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表格式)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风车、空易拉罐、小球、矿泉水瓶、核桃、小铁锤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1.教师谈话提问:同学们出行选择什么交通工具?
学生交流后回答。
小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远的可以坐飞机、高铁,近的可以坐汽车或者其他的交通工具。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运动与力。
5.学生分小组活动。
教师适时指导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6.小组展示研究发现。
预设汇报1:纸风车快停了,我再吹一下,给小风车施加一个力,风车又转动了起来。
预设汇报2:空易拉罐原来是静止的,用手使劲碰一下,空易拉罐开始滚动,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用手挡一下滚动的空易拉罐,就停止了。
预设汇报3:文具盒原来是静止的,用手使劲碰一下文具盒,文具盒开始滑动,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用手挡一下滑动的文具盒,文具盒停止了。
板书设计:
小球的运动
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学反思: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3.运动的形式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物体运动形式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展示纸风车、空易拉罐,并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文具盒。
2.学生讨论、交流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3.学生汇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设想方案。
预设汇报1:使劲吹小风车,可以使小风车动起来。
预设汇报2:用力推空易拉罐,可以使静止的空易拉罐动起来。
预设汇报3:用力拉或者推可以使用文具盒动起来。
4.教师、同学们评价方案。
4.[PPT 4出示]教师小结: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二)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PPT 5出示]教师提出问题:列车进出车站,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列车属于较大的物体。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纸风车、空易拉罐、文具盒,你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吗?
四、拓展活动
[PPT 9出示]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说一说它们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的。
板书设计:
运动与力
1.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2.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教学反思: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2.小球的运动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运动的形式》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通过学生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它们的运动形式,认识平动、振动、转动等基本的运动形式。在观察生活中运动物体运动形式的基础上,知道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知道推力、拉力等常见的力,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在生活中也会观察到力作用于物体发生的各种运动现象。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的改变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学生还没有做过深入思考。
(2)[PPT 6出示]箱式电梯: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是直线运动;
(3)[PPT 7出示]滑冰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曲线。
4.[PPT 8出示]师生小结,出示结论: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四、拓展活动
[PPT 9出示]继续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说一说有什么新发现。
四年级学生对于多种球类活动并不陌生,通过自身体验或者其他途径,知道多种让球动起来的方法,而且也观察过形形色色的球或者其他物体的运动路线。怎样描述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又有什么特点?这些是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到生活中多种运动物体,也观察到多种运动物体不同的运动形式,能够意识到运动物体存在着多种运动形式。物体运动的形式都有哪些?不同的运动形式又有什么不同特征?这些是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二)利用材料玩小球,观察小球的运动路线。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小球、纸板、线绳、弹力绳、橡皮筋。
2.学生说办法:推小球,使它在桌面上滚动;拿起小球,让小球直接下落;弹力绳连接小球,使小球来回运动;用纸板拍击小球……
3.提出问题:怎样描述小球的运动?
引导学生说出:从小球运动的快慢、方向、轨迹等方面描述小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运动与力》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运动现象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认识怎样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观察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依据生活中的多种现象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小球的运动》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玩小球,观察并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为切入点,通过让小球按照设计的路线动起来的游戏体验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路线有直线和曲线,又通过描述生活中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明确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物体不同运动形式和特征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物体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重难点】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小木块、钢尺、风车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看,这是什么?(出示风车)你知道怎么玩吗?
