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2015体系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 标准
O
/ 组织
• ISO 9000:2015 • 9000 指序列号 指质量管理体系 • 2015 指发布年号 •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族的总称
1.2 标准的发展过程
1.2 标准的发展过程
1979 1987 1994 2000 2008 2015
TC176
V1
V2
V3
2.3 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外部顾客
上部门 → 本部门 → 下部门 上一个人 → 自己 → 下一个人
内部顾客
识别—谁是顾客、要求是什么 转化—变为组织内的标准、要
求、承诺、意识、管理 满足—实现需求和期望,超越
需求和期望
追求目标:顾客满意→顾客忠诚
•2、 领导作用
2.3 质量管理原则
•。
1.4 新标准主要变化
ISO9000:2015的主要变化
新版标准有以下变化: 1 依据《附录SL》对标准的结构进行了调整,所有的标 准都采用这种结构方式; 2 用“产品和服务”替代了“产品”,强调产品和服务 的差异,标准的适用性更广泛
3 借鉴了初始评审的理念,明确提出了“评审组织所处 环境”的要求;(4.1、4.2) 4 更关注风险和机遇,明确提出“确定风险和机遇应对 措施”的要求;(6.1.1、6.1.2)
1.1 什么是ISO ?
ISO精神: 说 写 做 一致
(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证明给我看)
做事三准则: ➢ 如果有规定,就坚决依照规定执行。 ➢ 如果规定不合理,先执行规定然后提出修改建议。 ➢ 如果没有规定,按照正确方法执行,然后提出制定规定。
1.1 什么是ISO ?
ISO的概念

I

/
• 国际化
1.5 2015版标准结构
ISO9000标准的结构
条款 1 2 3 4 5 6 7 8 9 10
ISO9001:2015 ISO9001:2008 范围 范围
引用标准 引用标准 术语与定义 术语与定义
组织环境 质量管理体系 领导力 管理职责 策划 支持 资源管理 运作 产品实现
绩效评价 测量、分析与改进 改进
对新版标准的总体认识 ——如果把87版和94版当1.0版、2000版和2008版当2.0版,则 可认为2015版为3.0版。 ——2015版是一版非常成功的升级版本,标准本身体现了持 续改进、与时俱进的思想。 ——在术语、整体结构、具体要求等方面,对上一版进行了 完善,增加了一些新要求,对同一条款内的子条款和要求的 排列顺序进行了必要的调整; ——深化和引入了一些新的理论基础和工具;修改后标准的 适用性更好,标准在1、引言和附录上也作了较大修改,整体 感觉比较完美。
2.3 质量管理原则
•4、过程方法 • 当活动被作为相互关联的功能连贯过程系统进 行管理时,可更加有效和高效的始终得到预期的 结果。
2.3 质量管理原则
•4、过程方法
•理论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理解体系是 如何产生结果的,能够使组织尽可能地完善其体系和绩效。 理解要点: * 理解并满足要求; * 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 *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 * 基于客观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V4
V5
小修订 大修订 小修订
大修订
1.3 2015版标准修订原则
2015年的修订 原则 ISO/TC 176/SC 2/WG 24 的第一次会议所形成的
文件由SC 2分技术委员会成员进行了投票,投票通 过后,草案的起草工作于2013年3月开始。根据草 案设计规范的内容,标准将修订的内容包括(不局 限于)以下几项:
• 各层领导建立统一的宗旨和方向,并且创造 全员参与的条件,以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2.3 质量管理原则
•2、 领导作用 •理论依据 • 统一的宗旨和方向,以及全员参与,能够使组 织将战略、方针、过程和资源保持一致,以实现 其目标。 理解要点: ✓确定方向、策划未来——战略面 ✓激励员工、培养人才——人才面 ✓透明管理、营造环境——管理面 ✓政令统一、承诺兑现——制度面
1.4 新标准主要变化
ISO9000:2015的主要变化
对新版标准的总体认识 ——“过程方法”修改较大,强调过程方法包括PDCA循环和基 于风险的思维;给出了所有过程的示意图,说明了过程间的 相互作用;以P-D-C-A循环的方式展示了标准的结构;对“基 于风险的思维”进行了表述,强调“基于风险的思维对实现 一个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说明了风险与机 遇应对的作用是“为增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实现改进 结果及预防负面影响奠定了基础”、“机遇的出现可能意味 着有利于实现预期结果的局面”;“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的 影响,可能是积极影响也可能是消极影响。” 提醒标准使用者要正确认识风险和机遇的关系
