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镇化进程,建设宜居宜业新区”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正文:一、背景介绍近年来,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二、加强规划和管理1-制定完善的国家城镇化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2-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加强城市功能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落地工作。
3-加强城市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城市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
三、优化城市布局1-合理划定城市发展边界,控制城市扩张速度,避免大城市“蔓延型”扩张和小城镇的无序发展。
2-加强中小城市发展,提高其承接功能,缓解大城市压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3-发展特色小镇,促进乡村振兴。
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1-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市交通运输能力。
2-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3-提高城市供水、供电、供热等基础设施设备的质量和效益。
五、推进生态环境保护1-加强城市生态规划,促进生态保护和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相协调。
2-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3-加强城市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能力,确保城市环境的卫生和洁净。
六、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1-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培养。
2-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推动城镇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附件:1-国家城镇化规划纲要草案2-城市规划法相关文件3-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规划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国家城镇化规划纲要草案: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起草的城镇化规划纲要的初步版本。
3-《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计划和规划文件。
申论范文大全: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宜居之城
申论范文大全: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宜居之城1500字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居住环境至关重要。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集中,城市规划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为了建设宜居之城,我们需要加强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居住环境的质量和人民的生活品质。
首先,我们应该注重城市规划的细节。
城市规划不仅仅是简单的道路布局和建筑分布,更需要考虑到人民的需求和生活方式。
例如,应该为居民提供充足的绿地和公共休闲设施,以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此外,还应该合理规划商业区和居住区的位置,以方便居民的购物和生活。
其次,我们应该注重城市规划的环保性。
城市规划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该考虑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采用低碳的建筑设计和能源使用方式,以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此外,还应该合理规划交通系统,鼓励公共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使用,减少汽车的使用量和尾气排放。
再次,我们应该注重城市规划的人性化。
城市规划应该关注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以提高城市的舒适度和人民的幸福感。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社区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为居民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和文化娱乐等服务。
此外,还应该注重社交空间的设计,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交流和互动的机会。
最后,我们应该注重城市规划的创新性。
城市规划不应该只是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而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例如,可以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和成功案例,但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和环境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此外,还应该鼓励创新科技的应用,例如智能化技术和可持续能源等,以提高城市规划的效果和质量。
综上所述,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宜居之城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我们应该注重城市规划的细节、环保性、人性化和创新性,提高城市的居住环境质量和人民的生活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设出令人满意的宜居城市。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12.16•【字号】通政办发〔2020〕89号•【施行日期】2020.1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行动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通州湾示范区、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南通市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行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2月16日南通市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行动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和提升城市宜居水平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根据全省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工作部署会议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关于推进美丽江苏建设的要求和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有关打造美丽宜居城市的部署,扎实推进南通美丽宜居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补齐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短板,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凸显绿色生态特色,展现城市魅力,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群众更有幸福感、获得感,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立足“江风海韵、现代都市”定位,坚持“三生”融合,注重“三沿”联动,打造卓越人居环境,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全力构建人民满意的绿色花园之城、秀美生态之城、魅力宜居之城、精致智慧之城。
系统实施美丽宜居城市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市情特征的城市更新行动与城市治理能力水平提升的现实途径,打造人民群众可观可感的高品质城市空间。
常德:宜居宜业推进新型城镇化
常德:宜居宜业推进新型城镇化作者:来源:《新湘评论·上半月》2016年第02期常德市认真抓好以人为核心的城市工作,立足宜居宜业,注重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开拓发展新空间,较好地实现了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互动。
突出科学定位,培育城镇发展新空间科学定位城市。
根据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常德建设成为湘鄂省际经济重镇的要求,立足地处湘西北的区位特征和现实条件,提出了把常德建设成为泛湘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
工作实践中,坚持“多规合一”,着力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产业集聚中心、商贸物流中心、教育医疗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和旅游度假目的地,推动城市的承载力、竞争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市城区按照“沿江发展、滨湖生活”的空间布局,坚持“内提外拓、统筹发展”的建设原则,努力构建“一江两岸”“一体三极”的发展新格局。
