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2粤教版必修1
(完整)粤教版高中物理教材目录(详细版)
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一节认识运动参考系质点第二节时间位移时间与时刻路程与位移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打点计时器数字计时器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落体运动的思考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猜想与验证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第三节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两个有用的推论第四节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认识形变弹性与弹性限度探究弹力力的图示第二节研究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研究静摩擦力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共点力力的等效力的替代寻找等效力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合力的计算分力的计算第五节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第六节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本章复习与测试*第四章力与运动第一节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与牛顿第一定律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牛顿第一定律第二节影响加速度的因素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的关系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第三节探究物体运动与受力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定量关系实验数据的图像表示第四节牛顿第二定律数字化实验的过程及结果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及其数学表示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六节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超重和失重的解释完全失重现象第七节力学单位单位制的意义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本章复习与测试必修二*第一章抛体运动第一节什么是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速度方向抛体做直线或曲线运动的条件第二节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分运动与合运动运动的独立性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第三节竖直方向的抛体运动竖直下抛运动竖直上抛运动第四节平抛物体的运动平抛运动的分解平抛运动的规律第五节斜抛物体的运动斜抛运动的分解斜抛运动的规律射程与射高弹道曲线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圆周运动第一节匀速圆周运动认识圆周运动如何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快慢第二节向心力感受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生活中的向心力第三节离心现象及其应用离心现象离心现象的运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一节万有引力定律天体究竟做怎样的运动苹果落地的思考: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第二节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计算天体的质量理论的威力:预测未知天体理想与现实: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第三节飞向太空飞向太空的桥梁——火箭梦想成真——遨游太空探索宇宙奥秘的先锋——空间探测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第一节功怎样才算做了功如何计算功功有正、负之分吗?第二节动能势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第三节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第四节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与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论推导第五节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第六节能量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各种各样的能量能量之间的转化能量守恒定律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第七节功率如何描述物体做工的快慢怎么计算功率功率与能量第八节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源及其分类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未来的能源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经典力学与物理学的革命第一节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经典力学的伟大成就经典力学的极限性和适用范围第二节经典时空观与相对论时空观经典时空观相对论时空观第三节量子化现象黑体辐射:能量子假说的提出光子说:对光电效应的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本性揭示原子光谱:原子能量的不连续第四节物理学——人类文明进步的阶物理学与自然科学——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物理学与现代技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1*第一章电场第一节认识电场起点方式的实验探究电荷守恒定律第二节探究静电力点电荷库仑定律第三节电场强度电场电场的描述怎样“看见”电场第四节电势和电势差电势差电势等势面第五节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探究场强与电势差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第六节示波器的奥秘带电离子的加速带电离子的偏转示波器探秘第七节了解电容器识别电容器电容器的充放电电容器的电容决定电容的因素第八节静电与新技术锁住黑烟防止静电危害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电路第一节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电阻定律的实验探究电阻率第二节对电阻的进一步研究导体的伏安特性电阻的串联电阻的并联第三节研究闭合电路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第四节认识多用电表多用电表的原理学会使用多用电表第五节电功率电功和电功率焦耳定律和热功率闭合电路中的功率第六节走进门电路与门电路或门电路非门电路门电路的实验探究第七节了解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概述集成电路的分类集成电路的前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磁场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磁象无处不在的磁场地磁场磁性材料第二节认识磁场磁场初探磁场有方向吗图示磁场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第三节探究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安培力的大小磁通量第四节安培力的应用直流电动机磁电式电表第五节研究洛伦兹力洛伦兹力的方向洛伦兹力的大小第六节洛伦兹力与现代技术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本章复习与测试本册复习与测试,选修3-2*第一章电磁感应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第二节研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第三节探究感应电流的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右手定则第四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影响感应电动势大小的因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另一种表述第五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一)法拉第电机电磁感应中的电路第六节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二)电磁流量计电磁感应中的能量第七节自感现象及其应用自感现象自感系数日光灯第八节涡流现象及其应用涡流现象电磁灶与涡流加热涡流制动与涡流探测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交变电流第一节认识变交电流观察交变电流的图象交变电流的产生第二节交变电流的描述用函数表达式描述交变电流用图象描述交变电流第三节表征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交变电流的周期和频率交变电流的峰值和有效值第四节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认识电感器电感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低频扼流圈和高频扼流圈第五节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作用电容器仅让交变电流通过电容器对交变电流的阻碍作用隔直电容器和高频旁路电容器第六节变压器认识变压器探究变压器的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第七节远距离输电从发电站到用户的输电线路为什么要用高压输电直流输电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传感器第一节认识传感器什么是传感器传感器的分类第二节探究传感器的原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光电传感器原理第三节传感器的应用生活中的传感器农业生产中的传感器工业生场中的传感器飞向太空的传感器第四节用传感器制作自控装置第五节用传感器测磁感应强度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3*第一章分子动理论第一节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大小阿伏伽德罗常数第二节测量分子的大小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第三节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布朗运动第四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第五节物体的内能分子的动能温度分子势能物体的内能第六节气体分子运动的统计规律分子沿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相等分子速