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知识点新
高中语文《鸿门宴》知识点总大全结,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实词,特殊句式等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距①关,毋内②诸侯。
①距,通“拒”,据守。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②内,通“纳”,接纳,是进来。
2.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些。
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
6.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
7.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隙。
二、虚词实词(一)实词:1.飨土卒 (飨;犒劳)2.夜驰之(之:到,往)3.无所取 (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4.从沛公 (从:跟从)5.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6.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 (料:估量:当:抵挡)7.与臣游(游:交往)8.籍吏民 (籍:登记)9.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副词,进入)10.具言 (具:详细,完备)11.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12.杀人如不能举(举;尽)13.窃为大王不败也 (窃;私下里)14.坐须臾(须臾:片刻)15.相去(去,距离)16.置车骑 (置;放弃)17.督过之 (督过:责备)18.留谢(谢:辞谢)(二)虚词1.固不如也 (固:当然,本来)2.君安与项伯有故 (安:怎么)3.孰与君少长 (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4.人有大功而击之 (而:却)5.因言曰 (因:趁机)6.今者有小人之言 (者:助词,不译)7.不然,籍何以至此 (然:这样)8.因留沛公与饮 (因:于是)9.以示之者三(三:多次)10.因击沛公于坐 (因,趁机)11.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属:你们这些人)三、词类活用1.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2.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4.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5. ①亡去不义。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符合信义。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鸿门宴》
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鸿门宴》1、飨: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籍:籍史民,封府库,而待将军3、续:此亡秦之续耳4、当: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5、啖:拔剑切而啖之6、操:大王来何操7、刑:刑人如恐不胜8、胜:刑人如恐不胜9、乘: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10、窃:窃为大王不取也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2、距关,毋内诸侯3、张良出,要项伯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6、令将军与臣有卻1、因:①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④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2、如:①万事如意②刑人如恐不胜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④沛公起如厕3、举: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③孙叔敖举于海④南取汉中,西举巴蜀⑤杀人如不能举4、谢:①哙拜谢,起,立而饮之②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大王③乃令张良留谢④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5、意: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6、置: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③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1、军:沛公军霸上2、王:沛公欲王关中3、财物:今入关,财物无所取4、活:项伯杀,臣活之5、兄:吾得兄事之6、籍:籍吏民7、目:范增数目项王8、翼:常以身翼沛公9、何:“大王来何操?”10、间:道芷阳间行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2、此亡秦之续耳3、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4、壮士,能复饮乎?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大王来何操?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译:项伯于是当夜骑马到沛公的军营里。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译:我进入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己有。
3、项庄拔剑起舞。
译:项庄拔出剑来开始舞剑。
4、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
译:秦王有像虎狼一样的之心,杀人如恐不尽。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译:夺取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沛公。
6、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译:沛公回到军营,立即杀死了曹无伤。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一、通假字。
1. 距关,毋内诸侯。
- “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 张良出,要项伯。
- “要”通“邀”,邀请。
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倍”通“背”,背叛。
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蚤”通“早”。
5. 令将军与臣有郤。
- “郤”通“隙”,隔阂、嫌怨。
二、古今异义。
1. 沛公居山东时。
-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2. 约为婚姻。
-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非常。
4.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5. 而听细说。
-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三、一词多义。
1. 谢。
-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 哙拜谢(感谢)- 乃令张良留谢(兼道歉和告辞义,辞谢)2. 辞。
- 卮酒安足辞(推辞)- 今者出,未辞也(告辞)- 大礼不辞小让(计较)3. 故。
- 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特意)- 故听之(所以)4. 且。
- 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5. 之。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到,往)- 为之奈何(代词,指这件事)-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今者有小人之言(结构助词,的)四、词类活用。
1. 名词作动词。
- 沛公军霸上(驻军,驻扎)-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籍吏民(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处罚)- 道芷阳间行(取道)2. 名词作状语。
-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在夜里)- 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头发上指(向上)3. 形容词作动词。
- 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4. 使动用法。
-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率领)-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使……停止,阻止;使……进入,接纳)五、特殊句式。
