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二十世纪西方文学
二十世纪的欧美文学(中文)
事实也证明,现代主义与文学传统有明显的 师承。托尔斯泰《安娜· 卡列尼那》中安娜自杀 前那段著名的内心独白,就被看成意识流小说的 先驱。陀思妥耶夫斯基对双重人格的表现,直接 启发了现代主义对人物的处理。 再如18世纪英国作家斯泰恩的《商第传》。 它受到了现代主义作家的激赏,尤其是斯泰恩对 时间的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式的处理。斯泰恩实 际上发展了印象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表现技巧。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上半期 现代主代主义主要流派概述
著名文学批评家布雷德伯里在分析现代主义 文学的性质时指出,艺术、文学和思想史上经常 发生的感情变化和转移在程度上惯常分为三个级 度。 其中第三种是那些剧烈的脱节,那些文化上 灾变性的大动乱,人类创造精神的基本震动。这 些震动颠覆了我们最坚实的,最重要的信念和设 想,把过去时代的广大领域化为一片废墟,使整 个文明或文化受到怀疑,同时也激励人们进行疯 狂的重建工作。他断言,现代主义就是一场灾变 性的大动乱。
表现主义常常通过“父亲”和“儿子”的 矛盾形式来表现年轻的新一代对专横残暴的旧 制度的反叛和抗议。 在表现主义的作品中,父亲的形象总是代 表着权威、纪律和秩序,这种秩序是荒谬、愚 蠢和最终要灭亡的,因为它窒息了年青人激情 的生命,他们渴望以激情的拥抱去把握一切。 如瓦尔特· 哈森克莱维尔的《儿子》。父子冲突 也是卡夫卡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
三、思想艺术特征
现代主义与其直接面对的现实主义文学相比, 是革命性的。 现实主义强调按生活本来的样子反映现实; 现代主义强调表现主观真实,通过内心的折射反 映现实世界。而经过内心折射的现实发生了变形。 二者都批判现实,但现实主义矛头直接指向资本 主义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现代主 义则力图反映人类的精神危机和异化。因此,现 实主义对有形的社会结构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广泛 描写,而现代主义对人的内心世界做了空前绝后 的深入探险。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文学理论
二十世纪
语言
发展
批评
西方
分析
西方
文学理论
文学 普通
读者
二十世纪
认为
结构主义
理论Βιβλιοθήκη 梳理方式暴力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是伊格尔顿于1983年为英国普通读者撰写的一本专著。该书旨在系统 介绍和评论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发展和变革。伊格尔顿将纷繁复杂的文学理论革命梳理为三 条主要的发展脉络,即从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从现象学、诠释学到接受美学以及 精神分析理论。 在讨论文学的定义时,伊格尔顿认为文学是一种写作方式,它代表着一种“对普通语言所施加的 有组织的暴力”。然而,这种以“偏离”或“暴力”来定义文学的方式会产生新的问题,因为界 定什么是“普通语言”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书中,伊格尔顿不仅梳理了二十世纪文学理论的发展脉络,而且对各种文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的 分析。他提倡一种融会贯通的批评模式,认为这种批评的对象最终落脚在更宏观的“话语”而非 所谓“文学”之上。他还解构了那些看起来似乎坚不可摧的理论神话,以促进文学理论的发展。
目录分析
现象学的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形成对文本的主观理解,而诠释学则更进一步探讨了理解和解 释文本的方法论问题。 从接受美学到精神分析的发展。这一脉络的是文学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反映以及这种反映对读者的 影响。接受美学主要研究读者对文本的反应以及文本对读者的塑造,而精神分析则更深入地探讨 了文学作品与无意识心理之间的以及文学作品如何揭示出人性的潜意识层面。 伊格尔顿不仅对这三个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还对其产生和流变、问题和局限进行了深入 分析。 对于想要深入了解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读者来说,《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无疑是一本极好 的参考书籍。它不仅提供了全面的理论知识,还展示了这些理论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伊格尔顿的 清晰、生动的行文风格使得这本书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阅读和理解。
西方文学】20世纪文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第九章20世纪文学(一)一、单项选择题1.马雅可夫斯基的揭开了30年代苏联诗坛序幕的长诗是()。
A.《穿袜子的云》B.《列宁》C.《放开喉咙歌唱》D.《好!》2.马雅可夫斯基创作的并受到列宁高度评价的讽刺诗是()。
A.《向左进行曲》B.《开会迷》C.《一亿五千万》D.《放开喉咙歌唱》3.马雅可夫斯基的描写苏维埃共和国从诞生、巩固到繁荣昌盛全过程并被誉为苏联革命英雄史诗的诗作是()。
A.《放开喉咙歌唱》B.《列宁》C.《一亿五千万》D.《好!》4.被称为马雅可夫斯基从事文学创作的纲领和20年创作的总结性诗作是()。
A.《放开喉咙歌唱》B.《向左进行曲》C.《列宁》D.《好!》5.苏联当代文学的“第一只春燕”指的是()。
A.特罗耶波利斯基的《农艺师手记》B.田德里亚科夫的《不称职的女婿》C.奥维奇金的《区里的日常生活》D.扎雷金的《今年的春天在蒲扬诺夫卡》6.苏联文学中开启了“集中营文学”先河的作品是()。
A.爱伦堡的《解冻》B.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C.帕斯捷尔纳克的《日内瓦医生》D.特瓦尔多夫斯基的《焦尔金游地府》7.法国的安德烈·纪德创作的唯一的长篇小说(也被称为是“连环小说”)是()。
A.《田园交响乐》B.《蒂博之家》C.《黛累丝·德斯盖鲁》D.《伪币制造者》8.英国作家维尔斯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鼻祖,其被英国文坛称为“天下奇书”的作品式()。
A.《隐身人》B.《时间机器》C.《星际战争》D.《莫若博士岛》9.英国威廉·戈尔丁创作的被称为典型“荒岛小说”的是()。
A.《继承人》B.《自由堕落》C.《绳王》D.《看不见的黑暗》10.毛姆是英国拥有读者最多的作家之一,其成名作是()。
A.《人性的枷锁》B.《月亮和六便士》C.《寻欢作乐》D.《刀锋》11.托马斯·曼的代表作是()。
