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精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上《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上《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上《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2、品词析句,领悟文章涵蕴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3.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体味人物内心情感2.难点:透过生活小事感受母亲对“我”的爱和深情。

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

教法学法: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阅读训练重点,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对话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通过“抓细节之美,品言语之情,悟人生之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品中读,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运用“剖析重点词句,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自读、自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媒体出示史铁生的两段话导入。

A“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B“人生如梦。

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

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

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二.作者介绍: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

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三.活动一:一场灾难降人生,品悟心情显真情。

1.双腿瘫痪后,“我”的心情变得怎样了呢?品味“暴怒无常”一词。

(学生在文中勾画能体现“暴怒无常”的句子,指明同学读一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有创意的想法,这也让我看到了他们在表达自己情感方面的潜力。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写作练习中仍然存在表达不够准确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加强写作训练,指导学生如何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尽量让自己成为一个引导者和参与者,而不是主讲者。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更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讨论的情况来看,这种方法是有效的。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互动,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这让我感到很欣慰。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秋天的怀念》中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即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这是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展现了亲情的伟大和生命的感悟。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具体的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了解作者如何运用写作技巧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秋天的怀念》的主题思想、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怀念亲人情感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通用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通用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通用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1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和“好好活儿”所代表的生命的意义。

2、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领会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和“好好活儿”所代表的生命的意义。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一、质疑导入1、质疑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秋天的怀念》,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自由述说)预设:谁怀念秋天?(板书:史铁生)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秋天吗?除过秋天,还怀念什么?2、问题梳理从课题质疑入手并对提出的问题梳理,是语文学习的常用方法。

二、第一次看花1、通过预习,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或知道了什么?预设:课文内容和情感两个方面。

小结:同学们关注到了本课的两个主要人物——(生)儿子、母亲。

板书:儿子母亲这是怎样的一个儿子?你能从文中拎出一个词吗?(瘫痪、暴怒无常)板书:暴怒无常2、儿子的暴怒无常都表现在哪里?请从第一段中找找,画出这样的句子。

预设: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补充,深入人物内心21岁,生如初阳,却双腿瘫痪!如此的噩运,谁能承受?!史铁生后来曾写过一篇长文章,记录21岁时的命运重创,文章的名字是《我二十一岁那年》,谁与老师轮流读读:课件出示(配乐)那时(十九年前)我还能走,走得艰难,走的让人伤心就是了。

当时我有过一个决心:要么好。

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5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句朗读中揣摩合适的语气,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的变化。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感悟母子深情。

3、理解本文主题,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语句朗读中揣摩合适的语气,把握本文的感情基调的变化。

2、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抓住关键词句和细节描写赏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复杂情感,感悟母子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主题,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布置任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先生曾说:“中国作协只养一个人,那也该是史铁生。

”为纪念这位中国当代文坛极具思想深度的文学巨匠,我校文学社“名家漫谈会”活动本期聚焦于史铁生先生,诚邀同学们一起参加!情境任务:任务一:诵读感知,明造化弄人任务二:深研细读,品母子深情任务三:理清线索,悟好好儿活二、任务一:诵读感知,明造化弄人1、诵读感知:美读课文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

请参加漫谈会的同学们分组自由诵读课文。

【诵读要求】:①把握语速语调、语气节奏、停顿重音;②认知文字、感受音韵、领悟情感;③揣摩人物内心活动,置身情境,声情并茂。

2、扫清阅读障碍:①字词积累:瘫痪( huàn )暴怒( bào )沉寂( jì)侍弄( shì)捶打( chuí)憔悴( qiáo )央求( yānɡ)絮叨( xù)诀别( jué)淡雅( yǎ)高洁( jié)烂漫( làn )翻来覆去( fù)喜出望外仿膳( shàn )豌豆( wān )②词语释义:形容一次又一次。