《鸿门宴》知识点整理、归纳
《鸿门宴》知识点整理一.实词部分1.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2)具.告以事:(3)要.项伯:(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5)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6)令将军与臣有郤.:(7)不.者:(8)因击沛公于坐.:(9)沛公不胜桮.杓:置之坐.上:2.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2)约为婚姻(3)备他盗之出入..:..,臣战河南..与非常..也:(4)将军战河北(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6)沛公已去.:(7)所以..:..遣将守关者:(8)我为鱼肉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用①沛公军.霸上:②沛公欲王.关中:③吾得兄事.之:④籍.吏民:⑤范增数目.项王:⑥刑.人如恐不胜:⑦道芷阳间行:⑧若入前.为寿:(2)名词作状语用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吾得兄.事之:③常以身翼.蔽沛公:④头发上.指:⑤道芷阳间.行:(3)动词的使动用法①项伯杀人,臣活.之:②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③拔剑撞而破.之:④樊哙侧.其盾以撞:⑤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4)形容词用作名词①此其志不在小.:②君安与项伯有故.:(5)名词的意动用法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4.一词多义(1)如①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②沛公起如厕: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2)意: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3)举: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②杀人如不能举:(4)谢: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②哙拜谢:③乃令张良留谢:④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5)军①沛公军霸上②从此道至吾军③为击破沛公军(6)言①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②具以沛公言报项王(8)去①亡去不义②相去四十里(9)胜①刑人如恐不胜②沛公不胜杯杓(10辞①卮酒安足辞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③大礼不辞小让二.虚词部分(1)为①客何为者②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③窃为大王不取也④为击破沛公军⑤我为鱼肉⑥吾属今为之虏矣⑦何辞为⑧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⑨军中无以为乐⑩且为之奈何○11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12君为我呼入○13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15.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总结一、通假字距:通“拒”,意为把守,如“距关,毋内诸侯”。
内:通“纳”,意为接纳、进入,如“距关,毋内诸侯”和“交戟之士欲止不内”。
要:通“邀”,意为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倍:通“背”,意为背叛,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坐:通“座”,意为座位,如“置之坐上”和“因击沛公于坐”。
不:通“否”,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二、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如“头发上指,冠上”,意为向上。
使动用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意为使……活命;“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意为使……跟随。
形容词作名词:如“此其志不在小”,意为小的地方;“今事有急”,意为危急的事。
形容词作动词:如“素善留侯张良”,意为与……交好;“秋毫不敢有所近”,意为接近、接触。
三、成语秋毫无犯:原指任何细小的东西都不侵犯,现多形容部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众利益。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形容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
劳苦功高:形容做事勤劳辛苦,功劳很大。
大行不辞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四、文言虚词若:你;你们;你(们)的。
如“~入前为寿”。
者:用在疑问句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呢”。
如“客何为~?”。
所:与“为”相呼应,构成“为……所……”的被动句式。
如“不者,若属皆且为~虏”。
因: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条件,可译为“趁机”、“趁着”。
如“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也可以表示就;于是,如“贡王即日~留沛公与饮”。
乎:语气词。
在句末,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如“壮士,能复饮~?”。
也用在句末,表示反问,相当于“吗”、“呢”。
如“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
为:动词,以为;认为。
如“窃~大王不取也”。
五、句式特点省略句:如“为击破沛公军”省略了主语“我”。
判断句:如“此天子气也”和“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倒装句:如“具以沛公言报项王”是状语后置句,“大王来何操”是宾语前置句。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
鸿门宴一、重点词语解释(1)实词1.沛公军霸上军:驻扎2.旦日飨士卒旦日:明日飨:用酒食犒赏3.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形容词作动词)4.亡去不义亡去:逃走5.鲰生说我曰鲰生:浅陋无知的人6. 距关距:通“拒”,把守7.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 8.君安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9.孰与君少长孰与:固定句式:与……比较,哪一个……10.约为婚姻婚姻:儿女亲家 11.秋豪不敢有所近豪:通“毫”,细毛12.籍吏民籍:登记 1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详细地14.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谢:道歉15.于是项伯复夜去复夜:连夜(状语) 16.不如因善遇之善遇:优待1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率领(使……跟随)18.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合力19.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 20.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21.常以身翼蔽沛公蔽:掩护 22.其意常在沛公也意:意图,目的23.披帷西向立披帷:拨开帐幕 24.瞋目视项王瞋目:怒目25.目眦尽裂眦:眼角 26.项王按剑而跽曰跽:长跪27.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举、胜:尽刑:处罚(名词作动词)28.而听细说细说:小人之言 29.沛公起如厕如:去30.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顾:拘泥辞:计较31.会其怒不敢献会:适逢 32.相去四十里去:距离33.持剑盾步走步:跑 34.度我至军中度:估计35.间至军中间:顷刻/从小路 36. 公不胜杯杓不胜:禁不起37.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2)虚词1.补足音节珍宝尽有之(比对:填然鼓之)之 2.代词,他为之奈何3.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定语,的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5.到,往,去(动词)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1.表目的,来而待将军而 2.表承接,就、接着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3.