A.《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B.《绿蒂在魏玛》C.《浮士德博士》D.《布登勃洛克一家》12.斯蒂芬·茨威格的“压卷之作”是()。
20世纪西方文学概
美国
海明威 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1、短篇小说 1938年作者将其全部短篇小说连同他的唯一剧本《第五纵队》合集出版,书名《第五纵队和四 十九篇短篇小说集》。海明威的短篇小说主要创作于20年代,作品中充满了暴力、鲜血和死亡的意象 以及海明威蔑视死亡的“硬汉子”精神。作者在其短篇中既歌颂了战胜死亡的英雄,如《印第安营地》 《打不败的人》《五万元》;又描写了迎接死亡的“强者”,如《弗朗西斯· 马康贝短暂的幸福》。 2、长篇小说 《太阳照样升起》——海明威第一部长篇小说,表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一部分年轻知识分 子对现实的绝望,揭示了战争给人生理上和心理上造成的巨大创伤。被看作是“迷惘的一代”的宣言 书,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杰克· 巴恩斯是一位在战争中丧失性能力的美国记者。 《永别了,武器》——是“迷惘的一代”创作的高峰和终结。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题材的作品。 通过一个美国中尉亨利自述的形式,描述了战争中人与人的相互残杀,战争对人的精神的毁灭以及对 美好爱情的扼杀。 《警钟为谁而鸣》——1940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题材的一部长篇小说。展现了西班牙人民 反法西斯的斗争。作者摆脱了悲观与迷惘,塑造了一个为异国正义事业而捐躯的英雄形象罗伯特· 乔丹。 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着力塑造了老人桑提亚哥这个“硬汉子”的形象。作品一方面歌颂了 人类的伟大力量,一方面又对人生表现出无可奈何的绝望心情。但海明威同时希望人们不要在失败中 丢掉尊严这就是桑提亚哥的性格。小说中大海象征变幻无常的社会生活,马林鱼象征人生的理想,鲨 鱼象征无法摆脱的悲剧命运,狮子象征勇气和力量。
法国
1、开创了长河小说新体裁。罗曼· 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马丁· 杜伽尔 的《蒂博一家》是代表;2、心理刻画向内心世界深化。受意识流和心理分析影 响,内倾化程度明显提高。 安德烈· 纪德 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1947年诺贝尔文学奖。《伪币制造者》唯一的 长篇小说,是一部“连环小说”,采用了雕刻艺术上的“纹心”方法。小说主人 公爱德华是个小说家,也在写一部题为《伪币制造者》的小说。该作品是风靡50 年代“新小说”的先声。 马丁· 杜伽尔 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1937年诺贝尔文学奖。《蒂博一家》 莫里亚克 获1952年诺贝尔文学奖。《蝮蛇结》十分真实而触目惊心地揭示了现代人 内心不可告人的隐秘及其黑暗,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深洞察力 和艺术激情。 罗曼· 罗兰 有“欧洲的良心之称”。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传记创作——罗兰是 一位杰出的传记作家,一生写过多部英雄传记,如《贝多芬传》《米开朗其罗传》 《托尔斯泰传》等。 2、小说创作——在罗兰的全部创作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两部长篇小说: 《约翰克里斯朵夫》、《向过去告别》。
3西方文学之20世纪文学
第九章:20世纪文学(一)选择题:(一,俄罗斯--苏联文学)1.白银时代始于1890年。
(这个时期,现实主义文学依然繁荣,高尔基,蒲宁,库普林,安德列耶夫等优秀作家为现实主义文学注入了新活力。
)2.蒲宁,他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作家。
3.马雅可夫斯基是未来主义诗人。
代表作:长诗:《列宁》(1925),《好!》(1927)4.阿·托尔斯的代表作《苦难的历程》三部曲。
5.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曾被称为‚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史诗‛。
6.全景小说代表作主要有:西蒙诺夫的战争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和《最后一个夏天》.7.60年代中期80年代初,苏联文坛还涌现出一批道德题材的优秀作品。
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和《一日长于百年》。
(二,欧美国家文学)8.安德烈·纪德的《伪币制造者》是一部‚连环小说‛。
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风靡50年代的‚新小说‛的先声。
9.马丁·杜·伽尔八卷本长篇小说《蒂博一家》10.安德烈·马尔罗的《征服者》和《人的命运》以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题材。
代表作《王家大道》11.高尔斯华馁代表作《福尔赛世家》和《现代喜剧》两组三部曲,晚年作品三部曲《尾声》。
《福尔赛世家》包括《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
12.毛姆,代表作《人性的枷锁》。
13.约瑟夫·康拉德主要作品:《水仙号上的黑家伙》,《黑暗的心灵》和《吉姆爷》。
14.爱·摩·福斯特的《印度之行》被誉为‚本世纪最后一部用英语写作的成功的传统小说‛15.劳伦斯成名作《儿子与情人》。
主要作品《虹》和《恋爱中的女人》是姐妹篇。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是一部影响很大的小说。
16.威廉戈尔丁,代表作《蝇王》是典型的‚荒岛小说‛17.多丽丝·莱辛代表作《金色的笔记》以多重奏的复合结构描写‚自由女性‛的精神困境。
她于200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原创】第九章 二十世纪文学4 等待戈多
(三)主题:等待
英国剧评家马丁·艾斯林《论荒诞派戏剧》:“这部 剧作的主题并非戈多而是等待,是作为人的存在的 一种本质特征的等待。在我们整个一生的漫长过程 中,我们始终在等待什么;戈多则体现了我们的等 待之物——它也许是某个事件,一件东西、一个人 或者是死亡。此外更重要的是,我们在等待中纯粹 而直接地体验着时光的流逝。当我们处于主动状态 时,我们可能忘记时光的流逝。于是我们超越了时 间;而当我们纯粹被动地等待时,我们将面对时间 流逝本身。”
之所以陷入等待困境的心态:其一现代人生 命萎缩,无力追求;其二现代人人生座标的 迷失,生存的盲目,不知道追求什么,只好 坐以待毙。
盲目,指不知自己的戈多是什么;无望,指 不知那个戈多什么时候来。“等待”心态源 于对现实的否定。反之就应该是沉溺。
2、生活的空虚无聊,人的无能无奈
“等待”源于生活的空虚无聊,空虚无聊源于人的 无能无奈。
反戏剧