率按一定的规律分布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一节晶体的宏观特征单晶体多晶体非晶体第二节晶体的微观结构第三节固体新材料新材料的基本特征新材料的未来第四节液体的性质液晶液体分子的排列液体分子的热运动液晶长丝状液晶螺旋状液晶第五节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的表面现象液体的表面张力及其微观解释第六节气体状态量体积温度压强第七节气体实验定律(Ⅰ)玻意耳定律第八节气体实验定律(Ⅱ)查理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对气体实验定律的微观解释第九节饱和蒸汽空气的湿度饱和蒸汽饱和气压空气的湿度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一节内能功热量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运用举例第三节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第四节热力学第二定律热传导的方向性机械能和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实质熵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能源与环境温室效应酸雨能量降退与节约能源第六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本章复习与测试选修3-4*第一章机械振动第一节初识简谐运动弹簧振子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第二节简谐运动的力和能量特征简谐运动的力的特征简谐运动的能量的特征第三节简谐运动的公式描述第四节探究单摆的振动周期单摆振动周期的实验探究第五节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第六节受迫振动共振受迫振动共振共振的利用和防止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机械波第一节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认识机械波机械波的产生机械波的传播纵波与横波第二节机械波的图象描述波的图象描述波的特征的物理量第三节惠更斯原理及其应用惠更斯原理波的反射波的折射第四节波的干涉与衍射波的干涉波的衍射第五节多普勒效应认识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的成因多普勒效应的运用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电磁振荡与电磁波第一节电磁振荡电磁振荡电路的演变与构成电磁振荡过程中电场能和磁场能的转化电磁振荡的周期和频率第二节电磁场与电磁波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础思想电磁波的产生及其特点电磁场的物质性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意义第三节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模仿赫兹实验电磁波的发射电磁波的传播无线电波的接收第四节电磁波谱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谱第五节电磁波的应用无线电广播与电视移动通信电磁波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光第一节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探究折射角与光速的关系折射率第二节测定介质的折射率测量折射率第三节认识光的全反射现象光的全反射光导纤维的结构与应用第四节光的干涉双缝干涉现象光产生干涉的条件第五节用双缝干涉实验测定光的波长第六节光的衍射和偏振光的衍射光的偏振第七节激光激光激光的特性激光的应用全息照相用激光观察全息照片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五章相对论第一节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狭义相对论的诞生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同时”的相对性第二节时空相对性时间间隔的相对性空间距离的相对性相对论的时空观第三节质能方程与相对论速度合成相对论质量质能方程相对论的速度合成定理第四节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基本原理广义相对论的主要结论第五节宇宙学简介人类对宇宙演化的认识宇宙学的新进展本章复习与检测选修3-5*第一章碰撞与动量守恒第一节物体的碰撞历史上对碰撞问题的研究生活中的各种碰撞现象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第二节动量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及其改变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 第四节反冲运动第五节自然界中的守恒定律守恒与不变守恒与对称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二章波粒二象性第一节光电效应光电效应与光电流光电流的变化极限频率遏止电压电磁理论解释的困难第二节光子能量量子假说光子假说光电效应方程对光电效应的解释第三节康普顿效应及其解释第四节光的波粒二象性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概率波第五节德布罗意波德布罗意波假说电子衍射电子云不确定关系本章复习与检测*第三章原子结构之谜第一节敲开原子的大门探索阴极射线电子的发现第二节原子的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提出第三节氢原子光谱巴耳末系氢原子光谱的其他线系原子光谱第四节原子的能级结构能及结构猜想氢原子的能级本章复习与检测*第四章原子核第一节走进原子核放射性的发现原子核的组成第二节核衰变与核反应方程原子核的衰变核反应方程半衰期第三节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放射性的危害及防护第四节核力与结合能核力及其性质重核与轻核结合能第五节裂变和聚变核裂变链式反应受控热核反应第六节核能利用反应堆核电站核能利用第七节小粒子与大宇宙从小粒子到大宇宙——空间跨度从粒子寿命到宇宙年龄——时间跨度本章复习与检测。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1 粤教版必修1.doc.doc
s2-2/10t s-⨯/s mmA B C D E F 0 1.9 7.7 17.3 30.7 48.00 2 4 6 8 10 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1 粤教版必修1新课教学1、用图象法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① 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的纸带如下,同学们也可用自己的纸带。
大家已经学会如何从指带上提取物体的运动信息,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提取纸带上的信(注意:上图中的数据为两个相邻点之间的位移。
) ②[学生活动]信息处理:采集数据填入表格说明:表格中的时间t 和位移S 均是从A 点开始计算。
③[学生活动]数据处理:图象法探究规律首先,作自由落体运动的s-t 图象,看看位移s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
(在坐标纸上做s-t 图象)(教师对学生作图的情况进行讲评。
)结论:s 不与t 成正比,即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思考]:观察图形,根据数学函数图象的知识,s 和t 可能是什么关系? 可能是二次也可能是三次或者更高次关系,我们可从最简单的关系入手。
假设s 与t 成二次关系,仍然从图象入手。
作自由落体运动的s-t 2图象。
(在坐标纸上做s-t 图象)t / t 2/ 0 02 41.9 4 167.7 6 3617.3 8 64 30.7 1010048.00 (×10-2s)(×10-4s 2) S /mm A B C D E Fs410-结论:S ∝t 2,即S=kt 2。
[猜想]: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吗?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验证[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当 时, 比较S=kt 2和 发现,k= 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3、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 由纸带数据计算加速度:(教师先用一组数据计算,学生分组再用其它的数据计算)2012S v t at =+00v =212S at =212S at =12a322524224810/9.6/10010s a m s m s t --⨯⨯===⨯3224242230.710/9.6/6410s a m s m s t --⨯⨯===⨯3223242217.310/9.6/3610s a m s m s t --⨯⨯===⨯322224227.710/9.6/1610s a m s m st --⨯⨯===⨯由计算可知, 。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1 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粤教版必修1
明确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学史。2.知道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1.学习伽利略的科学方法。2.培养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学习物理学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科学家们对知识敢于质疑的勇气。2.学习科学家们科学研究的执著精神。3.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二、落体运动的思考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由这一观点出发,可以得出如下两个结论:
结论一:如果把石头和树叶困在一起,其所受的重力一定比期中任一物体大,其下落速度也应该比期中任一物体下落速度快。
结论二:如果把石头和树叶困在一起,独自下落较慢的树叶就会拖慢独自下落较快的石头,最终其下落速度应该比石头的下落速度慢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关于伽利略的资料收集非常细致,下面再说说亚里士多德吧。
学生可能的回答:①作为一位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令人震惊。他至少撰写了170种著作,其中流传下来的有47种。他的科学著作,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学每个学科几乎都做出了贡献。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②亚里士多德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上古及中古时期,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叙利亚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德语和英语。随着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断被发现,中世纪出现了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新时代,学者们以此作为求得各方面真知识的基础。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 粤教版必修1
生: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师:如何得出这个结论?
