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比较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和胰管引流方式对胰瘘的影响
表 1 胰 十 二 指 肠切 除 术后 并 发 症 及 预 后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2—2 3
基金项 目:江苏省 “ 科教兴卫工程” 医学领军人才和创新 团队项 目( L J 2 0 1 1 3 4 ) 通信作者 :陈钟 ,E—ma i l : c h e n z @a h n mc . c o m
2 结
果
1 资 料 与 方 法
收集 2 0 0 0年 1月一2 0 l 3年 1 2月 南 通 大 学 附属医院普外科和江苏油 田总医院普外科收治的 胰 头癌 ( P C) 、 十二指肠 癌 ( D C ) 、 胆管 下端 癌 、 壶腹 部癌 及上述 部位 的 良性肿 瘤行胰 十二指肠 切 除术 的患者共 3 8 6例 , 其 中男 2 5 2例 , 女 1 3 4例 , 年 龄 ( 5 6±1 8 ) 岁 。根 据 胰 肠 吻 合 方 式 的 不 同 分 为 3 组: 胰 管空肠 黏膜 吻合 组 1 5 5例 ( 外 引流 3 7例 、 内 引流 1 1 8例 ) , 胰 肠 套 入式 端 端 吻合 组 1 4 5例 ( 外 引流 3 0例 , 内引流 1 1 5例 ) 和胰 肠 套人 式 端 侧 吻 合组 8 6例 ( 外 引流 1 9例 , 内引 流 6 7例 ) 。 胰瘘 : 根 据 国际 胰 瘘研 究 小 组 ( I S GP F) 的 判
差异( P>0 . 0 5 ) 。其 他并 发症 三 者 间并 无显 著 差
异 。从 上述对 比中可 以得 出胰管 空肠 黏膜 吻合术 可 以 明显 降 低 P D 术 后 胰瘘 的 发 生 , 但 是 对 于并
2 0 1 5年第 1 9 卷第 7 期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比较
[ J 3 . J o u r n a l f o s h o u l d e r a n d e l b o w s u r g e y, r 2 0 0 3 , 1 2 ( 3 ) : 2 9 3  ̄9 6 .
t h e o l e e r a n o n ma n a g e me n t b y b o n e g r a f t f r o m t h e i l i a c c r e s t a n d
mu l t i p l e t e n s i o n—b a n d w i i r n g 【 J ] . J o u r n a l o f B o n e&J o i n t S u r g e r y , B i r t i s h V o l u me , 2 0 0 1 , 8 3 ( 6 ) : 8 0 5 4 0 8 . [ 3 ] 周孜辉 , 王秋根 , 高伟 , 等. 不 同类型 尺骨鹰 嘴骨折 的 内固定选 择[ J ] .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2 0 1 0 , 1 2 ( 6 ) : 5 2 6 3 2 9 . [ 4 ] Me g a r o A, T a s s i M, D a n e s i G, e t 1. a O l e c r a n o n f r a c t u r e s : d i f f e r e n t s u r g i c a l t e c h n i q u e s [ J ] . J O r t h o p a e d T r a u ma t o l , 2 0 0 1 , 2 ( 1 ) : 4 7 - 5 0 . [ 5 ] Wa n g A A, Ma r a M, H u t c h i n s o n DT . T h e p r o x i m a l u l n a : a n a n a t o m i c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不同定义间的差异
p t n swh n e we tP i u o p t lb t e a u a y 2 0 n a 0 7 a d t e P a ewa o a e .Re u t :Th a i t o u d r n D n o rh s i e we n J n n r 0 3 a d M y 2 0 n h F r t sc mp r d e a sl s e
Pa r a i su a Ra e a tr Pa r a o u d n c o y: a nc e tc Fit l t fe nc e t d o e e t m n Unio m fnii n i e d d X 0 e do g f r De i to s N e e J A W i n
计 分 析 结 果 表 明 , (3 4 ) D ( .】 )D (. ) 比 、S P (4 9 ) D (.) )D (. ) 比 , 有 显 著 差 异 D11 . 与 3 6 【 、 4 4 5 相 IG F 1 . 与 3 6 ( 、 4 4 5 相 均
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比较
r e c e i v e d t h e s i m p l e s e t o f i n l i n e ,t h o s e i n G r o u p B ( n=3 6 3 )r e c e i v e d p a n c r e a t i c d u c t j  ̄u n u m m u c o s a t o s i d e
3 0 0 2
实 用医学杂 志 2 0 1 3 年第 2 9卷第 l 8期
不 同胰 肠 吻合 方 式 胰 十二 指肠 切 除术 后 胰 瘘 发 生 率 比较
张秋 学 王铁 功 刘 汝 海 李 学锋 杨 冬 山 张磊 张执 全 李凤 山
摘 要 目的 : 分析 不 同胰 肠 吻合 方式胰 十二 指肠切 除 术 ( p a n c r e a t i c o d u o d e n e c t 0 m v , P D) 后 胰 瘘发 生情
a n a s t o mo s i s i n 5 4 0 p a t i e n t s Z H AN G Q i u - x u e ,WA NG T i e — g o n g ,L I U Ru — h l, a L I Xu e - r e n g ,Y A N G D o n g - s h a n , Z H A NG L e i , Z H A N G Z h i — q u a r t , L I F e n — s h a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e n e r l a S u r g e r y ,C a n g z h o u C e n t r a l H o s p i t a l o fH e b e i
率为 2 . 0 %, A组 为 2 1 . 9 %, B组 为 0 . 8 %, C组为 0 . 7 %,在发 生胰 瘘的病例 中, A组主要 为 c级 瘘 , B 、 c组主 要 为 A、 B级 瘘 ,胰 瘘发 生率 A组 与 B组 间差 异显著 ( x : =1 7 . 8 5 , P=0 . 0 0 ) , A组与 c组 间差 异 同样 显 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三种胰肠吻合方式的对比分析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三种胰肠吻合方式的对比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5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胰肠吻合方式分为胰管对肠粘膜吻合组(21例)、改良child吻合组(23例)及捆绑式吻合组(14例),分别记为a、b、c组,比较3种吻合方式的吻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3种吻合方法的吻合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胰瘘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消化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3种吻合方式均有良好的效果,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胰管对肠粘膜吻合术式能减少术后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吻合术;临床疗效;胰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腺及壶腹部肿瘤的基本手术方式,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及手术经验的积累[1],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已经有明显下降,手术安全性得到较大提高[2]。
胰肠吻合主要方式包括胰管对肠粘膜吻合、改良child吻合及捆绑式吻合,为比较3种吻合方式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我院应用不同吻合方式行pd手术,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011年收治的5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胰肠吻合方式分为胰管对肠粘膜吻合组(21例)、改良child吻合组(23例)及捆绑式吻合组(14例),分别记为a、b、c组,3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a组患者行胰管对空肠粘膜吻合术,平门静脉左缘离断胰颈保留胰管约0.2~0.5cm,游离胰断面2~3cm,充分止血后胰管内置入带侧孔硅胶管,其远端治愈胆肠吻合口远端肠腔内,空肠封闭端5cm,胰腺包膜与空肠间断缝合,胰腺断面横径等长切开相应空肠浆膜肌层,保留粘膜不切开,切开一段空肠粘膜,切口大小与胰管直径大小一致,将胰腺与空肠间断缝合,后空肠浆膜肌层与胰腺包膜缝合。
三种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属于 临床上 开展较 为普遍 的大 型手 术 之一 , 其并 发症 引起 了临 床各界 的高度 关注 , 主要 是 因为胰瘘 的多发和对其处理不 当会引发严重的后果 ; 胰瘘 是胰十二指 肠 切除术后主要的并发症 及致死 因素 。临 床认 为导致 胰瘘 发
1 . 0 e m行间断缝合 , 胃肠采用 吻合器缝 合。套入 式吻合 : 将 胰
1例 ; C组多脏器衰竭死 亡 1例。总胰 瘘发生 1 3例 , 发生率 为
2 8 . 8 7 % 。A组 与 B、 C组病死 率及总 胰瘘率 比较 , 差异有统 计
学意义 ( P<0 . 0 5 ) ; B组与 c组病死率及总胰瘘率 比较 , 差异 未
见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见 表 1 。
8 . 6 ) 岁, 发病 时问 3—1 5 ( 1 I . 5±2 . 3 ) d 。将其按 照手术 吻合方 式分为三组 , 每组 1 5例。A组行 捆绑式 吻合 , B组 行套入式 吻 合, C组行端侧吻合 。临床表 现为 不 同程度 的黄 疸 , 总胆 红素
