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梁衡的《教材的力量》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
《把栏杆拍遍》读后感《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收集著名散文作家梁衡近年苦心创作的散文精品五十余篇,集中展示作家的精神境界与文化品位。
以下我为大家带来了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历史名人,有铁甲烈马,以武起家又以文为业的大词人辛弃疾;有被皇家发配边荒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第一位功臣林则徐;有以文为政,又因政事之败而直面人生的瞿秋白……对林则徐的描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说他是一位功臣,又为何同时说他是罪人。
在禁烟斗争中,林则徐倾尽全力销烟,并下了“若鸦x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决心。
但皇帝却在他上任一年半后又将他革职到镇海,此后又被贬至伊犁。
在大臣王鼎的保举下方得“戴罪治水”,他又一次尽心尽力,但当治水完毕,所有人都得到奖赏,唯独林则徐得到“仍往伊犁”的谕旨,他就是在一次次打击下被赶出关外的。
但民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林则徐在西行途中,群众都到他住处慰问,并送鞋、送伞……将他住处围得可谓水泄不通。
开封知府邹鸣鹤公开宣示:“有人能救林则徐酬万金。
”途中,官吏、百姓都争相迎送,为他减轻痛苦。
林则徐就像被皇帝甩出的砖头,但这块砖还未落地就被下层官吏和民众轻轻接住,并以身相护,安放在他们中间。
但恶劣环境的折磨让林则徐吃了许多苦,他“体气衰颓,常患感冒,“、”作字不能过二百,看书不能及三十行。
而让一个博学而有思想的人、曾有作为的人、一个有大志于未来的人脱离战场,这种寂寞,常人难以体会。
但林则徐却没有被压垮,相反,他却在恶劣的环境中用自身的意志和才能改选了环境,在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
他还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将哈密土王所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农民耕种。
林则徐在如此困境中仍为民着想,多好的官吏!“一个爱国臣子和封建君王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后者爱自己的权位,以天下为己有。
”林则徐是爱民的,并一直为国效力,定是一个爱国臣子,我认为他不是罪人,是功臣、是伟人。
梁衡散文读后感及心得体会3篇
梁衡散文读后感及心得体会3篇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这样一些人被历史记住,甚至使山河易姓。
合上《梁衡散文》,我心中波涛起伏,一时思绪万千。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后人景仰,但历史上的他曾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任地方小官。
而在他任这小官时,仅八个月,他就除鳄,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干了四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设身处地的想想,韩愈是被贬啊,他干嘛“多管闲事”呢?他是个贬臣,老老实实等机会便是,他干嘛主动参政啊?可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有能力做些什么,他认为比起百姓之苦,他的冤他的苦不算什么。
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心系百姓!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功名,只为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几百年后,历史又等来了一位蹒跚的老者,他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他就是林则徐。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多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多么汹涌澎湃的豪情壮志。
但他太天真了,这不是他说了算,得听皇帝的。
上职一年半后,他就被贬到伊犁。
在此途中他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不管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身去堵,事后别人论功行赏,他依然要发配伊犁。
每每读到这里,我心中总是愤懑不平,为林则徐喊冤。
有时我还觉得他好傻,朝廷不用就不用,你林则徐又不是那种离开朝廷就活不下去的人,皇帝昏庸无能,奸人当道,那你不能“世人皆醉你也醉,世人皆浊你也浊”吗但林则徐的骨子是硬的,他的心是热的,他不会因朝廷不重用而不关心国事,他依然为国效力,像一只老黄牛,忠心耿耿,任劳任怨。
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六十九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
林则徐以罪臣之分行忠臣之事。
是什么让他忍受了身体与心灵的折磨,一次次为国建功而不上褒奖名单?是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爱国爱民,心系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己任。
