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生物试题(老高考新教材)专题3细胞的生命历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
A组基础对点练
考点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1.(2023·云南师大附中模拟)如图为某动物体内的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图中所示的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含有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⑤⑥在进行有丝分裂
B.细胞②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
C.细胞②⑤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细胞①经图示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B、Ab、aB、ab
2.(2023·山东模拟预测)科学家在果蝇唾液腺细胞中发现了多线染色体。
多线染色体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复制10次,每次复制产生的染色单体直接分离形成子染色体并行排列,且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紧密结合形成非常巨大的染色体,多线化的细胞均处于永久间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线染色体含有22条子染色体
B.多线染色体的形成通常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多线染色体与处于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相比,染色质丝螺旋化程度要低
D.多线染色体的形成过程中会发生核膜、核仁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现象
3.(2023·山西适应性调研)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号染色体上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B.3号与4号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可产生3种精子或1种卵细胞
D.基因A与a、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
4.(2023·广西南宁二模)果蝇(2n=8)的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既能进行有丝分裂,也能进行减数分裂。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相同,染色体数不相同
B.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能形成2种或4种卵细胞
C.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发生在同一时期
D.若细胞中观察到两条Y染色体,该细胞可处于减数分裂Ⅱ或有丝分裂
5.(2023·安徽合肥质量检测)图甲中a、b、c、d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显微照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
乙
A.观察根尖有丝分裂时应该选择c区细胞,可以使用甲紫溶液对染色体染色
B.图乙中有丝分裂过程的排序应为B→A→D→C,A细胞所处时期为观察染色体最佳时期
C.图乙中核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为2∶1∶2的时期有A、B细胞
D.观察细胞质壁分离时不可选用a区细胞,因为该区细胞中没有大液泡
6.(2023·浙江绍兴一模)用15N标记某基因型为AaX b Y的动物精原细胞甲(2n=10)的所有DNA双链,将甲放在不含15N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发现了一个含XY的异常精子,若无其他染色体畸变、染色体交叉互换发生,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与异常精子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X b Y、A、a
B.产生该异常精子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不会多于10条
C.产生该异常精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被标记的核DNA分子最多有12个
D.若在某初级精母细胞中发现含15N的DNA分子占一半,说明甲至少进行了一次有丝分裂
7.(2023·安徽池州模拟)已知某一精原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DNA被14C充分标记)上含有基因A和B;其同源染色体(DNA被32P充分标记)上含有基因a和b。
现将该精原细胞置于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进行一次减数分裂(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且只考虑A/a和B/b这两对基因)。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产生的每个精细胞均只含有14C和32P中的一种,则精细胞基因型共有2种
B.若产生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则该精细胞同时含有14C和32P
C.若产生4种基因型的精细胞,则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两极的基因均有4种
D.无论产生几种基因型的精细胞,每个精细胞均具有放射性
考点2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
8.(2023·山西大同学情调研)美国和日本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宣布,其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人类iPS细胞可以形成神经元等人体多种组织细胞。
以下有关iPS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iPS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B.iPS细胞含有人体生长发育的完整基因组
C.人体皮肤细胞诱导形成iPS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程度逐渐增加
D.iPS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发生了变化
9.(2023·云南三校联考)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前期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C.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会使其发生突变
D.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
10.(2023·昆明模拟)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裂、分化、凋亡的过程都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B.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调控有关
C.不同个体内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不同,同一个体内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相同
D.致癌病毒可通过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组中,从而诱发细胞癌变
