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考前冲刺模拟卷(通用版,含答案) (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数学考前冲刺模拟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诗中的“寻”在古代是一个长度单位,一寻相当于八尺,一尺约为现在的31.7cm。

一寻约为()cm。

A.95.1B.253.6C.235.6D.285.3
2.某班男生有a人,比女生多b人,全班共()人.
A.a+b B.2a+b C.a+2b D.2a﹣b
3.25米增加它的20%后,再减少20%,结果是()。

A.25米B.30米C.24米D.20米
4.李强承包一块地,前年收获粮食5.6吨,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求去年收获粮食多少吨?正确的算式是()。

A.5.6×(1+30%)B.5.6×(1+3%)C.5.6÷(1+30%)5.方程2.4×5.5-0.4x=13的解是()。

A.x=5B.x=0.5C.x=0.05
二、填空题
6.20﹣15÷8×0.125=20﹣15×1=20﹣15=5(判断对错)
7.5 kg增加它的20%后,再减少1
5
kg,还剩( )kg。

8.在14、6、15、24中能整除,和是互质数.
9.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在图中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0.甲数的等于乙数的,则甲乙两数之比为2:3..
11.写出下列杯子中盐与水的质量比.
盐:20g水:30g( )
盐:5g水:75 g( )
盐:12g水:2g( )
盐:30g 水:210g ( )
盐:35g 水:70g ( )
盐:2g 水:300g ( )
12.在括号里填上“>”<”或“=”。

100分( )1时 3000千克( )3吨 68
( )1 4毫米( )4分米 90秒( )1分40秒 1
2( )16
13.一件工程,甲队独做12天可以完成,甲独做了3天后由乙独做2天恰好完成一半,现在甲乙两队合作若干天后由乙队单独完成,做完后发现两段所用时间相等。

则共用了
( )天。

14.按规律填数.
9、____ 、7、_____、5、 4 、_____ 、____ 、____
15.一根长7米的绳子,如果用去27米,还剩( )米;如果用去它的27
,还剩( )米。

16.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欧洲中部夏令时间5月19日19时28分(北京时间5月20日1时28分),全球累计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20912257例,横线上的数读作(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 )。

三、判断题
17.一根铁丝截去4/5m ,还剩1/5m .( )
18.20kg :0.2t 的比值是._____
19.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形状也一定相同。

( )
20.比 27 大,又比 67
小的分母是7的分数有无数个。

( ) 四、脱式计算
21.计算下面各题。

(能简算的要简算)
75382825⨯-÷ 837194164⎡⎤⎛⎫⨯-- ⎪⎢⎥⎝⎭⎣⎦ 11131215
⎛⎫+÷ ⎪⎝⎭
34341747⎛⎫+÷ ⎪⎝
⎭ 99121111⨯- 54112956⎛⎫÷-⨯ ⎪⎝⎭
五、其他计算
22.20-120%x=8 x -15%x =170 0.8×1.5+3x=9
六、解答题
23.下面是六上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例6,学了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后,我们知道这道题还可以应用“比”的知识来解答。

(1)填空:下半场得分与上半场得分之比是( )∶( )。

(2)解答:根据上面的分析,应用“比”来解决例6的问题。

24.今年小刚和小强两人的年龄和是21岁,2年前,小刚比小强小5岁,今年小刚和小强各多少岁?
25.观察下图,画一画,填一填。

(1)∶号三角形中,如果∶C=35°,那么∶A=()°。

(2)画出∶号三角形底边AC边上的高。

(3)画出∶号三角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虚线为对称轴)
(4)∶号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5)画出∶号图形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2格后的图形。

26.六年一班有学生50人,出勤46人,出勤率是多少?
27.张阿姨早晨8时到12时,共给720棵苹果树喷了药水,她平均每小时喷多少棵?
28.六(2)班有48人,每人至少订一份刊物,现有甲、乙、丙三种刊物,每人有几种选择方式?这个班订相同刊物的至少有多少人?
参考答案:
1.B
【分析】一寻相当于八尺,一尺约为现在的31.7cm,用一尺的长度乘8,求出一寻的长度即可。

【详解】31.7×8=253.6(cm)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D
【详解】试题分析:我们运用男生的人数表示出女生的人数,然后再加上男生的人数即可.解:女生的人数是:
(a﹣b)人,
男女生的人数是:
a﹣b+a,
=2a﹣b(人);
故应选:D.
点评:本题只要用男生的人数表示出女生的人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C
【分析】先把25米看作单位“1”,25米增加它的20%,即增加后的米数是25米的(1+20%),用乘法求出增加后的米数;再减少20%,是比增加后的米数减少20%,把增加后的米数看作单位“1”,用增加后的米数乘(1-20%)即可。