表转折,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1.趁机不如因善遇之因2.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1.表目的,来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以 2.用,介词常以身翼蔽沛公Wéi 1.为之奈何为:对付(动词)为 2.窃为大王不取也为:认为(动词)3.若属皆为所虏为……所:构成被动结构4.约为婚姻为:成为(动词)5.何辞为为:句末语气词(比对: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Wèi 1.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为:替(介词)2.客何为者为:凭(何为:固定句式,宾语前置)1.举所佩玉珏以示之者三者:定语后置的标志2.今者出未辞也者:补足音节者 3.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者:……的人4.所以遣将守关者者:句末语气词(3)词类活用①动词使动臣活之活:使……存活沛公旦日从百余骑从:率领(使……跟随)②名词作状语于是项伯复夜去夜:连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夜:在夜晚吾得兄事之兄:像兄长一样,用兄长的礼节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头发上指上:向上③形容词作动词素善留侯张良善:与……交好④动词作副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具:详细地⑤名词作动词道芷阳间行道:取道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意:料想吾得兄事之事:对待(4)文言词汇固定组合和古今异义①所以遣将守关者所以:……的原因★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副词):偏指入,进来非常:意外的变故③约为婚姻婚姻:儿女亲家④为之奈何:怎么对付这件事呢?⑤客何为者何为:为什么(代词充当疑问句的宾语常常前置)⑥沛公则置车骑置:丢下⑦再拜奉大将军足下再拜:白两次,古代表示隆重的礼节★★财物无所取所取:索取的所+动词=名词/名词性短语翻译为:动词+的二、特殊句式1.宾语前置大王来何操何操:操何,持些什么(代词充当疑问句的宾语常常前置)沛公安在安在:在安,在哪里(代词充当疑问句的宾语常常前置)2.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具告以事以事具告:把详情告诉(他)。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
鸿门宴知识点归纳一、背景介绍“鸿门宴”发生在公元前 206 年,秦末楚汉相争初期。
刘邦和项羽两支起义军先后攻入关中,刘邦兵力较弱,却先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
项羽随后入关,兵力强大。
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
项羽大怒,决定次日发兵攻打刘邦。
刘邦在谋士张良等人的劝说下,亲自到项羽的营帐鸿门谢罪,于是有了这场惊心动魄的“鸿门宴”。
二、主要人物1、刘邦:为人圆滑,善于应变,能屈能伸。
2、项羽:勇猛善战,但刚愎自用,优柔寡断。
3、张良:足智多谋,是刘邦的重要谋士。
4、范增:项羽的主要谋士,眼光敏锐,老谋深算。
5、樊哙:刘邦的部下,忠勇豪爽。
三、故事情节1、刘邦赴宴刘邦得知项羽要攻打他,惊恐万分,在张良的建议下,决定亲自去鸿门向项羽谢罪。
刘邦带着张良、樊哙等一百多人来到项羽营帐,态度谦卑,言辞恳切。
2、项羽设宴项羽在营帐中设宴招待刘邦,宴席上气氛紧张。
范增多次向项羽示意杀掉刘邦,但项羽犹豫不决。
3、项庄舞剑范增见项羽无意杀刘邦,便让项庄在宴席上舞剑,企图趁机刺杀刘邦。
张良察觉不妙,赶紧出去叫樊哙进来。
4、樊哙闯帐樊哙勇猛无畏地闯入营帐,面对项羽毫不畏惧,一番慷慨陈词,让项羽对刘邦的杀心有所动摇。
5、刘邦逃走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等人的保护下,从小路逃回自己的营地。
四、文学手法1、对比手法通过刘邦和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对比,突出了两人性格的差异。
刘邦的小心谨慎、能屈能伸与项羽的自大轻敌、优柔寡断形成鲜明对比。
2、细节描写文中对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十分精彩。
如樊哙“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生动地展现了樊哙的愤怒和勇猛。
3、烘托渲染通过营造紧张的气氛,烘托出鸿门宴的凶险。
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渲染了紧张的局势。
五、重点词句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 这里的“军”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驻军”。
2、“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鸿门宴知识点
3.判断句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此亡秦之续耳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4.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珍宝全都被刘邦占有)【之代指珍宝】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名词活用为动词
“1)沛公军霸上 军:驻军,驻扎 2)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言:告诉 3)沛公欲王关中 王:称王 4)吾得兄事之 事:侍奉,做事 5)籍吏民 籍:给......登记 6)范增数目项王 数目:使眼色,示意 7)刑人如恐不胜 刑:施刑 8)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称王 9)道芷阳间行 道:取道
动词活用为名词
此亡秦之续耳 续:继承者
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下来 从:使......跟从 止:使.......止,制止 侧:使......斜侧的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此其志不在小 沛公今事有急 小:小的方面 急:患难
古义:小பைடு நூலகம்离间之言。
今义:仔细说来
6.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今人 今义:现在的人
古义:现在别人,指刘邦。 7.沛公已去 去
古义:离开;
8.所以遣将守关者 所以
今义:从自己一方到另一方
古义:之所以...是因为...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9.沛公奉卮酒为寿 古义:敬酒; 寿 今义:岁数大
名词做状语
吾得兄事之 日夜望将军至 四人持剑盾步走 道芷阳间行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于是项伯复夜去 常以身翼蔽沛公 头发上指 兄:像对待亲哥哥一样 日夜:在白天和晚上 步:徒步 间行:小跑 夜:在晚上 夜:在晚上 翼:像鸟用的翅膀 上:向上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
《鸿门宴》文言基础知识一、重点字词1.沛公军霸上军:驻军于霸上2.沛公欲王关中王:称王3.旦日飨士卒旦日:明天飨:犒劳补充: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幸:宠幸补充:故幸来告良幸:幸亏补充:素善留候张良素:一向善:交好、友善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具告以事夜驰:在夜里奔驰之:到具:“具”通“俱”,详细5.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亡:逃走6.具告以事具:“具”通“俱”,详细(去掉,前面有)7.为之奈何奈何:怎样;如何8.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距:“距”通“拒”内:通“纳”,接纳,使进来9.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故:老交情补充:孰与君少长和你相比,谁年长,谁年少?补充:兄事之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10.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活11.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12.沛公奉卮酒为寿卮酒:乘酒器皿为寿(改):祝其长寿13.籍吏民籍:登记补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之事1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忘恩负义1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1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戮力:并力,合力补充: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不自意:自己不曾想到。