2.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够依据证据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运动与力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5.小组汇报。
6.[PPT 4出示]小结: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活动二:探究生活中运动的物体包含哪些运动方式。
1. [PPT 5出示]教师出示购物车、电风扇、摆钟等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品工作时,哪些部位在运动?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
2. [PPT 6出示]提问:这些部位在运动时,是哪种运动方式呢?小组探究运动的物体各部位的运动方式。
板书课题:运动与力
二、探究活动
(一)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1.[PPT 3出示]教师出示高速列车进出高铁站的场景图片。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结合自己乘坐列车的生活经验,尝试描述出列车运动状态的变化。
3.学生观察并回答。
预设汇报1:列车进站,列车的速度逐渐变慢,最后静止下来。
预设汇报2:乘客上车后,列车带乘客加速离开车站,速度越来越快。
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实验方案
(1)在桌面上推小木块。
(2)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面并用手拨动后释放。
(3)用嘴吹风车或拿着风车跑动。
3.教师引导:为了便于观察,在这些物体上标记两个点,观察运动物体上标注点的相对位置变化,进而认识物体的运动形式。
4.[PPT 3出示]学生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课时分配
1.《运动与力》………………………………………………………1课时
2.《小球的运动》……………………………………………………1课时
3.《运动的形式》……………………………………………………1课时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1.运动与力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小球、硬纸板、长尾夹、胶带、胶棒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几个学生在教室前面,轻轻踢动足球,其他同学观察球的运动路线。
让学生简单说说看到的足球是怎样运动的。
小结过度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让一个小球运动起来,那么小球运动路线又会是怎样的呢?
板书课题:小球的运动
二、探究活动
(二)玩小球,让小球“随心而动”。
1.师生谈话:想办法让小球走出我们给它规划好的路线。
教师提供材料:小球、硬纸板、长尾夹、胶带、胶棒等。
2.学生小组内讨论办法,之后汇报。
在纸板上画好路线,然后想办法利用材料实现让小球的轨迹与路线重合。
3.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方案。
4.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活动。
5.小组展示自己的活动。
《声音的传播》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声音的传播介质和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为主线,探究声音以什么形式在什么物质中传播。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一)让小球动起来,描述轨迹。
1.教师展示小球,同时谈话:我们怎样让小球以不同的方式运动起来?
2.学生想办法,讨论交流。
3.[PPT 3出示]小组分别活动:让小球动起来。(对抛、平抛、自由下落等)
4.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
5.把运动路线画下来。并展示自己画出的运动路线图。
6.小结: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小球运动路线的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可以按照运动路线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重难点】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2、然后布置学生开展活动。
3.[PPT 7出示]分组做投矿泉水游戏。(注意将矿泉水瓶均匀放开,学生拍成队,分别用小球去碰矿泉水瓶。)
4.分组用锤子砸核桃。
5.结合活动和游戏让学生讨论交流发现。
6.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7.[PPT 8出示]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发现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同时还发现了物体运动与力之间的秘密,你们还有哪些发现呢?
教师引导:描述小球的轨迹,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轨迹就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线,所以轨迹应该是线,在线上用箭头表示小球运动的方向,可以描述小球的运动轨迹。
4.[PPT 4出示]学生活动,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同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5.学生汇报发现,师生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给运动轨迹分类,可以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小组之间进行评价,看哪个小组设计的路线科学,小球运动中是按设计路线运动的。
师生共同评价。
三、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体的运动路线。
1.生活中,运动的物体随处可见,你能举个例子,像我们刚才描述小球的运动那样,说一说物体的运动吗?
2.学生描述物体的运动。
3.教师展示实例。
(1)[PPT 5出示]滑道运动:运动轨迹为曲线,是曲线运动;
学生通过以上活动得出结论。
7.[PPT 6出示]教师总结: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1.提出问题:给静止的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使它运动起来。那么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吗?
教师让学生交流猜想的依据。
小结:要想知道运动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就要用实验验证一下。
物品名称
运动部位
运动形式
购物车
电风扇
摆钟
3.小组汇报。
4.[PPT 7出示]小结: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三、拓展活动
[PPT 8出示]说一说运动的自行车包含哪些运动形式。
板书设计:运动的形式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学生自由发言。
2.请一名学生手持风车从教室前跑到教室后,让风车转起来。其他学生观察风车是怎么运动的,手持风车的同学又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观察汇报。
3.小结: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引出课题——《运动的形式》。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让更多的物体动起来,观察它们的运动形式。
1.教师出示木块、钢尺、风车,提出问题:怎样让它们也动起来?
