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中考化学一诊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中考化学一诊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 变化观念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研碎胆矾
B. 蔗糖溶解
C. 对干冷玻璃片哈气
D. 红磷燃烧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3. 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下列措施与环境保护相符的是( )
A. 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
B. 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C. 露天焚烧塑料垃圾
D. 直接掩埋废旧电池
4. 观察实验现象是科学探究的必要步骤,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B.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C.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 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溶液变为黄色
5. 某化学实验小组书写的化学式、俗名以及归类完全正确的是( )
A. NaOH、苛性钠、碱
B. C2H5OH、酒精、氧化物
C. CO2、干冰、有机物
D. Na2CO3、小苏打、盐
6. 苍溪县地形气候非常适宜中药材川明参的生长,其产量位居中国第一。
川明参中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鞣质(化学式为C76H52O46)、酚类等化学成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鞣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 鞣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0g
C. 鞣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23
D. 鞣质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7.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甲醛是一种有毒物质,对人体有害。
经研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
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丙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 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 甲醛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8.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不可再分的粒子,因此水电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9. 下列图像与反应过程的变化趋势对应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
B. 等质量的两份固体受热分解,一份氯酸钾,一份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C. KMnO4受热分解
D. 镁在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燃烧
10. 某无色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H+、Mg2+、Cu2+、Cl−、C O2−3、S O2−4,为确定其成分,小芳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pH=1;
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③取②的部分滤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分析上述实验,下列对溶液中含有离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 O2−3
B. 一定含有H+、Mg2+、S O2−4,可能含有Cl−
C. 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u2+
D. 一定含有H+、Mg2+、S O2−4,可能含有Cu2+、Cl−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1.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环保等密切相连,请
完成下列各题。
(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氮分子______
②五氧化二磷______
③钠离子______
④溶于水使溶液温度降低的盐______
(2)有A、B、C三种元素,已知A元素的原子中无中子;B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试回答:A的元素符号是______ ,B元素显+6价时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
②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
三、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2. 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E为黑色固体,H为蓝色沉淀,这些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 ,H______ 。
(2)化学反应常伴有能量变化,物质B与水反应时会______ (“吸收”或“放出”)热量。
(3)写出D→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4)写出E→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1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______ ;(填字母) A.食醋B.食盐水C.肥皂水D.氢氧化钠溶液
(2)常用燃料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提供
充足的______ 都有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
(3)公共场所常用“84消毒液”(NaClO溶液)进行环境杀菌.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
(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______ .
(5)漂白粉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
14. 某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作为该小组成员一起来解决下列问题:
(1)小红同学从某一欠收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如果检测结果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______(填化学式).
(2)小红同学用如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I.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______.
II.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要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III.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选择的物质是______.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5. 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C装置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______ 。
(2)实验室某小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 。
根
据该反应原理,从控制反应速率的角度考虑,请从上图中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接口字母连接顺序为______ 。
(3)已知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实验室中常用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
则实验室中可把装置______ 组合制取和收集氨气,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
六、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
16. 某化学小组同学在帮实验员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1所示),为确定其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做出猜想】根据标签内容,推测溶质可能为NaOH、NaCl、Na2SO4、NaNO3、Na2CO3、N aHCO3中的一种。
【查阅资料】上述六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物质N a O H N a C l Na2SO4N a NO3Na2CO3N a H 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1093619.58721.59.6
水溶液的酸碱性碱性中性中性中性碱性碱性
【分析讨论】
(1)小组同学一致认为,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是NaHCO3,其理由是______ 。
【实验探究】
(2)小组同学对其余五种猜想继续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测定结果或现象结论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测溶液的pH p H>7溶质不可能是______
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______ 溶质是Na2CO3
【反思交流】
(3)小红结合药品的存放环境进行分析,认为溶液中的碳酸钠还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变质产生的。
因此,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完全变质,只含______
第二种情况是部分变质含有______ (填化学式)。
【进一步探究】
(4)为最后确定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组同学按如图2所示过程进行实验(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发现步骤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且步骤③中观察到溶液为
______ 色,因此确认第二种情况成立。
七、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 化学兴趣小组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标签受损的稀盐酸。
为测定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同学们进行了下图的实验(所选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其他物质反应;生成气
体全部逸出)。
请完成下列问题: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 g。
(2)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胆矾研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蔗糖溶解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对干冷玻璃片哈气过程中水由气态转化为液态,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红磷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五氧化二磷,是化学变化,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A.倾倒液体时,试管要倾斜,瓶塞要倒放,标签要朝向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示中瓶塞没有倒放,故A错误;
B.取用固体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来,故B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要用酒精灯帽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灭,防止发生火灾,故C错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关闭弹簧夹,用手握住烧瓶,观察到玻璃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装置不漏气,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取用固体时,应“一横二放三慢竖”进行分析;
C、根据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进行分析;
D、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工业废水不经处理达标后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B.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符合题意;
C.露天焚烧塑料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