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想想现实生活中那些凭合法职位,贪赃营私的官员,无论大奸巨贪都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林则徐与“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韩愈,之所以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梁衡教材的力量阅读理解答案“人民”
梁衡教材的力量阅读理解答案“人民”《梁衡》阅读原文③人格,既然名格,就是方方正正,于事情理,行有所遵,言有所本,恪守一定尺度分寸,金钱名利诱之而不变,严刑生杀逼之而不屈,总是平平静静,按既定的规矩做事,按既定的方向走路。
⑤事实证明,不但文学是人学,史学也是人学,社会学更是人学。
当一个人只靠貌美出众时,他(她)最多只能成为一个名人;当一个人业有所成时,他可能是一位功臣。
而当一个人只要在人格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时,他就是一个好人。
这时如果他又能貌压群英,才出于众,他便是一个难得的伟人、圣人。
这样的人历史所能奉献给我们的大约几十年或数百年才会有一个。
但为人而求全,实在是太难了。
所以,最基本的还是先从人格做起,心诚则灵,人人都可以立地成佛,先成为一个在德行上合格的人。
(选自梁衡《觅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版,有删改)《梁衡》阅读题目2、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A。
第①段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和道理论证,使论证很有说服力。
B。
第④段运用了排比、比喻、设问、对偶,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C。
本文的语言骈散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D。
文章首先论述了什么叫人格,然后论证了人格的意义,最后号召我们做人先从人格做起。
《梁衡》阅读答案1、(1)你可以貌相不惊,才智平平,但在人格上却可以卓然而立,楷模万众。
(2)人格是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甚至可以发挥出超物质的力量。
(3)人格是信念,信念既成,就不是一个人的事,甚至不是一代人的事,会形成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全社会公认的规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2、A 解析:主要使用比喻论证。
3、示例一:成绩差的同学,应该认识到学习是有差异的,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不断进步,不丧失自己的自信心,培养永不放弃的精神。
示例二:人际交往差的同学,应该认识到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消除自己的自卑心,培养自己勇敢的精神。
示例三:家境贫穷的孩子,应该认识到贫穷不是错,养成良好的心态,培养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
读梁衡
读梁衡《记者札记》虽然是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专业课也已经修了一年,但是似乎却还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
是的,一年里,我认识了黄远生、邵飘萍、林白水、徐彬彬……从而了解的“远生通讯”以及前辈们留下的对于新闻人的担当和责任——“铁肩担道义,辣笔著文章”,也知晓“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说真话,不说假话。
”……梁衡,目前集多重身份于一身是学者,作家,新闻理论家。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他完成从一名驻地方记者到编辑,再至人大代表,博士生导师等一系列身份的转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这一生的公务年龄都是在新闻这个平台上度过的,全部时间中有一半是做新闻业务,一半是做新闻管理。
”。
他说自己是个“外来户”,但他也从不妄自菲薄,所以在这条路上他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虽然后来也算是风声水起,有声有色,但也一直是谨言慎行,孜孜不倦。
他说:“我有一个顽固的习惯,不论是从事管理工作、新闻写作还是文学创作,都不盲目跟行前车之辙,总想在实践的同时弄清它的理论根据,走自己的路。
”他把这叫做“打着灯笼走路”。
另外,他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采、编、写的方法思路和技巧,其中“出门跌一跤,也抓一把土”(记者就是报社的采购员,出门跌一跤,也要抓一把土,要有每采必得的信念)“三点一线采访法”(写稿如打靶,也要“三点一线”:上面抓什么——政策和大局、群众想什么——民意和市场、你找到了什么——最能体现政策和民意的新闻事实。
)等仍被奉为金科玉律。
了解之下发现,这本书原名叫《没有新闻的角落》,但是看过之后你便会发现,不是没有新闻,而是需要你作为记者去“发觉”进而才能“发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有新闻敏感性、新闻直觉。
这本书里作者梁衡发表的这些作品大都是在1978—1987年,他不在大城市,不在重要政客商贾周围打转,而是辗转于各个穷乡僻壤之间,真切地、诚恳地叙述着改革开放以来广大乡村地区翻天覆地地变化。
在书中第一篇讲述了“解进宝自荐任林科所负责人取得显著成绩”的事件。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四篇)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我最近读完了梁衡的两部散文集《觅渡》与《洗尘》,不禁为其中睿智而深刻的语言所折服。