生:根据实验得到的纸带,我猜想它是匀加速运动。于是我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来验证纸带,结果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个结论我们要牢记。
难点: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课型□讲授□ຫໍສະໝຸດ 题□复习□讨论□其它教学内容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引入:
教师在课前需要设计制作好“测反应时间尺”(在一约50cm长的尺有刻度的一面标上自由下落对应长度所用的时间)
二、自由落体运动
师:物体若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由静止下落,它的受力情况有什么特点?生:没有空气阻力,则物体只受重力。
(3)讨论与交流
雨滴下落的高度大约是1.5km,比花盆高得多,如果它作自由落体运动,计算它落地时的速度?思考,为什么下落高度比花盆高得多的雨滴却不会对人造成伤害?
总结提升
学生思考完成
因材施教:
教学后记:
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明确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3掌握如何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出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能够运用自由落体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2.会利用实验数据分析并能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3.善于进行观察,并能独立思考或与别人进行讨论、交流。
(2)思考:生活当中,高空坠物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那么高空坠物究竟有多大的危害呢?
例1:一花盆从5楼的高度由静止开始坠下,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问:果核坠落到地面时的速度为多大?(每层楼高3米,g取9.8m/s²)
高中物理·必修1(粤教版)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测试 第一、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含解析】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A级抓基础1.一枚铁钉和一团棉花同时从同一高处下落,总是铁钉先落地,这是因为()A.铁钉比棉花团重B.棉花团受到的空气阻力不能忽略C.铁钉不受空气阻力D.铁钉的加速度比棉花团的小解析:铁钉所受阻力相对于其重力可忽略;棉花团所受阻力相对于其重力不能忽略,铁钉的加速度大于棉花团的加速度,故B项正确.答案:B2.关于重力加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的快慢B.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C.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D.轻重不同的物体的重力加速度不同解析: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因此重力加速度表示自由下落的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C正确;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而不是加速度,A错误;速度变化的大小与时间之比才是加速度,B错误;在同一地点所有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都相同,D错误.答案:C3.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重力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产生自由落体的条件是:初速度为零,只受重力作用.其运动性质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只要从同一高度同时开始运动,它们就一定同时落地.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答案:C4.人从发现情况到采取相应行动经过的时间叫反应时间,甲、乙两同学做测定反应时间的小实验,甲同学的两个手指捏住直尺的上端,乙同学用一只手在直尺下部做握住直尺的准备,但手没有碰到直尺.当乙同学看到甲同学放手后,立即捏住直尺,发现直尺下降了0.45 m ,若取g =10 m/s 2,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是( )A .0.5 秒B .0.45 秒C .0.3 秒D .无法判断解析:直尺被释放后做自由落体运动,由s =12gt 2可得: t =2s g =2×0.4510s =0.3 s .故C 正确. 答案:C5.(多选)如图所示,能反映自由落体运动的是( )解析: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v t =g ·t 及s =12gt 2可知,选项C 、D 正确. 答案:CD6.一物体从H 高处自由下落,经时间t 落地,则当它下落t 2时,离地的高度为 ( ) A.H 2B.H 4C.3H 4D.3H 2解析:根据s =12gt 2,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所以下落t 2时,下落高度为H 4,离地高度为3H 4. 答案:CB 级 提能力7.(多选)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竖直方向的位移只要满足s 1∶s 2∶s 3∶…=1∶4∶9∶…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2 s 内的路程之比为1∶3∶5D .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 s 末的速度之比为1∶3∶5解析: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竖直向下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自由落体运动服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所有规律,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并不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故C 正确,D 错.答案:AC8.(多选)物体从离地面45 m 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g 取10 m/s 2),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物体运动3 s 后落地B .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 m/sC .物体在落地前最后1 s 内的位移为15 mD .物体在整个下落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0 m/s解析:由s =12gt 2可得t = 2s g = 2×4510s =3 s ,故A 对.落地速度v t =gt =30 m/s ,B 对.前2 s 内的位移s 1=12gt 21=20 m ,故最后1 s 内的位移s 2=s -s 1=25 m ,C 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s t =453m/s =15 m/s ,D 错. 答案:AB9.(多选)在空中某处相隔Δt 时间释放甲、乙两个物体,两个物体都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乙为参考系,甲做加速运动B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差恒定不变C .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D .甲相对乙做匀速运动,甲、乙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解析:设某时刻乙运动了t 时间,则甲运动了(Δt +t )时间,此时v 甲=g (Δt +t ),v 乙=gt ,甲相对于乙的速度为Δv =v 甲-v 乙=g Δt ,恒定不变,甲、乙之间的距离为s =12g (Δt +t )2-12gt 2,化简得s =12g (Δt )2+g Δt ·t ,所以甲、乙之间的距离随时间均匀增大.故选项B 、D 正确. 答案:BD10.在离地面7.2 m 处,手提2.2 m 长的绳子的上端如图所示,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大小可忽略,g =10 m/s 2),求:(1)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2)B 球落地时A 球的速度多大?解析:(1)设B 球落地所需时间为t 1,因为s 1=12gt 21, 所以t 1= 2s 1g = 2×(7.2-2.2)10 s =1 s. 设A 球落地时间为t 2,由s 2=12gt 2得t 2= 2s 2g = 2×7.210s =1.2 s , 所以两小球落地的时间差为Δt =t 2-t 1=0.2 s.(2)当B 球落地时,A 球的速度与B 球的速度相等. 即v A =v B =gt 1=10×1 m/s =10 m/s.答案:(1)0.2 s (2)10 m/s本节→自由落体运动→⎩⎪⎨⎪⎧v t=gt h =12gt2。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微型专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学案 粤教版必修1