即推进沅江两岸协调发展,以武陵城区为主体,向南跨江发展,建设江南德山新城;向北滨湖发展,建设柳叶湖北部新城;向西带动桃源县城,建设西部新区。
完善市域城镇体系。
按照“一主一副四轴”的发展框架,构建以市城区为中心,以津澧新城为副中心,以长常张、岳常吉、二广高速和澧水流域为轴线的市域城镇体系。
积极推进津澧融城,加快建设“洞庭第五极、市域副中心”。
突出城市提质,夯实开放发展新空间推进城市建设“三改四化”。
2013年以来,针对城市基础设施滞后的现状,大力推进以路改、水改、棚改和绿化、美化、亮化、数字化为主要内容的“三改四化”,修好市民脚下的路,点亮百姓门前的灯。
近3年来,市城区完成投资300多亿元,新建改造骨干道路和大街小巷310条280公里,改造各类地下管线1100公里,改造城市棚户区8.1万户,新增绿化面积340万平方米,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各县城和小城镇完成投资400多亿元,实施“三改四化”项目1200多个。
经测算,“三改四化”项目投资每年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以上。
建设海绵城市。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的通知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3.15•【字号】渭政办发〔2024〕7号•【施行日期】2024.03.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的通知临渭区、华州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渭南高新区管委会,渭南师范学院,市城投集团、市产投集团,国网渭南供电公司:《2024年渭南市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已经市政府2024年第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4年3月15日2024年渭南市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渭南市中心城市城建项目计划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打造“安全、韧性、宜居、智慧”城市为导向,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城市更新、道路提升改造、“断头路”打通以及供水、供气、供热、供电、医疗卫生、体育、养老服务等项目,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功能,推动渭南高质量发展。
全年计划实施项目151个(新建51个,续建100个),总投资700.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8.90亿元,其中包含海绵城市项目40个,总投资27.25亿元。
另外,前期项目59个,总投资121.26亿元。
一、市本级项目全年计划实施市本级项目57个(新建20个、续建37个),总投资113.3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0.01亿元。
20个新建项目总投资23.3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8.22亿元;37个续建项目总投资89.91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1.79亿元。
57个市本级项目涉及市级部门11个,其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实施项目33个(新建10个、续建23个),总投资24.69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2.88亿元;市体育局组织实施项目1个(新建),总投资7.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4亿元;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实施项目1个(新建),总投资670万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670万元;市城管执法局组织实施项目1个(新建),总投资266万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66万元;市国动办组织实施项目1个(改建),总投资3992.4万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994.3万元;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实施项目4个(续建),总投资35.4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7.9亿元;市民政局组织实施项目2个(续建),总投资1.5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5000万元;渭南师范学院组织实施项目1个(新建),总投资4000万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000万元;市城投集团组织实施项目9个(新建3个、续建6个),总投资30.1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4.6亿元;市产投集团组织实施项目2个(新建1个、续建1个),总投资11.75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9亿元;国网渭南供电公司组织实施项目2个(新建1个、续建1个),总投资1.16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300万元。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简单地追求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更关注城市的质量、可持续发展以及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以下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几点建议:1.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在科学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上下功夫。
政府应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统筹安排城市用地,避免无序扩张和土地资源的浪费。
要加强土地利用管理,推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
2. 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对于居民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桥梁、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建设,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和服务水平。
3. 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需要注重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实现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和高质量发展。
政府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引导企业向高技术、绿色、智能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政府可加大绿化和生态建设的投入,推行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工程,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5.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要推动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要促进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融合。
政府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不仅能提高城市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也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政府和社会各方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作者:何树平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22年第15期核心提示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引领,坚定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等战略部署,城镇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乡融合持续深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0.79%提高到57.82%,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但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我省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大城市数量少能级低、农业转移人口尚未完全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城市功能有待完善优化、城市发展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多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品质不高。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强调把加快城镇化步伐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
我们要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推进各级城镇梯级协调的城镇化,构建人城融合家园党代会报告强调,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战略引领,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的工作总思路,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一)提升成都极核发展能级。