散文集中很大一部分由历史散文构成。
其中《把栏杆拍遍》与《乱世中的美神》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
《把栏杆拍遍》化用了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诗句,散文中评论了他由武到文的一生。
辛弃疾年轻时曾起义抗金,南下归宋后,本想为国出力,却终生不受重用。
尽管报国无门,他仍然心系天下,那颗藏于乡间的爱国之心仍跳动不止。
《乱世中的美神》则是以李清照为主题,她的前半生幸福完美,但突如其来的丧夫、亡国之痛给了她沉重的打击。
尽管往昔安逸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李清照却未对生活失去希望,这几乎致命的打击反而让她登上了古典诗词的巅峰。
散文集的另一大组成部分便是游记散文了。
这些散文不仅有着鲜明生动的语言,它们所表达的主旨更是超乎“游”之外。
如《乌梁素海,带伤的美丽》中,就以乌海当年湖中跃起的鱼儿如“五线谱上跳动的音符”的生动景象与如今船尾翻起的浪“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形成对比,突出了作者对此感到的痛惜与无奈,呼吁人们保护那正在逝去的自然之美。
而《一颗怀抱炸弹的老樟树》中,描绘了那棵接住炸弹的老樟树旺盛的生命力:“简直就是火山喷出地面后突然凝固的一座石山”,或许这段描写不仅是为了表现树的顽强生命力,更是象征着革命力量的永不消逝。
在散文集中,由物及理的文章也不少。
比如《人与石头的厮磨》,从描写不同的人在石上刻下各种内容,探究到了古人的心理:统治者想借石巩固统治,为官者想借石留下美名,百姓想借石铭记恩情……这两部散文集,不仅体现了梁衡高超的文化功底,更显出了他深刻睿智的哲思。
梁衡散文集读后感(二)国庆期间,我阅读了梁衡先生的散文集《把栏杆拍遍》,这本书将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由于时间上的关系,我只来得及将第一单元中的内容细细品读。
这本书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作者是通过___个历史名人来谈政治,谈人生,论哲学;第二个单元,是在讲一个作曲家,一个歌唱家,一个科学家和一个在生活的艰辛中创造奇迹的老人家的事迹;第三个单元,则是在写关于艺术的内容。
教材的力量
教材的力量作者:梁衡来源:《党建》2011年第02期人民教育出版社建社60周年时,约我以课文作者的身份谈点感想。
我首先想到的是教材的力量。
中小学教育就是要教学生怎么做人,而教材就是改变人生的杠杆,是奠定他一生事业的基础。
记得我小学6年级时,姐姐已上高中,我偷看她的语文书,里面有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卖炭翁》,抒情、叙事都很迷人,特别是苏东坡的《赤壁赋》,读到里面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突然感到平常的汉字竟能这样地美。
大概就是那一刻,如触动了一个开关,我就迷上了文学,奠定了一生事业的走向,而且决定了我缘于古典文学的文章风格。
近数十年来,我也有多篇作品入选语文教材,与不少学生、教师及家长多有来往,更让我感觉到了教材是怎样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我的第一篇作品入选教材,是 1982年选入初三课本的《晋祠》。
当时我是《光明日报》驻山西记者。
地图出版社要创办一种名为《图苑》的杂志,报社就代他们向我约稿,后来杂志中途下马,这稿子就留在4月12日的《光明日报》副刊发表了,当年就入选课文,算是阴差阳错。
那年我36岁,这在“文革”十年内乱之后青黄不接的年代算是年轻人了,我很有点受宠若惊。
多少年后我在《人民日报》社任副总编,一个记者初次见到我,兴奋地说:我第一次知道“璀璨”这个词就是学你的《晋祠》。
他还能背出文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而香远;秋来草木郁郁,天高而水清”的对仗句。
这大大拉近了我与年轻人的距离。
我一生中没有当过教师,却总常被人叫老师,就因为课文里的那几篇文章。
一次我在山西出差碰到一位年輕的女公务员,是黑龙江人。
我说,你怎么这么远来山西工作?她说:“上学时学了《晋祠》,觉得山西很美,就报考了山西大学,又嫁给了山西人,就留在这里工作。
想不到一篇文章改变了我的人生。
”那一年,我刚调新闻出版署工作,陪署长回山西出差去参观晋祠,晋祠文管所的所长把首长晾在一旁,却和我热情地攀谈,弄得我很不好意思。
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读后感两篇
下面是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读后感1青春易逝,容颜易老,每每念及自己的中学时光,惆怅不免占据心房,《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读后感。
此情只待成追忆,青春易逝,容颜易老,每每念及自己的中学时光,惆怅不免占据心房。
此情只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行走在人生路上,总与这些略带稚气的张张面孔擦肩而过,校服和书包是你的名片。
但今天,久违的你,可还保存着那张笑脸多年以后,我能否接受你的改变80后、90后,问题似乎越来越多,看似提供了更多答案的社会,也给了我们更多的迷惘。
但我想:你可以特立独行,但你应常怀进取之心;你可以玩世不恭,但你心底应存有一份坚持;你可以桀骜不驯,但你应立足社会体现价值;你可以以凡夫俗子自居,但你心底应留有一方纯净。
海比陆大,天比海高,心比天阔,你拥有怎样的一颗心呢珍惜吧年轻人!时间是冰冷却又公平的,你无情,它就无义,可你有心,它就会给予。
去做一只发更多光和热的蜡烛,留给自己最少的泪滴;在除夕的鞭炮声中回望自己一年的收获,留给自己最少的悔意。
把握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时光,拂去身上的灰尘,除去脑海的杂质,寻觅那个最纯粹的自己!读书吧同学们!读那些不仅传递信息和传播知识,还能创造艺术和塑造美感的作品,读那些与时代旋律共舞,能抵达你灵魂最深处的作品!梁衡散文中学生读本读后感2梁衡散文最早接触是在好多年之前,那时《参考消息》曾用一个版面刊登了他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后来又零星读了他的几篇散文,因为每次都非常喜欢,就找了他的散文集来看。
