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合集下载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一、引言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对教师的教学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和技能培养存在诸多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培养优秀的教学技能,满足时代的需求。

二、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分析1. 学校教学资源不足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许多师范生在教学实习期间往往面临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

很多学校的教学设备陈旧,教学资源匮乏,这给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带来了诸多困难,影响了他们的教学技能培养。

2. 教学实践时间不足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师范生的教学实习时间有限,很多实习生只有短短的数周时间来完成教学实习。

这导致了师范生无法充分地接触并了解学生,也无法充分地在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3. 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在当前的师范生教育中,教学理论和实践往往脱节。

很多学校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教学实践的重要性。

这导致了师范生在实际教学中无法灵活应对,无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4. 教师教学理念单一很多学校的教师教学理念比较单一,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这也导致了师范生对于教学技能的培养比较局限,无法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对策分析1. 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学校应当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提高教学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提高实习学校的教学资源配置水平。

可以引入先进教学设备,开展教学资源共享,为师范生提供更好的实习环境。

2. 延长教学实践时间可以通过延长实习期限,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时间,让师范生有更多的时间去适应教学环境,了解学生,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3. 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应当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实践教学的环节。

可以设置专门的实践教学课程,让师范生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一、引言教师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而师范生则是未来教育工作者的主要来源。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

目前我国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着一些问题,学生教育技能水平不够、教学实践机会不足等现象普遍存在。

本文将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现状分析1. 教学技能培养水平整体较低目前,一些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水平相对较低,表现在教学实践、课堂管理、有效教学等方面存在不足。

一方面,一些师范生缺乏教学实践的机会,只是在校园内做简单的教学练习,难以真正了解教学实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师范生对于课堂管理、学生情感引导、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储备较为薄弱,难以应对实际教学中的复杂情况,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2. 教学实践机会不足在一些师范院校,教学实践机会不足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校资源有限或其他原因,一些师范生在校期间难以获得充分的教学实践机会,很难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而实际教学经验对于一个优秀的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仅仅在课堂上掌握一些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3. 教师素质培养存在一些盲点一些师范院校在教学技能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教师素质培养的盲点。

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只侧重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一些师范生专业素养虽高,但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却显得力不从心。

三、对策建议1. 加强教学实践针对教学实践机会不足的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师范生的实际教学实践,多渠道、多形式地为师范生提供教学实践机会。

可以通过校外教育实习、社会实践等方式,拓宽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渠道,让他们可以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下接受锻炼,并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2. 强化教学技能培训学校应该加强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训和辅导,提高他们教学的专业水平。

可以设置专门的教学技能培训课程,由有经验的教师进行培训,帮助师范生提高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素养,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而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其教学技能培养更是备受瞩目。

目前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采取相应对策加以改进。

一、现状分析1. 教学理论脱离实际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即教师教育课程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略了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

这导致了师范生在面对实际教学时缺乏经验和能力,难以胜任教学任务。

2. 实习教学时间短师范生在大学课堂学习的时间通常占据了其整个教育周期的较大比例,而实习教学的时间相对较短。

这使得师范生缺乏与学生互动、教学实践的机会,难以从实践中获取有效的教学经验,影响了其教学技能的培养。

3. 教师实践指导不足在校内实习教学和教师实践指导环节,师范生受到的指导和辅导往往不够,导致他们在实践中面对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学习惯和习惯。

二、对策分析1.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学校应当加强师范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延长实习教学时间,增加实际教学的机会。

通过实践,师范生能够更快地适应教学环境,积累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技能。

2. 落实教师实践指导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教师实践指导力度,确保每位师范生都能够获得充分的教师实践指导,及时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其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提升。

3. 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应注重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培养师范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师教育课程不仅应传授教学理论知识,更应提供实际教学的案例和经验,引导师范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提升其教学技能。

三、结语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培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

当前,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存在着诸多不足,需采取相应对策加以改进。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落实教师实践指导、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途径。