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翻来覆去)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人教版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人教版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人教版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15篇)人教版语文《秋天的怀念》篇1谈谈我的设计思路(一)人教版语文《秋天的怀念》学习引领者:温州市广场路小学吴煦1、从价值引领的角度去把握文本的灵魂史铁生在他的访谈录中,说“其实人生的一切事,都是与困境的周旋。

”母亲对史铁生的爱和帮助也是想让他明白,病既然生了,就该直面现实,要战胜困境,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

但这位母亲没有豪言壮语,有的只是点滴的言行累积。

这样伟大的母爱,却要细细地品味。

那么读,是最好的诠释。

也只有静静地、沉浸其中的读,才能体味出母亲为儿子呕心沥血的爱。

这爱让史铁生明白了人活着的意义。

尽管这句话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可是文中的菊花分明已透视出了蕴含的内容。

因此动情地咀嚼这句话,使我们被母爱及史铁生的坚强深深地打动了。

而这堂课,我主要就是通过作者病的痛苦和后来坚强的对比,让学生感悟到文章的灵魂所在。

尽管这其中价值观的建构不是一堂课所能做到的,但我希图通过学生反复朗读体悟文的魂。

遗憾的是我入情,学生并不入情,难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由此影响了学生的认识,朗读的味并没出来。

2、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去疏理文本的脉路中国的历史源源流长,中国的文化也应承了历史的光荣,一直为国人所骄傲。

慈母、孝子,是我们所推崇的文化辉点。

母爱在这篇文章是不言而喻,时时刻刻都闪现着感动的光芒。

我又是通过多少次的朗读,进行疏理,从文本到字里行间内在的意义:比如暴怒句:将疾病的本身的苦,引向对生命本质意义否定的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作者的悲痛欲绝;再如菊花句:从对菊花的美的欣赏感悟到人生的精彩,从生命力的绽放领悟到母亲给予他动人心弦的爱。

这是我在预设时努力希望做到的,当然,如果我能有时间将史铁生的其他文章比如《合欢树》、《关于庙的回忆》中写母亲的段落穿插其中的话,学生或许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们母亲之间,那荡气回肠的亲情。

3、从感性复活的角度去体悟文本的情怀感性,是学生本已有的东西。

今天的文章讲述的是母亲的爱、儿子的思,那老师就应当激活,唤醒和调动这本有的感情,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感受、想象、情感、直觉、潜意识去触摸文章深层次的含义,去领会、把握文章的脉动和心跳。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秋天的景象,认识秋天的气候特点;2. 学习秋天的英语词汇、句型,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3. 能够描述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并写出一篇简短的英语短文。

二、教学内容1. 单词:autumn, leaves, cool, harvest, pumpkin, maple, acorn, chestnut等;2. 句型:It's cool in autumn. The leaves turn yellow and fall. I like the autumn harvest.等;3. 语法:本课主要是学习一些秋天常用的动词和形容词,如fall, turn, yellow, etc.等,同时提高学生口语和听力能力,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法:概括课文主旨,掌握词汇和句型;2. 语言运用法:进行短文创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运用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老师让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区先预习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型,为课堂掌握重点内容打下基础。

2. 教学导入:开课前,老师播放自然声环境音乐,利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产生对秋天美丽景色的遐想和好奇心。

此外,老师也可以通过PPT展示不同地方秋天的不同景象。

3. 教学内容展示:播放课文,鼓励学生跟读课文,同时在课文中打下秋天的英语词汇和句型的基础。

4. 词汇练习:有多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单词和句型,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适当的练习方式。

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练习册等进行词汇练习。

5. 语言运用: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短文创作,让学生通过语言运用来表达对秋天的热爱和回忆。

6. 课后练习:老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在授课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都能够熟练地使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和创作;2. 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够在课堂上流利使用所学知识;3.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定期进行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一、设计理念本次教学以《秋天的怀念》为主题,通过对季节变化的讨论,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及景色,通过描绘诗人的怀念,学生感受到诗人面临的困境和痛苦,领悟到生命的宝贵和时光的珍贵。