梁衡散文的特点首先在于大气。
他认为散文要写些大事、大情、大理。
王国维论词说:“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梁衡善写伟人,特别是人生际遇坎坷,带些悲剧性意味的伟人。
人生不如意十常,志士仁人,贤相良将多舛命运,更让人感叹。
《觅渡、觅渡、渡何处》《大无大有周恩来》《二死其身的忠臣彭德怀》《把栏杆拍遍》这些文章,以独特的视角,将我们熟知的人物写得荡气回肠,颇有“碧海鲸鱼”的壮美,让人在一声长叹之后,又留下深沉的思考。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一梁衡的文章读到现在,最喜欢看他写的议论文。
我一向坚信,不论写什么样的文章,将自己独一无二的思想传递出来的才算是成功。
梁衡的议论文与我的评判标准完全重合,句句振振有词、掷地有声。
特别是那篇《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思辨的力度,简直让人拜服。
但今天其实想呈现的,是一些有关于读了梁老的文章后,我的思辨。
读了《教材的力量》后,我吃惊于那篇《晋祠》居然影响到了那么多的学生,更吃惊于我当初读它时却没受什么感动——甚至说,根本没什么感觉。
我在读到本书第三单元的时候还特地重读了《晋祠》原文,的的确确是生动美妙。
可为什么当初学这篇文章的我,就没有感受到呢?我“思辨”了一下,觉得原因有二:第一个是因为老师没教好。
我们的老师在上课之前就在大屏幕上放出了她自己去晋祠游玩时的照片,照片上的晋祠泯然典型的“中国式景区”,游人密密麻麻,小贩熙熙攘攘。
上课了,老师对着大屏幕为我们介绍晋祠:“我去的时候晋祠里面外面都是小摊贩,哎呦,真的是乱七八糟的好了,我们来看文章你看这里,描写得多美啊!”殊不知,我们早已因为她对于晋祠的描绘而对之感到乏然无味了。
或许是因为我从小就立志想从事教育行业,我总喜欢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老师。
现在,《晋祠》的这个例子又给我带来了这方面的启示。
我觉得作为一个老师,最重要也是最难达到的是引起学生对于所传授内容的兴趣。
这一点虽说难达到,但我觉得,至少应该在课堂上、讲课文时,为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氛围,至少不应该去破坏这个氛围。
即使现实真的很骨感,但我们又不是在上社会课。
文章中的晋祠,处处透着古朴之美。
而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做的,我认为应当是最大限度地为学生们还原“晋祠式”的美,却不能用现实当中的情形来草率地带入其中,这样反而破坏了这份独一无二的美感。
第二个原因,私心觉得是因为教材编得不好。
且不说排版与插图,单凭教材上对于文章的剪切,就让古色古香的晋祠又一下子逊色了很多。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被用来细细品读的文章就不应该剪切任何子句、段落。
梁衡文章的心得体会作文300字
梁衡文章的心得体会作文3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梁衡文章的心得体会作文300字篇1读书是每个人每天必读的心得,古人曾说过“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对于现在的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书越多课外知识就越广泛,知识面的大大增加对我们以后的读书层打下了良好的基矗读书势在必得,多读一点书的好处:考试时经常会考到课外阅读,课外阅读面广的同学会在这儿一处占便宜,比别人得考分的这道题多得好几分,可不要小看这几分,如果你其它题全对,就只有这道题,那就太吃亏了。
现在找工作都要知识面广的,并且工作效率又快又好的。
这次胥老师发给我们了一本《小学生必做的50件事》(分男生版和女生版),这上面讲的是小学生的个人安全问题和行为习惯、应该改掉的缺点和应该怎样做一个好学生、好同学、好孩子。
我在这里面特别看重关于健忘、写日记......等问题,我个人就有健忘症,做的一些事情都需要同学、老师和家人的提醒才记起来或等一两个月才想得起来,我想了一个办法——把每一天发生的事情当日记写下来,每一天都看一两遍日记,这样就一箭双雕了!看书的好处实在太多,说也说不完,读后感《读完《书》有感字》。
“一日无书,百事荒芜”,同学们好好读书吧,多多读书,加油!梁衡文章的心得体会作文300字篇2标题:读梁衡文章有感我最近读了几篇梁衡先生写的文章,真是受益匪浅呢!梁衡先生写的文章都很有意思,而且能从中学到很多道理。
梁衡先生善于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发现有趣的事物,然后娓娓道来。
比如他写过一篇关于"雨"的文章,从雨的形成到下落,涉及到了自然界的奥秘,同时也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他说雨滴从高空落下,就像人生中有太多的无奈和遗憾,但当它落在地面时,又会化作泥土滋养万物,好像在告诉我们要平和面对人生。
梁先生的文字也很有幽默感,常常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有趣之处。
比如他写过一篇关于"狗"的文章,描述狗狗追着自己的尾巴打转的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
《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精选5篇)《把栏杆拍遍》读书笔记篇1四年级第一节古诗,我们讲的是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在给学生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开始了对辛弃疾的进一步了解。
辛弃疾,在我的印象中,能与苏轼并称“苏辛”,豪放派词人,南宋爱国词人这是大学时期我对辛弃疾的印象,很模糊,便渐渐淡忘。