【详解】25×(1+20%)×(1-20%)
=25×1.2×0.8
=30×0.8
=24(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两次的单位“1”是不同的,找准单位“1”是解题的关键。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4.A
【分析】把前年粮食产量看作单位“1”,去年粮食产量是前年的(1+30%),去年粮食的产量=前年粮食的产量×(1+30%),据此解答。

【详解】三成=30%
5.6×(1+30%)
=5.6×1.3
=7.28(吨)
故答案为:A
【点睛】找准题目中的单位“1”,求比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1+百分率)。

5.B
【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
1.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

据此进行解方程即可。

【详解】2.4×5.5-0.4x=13
解:13.2-0.4x=13
0.4x=13.2-13
0.4x=0.2
x=0.5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解方程,熟练运用等式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
【详解】试题分析:按照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的顺序,求出算式的结果,最后与题干比较即可解答.
解:20﹣15÷8×0.125,
=20﹣1.875×0.125,
=20﹣0.234375,
=19.765625,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四则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的能力.
7.5.8
【解析】略
8.6,24,14,15.
【详解】试题分析:(1)整除的意义:整数a除以整数b(b≠0)得到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就说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也可以说整数b能整除整数a;
(2)互质数是指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由此进行选择并填空.
解:(1)因为24÷6=4,所以24能被6整除,或者说6能整除24;
(2)因为14和15只有公因数1,所以14和15是互质数.
故答案为6,24,14,15.
【点评】解决此题要明确整除、公因数和互质数的概念.
9.1∶6000000300
【分析】由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60千米,据此求出数值比例尺,再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A地到B地的实际距离。

【详解】60千米=6000000厘米
数值比例尺为:1∶6000000;

1
6000000
=30000000厘米=300千米
故答案为:1∶6000000;30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这一数量关系的掌握情况。

10.√.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知道甲数×=乙数×,再逆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解决问题.
解:因为甲数×=乙数×,
所以甲数:乙数=:=(×12):(×12)=2:3;
点评:关键是根据题意写出数量关系等式,再灵活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11.2:31:156:11:71:21:150
【详解】该题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比,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即可解答.
12.>=<<<>
【分析】(1)时和分之间的进率是60,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毫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分和秒之间的进率是60,据此将各个数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

(2)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大。

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大。

【详解】1时=60分,100分>60分,则100分>1时
3000千克=3吨
68
<1 4分米=400毫米,4毫米<400毫米,则4毫米<4分米
1分40秒=100秒,90秒<100秒,则90秒<1分40秒
1
2>16
【点睛】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要先换算成同一单位的数,再进行比较。

13.6
【分析】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求出甲的工效,进而求出甲做3天完成的工作量,用1-甲完成的工作量求出乙完成的工作量,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计算出乙的工效,即(12-
312)÷2=18;根据两段时间相等,设合作了x 天,进而列出方程(112+18
)x +18x =1,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合作了x 天,根据题意得:
111()11288
x x ++= 511248
x x += 3x =
326⨯=(天)
共用6天。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然后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的关系进行解答即可。

14. 8 6 3 2 1
【解析】略
15. 567
5 【分析】第一个空,用绳子的总长-用去的长度=剩下的长度;
第二个空,把绳子的总长度看作单位“1”,用去它的27,还剩下总长的(1-27
),再用绳子总长×(1-27
),即可求出还剩多少米。

【详解】7-27=567
(米)
7×(1-2
7

=7×5 7
=5(米)
【点睛】根据分数的加减法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进行解答。

16.五亿二千零九十一万二千二百五十七52091.2257万5亿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可知:这个数分为3级,亿级上是5,就是五亿;万级上是2091,读作二千零九十一万;个级上是2257,读作二千二百五十七;合起来读作:五亿二千零九十一万二千二百五十七;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要在万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并在数字末尾写上“万”字,就是52091.2257万;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时,看千万位上的数,是2,连同后面数字一块舍去,再在后面加写计数单位“亿”字,就是5亿。

【详解】由分析得:
520912257读作:五亿二千零九十一万二千二百五十七
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是:52091.2257万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5亿
【点睛】熟悉相应的读写规则,在读数前,可以先画级,即每四位一级,确保读数正确;其次要明确改写与求近似数之间的区别。

17.∶
【解析】略
18.√
【详解】20kg:0.2t
=20kg÷200kg

故答案为√.
19.×
【分析】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因此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长与宽的和相等,但并不代表它们的长和宽都相等,依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形状不一定相同。

例如: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可以长是6厘米时,宽是2厘米;它的长可以是5厘米,宽是3厘米,此时两个长方形的形状不相同。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0.×
【详解】比2
7
大,比
6
7
小的分母为7的分数有:3
7