4 6 . 8— 5 1 0 . 0 ̄ m o l / L ; 胆 总管下 段癌 2 5例 , 十二指 肠乳 头癌 5 例, 胰头癌 l 3例 , 十二指肠 乳头绒毛状腺 瘤 2例 ; 合 并症 : 高血
发生率 。
1 . 4 统计学方法 : 数 据的 收集 与处 理均 由数据 处理 中心专 门 人员进行 , 保证 数据 真实性 与科 学 性。初 步数 据 录入 E X C E L ( 2 0 0 3版 ) 进行 逻辑校 对与分 析 , 得 出清洁数 据采 用 四方表 格
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 计数 资料采用 x 检验 , P<0 . 0 5为差 异有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防治
实 用 临 床 医学 2 0 0 8年 第 9卷 第 1 l期
P at a Cii l ei n ,20 , o 9 N 1 r c cl l c dc e 0 8 V l , o1 i n aM i
二 指 肠 切 除手 术 的 手 术 方 式 及 术 后 持 续 腹 腔 冲洗 引 流 对 防 治 胰 瘘 有 重 要 作 用 。
关 键词 : 胰十二指肠切 除术; 胰瘘 ; 治疗 ; 防 预
中图分 类号 : 753 ; 759 R 3. 1 R 3.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09 1420 )1 04 2 10 —89 (081—06 —0
胰 十二 指肠 切 除术 ( D) 手 术治 疗 胰头 癌 、 P 是 十
二 指肠 癌及 壶腹 部 肿瘤 等 的首选 方法 , 手术 创 伤大 、 技 术 复杂 、 并发 症 多 、 有一 定 的病死 率 。 因此 减少 并 并 发症 、 降低病 死 率 是 手 术 治疗 的关 键 。作 者 回顾 性 分 析本 院 2 0 — 2 0 0 0 0 7年 1 4例 行 P 术 患 者 的 4 D 临床 资料 , 报告 如 下 。
( 南昌大 学 第一 附属 医院普 外科 , 南昌 3 0 0 ) 3 0 6
摘 要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 除术 后胰瘘的防治 。方法 回顾性分 析经胰 十二指肠切 除术 的 14 患者 的临 4例
床 资 料 , 术 后 胰 瘘 的 防治 进 行 分 析 。 结 果 对 胰 瘘 发 生 率 为 1. (6 1 4 , 愈 1 例 , 亡 1 。结 论 1 1 1/ 4 ) 治 5 死 例 胰 十
空肠 侧壁 黏 膜端 侧 吻 合 4 2例 。术 中放 置 空 肠 营养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效果与评价
【 bt c】 O j t e T p rsib d es alpnr tojns m i r i r te n us fr ac - A s at r b cv o xle uala ao b c ac e o o y s gh e f e c i e aepnr ei e o t e n r n e a e iju t u n te d f nt h q t e e
adgop B( >00 ) C nls n B t bnigpn r t o jns m n utomuoapnrai j u ot r s ey n ru P .5 . o cui o idn ac ai j u ot yad dc— — cs ac t o jns myae a t o h e ce o t e ce o f m tosi P .D c・ - u oa acet o jns m a e h et hi wn s es bt co f a cet ut tr D ehd D ut m cs nr i j uot ycnb ebs co eo ig oi s o sut no nraid c a e . n o t p ae e o t c t tl r i p c f P
无统 计学差异 ( P>00 ) C组胰肠吻合 口瘘发 生率显著 高于 A、 .5 ; B两组 ,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0 0 ) 差 P< .5 。结论
的 胰 肠 吻 合方 法 。
粘膜吻合法和捆绑式 吻合法均为较安全的胰肠吻合方法 。在 条件许 可下 , 管对粘 膜吻合法 应作为胰 十二指肠 切除术 首选 胰
【 ywod 】 P nra cd oeet y P nracj uot y Pn r t ekg Ke rs acet oudnc m ; acet o jns m ; ac ai l ae i o ie o e c a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及胰肠吻合方式分析
·622·· 论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及胰肠吻合方式分析孙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暨器官移植科,沈阳 110001)摘要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及胰肠吻合方式的合理选择。
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118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引起胰瘘的危险因素,并对2种常用胰肠吻合方式(端端套入式和端侧胰管对黏膜吻合)进行比较。
结果118例患者中胰瘘发生率32.2% (38/118) ,均为B级胰瘘。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胰腺质地和术中失血量为术后胰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 分别为0.047、0.001) 。
胰肠吻合方式比较显示端端套入式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端侧胰管对黏膜吻合(P = 0.026) 。
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腺质地软、术中失血量大的患者胰瘘发生率高。
与端端套入式比较,端侧胰管对黏膜吻合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危险因素;胰肠吻合中图分类号 R65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258-4646 (2018) 07-0622-04网络出版地址 /kcms/detail/21.1227.R.20180627.0920.014.htmlDOI:10.12007/j.issn.0258‐4646.2018.07.012Risk Factors for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nd Choice of PancreaticojejunostomySUN He(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and Organ Transplantation,The First Hospital,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for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nd rational choice of pan-creaticojejunostomy. Methods The study included 11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in the Hepatobiliary Surgery Department of the First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between March 2016 and December 2017. The risk factors for pancreatic fistula were analyzed and a statistical comparison was performed between duct-to-mucosa and invagination pancreaticojejunostom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fistula was 32.2% (38/118) ,and all had B-grade fistulas.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soft pancreatic texture (P = 0.047) and bleeding volume (P = 0.001)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ancreatic fistula. The operative time for the invagination group was longer than that for the duct-to-mucosa group (P = 0.026) . Conclusion Soft pancre-atic texture and increased bleeding volume predict a high probability of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can shorten the operative time.Keywords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ancreatic fistula; risk factor; pancreaticojejunostomy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的经典术式[1-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不同胰肠吻合方式与胰瘘的关系
采用( 均数 ±标准差) 表示 , 组 问比较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
心、 肺功 能不全 或凝 血功能 障碍 的患者 ; ( 3 ) 合 并糖尿 病 的患者 。退 出标 准 : 术 中经术者探查存 在肿瘤浸润 、 多发
性转移 或因其他原 因导致肿物无法切 除的患者 。采 用随 机数字 表法 , 将 纳入 的病例分 为黏膜 吻合 组和套 人 吻合
2 0 1 6年第 3 2卷第 1 1 期
Vo 1 . 3 2 No . 1 1 2 0 1 6
包
头
医
学
院
学
报
3 7
J o u m M o f B a o t o u Me d i c M C o l l e g e
胰十 二指肠切除术 中不 同胰肠吻合 方式与胰瘘 的关 系
0 . 0 5 ) 。结论 : 胰管 空肠端侧 黏膜 对位吻合方式的术后胰瘘发生率更低 , 更 加安全。
[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胰 管空肠端侧 吻合 ; 胰腺空肠端侧套人 吻合 ; 胰瘘