相信在教育部门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将得到有效的提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优秀的教师。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及内容分析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及内容分析
定 量研 究从 20 0 8年 开 始 也 有 明 显 的 增 长 .批 判 性
表 3 刊 物 类 别 与论 文发 表 时 间交 互 分 析 统 计
育 技术 能 力 培 养 ” 为关 键 字 , 索 1 7 - 2 0 检 9 9 0 9年 的
期刊 , 确检索出 7 精 8篇 相 关 论 文 , 者 通 过 逐 篇 阅 笔
读, 筛选 出与 “ 范 生” “ 前教 师 ” “ 师生 ” 关 师 、职 和 高 相
的 论文 共 5 6篇 , 终 形 成 有 效 样 本 , 中 包 含 6篇 最 其 硕 士 论 文 。根 据 论 文 发 表 的 时 间 分 布 情 况 进 行 统 计 分析 , 表 1 示 。 如 所
问发 表 的有 关 “ 师范 生 教 育 技术 能力 培 养 ” 5 的 5篇论 文 , 照 按
研 究 目标 和 研 究 方 法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果 见 表 2 结 。
表 2 20-20 0 3 0 9年 研 究 目标 类 型 和研 究 方 法 类 型统 计
成 为时代 的要求 。 了了解 我 国师范 生教育 技术 能力 为
人 , 州市职 业技 术 学校教 师 , 究方 向为信 息技 术教 育。 梅 研
20第 期下 月 件 刊教 技 6 0年 7( ) 导 . 术 1 1 半软 育 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受 到一 定 的重视 。

此 项 分析 旨在探 索 不 同性 质单 位 对师 范 生教 育 技术 能 力
培 养 的研 究 情 况 , 便 于研 究 , “ 校 类 ” 为 “ 合 类大 学 ” 为 将 高 分 综 和“ 范 类 院校 ” , 者 单 位类 别与 论文 发 表时 间交 互统 计情 师 作 况 如 表 5所 示 。

中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中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中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中职师范生指的是在中学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工作的职业教育毕业生。

他们既具有职业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中等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技能。

目前,中职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职师范生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由于中职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很多人认为中职师范生的就业前景不明朗,因此中职教育行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这对于中职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造成了影响。

中职师范生的专业发展不够明确。

与普通的中等教育师范生相比,中职师范生的专业发展路径相对模糊,缺乏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晋升机会。

这使得中职师范生难以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做出明确的规划和目标,进而影响了他们对职业的认同感。

中职师范生的教育环境和工作条件相对较差。

中职教育相对于普通中等教育来说,教学资源和条件较为匮乏,教师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

这样的环境可能会影响中职师范生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觉得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和重视。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提升中职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提高中职教育的社会地位。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支持力度,提高中职教师的待遇,增加中职教育的投入和改善中职教育的教学环境,提升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地位。

明确中职师范生的专业发展路径。

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制定详细的职业发展规划,为中职师范生提供晋升机会和培训机会,指导他们制定职业发展目标,提高专业发展的可行性和透明度。

改善中职教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工作条件,减轻中职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强他们对职业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从而提升职业认同感。

中职师范生也应该主动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学习和进修,保持专业水平的提升,提高自己在职业中的竞争力和价值。

加强职业规划和自我认知,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发展方向,为自己的职业道路做出明确的规划和目标。

提升中职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教育部门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中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中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中职师范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引言:中职师范生是指在中等职业学校接受教育学科和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生。

他们是未来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对他们的职业认同感的调查及对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状调查从社会角度来看,中职师范生在职业认同感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是社会对他们的认可度较低。

相对于普通高职生和大学生,中职师范生在职业地位上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这会影响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感。

其次是就业前景有限。

中职师范生由于就业范围受限,往往只能在职业教育领域就业,这也会降低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再次是职业形象不佳。

由于中职师范生的职业形象受到常见的教师形象的影响,他们遭遇到一些负面的看法,例如认为他们没有高学历,教学水平有限等,这也加剧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问题。

二、对策分析为了提高中职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1. 加强职业教育宣传通过加强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宣传,提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增加对中职师范生的认可度。

2. 开展职业教育导向课程在中职教育阶段加强职业教育导向课程的开展,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明确职业目标,并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对所选择职业的认同感。

3. 提供职业发展支持建立健全的职业发展支持体系,为中职师范生提供指导和帮助。

可以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指导、职业素养培养等方式,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兴趣,并发掘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5. 进一步加强中职师范生的教育能力培养中职师范生未来将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因此要进一步加强他们的教育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以增强他们对自己职业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结论:中职师范生在职业认同感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宣传,开展职业教育导向课程,提供职业发展支持,增加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和进一步加强中职师范生的教育能力培养等对策,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工作。

