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血管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7-5410.2012.05.001
作者单位: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通讯作者:王文,电子信箱:wangfw@ ·专家论坛·
中国心血管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治对策
王文刘明波隋辉杨进刚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疾病流行;综合预防
The trend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China and strategy of prevention WANG Wen,
LIU Ming-bo,SUI Hui,YANG Jin-gang.National Center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Fuwai
Hospital of Chinese Ace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WANG Wen,Email:wangfw@
【Key words】Cardiovascular diseases;Epidemics;Universal precautions
心血管病的发生和流行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
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等因素密切相关,并伴随工业
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而加快。

我国心血管病(包
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心
血管病患者至少2.8亿,是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350万人,心血管病死
亡比率占居民总死亡的41%,居各种原因首位[1-2]
(图1 4)。

心血管病流行广,病程长,费用贵,致死
致残率高。

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占
到我国总死亡的85%,导致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
的70%,是群众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若不及时有
效控制,将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影响我国小康
社会的建设。

图11990—2010年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2012年5月,卫生部、发改委、科技部、社保部
等15个部委联合制定的《2012-2015年中国慢性病
防治工作规划》发布[3],随后制定了国家心血管病
防治行动计划和方案,为全国慢性病的防治指明了
方向,为心脑血管病防治提出了具体策略和行动。

我们就我国心血管病流行状况及防治策略进行
简要论述,希望为国家心脑血管病防治工作添砖加瓦。

1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持续升高
心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血症、超重/肥胖、糖尿病[1]。

1.1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半数以上心血管病发病与血压升高有关。

控制高血压是预防心血管病的切入点,也是在基层较易操作的效费比好的干预措施。

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2002年调查显示,全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近几年部分省市的调查提示,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达25% 30%,估算高血压患者现至少2.5亿。

高血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高盐饮食、超重肥胖、过量饮酒、长期过度精神紧张。

肥胖者[体质指数(BMI)≥28kg/m2]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体质量者(BMI<24kg/m2)的3倍;超重者(BMI 24.0 27.9kg/m2)高血压患病率是正常体质量者的2倍。

每天酒精摄入量≥40g者高血压患病率增加72%。

高盐饮食的北方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南方人群(盐摄入量相对少)。

限盐是改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且价廉的预防措施。

正常高值血压的检出率2002年高于1991年,是高血压庞大的后备军。

预防高血压应加强对正常高值血压人群的健康教育,监测血压,每6个月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少儿高血压: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结果显示,1991至2004年,我国6 17岁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

与非超重组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分别增加123%和271%。

1.2吸烟
吸烟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我国男性吸烟率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目前处于平台期,但年轻女性略增加,总计烟民3.5亿,被动吸烟者5.4亿。

近年来15岁以上人群戒烟率略有增加,但控烟任务仍相当艰巨。

控烟是效费比较高的预防心血管病的手段。

1.3血脂异常
近年来,血脂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尤其应注意少年儿童血脂水平的升高。

2002年全国调查,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其中高胆固醇血症(TC≥5.72mmol/L)患病率2.9%,高三酰甘油血症(TG≥1.70mmol/L)患病率11.9%,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4mmol/L)血症患病率7.4%。

估计目前血脂异常者至少2亿。

1.4超重/肥胖
超重/肥胖是心血管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2002年调查超重率达17.6%,肥胖率达5.6%,估算目前超重者2.4亿,肥胖者7000万人。

少儿和成年人超重/肥胖率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值得关注。

1.5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血管病发病重要且增长速度较快的危险因素。

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领导下,于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期间完成了中国20岁以上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的调查。

来自14个省市、年龄≥20岁的46239名成年人都接受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测定了空腹和服糖2h后的血糖。

根据患者的自我报告确定以往的糖尿病史。

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患病率是9.7%,男性是10.6%,女性是8.8%;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是15.5%。