目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胰头及壶腹周 围肿物 的标准术式 。由于胰 腺解 剖结构 的特殊 与 复杂 , 胰 十二 指肠切除术术式复杂 , 术后并发症 比较多 , 其 中胰瘘 是最 为多见的并 发症 , 也是 引起 患 者 术后 死 亡 的主 要原 因。
2 0 g / L 。引流液 中有胆汁流出即可诊 断为胆瘘 。
如何改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式 、 降低 术后胰瘘发 病率 , 是
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研 究 旨在通过对 比不 同
胰肠吻合方式的术后 胰瘘 发病率 及其 相关指 标 , 探讨 胰 肠吻合方式对胰瘘的影响及 预防措施 。
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
激肝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种急性时相期蛋白,能有效反映机体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11];IL-6是参与本病发生发展的炎性反应指标,并与患者炎性反应程度呈正相关[12]㊂cTnⅠ是心肌坏死标志物,其血清水平在心肌炎㊁尿毒症㊁心包炎㊁心肌梗死等疾病中均明显升高,常常警示着预后不良㊂CRP㊁IL-6与cTnⅠ均可作为治疗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过程中判断病情和衡量疗效的参考性指标[13]㊂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血清指标CRP㊁IL-6与cTn Ⅰ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感染晚期患儿CRP㊁IL-6与cTnⅠ表达高于感染早期患儿,说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伴随着血清指标CRP㊁IL-6与cTnⅠ的异常,且其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㊂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对不同严重程度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赘生物的直径与数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感染晚期患儿赘生物的直径<2mm和2~15mm与数量水平1个和2~3低于感染早期患儿赘生物的直径<2mm和2~15mm与数量水平1个和2~3,直径> 15mm与数量水平>3个高于感染早期患儿赘生物的直径>15mm与数量水平>3㊂说明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伴随着赘生物的直径与数量的异常,能为检测出感染性心内膜炎提供可靠依据㊂由于本研究选取病例数量较少,存在一定局限性,且未研究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预后㊂故下一步探究中,需增加样本采集数量,对所有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进行随访,探讨小儿动态心电图不同时间段参数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㊂综上所述,小儿动态心电图不同时间段参数与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清指标CRP㊁IL-6与cTnⅠ水平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赘生物的直径与数量,对不同严重程的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㊂ʌ参考文献ɔ[1]㊀余雄杰,肖德才,陈晨,等.感染性心内膜炎194例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21,21(1): 46-51.[2]㊀彭勤宝,孟维朋,官莉,等.目标导向灌注管理在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手术的应用[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21,19(3):144-149,162.[3]㊀李玲,杨静,姜英,等.经导管封堵器置入术后迟发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1,29(1):24-28.[4]㊀Mgbojikwe N,Jones SR,Leucker TM,et al.Infective endo-carditis:Beyond the usual tests[J].Cleve Clin Med,2019,86(8):559-567.[5]㊀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建议[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2):e913-915.[6]㊀左梦颖,黄美容.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158例分析[J].江苏医药,2020,46(3):316-320.[7]㊀Hurrell H,Roberts-Thomson R,Prendergast BD.Non-infec-tive endocarditis[J].Heart,2020,106(13):1023-1029.[8]㊀赵雪然,牛娅薇.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小儿心肌损害中的价值[J].临床心电学杂志,2019,28(3):171-172. [9]㊀Iung B.Endocardite infectieuse.Epidemiologie,physiopathol-ogie etanatomopathologie[Infective endocarditis.Epidemiol-ogy,pathophysiology and histopathology][J].Presse Med, 2019,48(5):513-521.[10]㊀Sotero FD,Rosario M,Fonseca AC,et al.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of infective endocarditis[J].Curr Neurol Neuros-ci Rep,2019,19(5):23.[11]㊀柳苗,廖月华,万泽民,等.迈瑞BC_539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CRP的性能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0,26(12):1676-1680.[12]㊀刘资奇,蔡圣芸,陈于.MTERFD1通过调节IL-6促进卵巢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21,28(2):197-202,212.[13]㊀丁亚楠,衡紫薇,张雅男,等.左卡尼汀与头孢替唑钠对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肌钙蛋白与PCT及ESR水平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9,16(4):709-712.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11-1886-06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陈琳光,㊀唐冠杰,㊀康庆民,㊀李㊀剑(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㊀河北㊀承德㊀067000)ʌ摘㊀要ɔ目的:探讨两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㊂方法: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㊂根㊃6881㊃ʌ基金项目ɔ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编号:202006A087)ʌ通讯作者ɔ李㊀剑据胰肠吻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 陈氏 胰肠吻合组(陈氏组,n=21)和 洪氏-针法 胰肠吻合组(洪氏组,n=44)㊂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疾病状态㊁术后胰瘘情况㊁手术失血㊁住院时间㊁住院花费等指标㊂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各指标对胰瘘等并发症发生风险的影响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胰管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㊂术前胆红素水平㊁术前行胆道引流者洪氏组高于陈氏组(P<0.05)㊂与陈氏组比较,洪氏组患者失血量㊁住院时间㊁住院花费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洪氏组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差异(56.82%vs14.29%χ2=10.49,P=0.001)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前胆红素水平㊁术前胆道引流㊁手术失血量㊁住院时间㊁住院花费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陈氏组胰瘘发生率低于洪氏组(P<0.05)㊂结论:陈氏胰肠吻合法术后胰瘘发生风险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ʌ关键词ɔ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㊀胰腺瘘;㊀胰肠吻合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3.11.025The Effect of Different Pancreaticoenteric Anastomotic Techniques on 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Follow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CHEN Linguang,TANG Guanjie,KANG Qingmin,et al(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University,Hebei Chengde067000,China)ʌAbstractɔ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wo different pancreaticoenteric anastomotic techniques on 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POPF)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from patients undergoing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at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from January2020to December2022was conducted.