意,料想17.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嫌隙,隔阂补充:张良西向侍侍:陪坐18.范增数目项王数:屡次补充:目以目示意补充: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坐:通“座”19.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若属:你们这些人20.常以身翼蔽沛公翼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掩护补充:臣请入,与之同命与之同命:同他(项羽)拼命。
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与他(刘邦)同生共死补充:哙遂入,披帷西向立披帷:揭开帷帐21.嗔目视项王,目眦尽裂嗔目:睁大眼睛,怒目而视目眦:眼眶(眦单独出现也是眼眶的意思)补充:则与斗卮酒卮酒:一大杯酒22.赐之彘肩彘肩:大猪的前腿23.而听细说细:小人离间之言补充:亡秦之续已灭亡的秦的后继者24.窃为大王不取也窃:私下里,个人意见25.因招樊哙出因:趁机26.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刀俎:刀和切肉的砧板鱼肉:鱼和肉27.大王来何操操:携带补充:会其怒,不敢献会:适逢28.沛公则置车骑置:放弃,留下29.道芷阳间行间行:抄小路走补充:度我至军中度:估计,猜测补充:间至军中由小路到军中补充:再拜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两次补充充: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do you get some 知识点?)补充:闻大王有意督过之督过:责备补充: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小子二、通假字1.成五采通“彩”2距关,毋内诸侯通“拒”通“纳”3.要项伯通“邀”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通“背”5.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通“早”6.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7.不者通“否”8.沛公奉卮酒为寿通“捧”9.具告以事通“俱”10.因击沛公于坐通“座”三、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1)沛公军霸上驻军(2)不可不语告诉(3)籍吏民登记(4)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5)沛公欲王关中称王(6)刑人如恐不胜惩罚(7)道芷阳取道名词用作状语(1)项伯乃夜驰之在夜里,连夜(2)于是项伯复夜去在夜里,连夜(3)吾得兄事之用对侍兄长的礼节(4)日夜望将军至日日夜夜(5)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翅膀一样(6)头发上指向上(7)道芷阳间行抄小路(8)持剑盾步走徒步动词使动用法(1)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2)交戟之卫士欲止(改)不内使之止,制止(3)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跟从,意即带领(4)拔剑撞而破之使…破碎形容词用作名词(1)君安与项伯有故老交情(2)沛公今事有急危急的事形容词用如动词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四、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义:山东省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进入今义:不一致;不相符古: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古:黄河以北今:河北省4、沛公已去古:离开今:跟“来”相对5、所以遣将守关者古:…的原因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6、再拜献大王足下古:两次今:又一次7、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古:儿女亲qìng家今: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8、而听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说来五、句式解析判断句①用“……也”表示判断名词或名词短语做谓语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文言知识整理
五、引申成语
1.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丝毫不侵犯群 众的利益
2.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 意图别有所指 3.劳苦功高:形容做事勤劳,功劳很大 4.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 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鸿门宴》知识点 整理
一、通假字 ①皆为龙虎,成五采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③距关,毋内诸侯 “拒”“纳”) ④张良出,要项伯 ⑤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⑥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⑦令将军与臣有郤 ⑧项王则受壁,置之坐上
(通“彩”) (通“俱”) (通
(通“邀”) (通“背”) (通“早”) (通“隙”) (通“座”)
四、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亚父者,范增也 3、夺项王者必沛公也 4、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二)宾语前置句 1、客何为者 2、大王来何操 3、沛公安在 4、不然,籍何以至此 (三)被动句 1、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2、吾属今为虏矣
(四)状语后置句 1.具告【以事】 2.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3.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4.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省略句) (五)定语后置句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 欲与亚父 (六)省略句 1.项王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吾)击破沛 公军!”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3.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
二、古今异义
1、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今义:指山东省 2、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结成姻亲关系,指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不同寻常,指意外的变故 今义:①异乎寻常的,特殊的②十分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黄河以南 今义:河北省,河南省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
《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鸿门宴>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鸿门宴》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篇章,生动描绘了楚汉相争初期,项羽与刘邦两大势力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宴会。
这篇文言文蕴含丰富的文言知识,以下为大家进行全面且实用的总结。
一、重点字词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4、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5、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6、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日日夜夜。
7、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二、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三、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程度副词,很。