从“公园城市首提地”到“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成都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宜居优势更加彰显,入选联合国人居署“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
政府推动城市规划打造宜居城市(讲话稿)
政府推动城市规划打造宜居城市(讲话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和市民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分享有关政府推动城市规划打造宜居城市的讲话。
在建设宜居城市的道路上,我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因此,我想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想法和决心。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蓝图,关系着每个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政府一直将城市规划作为重要工作来抓。
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也深刻意识到,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创造宜居城市,需要政府与市民携手合作,共同努力。
首先,政府要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我们将通过对城市的资源、环境、人口等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制定城市规划方案。
我们会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规划策略,确保每个城市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
其次,政府要注重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将更加重视环境保护,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加强节能减排,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我们还将加大对临近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打造成为宜居城市的农村生活环境。
第三,政府要积极引导和推动城市规划的参与型。
我们将加强与市民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市民参与到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来。
我们将组织城市规划座谈会、听证会等公众参与活动,征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城市规划更加贴近市民的需求和期望。
第四,政府要加强城市规划的监督和评估。
我们将建立城市规划项目的档案制度,确保规划的实施过程具有透明度和公正性。
同时,我们将定期对城市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最后,政府要加强城市规划的落地和执行力。
我们将加大对城市规划的财力投入,确保规划项目的实施进度和质量。
我们还将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亲爱的朋友们,打造宜居城市是我们的共同目标和责任。
政府将继续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
而我们也期待大家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宜居。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型城镇化五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型城镇化五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1.16•【字号】安政办发〔2021〕27号•【施行日期】2021.11.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型城镇化五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现将《安康市新型城镇化五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1月16日安康市新型城镇化五大行动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新型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为深入推进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五大行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开展五大行动为抓手,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点面结合、协同发力的基本原则,按照规划引领、系统推进、示范带动、高位建设、精细管理、精准考核的实施路径,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人口转移有序、空间布局合理、城市宜居宜业宜游宜养、治理科学精细、城乡深度融合的高质量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努力打造全省乃至西北地区高品质生活新高地,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力争到2025年,五大行动全面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城市环境更加生态宜居,城镇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全省乃至西北地区高品质生活新高地初步建成,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7.28•【文号】国发〔2024〕17号•【施行日期】2024.07.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24〕1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24年7月28日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
为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步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和坚实支撑。
——坚持以人为本。
把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新型城镇化首要任务,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充分尊重人的意愿,调动和发挥好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使全体居民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坚持遵循规律。
立足我国国情,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特别是城市发展规律,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城市发展、建设宜居城市
推动城市发展、建设宜居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已经成为了各国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方面的中心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促进城市发展,建设宜居城市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城市的生态平衡、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等都已经成为了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关键。
一、城市建设中的基本理念城市建设的基本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人民的幸福为目标。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建设的目标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现代城市需要的是一个多元化、包容性的城市建设,这意味着城市要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取得平衡,创造出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二、城市建设中的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发展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城市整体竞争力的基础。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要注重“质的增长”,即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产业,建设特色品牌、培养人才、推进创新,同时要实现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可以带动城市的土地价值提高,推动城市发展,缓解由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噪音等问题,从而创造出宜居城市环境。
三、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城市的环境对城市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个宜居城市必然是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为了实现宜居城市的建设,应该更加注重城市环境保护,包括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治理城市垃圾处理等环境问题,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在环境保护方面,要采取多种有效的手段,如增加绿地、建设生态公园等,从而创造出更加清新、绿色的城市环境。