D.直接掩埋废旧电池,会造成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不合题意。
故选:B。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环保的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4.【答案】A
【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会观察到出现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D、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变为黄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物质颜色的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5.【答案】A
【解析】解:A.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苛性钠、火碱、烧碱,属于碱,故A正确;
B.乙醇化学式为C2H5OH,俗称酒精,属于有机物,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B不正确;
C.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属于无机物,故C不正确;
D.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俗称纯碱、苏打,属于盐类,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O3,俗称小苏打,属于盐类,故D不正确;
故选:A。
根据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以及物质的类别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及其类别,难度不大。
6.【答案】D
【解析】解:A、鞣质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52):(16×46)=228:13:184,鞣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鞣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76):(16×46)≠38:2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鞣质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选项说法
正确。
故选:D。
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O2催化剂
=CO2+H2O,
A、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丙物质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2)=3:8,故选项说法错
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则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H2O+O2催化剂
=CO2+H2O,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和反应类型的判定,难度不大,根据
所学知识,结合题中信息,认真分析即可解答。
8.【答案】C
【解析】解:A.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故A不正确;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
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有氧元素一种元素,但是是混合物,故B不正确;
C.电解水的过程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破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为氢分子,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为氧分子,所以水电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C正确;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KClO3中氯元素是非金
属元素,但氯元素显+5价,故D不正确;
故选:C。
A、根据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进行分析;
B、根据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进行分析;
C、根据电解水的过程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破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与氢原子结合为
氢分子,氧原子与氧原子结合为氧分子进行分析;
D、根据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
知识进行解题。
9.【答案】B
【解析】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A不正确;
B.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等质量的两份固体中,无
二氧化锰的氯酸钾质量比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质量大,最终前者产生氧气质量比后者大,但是由于没有利用催化剂,比后者中的氯酸钾分解时间长,图中能正确表示产生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故B正确;
C.KMnO4受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都是固体,故剩余固体不可能为零,故C不正确;
D.镁在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总质量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B。
A、根据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进行
分析;
B、根据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使用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快一些进行分析;
C、根据KMnO4受热分解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都是固体进行分析;
D、根据镁在充满O2的密闭容器中燃烧,总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10.【答案】B
【解析】解: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镁沉淀,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
①经测定,溶液pH=1,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
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镁离子,
一定不含铜离子;
③取②的部分滤液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题中的
现象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氯离子,
A、一定含有H+、Mg2+、S O2−4,一定不含碳酸根离子,故A错误;
B、一定含有H+、Mg2+、S O2−4,可能含有Cl−,故B正确;
C、一定含有H+、Mg2+、S O2−4,一定不含铜离子,故C错误;
D、一定含有H+、Mg2+、S O2−4,可能含有Cl−,一定不含铜离子,故D错误。
故选:B。
根据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镁沉淀,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和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本题是以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为载体,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注意明确判断溶液中离子能否共存的规律是重点,题目难度中等。
11.【答案】2N2P2O5Na+NH4NO3H SO3a>b>c b>a>c
【解析】解:(1)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
②化学式的书写规律是正价左,负价右;化合价、标上头;原子数、对交叉;代数和、等于零。
五氧化二磷可表示为:P2O5;
③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用“Na+”表示;
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其化学式为:NH4NO3。
(2)A元素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则A为氢元素,元素符号为H;B元素的单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为硫元素,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
已知氧元素显−2价,B元素显+6价时与C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SO3。
(3)①据图可以看出,t2℃时,三种物质溶解度从上到下依次为a、b、c,故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②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将三种饱和溶液降温t1℃时,由于a和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而增大,因此降温时饱和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但溶液仍旧是饱和溶液,且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
物质的溶解度,所以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在降温时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而t1℃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物质的溶解度,所以降温后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
>c。
故答案为:(1)①2N2;
②P2O5;
③Na+;
④NH4NO3;
(2)H;SO3;
(3)①a>b>c;
②b>a>c。
(1)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化学式的书写规律是正价左,负价右;化合价、标上头;原子数、对交叉;代数和、等于零,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进行分析;
(2)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C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分析;
(3)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答案】CaCO3Cu(OH)2放出Ca(OH)2+Na2CO3=CaCO3↓+2NaOH CuO+CO△=Cu+ CO2
【解析】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碳酸钙,H为氢氧化铜,化学式分别为:A CaCO3,H Cu(OH )2。
(2)物质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会放出热量。
(3)D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D→F的化学方程式:Ca (OH)2+Na2CO3=CaCO3↓+2NaOH。
(4)E为氧化铜,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E→C的化学方程式:
CuO+CO△=Cu+CO2。
故答案为:(1)CaCO3;Cu(OH)2;
(2)放出;
(3)Ca(OH)2+Na2CO3=CaCO3↓+2NaOH;
(4)CuO+CO△=Cu+CO2。
A高温分解生成B和C,故A为碳酸钙,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B氧化钙和水化
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H是蓝色沉淀,H为氢氧化铜,E为黑色粉末,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C二氧化碳,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
根据常见物质的颜色作为推断类问题的突破口,是解决转化关系推断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因此对于常见物质颜色的掌握则是很重要的。
13.【答案】C氧气+1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CO2
【解析】解:(1)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肥皂水,这是因为肥皂水显碱性,而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虽然显碱性,但是腐蚀性太强.
故填:C.
(2)常用燃料完全燃烧可以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提供充足的氧气都有利于燃料的完全燃烧.
故填:氧气.
(3)设Na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题意有:(+1)+x+(−2)=0,
x=+1,
故填:+1.
(4)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香烟燃烧生成的微观粒子向四周扩散,导致被动吸烟.
故填: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
(5)由Ca(ClO)2+X+H2O=CaCO3↓+2HClO可知,反应前后钙原子都是1个,氯原子都是2个,
氢原子都是2个,反应后碳原子是1个,反应前应该是1个,包含在X中,反应后氧原子是5个,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