《声音的产生》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各样声音,以探索声音产生的为主线,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
学生准备:风车、空易拉罐、小球、矿泉水瓶、核桃、小铁锤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1.教师谈话提问:同学们出行选择什么交通工具?
学生交流后回答。
小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远的可以坐飞机、高铁,近的可以坐汽车或者其他的交通工具。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运动与力。
5.学生分小组活动。
教师适时指导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6.小组展示研究发现。
预设汇报1:纸风车快停了,我再吹一下,给小风车施加一个力,风车又转动了起来。
预设汇报2:空易拉罐原来是静止的,用手使劲碰一下,空易拉罐开始滚动,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用手挡一下滚动的空易拉罐,就停止了。
预设汇报3:文具盒原来是静止的,用手使劲碰一下文具盒,文具盒开始滑动,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用手挡一下滑动的文具盒,文具盒停止了。
板书设计:
小球的运动
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学反思: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3.运动的形式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物体运动形式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展示纸风车、空易拉罐,并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文具盒。
2.学生讨论、交流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3.学生汇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设想方案。
预设汇报1:使劲吹小风车,可以使小风车动起来。
预设汇报2:用力推空易拉罐,可以使静止的空易拉罐动起来。
预设汇报3:用力拉或者推可以使用文具盒动起来。
4.教师、同学们评价方案。
4.[PPT 4出示]教师小结: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二)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PPT 5出示]教师提出问题:列车进出车站,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列车属于较大的物体。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纸风车、空易拉罐、文具盒,你们能想办法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吗?
四、拓展活动
[PPT 9出示]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说一说它们的运动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的。
板书设计:
运动与力
1.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2.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教学反思: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2.小球的运动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运动的形式》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通过学生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它们的运动形式,认识平动、振动、转动等基本的运动形式。在观察生活中运动物体运动形式的基础上,知道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知道推力、拉力等常见的力,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在生活中也会观察到力作用于物体发生的各种运动现象。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的改变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学生还没有做过深入思考。
(2)[PPT 6出示]箱式电梯: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运动轨迹为直线,是直线运动;
(3)[PPT 7出示]滑冰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曲线。
4.[PPT 8出示]师生小结,出示结论: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四、拓展活动
[PPT 9出示]继续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说一说有什么新发现。
四年级学生对于多种球类活动并不陌生,通过自身体验或者其他途径,知道多种让球动起来的方法,而且也观察过形形色色的球或者其他物体的运动路线。怎样描述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又有什么特点?这些是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到生活中多种运动物体,也观察到多种运动物体不同的运动形式,能够意识到运动物体存在着多种运动形式。物体运动的形式都有哪些?不同的运动形式又有什么不同特征?这些是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二)利用材料玩小球,观察小球的运动路线。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小球、纸板、线绳、弹力绳、橡皮筋。
2.学生说办法:推小球,使它在桌面上滚动;拿起小球,让小球直接下落;弹力绳连接小球,使小球来回运动;用纸板拍击小球……
3.提出问题:怎样描述小球的运动?
引导学生说出:从小球运动的快慢、方向、轨迹等方面描述小球的运动。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运动与力》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运动现象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认识怎样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通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观察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依据生活中的多种现象推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小球的运动》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玩小球,观察并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为切入点,通过让小球按照设计的路线动起来的游戏体验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路线有直线和曲线,又通过描述生活中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明确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物体不同运动形式和特征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物体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重难点】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小木块、钢尺、风车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看,这是什么?(出示风车)你知道怎么玩吗?