培养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以上海市A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为例

培养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以上海市A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为例

培养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以上海市A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为例培养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以上海市A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为例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PACK)已经成为培养师范生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上海市A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为例,旨在探讨如何培养师范生的TPACK能力,以提升他们在将来科技发展的教学环境中的表现。

一、TPACK的概念与重要性1. TPACK的定义TPACK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合技术、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的能力,它包含了教师对于如何有效地利用技术来支持学科教学的理解与应用。

师范生在成为教师之前,应该具备一定的TPACK能力,以应对未来教育的发展。

2. TPACK的重要性TPACK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技术的自信心,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教学效果。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师范生的TPACK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上海市A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的TPACK现状1. 整体情况在调查中发现,上海市A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对于TPACK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对于如何有效地整合技术到学科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也存在一定的困惑。

2. 存在问题a. 技术知识不足:部分师范生对于常见的教学技术工具和软件的使用不熟悉,无法很好地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b. 学科知识欠缺:部分师范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但对于如何将其与技术整合到教学中仍存在困惑。

c. 教学知识不够丰富:师范生对于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无法很好地将技术与学科知识结合。

三、培养师范生的TPACK能力的策略与方法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育实习和教学实践中,师范生可以通过参与实际教学,结合理论知识,逐步提升对于TPACK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发展研究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发展研究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发展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教育形态也在发生着改变,教育
技术能力渐成为教育从业者所必备的能力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师范
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状
目前,大部分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的了解程度还较为有限,对于教
育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也相对较弱。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在开展现代
化教育时,师范生无法充分发挥教育技术的优势,从而影响教育教学
效果的提升。

培养
为了弥补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不足,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
培训,如:
1.在师范生培养计划中加强对于教育技术的学习,将教育技
术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相融合,培养学生熟练掌握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2.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将教
育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师范生更好地掌握教育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巧。

3.进行教育技术培训,邀请外部专家进行教育技术培训,增
强师范生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

发展趋势
未来,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教育行业的发展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也将更加注重实践和能力的提升,符合未
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结论
教育技术在现代化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师范生对于教育技术
的应用能力还不足。

我们需要在师范生的培养计划中加强教育技术的
学习,促进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进行教育技术培训,以增强师范生的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

职前信息技术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职前信息技术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职前信息技术教师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不断融合,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以满足信息时代技术对教师教学的挑战。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框架为教师提供了一套新的专业知识体系,为教师信息化教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指导性的作用。

目前,我国对于职前信息技术教师TPACK的研究大都停留在现状调查以及简单的培养模式上,在职前信息技术教师TPACK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却相对匮乏。

因此,本研究以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师范生为研究对象,探究职前信息技术教师TPACK水平以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关注境脉因素和技术知识(TK)对职前信息技术教师TPACK发展的影响作用,以期为信息技术师范生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学者开发的TPACK测量量表和技术接受模型,分别编制了《职前信息技术教师TPACK结构测量问卷》和《职前信息技术教师TPACK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以测量职前信息技术教师的TPACK水平现状和影响因素,并尝试通过回归分析法探究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得出如下研究结果:(1)职前信息技术教师TPACK的整体水平较高,其中TK掌握情况最弱。

(2)在职前信息技术教师中,男性在PCK和TPACK水平上均高于女性;不同年级的学生在TK、TCK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教育实习对职前信息技术教师的CK、PK、TPK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TPACK内部因子的相互作用中,TPK的提升对发展其TPACK水平最为有效。

(3)职前信息技术教师TPACK发展影响因素中的四个变量与TPACK的七个因子之间均具有相关关系。

其中,技术的有用性与其CK、PCK、TPK、TPACK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技术的易用性对其TPACK的七个因子的发展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外部因素和计算机的自我效能均对其TK水平的提升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摘要]“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即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Conten tKnowledge)自2005年明确提出以来,在国外受到了教育技术、教师教育、学科教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而在我国,TPACK尚处于初步引介的阶段。