再次捡起,我却有了更清晰明了的思路,这得益于老公推荐的梁衡先生的《把栏杆拍遍》。
《把栏杆拍遍》是我国当代着名散文作家、新闻理论家梁衡所写的一篇人物评传性质的散文,塑造了一个叱咤风云而又命运多舛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形象,揭示的是辛弃疾怎么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过程,是解读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散文名篇。
被许多人誉为是影响自己青年时代的一篇好文,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
阅读这本书,不再是简单的查阅资料,补充知识,而是与作者的一种对话,与辛弃疾的一种交流。
有种走进作者,走进人物,走进那个时代的感觉。
下面说说本书的主人公――辛弃疾。
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由行伍出身,以武起事,而最终以文为业,成为大诗词作家的第一人。
这也注定了他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我看到的资料里,辛弃疾至少是快刀利剑地杀过几次人的。
他天生孔武高大,从小苦修剑法。
他又生于金宋乱世,不满金人的侵略蹂躏,22岁时他就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义军,后又与耿京为首的义军合并,并兼任书记长,掌管印信。
一次义军中出了叛徒,将印信偷走,准备投金。
辛弃疾手提利剑单人独马追贼两日,第三天提回一颗人头。
为了光复大业,他又说服耿京南归,南下临安亲自联络。
不想就这几天之内又变生肘腋,当他完成任务返回时,部将叛变,耿京被杀。
辛大怒,跃马横刀,只率数骑突入敌营生擒叛将,又奔突千里,将其押解至临安正法,并率万人南下归宋。
说来,他干这场壮举时还只是一个英雄少年,正血气方刚,欲为朝廷痛杀贼寇,收复失地。
但世上的事并不能心想事成。
南归之后,他手里立即失去了钢刀利剑,就只剩下一支羊毫软笔,他也再没有机会奔走沙场,血溅战袍,而只能笔走龙蛇,泪洒宣纸,为历史留下一声声悲壮的呼喊,遗憾的叹息和无奈的自嘲。
精神培育与能力养成——谈梁衡作品入选语文教材的必然性
人民教育出版社多年受惠于梁衡先生,最早是1982年《晋祠》一文入选初中语文教材,后来他在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及《人民日报》副总编辑期间,对人教社的期刊杂志、语文教材、一般图书给予过很多支持和指导,并在2006年正式受聘为人教版教材总顾问。
这其中最让我们感怀的是,先生的多篇文章在教材中使用,惠及人教社以及最广大范围的受教育者,套用鲁迅《藤野先生》中的话:他的作品,小而言之,是为语文教材的编写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大而言之,是为上亿的莘莘学子提供精神的滋养与语言运用的范本。
一、梁衡留给人们的记忆1982年,梁衡先生创作的散文《晋祠》在《光明日报》发表,当年就被选入“文化大革命”后正在大力拨乱反正的十二年制中学语文教材,自此梁衡这个名字开始进入并且再也没有离开过中学生的视野。
据粗略统计,先生有6篇作品先后入选人教版各类教材,包括小学语文教材、中学语文教材、中师语文教材、幼师语文教材等,入选其他版本语文教材及各种教辅的作品近30余篇。
这么多作品入选各级各类各版本语文教材,特别是中小学语文教材,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可能没有人更多地思考过。
为什么一提鲁迅,众人皆知,一提朱自清、老舍,无人不晓,我想相当大的原因,主要不是因为他们在文学史有多大贡献(当然他们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不是他们在大学里被教学过、被追捧过,而是因为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反复出现过,从而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201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建社60周年,先生撰文《教材的力量》,讲到《晋祠》选入教材后人们对它的喜爱,《觅渡,觅渡,渡何处?》进入课本后对《觅渡》一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影响,表达的就是这样一层意思。
记得2015年在电视上观看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90周年阅兵式,我心潮起伏,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历经这么多年,为什么我们党现在仍然要纪念这个日子,而且要举办从未有过的盛大的阅兵仪式?我觉得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这是全世界人民、全中国人民都应该记住的历史,是血的教训,历史不能重蹈覆辙,要让所有的中国人形成共同的历史记忆。
语文课本选了他60多篇文章!让他告诉你,好文章5要素!
语文课本选了他60多篇文章!让他告诉你,好文章5要素!提到梁衡的名字,你要是马上能想到《苏州园林》《晋祠》这些课文,说明你中学语文学得挺认真,到现在课文都还有印象。
梁衡和语文书里那些名字闪光的大作家相比,梁衡好像没那么熠熠生辉,看他的身份——编辑、记者、作家,很朴实,就像他的文章风格一样,但这丝毫不妨碍他的文章先后有六十多篇选入了大学、中学、小学的语文教材。
我有一个不成熟的看法:我们这个时代,最好的作品可能不是专门的作家写出来的。
那些第一身份是编辑、记者的写作者,比如,伟大的海明威,影响《纽约客》文风的E.B.怀特,迷人的厄普代克,他们都曾经在编辑和记者这个职业中磨练过自己的文字,才有了后来的辉煌。
如果这个说法还有点道理,那么,梁衡老师一定是中国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职业身份是编辑和记者,兼职写作,最后成为我们在语文课本中绕不开的人物。
听过一个故事,有个女孩子上语文看到《晋祠》这篇文章,有感于文章描述之美,就一心想去山西看看。