二、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在课前给学生展示几张有秋天景色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季节是什么。

2.新知1)学习课文《秋天的怀念》,了解秋天的特点及景色。

2)讲解诗人面临的困境和痛苦,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3)听课文陈述,领悟诗人写作的深意。

3.情感体验1)组织学生一起来模仿诗歌的节奏,朗读《秋天的怀念》。

2)指导学生画一个秋天的画,展示秋天的美景。

4.拓展1)通过播放一些秋天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季节变化带来的美好。

2)班级进行一个分享活动,学生分享自己在秋天里的感受和经历。

三、教学收获1.学生了解了秋天的特点及景色,加深对季节变化的认识。

2.学生领悟到了生命的宝贵和时光的珍贵,懂得珍惜每一刻。

3.学生通过组织的活动,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增强了对秋天的喜爱。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主题明确,内容充实,学生参与度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但是,在活动设计上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定制更符合学生兴趣和爱好的活动,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次教学以《秋天的怀念》为主要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及景色,让学生领悟生命的宝贵和时光的珍贵。

同时,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对季节变化和生命的思考有更深入的认识。

教学过程互动性强,学生参与度高,收获良多。

但是,需要在活动设计和内容安排上更加细致化和个性化,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总体而言,本次教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仍需要不断改进完善《秋天的怀念》优秀教学设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作为一个教师,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以让课堂更加有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05.《秋天的怀念》(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版)

05.《秋天的怀念》(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统编2024版)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朗读,把握全文感情基调的变化。

2.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母亲的形象。

3.掌握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4.激发学生内心的感恩之情,学会感受爱,表达爱,反思爱,并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深入地理解作者的复杂情感: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自己的悔恨与愧疚,对于生存困境中“好好儿活”的领悟。

2.教学难点:感悟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父母的情感。

【课前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有关作者史铁生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2.把握课文中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人间真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有这样一位儿子,在他二十一岁风华正茂之时,却不幸患病,导致双腿瘫痪。

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

有这样一位母亲,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他重新点燃生活的信心。

可就在北海菊花烂漫开放的时候,母亲却带着无限的牵挂永远地离开了,而这个特别的秋天,也成了儿子永生的怀念。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课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史铁生(1951—2010),生于北京,作家。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代表作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 散文《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

其中,《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人。

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属于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

(2)写作背景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20岁时不幸因病瘫痪,风华正茂的史铁生不得不终生以轮椅为伴,永远离开了正常人的生活。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秋天的怀念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秋天的怀念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2秋天的怀念(新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体会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写法;2、掌握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教学难点】: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2、为什么是怀念?3、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二作家简介: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

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其后陆续发表了《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得传说》等小说。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著有散文集:《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病隙碎笔》。

后来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一直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三默读课文,把握内容1 积累字词•瘫痪(见课文)、暴怒、•沉寂、捶打、•憔悴(见课文)、央求、•神色、敏感、•诀别、淡雅、•深沉、喜出望外、•絮絮叨叨、豌豆黄儿(见课文)、•烂漫2 初步感知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性情暴躁,脾气很坏四合作探究,把握主旨1 品读第二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的?理解、体贴母爱执着喜悦细心、体贴2 下面是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的句子,指出以下句子属于什么描写?•(1).母亲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4)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5) 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

3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是本文写作上的又一特色,请找出文中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4此时母亲自己的情况怎样?身患绝症儿子瘫痪(拓展阅读:在那段日子里——那是好几年长的一段日子,我想我一定使母亲作过了最坏的准备了,但她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你为我想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文中蕴涵着的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蕴涵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对儿子伟大无私的爱。

教学关键:理解重点词句,体会思想感情。

创新实践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母亲”是那么亲切的字眼儿,提起母亲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

