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第二版复习提纲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提纲
一、绪论
1、
----轻质金属夹芯板等—有机复合材料金属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等—有机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无机复合材料有机等
木材、石油沥青、塑料—有机材料钢筋混凝土等—非金属复合材料金属土等石、玻璃、水泥、混凝
—非金属材料钢、铁、铝等—金属材料无机材料土木工程材料2、材料的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

公式:ρ=v
m ρ—材料的密度,g/cm 3 m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 3
3、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表观密度。

公式:ρ0=0
v m ρ0—材料的表观密度,g/cm 3 m —材料的质量,g
v 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 3
4、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
公式:ρ'
0='0v m ρ'0—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g/cm 3
m —散粒材料的质量,g
v '
0—散粒材料的自然堆积体积,cm 3
5、大小关系:实际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
6、孔隙率:材料内部孔隙体积(v p )占材料总体积(v 0)的百分率。

孔隙可从两个方面对材料产生
影响:一是孔隙的多少,二是孔隙的特征。

公式:p=%1000
0?-v v v =(1-ρρ0)%100? 7、密实度:材料内部固体物质的实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率。

公式:p v v D -=?=?=1%100%10000ρρ
8、空隙率:散粒材料颗粒间的空隙体积(v s )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散粒材料材料颗粒间的空隙多
少常用空隙率表示:
公式:%100)1(%1000
'000'0'?-=?-=ρρv v v p
9、填充率:颗粒的自然状态体积占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公式:'0'0'0
0'1%100%100p v v D -=?=?=ρρ 10、孔隙的特征:(1)、按孔隙尺寸大小,可把孔隙分为微孔、细孔和大孔三种。

(2)、按孔隙之间是否相互贯通,把孔隙分为互相隔开的孤立孔,或互相贯通的连
通孔。

(3)、按孔隙与外界之间是否连通,把孔隙分为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孔,或不相通的
封闭孔。

11、图 P3
12、材料的强度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不破坏时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
A 、种类
抗拉抗压拉抗压强度—钢材强度方向强向强度大于横纹强度具有方向性,顺纹
—木材弯强强度很抗拉强拉强度高,抗拉—混凝土、铸凝土脆性材料(石材、砖性低 B 、孔隙率,孔隙人、特征
C 、含水率
D 、温度
E 、试件尺寸(环箍效应,缺陷几率大)
F .加荷速度
G 、表面情况
13、比强度是指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它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

它是衡量材料是
否轻质、高强的指标。

14、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称为弹性。

15、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去除后,材料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和尺寸,且不产
生裂缝的性质,称为塑性。

16、虎克定律: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符合虎克定律。

公式:εσE = σ—应力,MPa
ε—应变
E —弹性模量,MPa
17、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无明显塑性变形而突然破坏的性质,称为脆性。

脆性材料抗压强度
高,但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低,抗冲击能力和抗振能力较差。

18、韧性或冲击韧性:材料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
坏的性质,称为韧性或冲击韧性。

建筑钢材(软刚)、木材等属于韧性材料,用作路面、
桥梁、吊车梁一级有抗震要求的结构都要考虑到材料的韧性。

19、P6 图中在材料、水和空气的三相交叉点处沿水滴表面作切线,此切线与材料和水接触面的夹
角θ,称为润湿边角。

一般认为θ≤
90时,材料能被水润湿而表现出亲水性,这种材
料称为亲水性材料;当θ> 90时,材料不能被水润湿而表现出憎水性,这种材料称为憎
水性材料。

当θ=0时,表示该材料完全被水润湿。

20、吸湿性:亲水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吸湿性。

含水率:材料的吸湿性用含水率表示。

公式:%100?-=g g
s h m m m W W h —材料含水率,%
m s —材料吸湿状态下的质量,g
m g —材料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材料的含水率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环境湿度增大、温度降低时,材料
含水率变大;反之变小。