所谓反戏剧,首先指缺乏戏剧冲突的戏剧, 冲突作为戏剧的灵魂,在贝克特这里完全被 漠视。同时戏剧动作极少,人物对话缺乏现 实感,不知所云等,一并体现了贝克特颠覆 传统戏剧创作理念的实验品质。
四、《等待戈多》评析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经典剧作。被译成20 多种文字。
1953年1月在巴黎上演,产生了一些争议和好 评,但人们并不期待它会成为“经典”。 1956年4月它在纽约百老汇也只演了59场就停 演了。1957年11月9日在美国旧金山监狱为 1400名囚犯演出时,引起这些特殊观众的强 烈共鸣,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轰动效应。
第二幕:继续等待
第二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样的人物。 把第一幕的情景重演一遍。
所不同的是,时间过去一天,树上长出几片 树叶,狄狄,戈戈在等待戈多的现实痛苦上, 又增加了记忆的痛苦。感到可怕。
外国文学史网课4
罗曼·罗兰的生平与创作
知识点内容:罗曼·罗兰的生平与创作 《约翰·克里斯朵夫》获得诺奖; 1931年《向过去告别》,是他前后期的分界线; 剧本《罗伯斯庇尔》是其一生创作的结语。
“奥古洛夫习气”
知识点内容:高尔基的“奥古洛夫习气” 将保守、自私、涣散、卑鄙、停滞等 小市民习性称为“奥古洛夫习气”。
“萨姆金习气”
知识点内容:高尔基的“萨姆金习气” 1.《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副标题“40年 间”, 被称为“俄罗斯精神生活的编年史”, 2.“萨姆金习气”:自私渺小又目空一切, 孤芳自赏又才疏学浅,自视清高又灵魂空虚。
知识点内容:海明威的生平与创作 著名的反战作品:《永别了,武器》; 西班牙内战作品,最著名的是《丧钟为谁而 鸣》; 1952年发表了《老人与海》。
圣地亚哥的不朽形象
知识点内容:圣地亚哥的不朽形象 1)代表了海明威创造的“硬汉子”形象; 2)性格特点是坚强刚毅,勇敢正直, 面对苦难与折磨毫不惧怕,面对痛苦与死亡面 不改色,表现出明知不可而为之,在肉体上可 以被打败,但在精神上绝不可以被击垮的崇高 气概。
德国布莱希特
知识点内容:德国布莱希特 3.叙事剧题材分为三类: 教育剧《措施》、 寓言剧《四川好人》、 历史剧《伽利略传》。
美国文学
知识点内容:美国文学 1)欧·亨利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曼哈顿的 桂冠诗人” (对比华兹华斯),代表作《麦琪 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篇藤叶》。 2)西奥多·德莱塞,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 人》《斯多噶》,代表作《美国的悲剧》。 3)杰克·伦敦,代表作《马丁·伊登》。
第九章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_001
教学目的和要求:
了解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概况,掌握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变化的新特点;掌握概述部分所涉及作家的代表作品;掌握专节讲述作家的创作分期及各时期的创作特点,分析其代表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与艺术成就。
重点及难点:
二十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新特点;高尔基创作的意义,《母亲》的人物形象及文学史地位;《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里的悲剧根源;《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人物形象、艺术成就;肖伯纳戏剧中的思想矛盾;《虹》的思想意义与艺术成就;海明威创作的 “硬汉性格”及其“冰山原则”。
第三,越来越淡化情节,越来越淡化塑造典型人物。他们往往描写某一种社会现象、某一种社会心理、某一种犯罪动机,更注重心理变态的描写,而不是情节的曲折。这是向现代主义学习的结果,与传统现实主义有显著的不同。由于上述艺术手法的变化,使得有的作品难以确定是何种类型,有些只能说介于两者之间,有的干脆就是现代派作品。与此相应,有的作家很难界定他是现实主义作家还是现代主义作家。有的现实主义作家则出现了演变,转为现代主义作家。
第二,不少现实主义作家借鉴了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经验,力图全面地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他们或者以当代社会为对象,或者对历史进行再认识,充分展开社会背景的描绘,上至王公贵戚或富豪人家,下至社会底层,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有的作家则别开生面,解剖一个家族的发展史或盛衰史,从一个家族的荣枯变迁去反映整个历史时代的变化,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还有的作家索性将视野局限在一两个家庭中,描写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物,以此去描绘社会变化。
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50年代,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落趋势。欧美现实主义作家感到的困惑是:欧美资本主义社会从这时起再一次获得了经济繁荣,人民的生活水平由于福利的提高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条件,这种局面已迥然不同于19世纪的社会状况,他们对一片升平景象感到茫然和惶惑,认为19世纪现实主义的揭露和批判意识已经过时。揭露性和批判性的消退,造成了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的暂时衰落。大约从70年代开始,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又出现复兴的端倪,即所谓回归现象。及至80年代,有的现代派作家甚至也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来写作。这种现象对现实主义本身无疑是一种激励。
20世纪欧美文学
第九章 20世纪欧美文学第一节概述20世纪是风云变幻的时代,文学现象纷纭复杂。
20世纪的历史特点,决定了文学具有独特的性质。
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本世纪初先后结束了自由竞争时期,走向垄断。
这些国家内部的经济、政治矛盾趋于尖锐,演变为经济和政治危机,又因各国发展速度不同,打破了原来相对稳定的关系,导致了重新瓜分世界的两次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7月28日拉开序幕,8月4日全面开战,持续四年零三个月,席卷38个国家,波及到当时地球人口的四分之三——15亿人以上。