四、一词多义1、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哙拜谢(感谢)乃令张良留谢(辞别)2、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故遣将守关者(特意)3、为使子婴为相(做,担任)为击破沛公军(替,给)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是)4、以具告以事(把)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用来)所以遣将守关者(……的原因)五、重点虚词1、而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表目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表转折)项王按剑而跽曰(表修饰)2、之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到)为之奈何(代词,这件事)珍宝尽有之(助词,无实义)3、于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向)长于臣(比)得复见将军于此(在)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天子气也(“……也”表判断)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表判断)2、宾语前置句大王来何操(“何操”应为“操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沛公安在(“安在”应为“在安”,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3、状语后置句具告以事(“具告以事”应为“以事具告”)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贪于财货”应为“于财货贪”)4、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被动)5、省略句为(吾)击破沛公军(省略介词宾语“吾”)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略宾语“之”)七、重点句子翻译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完整版)《鸿门宴》知识点梳理(最新整理)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①皆为龙虎,成五采(采,通“彩”,色彩、颜色。
)②距关,勿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距,通“拒”,把守、防守;内,通“纳”,接纳、容纳。
)③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弃、背叛。
)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⑥令将军与臣有卻(卻,通“隙”,隔阂、嫌隙。
)⑦因击沛公于坐 / 置之坐上(坐,通“座”,座位。
)⑧不者,若辈皆且为所虏(不,通“否”,否则。
)⑨交戟之士欲止不内(内,通“纳”,接纳、容纳。
)二、一词多义1.去①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离②于是项伯复夜去离开2.立①哙拜谢,立而饮之站着②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立即、马上3.谢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罪,道歉)②哙拜谢(感谢)③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告辞,辞别)4.因①因击沛公于坐(趁机)②因招樊哙出(于是)③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于是,就)5.为①为击破沛公军(介词,替)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前“为”读weì,介词,给、替;后“为”读weí,动词,出、谋划)③窃为大王所不取也(动词,认为)④吾属今为之虏矣(介词,被)⑤君王为人不忍(动词,对待)⑥为之奈何?(介词,对、对于)⑦客何为者?(动词,干、做)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前两“为”表判断,是;句末“为”是语助词,相当于“呢”)6.幸①妇女无所幸(宠幸)②故幸来告良(幸好,特地)7.从①毋从俱死也(跟从,跟随)②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使动用法,使……跟从,带领)8.之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动词,往,到……去)②为之奈何?(代词,代指这件事)③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9.善①素善留侯张良(与……交好,形容词作动词)②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副词)10.故①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老交情,名词)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所以,连词)③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特意,副词)11.乃①乃令张良留谢 / 乃令张良留谢(于是、就,副词)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才,副词)12.去①亡去不义(离开,动词)②相去四十里(距离,动词)13.胜①刑人如恐不胜(尽,形容词)②沛公不胜杯杓(禁得起、承受得住,动词)14.如①固不如也(及、比得上,动词)②劳苦而功高如此(像,动词)③沛公起如厕(往,动词)15.请①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请允许我)②寿毕,请以剑舞(请求)③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 臣请入,与之同命(请允许我)16.置①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②置之坐上(放置)17.且①且为之奈何?(那么)②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③臣死且不避(尚且)18.军①沛公军霸上(驻扎、驻军,名词作动词)②为击破沛公军(军队、部队,名词)19.说①鲰生说我曰(劝说、说服,动词)②而听细说(说法、谗言,名词)20.当①当是时(正当)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21.得①未得与项羽相见(能够)②吾得兄事之(应当)22.然①沛公默然(……的样子,形容词词尾)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然而,连词)三、古今异义①沛公居山东时(古:崤山以东地区;今:山东省。
《鸿门宴》知识点
知识点归纳(一)通假字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7.坐─座:置之坐上8.不——否:否者,若属皆且为所录(二)成语1.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2.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3.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4.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不拘小节)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三)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2.(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3.(将军战河北)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4.(臣战河南)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5.(若入前为寿)寿古:敬酒今:长寿6.(而听细说)细说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述7.(约为婚姻)婚姻古:儿女亲家今: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主生的夫妻亲眷关系(四)一词多义1.谢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道歉,谢罪: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辞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3.故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因此:故听之4.且将:且为之奈何?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5.幸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
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6.之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代词,这:为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
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距离:相去四十里。
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比:长子臣。
在:得复见将军于此。
9.因就此:不如因善遇之。
就、于是: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
