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寺院名茶经济与文化
中国茶文化的特性有哪些
中国茶文化的特性有哪些一、历史性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
武王伐纣,茶叶己作为贡品。
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贷物交换的物品。
战国,茶叶己有一定的规模。
汉朝、隋朝,全民普遍饮茶。
唐代,茶叶昌盛,出现茶馆、茶宴、茶会。
宋朝,流行斗茶、贡茶。
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
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合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
二、时代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
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着、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茶的价值是茶文化核心的意识进一步确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趋势。
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三、民族性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更富有生活性和文化性,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藏族、土家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哈萨克族、锡伯族、保安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基诺族、撒拉族、白族、肯米族和裕固族等茶与喜庆婚礼,也充分展示茶文化的民族性。
四、地域性名茶、名山、名水、名人、名胜、孕育出各具特色的地区茶文化。
我国地域广阔,茶类花色繁多,饮茶习俗各异,加之各地历史、文化、生活及经济差异,形成各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
在经济、文化中心的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自身优势和丰富的内涵,也形成独具特色的都市茶文化。
上海自1994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国际茶文化节,显示出都市茶文化的特点与魅力。
五、国际性古老的中国传统茶文化同各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及人文相结合,演变成英国茶文化、日本茶文化、韩国茶文化、俄罗斯茶文化及摩洛哥茶文化等。
在英国,饮茶成为生活一部分,是英国人表现绅士风格的一种礼仪,也是英国女王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程序和重大社会活动中必需的仪程。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茶与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对茶的描写,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古典名著中都有 大量关于饮茶、茶道、茶具的描述,展现了茶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茶文化,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饮茶习俗,还体现了人们对自 然、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茶文化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现代茶 文化更加注重个性化、时尚化和多元化,各种新型的饮茶方式和茶文化活动不 断涌现。
文化艺术灵感 茶文化对中国的诗词、绘画、音乐 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 无数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茶的种类与分布
绿茶
以鲜叶为原料,未经发酵,色 泽鲜绿,是中国茶的主要类型 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
、湖北等地。
红茶
以新鲜茶叶为原料,经过发酵 ,色泽红润,味道醇厚。主要 分布在福建、安徽、湖北等地 。
乌龙茶
半发酵茶,色泽乌润,滋味醇 和,香气浓郁。主要分布在福 建、台湾、湖南等地。
黑茶
以老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 色泽黑褐,滋味醇厚回甘。主 要分布在湖南、湖北、浙江等
地。
02
茶的制法与品鉴
茶叶的制作过程
晾青
将采摘后的茶叶摊放在阴凉通 风处,使其自然萎凋。
揉捻
将杀青后的茶叶揉成条状,促 进茶汁液的挤出和均匀分布。
茶文化的国际传播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对世界各地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 和地区开始学习和传承中国茶文化,举办各种茶文化活动,促进了各国之间的 文化交流和友谊。
05
中国各地茶俗
福建闽南地区的功夫茶
总结词
福建闽南地区的功夫茶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注重茶具的精致和泡茶的技 艺。
“中国寺庙文化”
——汉·许慎《说文解字》
郑玄笺《诗经·周颂·清庙》:
“庙之言貌也,死者精神不可得而见,但以生时之居立宫室,象貌为之耳。”
——《诗经·周颂·清庙》郑玄注
《康熙字典》引历代字书:
“《古今注》: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形容也。《释名》:先祖形貌所在也。《玉篇》:宗庙也。”
与老子并无太大区别,
故其无僧侣居住的奉祀之地
比照于老子祠,
亦称浮图祠。
后来也称“塔庙”,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解释说:
“正言窣睹波,此译云庙,