11.(2023·云南师大附中模拟)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可能会出现4条X染色体
B.有些激烈的细胞自噬,可能诱导细胞凋亡
C.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减慢
D.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内的mRNA完全不同
12.(2023·河南5月联考)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蛋白基因是否表达是判断细胞是否发生分化的依据
B.细胞内磷脂和DNA等物质受自由基攻击,可能会导致细胞衰老
C.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后的细胞均失去全能性
D.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坏死
13.(2023·河北模拟预测改编)科学家将某种iPS细胞与心肌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细胞H,并在一定条件下分别诱导iPS细胞和细胞H向心肌细胞分化,统计其分化率,结果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向细胞中导入特定基因或特定蛋白质等方法诱导形成iPS细胞
B.iPS细胞和H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iPS细胞和H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所需要的时间大约是20 d,超过该时间不能再分化
D.H细胞比iPS细胞分化率更高,可能与其中含有心肌细胞特有的物质有关
14.(2023·江苏一模)细胞决定指细胞在发生可识别的形态变化之前,就已受到“约束”而向特定方向分化。
细胞在这种决定状态下,沿特定类型分化的能力已经稳定下来,一般不会中途改变。
研究发现,利用基因编辑方法关闭基因Brm(控制蛋白Brahma的合成),这些干细胞不再分化成正常的心脏细胞前体细胞而分化为脑细胞前体细胞。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决定先于细胞分化发生
B.细胞决定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
C.Brahma可激活心脏细胞所需基因,而关闭脑细胞所需基因
D.上述研究发现与细胞决定相矛盾,但对细胞健康和疾病有借鉴意义
B组能力提升练
1.(2023·山西太原五中一模)科学家发现遗传物质的互换不仅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可以发生互换。
现有一只杂合野生型果蝇(Yy),下列关于该果蝇某一体细胞的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果蝇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该果蝇可能出现基因型为YY的体细胞,也可能出现基因型为yy的体细胞
C.该果蝇体内可能出现基因型为Y的细胞,也可能出现基因型为y的细胞
D.该果蝇的某一体细胞在衰老的过程中出现细胞以及细胞核体积减小的现象
2.(2023·安徽江淮名校联考)某果蝇精原细胞中8条染色体上的DNA已全部被15N标记,将其放入含14N的培养液中培养1个细胞周期得到2个精原细胞,其中1个精原细胞发育为初级精母细胞。
该初级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4个子细胞,这个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A~F可表示1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B→C的变化原因是DNA复制,D→E的变化原因是着丝粒分裂
C.4个子细胞中,每个子细胞的核DNA分子均含15N
D.4个子细胞中,每个子细胞都有一半的核DNA分子含15N
3.(2023·河北唐山二模)细胞增殖和凋亡受多种蛋白调控。
PI3K/AKT形成的蛋白通路在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调控中起关键作用,胱天蛋白酶是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D1蛋白是调控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是
PI3K/AKT通路的激活剂。
为探究紫草素对细胞分裂和凋亡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紫草素处理食道癌细胞,通过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细胞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其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条带1说明紫草素能促进细胞凋亡,且细胞凋亡率与紫草素浓度有关
B.根据条带2推测,紫草素可能是通过抑制DNA复制而阻滞细胞增殖
C.提高PI3K和AKT蛋白表达量有利于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
D.紫草素具有促进食道癌细胞凋亡及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有望作为治疗食道癌的药物
4.(2023·云南丽江一模)植物受病原菌感染后,特异的蛋白水解酶被激活,从而诱导植物细胞编程性死亡,同时病原菌被消灭。
激活该蛋白水解酶有两条途径:①由钙离子进入细胞后启动;②由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的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启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水解酶能催化肽键的断裂
B.钙离子通过细胞膜需要借助转运蛋白
C.细胞色素c可能与电子传递链有关
D.细胞编程性死亡加剧了病原菌对邻近细胞的进一步感染
5.(2023·福建福州模拟)胚胎发育的过程需要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研究发现,SAG分子能激活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在SAG分子上引入NVOC基团,可获得没有活性的NVOCSAG。
NVOCSAG若被紫外线照射,则可以发挥SAG的作用,改变细胞的基因表达,促进细胞分化。
科研人员利用实验动物的胚胎进行了四组实验,检测胚胎中能够表达NKX2.1(一种与神经细胞发育有关的关键蛋白)的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h信号通路被激活后,细胞的结构、形态和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通过比较对照组和SAG组可知,加入SAG可使胚胎细胞获得NKX2.1基因
C.抑制Hh信号通路,有利于胚胎细胞分化成为各种体细胞
D.利用该体系可以通过控制照射紫外线的时间点来调控胚胎的发育
C组专项命题培优练
1.[细胞周期的调控](2023·河北模拟)CDK1(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对细胞周期起着核心性调控作用,激活的CDK1可以使组蛋白磷酸化,促进染色质凝缩,其活性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注:Cyclin B/A为周期蛋白,Thr14、Tyr15和Thr161分别对应CDK1第14位的苏氨酸、第15位的酪氨酸和第161位的苏氨酸。
A.激活后的CDK1在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起作用
B.抑制Thr161的磷酸化可能会影响CDK1发挥作用
C.CDK1发挥作用之后会被相关酶降解
D.磷酸化的CDK1携带的磷酸基团可能来自ATP
2.[细胞焦亡]细胞焦亡是由消皮素(GSDM)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执行蛋白消皮素
D(GSDMD)既是具有膜成孔活性的GSDM家族的一员,也是Caspase家族的底物。
Caspase是一组存在于细胞质中具有类似结构的蛋白酶,可直接裂解GSDMD。
GSDMD 被裂解后,C末端结构域与具有成孔活性的N末端结构域分离,释放的N末端结构域与