《鸿门宴》知识点梳理《鸿门宴》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生动地描绘了刘邦和项羽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时期的一次充满戏剧性和紧张气氛的宴会。
以下为大家梳理这篇文章的相关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他所著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史记》: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共一百三十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2、古今异义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今义,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很。
3、一词多义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哙拜谢(感谢)乃令张良留谢(辞别)故: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故遣将守关者(特意)为:使子婴为相(做,担任)为击破沛公军(替,给)皆为龙虎(是)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4、词类活用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日夜望将军至:日夜,名词作状语,日日夜夜。
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宾语前置句大王来何操?(操何)沛公安在?(在安)3、状语后置句具告以事(以事具告)得复见将军于此(于此得复见将军)4、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四、文章内容1、宴会背景刘邦先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
刘邦派兵把守函谷关,想在关中称王。
《鸿门宴》知识点积累
《鸿门宴》知识点积累一、重点字词飨.士卒(xiǎnɡ)美姬.(jī)鲰.生(zōu)卮.酒(zhī)樊哙.(kuài)说.关羽(shuì)目眦.(zì)跽.(jì)参乘.(shènɡ)啖.之(dàn)王.关中(wànɡ)好.(hào)为.击破沛公军(wèi)二、重点实词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善:形容词作动词,交好。
夜:名词作状语,连夜。
之:到。
5.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使进入。
且:将。
7.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交往。
活:使动用法,使之活。
即“与君孰少孰长”,(他)跟你比,谁大谁小?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10.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
1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寿:动词,敬酒。
婚姻:儿女亲家。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1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所以:……的原因。
非常:意外的变故。
具:全。
之:取独。
倍:通“背”。
蚤:通“早”。
谢:道歉。
郤:通“隙”,隔阂,嫌怨。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因:趁机。
坐:通“座”。
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
道:取道。
间行:抄小路走。
21.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度:估计。
乃:才。
三、通假字、异体字─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邀:张良出,要项伯。
─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勺: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座:置之坐上。
四、古今异义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
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非常古:意外的变故。
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
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
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寿古:敬酒。
今:长寿。
五、一词多义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鸿门宴文言文高中知识点
鸿门宴文言文高中知识点《鸿门宴》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精彩片段,也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篇目。
以下将从文学常识、字词解释、句式分析、人物形象以及文章主旨等方面来梳理相关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与《史记》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
鲁迅先生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纪传体纪传体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来反映历史事实的一种史书体例,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二、字词解释1、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
(2)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3)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
(4)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2、古今异义(1)沛公居山东时古义:崤山以东,泛指东方六国之地。
今义:指山东省。
(2)约为婚姻古义:儿女亲家。
今义: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3、一词多义(1)谢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道歉,谢罪)②哙拜谢(感谢)③乃令张良留谢(辞别)(2)故①君安与项伯有故(旧交情)②故遣将守关者(特意)(3)胜①沛公不胜桮杓(禁得住,能承受)②刑人如恐不胜(尽)③予观夫巴陵胜状(优美的)4、词类活用(1)沛公军霸上军:名词用作动词,驻军。
(2)沛公欲王关中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3)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用作动词,交好。
(4)项伯杀人,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5)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三、句式分析1、判断句(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2、省略句(1)沛公军(于)霸上。
(2)为(吾)击破沛公军!3、宾语前置句(1)大王来何操?正常语序应为“大王来操何”。
语文鸿门宴文言知识点总结
语文鸿门宴文言知识点总结语文鸿门宴文言知识一、通假字:成五采:成五采:采,通“彩”,色彩。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都。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把守。
内,通“纳” ,……进入接纳。
吾得兄事之:事通“侍”侍奉。
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早早地。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同“座”,座位。
不者:不,通“否”。
沛公不胜杯杓:沛公不胜杯杓:杓,同“勺”。
二、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作状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于是项伯复夜去:夜,连夜。
日夜望将军至:日夜,日日夜夜地。
吾得兄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再三,多次。
常以身翼蔽沛公: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头发上指:上,向上。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虎狼,像虎狼一样。
持剑盾步走:步,徒步。
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间,从小路,秘密地。
名词活用作动词: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沛公欲王关中:王(wàng),称王。