微型专题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一、选择题1.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 末的速度为4m/s ,则物体在第2s 内的位移是( )A .6mB .8mC .4mD .1.6m 答案 A解析 方法一 基本公式法:根据速度时间公式v t =at ,得a =v 1t =41m/s 2=4 m/s 2.第1s 末的速度等于第2 s 初的速度,所以物体在第2 s 内的位移s 2=v 1t +12at 2=4×1 m+12×4×12m=6m ,故选A.方法二 比例法:由s =v 0+v t2·t 得第1s 内的位移s 1=0+42×1m=2m.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关系可得,第1s 内与第2s 内的位移之比为s 1∶s 2=1∶3,则s 2=3s 1=6m ,A 正确.2.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4m/s ,则物体经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 )A .2m/sB .22m/sC.2m/sD.22m/s 答案 B解析 从顶端到底端v t 2=2as 从顶端到中点22s v =2a ·s2得:2s v =v t 22=22m/s ,选项B 正确.3.(多选)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 内通过的位移是3m ,则( ) A .第3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B .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 2C .前3s 内的位移是6mD .3s 末的速度是3.6m/s 答案 ABD解析 第3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s t =31m/s =3 m/s ,故A 正确;设加速度大小为a ,则有s =12at 32-12at 22,得:a =2s t 32-t 22=69-4m/s 2=1.2 m/s 2,故B 正确;前3s 内位移为:s 3=12at 32=12×1.2×9m=5.4m ,故C 错误;3s 末的速度是:v 3=at 3=3.6m/s ,故D 正确.4.(2019·辛集中学月考)中国首架空客A380大型客机在最大重量的状态下起飞需要滑跑的距离约为3000m ,着陆距离大约为2000m .设起飞滑跑和着陆时都是匀变速运动,起飞时速度是着陆速度的1.5倍,则起飞滑跑时间和着陆滑跑时间之比是( ) A .3∶2B.1∶1C.1∶2D.2∶1 答案 B解析 设着陆速度为v ,则起飞速度v 0=1.5v 起飞滑跑时间t 1=s 1v 02=2s 1v 0=60001.5v =4000v着陆滑跑时间t 2=s 2v 2=2s 2v =4000v故t 1∶t 2=1∶1.5.(多选)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LtB .物体在t 2时的瞬时速度是2LtC .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2L tD .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2t2答案 ACD解析 全程的平均速度v =L t ,A 正确;t 2时,物体的瞬时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Lt,B 错误;若末速度为v ,则v =v +02=L t ,所以v =2L t,设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 中,由v t 2-v 02=2as ,对前半程有v 中2-0=2a L 2,对后半程有v 2-v 中2=2a L 2,联立可得:v 中=22v =2L t,C 正确;设物体加速度为a ,到达中间位置用时t ′,则L =12at 2,L 2=12at ′2,所以t ′=2t 2,D 正确.6.火车的速度为8m/s ,关闭发动机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前进70 m 时速度减为6 m/s.若再经过40s ,火车又前进的距离为( ) A .80mB .90mC .120mD .160m 答案 B解析 设火车的加速度为a ,根据v t 2-v 02=2as ,解得:a =v t 2-v 022s =36-642×70m/s 2=-0.2 m/s 2,从6m/s 到停止所需要的时间为t =0-v t a =0-6-0.2s =30s ,故再经过40s 火车前进的距离实际为火车30s 前进的距离,即s ′=v t +02t =6+02×30m=90m ,故选B.7.(多选)(2019·唐山一中月考)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看到前方有情况发生立即刹车,经5s 停车,在停车前的最后1s 内行驶的距离是2m ,若汽车刹车后做的是匀减速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2m/s 2B .汽车刹车后共滑行了50mC .汽车刹车时的速度大小为10m/sD .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 答案 BD解析 利用逆向思维法,在最后1s 内s =12at 2得a =2s t2=4m/s 2.汽车刹车的总位移s 总=12at 总2=12×4×52m =50m.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v =s 总t 总=505m/s =10 m/s故选项B 、D 正确.8.(多选)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答案 BC解析 A 、B 选项中的左图表明0~3s 内物体做匀速运动,位移正比于时间,加速度为零,3~5s 内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Δv Δt =2m/s 2,A 错,B 对;C 、D 选项中左图0~3s内位移不变,表示物体静止(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3~5s 内位移与时间成正比,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v =ΔsΔt=2m/s ,a =0,C 对,D 错.9.(多选)如图1所示,水平地面上固定有两块木板AB 、BC ,两块木板紧挨在一起,木板AB 的长度是BC 的3倍.一颗子弹(可看成质点)以初速度v 0从A 端水平射入木板,并恰能从C 端射出,经历的时间为t ,子弹在木板中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减速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A .子弹到B 点的速度为v 04B .子弹到B 点的速度为v 02C .子弹从A 到B 的时间为t 4D .子弹从A 到B 的时间为t2答案 BD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推论,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过程可以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过程.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过程,第一个时间T 和第二个时间T 内的位移之比为1∶3,据此可知子弹从A 到B 的时间等于从B 到C 的时间,所以子弹从A 到B 的时间为t2,子弹到B 点的速度等于从A 到C 的平均速度,即v 02,故选项B 、D 正确. 10.一小球沿斜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并依次通过A 、B 、C 三点,已知AB =6m ,BC =10m ,小球通过AB 、BC 所用的时间均为2s ,则小球经过A 、B 、C 三点时的速度分别为( ) A .2 m/s,3 m/s,4 m/s B .2 m/s,4 m/s,6 m/s C .3 m/s,4 m/s,5 m/s D .3 m/s,5 m/s,7 m/s答案 B解析 BC -AB =aT 2,a =44m/s 2=1 m/s 2v B =AB +BC 2T=6+102×2m/s =4 m/s 由v B =v A +aT ,得v A =v B -aT =(4-1×2) m/s =2 m/s ,v C =v B +aT =(4+1×2) m/s=6 m/s ,B 正确.11.(多选)如图2所示,在一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从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8s 内经过相距80m 的A 、B 两点,已知汽车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15m/s ,则( )图2A .汽车经过A 点时的速度为5m/sB .A 点与O 点间的距离为20mC .汽车从O 点到A 点需要的时间为5sD .汽车从O 点到B 点的平均速度为7.5m/s 答案 AD解析 汽车从A 点到B 点的平均速度v =s AB t =808m/s =10 m/s ,而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有v =v A +v B2,即v A =2v -v B =2×10m/s-15 m/s =5m/s ,选项A 正确;由速度位移公式得汽车的加速度a =v B 2-v A 22s AB =(15m/s )2-(5m/s )22×80m=1.25m/s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 A2=2as OA ,解得s OA =10m ,选项B 错误;由v A =at ′解得汽车从O 点到A 点需要的时间t ′=4s ,选项C 错误;汽车从O 点到B 点的平均速度v ′=v B 2=152m/s =7.5 m/s ,选项D 正确.