材料中所含水分与环境温度所对应的湿度相平衡时的含水率,
称为平衡含水率。

材料的开口微孔越多,吸湿性越强。

21、吸水性:指材料在水中吸水的性质。

材料的吸水性用吸水率表示。

材料的开口孔越多,吸水量越大。

虽然水分很易进入开口的大孔,但无法存留,只能润湿孔壁,
所以吸水率不大;而开口细微连通孔越多,吸水量越大。

22、耐水性: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明显下降的性质。

耐水性
用软化系数表示:
公式:g
b R f f K = K R —材料的软化系数
f b —材料在饱和吸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f r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MPa
一般材料吸水后,强度均会有所降低,强度降低越多,软化系数越小,说明该材料耐水性
较差。

材料的K R 在0~1之间,工程中将K R >0.85的材料,称为耐水材料。

长期处于水中或潮湿环
境中的重要结构,所用材料必须保证K R >0.85,用于受潮较轻
或次要结构的材料,其值也不宜
小于0.75。

23、抗渗性:材料的抗渗性,是指其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材料抗渗性常用渗透系数或抗渗等级
表示。

材料的抗渗系数越小或抗渗等级越高,表明材料的抗渗性越好。

材料的抗渗性与孔隙
率及孔隙特征有关。

开口的连通大孔越多,抗渗性越差;闭口孔隙率大的材料,抗渗
性仍可良好。

地下建筑、压力管道等设计时都必须考虑材料的抗渗性。

24、抗冻性:抗冻等级(记为F )是以规定的吸水饱和试件,在标准试验条件下,经一定次数的冻
融循环后,强度降低不超过规定数值,也无明显损坏和剥落,则此冻融循环次数即为
抗冻等级。

材料受冻破坏的原因:是材料孔隙内所含水结冰时体积膨胀(约增大9%),对孔壁造成的压力
使孔壁破裂所致。

一般而言,在相同冻融条件下,材料含水率越大,材
料强度越低及材料中含有开口的毛细孔越多,受到冻融循环的损伤就越
大。

在寒冷地区和环境中的结构设计和材料选用,必须考虑到材料的抗
冻性能。

25、材料的热性质主要包括热容性,、导热性和热变形性。

热容性:同种材料的热容性差别,常用热容量比较;不同材料的热容性,可用比热作比较。

导热性:材料的导热性与孔隙特征有关,增加孤立的不连通孔隙能降低材料的导热能力。

热变形性:材料的热变形性是指材料在温度变化时的尺寸变化。

土木工程总体上要求材料的热变形不要太大,在有隔热保温要求的工程设计时,应尽量选用热
容量(或比热)大,导热系数小的材料。

26、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是指用于构筑物的材料在环境的各种因素影响下,能长久地保持其性能
的性质。

27、耐久性的意义:以利节约材料、减少维修费用、延长构筑物的使用寿命。

28:提高耐久性的措施:A 、提高密度,改变孔隙特征
B 、适当改变成分,进行憎水处理、防腐处理
C 、增设保护层保护材料免受损害(如抹灰刷涂料)
D 、设法减轻大气或周围介质对材料的破坏作用
二、气硬性胶凝材料
1、建筑上用来将砂子、石子、砖、石块、砌块、等散粒材料或块状材料粘结为整体的材料,统称为
胶凝材料。

胶凝材料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有机胶凝材料和无机胶凝材料两大类。

有机胶凝材料是以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胶凝材料,如沥青、树脂等。

无机胶凝材料则按硬化条件不同,分为气硬性和水硬性两种。

气硬性胶凝材料是只能在空气中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期强度的胶凝材料,如石膏、石灰、水玻璃等。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并保持和继续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如各种水泥。