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different pancreaticojejunostomy techniques:the"Chen's"pancreaticojejunostomy group(Chen's group,n =21)and the"Hong's one-stitch method"pancreaticojejunostomy group(Hong's group,n=44).The pre-operative disease status,POPF,intraoperative bleeding,length of hospital stay,and hospitalization cos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va-rious indicators on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 such as pancreatic fistula.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ize of pancreatic du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preoperative bilirubin level and biliary drainage in Hong's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Chen's group(P<0.05).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 in Chen's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Hong's group(P<0.05).The POPF incidence in Chen'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in Hong's group(56. 82%vs14.29%;χ2=10.49,P=0.001).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preoperative bilirubin level,biliary drainag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hospitalization cost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mpared with Hong's group,Chen's group de-cease the incidence of POPF(P<0.05).Conclusion:Chen's pancreaticojejunostomy technique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ʌKey wordsɔ㊀Pancreaticoduodenectomy;㊀Pancreatic fistula;㊀Pancreaticoenterostomy㊀㊀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周围肿瘤的主要手术方式㊂术后胰瘘(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POPF)是PD常见并发症,继而诱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㊂因此,胰瘘的预防是胰腺外科手术的重点和难点㊂高质量的胰腺消化道重建是降低POPF 发生率的重要手段㊂胰腺消化道重建种类繁多,主要有胰胃吻合和胰肠吻合两大分类,其中以胰肠吻合应用最多㊂ 陈氏 胰肠吻合法和 洪氏-针法 胰肠吻合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两种胰肠吻合方法,但两种方法各有优劣,评价不一㊂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施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 陈氏 胰肠吻合法和 洪氏-针法 胰肠吻合法POPF发生率进行比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预防POPF提供参考㊂1㊀资料与方法㊃7881㊃1.1㊀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63例行PD 患者临床资料㊂根据胰肠吻合方式分为两组: 陈氏 胰肠吻合组(简称陈氏组,n =21)和 洪氏-针法 胰肠吻合组(简称洪氏组,n =44)㊂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编号:LL2020074),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㊂1.2㊀方㊀法1.2.1㊀陈氏胰肠吻合法(图1):①胰管内插入直径相匹配的胰腺引流管并缝合固定,胰腺残端以不可吸收缝线褥式缝合3~5针预防残端出血㊂②空肠端对系膜缘肠壁作切口,大小取决于胰腺残端,通常比胰腺断端小1cm 左右㊂距胰腺切缘1.5cm 自头侧边缘,从腹侧向背侧进针贯穿缝合胰腺,在空肠切口后壁距切缘1.5cm 处进针,从肠壁浆肌层潜行至切缘出针;在与肠袢相同针距,从背侧向腹侧进针缝过胰腺㊂③㊁④自空肠前壁切缘进针,在浆肌层内潜行1.5cm 后出针,完成第一针缝合㊂⑤以相同方法完成第2㊁3针缝合,根据胰腺大小和缝合情况,可以增加缝针数㊂⑥收紧缝线,空肠袢切缘内翻将胰腺残端全部套入其中,效果相当于胰腺-空肠两层内翻缝合㊂图1㊀ 陈氏 胰肠吻合法示意图1.2.2㊀洪氏胰肠吻合法(图2):①根据胰管直径选择相匹配胰腺引流管,插入远端胰管内4~5cm ㊂②从腹侧进针贯穿胰腺并穿过胰腺引流管后打结固定㊂③应用prolene线行胰管背侧胰腺断端与空肠浆肌层后壁连续缝合㊂④在胰管对应空肠处用电刀打一小孔,将胰腺引流管引入空肠远端,最好通过胆肠吻合口,避免引流管打折影响引流效果㊂然后在空肠小孔处行荷包缝合固定胰腺引流管封闭小孔㊂⑤原缝合针转向行胰管腹侧胰腺断端与空肠浆肌层前壁连续缝合㊂⑥胰肠断端与空肠靠拢,收紧缝线并打结完成胰肠吻合㊂1.3㊀观察指标: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性别㊁年龄㊁体重指数BMI ㊁基础疾病㊁入院症状㊁合并胆管炎情况㊁术前胆红素水平㊁CA19-9㊁丙氨酰氨基转移酶ALT ㊁白蛋白㊁术前是否行胆道引流)以及围术期资料(胰管直径㊁手术失血量㊁住院时间㊁手术时间㊁住院花费㊁术后胰瘘发生率㊁围术期死亡㊁术后病理类型等)㊂图2㊀ 洪氏-针法 胰肠吻合法示意图1.4㊀胰瘘的诊断标准:胰瘘诊断标准参照2017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发布的‘胰腺术后外科常见并发症诊治及预防的专家共识(2017)“[1]:术后ȡ3d 任意量的引流液中淀粉酶浓度高于正常血清淀粉酶浓度上限3倍以上,同时必须有相应临床表现㊂根据患者临床表现㊁干预措施㊁临床结局将胰瘘分为生化漏(原A 级胰瘘)㊁B ㊁C 级胰瘘㊂生化漏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胰瘘,B ㊁C 级胰瘘统称为临床相关性胰瘘㊂发生B 和C 级胰瘘纳入本文中胰瘘的病例诊断标准㊂1.5㊀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㊂计量资料以( xʃs)表示,组间比较方差齐性检验后采用t 检验,方差不齐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 确切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㊂Pɤ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㊀果2.1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与陈氏术式组患者比较,洪氏组患者术前胆红素水平㊁术前行胆道引流患者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余一般资料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㊂㊃8881㊃表1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xʃs,n(%)]项目陈氏组(n=21)洪氏组(n=44)Z/t/χ2P 性别男14(14.95)22(50.00) 1.600.21女7(33.33)22(50.00)年龄(岁)59.33ʃ12.8962.09ʃ10.000.950.35 BMI(kg/m2)23.46ʃ3.2623.90ʃ3.140.520.60合并基础疾病16(76.19)14(31.82)0.440.51入院症状黄疸6(28.58)24(54.54)7.140.07腹痛7(33.33)13(29.55)腹痛+黄疸3(14.29)5(11.36)其他5(23.81)2(4.55)合并胆管炎2(9.52)2(4.55)0.050.82总胆红素(μmoL/L)74.90(9.80,173.37)142.80(67.20,222.13) 2.0200.04 CA19-9(U/mL)53.78(11.08,197.38)117.00(42.23,270.00) 1.8660.06 ALT(U/L)145.00(20.19,262.85)178.41(50.35,324.45)1,0940.27白蛋白(g/L)43.90(41.80,44.74)41.79(36.65,44.48) 1.7180.09术前胆道引流1(4.76)11(25.00) 3.8680.05表2㊀陈氏与洪氏组间围术期资料比较[ xʃs,n(%)]项目陈氏组(n=21)洪氏组(n=44)χ2/Z P 胰管直径(mm) 2.00(1.00,2.00) 2.00(1.00,2.00) 1.000.32术中出血(ml)300.00(225.00,350.00)400.00(300.00,600.00) 2.230.02住院时间(d)29.00(19.00,30.50)36.50(27.25,42.00) 2.87<0.01手术时间(h) 6.00(4.00,7.25) 6.00(5.00,7.88) 1.040.30住院费用(元)84907.00(74212.50,89839.50)101729.50(87225.25,129811.00) 3.52<0.01术后胰瘘3(14.29)25(56.82)10.49<0.01围术期死亡0(0.00)2(4.55)_ 1.00∗术后病理胰腺癌6(28.57)6(13.64) 