二、非选择题12.(2019·扬州中学月考)一辆汽车(可视为质点)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有一排与公路平行的电线杆,相邻电线杆间的间距均为50m ,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为5m/s ,若汽车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10s 末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试求: (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3)汽车在第3根电线杆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 答案 (1)1m/s 2(2)25 m/s (3)10s解析 (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 =v 0t +12at 2代入汽车在t 3=10s 内的位移:s 13=50×2m=100m 解得:a =1m/s 2(2)第1根和第7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s 17=50×6m=300m 根据v 72-v 02=2as 17可得:v 7=v 02+2as 17=25m/s(3)汽车从第1根电线杆到第7根电线杆的时间是:t 7=v 7-v 0a =25-51s =20s 汽车在第3根电线杆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Δt =t 7-t 3=20s -10s =10s. 13.如图3甲为一航拍飞机,操作员启动上升按钮,航拍飞机从地面上的O 点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8s 到达离O 点高为48m 处的A 点时,操作员调节螺旋桨转速,改变升力大小,使得航拍飞机继续匀速上升,经4s 运动到B 点,如图乙所示,求: (1)航拍飞机匀加速运动阶段的加速度大小a 和A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v A ; (2)航拍飞机从O 点到B 点的平均速度大小v .图3答案 (1)1.5m/s 212 m/s (2)8m/s解析 (1)航拍飞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s 1=12at 12,解得a =1.5m/s 2,则v A =at 1=12 m/s. (2)匀速运动阶段:s AB =v A t =48m , 总位移:s =s 1+s AB =96m , 飞机在OB 段的平均速度v =s t =9612m/s =8 m/s.。
2020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2.1探究自由落体运动word学案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主编人:高级中学李顺昌审核人:吴川广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课前自主预习物体仅在作用下,从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自由落体运动定义为: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答案:重力;静止。
2.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1)物体只受到作用;(2)物体从开始下落。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
在现实生活中,若从静止下落的物体受到的重力远小于它受到的空气阻力时,可以近似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解析:对自由落体运动定义的理解,关键是两点:其一,物体只受重力,若物体下落时有空气阻力,那就不叫自由落体运动;其二,从静止开始下落,如果有一定的初速度,也不能叫自由落体运动.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答案:重力;静止。
3.在一玻璃管中放中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迅速倒置玻璃管,可以看到,玻璃球先于羽毛达到底端,这主要是因为()A.它们的重量不同B.它们的密度不同C.它们的材料不同D.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解析: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只是空气阻力的作用,与质量、密度、材料等无关。
答案:D4.在一高塔顶端释放大小相同的实心铁球和实心铅球,与此有关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它们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同②它们的加速度相同③它们落地的速度不同④它们下落的时间相同A.①③B.②④C.②D.③解析:因为空气阻力远小于实心铁球和实心铅球的重力,空气阻力可忽略,两物体都可看着只受到重力作用,因而他们下落的快慢程度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B课堂互动探究知识点1 落体运动的思考问题:物体下落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呢?猜想: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也可能与物体受到的空气的阻力有关。
新知探究:实验探究1:比萨斜塔上的物体落地实验(探究物体下落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关系)2000多年前, 古希腊有个名叫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家曾经讲过:“物体越重, 下落越快。
”这就是说较重的物体先落地, 较轻的物体后落地。
当时在欧洲人的心目中, 除了上帝只有亚里士多德的话绝对正确。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3 从自由落体运动到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练习课教案 粤教版必修1
(2)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三、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B
A
BD
C
B
D
B
AD
11.解:运动员跳伞表演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降落伞打开前和打开后
(1)由公式v 2-v =2as可得
第一阶段:v2=2gh1①
第二阶段:v2-vm2=2ah2②
四、释疑解难
教师引导
学生回顾
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
公布答案,
释疑解难。
因材施教:
教学后记:
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动
明确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2.掌握速度公式的推导,并能够应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3.能识别不同形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过程与方法:1.会根据现象进行合理假设与猜想的探究方法。2.会利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能归纳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3.善于进行观察,并能独立思考或与别人进行讨论、交流。
4.物体以初速度为20 m/s,加速度大小为2 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0 s内的位移为()
A.100 mB.50 mC.200 mD.20 m
5.(双选)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乙比甲运动得快B.2 s时甲乙速度相等
C.物体第2秒末的速度为8 m/sD.物体第2秒内的位移为10 m
11.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飞机离地面224 m时,运动员离开飞机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12.5 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取g=10 m/s2.求:
粤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必修1 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公式3.能够识别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4. 能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v0+at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与方法:从生活中的事例,忽略次要因素,经抽象得到物理模型是物理研究的一般方法,学生要能够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自然界不是理想的。