谁愿意说说你的母亲?生:答师:老师从你们的话语中,体会到了妈妈你们的爱,同时也感受到了你们对妈妈的一片深情。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再一次来感受博大的母爱吧!师板书课题:10、秋天的怀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学习这篇课文,你想知道什么?生:想知道课文主要讲的什么?生:文中的母是怎样的人?师:轻声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生边读边想然后回答生:课文讲述了一位母亲,身患重病,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坚强的活下去。

师:课文的母亲是怎样的人呢?生:对儿子的照顾无微不无至。

生:对儿子体贴关心。

生:坚强乐观。

生:母亲非常爱我。

三、理解内容,感受母爱的伟大师:母爱是伟大的,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体现出来呢?把这些让你感到的句子找出来,并说说让你感到的理由。

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书,然后回答。

生:让我最感到的地方是“我发脾气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文中的“我”双腿瘫痪,经常发脾气,这时母亲却耐心的安慰我,鼓励我坚强的活下去。

生:“我”却一直不知道……母亲重病缠身,自己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这位母亲多么伟大而无私啊!生:母亲进来了……母亲已知道自己重病,她想最后带儿子去北海看菊花,好让独生子喜起对生活的勇气,儿子的快乐就是她的快乐。

生: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我那个生病的儿子……母亲临终前,仍然惦记我和妹妹,我们是他心中唯一的牵挂。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艺术形象,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

2、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文风的纯净、朴素。

3、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方法。

4、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情深。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以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2、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情深。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二、朗读课文(齐读)三、语言积累当堂完成《基础训练》第二题。

四、问题思考1、文章写了母亲关心我的哪几件事?(1)“我”发脾气时,母亲安慰“我”;(2)母亲重病缠身时,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母亲的临终嘱托。

2、“我”的暴怒无常有哪些表现?对此应该怎样理解?明确:第一段,三点。

面对自己的不幸,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自然也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

3、本文写母亲提议在春天和秋天去北海公园看花,有什么深刻的意蕴?春天去看花,是希望“我”看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驱散心中的阴云,重新唤起生活的信心;秋天去看花,是想让“我”从菊花傲雪凌霜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启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顽强地生活下去。

4、课后练习二: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秋天的怀念》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体会将浓烈的感情寄托在叙事中的写法;2、掌握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深刻体会母爱的无私、博大、宽容和深厚。

三、教学过程1、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与父母的意见不合甚至争吵都时有发生,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或许,人就是在这样的争吵中走向成熟,逐渐懂得生命的真谛。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篇散文,来看看残疾人作家是如何读懂母亲,读懂生命的。

2、整体感知--阅读文章后概括主要内容。

作者继续了自己双脚瘫痪后,母亲强忍着内心极度的痛苦和重病的折磨,务必关怀爱护病残儿子的感人情景,展示了博大深沉崇高无私的母爱,抒发了对母亲的无限怀念。

3、品析课文--不足千字的质朴叙述,为何有如此大的感染力?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精妙。

第一段:“悄悄地躲出去”“悄悄地进来”--母亲对痛苦暴躁的儿子的理解和体贴动作“偷偷的听”--母亲对病残儿子的不必牵挂和关切“…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泪水”--母亲的坚韧神态:“眼圈红红的”--母亲因儿子的不幸而痛苦万分语言:“咱娘儿俩好好活”--强忍着刀割般痛苦,极力劝勉儿子坚强面对眼前挫折第三段:动作:“挡在窗前”--怕儿子触景伤情“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因儿子答应看花表现出的难以抑制的兴奋喜悦“悄悄地出去”--因肝痛发作而不愿让儿子知道神态:“憔悴”--为儿子操碎了心三、质疑1、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母亲最爱花,看花是缅怀母爱--菊花的高洁深沉与母爱的浓郁相似--看句话是替母亲完成遗愿,是对母亲的安慰2、题目的内涵--怀念母亲坚韧的性格--怀念母亲对儿子的博大无私的爱--以勇敢面对人生的决心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四、小结:文章感人的原因1、通过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来表现母爱的无私2、以我的暴躁侧面衬托母亲的慈爱3、借景物描写来寄予情怀五、作业: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含义,写一段150字的感想。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说课稿(8篇)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说课稿(8篇)