战争期间,俄国于1917年发生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革命后,退出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烈经历,对于欧美资本主义世界从文艺复兴以来三、四百年之久建立和稳固起来的经济、政治、伦理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造成了巨大而影响深远的冲击,引起了意识形态和文学艺术的巨大变化。
一战期间和战后,现代主义文学适应普遍的社会审美心态,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出现了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意象派诗歌等等新的文学流派。
它们是新一代文人追求艺术创新的产物,也是一战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们表达特定心态的重要渠道。
新的文学现象也带来了本世纪美学理论、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革新。
一战后,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但好景不长。
资本主义内部固有的矛盾,导致了1923—1933年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降低了40%,退到了比1913年还低10%的水平。
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下降,英国下降了23%,法国32.9%,美国46.2%,德国40.6%,意大利33.1%。
各国进出口额几乎都减少了三分之二。
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
在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失业总人数最高纪录时超过五千万。
此外,还有许多半失业者和破产的小农。
”这次危机之后,许多国家紧接着又陷入了1937—1938年的新的经济-政治危机。
帝国主义国家为了转嫁危机寻求新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掀起了的二次世界大战。
《外国文学史(下)》 第九章 20世纪文学(上)
巴雷斯是法国一战前后影响最大的作家, 主要作品有《东方壁垒》(1905—1921) 等三部曲。
罗曼•罗兰(1866—1944)是法国现代伟大 的人道主义者和作家,他的长河小说《约翰• 克利斯多夫》以贝多芬等音乐家为原型,塑造 了约翰•克利斯朵夫这一个人反抗社会的民主 主义知识分子形象。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 乐,每卷分别有着不同乐思和节奏的乐章,形 成了独特的“音乐小说”风格。
20世纪20—4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在战 斗中迅速发展。安娜•西格斯(1900— 1983)的小说《第七个十字架》(1942) 通过法西斯统治时期一个集中营内七个囚 徒越狱逃跑的故事,勾画了一幅法西斯专 政初年的德国现实图景。
著名理论家、剧作家布莱希特 (1898—1956)创立“叙事剧 理论”,强调在角色、演员和观 众之间制造“间离效果”,使观 众用探讨和批判的态度观看剧情, 激发他们改变现实的愿望。
象征主义主要受法国影响,主张运用物象 来暗示内心和精神中的微妙状态,主要作 家有豪普特曼、格奥尔格、里尔克等人, 代表作品有豪普特曼的戏剧《沉钟》 (1896)和《碧芭在跳舞》(1906)。
表现主义于1914年由法国传入德国。表现 主义关注现实,反叛病态的时代。最重要的 表现主义小说家是卡夫卡。表现主义诗歌主 要有德国诗人奥尔格•海姆的《新的日子》、 奥地利诗人弗朗茨•韦尔弗的《世界之友》 (1911),以及奥地利诗人特拉克尔的 《孤独者13年从象征派内部分离出来的 一个较小的派别,致力于从诗歌理论和创作 两个方面反对象征主义浓重的神秘主义和宗 教主义气息,但阿克梅派也继承了象征主义 对艺术本体美和诗歌音乐美感的追求,其主 要成员有古米廖夫、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 托娃等。
劳伦斯(1885—1930) 他的成名作《儿子与情人》 于1913年出版,奠定了 他作为英国现代杰出小说 家的地位。
外国文学史整理版
1、现实主义的概念、代表作家作品现实主义文学实在20世纪继续发展,是主潮现代主义文学之外的另一大潮流,囊括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
现实主义继承19世纪的人道主义文学传统,另一方面融会、吸收了20世纪新的哲学思想、文化观念、艺术手法,将现实主义推向了新的历史高度。
主要代表:高尔斯华绥《福尔赛世家》、萧伯纳《鳏夫的房产》、劳伦斯《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毛姆《人生的枷锁》、戈尔丁《蝇王》、米兰昆德拉《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菲茨格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海明威、高尔基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及概念由苏联文艺界广泛讨论,高尔基首先提出,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肯定下来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原则和方法。
它要求作家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具体地、历史地描写现实,强调作品的社会主义倾向,同时将革命的浪漫主义作为自己的有机组成部分。
3、高尔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具体手法《母亲》是高尔基的代表作之一,被看成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小说塑造了巴威尔这个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形象。
巴威尔把法庭当做是宣传革命真理的讲坛,向全世界宣告了布尔什维克的战斗纲领和社会主义真理。
它的出现,开创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新时代的题材:表现无产阶级革命的重大主题,充满了革命的激情、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想的光辉。
新的人物: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塑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形象。
新的创作方法:第一次运用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高尔基的小说,不仅有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而且具有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以浩瀚的气势和恢弘的画面描绘了俄罗斯社会发展的巨幅画卷。