籍吏民:籍,登记户籍。
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示意。
若入前为寿:前,上前。
刑人如恐不胜:刑,杀。
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2、形容词活用: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此其志不在小:小,小处。
君安与项伯有故:故,交情。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素,与……交好。
3、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臣活之:活,使……活,救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随,带领。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wàng),使……称王。
毋内诸侯:内,通“纳” ,使……进入,接纳。
三、古今异义:约为婚姻:婚姻,儿女亲家。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意外的变故。
再拜:再,两次。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此天子气也2、被动句若属皆且为所虏吾属今为之虏矣3、变式句(倒装句):(1)宾语前置: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籍何以至此客何为者何辞为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2)定语后置:白璧一双玉斗一双五、成语:鸿门宴、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读后感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
鸿门宴知识点
于是舍人相与谏曰:“____________。今君与 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 甚。_________,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 辞去。”蔺相如固止之,曰:“________?”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 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_________?顾吾 念之,___________。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 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沛公欲王关中 2、旦日飨士卒 3、素善留侯张良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5、具告以事 6、欲呼张良与俱去 7、君安与项伯有故? 8、秦时与臣游, 9、项伯杀人,臣活之 10、吾得兄事之 11、籍吏民, 封府库
12、不如因善遇之 13、范增数目项王 14、常以身翼蔽沛公 15、项王按剑而跽曰 16、臣死且不避 17、而听细说 18、沛公起如厕 19、我为鱼肉,何辞为 20、相去四十里 21、道芷阳间行 22、度我至军中, 公乃入 23、沛公安在? 24、吾属今为之虏矣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曰:“___________________!”卒相与欢, 为刎颈之交。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jīng)流之 大,两涘(sì)渚(zhǔ)崖之间,不辩牛马。于 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 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 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shǎo)仲尼 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 子之难(nán)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 (dài)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秦时与臣游, 项伯杀人, 臣活之 2、所以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3、不者, 若属皆且为所虏! 4、杀人如不能举, 刑人如恐不胜 5、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鸿门宴知识点总结班级:姓名:小组:一、字音飨.士卒(xiǎnɡ) 美姬.(jī) 鲰.生(zōu) 卮.酒(zhī) 樊哙.(kuài) 瞋.目(chēn)目眦.(zì) 跽.(jì) 参乘.(shènɡ) 啖.之(dàn) 杯杓.(sháo)百余骑(jì)戮.力(lù) 玉玦.(jué) 刀俎.(zǔ)二、重点字词沛公军(名次作动词,驻扎)(于)霸上(状语后置句),未得与项羽相见。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wàng)(名次作动词,称王)(于)关中(状语后置句),使子婴为相,珍宝尽(全)有(占有)之。
”项羽大怒曰:“旦日(明天早上)飨(xiǎng)(犒劳)士卒,为(替、给)(吾)击破沛公军!(省略句)”当是(这)时,项羽兵(军队)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
范增说(shuì)(劝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崤山以东,古今异义)时,贪于财货(状语后置句),好美姬。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被宠幸),此其志不在小(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是)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判断句)急击勿失(失去时机)!”楚左尹(yǐn)项伯者,项羽季(伯仲叔季,季,排行在后的)父也,(判断句)素(向来,一向)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留侯张良。
张良是(指示代词,这)时从沛公,项伯乃(于是)夜(名词作状语,连夜)驰(骑马疾行)之(到)沛公军,私(私自,私下)见张良,具(全,都)告(之)以(介词,把)事(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欲呼张良与(之)俱去(省略句),曰:“毋(wú)从(之)俱死也(省略句)。
”张良曰:“臣为(wèi)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同义连用,逃走)不义(名词用作动词,合乎道义),不可不语(yù)(动词,告诉)。
”良乃(于是)入,具告沛公。
沛公大惊,曰:“为(wéi)之奈何(固定句式,怎样对付这件事)?”张良曰:“谁为(wèi)(介词,替,给)大王为(wéi)(动词,谋划)此计者?”曰:“鲰(zōu)生说(shuì)我曰:…距(通“拒”,把守)关,毋内(nà)(通“纳”,接纳)诸侯,秦地可尽王(称王)也。
’故听之。
”良曰:“料(估计)大王士卒足以(足够用来)当(对等,比得上)项王乎?”沛公默然(……的样子),曰:“固(本来)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背叛)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怎么)与项伯有故(形容词作名词,交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交往),项伯杀人,臣活(使动用法,使……活)之;今事有急,故幸(幸亏)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和……相比,哪一个更……)君少(shào)长(zhǎng)?”良曰:“长于(介词,比)臣(状语后置)。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事(侍奉)之。
”张良出,要(通“邀”,邀请)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
沛公奉(双手捧着)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儿女亲家),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籍(名次作动词,登记)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所以(……的原因)遣将守关者,备(防备)他(其他)盗之出入(偏义复词,偏在“入”,进入)与非常(古今异义词,意外的变故)也(判断句)。
日夜(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夜)望(盼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通“背”,背叛)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通“早”)自来谢(道歉)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名词作状语,连夜)去,至军中,具以(介词,把)沛公言报项王,因(趁机)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连词,表转折,却)击之,不义(名词作动词,讲信义)也。
不如因(趁机)善遇(对待)之。