截至2010年5月,国内只有少量文献对TPACK的定义及国外研究做了较为详细深入的论述。

鉴于TPACK本身仍是处于发展中的新兴事物,从TPACK概念的演变、发展入手。

简要介绍了当前教师教育、学科教学领域内的TPACK相关研究,力求展现一个较为完整、全面的TPACK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关键词]TPACK;教师教育:技术整合一、TPAcK概念提出的背景(一)技术对教育产生影响自古以来,每一样新技术(如纸笔、黑板等)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地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

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蔓延的今天,这一影响的规模和所产生的效应变得庞大复杂而又变幻莫测。

但迄今为止,技术还未给教育带来如1987年Alfred Bork所预言的变革。

这其中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数字技术(用途多样的、不稳定的、功能不透明的)与传统技术(用途特定的、稳定的、功能透明的)的特征有着巨大的差异,大部分数字技术的产生也并非出于教育的目的。

在教师教育领域中,大量的事实证明,让教师单独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并不必然导致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技术。

技术与教育的关系,包括技术在教师知识中所扮演的角色,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理络不清但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TPACK概念的提出在TPACK概念提出之前,已有不少学者注意到技术知识不能独立于教师专业知识而存在,并提出了一些整合了技术的教师专业知识概念(如ICT—reated PCK、e—PCK等)。

尽管字面上表述不同,但这些概念实际上表达了与TPACK 相似的思想。

密西根州立大学的Punya Mishm和Matthew J.Koehler在对教师专业发展项目设计的五项研究中,以LeeShulmall提出的PCK为基础,于2005年首次提出TPACK的概念,并于2006年对TPACK框架中的七个元素进行了详细论述,清晰地勾勒出技术、学科内容、教学法三者之间的关系。

中职院校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职院校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中职院校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中职院校的教育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中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中职院校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一、中职院校教学现状分析1. 教学资源不足中职院校教学资源相对紧缺,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设备方面。

一方面,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部分教师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实践教学设备和场地不足,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求,导致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2. 课程设置单一由于历史原因和教育政策的制约,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相对单一,注重对学科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学生在校期间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复杂需求。

3. 实习实训环节不足中职院校的实习实训环节不足,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和提升。

实习实训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而中职院校的实训课程设置和实际操作环境都存在不足的问题,导致学生毕业后的就业能力不足。

4. 教学模式陈旧目前中职院校的教学模式相对陈旧,以传统的“授课-默写-考试”模式为主,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模式的陈旧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下降,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要完善中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需要加大对教学资源的投入,多方面提高师资力量和实践教学设备的配备。

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担任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场地和设备,切实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

要改革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职业实践、创新创业等相关课程,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

要加大对学生实习实训环节的支持和投入,建立完善的实习实训基地和实践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职教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职教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发明与创新一、问题的提出2005年,美国学者米什拉和科勒在PCK (学科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知识架构———TPACK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在这个框架(见下图)中,TK(技术知识)、PK (教学知识)和CK (内容知识)的交融之处即为TPACK,在教师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外学者近年开展的TPACK 的量表设计和教学策略等研究,为我国TPACK 研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TPACK 水平对职教师范生教育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师范院校开展TPACK 现状研究。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该研究基于既有的研究及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预测量,并最终形成电子问卷,选取部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教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220份(男生37名,女生183名)。

同时,对部分师范生进行深入访谈调查,记录并整理有关材料,以补充问卷调查的不足。

三、现状分析(一)基础要素现状分析1.技术知识(TK )师范生TK 水平在性别和专业属性层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男生TK 得分均值高出女生2.67分,理工科师范生TK 得分均值高于文科师范生。

同时,将TK 题项得分与所在年级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大一、大二、大三师范生TK 得分均值差异不大,但与大四师范生差异显著,其原因是大四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通过课堂教学将这些知识进行整合。

2.教学知识(PK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按性别分组的两组PK 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男女均值差为1.87分,由此可见,男生对教学法知识掌握得更为熟练;按专业属性分组的两组PK 题项得分并无差异,这表明文科与理工科师范生的PK 无明显差距;从PK 均值来看,大三师范生得分最低,大一师范生得分仅次于大四年级师范生,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其原因可能在于,大三师范生对即将面临的教育实习往往表现出不确定性,不确定凭借自己已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否掌控实际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应对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2024年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以“正态分布”为例》范文

