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专题十一 人体的内环境稳态及免疫调节
2020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生物(试卷和答案)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2020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 物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萤火虫发光是由于发光细胞内荧光素被氧化成氧化荧光素。
该过程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 )A.ATP B.葡萄糖C.DNA D.氨基酸2.人在胚胎发有时期会经历有尾阶段,后期尾会自动消失。
该过程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坏死B.细胞凋亡C.细胞分化D.细胞衰老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可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激素是( )A.胰高血糖素B.生长激素C.抗利尿激素D.胰岛素4.决定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 )①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②肽链的空间结构③氨基酸的缩合方式④氨基酸的排列顺序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吞噬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病原体,此功能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 )A.流动性B.选择透过性C.面积的大小D.蛋白质数量6.图1为动物细胞模式图。
若该细胞能合成某种分泌蛋白,则参与合成及分泌的细胞器有(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⑦D.②④⑤⑦7.下列关于生物组织中有机物检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鲜榨甘蔗汁与碘液混合后呈蓝色B.蚕丝与斐林试剂混合后呈砖红色沉淀C.蛋清稀释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后呈棕色D.花生子叶切片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呈橘黄色8.图2表示用0.3g.mL-1蔗糖溶液短时处理后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该细胞在滴加清水后将( )A.失水B.吸水C.破裂D.皱缩9.下表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操作与目的相匹配的是( )选项操作目的A 加入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B 加入二氧化硅防止细胞破裂C 重复多次画滤液线使滤液线足够宽D 剪去滤纸条下方的两角加速层析液扩散10.探究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时,向各试管加入2mL 3%过氧化氢溶液,并分别加入适量的添加物,实验记录见下表。
【生物】广东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广东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除病毒等少数生物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D.病毒可在不含细胞的培养液中完成增殖答案:B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动,因此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病毒的增殖在宿主细胞中完成,A、D项错误;除病毒等少数生物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项正确;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C项错误。
2.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将分散的小鼠组织细胞和人组织细胞进行混合培养,同种细胞之间会出现“识别”现象,最终导致小鼠组织细胞黏连在一起,人组织细胞黏连在一起,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A.两种细胞膜所含的主要成分不一样B.两种细胞膜的结构不一样C.两种细胞膜上糖蛋白的种类不一样D.两种细胞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一样答案:C解析:糖被(糖蛋白)起识别作用,两种细胞膜之所以不会黏连在一起,是糖蛋白不同所致。
3.红玫瑰花非常漂亮,它的花瓣细胞含有红色色素。
储存这些红色色素的细胞器是()A.核糖体B.叶绿体C.液泡D.内质网答案:C解析:花瓣细胞含有的红色色素是花青素,储存在液泡中。
4.人体血液中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是()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答案:C解析: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
5.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能增加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C.在最适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D.酶在催化生化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知识点
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知识点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1章的内容,下面店铺给你分享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知识点,欢迎阅读。
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知识点(一)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1)单细胞生物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转换,而人体细胞必须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
(2)内环境的组成: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可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生命活动需要的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器官系统的参与。
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高中生物人体内环境稳态考点分析易错点提示1.不属于体液的液体消化道、膀胱等有通道与外界相连,储存的液体如消化液、尿液、泪液、汗液等直接与外界接触,这些液体不属于体液,而是外界液体。
2.内环境概念的适用范围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3.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4.血液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内环境成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但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2024届全国新高考生物精准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向突破 强化关键能力
考向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1.如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 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b中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含量
细胞
泌尿系统
皮肤
代谢废物
代谢废物
体外
体外
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 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内环境(如
血浆)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
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稳 态
稳态是如何实现的呢?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项错误。
1234
4.(2018·浙江4月选考,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如图:葡萄糖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一段时间后U型管中的液面如 何变化?