17:30
或云方坟,此义翻也。”
塔在印度是埋葬僧人舍利的地方,
近于中国的坟墓。
按照中国汉晋习俗,
坟墓起后,
四周每立石祠以备祀守,
如著名的武梁祠、郭巨祠等。
主要是讲中国寺庙经济的构成、
运作以及捐赈活动;
01:00
第五讲、中国寺庙文学概说,
主要是讲中国寺庙中的文学
与寺庙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定角色;
第六讲、中国寺庙美术概说,
主要是讲中国寺庙中的壁画、
雕塑以及其他美术作品;
第七讲、中国寺庙伎艺概说,
主要是讲中国寺庙中的音乐、
舞蹈、戏曲、曲艺等表演形式;
01:30
第八讲、中国寺庙民俗概说,
主要是讲中国寺庙中展开的
旅游、节祭、收藏等民俗活动;
第九讲、
中国寺庙文化的功能与效应,
主要是讲中国寺庙文化的宗教、
社会功能与社会文化效应;
第十讲、中国寺庙文化的传播、
承袭与涵化,
主要是讲中国寺庙文化的传播、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是什么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是什么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那么大家知道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栽培茶树,使用茶叶的国家。
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茶的利用最初是在原始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
陆羽最先在他的《茶经》中探讨茶的起源,他认为据《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及“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茶事应当开始于神农,而这种说法目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
学界比较认同的是茶叶生产始于四川。
东晋常璩在《华阳国志.巴志》中记述了巴蜀地区在汉时就大量种植茶树,甚至把茶作为贡品向西汉都长安进贡,秦汉以后茶叶开始向外传播。
对于茶文化的起源问题,各家说法不一。
陆羽有关茶起源问题的这种说法虽然存在着争议,但其中一丝微弱的信息却表明:在原始社会,人们在“茶”在长久的食用过程中注重的是它的某些治愈疾病的“药”用之性,而没有产生文化。
有学者认为把茶作为一种文化而不是单纯的饮用真正有历史记载的应该从西汉算起。
王褒《僮约》中“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的记载,充分证明了西汉时茶叶市场的存在和饮茶风俗的形成。
《集古录》则提出茶文化起于魏晋,魏晋名仕以饮茶于山水来怡情养性,,形成了一种茶的名仕文化。
同时随着文人饮红茶的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关于茶字的由来,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载,在史前期,“荼”是泛指各种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独立的“茶”字则是在发现了荼的药用价值及饮用价值之后才产生的。
在食医合一的历史时代,人们很容易就发现了茶类植物的止渴、清神、消食、除瘴、利便等药用功效。
然而,由药用汤剂发展为日常的饮料,还必须存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某种特定需要。
巴蜀地区深处内陆,地势低凹、山岭环绕,一直是疾病和瘟疫多发的地区。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
总结词
全发酵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
详细描述
红茶是中国的另一大茶类,经过全发酵过程,茶叶色泽红润,口感醇厚。红茶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步骤,其中发酵是形成红茶特有品质的关键环节。
半发酵茶,色泽青黄,口感清香。
总结词
乌龙茶又称青茶,属于半发酵茶类。其色泽青黄,口感清香持久。乌龙茶制作工艺包括晒干、晾青、揉捻、杀青、复揉和干燥等步骤,其中晒干和晾青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的重要环节。
当客人离开时,主人要主动为客人送行,并邀请客人下次再来。客人也要向主人道别,并表示感谢。
在茶馆中,人们要注意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喧哗或打闹。同时也要注意卫生,不要随意丢弃垃圾或破坏环境。
在茶馆中,人们还要注意遵守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不要进行违法活动或扰乱社会治安。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财物安全和茶,色泽黑褐,口感醇和。
详细描述
黑茶属于后发酵茶类,经过长时间的陈放和发酵,茶叶色泽黑褐,口感醇和。黑茶制作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渥堆和干燥等步骤,其中渥堆是形成黑茶品质的关键环节。
轻度发酵茶,色泽黄绿,口感醇厚。
黄茶属于轻度发酵茶类,其色泽黄绿,口感醇厚鲜美。黄茶制作工艺包括杀青、闷黄、干燥等步骤,其中闷黄是形成黄茶品质的关键环节。
泡茶流程
02
泡茶的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温壶温杯、置茶、注水、闷香、倒茶、分茶等步骤。每个步骤都有一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需要泡茶者熟练掌握。
泡茶技巧
03
泡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注水方式、闷香时间等。不同的茶叶需要不同的泡茶技巧,泡茶者需要根据茶叶的种类和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达到最佳的口感和香气。
茶文化的特点包括饮茶环境的美学追求、泡茶技艺的精湛、茶具的精美绝伦等,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寺院经济的发展》
《寺院经济的发展》研究现状。