操作,确定今后在ISO管理体系标准制订时要体现以下思 想: • ——管理体系标准合并设计; • ——所有ISO管理体系标准高度结构化(一般结构和格式统 一); • ——高度结构化下的条款一致性(每个管理体系标准有 30%以上等同正文); • ——管理体系标准通用核心词汇。 • ISO/TC 176/SC 2分技术委员会采用了3年的标准编写时间 期限来对ISO 9001:2015标准进行编写,拟定了编写时间表。 • 2014年1月 DIS草稿投票,2014年9月完成 FDIS稿,2015年 1月FDIS稿投票,2015年9月出版。
ISO9000:2015体系介绍
1.1 什么是ISO ?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英 语的简称,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其 宗旨就是促进国际合作,发展工业共同标准。 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
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 第一份ISO 9000系列标准于1987年出版,并成为ISO标准中应用 最广泛的标准。
11去掉了“预防措施”;预防措施概念采用以风险为基础的 方法来表示;(10.2)
12 关于标准的适用性,不再使用“删减”一词,但组织可能 需要评审要求的适用性。 确定是否适用的标准是:该要求不导致影响产品和服务的符 合性、不影响增强顾客满意的目标。(4.3)
1.4 新标准主要变化
ISO9000:2015的主要变化
1.4 新标准主要变化
ISO9000:2015的主要变化
5 用“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取代“采购”, 包括“外包过程”;(8.4) 6 提出了“知识”也是一种资源,是产品实现的支持过 程。(7.1.6) 7 更高强调了最高管理者的领导力和承诺,最高管理者 要对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承担职责,推动过程方法及基于 风险的思维的应用;(5.1.1) 8 明确提出将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过程;(6.1.2、 8.1) 9 删除了限制性的要求,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 者代表等。
1.4 新标准主要变化
ISO9000:2015的主要变化
对新版标准的总体认识 ——“质量管理原则”的主要变化是由八项原则合并为七项原 则,“管理的系统方法”不再作为单独的原则,而是并入到 “过程方法”中,同时在标题上将:“互利的供方关系”改 “关系管理”,还有两项原则在用词上也有改变。 全员积极参与 循证决策
2.3 质量管理原则
•5、 改进 •成功的组织持续关注改进。
2.3 质量管理原则
•5、 改进
•理论依据 •改进对于组织保持当前的绩效水平,对其内、外部条件 的变化做出反应并创造新的机遇都是非常必要的。
理解要点: ➢ 持续改进是增强组织能力的循环活动,是获得长期经营
业绩的重要手段; ➢ 管理者承诺与推动; ➢ 员工积极参与并作出贡献; ➢ 持续改进永不止境。
2.1 体系的机构模型
基于PDCA的质量管理体系结构模型
2.2 体系的文件架构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架构
描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结 构、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
描述为实施质量体系要素所 涉及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
(一级) 质量手册
(二级)
程序文件
(三级) 作业标准、规范类文
件、记录等
描述如何执行具体的工作, 并做好相关记录
•3、全员参与
2.3 质量管理原则
•整个组织内各级人员的胜任、授权和参与,是提 高组织创造和提供价值能力的必要条件。
•4、过程方法
2.3 质量管理原则
• 当活动被作为相互关联的功能连贯过程系统进行管理时, 可更加有效和高效的始终得到预期的结果。
•理论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是由相互关联的过程所组成。理解体系是 如何产生结果的,能够使组织尽可能地完善其体系和绩效。
2.3 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质量管理的优先考虑是 满足顾客要求并努力超越顾客的期望