”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百余骑(jì)来见项王,至鸿门,谢(道歉,谢罪)曰:“臣与将军戮力(合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古今异义,黄河以北),臣战(于)河南(黄河以南)(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然不自意(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不意自”)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此复见将军”。
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xì)(通“隙”,隔阂,嫌怨)。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判断句)。
不然(指示代词,这样),籍何以(即“以何”,凭什么,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前置)至此?”项王即日(当天)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判断句);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shuò)(多次,屡次)目(名作动,使眼色,以目示意)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给……看,示意)之者三(虚指,多次),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
若(你)入前为寿,寿毕,请以(介词,用)剑舞,因(趁机)击沛公于坐(通“座”,座位),杀之。
不(通“否”)者,若属(你们这些人)皆且(将要,快要)为所虏(“为所”式被动句)!”庄则入为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固定句式,没有用来……的)为乐,请(请允许我)以剑舞。
”项王曰:“诺。
”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名词作状语,像翅膀一样)蔽(遮掩,掩护)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在这时)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kuài)曰:“今日之事何如(怎么样)?”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意图用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请允许我)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jǐ)之卫士欲止(使……停止)不内(通“纳”,接纳)。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掀开)帷西向立,瞋目(瞪大眼睛)视项王,头发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上)指,目眦(zì,眼眶)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jì)(长跪)曰:“客何为者(句式:宾语前置)?”张良曰:“沛公之参乘(cān shèng)樊哙者也(判断句)。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zhī)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道谢),起,立而(连词,表修饰)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zhì)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吃)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尚且)不避,卮酒安足(哪里值得)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尽),刑(名作动,用刑,处罚)人如恐不胜(尽),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名词作动词,称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连词,来)待大王来。
故(特意)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偏义复合词,进入)与非常(意外的变故)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古今异义,小人的谗言),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动词做名词后继者)耳(罢了)。
窃(私下里)为(认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一会儿),沛公起如(到)厕,因(趁机)招樊哙出。
沛公已出,项王使(派遣)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告辞)也,为之奈何(对待这件事怎么办)?”樊哙曰:“大行(行大礼)不顾细谨(形容词用作名词,细枝末节),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如今人方(正)为(是)刀俎,我为鱼肉(鱼和肉),何辞为(为什么要告辞呢)?”于是遂去(离开)。
乃(于是,就)令张良留谢(辞谢)。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宾语前置)”曰:“我持白璧一双(句式: 定语后置),欲献项王,玉斗一双(定语后置),欲与(赠给)亚父。
会( 恰逢)其怒,不敢献。
公为我献之。
”张良曰:“谨(表恭敬语气的副词)诺。
”当是时(在这时),项王军(军队)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距离)四十里。
沛公则置(丢弃)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徒步)走(跑),从郦山下,道( 名词作动词,取道)芷阳间(名词作状语,从小路)行(走)。
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度(估计)我至军中,公乃(才)入。
”张良入谢( 谢罪),曰:“沛公不胜(承受不起)杯杓,不能辞。
谨使臣良奉(双手捧着)白璧一双,再拜(拜了两次)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进献)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句式: 宾语前置)?”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 责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通座)上。
(句式:省略句)亚父受玉斗,置之(于)地,(句式:省略句)拔剑撞而破(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之)谋(句式:省略句)。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句式: 判断句)。
吾属(我们这些人)今(将要)为( 被) 之虏矣!”(句式:被动句)三、译文(划双横线的的为重点句子):沛公在霸上驻军,还没有跟项羽见面。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对项羽说:“沛公打算做关中王,任命子婴担任国相,已全部占有了秦国的珍宝。
”项羽大怒道:“明天早上犒劳士兵,给(我)打败沛公的军队!”有十万人,驻扎在霸上。
范增劝说项羽道:“沛公在山东时,贪图财货,喜欢漂亮的女人。
如今人了关,不拿什么财物,也不迷恋女色,看来他的野心不小。
我(曾)派人观察他的…云气‟,都呈现出龙虎的形状,五彩斑斓,这可是天子的云气啊。
赶紧攻打他吧,不要错过机会。
”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张良友好。
张良这时跟随沛公,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部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是不守信义的,我不能不跟他说说。
”张良于是进(中军帐),又把全部情况告诉了沛公。
沛公大吃一惊,说:“这怎么办呢?”张良说:“谁给大王献闭关这条计策的?”沛公说:“有个浅陋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的军队进来,就可以占领秦的全境称王了‟,所以听了他的。
”张良说:“估计大王的部队能跟项王抗衡吗?”沛公沉默了一会,说:“本来就比不上他啊,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违背项王(意旨)的。
”沛公说:“你怎么跟项伯有交情的?”张良说:“秦朝的时候,他跟我交往,他杀了人,我救活了他;如今有急难,幸亏他来告诉我。
”沛公说:“他跟您相比,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他比我大。
”刘邦说:“公。
沛公举起酒杯祝项伯健康,(又)跟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入关后,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已有,给官吏和百姓造册登记,封存官库,等待项将军来(处理)。
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
我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明天不可不早些来向项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