四、城市建设中的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要创造一个公平、安全、和睦的生活环境。
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促进社会和谐,建设更加多元化的社会组织,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发展理念,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协调发展。
这也需要城市管理者们注重对城市居民的服务,为其提供更加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五、城市建设中的人文关怀城市建设不仅是一种纯经济性的发展,更是关于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提升。
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____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一、概述新型城镇化是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旨在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打造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市。
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国家制定了____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以指导具体实施工作。
二、建设目标1. 城镇化率提升:到____年,全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以上。
2. 城市空间优化:推进城市功能和结构优化,打造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现代城市。
3. 合理规划用地: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完善城镇规划,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4. 基础设施完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城镇发展的基础条件。
5. 生态环境保护: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建设绿色低碳城市。
三、重点任务1. 推进城市群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经济引擎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现代城市群。
强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提升区域竞争力。
2. 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在符合条件的城市放宽户籍制度,使农民工、外来人口能够享受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
3. 制定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制度:全面推进城市规划,加强城市功能区划和用地管制。
建立健全城市规划和规划管理制度,推动城市有序发展。
4. 推进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加大对特色小镇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5.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对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6. 加强精细化管理: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加强城市治理能力,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7.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
四、实施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2. 加大财政投入:增加投入力度,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提供资金保障。
3. 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地方政府要积极履行新型城镇化的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文:----------------------------------------------------------------------------------------------------------------------------------------------------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实施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抓紧行动、改革探索,新型城镇化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展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对扩大内需的主动力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
为总结推广各地区行之有效的经验,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紧紧围绕新型城镇化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财政、投融资等配套政策,充分释放新型城镇化蕴藏的巨大内需潜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持久强劲动力。
坚持点面结合、统筹推进。
统筹规划、总体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好“三个1亿人”城镇化问题,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
充分发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作用,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经验,带动全国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
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17•【字号】葫政发[2011]31号•【施行日期】2011.12.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葫政发〔2011〕3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建设目标,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以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市、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继续实施以城中村、城边村改造,促进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合理有序引导农村人口转移,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为我市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加快建设沿海经济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底,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0%左右,城镇人口达到145万人以上,新增城镇人口36万人以上,全市城镇化质量全面提高,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社会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三、主要任务(一)加快都市核心区建设。
继续加大主城区建设力度,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
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区划,构筑城市发展新格局。
以建设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大城市为目标,推进形成连山、龙港、兴城有效对接的“三位一体”大城区格局,实现城市空间南北拓展、东西优化、整体推进,建设亲海近水的海滨城市。
按照“生态新城区”的发展定位,开展绥中滨海新城建设,积极推进东戴河国际旅游新城整体开发。
实施搬迁改造,调整城区布局结构。
加快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
2024年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2篇)
2024年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一、前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加剧,城镇化建设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建设,提高城市功能和生活品质,制定并实施2024年城镇建设工作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份____字的2024年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范文,以供参考。
二、总体目标1. 城镇化率目标:到2024年,全国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重点城市城镇化率超过80%。
2. 城市规模目标:建设适度规模的城市,避免热点城市的人口过度集中,实现人口合理分布。
3. 城市功能目标:推动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提高城市品质和竞争力。
三、重点任务1. 基础设施建设1.1 加强城市交通建设,提升交通网络质量和服务水平。
加大对地铁、轻轨、快速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1.2 提升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市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稳定供给。