10% 蔗糖
半透膜
10% 葡萄糖
一段时间
血浆渗透压的决定因素: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 压。相当于7个大气压。
√D.若③为组织细胞,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需要水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知识点笔记)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与调节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内环境的组成①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细胞内液(2/3)体液细胞外液(1/3):包括:血浆、组织液(细胞间隙液)、淋巴等体液②三种细胞外液之间的关系注:【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液只能单向渗透到淋巴管内】③细胞外液的成分: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二、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1)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无机盐浓度)在37度时约为770kpm,相当于生理盐渗透压(2)酸碱度①、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②、调节的试剂:缓冲溶液(NaHCO3/H2CO3 、Na2HPO4/ NaH2PO4)(3)温度(37℃,波动一般不超过1℃)三、内环境作用: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①代谢活动均在细胞中进行,故细胞中CO2浓度最高②直接与内环境物质交换的系统有四个(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循环系统),器官有一个(皮肤)四、内环境的稳态1、稳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2、稳态的调节:神经 ----- 体液 --- 免疫共同调节3.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体内液体≠内环境: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腔、囊腔(如呼吸道、消化道、膀胱、子宫等)及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如尿液、泪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
★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水肿】(1)组织水肿:是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血浆、细胞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血浆、细胞内液中的水渗透到组织液引起的水肿现象。
(2)组织水肿的原因①过敏反应: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高中生物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必背知识点
1.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面的液体)2.体液: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3.体液组成:细胞内液(占2/3)和细胞外液(占1/3)4.内环境: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含淋巴细胞,但淋巴细胞不是只存在淋巴液中),含量最多的是水5.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关系(血浆和组织液是双向,组织液只能到淋巴液,淋巴液只能到血浆)(含的物质相近)(图形))(最大区别是蛋白质的含量,细胞内液最多,其次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较少)6.淋巴液汇聚后从锁骨下大静脉进入血浆7.组织液主要被毛细血管吸收,部分被淋巴管吸收,大分子的蛋白一般不会进行交流。
8.关于组织水肿(营养不良,肾炎,肺炎,淋巴管堵塞,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代谢产物增多等)9.关于上下部分的含量(氧气,二氧化碳,血糖)10.关于跨膜的计算:红细胞中的氧气被最近的组织细胞利用,最少跨6层膜,最少跨12层磷脂分子层。
血浆中的葡萄糖被最近的组织细胞利用最少跨3层膜,6层磷脂分子层。
大气中的氧气进入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结合至少跨多少层膜:大气中氧气—进肺泡,出肺泡(两层)--进出血管壁细胞(两层)--进红细胞(1层),共5层。
食物进入组织细胞:小肠绒毛(2层)—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层)—组织细胞(1层),共7层11.各个细胞所生活的环境是?(组织细胞是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是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的是组织液和淋巴液。
血细胞的是血浆)12.内环境的成分:主要是水,其余还有蛋白质,无机盐,葡萄糖,激素,血浆蛋白和各种代谢废物(如尿素)13.内环境不存在的成分:血红蛋白,载体蛋白,细胞内的酶,消化酶,细胞上的蛋白质如载体,受体和体外环境(唾液,胃液,肠液,尿液,眼泪等)14.血浆蛋白和血红蛋白的区别,血液,血浆,体液区别15.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定义):770kpa(主要由钠离子和氯离子(占90%),其次是蛋白质)。
酸碱度:7.35-7.45,以H2CO3-/HCO3(主要)和H2PO4-HPO42-为缓冲对和温度370C左右16.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组织细胞—内环境—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17.内环境的稳态:一是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如氧气,葡萄糖含量。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总结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是指人体内部环境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个稳态是通过调节机制来维持的,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体液调节等。
以下是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稳态的概念稳态指的是在一定的范围内,人体内部环境的各项生理指标保持相对恒定的状态。
人体内环境的稳态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非常重要,如果稳态被打破,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稳态调节机制1.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调节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当体温过高时,神经系统会通过出汗来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范围内。
2. 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胰岛素的分泌可以调节血糖水平,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3. 体液调节:人体内的体液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细胞外液等。
体液调节通过调节体液的成分和体积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例如,肾脏可以通过尿液的排泄来调节体内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三、稳态的重要指标1. 温度:人体内部的温度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为36.5-37.5摄氏度。
2. pH值:人体内部的酸碱平衡需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通常为7.35-7.45。
3. 血糖水平:血糖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3.9-6.1毫摩尔/升。
4. 血压:血压是衡量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需要保持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为收缩压120-139毫米汞柱,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
四、稳态失调的后果当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被打破时,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酸中毒等都是稳态失调的结果。
五、保持稳态的方法1. 健康饮食: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物质,保持饮食均衡,避免偏食或暴饮暴食。
2. 适量运动: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代谢能力和调节能力。
3. 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和作息规律,避免长时间熬夜或过度劳累。
4. 心理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广东省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系列 专题十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专题十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稳态的生理意义1)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了解)*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质调节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多细胞生物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内环境(理解)*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