需要忽略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
教学重点及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知识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基本的特征:整个运动过程_________不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____线(_______函数的图像),在图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位移。
学习过程: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______________,变形t=____________,某时刻的瞬时速度vt=________________。
例题:某自行车运动员从起点出发,经过7s达到最高速度14m/s,求该运动员的加速度(假设这段时间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课堂练习:汽车正以72km/h的速度前进,遇到障碍,紧急刹车,加速度大小为5m/s2,需要多长时间汽车才能够停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例题:某物体的初速度为3m/s,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画出它的v-t图像,并在图像中求出前三秒的位移可见,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曲线与时间轴围成的区域一般情况下为梯形,该梯形的_______代表运动的位移。
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平均速度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公式求出上面例题中第4s初到第7s末的位移。
课堂练习:某物体的初速度为3 m/s,以-1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画出它的v-t 图像,并在图像中求出前三秒的位移,前5s的位移以及第5s初到第6s末的位移。
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2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2粤教版必修1教学过程:【大胆猜想】由教材图2-2-1所得到的纸带可知,物体做的自由落体运动时,其运动速度在逐渐增大(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在增加),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s ∆大致相等(3.8mm 或3.9mm ),又因为它只受到重力作用,于是可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科学推理】方法一:面积法求位移: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来表示,如下图:12t s v t =,而t v at =,所以212s at = 方法二:数学推导:因为初速度00v =,0t v v at =+=at ①,12t s v v t ==②,由①②得,212s at = 另一重要的公式(00v =):2t s v t=【科学验证】怎样验证上面的猜想呢?方法一: O通过以上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212s at =可知,设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则12a k =,是一个常数,即可表示为:2s kt =。
如果我们求得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那么就可以求得加速度的大小,从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通过研究纸带上每一个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可以发现位移和时间的平方是成正比关系的,所以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进而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从而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方法二:(00v =):2t s v t= 教材图2-2-1所得到的纸带所示的B 、C 、D 、E 、F 所有的位移以及所对应的时间,就可以由上式求得经过该点时的瞬间速度。
通过求得的各点的瞬时速度可知,速度的增加量是均匀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可知,就可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上一节的牛顿管的实验中,我们知道:在真空中,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各物体由静止下落时快慢相同,这说明了它们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1 粤教版必修1
第2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新课教学1、用图象法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① 实验记录自由落体运动轨迹的纸带如下,同学们也可用自己的纸带。
大家已经学会如何从指带上提取物体的运动信息,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提取纸带上的信(注意:上图中的数据为两个相邻点之间的位移。
)②[学生活动]信息处理:采集数据填入表格说明:表格中的时间t 和位移S 均是从A 点开始计算。
③[学生活动]数据处理:图象法探究规律首先,作自由落体运动的s-t 图象,看看位移s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
(在坐标纸上做s-t(教师对学生作图的情况进行讲评。
)结论:s 不与t 成正比,即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思考]:观察图形,根据数学函数图象的知识,s 和t 可能是什么关系? 可能是二次也可能是三次或者更高次关系,我们可从最简单的关系入手。
假设s 与t 成二次关系,仍然从图象入手。
作自由落体运动的s-t 2图象。
(在坐标纸上做s-t 图象)s2-2/10t s-⨯/s mmA B C D E F 0 1.9 7.7 17.3 30.7 48.00 2 4 6 8 10结论:S ∝t 2,即S=kt 2。
[猜想]: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吗? 2、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的验证[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当 时, 比较S=kt 2和 发现,k= 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3、自由落体的加速度g 由纸带数据计算加速度:(教师先用一组数据计算,学生分组再用其它的数据计算)t / t 2/ 0 02 41.9 4 167.7 6 3617.3 8 64 30.7 1010048.00 (×10-2s)(×10-4s 2) S /mm A B C D E Fs410-2012S v t at =+00v =212S at =212S at =12a322524224810/9.6/10010s a m s m s t --⨯⨯===⨯3224242230.710/9.6/6410s a m s m s t --⨯⨯===⨯3223242217.310/9.6/3610s a m s m s t --⨯⨯===⨯322224227.710/9.6/1610s a m s m st --⨯⨯===⨯由计算可知, 。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第二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3 粤教版必修1
第2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本节教材分析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知道重力加速度g随纬度和高度变化的情况。
3、灵活运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体会提出假设、推理验证、得出结论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2、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并能利用图象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2、通过对高空抛物的计算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教学重点1、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2、引导学生将图象结论和公式推导结论联系起来。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1、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根据图象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
2、如何将图象结论和公式结论联系起来。