《2024年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以“正态分布”为例》范文

《数学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发展研究——以“正态分布”为例》篇一一、引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数学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力量,其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能力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TPACK框架融合了技术支持下的教学内容知识、教学方法知识和学生学习知识,是当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以“正态分布”为例,探讨数学师范生在整合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知识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二、正态分布与数学教学正态分布是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讲解公式、画图等方式来传授这一知识点。

然而,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将技术与正态分布的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是数学师范生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数学师范生的TPACK发展1. 技术知识:数学师范生应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教学软件操作等。

在“正态分布”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数据分析软件绘制正态分布曲线,通过动画形式展示数据的分布规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

2. 教学内容知识:数学师范生应具备扎实的数学学科知识,包括正态分布的概念、性质、应用等。

同时,要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方法知识:数学师范生应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问题导向教学、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

在“正态分布”的教学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正态分布现象,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数学师范生应将技术知识与教学内容知识和教学方法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形成自己的TPACK能力。

在“正态分布”的教学中,可以利用数据分析软件辅助教学,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实践与反思以“正态分布”为例,数学师范生可以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操作教学软件等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生动化。

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现状研究与思考

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现状研究与思考

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现状研究与思考
在中国,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知识是教育教学方面的核心问题之一。

师范生要求在课堂上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以及各种教育策略和方法。

同时,他们需要了解课程设计和评价,以及如何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和建立有效的教育沟通。

然而,师范生学科教学知识的现状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师范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这可能会反映在他们的教学实践中。

其次,师范生可能缺乏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实际经验。

最后,师范生可能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教育沟通技巧。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知识。

首先,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加强教育教学方面的培训,使师范生能够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其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体验,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机会,使师范生能够了解课堂实际情况,并掌握教学策略和方法。

最后,需要推广适当的教学模型和策略,为师范生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和实践。

总的来说,在师范生的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师范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并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教育需求。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分析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师范生的培养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尽管师范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积累,但在教学技能方面却存在一定的欠缺。

究其原因,可能是教育培养体系的不完善、师范院校教学资源的不足,亦或是师范生自身对于教学技能的重视不够等多种因素。

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工作的需要。

一、现状分析1.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薄弱师范生是未来教育事业的中坚力量,然而目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薄弱问题相当普遍。

在一些师范院校,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对于实际的教学技能训练往往没有很好地关注和培养,导致一些师范生在进入教育工作后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缺乏应对复杂教学环境的能力,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教学实践的不足师范生的教学实践是培养其教学技能的关键环节,然而目前教学实践的机会和资源不足。

师范生在校期间的实习经验相对较为单一,很难在实际教学中面对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和学生,导致他们的教学技能无法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

3.教育培养体系的不完善在一些地区,师范生的教育培养体系并不完善,相关政策和制度也未能完全配套。

这意味着师范生在教学技能培养方面缺乏一定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影响了师范院校在教学技能培养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

二、对策分析1. 完善教学实践机制为了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有必要完善教学实践机制,鼓励学校为师范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系统化的教学实践资源和机会。

可以引入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让师范生真正地接触到各种类型的学生和教学环境,从而提高其适应复杂教学环境的能力。

2. 提高教师团队的素质教师团队是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重要支撑,因此有必要提高教师团队的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定期的教师培训和交流活动,引导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同时也为师范生提供更为优质和专业的教学指导和支持。

3. 强化实践导师的作用实践导师是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关键角色,学校应该加强对实践导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在师范生教学实践中的指导和支持水平。

我国普通师范专业融合教育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国普通师范专业融合教育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国普通师范专业融合教育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我国普通师范专业融合教育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背景介绍:在我国,教育已成为了每个家庭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教育课程的质量也就尤为重要。

近年来,融合教育已成为了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作为培养教育工作者的师范教育专业,融合教育课程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我国普通师范专业中融合教育课程的现状,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指导和促进师范专业在融合教育方面的教育实践。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全国100所高等师范院校的师范专业的师生为调查对象,运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1. 师生对融合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

2. 师生普遍认为融合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

3. 不同地区的师范专业在融合教育方面的教学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异。

4. 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经验对融合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5. 师生认为融合教育课程的教材和教具的丰富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

研究结论:通过对我国普通师范专业中融合教育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对融合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是比较高的,这为融合教育的普及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 针对融合教育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扩展和优化。