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怀念》说课稿(8篇)七年级语文《秋天的思念》说课稿篇1上午好!我今日说课的题目是《秋天的思念》。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等七个方面开头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秋天的思念》是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其次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是当代作家史铁生的一篇思念母亲的回忆性散文。

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生前在自己瘫痪时的几件小事,用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我们诠释了宏大母爱的内涵。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肯定的阅读力量和理解力量,学生要理解课文的内容和主题并不难,关键是如何使学生在把握母爱这一主旨的根底上,让学生感受到母爱的熏陶与感染,感悟人间真情。

二、说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能在阅读中能体会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因此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目标:了解本文写作背景以及作家史铁生;学习本课生字词,正确读写“瘫痪、暴怒、寂静”等;把握回忆性散文的写作;理解关键句子“好好活”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把握如何用细节描写来表现宏大的母爱;有感情地朗读,探究三次看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宏大而无私的母爱和“我”对母亲的思念,学会喜爱生活。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单元单元目标要求重视朗读,把握文章感情基调,留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根底上,体会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从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等细节描写来感悟宏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好好活”等的关键词句,并联系现实生活,感悟人间真情,学会“好好活”。

四、说教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怎样去学习。

为了更好地帮忙学生学习,我预备采纳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法2、争论法3、点拨法五、说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为此,我预备采纳以下学法:)1、总结归纳法2、合作探究法六、说教学过程(35分钟):(为实现我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我预备用1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读写、理解“憔悴”、“瘫痪”、“翻来覆去”等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体会,通过朗读与体会,联系上下文,学习作者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伟大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受到情感的熏陶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外貌、动作的分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感受伟大深沉的母爱三、教学过程1.导入情境导入,从《合欢树》中读出了什么?2.初读(1)自主解决字词关(2)课文概述(3)文章写了几次秋天3.析读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内容一: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1)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小心翼翼的母亲)(2)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悄悄地偷偷地)(3)母亲为什么要“悄悄地躲出去“又“偷偷地听我得动静?(担心挂念我)(4)母亲心里在想些什么?她是什么心情?(心痛、无能为力)(5)指导朗读(小心翼翼的感觉)内容二: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一块好好活儿”。

(1)母亲为什么要说这段话?儿子哪里不好好活了?(母亲的病已到了那步田地;作者曾说“我活着还有什么劲?”)(2)母亲是怎样做的?(3)她的动作说明了什么?(母亲的担心、着急)(4)能看出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勇敢的)(5)指导朗读(忍住哭声)内容三:母亲过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1)母亲为什么要挡在窗前(怕“我”触景生情)(2)作者之前有什么触景生情的表现吗?(北归的雁阵、李谷一甜美的歌声)(3)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细心的母亲)4.品读进一步体会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

5.小结:教师总结6.作业:课下搜集资料,看一看史铁生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写一份500字的心得体会。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

《秋天的怀念》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抓住关键字体会人物情感。

3.感悟深沉无私的母爱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体悟儿子因母爱而获得直面苦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1.抓住文本中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通过对字、词、句的品析体味人物内心情感。

2.结合史铁生的人生境遇,根据文本,深入理解“秋天的怀念”的内涵。

三、教学步骤(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史铁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在一幕幕看似平凡的琐事中追思母亲的深恩厚爱。

面对双腿瘫痪的儿子,母亲忍受着肝病的折磨,忍受着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小心翼翼而又举步维艰地生活着,用心良苦、一次又一次地央求儿子去某某看菊花。

她时常沉默无语,一切都朴实无华,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什么叫“好好儿活”。

她给予了史铁生面对苦难的精神力量,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

母爱有多种,这属于救赎灵魂的爱。

这就是史铁生的母亲,这就是史铁生的怀念。

【教学步骤】介绍作者、导入课文1.屏幕呈现两段文字,请学生朗读:“把身体比作一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个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