教学建议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种具体情形。
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也学习了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对本课的学习,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建议教师上课时先复习回顾旧知识,找出新、旧知识的联系点,恰当运用上节课的知识来得出本节课的结论和规律。
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复习、引入回顾上节课的知识要点:1、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2、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1)只在重力作用下;(2)初速度为零。
3、自由落体运动轨迹的记录上节课我们记录的自由落体运动的轨迹就是为这节课探索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做准备的。
自由落体运动纸带上点的轨迹都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自由落体运动是直线运动。
导入二上一节课我们在实验室探究了自由落体运动,明白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可能不相同,主要原因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而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不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因此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情况相同。
复习自由落体运动定义、条件、特征。
上节课在实验室中打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纸带信息,并且在作业初步分析了纸带信息,但是没有进一步分析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运动,这节课的内容就是要进一步的探究。
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案粤教版必修1(
2018-2019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案粤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案粤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案粤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一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第二节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学习目标] 1.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性质和特点。
2。
会分析记录自由落体运动的纸带或频闪照片上的运动信息.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道在地球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一、探究自由落体运动1.落体运动的思考(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快。
(2)伽利略的观点:物体下落过程中的运动情况与物体的质量无关.2.自由落体运动(1)定义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2)自由落体运动具备两个特征①初速度为零;②只受重力.(3)实验探究将一系有纸带的重物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重物的下落过程.分析纸带上记录的运动信息,可以找到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二、自由落体运动的猜想和验证1。
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否是匀加速直线运动.2.验证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一是利用测量得到的位移和时间数据,由s=错误!at2求出自由落体运动在各段的重力加速度,看是否相等来验证;二是求出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作出v-t图象,进行验证。
高中物理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第一、二节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课件粤教版必修1
4.从纸带上获得的信息——猜想与验证. (1)猜想:①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速度的方向 不变; ②如图所示,由记录自由落体运动信息的纸带可以 看出,在相同时间内重物的位移变大,即速度增大,自 由落体运动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二十九页,共48页。
(2)自由落体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还需要求 出重物下落过程的加速度,以下题为例我们进行探究.
第六页,共48页。
判断正误 1.物体越重,下落越快.(×) 2.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快慢不同,是受到空气 阻力产生的.(√)
第七页,共48页。
小试身手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由静止下落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C.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就叫自由落体运动 D.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 自由落体运动 答案:D
第三十八页,共48页。
与纬 度的 关系
与高 度的 关系
在地球表面上,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增 大,即赤道处重力加速度最小,两极处重力加 速度最大,但差别很小
在地面上的同一地点,重力加速度随高度的增 加而减小,但在一定的高度内,可认为重力加 速度的大小不变
第三十九页,共48页。
2.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式. (1)第 1 s 末,第 2 s 末,第 3 s 末,…,第 n s 末速度 之比为 1∶2∶3∶…∶n. (2)前 1 s 内,前 2 s 内,前 3 s 内,…,前 n s 内位移 之比为 1∶4∶9∶…∶n2. (3)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1∶3∶5∶…∶(2n -1). (4)通过连续相等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1∶( 2- 1)∶( 3- 2)∶…∶( n- n-1).
高中物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案2粤教版必修1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课题: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方向,知道在地球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3〕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纸带的研究,学会分析和处理纸带上记录的运动信息;2〕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物理变化规律的学习,培养分析、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过程,体验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2〕经历对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过程,体会人类对客观世界发现之旅的乐趣。
教学知识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教学重点:1、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2、引导学生将图象结论和公式推导结论联系起来。
3、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教学难点:1、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根据图象分析物体运动的规律。
2、如何将图象结论和公式结论联系起来。
教学方法:推导法、讲授法、图像法教学过程:一、课程引入2021年9月,经世界各国物理学家提名,评出历史上最美丽的10个科学实验。
根据时间顺序对10个实验进行排序如下:第七:埃拉托色测量地球圆周长:首次确定地球的尺度;第二: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证明轻重不同的物体同时落地;第八:伽利略的速度实验:证明s t2的关系;第四:牛顿的棱镜分解太阳光:证明白光由各色光组成;第六:卡文迪许扭称实验:测定万有引力常量;第五:托马斯.杨的干预实验:证明光有波动性;第十:米歇尔.傅科的钟摆实验:证明地球自转;第三:罗伯特.密立根的油滴实验:测定电子电量;第九:卢瑟福的发现核子实验:发现原子核式结构;第一:托马斯.杨的双缝演示应用于电子干预实验:证明波粒二象性。