细胞膜结合形成直径为10~33 nm的孔,进而引起细胞膜溶解,从而诱导细胞焦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焦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GSDMD结构正常时才具备使细胞膜成孔的作用
C.Caspase可催化GSDMD彻底水解形成氨基酸
D.焦亡细胞的细胞膜溶解可激活机体的免疫监视作用
3.[铁死亡](2023·山东模拟)铁死亡的本质为含铁量增多引发膜脂质过氧化物大量积累,脂质过氧化物进一步分解为醛和活性氧等活性衍生物,这些衍生物破坏了胞内蛋白、脂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表现为线粒体膜密度增加,线粒体嵴变少甚至消失,细胞体积变小但核体积正常且无核浓缩现象,并最终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死亡是由活性氧等衍生物破坏生物大分子引起的细胞凋亡
B.长期铁含量过多会导致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速率降低
C.铁死亡诱导剂可以诱导异常细胞的铁死亡,利用这个特性可以有效治疗癌症
D.若机体硒的缺乏会增加细胞对铁死亡的敏感性,则补充硒可降低铁死亡的发生概率
答案:
【A组基础对点练】
1.D解析据图分析,细胞②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③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④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⑤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⑥处于有丝分裂末期,A项正确;细胞②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且此时细胞质均等分裂,是雄性动物,故②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B项正确;细胞②处于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⑤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两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C项正确;图示减数分裂过程中,含有A和B的染色体移到了细胞的同一极,因此细胞①经图示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分别是AB、AB、ab、ab,D 项错误。
2.C解析由题干“多线染色体的形成是由于染色体复制10次,每次复制产生的染色单体直接分离形成子染色体并行排列”及“同源染色体发生配对”可知,多线染色体含有210条子染色体,A项错误;多线染色体的形成发生在果蝇唾液腺细胞中,果蝇唾液腺细胞是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B项错误;由题干“多线化的细胞均处于永久间期”可知,多线染色体与处于分裂中期(已高度螺旋)的染色体相比,染色质丝螺旋化程度要低,C项正确;由题干“多线化的细胞均处于永久间期”可知,多线化的细胞不能进入分裂期,因此多线染色体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发生核膜、核仁周期性消失和重建的现象,D项错误。
3.C解析若1号染色体上发生基因重组,则2号染色体上应有基因A,与图示信息不符,因此不可能是基因重组,只能是基因突变,A项错误;3号与4号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项错误;若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会产生AB、aB、ab或Ab、ab、aB三种类型的精子,若该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结束后只能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C项正确;基因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过程中,但是A与a的分离在减数分裂Ⅰ和减数分裂Ⅱ过程中都会发生,D项错误。
4.D解析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中的核DNA分子数不相同(4n,2n),染色体数相同(2n),A项错误;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只能产生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若不考虑其他变异,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一次减数分裂能得到1种成熟的生殖细胞(即卵细胞),B项错误;中心体的复制和染色体组数的加倍分别发生在分裂间期和有丝分裂后期,C项错误;若在正常分裂的细胞中观察到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是减数分裂Ⅱ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D项正确。
5.D解析分析图甲,图中a是成熟区,b是伸长区,c是分生区,d是根冠;分析图乙,A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B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C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D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
c区细胞为分生区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观察有丝分裂染色体的变化可用碱性染料甲紫溶液进行染色,A项正确;由上述分析可知,图乙有丝分裂过程的排序应为
B→A→D→C,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B项正确;图乙中A、B细胞存在染色单体,核DNA分子、染色体、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为2∶1∶2,C项正确;a区为成熟区细胞,含有中央大液泡,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材料,D项错误。
6.A解析A和a位于常染色体上,b位于X染色体上,减数分裂Ⅰ后期基因自由组合,故与异常精子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X b Y、a、a或者aX b Y、A、A,A项错误;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即10条,故产生该异常精子的初级精母细胞中被标记的染色体不会多于10条,B项正确;正常情况下,次级精母细胞中核DNA分子为10个,产生该异常精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多了一条染色体,故被标记的核DNA分子最多有12个,C项正确;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特点可知,甲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此时所有的DNA分子都含有15N和14N,再进行一次复制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15N的DNA分子占一半,D项正确。
7.C解析若产生的每个精细胞均只含有14C和32P中的一种,说明减数分裂Ⅰ前期这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未交换片段,故该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产生AB 和ab两种类型的精细胞,A项正确;若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的4种精细胞,说明减数分裂Ⅰ前期这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了相应的片段,其中Ab