4.170.37∗十二指肠癌5(23.81)7(15.91)壶腹部癌3(14.29)6(13.64)胆管癌7(33.33)22(50.00)慢性胰腺炎0(0.00)3(6.82)㊀㊀∗应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㊃9881㊃2.2㊀组间患者围术期资料比较:与陈氏组患者比较,洪氏组患者手术失血量㊁术后胰瘘发生率㊁住院时间㊁住院花费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两组间胰管直径㊁手术时间㊁围术期死亡㊁术后病理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2.3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洪氏组患者术后胰瘘发生率明显高于陈氏组,且手术失血量㊁住院时间㊁住院花费均高于陈氏组㊂考虑洪氏组患者术前胆红素水平更高㊁术前行减黄治疗比例更高,遂将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的上述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评估胰瘘影响因素㊂结果显示,两组在术前胆红素水平㊁胆道引流㊁手术失血量㊁住院时间㊁住院花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陈氏组胰瘘发生率低于洪氏组(P<0.05),见表3㊂表3㊀陈氏法与洪氏法相关因素的Logistic分析相关因素βSE Wald(χ2)P OR OR95%CI 总胆红素0.0020.0040.3000.584 1.002(0.994,1.0110)术前是否行胆道引流0.984 1.2830.5880.4430.374(0.030,4.623)胰瘘-1.6470.828 3.9540.0470.193(0.038,0.977)住院时间-0.0150.0310.2440.6210.985(0.928,1.046)住院花费0.0000.000 1.9040.168 1.000(1.000,1.000)手术失血量0.0030.002 2.3120.128 1.003(0.999,1.006)常量-0.576 2.4060.0570.8110.5623㊀讨㊀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因其高难度㊁高风险而被誉为腹部外科的 珠峰手术 ㊂临床相关性胰瘘是导致PD 患者术后延迟恢复㊁甚至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发生率高达5%~20%[2]㊂高质量的胰腺消化道重建是降低术后胰瘘㊁决定PD手术成败的关键因素㊂而胰腺消化道重建以胰肠吻合应用最多,总体可分为三大类:胰腺空肠套入式吻合㊁胰管-空肠黏膜吻合㊁胰腺空肠包埋式吻合[3]㊂ 陈氏 胰肠吻合法和 洪氏-针法 胰肠吻合是临床较为常用的两种胰肠吻合方法,各有特色㊂前者本质上属于胰肠套入式吻合㊂国内多中心大样本(n=8694)回顾性研究显示其临床相关性胰瘘总体发生率为6.04%,在平均胰肠吻合时间㊁术中出血量㊁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㊁B+C级胰瘘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经典胰肠套入式吻合[4]㊂后者本质上属于 瘘管法 胰肠吻合术㊂研究显示其临床相关性胰瘘发生率为7.1%,操作简便,安全有效,适合于LPD[5]㊂既往关于陈氏法与洪氏法的比较研究较少,本研究比较分析此两种吻合方法的胰瘘风险及其影响因素㊂胰瘘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胰腺质地㊁胰管直径㊁术中出血量㊁胰腺病理类型是目前公认的影响胰瘘预后的四大因素㊂周万邦等[6]研究认为BMI>21kg/m2㊁胰腺质地软㊁术中出血>750mL是PD术后胰瘘的独立预后因素㊂吴浩然等[7]研究显示年龄㊁男性㊁胰管直径㊁胰腺质地㊁病灶大小为LPD术后胰瘘的危险因素㊂本研究中两组间患者性别㊁年龄㊁BMI㊁胰管直径均无统计学差异㊂洪氏组患者术前胆红素水平㊁术前行胆道引流者㊁术中出血量均高于陈氏组(P<0.05)㊂笔者推测洪氏组术中失血量多可能与黄疸引起肝功能差㊁凝血功能异常有关㊂一项Meta分析显示术前高胆红素与术后胰瘘发生显著相关[8]㊂本研究中洪氏组患者术前黄疸程度更重,而术后胰瘘率高于陈氏组,与文献报道一致㊂较高的胰瘘发生率进一步延长了患者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故洪氏组在住院时间及费用方面高于陈氏组㊂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在术前胆红素水平㊁胆道引流㊁手术失血量㊁住院时间㊁住院花费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陈氏组胰瘘发生率明显低于洪氏组(P<0.05)㊂临床工作中笔者体会,洪氏法操作相对简便,更适合LPD;对于术中胰管难以辨认,无法置入胰管引流管患者,陈氏法可能更加适合㊂而本研究中陈氏组胰瘘发生风险较低可能与胰腺残端U型缝扎封闭并完全套入空肠肠腔,进而降低了胰腺断面分支小胰管瘘有关㊂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偏差;其次,样本量较小;㊃0981㊃最后,本研究中手术并非由同一固定手术团队完成,难以保证手术同质化㊂鉴于以上不足之处,关于上述两种胰肠吻合方法的优劣比较,仍需要前瞻性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㊂总之,陈氏法胰瘘率低于洪氏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㊂目前尚没有任何一种胰肠吻合方式可以完全避免术后胰瘘㊂理想的胰肠吻合应具备安全㊁简单㊁可重复等特点,应结合病人具体情况㊁术者自身经验及熟练程度选择合适的胰肠吻合方式㊂也有学者认为,依据个体和疾病状况个性化选择吻合方式可能比依据术者自身经验和熟练程度进行选择更为合理[9]㊂ʌ参考文献ɔ[1]㊀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胰腺病专业委员会.胰腺术后外科常见并发症诊治及预防的专家共识(2017)[J].协和医学杂志,2017,8(2-3):139-146.[2]㊀Torphy RJ,Fujiwara Y,Schulick RD.Pancreatic cancertreatment:better,but a long way to go[J].Surg Today,2020,50(10):1117-1125.[3]㊀白雪莉,陈伟,梁廷波.中国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0年胰肠重建术式变迁与未来发展[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21,15(3):250-254.[4]㊀陈勇军,尹新民,吴河水,等.陈氏贯穿纵向 U 型胰肠吻合术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21,41(6):668-672.[5]㊀洪德飞,刘亚辉,张宇华,等.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洪氏-针法 胰管空肠吻合的临床应用[J].中华外科杂志,2017,55(2):136-140.[6]㊀周万邦,陈艺阳,林齐睿,等.陈氏胰肠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21,33(4):205-212.[7]㊀吴浩然,张恒,段小辉,等.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术后胰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0,35(11):838-842. [8]㊀杜秋国,滕雅丽,朱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腹部外科,2019,32(5):355-360. [9]㊀刘亮,徐志航,王文权,等.精准联合综合策略防治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3,22(5):657-662.ʌ文章编号ɔ1006-6233(2023)11-1891-06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与传统气管切开术对ICU重症患者气管环周围组织损伤情况的影响比较汪少卫,㊀刘登东,㊀凌㊀斌,㊀陈㊀波,㊀胡家彭(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㊀安徽㊀滁州㊀239000)ʌ摘㊀要ɔ目的:探究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ional tracheostomy,PDT)与传统气管切开术(surgery tracheostomy,ST)对ICU重症患者气管环周围组织损伤情况的影响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采用床旁超声引导下PDT进行治疗的48例ICU重症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超声组;回顾性分析同期于我院就诊的采用ST进行治疗的46例ICU重症患者临床资料,纳入传统组㊂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长㊁术中出血量㊁机械通气时间)㊁切口损伤情况(切口长度㊁一次性置管成功率㊁气囊未破裂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炎症因子水平[血沉(ESR)㊁C反应蛋白(CRP)㊁降钙素原(PCT)],并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气胸㊁喉返神经损伤㊁食管损伤㊁气管瘘㊁肺部感染㊁气管后壁损伤)发生情况㊂结果:超声组患者手术时长㊁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超声组与传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无明显差异(P>0.05);超声组患者切口长度明显短于传统组(P<0.05);超声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㊁气囊未破裂率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患者ESR㊁CRP㊁PCT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超声组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超声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㊂结论:床旁超声引导下PDT相较于ST,具有手术迅速㊁对患者创伤较小,可有效降低因手术创伤对患者造成的炎症反应水平,且对患者气管环周围组织损伤较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㊂ʌ关键词ɔ㊀重症患者;㊀床旁超声;㊀经皮气管切开术;㊀传统气管切开术;㊀气管环;㊀组织损伤ʌ文献标识码ɔ㊀A㊀㊀㊀㊀㊀ʌdoiɔ10.3969/j.issn.1006-6233.2023.11.026㊃1981㊃ʌ基金项目ɔ安徽省重点研究和开发计划项目,(编号:1804h08020267)。