4.冰山原则文体风格:简约、含蓄、清新;常用手法:电报式的对话、内心独白、象征手法、意识流;作品结构:只截取一个时间段或一个时间点。
1932年发表描写西班牙斗牛士专著《午后之死》,提出著名的“冰山原则”。
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史》第九章20世纪文学(一)知识讲解
第九章20世纪文学(一)第一节概述俄罗斯——苏联、法、英德美等国的主要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1)俄罗斯——苏联文学。
“白银时代”始于1890年,这个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第九章2日世纪文学依然繁荣,高尔基、蒲宁、库普林、安德列耶夫等优秀作家为现实主义文学让人了新的活力。
蒲宁的主要成就在中篇小说上。
前期重要的作品有:《乡村》、《苏霍多尔》、《伊格纳特》和《旧金山来的绅士》。
,后期创作较重要的有;中篇小说《米佳的爱情》、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以及短篇集《幽暗的林荫道》等。
他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金的作家。
阿赫玛托娃以抒情诗见长。
诗作构思精巧,善于抒发女性的内心情感,语言富有音乐性,属于阿克梅派。
主要有诗集《车前草》、《耶稣纪元》和组诗《安魂曲》,后期有《没有主人公的叙事诗》等。
马雅可夫斯基是未来主义诗人,早期诗歌除讽刺诗以外,还有《穿裤子的云》等多首长诗。
十月革命后他创作的短诗《我们的进行曲》,《革命颂》和《向左进行曲》等。
20年代,发表了讽刺官僚主义的诗篇的《开会迷》、长诗《列宁》、讽刺喜剧《臭虫》和《澡堂》,以及长诗《好!》等,艺术上多有创新。
阿.托尔斯泰的代表作《苦难的历程》三部曲,揭示了“失去了祖国而义重新得到了她”的主题。
主要作品还有长箭历史小说《彼得大帝》等。
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曾敏称为“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史诗”,卫国战争刚结束,他推出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爱国青年的形象。
1953年苏联政局发生巨大变化。
很快形成了股后来被称之为“解冻”的文学思潮。
“解冻”思潮是以爱伦保的中篇小说《解东》命名的.在“解冻”思潮的推动下,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品。
其中有两部小说引起了轰动效应,这两部小说是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和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天》。
此外,还有格罗斯曼的史诗性巨著长篇小说《生活与命运》,特瓦尔多夫斯基的《瓦西里.焦尔金》、《山外青山天外天》、《焦尔金游地府》等。
外国文学史9: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 艺术特色
⑶【以丑为美】提倡“以丑为美”、“反向诗学”,大量描 写丑的事物。在宗教信仰失落、传统价值观失落的社会,他 们往往从更深层次上思考着人的命运、人的本质和人类前途 的问题。他们希望通过艺术来表示与人性之恶的抗争,表示 对丑恶的现实的反抗,即企图在丑的自我暴露、自我否定中 肯定美。但是,也有一些作家持悲观态度,热衷于表现丑, 而看不到人性的美育崇高。因此,“以丑为美”不无消极成分 。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及人格三 层次说对20世纪诸多流派有重大
影响
尼采宣布”上帝死了”, 标志着20世纪信仰的失落
● 基本特征
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和意识流小说等 。
⑴【思想内容】现代主义文学反对从文艺复兴以来以人道主义为核 心的主流文化传统,对人的本质:人的地位、人性善恶等问题做出了不同 的解答。作家着力表现人的异化,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 界的敌对荒诞以及人的陌生孤独、痛苦焦虑的情绪。
Western Literature
第九章 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后期象征主义 第八节 存在主义
第三节 表现主义
第九节 荒诞派文学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节 未来主义
第十节 新小说
第五节 超现实主义 第十一节 垮掉的一代
第六节 意识流小说 第十二节 黑色幽默
第七节 女性主义
第十三节 魔幻现实主义
第一节 概述
⒉社会与人的关系的异化。社会力量在有形无形中制约着人, 尤其是科学化的西方现代社会,人在强大的社会面前显得渺小无力, 个性丧失,这是社会对人的异化。
⒊人与人的关系的异化。现代主义文学揭示出一幅极度冷漠、 残酷的可怕图景: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刻毒的敌视,人丧失了自我本质 后成了摧残和迫害他人的异己力量。
第九章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论 (《西方文学理论》PPT课件)
丹纳的其他观点:
丹纳第一次把作家纳入一个更大的范围之内研究其创作 的动力学和因果关系。作家和艺术家的特色,不再仅仅 归之于神秘难以言说的天才,而属于自然和社会总体结 构之一部分。
三、 诗歌语言论
瓦雷里(1871-1945)是法国著名的 诗人和哲学家,1925年被选为法兰 西的院士。瓦雷里年轻时与马拉美 交往密切,深受前辈诗人的影响, 并成为马拉美哲学最杰出的继承人。 其代表作有诗集《海滨墓园》和五 卷《文艺杂谈》。
与马拉美一样,瓦雷里也对浪漫主义的诗歌感情论和灵 感论颇为怀疑。在诗歌形式上,他完全支持古典主义的 和谐、固定的形式、格律和各种限制。
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太阳 神,是主神宙斯与暗夜女神勒 托所生之子。他代表的是优雅、 单纯和理性,是梦幻的爱,犹 如人们常常在憧憬和幻想中建 造一个完美理想的乐园。
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的 牧羊神和酒神,代表的 是酒醉、非理性、冲动 与狂欢。现代典型的酒 神精神的表现场景是足 球场和狂欢节等,狂欢 的人在巨大的悲喜的冲 击之下激动不已,融入 到群体之中。
关于日神精神:
日神阿波罗代表的是梦境。人类在梦境制造美好的幻象, 给我们带来宁静的快感,体现了个体的原则,它的表现 形式是幻想和外观,故而日神代表造型艺术。日神精神 代表的是属于个人梦幻的世界,当个体的原则突然被打 破的时候,人们就会投入一种“忘我”的境地,在群体 的喜悦之中感受到沉醉的狂喜。
关于酒神精神: 酒神艺术的代表是音乐,因为音乐没有形象,应和的是
内心的节奏,它的表现形式是狂喜和忘我。在狂喜中, “随着激情的高涨,主观逐渐化入浑然忘我之境”。
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