2、气硬性胶凝材料只适用于地上或干燥环境,水硬性胶凝材料即适用于地上,也适用于地下或水中
环境。

3、石灰在煅烧过程中,若温度过低或煅烧时间不足,使得CaCO 3不能完全分解,将生成“欠火石灰”。

如果煅烧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将生成颜色较深、块体致密的“过火石灰”。

4、石灰的特征:A 、可塑性和保水性好
B 、生石灰水化时水化热大,体积增大
C 、硬化缓慢
D 、硬化时体积收缩大
E 、硬化后强度低
F 、耐水性差
5、石灰的应用:A 、制作石灰乳涂料
B 、配制砂浆
C 、拌制石灰土和石灰三合土
D 、生产硅酸盐制品
E 、加固软土地基(如石灰桩—生石灰块灌入软土(高含水量,高孔隙比土)中,
形成石灰桩)
F 、配制静态破碎机
6、生产石膏胶凝材料的原料主要是天然二水石膏、天然无水石膏、也可采用化工石膏。

天然二水石
膏(CaSO 4·2H 2O )又称软石膏或生石膏,是生产建筑石膏和高强石膏的主要原料。

7、将天然二水石膏或化工石膏经加热煅烧、脱水、磨细即得石膏胶凝材料。

由于加热温度和方式的
不同,可以得到具有不同性质的石膏产品。

先简述如下:
当常压下加热温度达到107~170℃时,二水石膏脱水变为β型(β—CaSO 4·2
1H 2O )半水石膏(即
建筑石膏,又称为熟石膏),反应式为:O H O H CaSO O H CaSO 22424211212+?→? 若在压蒸条件下(0.13MPa ,125℃)加热可产生α型(α—CaSO 4·2
1H 2O )半水石膏(即高强石膏)。

8、凝结时间:初凝时间不早于6min ,终凝时间不迟于30min
9、由于建筑石膏粉易吸潮,会影响其以后使用时的凝结硬化性能
和强度,长期储存也会降低强度,
因此建筑石膏粉贮运时必须防潮、储存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超过三个月。

10、建筑石膏的特性:(注意细节)
A、凝结硬化快
B、硬化时体积微膨胀
C、硬化后孔隙率较大,表观密度和强度较低
D、隔热、吸声性良好
E、防火性能良好
F、具有一定的调温调湿性
G、耐水性和抗冻性差
H、加工性能好
11、建筑石膏的应用:A、制备粉刷石膏 B、建筑石膏制品
12、水玻璃:俗称泡花碱,是一种能溶于水的硅酸盐,由不同比例的碱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组成,
化学通式为R2O·nSiO2。

其中,n是二氧化硅与碱金属氧化物之间的摩尔比,为水玻璃的模数。

13、水化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所以常常加入促硬剂氟硅酸钠(NA2SiF6),以加速硅酸凝胶析出。

14、水玻璃的特性:A、水玻璃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
B、水玻璃中总固体含量增多,则冰点降低,性能变脆
C、水玻璃具有很强的耐酸性能,能抵抗多数无机酸和有机酸的作用
D、水玻璃耐热温度可达1200℃,在高温下不燃烧,不分解,强度不降低,甚
至有所增加
E、水玻璃硬化时析出的硅酸凝胶能堵塞材料的毛细孔隙,起到阻止水分渗透的
作用
15、水玻璃的应用:
A、在天然石材、粘土砖、混凝土和硅酸盐制品表面,涂刷一层水玻璃,能提高制品的密实性、
抗水性和抗风化能力。

但石膏制品表面不能涂刷水玻璃,因两者会反应生成体积膨胀的硫酸钠,使制品膨胀。

B、以水玻璃为胶结料,加入氟硅酸钠促硬剂和一定级配的耐酸粉料和耐酸粗、细骨料配制成的
耐酸浆体、耐酸砂浆和耐酸混凝土,用于化学、冶金、金属等防腐蚀工程。

C、用水玻璃加促硬剂,与粘土熟料、烙铁矿等磨细填料或粗、细骨料可配制成耐热砂浆和耐热
混凝土,用于高炉基础、热工设备基础及维护结构等耐热工程。

D、将液态水玻璃和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两者反应析出硅酸胶体,能起胶结和填充孔隙
的作用,并可阻止水分的渗透,提高土壤密度和强度。