3. 完善教材和教具,提高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区域间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注意和解决。

4. 师生都认为融合教育的实现需要多方面的合作和支持。

研究建议:为了推动我国普通师范专业中融合教育课程的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 加强对师生对融合教育课程的认知和理解。

2. 加强融合教育课程的课程设计和开发,提高教学质量。

3. 提高教师的教育背景和教学经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4. 鼓励区域间的信息共享和教学经验交流。

结语:本研究对我国普通师范专业中融合教育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旨在提高教育工作者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推动融合教育在师范专业中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职普融合现状调查报告

职普融合现状调查报告

职普融合现状调查报告根据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趋势正在逐渐增强。

职普融合的概念是指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供更全面和灵活的教育模式,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职普融合在不同层面和领域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首先,在学校层面,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始提供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课程。

这些课程不仅包含传统学科知识,还融入了实践操作、实习实训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更好地满足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职普融合的特点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许多学校将普通课程和职业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了跨学科的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一些学校还提供了灵活的选修课程,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帮助他们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来定制自己的学习路径。

此外,调查还发现,职普融合在实践教学和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许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提供实践项目和实习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和实际工作环境。

这种密切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并促进了职业教育与职业需求之间的紧密衔接。

然而,尽管职普融合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其中之一是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由于职普融合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教师,而这类教师相对较少,导致了师资力量的不平衡。

另外,课程设置和评估体系的统一性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以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得到有效的评估。

综上所述,职普融合在我国的现状表明,教育领域正朝着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方向发展。

学校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方面逐渐增加了职业元素,师资力量和评估体系的问题仍需要重视和解决。

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推动职普融合的发展,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全面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教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作者:暂无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8年第4期
摘要:文章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教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
该校职教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水平现状。

调查发现,职教师范生TPACK整体处于中等水平,理工科师范生TPACK水平高于文科师范生,文章还指出教育实习对TPACK水
平的提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师范生;TPACK;教育实习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美国学者米什拉和科勒在PCK(学科教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时代
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知识架构——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

在这个框架(见下图)中,TK(技术知识)、PK(教学知识)和CK(内容知识)的交融之处即为TPACK,在教师知识结构
中占有重要地位。

国外学者近年开展的TPACK的量表设计和教学策略等研究,为我国TPACK研
究提供了相应的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TPACK水平对职教师范生教育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针对师范院校开展TPACK现状研究。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该研究基于既有的研究及研究对象的特点,进行预测量,并最终形成电子问卷,选取
部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职教师范生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220份(男生37名,女生183名)。

同时,对部分师范生进行深入访谈调查,记录并整理有关材料,以补充问卷调查的不足。

三、现状分析
(一)基础要素现状分析
1. 技术知识(TK)
师范生TK水平在性别和专业属性层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男生TK得分均值高出女生
2.67分,理工科师范生TK得分均值高于文科师范生。

同时,将TK题项得分与所在年级进行单
因素分析发现:大一、大二、大三师范生TK得分均值差异不大,但与大四师范生差异显著,其原因是大四师范生在教育实习中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所学的理论知识,并能通过课堂教学将这
些知识进行整合。

2. 教学知识(PK)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按性别分组的两组PK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男女均值差为1.87分,由此可见,男生对教学法知识掌握得更为熟练;按专业属性分组的两组PK题项得分并无差异,这表明文科与理工科师范生的PK无明显差距;从PK均值来看,大三师范生得分最低,大一师
范生得分仅次于大四年级师范生,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其原因可能在于,大三师范生对即将
面临的教育实习往往表现出不确定性,不确定凭借自己已掌握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否掌控
实际课堂教学、能否成功应对并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

相反,大一师范生教学热情高涨,信心
十足。

3. 内容知识(CK)
分析表明,按性别分组与按专业属性分组的两组CK得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男生的
CK水平略高于女生,均值差为0.81分,小于TK水平差距,理工科师范生CK得分均值高于文科。

在CK方面,大一到大三之间无显著差异,但与大四师范生差异明显。

其原因在于大四师范生通过教育实习,更熟悉教材,能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理解学科知识,利用学科思维方式思考
问题。