术后胰瘘发生率:胰胃吻合低于胰空肠吻合
术后胰瘘发生率:胰胃吻合低于胰空肠吻合术后胰瘘发生率:胰胃吻合低于胰空肠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唯一一种治疗胰腺壶腹癌的治愈性方法,也可推荐治疗处于高危恶性变的癌前肿瘤。
基于一项大样本中心研究,胰瘘发生率现今为 14%、PD 术后死亡率小于 5%。
然而,PD 后胰胃吻合(PG)还是胰空肠吻合(PJ)能够导致更佳的疗效尚未明确。
来自法国卡昂大学医院胃肠外科的 Menahem 医学博士等进行了一项 Meta 分析,最终表明胰胃吻合术要优于胰空肠吻合术。
文章最近发表在外科学年鉴杂志上。
系统性检索2013 年12 月之前发表在 MEDLINE、EMBASE、Cochrane 数据库和 Cochrane 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上的关于 PD 后 PG 和 PJ 之间的比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剔除观察性研究、个案报道和前瞻性研究。
首要观察终点为术后胰瘘(POPF),次要观察终点为胆瘘、死亡率、总发生率、胃排空延迟和住院时间。
文献质量评估使用 Jadad 量表。
异质性使用 I2 定量分析。
每个随机试验均计算出优势比值。
另外对敏感性分析和偏倚也进行了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在 Revman 5 中进行。
最终纳入 7 个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 562 名 PD 后施行 PG 和 559 名 PD 后施行 PJ 的病人。
具体结果见下:1. 7 项试验都涉及到术后胰瘘发生率指标。
PG 和 PJ 术后胰瘘发生率分别为 11.2%、18.7%。
统计分析显示前者胰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OR=0.53)。
2. 6 项试验都涉及到术后胆瘘发生率指标。
PG 和 PJ 术后胆瘘发生率分别为 2.0%、4.8%。
统计学显示有明显的差异(OR=0.42),这些数据等反映与 PJ 相比,PG 具有更低的术后胆瘘发生率。
3. 术后胃排空延迟定义具有异质性。
但大部分的定义是胃状态需要鼻胃插管至少 7 天、术后进食失败再次插管或些许呕吐。
6 项试验都涉及到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率指标。
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吻合胰瘘的防治
漏 。另 3 术后 第 7 出现 胰瘘 , 例 d 最初 几天 腹 腔 引流胰 液 l0 ld至术后 第 1d腹 腔 引流胰 液增 多 至 70— Om/ , 3, 0 80 ld经 腹腔引 流管持 续 负压 引 流。腹 腔 引 流胰 液 0m/ . 逐 渐减 少 , 至术 后 胰瘘 3d 止 , 0停 术后 8d痊 愈 出 院 。 0 另有 1 例胰 管 的短塑料 管 ( 8m) 能经 肠 道排 出体 长 c 未 外 , 阻于 胃空肠 吻 台口处 , 人 疼痛 难 忍 , 再 次 手 梗 病 经 术 将吻 合 口处 塑 料 管 取 出 后痊 愈 。 18 后 经 改进 93年
床实践 , 我们 将胰液 全 部 引流 出休 这 种 方法 的改 进 整
11 一般 资料 -
3 例 胰 头 十二 指 肠 切 除 术 患 者 , 3 男
2 例 , 7例 ,0岁 一2例 ,0岁 ~2 6 女 3 4 0例 ,0岁 ~l 5 O 例 , 0岁 1 。其 中胰 头癌 2 , >6 例 0例 壶腹 癌 1 3例 12 手 术 方 法 ・ 全 部 病例 按 经 典 Whpl ip e氏手 术 方 法进行 , 建消化 道 。最 初 6例 我们 将胰 断 端胰 管 内 重 留置 长约 6~8m硅胶 管 行胰 断端 空 肠 套 人 法端 端 吻 c
尚无 一 种 方 法 能 完 全 预 防 这 种 并 发 症 的 发 生 。 18 90
复习 国内外一些 文 献 一 很多学 者 都主 张在胰 头 5
年 以来 , 共行胰头 十二 指肠 切除术 3 例 , 3 现报 告如下 。
1 资料 与方法
十二指 肠切 除术 中在胰 、 管内分别 安 置 导管 , 胆 术后 将 胰 、 分别 引出 体外 。这对 预 防胰 瘘 的发 生 有 重 要 胆液 价值 。我 们赞 成这 种预 防胰 瘘 的 方法 。从 3 的 临 3例
总结分析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
总结分析胰肠吻合方式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预防中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选100例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入院治疗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通过一比一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吻合方式上分别选择套入式端侧吻合和胰管对空肠粘膜端侧吻合方式对胰管进行吻合,分组统计对比两组患者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胰肠吻合口瘘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分别为0.00%和10.00%,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预防中胰管对空肠粘膜端侧吻合方式的应用效果较好,对于胰管漏的预防显著,建议在患者治疗中进行推广实施。
关键词:胰肠吻合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套入式端侧吻合;胰管对空肠粘膜端侧吻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恢复时期很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1],胰肠吻合口瘘是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降低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患者康复质量的提升以及术后痛苦的缓解有非常显著的作用[2],因此需要通过吻合方式的调整提升吻合效果以及操作安全性[3]。
为此,我院抽选100例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入院治疗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通过一比一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探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预防中不同胰肠吻合方式的应用效果。
详情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抽选100例2018年8月-2019年8月期间入院治疗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通过一比一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对照组男女占比25:25,年龄跨度33-76岁,平均(50.41±6.53)岁,胰头癌患者30例,壶腹部癌患者7例,胆总管下端癌患者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4例,壶腹部腺癌患者3例,胰头部囊腺瘤患者3例。
研究组男女占比26:16,年龄跨度34-77岁,,胰头癌患者31例,壶腹部癌患者6例,胆总管下端癌患者4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3例,壶腹部腺癌患者4例,胰头部囊腺瘤患者2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胰管不置支撑引流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
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胰管不置支撑引流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李利霞【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胰胃吻合胰管不置支撑引流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48例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24例。
A组采用胰管内置引流管, B组采用胰管内未置引流管,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患者出现胰瘘2例(4.2%,2/48),经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死亡1例;12例出现胃排空障碍(25.0%,12/48);胰腺残端出血2例(4.2%,2/48)。
两组患者的胰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胰胃吻合术中不置胰管引流管对胰瘘的发生无影响,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15(000)009【总页数】3页(P61-62,63)【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胃吻合;胰瘘【作者】李利霞【作者单位】471000 河南省洛阳市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已成为临床的常规术式。
因其手术难度大,时间长, 消化道重建复杂, 吻合口多等因素造成术后并发症较多, 尤其是出现胰瘘、胆瘘等严重并发症, 可造成致命的不良后果。
实验证实, 胰胃吻合后使胰瘘的发生率低的主要原因:小肠肠激酶是激活胰蛋白酶原和其他酶原的主要因素,胃内无肠激酶, 且胃液为酸性, 可使胰酶失活[1], 同时胃肠减压使胰液得到持续排空, 避免了胰瘘的发生, 因此推测不需另加胰管支撑管外引流, 不会增加胰瘘的发生率。
选择本院于2005~2010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48例患者, 对胰胃吻合胰管支撑外引流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48例, 男28例, 女20例。