*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3)稳态的调节机制(理解)*内环境之所以能保持稳定的状态是因为内环境中存在缓冲物质,比如:4)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理解)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理解)(1)大多数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神经系统可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可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在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中,神经系统的调节与体液调节相互依赖,相互联系;但神经系统的调节占主导地位。
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了解)*血糖调节:胰高血糖素可以促进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正好相反。
当血糖含量较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两种激素的拮抗作用是使血糖合成糖元,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
当血糖含量较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升高,两种激素的拮抗作用是使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使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反馈调节:4、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非特异性免疫)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先天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2)免疫体液免疫(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特异性免疫(后天的)细胞免疫(效应T细胞攻击靶细胞、靶器官)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3)免疫系统组成免疫细胞:吞噬细胞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淋巴细胞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细胞因子等4)简述抗原和抗体: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叫做抗原。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知识点1.内环境的定义和特点: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周围的液体环境,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
内环境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至关重要。
其特点包括:-维持稳定性:内环境需要维持一定的稳定性,使得细胞可以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正常的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
-动态平衡:内环境是一个动态平衡体系,各种物质和能量在细胞内外间不断交换,维持其正常的稳态。
-平衡修复: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人体会通过调节机制来恢复平衡,确保内环境的稳定性。
2.内环境的调节机制:为了维持内环境的稳定性,人体拥有一系列调节机制,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和循环系统调节等。
a.神经调节: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实现对内环境的调节。
例如,当人体感到寒冷时,神经系统会立即将这个信息传递到大脑,启动体温调节机制来维持正常体温。
b.内分泌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在体内传递信息,并调节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下丘脑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来调节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体液的平衡。
c.循环系统调节:循环系统通过调节血液的循环,实现对内环境的调节。
例如,引导血液流向特定的器官或组织,以维持其正常的功能。
3.内环境的稳态:体内各种生理指标需要保持在特定的范围内,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这些指标包括体温、血糖水平、血液pH值、电解质浓度等。
a.反馈调节:人体通过反馈调节机制来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当一些指标超出正常范围时,身体会启动相应的调节机制来恢复平衡。
例如,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促使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b.负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指通过自身调节机制使生理指标回到正常范围内。
正反馈则是指使生理指标远离正常范围,加剧不平衡的调节机制。
例如,负反馈是通过体温调节机制将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而正反馈则是在一些罕见的情况下,例如血液凝块形成的过程中。
c.维持动态平衡:内环境的稳态不是静态的,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
2020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十一)生物
2020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十一)生物★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学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若下图甲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 C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故C正确。
2.利用超声波控制蠕虫的爬行方向,现已知观察蠕虫的爬行需要利用显微镜,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方向爬行,则实际上蠕虫的爬行方向为( B )A.顺时针B.逆时针C.在左侧逆时针,在右侧是顺时针D.在左侧顺时针,在右侧是逆时针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因此,显微镜下观察到蠕虫逆时针方向爬行,旋转180度后还是逆时针方向,因此实际上蠕虫的爬行方向是逆时针。
广东省2020年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冲A复习专题11学业达标集训(含解析)
学业达标集训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19·揭阳三中第一学期高二级期中考)人体正常情况下,与红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 )A. 细胞内液B. 组织液C. 淋巴D. 血浆D [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血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故选D。
]2.(2019·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期中考试)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 )A. 维持体温处于较低水平B. 使体内各处pH保持相同C. 保持体内渗透压绝对不变D. 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D [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各项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故D正确。
]3.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 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 [水泡中的液体是组织液。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4.(2019·东厦中学高二水平考试)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激素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B.免疫系统能清除体内衰老和异常的细胞C.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体温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D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5.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和F散热B.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B→C→G完成调节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能产生冷觉或温觉D.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C [产生冷觉或温觉的是大脑皮层,不是下丘脑。