4
7

5
7
,并非有无数个。

故答案为:错误。

21.5
4
;1
2

1
6
4

2 2 47;9;
19
3
【分析】(1)(3)(4)(5)利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2)去掉小括号,先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再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计算;(6)按照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计算。

【详解】(1)7538 2825⨯-÷
=755 288
3
2
⨯-⨯

5 28
3
2
7
⎛⎫
-⨯ ⎪
⎝⎭

5 2
8⨯
=5 4
(2)8371 94164
⎡⎤
⎛⎫⨯--
⎪⎢⎥
⎝⎭⎣⎦
=8371 94164
⎡⎤⨯-+
⎢⎥
⎣⎦
=8317 94416
⎡⎤⨯+-
⎢⎥
⎣⎦
=87
1
916
⎡⎤⨯-
⎢⎥
⎣⎦
=89 916⨯
=1
2
(3)
111 31215⎛⎫
+÷ ⎪
⎝⎭
=1115312⎛⎫+⨯ ⎪⎝⎭
=111515312
⨯+⨯ =554
+ =164
(4)34341747⎛⎫+÷ ⎪⎝
⎭ =341344717⎛⎫+⨯ ⎪⎝
⎭ =134134174717⨯
+⨯ =2724+
=2247
(5)
99121111⨯- =
()912111⨯- =91111
⨯ =9
(6)54112956⎛⎫÷-⨯ ⎪⎝⎭
=22361165⎛⎫-⨯ ⎪⎝⎭

191236⨯ =193
22.x=10 x=200 x=2.6
【解析】略
23.(1)1∶2;
(2)上半场:28分;下半场:14分
【分析】(1)下半场得分是上半场得分的1
2,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可转化成下半场得分与上半场得分之比是1∶2。

(2)把下半场的得分看作1份,上半场的得分看作2份,则全场的得分看作(1+2)份,
用全场的得分除以总份数(1+2)份,求出1份量是多少分,再分别乘上半场、下半场得分对应的份数,即可求出上半场和下半场分别得了多少分。

【详解】(1)下半场得分与上半场得分之比是1∶2。

(2)把下半场的得分看作1份,上半场的得分看作2份,则全场的得分看作1+2=3(份),42÷(1+2)
=42÷3
=14(分)
14×2=28(分)
14×1=14(分)
答:上半场得分28分,下半场得分14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比的应用,通过按比分配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24.小刚8岁;小强13岁。

【分析】2年前,小刚比小强小5岁,那么今年小刚还是比小强小5岁,所以通过画线段图:
所以小刚的年龄:(21-5)÷2=8(岁)
小强的年龄:8+5=13(岁)
【详解】(21-5)÷2=8(岁)
8+5=13(岁)
答:今年小刚8岁,小强13岁。

25.(1)55
(2)(3)(5)图见详解过程
(4)6
【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及直角是90°,用180°减90°,再减35°即可求出∶A 的度数;
(2)根据三角形高的意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由此作图即可;
(3)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称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在对称轴的下边画出∶号三角形的上半图的关键对称点,依次连接即可;
(4)先数出图形占的小方格数,再乘小方格的面积即可求解;
(5)根据平移的特征,把∶号图形的各顶点分别向下平移4格,再向左平移2格,依次连接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详解】(1)180°-90°-35°
=90°-35°
=55°
那么∶A=55°。

(2)(3)(5)如图所示:
(4)6×(1×1)
=6×1
=6(平方厘米)
∶号图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作三角形的高、作平移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面积;作平移后的图形、作轴对称图形,关键是对应点(对称点)位置的确定。

26.46 ÷50 ×100%= 92%
【解析】略
27.180棵
【分析】根据题意,用12时减去8时求出给苹果树喷药水用的时间长,然后再用720除以所用的时间长即可得解。

【详解】12时-8时=4小时
720÷4=180(棵)
答:她平均每小时喷180棵。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工程问题的计算,先求出给苹果树喷药水用的时间长是解答此题的关
键。

28.7种选择方式;7人
【分析】现有甲、乙、丙三种刊物,每人至少订一份刊物,则有甲、乙、丙、甲乙、甲丙、乙丙、甲乙丙7种选择方式。

7种选择方式看作7个“抽屉”,48看作“物体个数”,根据抽屉原理48÷7=6人……6人,这个班订相同刊物的至少有6+1=7人。

【详解】有甲、乙、丙、甲乙、甲丙、乙丙、甲乙丙7种选择方式。

48÷7=6(人)……6(人)
6+1=7(人)
答:有7种选择方式。

这个班订相同刊物的至少有7人。

【点睛】此题要理清什么是“抽屉”,什么是“物品”,解题的关键是制造“抽屉”,确定假设的“物品”,根据“抽屉少,物品多”转化为抽屉原理来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