2.3 质量管理原则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理论依据 • 组织只有赢得和保持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信任才能获 得持续成功。与顾客相互作用的每个方面,都提供了为顾 客创造更多价值的机遇。理解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当前和未 来的需求,有助于组织的持续成功
2.3 质量管理I原SO的则发展过程
•6、 循证决策 • 基于数据和信息的分析和评价的决策更有可能 产生期望的结果。
2.3 质量管理I原SO的则发展过程
•6、 循证决策
• 理论依据 •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且总是包含一些不确定因素。 它经常涉及多种类型和来源的输入及其解释,而这些解释 可能是主观的。重要的是理解因果关系和潜在的非预期后 果。对事实、证据和数据的分析可导致决策更加客观,因 而更有信心。
环境变化和增长的需求; • f——通过应用ISO导则中的附件SL,增强其同其他ISO管理
体系标准的兼容性和符合性; • g——推进其在组织内实施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的合
格评定活动; • h——利用简单化的语言和描述形式,以便加深理解并统
一对各项要求的阐述。
1.3 2015版标准修订原则
• 为了协调ISO管理体系标准, ISO联合技术协调 • 工作组(JTGG)为想建立“单一管理体系”的组织更容易
1.3 2015版标准修订原则
• 从2008版到2015版的修改,是ISO9001标准从1987年第一 版发布以来的四次技术修订中影响最大的一次修订,此次 修订为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长期发展规划了蓝图,为未来 25年的质量管理标准做好了准备;新版标准更加适用于所 有类型的组织,更加适合于企业建立整合管理体系,更加 关注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a——为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提供一套稳定的核心 要求; b——保留大类,并能在任何类型、规模及行业的组 织中运行; c——依然将关注有效的过程管理,以便实现预期的 输出;

1.3 2015版标准修订原则
2015修订原则 • d——考虑自2000年质量管理体系发生重大修订后,在实
践和技术方面的变化; • e——反映组织在运行过程中日益加剧的复杂性、动态的
1.4 新标准主要变化
ISO9000:2015的主要变化
10 使用新术语“形成文件化信息”(7.5)
组织(3.2.1)需要控制和保持的信息(3.8.2)及其载体
标准取消了质量手册、文件化程序等大量强制性文件的要求, 合并了文件和记录,统一叫“文件化信息”;通篇未出现 “记录”这一术语,全部用“形成文件的信息”来代替。 (活动结果的证据-记录) 放宽了形式上的要求,提高了实质性的要求。
2.3 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原则
•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 2、领导作用 • 3、全员积极参与 • 4、过程方法 • 5、改进 • 6、循证决策 • 7、关系管理 • 七项质量管理原则形成了ISO9000族的理论基础,
也是最高管理者用于领导组织进行业绩改进的指 导原则。
2.3 质量管理原则
质量管理之路,从转变观念开始
1.3 2015版标准修订原则
• ●ISO/TC176/SC2愿景 • 使ISO9001标准“成为组织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
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承认和尊重。” • ●出发点 • 强调与组织的运营过程(即业务流程)的整合与统一 • 赋予最高管理者更积极的角色 • 为未来10年或更长时间建立一个稳定的核心框架 • ●持续成功 • 领导力 • 相关方 • 组织环境 • 基于风险的思维
2.3 质量管理原则
•3、全员参与
•理论依据 •为了有效和高效的管理组织,各级人员得到尊重并参与 其中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表彰、授权和提高能力,促进在 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过程中的全员参与。 •理解要点
➢ 关注内部顾客满意;
➢ 员工观念转变是第一要素;
➢ 提供全员参与的渠道;
➢ 通过教育、培训和训练,使其具备足够的知识、技能和 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