E、水玻璃中加入2至5种矾,可配制成各种快凝防水剂。

以掺入到水泥浆、砂浆或混凝土中,
可堵漏、填缝及做局部抢修。

三、水泥
1、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2、水泥的品种很多,按化学成分可分为硅酸盐、铝酸盐、硫铝酸盐等多种系列水泥。

硅酸盐系列水
泥按其性能和用途,可做如下分类:
特种水泥
复合水泥粉煤灰水泥火山灰水泥
矿渣水泥普通水泥
硅酸盐水泥常用水泥硅酸盐系列水泥3、我国常用水泥的主要品种有硅酸盐水泥(分Ⅰ型、Ⅱ型,代号为P ·Ⅰ、P ·Ⅱ),普通硅酸盐水
泥(简称普通水泥,代号P ·O ),矿渣硅酸盐水泥(简称矿渣水泥,代号P ·S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简称火山灰水泥,代号
P ·P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简称粉煤灰水泥,代号P ·F )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简称复合水泥,代号P ·C )等。

4、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四种矿物组成,其名称如下:
硅酸三钙(3CaO ·SiO 2,简写为C 3S )
硅酸二钙(2CaO ·SiO 2,简写为C 2S )
铝酸三钙(3CaO ·Al 2O 3,简写为C 3A )
铁铝酸四钙(4CaO ·Al 2O 3·Fe 2O 3,简写为C 4AF )
5、用于水泥中的混合材料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

活性混合材料是指那些与石灰、
石膏一起,加水拌和后能形成水硬性胶凝材料的混合材料。

活性混合材料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

非活性混合材料是指不具活性或活性甚低的人工或天然的矿物质。

它们掺入水泥中仅起调节水泥性质,降低水化热,降低强度等级和增加产量的作用。

6、把水泥熟料、适量石膏吗,分别和不同种类、数量的混合材料,混合在一起磨细,即可制成如
下六大种常用水泥:A 、硅酸盐水泥 B 、普通硅酸盐水泥 C 、矿渣硅酸盐水泥 D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E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F 、复合硅酸盐水泥
7、常用水泥的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见书P19图3.1
8、常用水泥的特性:
A 、硅酸盐水泥:
a 、水化凝结硬化快、强度高、尤其早期强度高。

水化产物为水化硅酸钙(3CaO ·SiO 2·3H 2O )
氢氧化钙(Ca (OH )2)
水化铝酸三钙+石膏(CaSO 4)→钙矾石(难溶于水的沉淀物)
各单矿物在水化凝结硬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如表3.1所示,它们的强度发展情况如
表3.2(书P20)
随着水花反应的发展,膜层长厚并互相连接,浆体逐渐失去流动
性,产生“初凝”,继而
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结构强度,即为“终凝”。

为了控制C 3A 的水化和凝结硬化
速度,就必须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石膏。

这样C 3A 水化后的产物将与石膏反应,在水泥颗
粒表面生产难溶于水的钙矾石(3CaO ·SiO 2·3CaSO 4·31H 2O ),阻碍C 3A 水化,从而起到
延缓水泥凝结的作用。

不过石膏掺量不能过多,否则不仅缓凝作用不大,而且还会引起
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良。

在上述的水泥水化过程中,若忽略一些次要和少量的成分,硅
酸盐水泥与水作用后生成的主要水化产物一般认为是: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凝胶、
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和水化硫铝酸钙晶体。

因此,硅酸盐水泥适宜配制高强混凝土及适用于要求早期强度高的混凝土。

b 、水化热大
水泥的水化反应为放热反应,水化过程放出的热量称为水泥的水化热。

故硅酸盐水泥不
宜在大体积工程中应用。

c、耐腐蚀性差
软水腐蚀盐的腐蚀酸的腐蚀强酸
腐蚀的根本原因:如果水泥石长期处于流水或压力流水作用下,水泥石中的氢氧化钙就
会不断溶出流失,使水泥石碱度不断下降,当氢氧化钙的浓度降到水泥石中水化产物能
稳定存在的极限浓度时,水化产物将分解或被溶解,从而胶结能力降低,强度不断下降,
最终使水泥石发生破坏。