第九章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多元、变通和宽容——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概述二、、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20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总趋势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继续深入的发展,美国文学则后来居上。
1、法国文学本时期法国著名的作家有罗曼·罗兰、马丁·杜·枷尔、莫里亚克、纪德等。
罗曼·罗兰(1866——1944)是一位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战士和著名的人道主义者,有“欧洲良心‘之称。
在文学和艺术理论等方面都有建树。
1915年,以“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1931年发表的《向过去告别》,标志着作者决心站在社会主义苏联和无产阶级一边,成为无产阶级的战友。
他于1898—1901年间写了一套《革命戏剧集》,包括《丹东》、《七月十四日》等。
1903年,他陆续发表一套“伟人传”,包括《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3)等。
《约翰·克利斯朵夫》(1904—1912)是罗兰早期的重要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
在作品的扉页上,作者的题词是:“给各国的正在受苦与奋斗、而必将战胜的自由灵魂。
”这里所谓的“自由灵魂”,主要指正在为争取自由、进步而奋斗的知识阶层人士。
作品是以贝多芬为人物原型,1890年开始孕育,1904年发表第1卷,1912年最终完成,积20年心血写成的长篇巨制,分10卷,定本合为4册。
小说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是非常矛盾的。
其出身地位使他不满和反抗现实,接近人民、同情人民;满脑子“大人物”、“英雄”观念又使他远离人民、不相信人民。
进步的艺术观使他主张艺术要造福人类;对艺术的偏执又使他把艺术置于“象牙塔”内。
正义感使他与社会对立,反抗压迫;动摇性又使他与现实妥协。
性格和思想矛盾使他在向社会抗争的道路上半途而废。
这位反抗一生的音乐家晚年生活在巴黎,内心趋于平静,与政敌和解,否定了自己青年时代的叛逆精神。
外国文学第九章题库
第九章20世纪欧美文学试题库一、填空题1、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作家作品包括长篇小说《伪币制造者》的作者、写有的克洛代尔、后期杰作《海滨墓园》的作者,还有写出长达7部15卷小说的作家《》的普鲁斯特。
2、通常认为荒诞派戏剧的滥觞是1950年上演尤奈斯库的《》,而数年之后贝克特的《》则最引人注目。
法国人至今仍习惯称荒诞派戏剧为“ ”。
3、新小说派的代表性作家通常包括罗布-格里耶、、、布托尔等。
4、马雅可夫斯基的第一部“纲领性的作品”是长诗《__________》;他在文学史上第一次以诗歌形式成功塑造无产阶级领袖形象的长诗是《_________》;他为纪念十月革命十周年而创作的长诗是《________》。
5、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传统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位跨世纪的作家从19世纪向20世纪延伸。
6、因熟悉顿河哥萨克生活的__________,以《顿河故事》开始文学生涯。
他在1928年至1940年间发表了四卷集的史诗性长篇小说《_________》。
小说反映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国内战争时期的重天历史事件,表现了动荡年代哥萨克人在革命中走过的曲折路程。
7、《海燕》是高尔基短篇小说《_________》的结尾部分,通篇采用寓言形式和_____手法。
风、云、雷、电,是________的象征,海燕则是__________的化身。
8、苏联作家从20年代起,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写出了一批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及卫国战争的优秀作品,如富尔曼诺夫的《_________》、绥拉菲莫维奇的《_________》、法捷耶夫的《__________》和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______________》等。
9、美国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中最重要的作家是,其长篇小说《》是美国现代农民的一部血泪史诗。
10、托•史•艾略特的代表作《》是西方现代派诗歌的一块重要的里程碑。
11、索尔•贝洛和艾萨克•辛格是美国犹太文学的著名作家,前者的代表作有《》、《雨王汉德森》、《洪堡的礼物》等,后者的代表作有《》、《赛拉姆先生的行星》等。
第九章20世纪欧美文学概述
前、后期象征主义的区别:
1、前期象征主义象征内涵意义单一、单 义、简单。暗示和对应的关系相对明晰; 而后期象征主义则表现出多重、多义、 复杂的特征,其内涵意义更具暗示性、 联想性、含蓄性。
2、前期象征主义注重感情象征,提供对 应和暗示,可以窥见作者内心丰富的情 感世界;后期象征主义更在于表现理智, 表现抽象的思想观念,着眼于对艺术、 生活和人生哲理的理性探索。
1924年,布勒东发表《超现实主义宣言》
“人当初企图模仿行走,所创造的车轮子 却不像一条腿。这样,人就在不知不觉中 创造出超现实主义。”
基本特征:
强调表现人的潜意识和梦境,追求现 实和梦幻的统一 ;
提倡“自动写作法”; 主张语言的自由联用。
[法]布勒东《娜嘉》 [法]阿拉贡《共产党人》)
意识流小说
3、前期象征主义追求迷离朦胧的诗歌 意境,把迷蒙纯净、幻觉梦境作为象 征主义艺术审美的追求,把直觉、梦 幻、暗示、象征、音乐性等熔于一炉; 后期象征主义则把诗歌引入到宗教神 秘之中,建立起象征主义的神话体系, 将玄学、神话、宗教与象征融于一体。
基本特征:
强调世界是人的心灵的象征,广泛使 用象征、暗示、隐喻等方法;
前期象征主义 第一次高潮:20世纪20年代
后期象征主义 未来主义 表现主义 超现实主义 意识流文学
1、象征主义文学:
含义与分期
人们通常将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 象征主义文学称为前期象征主义。 将20世纪20—40年代的象征主义文学 称为后期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亦称“象征派”。19世纪末 -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种重要文学 思潮和流派。一战前其影响遍及欧洲各 国,波及各个艺术部门,这个流派的作 家认为外界事物与人的内心世界是互相 感应契合的,人们从每个事物中都能挖 掘出其潜藏的象征意义,因而强调运用 有物质感的物象,暗示内心的微妙世界, 把两个世界沟通起来。
20世纪文学
Stearns Eliot 1888 -
1965 ) 诗 人 、 批 评 家 、 剧作家,诺贝尔文学奖 获得者,其代表作为 《荒原》。
《荒原》