(二)复合要素现状分析
1.学科教学知识(PCK)
分析表明,按性别分组的PCK得分差异显著;按专业属性分组的两组PCK题项得分差
异并不显著;从所在年级来看,大一、大二、大三师范生与大四师范生存在显著差异。

其原因
在于大四师范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由于没有信息技术的辅导,需要自己想办法突破环境限制,解决突发状况(如设备损坏),其他年级师范生由于没有经历过实际教学,对信息技术有很强
的依赖性,而问卷PCK题项是假设没有信息技术的辅助,这就使没有进行过教育实习的师范生
没有信心应对这些情况,从而导致PCK得分偏低[1]。

2. 技术教学知识(TPK)
分析表明,按性别分组的两组TPK题项得分差异显著,均值差为1.14分,且男生在TPK水平上存在一定的优势;按专业属性分组的两组TPK题项得分差异并不显著;从所在年级
来看,大一至大三师范生之间无明显差异,但与大四师范生差异明显。

从年级均值来看,大四
师范生TPK均值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其中大一师范生TPK水平最低。

综合访问调查了解到,大一师范生只能将信息技术知识与教学进行简单的联系,无法进行深层次的应用,对与教学活
动相关的信息技术了解不多;随着学习的深入,大二、大三师范生掌握的信息技术逐渐增多,
在教学技能训练、微格训练等课程中慢慢学会运用信息技术增强教学,但由于他们没有经历过
教育实习,因此实践操作仅限于专业课堂。

而大四师范生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尝试,TPK水平得到提高。

3. 技术内容知识(TCK)
数据分析显示,按性别分组的两组TCK题项得分差异显著,均值差为0.96分,差距小于前文所有对比项;按专业属性分组的两组TCK题项得分差异并不显著,这表明文科与理工科
师范生的TCK水平相仿;大一至大三师范生之间差异不明显,但与大四师范生存在明显差异。

年级间的差异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出现的专业基础知识上的差距,如对学
科专用教学软件的熟练程度;另一个是受教育实习的影响。

4. 技术教学内容知识(TPACK)
按性别分组的两组TPACK题项得分差异不显著,这表明男生与女生的TPACK水平较为
接近;按专业属性分组的两组TPACK题项得分无显著差异,均值差仅为0.54分;结合TPACK均值来看,大四师范生明显高于其他三个年级的学生,大一师范生均值最低,大二师范生均值高
于大三师范生。

综合访谈调查结果了解到,大三师范生由于没有经历实习,部分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身份缺乏认同,对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信心不足,认为自
己无法应对具体教学[2]。

四、研究结论
(一)男生的TPACK程度略高于女生
从调查结果与要素分析来看,男女生在TK、PK、CK、PCK、TPK、TCK等要素层面均存
在显著差异,而在TPACK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男生对TPACK框架中的各部分知识掌握
较好,但综合应用能力较差,而女生对TPACK框架中的各部分知识掌握情况略次于男生,但女
生善于灵活应用并整合知识[3]。

(二)理工科师范生的TPACK程度略强于文科师范生
从调查结果与要素分析来看,理工科师范生仅在TK、CK两项中与文科师范生存在显著差异,整体来说,理工科师范生TPACK水平略强于文科师范生。

在TPACK及其各要素的题项得
分均值中,工科专业如数学、生物等专业师范生处于较高水平,而文科专业如语文、历史等专
业师范生处于较低水平[4],其原因在于理工科师范生在日常课程中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技能。

(三)教育实习能有效促进师范生TPACK水平的提升
在此次调查中,大四师范生的TPACK及其各要素水平均与其他年级存在显著差异,均
值远高于其他年级。

一方面,大四职教师范生对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的熟练程度更高;另一方面,教育实习使大四师范生有机会将所学知识与技能运用于实践,通过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学生理解程度不一、教师经验不足无法掌控课堂、环境限制等,TPACK水平获得进一步提升[5]。

参考文献
[1]高献华.加强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3):63-64.
[2]张廷艳,王利.师范生TPACK的调查研究——以数学师范生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6):221-225.
[3]詹艺.培养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的研究——以上海市A高校数学专业师范生为例[D]. 华东师范大学,2011.
[4]王红艳,胡卫平.师范生TPACK及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与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13(12):37-43.
[5]刘艳杰.本科师范生TPACK意识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