其中胰头恶性肿瘤21例, 壶腹恶性肿瘤11例,胆总管下段占位12例, 十二指肠腺癌4例, 伴有阻塞性黄疸表现36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两种胰肠吻合方式疗效比较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两种胰肠吻合方式疗效比较毕涛;李勇;王静;冯玉杰;曲林林;孙传东【摘要】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采用胰肠套入吻合与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术后胰漏发生率、住院时间和费用的差异.方法回顾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126例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病例,采用胰肠套入吻合67例,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59例.分析两种胰肠重建方式术后胰漏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的差异,同时对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套入式胰肠重建组术后胰漏发生率为31.34% (21/67),黏膜对黏膜胰肠重建组为13.56% (8/59);两组术后胰漏严重程度(A、B、C级)情况分别为10.45% (7/67),14.93% (10/67),5.97% (4/67)和8.47% (5/59),3.39% (2/59),1.69% (1/59).两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4.15 d vs 16.86 d),费用分别为(49 882.73元vs 38 047.80元).两组患者术后胰漏发生率和严重程度B级所占比例、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采用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的胰肠重建方式术后胰漏发生率和严重程度(B 级)、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明显低于采用胰肠套入吻合,该法可能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期刊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年(卷),期】2013(025)006【总页数】3页(P441-443)【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肠重建;胰漏【作者】毕涛;李勇;王静;冯玉杰;曲林林;孙传东【作者单位】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山东青岛 26600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山东青岛 26600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山东青岛 26600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山东青岛 26600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山东青岛 26600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山东青岛 266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外科治疗胰腺和壶腹周围病变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已被普遍接受。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对胰瘘发生率的影响韩建明;王新波;全竹富;朱维铭【期刊名称】《医学研究生学报》【年(卷),期】2009(022)009【摘要】目的:胰瘘仍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主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之一,可分为单纯性胰瘘和临床重症胰瘘.回顾性分析表明多种胰肠吻合口重建方式均能降低胰瘘发生率,但极少见前瞻性随机化的临床研究.文中采用前瞻性随机化设计旨在比较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与胰肠套入式吻合对术后胰瘘的影响. 方法:6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胰管空肠黏膜吻合组(A组,n=32例)和胰肠套入式吻合组(B 组,n=32例).所有胰腺残端均为易致胰瘘的软质胰腺. 结果:2组病例在基础疾病、病理类型、胰管直径、胰管引流方式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共有21例(32.8%)患者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8例(12.5%)并发胰瘘(胰管黏膜吻合组2例为6.3%,胰肠套入式吻合组6例为18.8%,P>0.05);胰管黏膜吻合组未发生一例有明显临床症状的Ⅱ型重症胰瘘,与胰肠套入式吻合组的4例Ⅱ型胰瘘相比亦无显著差异(0 vs12.5%,P=0.057).胰肠套入式吻合组患者有2例(6.3%)患者再手术.2组病例各有1例死亡(3.1%).术后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A组为19d,B组为21d,P>0.05).而所有胰瘘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后痊愈. 结论: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与胰肠套入式吻合相比,并未显著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临床胰瘘发生率.【总页数】4页(P961-964)【作者】韩建明;王新波;全竹富;朱维铭【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5【相关文献】1.胰管空肠黏膜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的影响 [J], 毛凯;肖治宇;张建龙;唐启彬;王捷2.胰管空肠黏膜吻合与胰肠套入式吻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对照研究 [J], 区军杰3.改良后的胰管空肠吻合方式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 [J], 章旭明;张启瑜;郑鹏;洪重;陈辉;周斌4.胰管对空肠黏膜连续板层吻合术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效果观察 [J], 沈学艺; 陈宇峰; 陈德烽; 许笃行; 李政; 刘敏超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空肠黏膜对黏膜吻合和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术后并发症分析 [J], 陈浚江; 卢泳茵; 余杰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GPF)标准[t::术后3 d胰肠吻合口引流液淀粉酶 超过血清值3倍,共分为3级,A级:短暂的胰瘘, 对愈后无影响,不需特殊治疗;B级:有临床意义的 胰瘘.需延长住院时间,经原位引流后可治愈; C级:严重的胰肠吻合口瘘,可出现腹腔内脓肿,导 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 学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方法,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胰瘘是PD术后诸多并发症当中讨论最为深 入的热点之一≯。一是PD是目前开展较为普遍的 大型手术,胰瘘发生情况常见,二是胰瘘发生后如 果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感染、出血和MODS,相关 病死率高达20%~40%:3。,是PD术后早期死亡的 主要原因,因此,PD后胰瘘的发生情况依然是国 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胰瘘的发生率国内资料为5%。25%:4巧:.国 外资料为14.3%~26.7%:引,本组为6.5%。至于胰 瘘发生的原因,资料报道很多,但目前相对一致的 原因有:胰肠吻合方式、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和肝功 能状况、胰腺的质地与胰管扩张程度及其外分泌 功能、胰腺钩突是否全切除等。分析本组胰瘘发生 情况,1998年以前,胰肠吻合采用空肠与胰腺残 端对端吻合,胰瘘发生率为28.1%(9/32),相关病 死率高达78%(7/9)。1998年以后.B组采用胰管 空肠黏膜对端吻合.C组采用彭氏一式套人+捆 绑式吻合,两组胰瘘发生率分别为为5.8%(21/ 363)、3.4%(5/145),分析其中原因,吻合方式的改 进是主要原因,加强手术前后综合治疗是防止胰
A(n=32)
side
(凡=363)
received pancreatic duct
jejunum
mucosa to
C(凡=145)received
simple set of in 1ine and pancreatic anastomosis.Pancreatic criteria,Reslllts The total incidece of
The of
手术后并发症:胰瘘
incidence
pancr昀tic
锄嬲tomosis
iⅡ540 pa6ents
删ⅣG
6stllIa
mer
pa眦rea6coduodenectomy
with
di仃erent
ways
of pancrea6c
Qi球嘣w,肌ⅣG%・go昭,三彤尺u一枷,L,X∽乒增,yAⅣG
PD in 540 patients f-rom Aug 1994 to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ways of pancreatic anastomosis:Patients in GIDup received the simple set of in line, anastomosis,and those in Group those in Group B
c(X2=1.165,P=0.28).cond吣io璐
techniques
were main
ImproVement and
pe如ction
of ways
and skiⅢhl surgical
factor in reducing the
an
incidence“
stren昏hen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as
Dec 2012 was summarized. AⅡ540
objec6ve
To anaIyze the incidence of paJlcreatic
of pancreatic anastomosis,and to discuss山e main
incidence of pancreatic
fistuIa心er
important guamntee to
prevem pancreatic矗stula.