考大学,她考去了山西,后来就嫁了山西人,生活在那里。
文章的功能可大可小,古人说:“文章,经国之大事,不朽之伟业。
”今天的人显然已经不这么重视写作了,但不能否认,一手好文章还是能影响人生的。
一生之中有一篇文章能入选语文教材,就是写作者的荣耀了,梁衡老师能霸占那么多课本版面,他的文章显然具有典范价值,他手中也必然掌握了好文章的奥秘。
在他反思写作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他的“秘密”:一篇好文章,包含这5个要素就够了——形、事、理、情、典。
分别来看看:“形”大约指的就是描写,尤其是对景物的描写。
日常语文教学,老师愿意把景色描写拆分出来讲,给孩子们训练,但很少考虑这种“形”的描写需要注重什么。
梁衡认为,描写的要点是不能单调。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篇著名的文章《与朱元思书》,其中有大量的景色描写,比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这样的描述是作者用自己强大的文字能力,把自己看到的山川形胜付诸笔下,让我们感受作者在美景中感受到的美。
教材的力量读后感
教材的力量读后感
教材的力量读后感:
读完教材,我深深感受到了教材的力量。
教材是知识的源泉,是我们学习的指南,也是我们成长的伴侣。
教材不仅给予了我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了我们的思考和探索。
它们帮助我们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开拓了我们的眼界,激发了我们的好奇心。
每一章节都是一次冒险,每一页都是一扇门,引领我们进入新的领域,探索未知的领域。
教材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南。
它们为我们提供了系统、有组织的知识结构,帮助我们建立起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材,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各种技能和能力,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不仅是知识的传承者,更是价值观的传递者。
它们传递给我们正确的道德观念、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材教导我们如何成为优秀的人,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
它们不仅塑造我们的智力,也塑造我们的品格和人格。
教材的力量不仅体现在课堂上,更是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它们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指引着我们的行为准则。
教材的知识和价值观渗透到我们的思考、决策和行动中,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教材的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
它们不仅提供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塑造了品格,还激发了我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通过教材,我们能够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并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教材是我们成长路上的指南星,引领我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词汇的力量梁衡
词汇的力量梁衡第一篇:词汇的力量梁衡词汇的力量梁衡文章最基本的单元是字,但如果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概念和含意,必须用到词。
汉字的好处是一个单音字常常就是一个词。
外国的拼音文字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文章的修炼应从词汇开始。
1、准确使用动词和形容词文章中的词分实词、虚词,实词主要是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但无论实、虚,其发挥魅力的前提是要准确。
就是福楼拜说的:“你要描写一个动作,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动词,你要形容一个东西,就要找到那个唯一的形容词”。
好比射击运动员,只要每枪打十环就能拿冠军,用不着像花样滑冰、花样游泳、自由体操等那样去费力玩许多特别的花样。
一槌定音是最省事的方法。
名词使用要准确自不待说,那是自然约定俗成的一个概念,张冠不能李戴。
而文章最出彩的地方是怎样用好动词和形容词。
动词是描述动作的。
事物总是动比静更复杂。
对应其状态的复杂,词汇自然也就更多,这就更要求我们去找那个“唯一”的,也就是最准确、最生动、最有美感的词。
比如,要把一件物体分开,可以有:切、砍、劈、掰、撕、铡、剪等多种动作。
分别对应的就是:切肉、砍树、劈柴、掰玉米、撕纸、铡草等等。
这要看动作的对象,即它后面的宾语是什么;还要看主语,即动作的主体是谁;又要看现场、背景、气氛;要看作者想追求一种什么效果等等。
《水浒传》上常写到李逵挥斧砍杀,不用这个“砍”字,也就没有了李逵。
再比如你帮一个人上楼梯,可以用“扶”或“搀”这两个动词,但“扶”是你用力三、四分,他用力六、七分,“搀”是你用力六、七分,他用力三、四分。
动词常要和其它词连用。
比如“里”和“中”这两个方位词,同样有内中、里面、中间的含义,但是“里”具体一点,有方有棱;“中”抽象一点,圆润虚幻。
“这件事要保密,让它烂在肚子里”,不说“肚子中”;文化革命中唱“我们心中的红太阳”,不唱“心里的红太阳”;“他伸手摸到口袋里”比用“口袋中”更有实感。
实际上每个词就像用称称过它的重量,或者用化学试剂测过它的酸碱度,用光谱分析仪分析过它的成色,用碳14测过它的年代一样,都有极细微的差别,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用途。