]6.(2019·东厦中学高二水平考试)当一个人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C.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B [当一个人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内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多,故选B。
学业水平测试生物知识梳理——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十一课时 3.3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知识点阅读:稳态的生理意义单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A)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从水里获取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和氧,并把废物直接排入水中。
内环境(B)血浆、组织液和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血浆);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稳态的调节机制(B)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是一种反馈调节。
相关的主要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B)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
只有温度、pH等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内环境稳态一旦破坏,机体就会出现代谢紊乱。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A)、血糖调节(B)体温调节(P14页积极思维):下丘脑是调节中枢;汗腺、毛细血管是散热结构;肌肉、肝脏是产热结构;相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肾上腺激素。
寒冷时,汗腺活动减弱,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速度减慢,减少散热;同时,通过肌肉收缩、分泌激素促进代谢来增加产热。
炎热时,汗腺活动增强,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速度加快,增加散热。
水盐调节(P17页积极思维):下丘脑是调节中枢;尿量、主动饮水是方式;相关激素是抗利尿激素体内水盐浓度的变化通过渗透压变化来显示:食物过咸、失水过多引起渗透压升高;食物过淡、饮水过多引起渗透压降低。
抗利尿激素作用:促进集合管、肾小管的重吸水能力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多→集合管、肾小管的重吸水能力增强→尿量减少→渗透压下降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集合管、肾小管的重吸水能力减弱→尿量增加→渗透压上升血糖调节(P18页积极思维):下丘脑是调节中枢;肝脏是主要器官;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水平。
2020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专题考点复习讲义:专题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1 稳态的生理意义(Ⅱ)1.内环境(1)内环境的组成及关系(2)内环境的作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稳态(1)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2)意义: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2019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疾病中,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是( ) ①白化病 ②色盲 ③尿毒症 ④糖尿病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D .②④2.(2017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内环境中Na+、K+浓度相对稳定可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2015年6月广东学考)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A.神经—体液调节B.体液—免疫调节C.神经—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4.(2014年6月广东学考)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的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
以下途径正确的是()A.肌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血液→靶细胞B.肌肉注射: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C.静脉注射:组织液→淋巴→血液→靶细胞D.静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靶细胞5.(2013年6月广东学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A.维持体温处于较低水平B.使体内各处pH保持相同C.保持体内渗透压绝对不变D.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考点2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Ⅱ)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2.(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例如:成年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及免疫调节知识点一、稳态的生理意义1.内环境(1)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构成,后者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组成。
(2)体液各成分之间的关系。
①血浆: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组织液(又叫细胞间隙液):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也叫淋巴):淋巴管内的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2.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有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三个方面。
(1)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其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而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能保持稳定与血浆中的HCO-3、HPO2-4等离子有关。
(3)温度: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_℃左右。
3.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各个系统的参与,同时,细胞和内环境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4.内环境的稳态生理学家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
(1)内环境稳态的基础:维持稳态的基础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进行。
①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②参与调节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2)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其中最主要的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而免疫调节是通过清除异物、外来病原体等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的。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5.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正常的血糖浓度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正常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真题训练1.(2019·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疾病中,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是()①白化病②色盲③尿素症④糖尿病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2017·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内环境中Na+、K+浓度相对稳定可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D.内环境中发生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3.(2015·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网络是()A.神经—体液调节B.体液—免疫调节C.神经—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4.(2014·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医生给病人注射药物,不同的注射方式,药物到达靶细胞的途径不同。
以下途径正确的是()A.肌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血液→靶细胞B.肌肉注射:组织液→血液→组织液→靶细胞C.静脉注射:组织液→淋巴→血液→靶细胞D.静脉注射:淋巴→血液→组织液→靶细胞知识点积累:四种内环境稳态失调症(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3)渗透压失调——组织水肿等。