而伽利略就被选中了两个实验,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轻重不同的两个铁球从比萨塔掉下来同时着地,这个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那么,从比萨塔自由下落的物体在运动的过程中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复习】回忆上节课的知识要点:1、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教学过程:
【大胆猜想】
由教材图2-2-1所得到的纸带可知,物体做的自由落体运动时,其运动速度在逐渐增大(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在增加),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
s ∆大致相等(3.8mm 或3.9mm ),又因为它只受到重力作用,于是可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
是一种简单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科学推理】 方法一:面积法求位移:
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来表示,如下图:
12t s v t =
,而t v at =,所以212
s at = 方法二:数学推导:
因为初速度00v =,0t v v at =+=at ①,12t s v v t ==②,由①②得,21
2
s at = 另一重要的公式(00v =):2t s
v t
= 【科学验证】
怎样验证上面的猜想呢? 方法一:
通过以上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2
12
s at =
可知,设自由落体运动的O
加速度为a ,则
1
2
a k =,是一个常数,即可表示为:2s kt =。
如果我们求得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那么就可以求得加速度的大小,从而验证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通过研究纸带上每一个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可以发现位移和时间的平方是成正比关系的,所以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的,进而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从而验证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方法二: (00v =):2t s
v t
=
教材图2-2-1所得到的纸带所示的B 、C 、D 、E 、F 所有的位移以及所对应的时间,就可以由上式求得经过该点时的瞬间速度。
通过求得的各点的瞬时速度可知,速度的增加量是均匀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可知,就可以证明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上一节的牛顿管的实验中,我们知道:在真空中,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各物体由静止下落时快慢相同,这说明了它们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重力加速度g :
3
22
324
2217.310/9.6/3610s a m s m s
t --⨯⨯===⨯322
524
224810/9.6/10010s a m s m s t --⨯⨯===⨯3224
24
2230.710/9.6/6410s a m s m s t --⨯⨯===⨯
由纸带数据计算加速度: 由212s at =
可得:22s a t
= (教师先用一组数据计算,学生分组再用其它的数据计算)
可以求得加速度的大小是差不多一样的,如果实验的误差较小,可测得g=9.82
/m s 。
我们用g 来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 称为重力加速度。
大小:g=9.82/m s (粗略计算时,我们取g=102
/m s ) 方向:竖直向下 【说明】
322
224
227.710/9.6/1610s a m s m s
t --⨯⨯===⨯322124
22 1.910/9.5/410s a m s m s
t --⨯⨯===⨯
通过观察上图,可知不同位置的加速度的大小情况: ①所有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它们的加速度都是g ;
②地球上同位置不同高度处的重力加速度是不同的,高度低处g 大,高度高处g 小; ③地球上不同位置的重力加速度一般是不同的,纬度低处g 小,纬度高处g 大。
三、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的实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所在可以推导出它的几个公式: ⑴速度—时间公式:t v gt = ⑵位移—时间公式:212
s gt =
(g=9.82
/m s ,粗略计算时可取g=102
/m s ) 四、实际应用
⑴给你一枚石子和一块秒表,你能否测出一口井的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 答:可以。
利用自由落体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来测量。
首先,让石子从井口做自由落体运动,用秒表记录石子从井口到水面的时间。
再将时间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可求得井的深度。
测量误差分析:①秒表记录的时间包括声音从水面传播到耳朵的声音; ②人有一定的反应时间。
⑵高空坠物
5月31日,在南山区发生了一件惨剧:一个放学的小学生,跟同伴走在路上,突然被楼上坠落的一块玻璃砸到脑袋,当场死亡。
那一天刚好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家家户户团圆
的好佳节,第二天还是小朋友最喜欢过的节日---六一儿童节,然后,花朵一样的年龄,他却这样凄凉地离开了人世。
高空坠物,在深圳时常都有发生。
深圳的房子都是高层,连最差劲的农民房也有七、八层。
而那些人,因为懒,因为没有公德心,因为疏忽等等原因,经常都随手把一些垃圾往楼下扔,轻点的扔些果皮、纸巾,重点的扔酒瓶、塑料罐,全然不顾在楼下走动的人的安全。
而这些东西,轻则伤到人,重则搞到人死亡,而南山的那个小学生事件就是一件惨剧。
从楼上掉下的物品究竟能给人造成什么伤害呢?
例:从六楼无初速掉下一个果核,每层楼高为3m ,求果核下落到地面时的速度大约是多少?(g=102
/m s )
解:212
s gt =
1.73t s == 10 1.73/17.3/t v gt m s m s ==⨯=
这个速度意味着什么呢?
汽车一般行使的速度约为60km/h ,也就是16.67m/s 。
果核从六楼掉下来的速度比汽车一般行使的速度还要大。
(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
⑶反应时间的测定
1.思考一下,测定反应时间的原理是什么?
2.请同学们两人一组亲自动手做一次,测定自己的反应时间。
五、板书设计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一、复习
二、用图象法探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1、s-t 图象。
结论: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2、s-t 2图象。
结论:S ∝t 2,即S=kt 2
三、落体运动规律的验证 1、猜想: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吗? 2、假设: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3、验证:(00v =):2t s
v t
=
,速度变化是均匀的 4、结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四、重力加速度
大小:g=9.82
/m s ,粗略的可取g=102
/m s 方向:竖直向下
五、应用:井深测量、高空坠物以及反应时间测量
六、教学思想:
1、本节课是学生体会完整科学探究过程的良好机会,因此在这节课过程中,要尽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我逐步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环环相扣,让他们体验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
2、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是高中阶段的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方法,学生刚学习运动的图象不久,这里就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进行作图的训练。
3、学会如何分析图象,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设计了井深测量、高空坠物以及反应时间测量等规律应用例子。
5、在高空坠物的例子中,用学生算出的数据说话,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七.作业布置:课后练习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