
4. 培养儿童思维能力:中文阅读是开发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阅读,儿童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1. 建立阅读习惯: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每天保持一定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坚持每日阅读,逐渐养成阅读习惯。
2.扩大阅读范围:家长可以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并多元化选取,如经典文学、报纸杂志、科普读物等,让孩子形成兴趣,提高阅读兴趣与积极性。
3.阅读与生活联系:根据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与所读内容建立联系,思考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与自己的生活有何关联等,从而引导孩子更好的理解、参与和探索阅读内容。
4.多层次理解: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理解阅读内容,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多层次理解,如文章主旨、文字中间的细节、文章作者的态度等,让孩子对所读内容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50教育版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摘 要:在小学阶段,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教学包括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与综合学习五部分,其中阅读教学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培养具有较大影响。
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可促使他们在自主阅读中获得更多知识,提升其语文素养,所以教师要加大阅读教学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 阅读能力 培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一个重要途径,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能力;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写作水平的能力。
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本文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中最重要的策略就是让他们对阅读感兴趣,热爱读书。
在实际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
因此,一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去读书。
通过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让学生们对阅读的好处有一定的认知;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教师要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人手,对低年级小学生要多给他们讲书中的寓言故事或者神话故事,对于高年级小学生则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查书寻找答案;三是教师要做好示范作用。
教师在闲暇时间要大量阅读,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在课堂上可以做到旁征博引,让学生在接受语文知识的同时感受阅读魅力,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去主动阅读。
二、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教师充分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后,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实施多样化的创新教学方法,以达到不断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限制,他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阅读和思维认知。
过分抽象的阅读风格不能有效地为学生发挥作用。
因此,教师应注重将阅读能力具体化、形象化,潜移默化地将创新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使其更小。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综合多种方法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方法:1. 足够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可以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纸、杂志等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增加他们的阅读量。
2. 教授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学习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找关键词等。
帮助他们理解文章背后的意义和作者的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阅读材料,如散文、诗歌、小说、报告、说明文等。
这可以培养学生对不同文体和语言形式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开设读书俱乐部:组织学生参加读书俱乐部,共同讨论和分享读过的书籍。
这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5. 视频和音频资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供音频和视频资源,使学生能够通过听觉和视觉的方式接触和理解语言。
这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材料来源,增加他们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6. 阅读辅导:利用课堂时间和个别辅导时间,给学生提供具体的阅读指导,帮助他们发现文章中的难点和解决方法。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章,提高整体阅读能力。
7. 语言游戏和练习:设计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和练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语文知识。
这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8. 阅读挑战和比赛:组织阅读挑战和比赛,鼓励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动力。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学校和家长也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
这些方法需要长期坚持和耐心,帮助学生逐渐提高他们的语文阅读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内容摘要】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养。
在中小学阶段,读书是获取精神和智力成长的主要营养源,这个阶段如果注重阅读,将为孩子的一生打下好基底。
温儒敏教授曾言“语文课最基本的内容目标,是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
”那么,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呢?本文从营造阅读氛围,增加读书情趣;巧妙推荐适宜读物,激发阅读兴趣;授之以渔,教给读书方法;开展多样化的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四方面展开讨论。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是人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性能力之一,而小学阶段的阅读是孩子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和终身学习者的开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30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现行的统编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养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新课程理念。
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此谈谈初浅的看法。
一、营造阅读氛围,增加读书情趣热爱读书需要一种氛围,在学校,读书的氛围要靠我们老师去营造,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读书热情,就要为学生营造一个书香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以书为友,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一个大家庭,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对学生健康成长尤为重要。
首先要营造学习场所的文化氛围。
教师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精心布置教室,室内可挂贴有关读书的名言条幅。
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伏尔泰”等等。
还可以组织班委定期出版关于读书的墙报或黑板报,在班级文化环境中布置以读书为主题的“书香园地”,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读书心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河九:孙立军
阅读作为语文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言输出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学生在日后生活中最常用的语言技能。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信息,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他能否快速高效地吸收有用信息。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语文学习,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促进听、说、写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在高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阅读能力的综合考查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因此,做好阅读训练至关重要,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阅读教学其实是语文语言活动的反复再现,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包括了词语、句子、修辞、文章主题思想感情等各个方面,所以阅读能力取决于阅读者的语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语文阅读一直是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弱项,老师感到头疼,无从下手,学生也普遍感到阅读难,难在阅读速度慢、时间不够用、无法正确理解全部信息。
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常常存在以下不良习惯:
1、注重词句,忽略篇章。
遇到一篇文章一字不漏地往过阅读,甚至觉得不把词、句读仔细就不能透彻理解。
这样
做不但大大降低了阅读速度,而且获得的只能是些分散的信息点,忽略了句与句之间、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既妨碍了对阅读材料内容全面透彻的理解,又不利于语文思维习惯的养成。
2、注重细节,忽略文义。
通常学生在阅读时还停留在课内阅读的阶段,不能迅速地联系上下文理解文意,从而出现断章取义的错误理解。
要指导学生改掉这些不正确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我在课堂上教学阅读课文的时候经常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整体教学、精读和略读的训练等,还在以下几个方面适时指导学生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一、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技巧
阅读的最终目的就是理解文章、掌握信息。
阅读技巧也就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每篇文章所包涵信息的方法。
阅读方法不同,每个人理解文章所花的时间也会各不相同。
要一方面教给学生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浏览读、略读、精读、细读),在扩大学生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效率,反复训练理解技巧;一方面教会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辨析,包括如何理解和阐述支持中心思想的事实和细节、如何从字里行间去读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如何进行梳理归纳、如何进行逻辑推断、如何理解人物性格等。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句子、段落上,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句子,不应过份在意对个别词语的理解与否。
就阅读理解四个字而言,重点在理解上,为了保证准确理解,对文章出现的重点句或难句,我会只做简单讲解,要求学生善于抓住重点句,力求准确理解,掌握主要意思。
在学生的考试中,做阅读题,我一般指导学生先阅读题目,带着问题再去阅读文章,有些无关的内容可大致略过,做到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并最大程度地避免出错。
在阅读中,即使遇到较难理解的句子,也不必着急,要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等读完全段或全文之后,我们往往会发现前面遇到的许多问题已经迎刃而解了。
二、指导学生把握阅读速度
阅读速度与理解准确性是一个矛盾。
进行阅读技巧训练的目的是提高阅读速度,但必须是在正确理解的前提下求速度,没有准确的理解,速度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这方面,我会让学生做理解习题来调节阅读速度,也就是每读完一篇做一些理解选择题。
正确率一般不应低于70%,如低于70%,就应考虑适当放慢阅读速度。
三、精心选择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原上海北郊学校校长郑杰曾说:“学习只有在成为孩子
的主动行为时,孩子的学习才会真正地好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在选取阅读材料时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以激发阅读兴趣。
阅读材料的收集,主要是报纸、资料和网上查询。
另外,阅读材料应题材广泛,包括各类主题的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等。
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读有所获,从而会主动找材料阅读,使兴趣、情感、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积极作用,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也能持久。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自主的实践过程。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可以大大促进学生语文听说写能力的提高,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利用教材打好基础,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着重提高阅读的有效率,并反复训练阅读技巧,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平时鼓励学生多读多练,使他们能读会看、勤思多想,指导他们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我们的学生一定可以从阅读中认识学习语文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体验学习语文的乐趣,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