硅酸盐水泥熟料含量高,所以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
的含量多,因此抗侵蚀
性差,不宜在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使用。

d、抗冻性好,干缩小(适用于早期强度高的工程和冬季施工,严寒地区)
e、耐热性差
硅酸盐水泥硬化水泥石的主要水化产物在高温下会发生脱水和分解,使结构遭到破坏。

不宜用于高温。

B、普通水泥
它的强度等级比硅酸盐水泥多了32.5和32.5R两个等级,同时少了62.5和62.5R两个等级。

P22 表格3.2
C、矿渣水泥
a、矿渣水泥加水后的水化分两步进行。

首先是水泥熟料颗粒水化,接着矿渣受熟料水化时
析出的CA(OH)2及外掺石膏的激发,其玻璃体中的活性氧化硅和活性氧化铝进入溶液,
与CA(OH)2反应生成新的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铝酸钙,一你问石膏存在,还生成水化硫铝
酸钙。

由于矿渣水泥中熟料的含量相对减少,而且水化分两步进行,因此凝结硬化慢,
早期(3d,7d)强度低。

但两次反应后生成的水化硅酸钙凝胶逐渐增多,所以其后期(28d
后)强度发展较快。

b、矿渣水泥中熟料的减少,使水化时发热量高的C3S和C3A含量相对减少,故水化热较低,
可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优先选用。

c、矿渣水泥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含量少,碱度低,抗碳化能力较差,但抗溶出性侵蚀及抗
硫酸盐侵蚀的能力较强。

d、矿渣颗粒亲水性较小,故矿渣水泥保水性较差,因此,矿渣水泥干缩性较大,抗渗性、
抗冻性和抗干湿性交替作用的性能均较差,不宜用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

e、矿渣水泥的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含量低,而其矿渣本身是水泥的耐火掺料,因此其耐热
性较好,可用于耐热混凝土工程中。

f、矿渣水泥水化硬化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条件较为敏感。

低温下凝结硬化缓慢,但
在湿热条件下强度发展很快,故适于采用蒸汽养护。

D、火山灰水泥
火山灰水泥和矿渣水泥在性能方面有许多共同点,如水化反应分两步进行,早期强度低,
后期强度增长率较大,水化热低,耐蚀性强,抗冻性差,易碳化等。

在干热条件下易产生干缩裂缝。

因此,使用时须加强养护,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潮湿状态。

火山灰水泥颗粒较细,泌水性小,故具有较高抗渗性,宜用于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中。

E、.粉煤灰水泥
粉煤灰水泥的主要特点是干缩性较小,甚至比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还小,因而抗裂性较
好。

另外,粉煤灰颗粒较致密,故吸水少,且呈球形,所以粉煤灰水泥的需求量小,配置
成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

9、影响常用水泥性能的因素
A、水泥组成成分的影响
B、水泥细度的影响
C、养护条件(温度、湿度)的影响
D、龄期的影响
E、拌合用水量的影响
F、贮存条件的影响
10、常用水泥的技术指标
A、细度
B、凝结时间:国家规定:六大常用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
得迟于6.5h;其它五类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0h。

由于拌合水泥浆时的用水量多少,对凝结时间有影响,因此,测试水泥凝结时间时必须采用标准稠度用水量,即水泥拌制成特定的塑性状态(标准稠度)时所需的水量(碳酸盐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一般在24%~30%之间)。

P24 表3.3
C、体积安定性: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由于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含有过多游离氧
化钙(f-CaO)、游离氧化镁(f-MgO),或者水泥粉磨时石膏掺量过多。