论梁衡人物散文创作的精神品格
喜欢梁衡的散文是因为《觅渡,觅渡,渡何处》。
终于有人这样写瞿秋白,并写出了瞿秋白的精神风貌。
因着瞿秋白,我记住了梁衡,看到梁衡的散文就想读。
他的散文内容丰富,写人写景记事皆有独到之处、过人之处。
在这里,我想说说梁衡的人物散文创作,尤其是那些写伟人、名人,特别是历史上有争议的人物的散文。
一、饱满的激情是人物形象丰腴立体的关键梁衡的散文总是让人激情澎湃。
真实的感情能感染读者、打动读者,而只有在情感上对作者描述、塑造的人物产生共鸣,才能接受人物的思想和观点。
冯牧先生认为“挚情是散文的灵魂”,梁衡散文就是充满挚情的散文。
这种“挚情”包括好几个层面:首先是作者热爱他身处的这个世界,热爱自然、历史、社会和人,热爱生活中一切的真善美;其次是作者热爱他笔下的山水草木花鸟虫鱼,热爱人类创造的历史文化,热爱他笔下的人物,设身处地地想人物之所想,代人物立言,说出他们想说而未及说出的话;再次是作者对文字美有执着的追求,这个层面包括语言文字本身,包括文章的篇章结构,包括文字表达出的思想情感。
读读下面的文字吧:“项羽面对生的希望却举起了一把自刎的剑,秋白在将要英名流芳时却举起了一把解剖刀,他们都把行将定格的生命的价值又推上了一层。
哲人者,宁肯舍其事而成其心。
”(《觅渡,觅渡,渡何处》)这段话是写瞿秋白的,这位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死得何其壮烈,可他偏偏在临死前写了那些“多余的话”,引来身后诸多麻烦和误解。
梁衡的一番解读,将一个原本的“伟人”升华为“哲人”,一个“成其心”的哲人。
这几句饱含激情与哲理的文字,把瞿秋白的精神世界剖开给读者看,何须赞美,瞿秋白的形象已高高耸立。
项羽与秋白,一武一文,一古一今,一把结束物质生命的剑,一把解剖心灵与精神的刀,他们的生命价值与高贵人格何其相似。
有时,梁衡的情感又是那样内敛压抑,悲愤抑郁,看似平淡,文字中却隐含着金戈铁马,仿佛心中有万马奔腾。
“望江亭,望江亭,江山如画,他却心乱如麻。
他抚亭向晚,痛拍栏杆。
散文领域的一朵奇葩----梁衡散文赏析
散文领域的一朵奇葩----梁衡散文赏析散文领域的一朵奇葩----梁衡散文赏析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短小易学。
当前,爱好散文,写散文的人很多。
但是,要把散文写好,写精,殊为不易。
若想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就更难了。
可是,有人却做到了。
他,就是著名散文家梁衡。
我是前几年在一本杂志上第一次看到梁先生散文的。
那篇文章名叫《把栏杆拍遍》,是写南宋词人辛弃疾的。
读之,如饮甘露,回肠荡气,脑中辛弃疾的形象久久挥之不去。
之后,又先后读过他的《觅渡,觅渡,渡何处》、《读韩愈》、《读柳永》、《晋祠》、《夏感》等文。
读他的文章,有一种快感,一气呵成,欲罢不能,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什么叫艺术魅力?我想大约不过如此吧。
作者先后有四篇散文入选中学教材,是在世作家中入选数量最多的。
学校教材牵涉到对青少年的思想导向与教学规范,是百年大计,对选材的要求极其严格,有时甚至近乎苛刻。
许多作家很有名望,但终其一生也没有一篇文章能够入选。
梁衡的散文为什么能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呢?我想,重要的是他文章所达到的思想深度。
梁衡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也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在他的文字里,常常流露出一种博大的人文主义情怀,饱含着对祖国与人民的热爱。
他笔下的人物多是一些忧国忧民且命途多舛的仁人志士,他热情地呕歌他们,从他们身上发掘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著名学者季羡林说道:“梁衡是一个肯动脑,很刻苦,又满怀忧国之情的人。
他到我这里来聊天,无论谈历史,谈现实,最后都离不开对国家、民族的忧心。
难得他总能将这一种政治抱负,化作美好的文学意境。
在世的散文家中,能追求肯追求这样一种境界的人,除梁衡之外,尚无第二人。
”对梁衡而言,这是很高的评价。
作者对韩愈非常推崇。
在《读韩愈》一文中,谈到韩愈被贬到偏远的潮州当地方官时,没有因个人身处逆境而沉沦。
在短短的八个月任职时间内,为当地办了四件兴利除弊的好事,深受百姓爱戴,其事迹流传至今。
梁衡散文读后感_作文1250字_读后感作文_
梁衡散文读后感梁衡的,精美,朴实,独特,而富有韵味。
那读者读了写了什么感悟呢?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梁衡散文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梁衡散文读后感篇一翻开洁白的卷帙,首先竟是被梁衡先生的幽默吸引了。
书中说“我想许多同学对我这个作者,大概也会感觉到有一点神秘。
1984年我读研究生时有一位同班同学,他的儿子正上中学,学我的《晋祠》,他就说:“这作者是我的同学。
”那孩子仰头看着父亲,足有几秒钟,然后说:“这人早死了吧。
”20xx年“六一节”,北京101中学举办师生与作家见面会。
校方问作协,能不能找到我。
好像我已经失踪……”读到此处,就不禁笑了起来。
想起原来老师和我们的一段对话。
师问:“知不知道梁衡是谁?”生答:“不知道!”师问:“怎么会不知道,初一学过了他的《夏》的呀?”生答:“哦……还是不知道。
”师问:“知不知道朱自清的《春》?”生答:“知道!”“那知不知道梁衡的《夏》?”“不知道!”师晕了……读梁衡的第一篇文章是《晋祠》,他细腻的描摹令我羡慕。
例如写树“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冠顶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于石阶旁,宛如老者说古;那唐槐,腰粗三围,苍枝屈虬,老干上却发出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微风拂动,一派鹤发童颜的仙人风度。