1.3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智能化水平。
推进5G网络建设,完善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2. 城市环境改善2.1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建设更多的公园和绿地。
加强城市绿化管理,提高绿地保护质量,打造宜居、宜游的城市环境。
2.2 加强城市环境治理,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水量。
推进大气污染治理,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治理。
2.3 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垃圾分类投放宣传力度。
3. 城市功能提升3.1 发展现代产业,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
加大对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扶持力度,培育新兴产业。
3.2 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提高城市创新能力。
建立健全人才吸引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3.3 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
建设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园区,举办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城市文化繁荣发展。
四、实施措施1. 完善城镇化规划1.1 制定全国城镇化规划。
在全国范围内制定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明确各地区、各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2024年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总结(三篇)
2024年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总结____年,我国城乡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在城乡建设方面,我们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积极推进。
首先,我们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
通过加大投资,我们修建了大量的道路、桥梁和水利设施,改善了农村交通和水利条件,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我们着力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我们大力推进了农村环境整治和农村卫生改良工作,通过改造村庄环境、改善厕所条件等,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
再次,我们积极推动了农业现代化。
我们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推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
最后,我们大力发展了乡村旅游业。
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农村旅游,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城镇化进程方面,我们注重解决了城市人口过快增长和农村人口流失的问题。
首先,我们加强了城市规划建设。
通过完善城市规划,我们合理布局了城市功能和区域发展,提高了城市的宜居性和吸引力。
其次,我们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为城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再次,我们加强了城市人口流动管理。
通过完善居住证制度和户籍制度,我们更好地控制了流入城市的人口数量,并提高了城市人口的社会保障水平。
最后,我们注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企业,我们为农村人口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了农村人口的流失。
总的来说,____年,我国城乡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些成就离不开党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干部的辛勤努力,也离不开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秉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推进城乡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总结(二)2024年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工作总结一、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今年,我市大力推进城乡建设,加快了城镇化进程,在各项指标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总结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2024年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一年。
在过去一年,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和经验。
本文将对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今后的工作。
二、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在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突破。
通过加强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有效解决了农民就业问题和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问题。
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在2024年,全国各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包括城市交通、供水供电、公共设施等方面。
各地大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城镇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条件。
3. 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在过去几年,中国的城市空气质量一直受到关注,但在2024年,各地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如减少工业污染、推广清洁能源等。
这些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城市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4. 城市环境整治取得重要进展。
在2024年,全国各地城市环境整治取得了重要进展,包括治理垃圾问题、提升城市绿化水平、改善水体环境等方面。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提升了城市的环境质量,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以上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
这些成果为今后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不足和问题虽然在2024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和改进,以更好地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1. 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虽然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一定的突破,但在不少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差距依然存在。
2024年“宜居宜业宜游中等城市”建设方案
2024年“宜居宜业宜游中等城市”建设方案一、引言中等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迁移的背景下,中等城市的重要性在不断凸显。
为了实现中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了2024年“宜居宜业宜游中等城市”建设方案。
二、城市规划与建设1. 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以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为出发点,将城市规划和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相结合。
2. 优化城市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域,提高城市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持续性。
3. 建设宜居城市:重点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的住房条件和居住品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4. 建设宜业城市: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吸引高端人才和企业来投资和创业。
5. 建设宜游城市:强化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氛围和旅游设施,推动旅游业成为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三、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加强环境治理: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推进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水质。