在BMI≤18.5、18.5 24.9、25.0 29.9和≥30的人群中,糖尿病前期分别为4.5%、7.6%、12.8%和18.5%。

城市居民中的糖尿病患病率是11.4%,农村居民中为8.2%。

单纯糖耐量受损的患病率高于单纯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在男性中为11.0%比3.2%,在女性中为10.9%比2.2%)。

其他危险因素还有高盐饮食、运动不足等。

近年来,我国居民整体膳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但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特点:谷类食物摄入量下降明显,而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食盐摄入量(平均每天12g)大大超过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小于6g的标准;蔬菜水果摄入量较少。

缺乏体力活动可导致超重/肥胖、高血压、血脂异常、血糖升高,并增加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2心血管病的流行与趋势
由于心血管病的多种危险因素持续增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处于较低水平,戒烟及控制体质量效果不佳,故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

心血管病(心脏病、脑卒中)的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

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8亿,其中高血压患者至少2.5亿,脑卒中患者1300万,心肌梗死患者200万,心力衰竭患者420万,肺心病患者500万,风湿性心脏病患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00万。


5个成年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未来10年,将是我国心血管病高发期,增长速度快,发病人数多。

估算心血管病患者将超过3.5亿,其中高血压患者将超过3亿。

3心血管病防治的基本原则与策略
3.1心血管病防治需坚持三项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基本模式。

各级政府是慢性病防治的领导主体,政府制定政策,协调卫生、社保、财政等多部门的工作;委托第三方考核防治绩效;健全相关机构,尤其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并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治。

(2)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注重效果。

(3)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关口前移,重心下沉。

以城乡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以健康教育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作用,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

3.2到2015年心血管病防治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35岁以上成年人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下降到9g以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力活动人数达32%以上;成年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8%;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达到40%,血压、血糖控制率达60%;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幅度控制在5%以内,死亡率下降5%。

4慢性病防治的策略与措施
(1)关口前移,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利用媒体广泛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卫生部门定期发布健康核心信息。

科学合理膳食,推广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的健康食品。

积极营造运动健身环境。

切实加强控烟工作,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

(2)及时发现并管理高风险人群。

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和覆盖人群,加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血压偏高、血糖偏高、血脂偏高和吸烟、酗酒、肥胖、超重等)的检出和管理。

各级卫生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

(3)规范防治,提高慢性病诊治康复的效果。

推广慢性病防治适宜技术;遵照指南或规范,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培训。

2009年基层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4],2011年《中国血压测量指南》[5],2012年正在制定的《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等可作为基层医生高血压防治的指导性文件和培训教材。

(4)明确职责,加强慢性病防治有效协同。

建立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病防治机构、二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慢性病防治中的分工、负责和分级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和任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相关慢性病防控措施的执行与落实。

(5)抓好示范,提高慢性病综合防控能力。

(6)共享资源,完善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

(7)加强科研,促进技术合作和国际交流。

总之,我国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持续增加,导致心脏病和脑卒中的发病人数持续增加。

心血管病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适合中国特点的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以遏制心血管病的增长态势。

参考文献
[1]Cardiovascula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research center in China,Ministry of Health.the Report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China2011.Beijing:Encyclopedia of China
Publishing House,2011.(in Chinese)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1.北
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
[2]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hina Health Statistical Yearbook(2011).Beijing: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Press,2011.(in Chinese)
中华人民共和共卫生部.2011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北京:中国
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3]Ministry of Health and other15ministries.On the issuance of the noticeᵡChronic diseas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plan
(2012-2015)ᵡ.Methodist CDC[2012]34.(in Chinese)
卫生部等15部委.关于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年)》的通知.卫疾控发〔2012〕34号.
[4]Revision committee of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Chin J Cardiol,2011,39:579-616.(in Chinese)
中国高血压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
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579-616.
[5]Committee of Chines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guide.Chines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guide.Chin J Hypertens,
2011,19:701-743.
中国血压测量指南制定委员会.《中国血压测量指南》.中华
高血压杂志,2011,19:701-743.
(收稿日期:2012-09-15)
(本文编辑:周白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