其余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沧桑几经的风骨,人游其间,总有一种缅古思昔的肃然之情。
也有造型奇特的,如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却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
其余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
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用了多种修辞,把树的姿态写的具体生动,各不相同,令人拍案叫绝。
读晋祠的另一感受是读书要多积累,多背诵。
正如梁衡所说“我每在提笔写作时,脑子里就不由自主地闪过许多文学巨人的影子,自觉不自觉地向他们借词、借字、借意、借境,然后再汇拢到一起,从自己的笔管里流了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梁衡的《教材的力量》
作者:叶立文
来源:《文学教育》2011年第06期
初读此文,缘起于对梁衡先生鼎鼎文名的无限仰慕。
这位《晋祠》的作者,也许未必如一些小说家或诗人那样拥有众多粉丝,但若论影响,却可称是无远弗届。
像我等70后生人,在文学观念与审美趣味尚未被现今的文学史教育异化之前,无一不受到了梁衡先生以及其他语文课本作者的深刻影响。
更确切地说,是梁衡先生和他的同行们,首先孕育了我们这一代人关于文学的基本知识。
尽管那时懵懂如我者尚不知主义和流派之区分,但《晋祠》的唯美叙述及词彩华章,却开启了我近乎素朴原始的艺术感觉。
多年以后,即便我在大学课堂上苦心孤诣地宣讲理论知识时,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怀念那段青葱岁月。
我以为,《晋祠》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其实已经幻化成了一种生命的存在符号,它不会因时移事易而有所损耗,反倒会以最为本源的艺术之美,让我们能在喧嚣嘈杂中有幸重返那个纯真年代。
也正因如此,我才会在读到梁衡先生的散文新作《教材的力量》时,拥有了一份难忘的温暖记忆。
与梁衡先生那些言辞精巧、飘逸唯美的山水散文相比,《教材的力量》其实是一部怀人记事的感怀之作。
应人民教育出版社之约,梁衡先生以课文作者的身份,在这篇文章中追忆了许多陈年往事。
譬如自己幼时的文学经验,《晋祠》等作入选语文课本的经过等等。
文字简约、风格质朴,颇能让人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意。
而在这份情意中,既有作者对自己创作实绩的某种自我认同,亦有对教材力量的深切感怀。
就像晋祠文管所的所长一样,因一部文学作品而改变自己人生轨迹的故事,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
所谓文学的力量,或者也可以说是教材的力量,均于此有所显现。
也许梁衡先生自己也没有想到,“《晋祠》这篇课文一直到现在还使用,大约已送走了30届学生,这其中不知还有多少故事,可能以后还会改变一些人的人生轨迹。
”这种改变,无疑得益于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由此想到当我们在谈论文学的“无用之大用”时,倒不妨以此为例,因为梁衡先生所讲述的这个故事,庶足以说明艺术之美如何实现了对有心读者的生命重构。
隐含其中的价值意义,理应能够回击那种认为文学已死的偏激之论。
而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梁衡先生却并未将文学对于人生的感召力量据为己有,他时时刻刻都怀着对于教材的感恩之心,正是因为有了教材这样的载体,他的作品才能流传日久、深入人心。
而在这些鲜活生动的故事中,因一部作品带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例子固然有趣,但家长为孩子选择可读之书的事例却更为发人深省。
作者为此感慨说,家人为孩子推荐自己的作品,“也从另一方面反衬出目前社会上不利孩子成长,让家长不放心的文字实在不少,呼唤着作家、出版家的责任。
”这是一个老作家的心声。
倘若对出版业略有关注,便会发现梁衡先生的感慨可谓是其来有自。
在这个日益商业化的时代,不知有多少作家已经遗忘了文学的教育功能。
随着“文以载道”之说的被妖魔化,越来越多的作家宁可在欲望叙事中追求感官刺激,也不愿向读者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一旦当文学创作降格为生产,阅读欣赏蜕化为消费,那么文学原有的教育功能也会被彻底抛弃。
因此,强调作家的社会责任问题,既是梁衡先生一贯创作理念的体现,也是他对教材教育功能的认同与回应。
既然谈到教材,就不得不顺带说一下自己的某些看法。
大概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一些知识分子开始对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展开了反思和批判。
这当中固然有真知灼见,但也不乏偏激之言。
而在我们这个时代,似乎越能吸引大众眼球的东西就越有市场,于是一场针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解构闹剧也频频上演。
我想说的是,语文教材有别于学术研究之处,即为对受教育者文学趣味和审美经验的培养,而这种基本的文学知识,显然离不开人类最原始本真的艺术感悟力。
真善美,这类被某些知识分子冠之以肤浅幼稚的价值观念,永远是文学的生命之所在。
而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设置,倘若继续坚持这一原则,当有望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尚国民。
其实这道理梁衡先生说得再明白不过,“教材对学生的直接作用是学习语言文字知识,但从长远来看,其在思想道德方面的间接作用更大。
这是一种力量,它将思想基因植入到青少年头脑中,将影响他的一生,进而影响一代人,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
叶立文,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