【Key words】Pancreaticoduodenectomy;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Pancreatic fistula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 PD)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胰瘘是其严重 并发症之一。我院1994年8月至2012年12月共 行PD手术540例,按照3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分 组,总结胰瘘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空肠黏膜对端吻合363例为B组;套入加捆绑式胰肠吻合145例为c组,胰瘘的定义参照国际胰瘘研究组
(IsGPF)诊断标准。结果:胰瘘总发生率为6.5%,其中A组为28.1%,B组为5.8%。c组为3.4%;总手术死亡 率为2.0%,A组为21.9%,B组为0.8%,C组为0.7%,在发生胰瘘的病例中,A组主要为C级瘘,B、C组主 要为A、B级瘘,胰瘘发生率A组与B组间差异显著(×z=17.85,P=0.00),A组与C组间差异同样显著 (x2=18.65,P=O.00),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65,P=0.28)。结论:胰肠吻合方式的改进与 完善以及熟练的手术技巧是降低胰瘘发生率的主要因素.加强手术前后综合治疗是防止胰瘘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3002
塞旦医堂盘查垫!!生箜垫鲞箜!!塑
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 胰瘘发生率比较
张秋学
摘要
王铁功
刘汝海李学锋杨冬山
张磊
张执全
李凤山
目的:分析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后胰瘘发生情
况,探讨胰瘘发生的主要原因。方法:总结我院1994年8月至2叭2年12月18年间54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 术后胰瘘的发生情况,按3种不同胰肠吻合方式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单纯套入吻合32例为A组;采用胰管
6stuIa was defined by the intemational research
team(ISGPF)diagnostic
pancreatic 6stula was 6.5%;and that in Gmup A was 28.1%,in Gmup B was 5.8%,and in Gmup C was 3.4%. TotaI surgicaI morta“ty was 2.0%;and that in Gmup A was 21.9%,in Gmup B was 0.8%,in Gmup C was 0.7%. In出e patients with pancreatic fistula,C—class 6stula was the main in Group A,and A—and B—class were the main in eroup B and C.The incidence of pancIeatic fistula was signi6cantly di]瞻rent between Gmup A and Group B
(X2=17.85, P=0.00), di懿rentbetween Gmup B
of pancreatic anastomosis, pancreatic fistula;
and between Gmup A and Group C and Gmup
(x2=18.65,
the
P=0.00);
and was not signi矗cant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共540例,单纯胰肠套入吻 合32例为A组,胰管空肠黏膜对端吻合363例为 B组,套入加捆绑式吻合145例为C组。A组:男23 例,女9例,年龄33~58岁;B组:男226例,女 137例,年龄31—81岁;C组:男113例,女32例, 年龄36。79岁。从出现症状至入院3~28 d。除10 例十二指肠腺癌患者外,其他患者均有不同程度
2结果
本组胰瘘总发生率为6.5%(35/540)。A组胰 瘘发生率28.1%(9/32),其中2例B级瘘,7例C 级瘘;B组胰瘘发生率为5.8%(21/363),其中A 级瘘13例,B级瘘5例,C级瘘3例;C组胰瘘发 生率为3.4%(5/145),其中A级瘘3例,B、C级瘘 各1例。A组与B组间胰瘘发生率差异显著(x2= 17.85,P=0.00);A组与C组间差异同样显著(x2 =18.65,P=0.00);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x2=1.165,P=O.28)。本组手术总死亡率为 2.O%(1l/540),A组为21.9%(7/32),死亡原因分 别为腹腔出血和ARDS各1例,MODS 5例:B组为 0.83%(3/363),因晚期腹腔出血死亡2例,MODS 死亡1例;C组为0.69%(1/145),死亡原因为胰腺 损伤后急症手术,采用保留幽门的PD,结果因血 供问题发生胃肠吻合口瘘导致MODS死亡。
doi:10.3969/j.issml006・5725.2013.18.025 作者单位:06100l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普通外一科
万方数据
塞旦匡堂盘查!鱼!!堡箜!!鲞箜!!塑
3003
的黄疸,总胆红素47~513斗mol/L。合并高血压冠 心病94例,慢性支气管炎17例,糖尿病75例,胆 囊结石14例,抑郁型精神分裂症1例,有2例因 胆道梗阻分别于3个月、5个月前在外院行胆囊十 二指肠吻合和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 1.2手术方式A组:采用空肠与胰腺单纯套人 吻合,套人深度2 cm,胆肠吻合用1号丝线间断吻 合,胃肠采用人工吻合,手术时间210~360 min, 术中出血600~1 500 mL:B组:胰管空肠黏膜用 可吸收线间断吻合,胆肠用可吸收线连续吻合(胆 管直径>1 cm时间断吻合),胃肠用吻合器吻合, 手术时间240~450 min.术中出血200~1 600 mL,其中21例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部分切除, 2例联合左半肝切除:C组:胰腺残端游离3~4 cm,套人深度约3 cm,空肠黏膜与胰腺残端用普迪 思线间断吻合,空肠残端与胰体部用4号丝线间 断缝合,7号丝线距胰腺残端2 cm处进行捆绑,松 紧度以肠壁凹陷1~2 mm为限,当胰腺残端肥大 套入困难时,将其上下缘楔形切除.创面用普迪思 线连续锁边缝合.并在上下缘将捆绑线与锁边线 缝合固定两针,以免捆绑线向胰腺残端滑脱,胆肠 与胃肠吻合同B组,手术时间240~420 min,术中 出血200~1 400 mL.其中4例门静脉或肠系膜上 静脉部分切除。另外,A、B组均在胰管内放人支撑 管.置人输入襻肠管内,不引出体外,C组对胰管细 小或寻找胰管困难者不放置支撑管。消化道重建 三组均按胰、胆、胃(结肠前)顺序吻合。 1.3术后处理根据患者的年龄、营养状况适当 给予静脉营养.持续7—10 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和抑酸药物5—7 d,保肝药和白蛋白灵活选用, 生长抑素仅用于发生胰瘘的病例,不做为常规预 防用药,严密观察腹腔引流物的量和性质.检测淀 粉酶含量,对出现胰瘘的病例进行分级。 1.4术后病理A组32例中.胰头导管腺癌13 例,胰头部慢性炎症l例,胆管远端腺癌9例,十 二指肠乳头腺癌8例,十二指肠癌l例。B组363 例中,胰头部导管腺癌213例.囊腺癌3例,囊实 性假乳头状瘤2例,慢性炎症伴不典型增生4例. 胆管远端腺癌76例,黏液腺癌3例.十二指肠乳 头部腺癌53例,十二指肠乳头结节样不典型增生 1例,十二指肠癌7例。C组145例中,胰头导管腺 癌98例,慢性炎症伴不典型增生2例,胆管远端 腺癌19例.胆管硬化性腺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 部腺癌17例,十二指肠癌4例,胰腺外伤3例。 1.5 胰瘘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胰瘘研究组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