2. 推动节能减排:加强工业和交通领域的节能减排,推广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3. 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和支持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产生。
4. 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社会文化建设1. 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公共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
2. 培育文化氛围: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3. 促进社会公平与民主法治:加强社会公平和民主法治建设,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
4. 增加文化设施和娱乐场所:增加文化设施和娱乐场所的建设,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娱乐选择,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五、信息技术与智能化建设1. 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便捷性,提供优质的数字化服务和智能化设施。
提升科学规划水平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
提升科学规划水平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作者:王君正来源:《新长征》 2016年第8期王君正城市规划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决定一个城市的特色和风貌,引领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文化特色、建设管理等多种因素来制定规划。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城市规划的特点规律,实现巴音朝鲁书记提出的“打先锋、站排头”目标,我们要立足长春市在东北亚区域的综合区位,充分考虑长春市的历史文化特色,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宜居宜业的愿望和需求,对整个城市的规划发展进行综合性、立体式、全方位的思考和谋划。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建设宜居宜业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的纲领、旗帜和灵魂,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战略、路径和方向,影响着城市的形象、特色和竞争力。
在城市化浪潮风起云涌的今天,我们必须找准自己城市的发展定位。
从总体上看,无论是从战略地位、区域位置来把握,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考量,还是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较,长春市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把长春市经济社会发展置于国内外发展大格局中思考、比较、推动,立足吉林看长春、放眼全国看长春、走向未来看长春,“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努力打造经济量级、城市能级、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五个升级版”,加快把长春市建设成为东北亚区域性中心城市。
纵观城市的发展历史与现实,作为中心城市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方面内涵:第一,经济发达,努力实现经济竞进提质发展,提升长春市在东北亚区域的经济首位度;第二,文化繁荣,深入实施“文化兴市”战略,以强烈的文化意识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第三,法治优良,深入推进“法治长春”建设,不断提高长春市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办事的能力和水平;第四,功能完善,促进城市要素保障、综合承载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第五,生态一流,进一步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推动长春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第六,人民幸福,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每一位市民充分共享城市的发展成果,真正把长春市建设成为“让本地人幸福,让外地人羡慕”的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绿色节能建筑,建设宜居宜业新区“实施四大转型,加快跨越发展步伐”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主题。
王书记在全县三级干部大会讲话中要求,要实现传统城乡建设向宜居宜业城乡一体化建设转型,把县城建设为“华夏文明发祥地,晋南特色城镇群,现代时尚新城区”。
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建设“现代时尚新城区”就是要以人、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利用天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良好、健康的居住环境的同时,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使用和破坏,充分体现向大自然的索取和回报之间的平衡,建设环保节能的绿色建筑。
建筑节能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绿色建筑的重要举措。
其主要体现在太阳能光热一体化建筑上。
按照太阳能资源区划分,我省91%的地区为资源很丰富区,其中大部分地区全年日照数在2600h以上,有约1/3的地区在2800h以上。
全省年总辐射量介于5020~6110MJ/㎡,平均在5440MJ/㎡以上。
每平方米面积一年内接受的太阳辐射能总量相当于186㎏标准煤燃烧所发出的热量,十分有利于太阳能开发利用。
太阳能光热技术成熟适用、清洁环保,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
太阳能光热技术已被全社会所认可,在我省已有大面积应用。
但大多数为用户自行安装,存在太阳能光热系统一体化程度不高、利用水平较低等问题,同时也影响建筑整体美观。
我们要高度重视太阳能光热系统一体化推广应用工作,加强统一规划、强化同步实施,加大推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贡
献。
我们在太阳能应用技术上应该如何做起:
1、加强规划管理。
规划部门要严格执行《关于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规划阶段节能审查制度的通知》,对新建建筑未进行太阳能光热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不予审批,把好入口关。
2、严格设计监管。
建筑设计单位要认真执行国家和我省民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将太阳能系统作为建筑有机组成部分,与建筑、结构、供水、电气及楼宇自动化系统等专业设计同时进行,要预设安装太阳能光热系统的位置和管道等构件。
将太阳能光热系统的造价列入建筑工程投资总预算。
3、强化施工图审查监管。
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将应用太阳能光热系统审查纳入建筑节能专项审查。
新建建筑应用太阳能光热系统要做到性能匹配,确保结构安全、安装维修和使用方便。
对应当应用太阳能光热系统而未与建筑一体化设计的,不予办理《建筑节能设计认定证书》,责令其重新设计。
4、加强施工和验收监管。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办理施工许可证前,要严格审查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情况,对不符合太阳能建筑一体化要求的,不予办理施工许可。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图施工,监理单位要对擅自取消太阳能系统的工程予以制止,制止不力的要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将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产品纳入建筑节能产品认定范畴,未经认定的产品,一律不准使用。
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太阳能光热系统安装的质量安全检查,对未按规定使用太阳能光热建筑系统,或安装使用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要立即责令停工整改。
要将太阳能光热应用情况纳入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的内容,未按照要求施工的建筑,不得通过建筑节能专项验收。
未进行建筑节能专项验收的建筑,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5、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
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树立节能意识,普及建筑节能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
加大对政府监管层面和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人员的建筑节能知识的培训教育,确保建筑节能的法规、规章从监管和实施层面落到实处,保证节能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
广泛宣传节能建筑的优越性,让群众了解建筑节能带给社会和个人的直接利益,培育节能建筑的市场要求,促进建筑节能产品和节能建筑降低成本,形成建筑节能市场需求和供给的良性互动,使全社会都能参与到建筑节能工作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