*现代诗歌 的里程碑, 小型史诗。
*五章,434 行
• • • • • •
卷首引语 “死者葬仪” “对弈” “火诫” “水里的死亡” “雷霆的话”
2、《荒原》的主题
第四节 表现主义
一、表现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思 想艺术特征
表现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流 派,最初起源于绘画领域,流行于一战前后。 表现主义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揭示事物的内在实质,认为艺术是 表现而不是再现; 第二,不重视具体性而追求抽象性; 第三,多采用象征手法和内心独白、梦境、 变形处理等手段,来表现自己对生活的强烈感 受。
“意识流”文学是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 个重要流派,20世纪20—40年代以英国为中 心,盛行于欧美各国。“意识流”作为一种 表现手法在许多流派中都使用,而作为文学 流派主要是指“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文学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着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潜意识; 2、打破时空界限,多角度的叙述和多层次 的结构; 3、自由联想;
二、卡夫卡的生平和创作
弗 兰 茨 · 卡 夫 卡 ( Franz Kafka , 1883— 1924)奥地利小说家 ,现 代主义文学的鼻祖。其主 要作品有被称为“孤独三 部 曲 ” 的 《 美 国 》 ( 1912—1914 ) 、 《 审 判 》 ( 1918 ) 、 《 城 堡 》 ( 1922 ) 以 及 中 短 篇 小 说 《判决》、《变形记》等。
象征主义是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 影响最大的流派。19世纪80年代首先出现在 法国,代表人物有马拉美、魏尔伦和兰波, 90年代传入欧美各国,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有 艾略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二十世纪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历史文化背景
二、20世纪西方文学发展概况
20世纪的西方文学就纵的走向看可以大体分为两条线,一条是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西方文学,另一条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这两条线大致平行,但有时交叉。
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20世纪世界文学具有广泛的影响,但比较而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对于20世纪世界文学的影响显然更大,而且更深刻。
(一)、现代主义文学的由来和实质
一般来说,现代主义是指迄今为止的所有现代主义文学艺术思潮流派。
20世纪以来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规范的现代主义,也被称作正宗的现代主义,主要流派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象派、意识流小说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后现代主义文学,主要的文学流派有存在主义、垮掉的一代、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新小说派、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等。
两者在哲学、审美观念和表现技巧方面有明显的分歧。
(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根源及其基本特征
两次世界大战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促使人类不能不从新的角度来思考自己的命运。
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冷酷关系,也给西方世界带来了深重的危机感。
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一日千里的迅猛发展使人们对已经熟悉了的世界变得愈来愈陌生,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念。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了非理性主义思潮。
从文化的角度看,现代主义文学正是西方现代非理想哲学和现代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
叔本华的唯意志哲学、尼采的权力意志哲学、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萨特的存在哲学,使现代主义文学染上了非理性和悲观主义色彩。
西方文学史来看,现代主义文学也是西方文学自身发展演变的结果。
现代主义作家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抛弃了传统文学对客观真实性的刻意追求,转而重视对主观内心世界的挖掘和分析,从而形成了整个文学“向内转”的趋势。
现代派文学的整体特征:
1、由于危机感、幻灭感导致悲观厌世情调;
2、由于人的异化而导致文学形式的荒诞与变形;
3、由于个体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而使文学重于创造、工于形式;
4、由于心理意识的加强使整个文学向内转,重主观,形成意识流般的特点。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由来、实质及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通常是指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西方的一种主要的文学流
派、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
它的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其鼎盛时期是70年代和80年代,到了90年代其声势大减,并渐渐分化、沉寂.。
后现代主义至今仍然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文学流派和思潮,仍有不少后现代主义作家在继续进行创作。
后现代主义文学不是一个内涵确定、清晰的概念,它还包括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诸如新小说、黑色幽默、垮掉的一代、元小说、魔幻现实主义、投射诗、具体诗、寓言诗等等
后现代主义过于强调其自身的“无中心、不确定、零散化”等特征,具体来看:
1、不确定的创作原则
(1)主题的不确定。
(2)形象的不确定。
(3)情节的不确定。
(4)语言的不确定。
2、创作方法的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浪
漫主义的融合贯通之中。
3、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
后现代主义倡导以语言为中心的创作方法,高度关注语言的游戏和实验。
们的
意图不是表现世界、也不是抒发内心情感、揭示内心世界的隐秘,而是要用语言来
制造一个新的世界,从而极大地淡化,甚至取消了文学作品反映生活、描绘现实的基
本功能。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这种叙述方式的游戏性,使得读者能够从阅读文本中获得极
大的愉悦。
第二节主要流派简介:后期象征主义
一、后期象征主义及其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一)概述
在西方现代主义各文学流派中,象征主义是影响最大的一个文学流派,20世纪的西方作家们几乎都获多或少地受到它的影响。
后期象征主义在20年代达到高潮,40年代接近尾声,以英、美、法、俄(苏)、意大利等国的成就最大。
(二)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后期象征主义最主要的代表有:里尔克、勃洛克、叶赛宁、瓦莱里、叶芝、庞德,成就最大的是艾略特。
1、瓦莱里
著名的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和《海滨墓园》,并出版了短诗集《幻美集》。
作为一个哲学家和诗人,瓦莱里的诗在象征派诗人中最具哲学色彩。
主题围绕着灵与肉、永恒与变化、生与死、动与静等抽象问题展开,偏重于形而上的思考,充满了玄妙的哲理。
《海滨墓园》是瓦莱里最杰出的诗作,也是后期象征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全诗24节,每节6行。
诗通过展示生与死、变化与凝固不动之间的分裂,表达了对人生状况的思索。
2、叶芝
《苇间风》是他早年的抒情诗杰作。
其他著名的诗集还有《玫瑰集》、《幻景》、《库尔湖的野天鹅》、《塔楼》等。
其中,《当你年老》、《库尔湖的野天鹅》、《驶向拜占庭》、《茵纳斯弗利岛》、《拜占庭》等是叶芝的不朽名著。
叶芝一生都在考虑着生命的短促与艺术的永恒问题。
3、象征主义的分支——意象派与庞德
“意象派”运动是1912年以庞德为首的一批英美诗人掀起的一次诗歌运动,是在象征主义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可以说是象征主义的一个分支,但它又有在自己的特点。
庞德(1885-1972)是意象派的代表人物,《地铁车站》是庞德的经典之作,也是意象派的代表作。
4、艾略特
他提出的“非个人化”和“客观对应物”理论是他为后期象征主义诗歌做出独特贡献。
他的长诗《荒原》以全新的气象震撼了西方文坛,被誉为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艾略特也被认为是现代派诗歌的创始人和领袖。
他对象征主义或者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贡献,一是他的诗歌创作,二就是他的诗歌理论。
他提出了“非个人化”的理论。
所谓“非个人化”,即反对诗歌的主观自我表现,主张现代诗人要对诗人的个性(情感)作最少的要求。
他明确提出:“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
”他的这种理论是对前期象征主义强调避却作者思想感情的直接表露的发展和创新,并且走到了绝对化的地步。
但他的这种理论并不是一定反对诗人从自己的情感出发,而是情调不能直接抒发个人的感情,要让这种个人的东西,经过一种转化,转化为所谓“非个人”的东西。
他认为诗人“表现感情的惟一途径”,就是寻找一种“客观对应物”。
诗人把“客观
对应物”,如各种意向、情景、事件、典故、引语等搭配成一幅幅图案来表达某种情绪,并能立刻在读者心中引起同样的感情,做到文情一致。
这是对前期象征主义“强调暗示和联想”的发展,并起到了纠正前期象征主义诗歌艰涩朦胧的效果。
主要诗作有《普鲁弗洛克的情歌》(1915)、《一个夫人的写照》(1915)、《小老头》(1919)、《荒原》(1922)、《空心人》(1925)、《灰星期三》(1930)、《四个四重奏》(1935-1941);最著名的诗剧是《大教堂凶杀案》(1935)。
长诗《荒原》是艾略特同时也是象征主义的顶峰之作,是西方现代诗歌中的几个难点之作。
全诗434行,分为长短不一的五个诗章。
《荒原》的主题:战后的欧洲社会一片混乱,社会需要救治,绝望的人们需要拯救。
上帝是万物的救世主。
要拯救世界,拯救人类,只有信奉宗教。
第三节主要流派简介:意识流文学
意识流小说及其代表作家和作品
(一)、意识流小说
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意识流小说摒弃传统小说追求表现外部世界、可以描绘人的物质生活环境的模式,果断地深入人的心理的深层世界,去揭示复杂的心态和混乱的意识。
意识流小说在结构和创作技巧上表现出别具一格的风格。
第一是作品视角的频繁转换。
第二是以“心理时间”来结构作品。
第三是广泛用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的手法,以揭示人的深层次的心理真实。
第四是大量运用隐喻、暗示和象征,以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借以传达出作品
的深刻意蕴。
(二)、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和作品
1、普鲁斯特(1871-1922)
普鲁斯特的主要作品是经过16年的拼搏所完成的一部大型自传性质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
《追忆逝水年华》共7部,约300万字。
各卷分别为:《斯万人家》、《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盖尔芒特之家》、《索多姆和戈莫尔》、《女囚》、《女逃亡者》、《重现的时光》。
小说以“追忆”为手段,以“时间”为轨迹,以“往事”为素材。
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运用了意识流手法,以主人公的内心体验为主导,广泛采用回忆和联想的手法,小说还以主人公的心理时间为结构,随人物的主观意识为流动线索,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完整结构和时间逻辑。
2、伍尔夫
伍尔夫主要的意识流创作有短篇小说《墙上的斑点》,长篇小说《达洛威夫人》、《到灯塔去》、《海浪》等。
《墙上的斑点》是伍尔夫最早尝试意识流手法的第一篇小说。
《到灯塔去》是伍尔夫最出色的意识流小说,具有明显的自传成分,主要人物拉姆齐夫妇就是作者父母的化身。
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出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片断生活经历。
小说分为窗口、时光流逝、灯塔三部分。
3、福克纳
威廉·福克纳(1897-1962)是意识流文学在美国最杰出的代表。
他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