(4)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模拟训练1.(2019·揭阳三中第一学期高二级期中考)人体中占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液D.淋巴液2.(2019·揭阳三中第一学期高二级期中考)如图表示内环境成分间的关系,正确的是()3.(2019·蕉岭中学高二质检)下列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淀粉B.呼吸氧化酶C.血浆蛋白D.纤维素4.(2019·罗定艺术高级中学高二3月考)下列属于内环境的是()A.淋巴管内的液体B.输尿管内的液体C.汗腺导管内的液体D.消化管内的液体5.(2019·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期中考试)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A. 体液调节B. 神经调节C. 免疫调节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知识点二、神经、体液调节1.体液调节:激素、CO2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其主要内容。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3.(1)不少内分泌腺受神经系统直接或间接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真题训练1.(2019·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该调节方式属于()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激素调节D.免疫调节2.(2018·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A.作用时间较长B.调节准确而快速C.作用途径是反射弧D.调节范围较局限3.(2015·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相对体液调节,神经调节所具有的特点是()A.反应慢,范围广B.反应慢,定位准C.反应快,范围广D.反应快,定位准模拟训练1.(2019·容山中学第二学期期中)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游客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现象,该现象的发生主要依赖于( )A .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B .体液调节和环境调节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 .免疫调节和环境调节2.(多选)(2019·广东汕头金山中学高二期中考试)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正确的是( )A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比较局限B .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C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D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3.(2019·罗定艺术高级中学高二3月考)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B .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C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D .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知识点三、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1.体温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途径 ①产热: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放能,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②散热:主要借助于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呼气、排尿、排便。
(3)体温调节过程: ①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内)→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②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内)→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4)体温相对恒定的意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来体现。
2.水盐调节(1)调节中枢:下丘脑。
(2)调节途径 ①神经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②体液调节途径: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减少。
3.血糖调节(1)血糖的含义:血浆中的葡萄糖含量(正常人空腹时浓度:0.8~1.2_g/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3)调节血糖的激素①胰岛素分泌部位: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降低。
②胰高血糖素分泌部位: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③肾上腺素分泌部位:肾上腺作用机理: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升高。
(4)糖尿病的病因防治及检测病因:主要为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真题训练1.(2019·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温恒定调节属于反馈调节B.热量来源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产热C.热量散出主要是汗液的蒸发和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D.参与体温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2.(2018·1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不会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A.毛细血管收缩B.细胞代谢速率减慢C.汗腺分泌减少D.肝脏产热增加3.(2018·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正常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4.(多选)(2018·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当人体失水过多或饮食过咸时,会导致()A.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B.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C.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5.(2016·6月广东学业水平考试)某人在沙漠中迷路,长时间未能补充水分导致机体脱水,此时体内的生理状态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知识点积累:下丘脑在生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1)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枢纽,部分细胞既有传导兴奋的功能,又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2)渗透压感受器感受血浆渗透压的升降。
(3)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产生渴感。
(4)分泌多种激素进而作用于其他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如抗利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5)体温、血糖、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模拟训练1.(2019·罗定艺术高级中学高二3月考)向实验狗的颈动脉内灌注高渗盐水后,会出现的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增加B.血浆渗透压迅速升高,尿量减少C.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增加D.血浆渗透压迅速降低,尿量减少2.(2019·蕉岭中学高二质检)当健康人从25 ℃的房间来到0 ℃的室外,该人()A.肝脏产热降低B.下丘脑神经元兴奋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D.皮肤汗腺分泌增加3.(2019·蕉岭中学度高二质检)研究表明,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且这些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A TP。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进入骨骼肌细胞B.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细胞将葡萄糖转化成脂肪C.胰岛素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促进肌糖原的合成D.胰岛素可抑制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4.农民夏季劳作时大量出汗,最适合用于恢复机体水盐平衡的饮品是( )A. 牛奶B. 蔗糖水C. 纯净水D. 淡盐水知识点四、人体免疫系统和艾滋病的预防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扁桃体、胸腺、淋巴结、骨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