2.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够依据证据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运动与力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5.小组汇报。
6.[PPT 4出示]小结: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活动二:探究生活中运动的物体包含哪些运动方式。
1. [PPT 5出示]教师出示购物车、电风扇、摆钟等图片,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品工作时,哪些部位在运动?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
2. [PPT 6出示]提问:这些部位在运动时,是哪种运动方式呢?小组探究运动的物体各部位的运动方式。
板书课题:运动与力
二、探究活动
(一)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1.[PPT 3出示]教师出示高速列车进出高铁站的场景图片。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结合自己乘坐列车的生活经验,尝试描述出列车运动状态的变化。
3.学生观察并回答。
预设汇报1:列车进站,列车的速度逐渐变慢,最后静止下来。
预设汇报2:乘客上车后,列车带乘客加速离开车站,速度越来越快。
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实验方案
(1)在桌面上推小木块。
(2)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面并用手拨动后释放。
(3)用嘴吹风车或拿着风车跑动。
3.教师引导:为了便于观察,在这些物体上标记两个点,观察运动物体上标注点的相对位置变化,进而认识物体的运动形式。
4.[PPT 3出示]学生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课时分配
1.《运动与力》………………………………………………………1课时
2.《小球的运动》……………………………………………………1课时
3.《运动的形式》……………………………………………………1课时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教学内容:1.运动与力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可以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小球、硬纸板、长尾夹、胶带、胶棒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几个学生在教室前面,轻轻踢动足球,其他同学观察球的运动路线。
让学生简单说说看到的足球是怎样运动的。
小结过度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让一个小球运动起来,那么小球运动路线又会是怎样的呢?
板书课题:小球的运动
二、探究活动
(二)玩小球,让小球“随心而动”。
1.师生谈话:想办法让小球走出我们给它规划好的路线。
教师提供材料:小球、硬纸板、长尾夹、胶带、胶棒等。
2.学生小组内讨论办法,之后汇报。
在纸板上画好路线,然后想办法利用材料实现让小球的轨迹与路线重合。
3.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方案。
4.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活动。
5.小组展示自己的活动。
《声音的传播》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声音的传播介质和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为主线,探究声音以什么形式在什么物质中传播。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一)让小球动起来,描述轨迹。
1.教师展示小球,同时谈话:我们怎样让小球以不同的方式运动起来?
2.学生想办法,讨论交流。
3.[PPT 3出示]小组分别活动:让小球动起来。(对抛、平抛、自由下落等)
4.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
5.把运动路线画下来。并展示自己画出的运动路线图。
6.小结: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小球运动路线的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可以按照运动路线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重难点】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2、然后布置学生开展活动。
3.[PPT 7出示]分组做投矿泉水游戏。(注意将矿泉水瓶均匀放开,学生拍成队,分别用小球去碰矿泉水瓶。)
4.分组用锤子砸核桃。
5.结合活动和游戏让学生讨论交流发现。
6.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7.[PPT 8出示]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发现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同时还发现了物体运动与力之间的秘密,你们还有哪些发现呢?
教师引导:描述小球的轨迹,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轨迹就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线,所以轨迹应该是线,在线上用箭头表示小球运动的方向,可以描述小球的运动轨迹。
4.[PPT 4出示]学生活动,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同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5.学生汇报发现,师生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给运动轨迹分类,可以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小组之间进行评价,看哪个小组设计的路线科学,小球运动中是按设计路线运动的。
师生共同评价。
三、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体的运动路线。
1.生活中,运动的物体随处可见,你能举个例子,像我们刚才描述小球的运动那样,说一说物体的运动吗?
2.学生描述物体的运动。
3.教师展示实例。
(1)[PPT 5出示]滑道运动:运动轨迹为曲线,是曲线运动;
学生通过以上活动得出结论。
7.[PPT 6出示]教师总结: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1.提出问题:给静止的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使它运动起来。那么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吗?
教师让学生交流猜想的依据。
小结:要想知道运动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就要用实验验证一下。
物品名称
运动部位
运动形式
购物车
电风扇
摆钟
3.小组汇报。
4.[PPT 7出示]小结: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三、拓展活动
[PPT 8出示]说一说运动的自行车包含哪些运动形式。
板书设计:运动的形式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学生自由发言。
2.请一名学生手持风车从教室前跑到教室后,让风车转起来。其他学生观察风车是怎么运动的,手持风车的同学又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观察汇报。
3.小结: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引出课题——《运动的形式》。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让更多的物体动起来,观察它们的运动形式。
1.教师出示木块、钢尺、风车,提出问题:怎样让它们也动起来?
《声音的产生》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各样声音,以探索声音产生的为主线,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