”“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

”你们读后,觉得写这话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2.介绍史铁生。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1年生于,1972年即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

也就是在那一年的秋天,他的母亲去世了。

1979年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81年,患严重的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

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等。

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3.这篇文章正是写于作者最艰难、最痛苦、最迷茫的时候,在一个秋天的怀念,怀念什么,轻声的把文章读起来。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案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案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教案《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教案《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抓住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
①指导学生通过自学讨论,自己读懂课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②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培养学生有感情的读好课文的能力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母亲对“我”的关心照顾及“我”对母亲的一片真情。

4、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味人物内心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烧学生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朴实的语句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情感。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有一位曾经就读那里的校友叫史铁生。

现在已经54岁了。

母亲离开他已经几十年了。

这么多年,他一直思念着自己的母亲。

这是他写的一段话,请读一读,看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默读)
那时的我,作为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着想,我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她有一个长到二十岁上忽然截瘫了的儿子,这是她唯一的儿子。

她情愿截瘫的是自己而不是儿子,可这事无法代替。

她想,只要儿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

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优质课教案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语文年级/册七年级/上册教材版本部编版课题名称《秋天的怀念》难点名称从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体会母爱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从母亲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体会母爱。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通过品悟菊花的描写深刻理解母亲“好好儿活”的含义难点教学方法1.品读法2.讲授法。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母爱是深沉而伟大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感受作者笔下的母爱,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史铁生笔下的《秋天的怀念》。

知识讲解(难点突破)品读释疑:1.解释题目“秋天的怀念”?文题“秋天的怀念“,不仅点出了文章叙事的时节,而且意味着对母爱和生命的沉淀。

题目中的“怀念”直接指向母亲,“秋天”则蕴含着“生命”的意味。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1-2)母亲强忍病痛,激励安慰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的儿子。

(3-6)母亲准备带“我”去看菊花时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7)母亲去世后,“我”和妹妹一起去北海看菊花,并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的含义。

表达了对母亲的无比怀念。

2.学会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讲述了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抒发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3.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从文中哪里感受到的?为什么我的脾气会这样?①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②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③妈妈让我去看菊花——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不,我不去!我可活什么劲!”4.作者生活态度的转变源于伟大无私的母爱,母爱在文中体现在哪些地方?请找出来。

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我”发脾气,母亲抚慰“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怀念》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抓住关键字体会人物情感。

3.感悟深沉无私的母爱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体悟儿子因母爱而获得直面苦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
1.抓住文本中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通过对字、词、句的品析体味人物内心情感。

2.结合史铁生的人生境遇,根据文本,深入理解“秋天的怀念”的内涵。

三、教学步骤(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史铁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在一幕幕看似平凡的琐事中追思母亲的深恩厚爱。

面对双腿瘫痪的儿子,母亲忍受着肝病的折磨,忍受着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小心翼翼而又举步维艰地生活着,用心良苦、一次又一次地央求儿子去北海看菊花。

她时常沉默无语,一切都朴实无华,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什么叫“好好儿活”。

她给予了史铁生面对苦难的精神力量,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

母爱有多种,这属于救赎灵魂的爱。

这就是史铁生的母亲,这就是史铁生的怀念。

【教学步骤】
介绍作者、导入课文
1.屏幕呈现两段文字,请学生朗读:
“把身体比作一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个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


“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


你们读后,觉得写这话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2.介绍史铁生。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即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

也就是在那一年的秋天,他的母亲去世了。

1979年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81年,患严重的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

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等。

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3.这篇文章正是写于作者最艰难、最痛苦、最迷茫的时候,在一个秋天的怀念,怀念什么,轻声的把文章读起来。

初读感知,把握文意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以下词组。

瘫痪憔悴淡雅脾气整宿深沉砸碎敏感高洁捶打诀别烂漫暴怒无常絮絮叨叨泼泼洒洒2.读完后,请同学们以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也许投影上的这三组文字所构成的画面、情节可以给同学们一个提示。