国家标准规定:由游离氧化钙引起的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可采用沸煮法检验。

所谓沸煮法包括试饼法和雷氏法两种。

(整段都看,考填空问答题)
D、强度及强度等级:采用软练胶砂法测定水泥强度。

国家标准规定:硅酸盐水泥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
六个强度等级;其它五种水泥分为32.5、32.5R、42.5、42.5R、52.5、
52.5R六个强度等级
E、碱含量:是指水泥中Na2O和K2O的含量。

F、国家标准规定: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安定性(指f-CaO)、初凝时间中任一项不符合标准
规定时,均为废品。

其它要求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时为不合格品。

11、高铝水泥的主要特性:A、快凝早强,1d强度可达最高强度的80%以上,后期强度增长不显
著。

B、水化热大,且放热量集中,1d内即可放出水化热总量的70%~80%。

C、抗硫酸盐性能很强,但抗碱性极差。

D、耐热性好,高铝水泥混凝土在1300℃还能保持约53%的强度。

E、长期强度略有降低的趋势。

12、高铝水泥主要用于紧急军事工程(如筑路、桥)、抢修工程(如堵漏)等;也可用于配制耐热混
凝土,如高温窖炉炉衬等和用于寒冷地区冬季施工的混凝土工程。

高铝水泥不宜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也不能用于长期承重结构及高温高湿环境中的工程。

四、混凝土
1、混凝土是由胶结材料将天然的(或人工的)骨料粒子或碎片聚集在一起,形成坚硬的整体,并具
有强度和其它性能的复合材料。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A、按所用胶结材料可分为: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聚合物胶结混凝土、聚
合物浸渍混凝土、聚合物水泥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石膏混凝土、
硫磺混凝土等多种。

B、按表观密度大小可分为三类:重混凝土、普通混凝土、轻混凝土。

2、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是水泥、水、细骨料和粗骨料,有时还长包括适量的掺合料和外加剂。

3、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在混凝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砂、石对混
凝土起骨架作用,水泥和水组成水
泥浆,包裹在骨料的表面并填充在骨料的空隙中。

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泥浆起润滑作用,赋予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便于施工;在混凝土硬化后起胶结作用,把砂、石骨料胶结成为整体,使混凝土产生强度,成为坚硬的人造石材。

4、水泥品种的选择: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工程性质、部位、施工条件、环境状况等,按各品种水
泥的特性作出合理的选择。

六大常用水泥的选用原则见书3.1.4节。

5、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

若用低强度等
级的水泥配制高强度混凝土,不仅会使水泥用量过多,还会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根据经验一般以选择的水泥强度等级标准值混凝土强度等级标准值的1.5-2.0倍为宜。

6、泥和泥块含量:含泥量是指骨料中粒径小于0.08mm颗粒的含量。

泥块含量在细骨料中是指粒径
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mm的颗粒的含量;粗骨料中则指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 的颗粒的含量。

7、有害物质含量:普通混凝土用粗、细骨料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炉渣、煤块等杂
物,并且骨料中所含硫化物、硫酸盐和有机物等的含量要符合表4.2(书P30)的规定。

对于砂,除了上面两项外,还有云母、轻物质(指密度小于2000kg/m3的物质)含量也须符合表4.2的规定。

如果是海砂,还应考虑氯盐含量。

8、碱活性:骨料中若含有活性氧化硅,会与水泥中的碱发生碱-骨料反应,产生膨胀并导致混凝土
开裂。

9、级配和粗细程度:骨料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颗粒混在一起的平均粗细程度。

砂、石的级配和粗细程度:砂的级配和粗细程度是用筛分析方法
测定的。

砂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表示,细度模数(M x)计算公式:
A
A A
A
A
A
A
M
x-
-+
+
+
+
=
100
5 )
(
1
6
5
4
3
2
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砂越粗。

普通混凝土用砂的细度模数范围一般为3.7~1.6,其中M X在3.7~
3.1为粗砂,M X在3.0~2.3为中砂,M X在2.2~1.6为细砂,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中砂。

M X
在1.5~0.7的砂为特细沙,配制混凝土时要作特殊考虑。

所以配制混凝土时必须同时考虑砂的颗粒级配和细度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