和aB的精细胞均同时含有14C和32P,此时减数分裂Ⅰ后期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为AABb和aaBb或AaBB和Aabb,即移向两极的基因均有3种,B项正确,C项错误;由于减数分裂时DNA只复制一次,且为半保留复制,所以无论产生几种基因型的精细胞,每个精细胞均具有放射性,D项正确。
8.B解析iPS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因为该过程中没有形成完整生物体,也没有体现出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能力,A项错误;iPS细胞是由人体细胞改造形成的,其所含基因与人体体细胞相同,即含有人体生长发育的完整基因组,B项正确;人体皮肤细胞诱导形成iPS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分化程度逐渐下降,C项错误;iPS细胞分化成心肌细胞的过程中,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其中的染色体数量也没有发生变化,D项错误。
9.D解析细胞分裂前的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A项错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是细胞分化,B项错误;自由基攻击蛋白质会使其活性下降,攻击DNA可能会引起基因突变,C项错误;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是一种抵御外界因素干扰的对生物体有利的行为,属于细胞凋亡,D项正确。
10.C解析细胞分裂、分化、凋亡的过程都是在基因的控制下有序进行的,都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A项正确;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调控有关,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控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阻止细胞的不正常增殖,B项正确;细胞周期受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影响,一般来说,不同个体内细胞都有不同的细胞周期,这是由自身基因所决定的,同一个体内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不一定相同,C项错误;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可以将其基因组整合到人的基因中,从而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癌变,D项正确。
11.D解析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可能会出现4条X染色体,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女性体细胞内就含有4条X染色体,A项正确;剧烈的细胞自噬可能会过度降解细胞内的蛋白质或细胞器,从而导致细胞凋亡,B项正确;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细胞代谢减慢,细胞呼吸的速率也减慢,C项正确;在不同组织细胞中,有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也有只在某类细胞中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因此,同一个体不同组织细胞内的mRNA不完全相同,D项错误。
12.B解析核糖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细胞中,所以核糖体蛋白基因的表达情况不能作为细胞分化的依据,A项错误;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会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如磷脂、DNA、蛋白质等,从而引起细胞衰老,B项正确;通常分化后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C项错误;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对于机体是有利的,D项错误。
13.C解析制备iPS细胞时,可以借助载体将特定基因导入细胞,也可以直接将特定蛋白质导入细胞中,A项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项正确;诱导20 d
后,iPS细胞和H细胞都具有较高的分化率,曲线图中显示,超过20 d,分化率仍较高,iPS细胞和H细胞还可以再分化,C项错误;H细胞是iPS细胞与心肌细胞融合形成的,其中含有心肌细胞特有的物质,由图可知,H细胞比iPS细胞分化率高,这可能与其细胞中含有心肌细胞特有的物质有关,D项正确。
14.D解析细胞在决定状态下,沿特定类型分化的能力已经稳定下来,一般不会中途改变,因此,细胞决定先于细胞分化发生,A项正确;研究发现,利用基因编辑方法关闭基因Brm,这些干细胞不再分化成正常的心脏细胞前体细胞而分化为脑细胞前体细胞,该现象说明,细胞决定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B项正确;关闭基因Brm(控制蛋白Brahma的合成),这些干细胞不再分化成正常的心脏细胞前体细胞而分化为脑细胞前体细胞,据此可推测,Brahma可激活心脏细胞所需基因,而关闭脑细胞所需基因,C项正确;题述研究发现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能改变细胞分化的方向,这一发现并不能说明与细胞决定相矛盾,但能说明细胞决定与基因表达有关,同时这一研究对细胞健康和疾病有借鉴意义,D项错误。
【B组能力提升练】
1.D解析根据题意,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既可以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也可以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杂合野生型果蝇(Yy)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其基因型为YY/yy,互换之后,染色体上的基因型为Yy/Yy。
有丝分裂过程中,间期主要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项正确;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互换后,染色体上的基因型为Yy/Yy,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含基因Y的子染色体可能移向一极,含基因y的子染色体移向另一极,形成的就是基因型为YY、yy的体细胞,B项正确;该果蝇既可进行有丝分裂,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只含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即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Y或y,C项正确;衰老细胞内的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细胞核的体积增大,D项错误。
2.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将一个精原细胞的DNA用15N标记后,将其放入含14N的培养液中让其培养1个细胞周期得到2个精原细胞,即DNA复制了1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原理,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的两条链中一条含有15N,一条含有14N。
其中1个精原细胞发育为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Ⅰ时,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中一条含有15N,一条含有14N,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分裂Ⅱ后期时,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细胞周期是指进行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