课文记载了重病缠身的母亲精心照顾下肢瘫痪的儿子,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的事,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愧疚。

细读品析,体悟情感
1.母亲对儿子无私的爱,儿子对母亲的怀念与愧疚,其实都缘于一句话,一句母亲对儿子最朴实,也是最意味深长的期盼与祝福。

是哪句话?
“好好儿活。


2.母亲希望我能“好好儿活”,言外之意我在双腿瘫痪之后并未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没“好好儿活”,才引发母亲说出这样的话,他怎么没“好好儿活”?请同学们圈划出相应的语句,深情诵读。

指导朗读:抱怨、绝望的语气,暴怒无常、自暴自弃。

(1)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群,我回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2)“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
(3)“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我就这样绝望、悲观地生活着,独自坐在屋内,看着窗外凋零、飘落的树
叶,。

(扩充句子训练,体会我绝望无助的内心世界)
3.面对我的悲观,绝望,母亲有怎样的行为表现,请圈划出相应的语句,深情诵读,并试着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品字析句,体会母亲的思想情感。

指导朗读:关切、呵护的语气,无私真挚、无微不至。

例:
(1)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

引导学生抓住“躲、偷偷、悄悄、红红”等细节描写来体悟母亲细腻入微的母爱。

(2)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央求——喜出望外——笑了——忽然不说”写出了母亲当时的表情和神态的变化,其爱子之情跃然纸上。

“挡”体现了母亲不想让“我”看到生命凋零的秋叶而伤感。

“央求”去看菊花,是想让儿子散散心,好好活下去。

(3)“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感到特别高兴。

母亲“喜出望外”是因为“我”答应去看菊花,母亲以为我的心情变好了,感到高兴。

(4)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

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母亲不忍心让瘫痪的“我”“触字”伤情,尽量不提与“腿”有关的让“我”敏感的字眼。

……
通过母亲的言行,我们了解到了母亲的这种爱,对儿子这种细腻的坚强的爱,爱得小心翼翼。

可惜,当时的我并没有读懂这份爱,而母亲也没有等到儿子读懂的那一天。

因为,母亲出去了,带着满心的期待出去了,带着病弱的身体出去了,再也没有回来,而且在走之前还是牵挂着她的儿子,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学生读)“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我终于读懂了这份母爱。

齐读文章最后一小节。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4.在灿烂的菊花中,“我”读懂了母亲当初没有说完的话,读懂了母亲那句“好好儿活”,“我”究竟懂得了应该怎样好好活?(引导学生从描写菊花的句子中去体会。

)“好好儿活”不仅是母亲对瘫痪的儿子能够生活得幸福的期许,更是母亲对我灵魂的一次救赎,希望我能超越一般的生存层面,正视人生的苦难,拥有坚韧的意志,把打击当作别开生面的游历,当作一种人生的另一种享受。

活着就是一种幸运,活着要懂得满足。

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秋天的怀念”并不是指对秋天的怀念,而是指在秋天这一特定的时令的怀念,现在你明白“我”怀念什么了吗?请拿起你的笔,把你的理解续写在下面。

徜徉在菊花丛中,“我”一定会想起逝去的母亲,一定会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和她说。

“我”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拿起笔来,接着往下写。

出示: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张憔悴的脸。

母亲,你看见我了吗?我有好多的话想对你说,我怀念
你。


我怀念的不仅是母亲用心良苦的深恩厚爱,更是母亲身体力行教会给我面对苦难的精神力量,是母亲给我第二次生命的爱,是母亲对我勇敢而坚强的精神力量的唤醒和激发。

结语
多年之后,史铁生终于是逐渐读懂了这份母爱并且努力坚强地“好好儿活着”。

他用文字这样记录——(补充材料)
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板书设计
秋天的怀念
母爱呵护
怀念母亲(好好儿活)
灵魂救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