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5-2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2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 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2、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正确理解科技教育与政治、经济的辩证关系。

3、联系实际,青年学生应积极响应“科教兴国”的伟大号召,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掌握本领,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课堂导入:从“不同时期能否读得起书”的讨论中切入。

【学习新课】
一.社会主义教育的兴办
教师:现在请大家看书,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为什么要对旧有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学生:旧社会的教育是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服务的,新中国是人民大众的政权,相应的这一时期的文化也应该服务于广大的人民群众
教师:很好,在这种情况下,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中就明确指出新中国的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并根据这一方针,开始了文教领域的改革
1.改革旧教育:
1)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

收回教育主权。

2)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新中国教育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内容),提高教育水平,建立人民教育。

3).意义:顺利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教师:为更进一步促进新教育的发展,国家又作处了哪些努力,请大家看书归纳
2.制定人民教育方针
A、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人民教育的指导方针)作用:此方针是新中国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根本的指导作用。

B、刘少奇倡导“两种教育制度”。

(全日制的学校和半工半读的学校)
作用: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

C作用:为中国普及教育、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可贵的指导。

3.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奠定了共和国教育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国家经济建设的新生骨干力量。

二.“文化的大革命”中的“教育革命”(“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
1、表现;
(1)“文化大革命”爆发后,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运动。

使中国基础教育受到巨大冲击。

红卫兵运动持续两年多,终于闹得革命领袖也头疼起来。

尽管他们此前一再呼吁“复课闹革命”,震荡和混乱却无法制止。

到1968年暑期、大学仍不招生,工厂仍不招工,六六、六七、六八3届高中毕业生共400多万人呆在城里无事可做,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但领袖的号召力仍然无限。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

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

此后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

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

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

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
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此后,全国知青上山下乡的高潮出现。

这里有个背景:1968年11月,那时1968届毕业生快毕业了,加上1966年、1967年的许多未安排的毕业生,怎么安排,当时中央就此作了个通知。

其中提到了四个“面向”: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

那时出现这种情况涉及到对教育的“两个估计”,说17年的教育受资产阶级影响,大学受的教育都是修正主义,因此,修正主义的受教育者必须到农村去改造,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上山下乡的初衷被扭曲(2)“文革”中的“教育革命”。

(改革学校领导体制、教学体制和高校招生体制)
2、影响:
“文革”十年,教育受严重破坏,濒临崩溃。

“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急剧增加,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1、背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教育界经过拨乱反正,平反大批冤假错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政治上获得了新生。

2、过程
(1)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

“三个面向”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1983年,邓小平提出)
(2)“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战略思想)-----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A、原因: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②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在于培养人才;
③教育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基地。

B 、内容:
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

C、意义:
“科教兴国”战略以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为理论基础,是党中央治国方略的集中体现,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宏伟化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3)依法治教:
颁行了《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到20世纪90年代,初步建立起中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

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4)新时期的教育成就:
A“两基”工程
B中等,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发展,普通教育结构进一步优化
C成人教育成绩显著
D高等教育体系形成
【小结】
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儒家思想发展到“理学”和“心学”,一方面反映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儒学,也有一种自我调节、适应时代的本能,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衰落,不断发展完善和走向极端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