我国寺院经济的研究开始于1934年何兹全先生的《中国时代之中国寺院》,这篇文章开启了寺院研究的先河,给当时的史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这篇文章发表后引起了当时学者的关注,随后发表自己的意见有全汉昇先生的《中古寺院的慈善事业》,叶受祺先生的《唐代寺院经济之管窥》,何兹全先生的《中国大族寺院领户研究》,以及食货派代表人物陶希圣的《唐代寺院经济概说》等。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此种状况并没有得到持续,寺院经济的研究一度处于空白状态,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寺院经济研究才再次进入学者的视野,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法国著名学者谢和奈先生的《中国5--10世纪的寺院经济》和何兹全先生的《五十年来汉唐寺院经济研究》。
直到今天寺院经济的研究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背景。
是在西汉末年由西土印度传入中国的。
永平十年,奉命西行求法的蔡偣等人在大月氏国遇到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2人并邀请来到中国,同时有佛像、经卷用白马托归洛阳。
明帝在洛阳门外建立精美房舍供给僧尼居住,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用来翻译经书,弘扬佛法,使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
然而,作为一个外来的殖入者,要想在中国立地生根还是有着重重困难需要突破。
首先印度文化向来敬信沙门,他们相信通过布施可以得到善报,但中国自古是以农立国,重视农耕,对于那些游荡者,反而更容易招致不满。
其次,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儒道文化)的排挤,不管是与儒家还是道家都有着严重的冲突。
孔子在《论语》中说“食、色、性也。
”认为人的本能需要是正常的。
讲求的是父慈子孝,多子多福,更有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但佛家则要求信徒看破红尘,四大皆空,离开家庭,过苦行生活,心中唯有。
这与当时中国人们的思想观念显得格格不入。
那时候别说是弘扬佛法在中国开花结果,就连继续生存下去都成为一种困难。
要想继续在中国扎根下去就得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来支持。
形成与发展。
早期的传播主要是以译经为主的学术活动,影响仅限于社会上层。
寺院经济
魏晋南北朝寺院经济状况及原因分析通常意义上,人们把东汉明帝遣使者于大月氏写佛经四十二章,作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1]。
事实上,佛教传入年代应早于此,《三国志·魏志·东夷传》评注引《魏略·西戎传》:“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伊存口授《浮屠经》”[2],说明西汉末年,佛教就已经传入内地。
但在佛教内传后的几百年间,佛教并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它只是在人们的社会和精神生活中,扮演着无足轻重的角色。
“虽然在东汉末已有人信仰佛教,但开始还只准西域人奉祀,汉人要出家为僧,政府是明令禁止的。
”[3]佛教作为一种“夷狄之教”,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受到汉族正统思想观念的偏见与排斥。
如当时人言:“佛,外国之神,非诸华所应祀奉,汉代初传其道,唯听西域人得立寺都邑,以奉其神,汉人皆不出家。
魏承汉制,亦循前规。
”[4]又“佛者夷狄之俗,非经典之制。
”[5]“佛陀乃千年前一外夷,……佛教经典亦彼外夷之糟粕。
”[6]然而,在魏晋南北朝短短三百余年之际,佛教取得了爆破性的发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外来小教成为中国当时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并且由此确立其在思想界的支柱地位,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单从一系列的数字中,我们就可以窥见当时佛教迅猛发展之大势:“据公元477年的人口统计,北魏帝国估计有6478座寺院,僧尼共67258人。
公元512-515年之间,寺院增长一倍多,到了北魏王朝末年,寺院达30000座之多,僧尼总数200万人。
”[7]“东、西魏分裂,周、齐对峙时,两国僧尼总数几达三百万左右,占当时北方总人口数的十分之一。
”[8]与此同时的南方,“寺院数字约在1768-2846座之间,僧尼数目约在24000-82700人之间。
”[9]同样,佛经也大量的被翻译和传播开来,“据开元释教录,三国下至隋前,……译经一千六百二十一部,四千一百八十六卷,……若据隋志,乃有二千三百二十九部,七千四百一十四卷。
四大佛茶--九华山金地佛茶
四大佛茶--九华山金地佛茶九华山最早的茶叶为“金地源茶”,又名“金地茶”。
相传是地藏菩萨亲手种植,现在九华山神光岭月身殿南侧的一片老茶园即是。
据《九华山志》记载:金地茶,新罗僧金地藏所植,今传枝梗空简者是。
明代王思任在《九华山记》中有“得携归示人者仙掌扇、金地茶”之句。
唐代以来,金地茶一直是寺庙特产,民间俗称佛茶。
九华山所在地池州市,是安徽省重点茶区,历代名茶辈出。
自唐至今闻名于世的茶叶有金地茶、天台云雾、九华龙芽、九华毛峰、黄石溪毛峰等。
据《通志》载:池州府属青阳、石埭(台)、建德(东至)俱产茶,贵池亦有之;九华山闵公墓茶,四方称之。
清代产于池州的“千两茶”和“朱兰茶”,与福建的白毫茶同步远销欧洲,享有盛誉。
天下名山必产灵草,江南地暖故独宜茶。
九华佛茶产于九华山区域,在制作加工上既秉承金地源茶、九华毛峰的传统工艺,其外观形态扁直呈佛手状,色泽翠绿,白毫显露,香气清醇,冲泡杯中汤色明澈,宛若兰花绽放,风韵别致。
泡九华佛茶时的心境调整法茶,茶道,茶艺。
有如禅茶的庄严肃穆,也有其他的一些清雅茶艺的玉树临风,还有一些类似于武术的虎虎生威。
究竟哪一种是正宗的茶道。
道,究竟在哪里?艺在何方?泡茶,是不是真的就把水温掌握好了,姿势摆对了,投茶量掌握好了,肯定就能泡出一泡好茶吗?如果是,那就是搭积木的技巧,用不着太多的人去追寻一辈子还在孜孜不倦,至死不休了。
茶通六艺,艺从心发的。
虽然我们也不停地说泡茶的时候心里要静,究竟要如何静呢?大多数人没有学过气功,也不知道如何去入静。
而真正的静是不是心如死水呢?那不就静了?这里的静更应该指的整个身心随着茶性走。
无我,唯有茶。
用心的去感受每一次注水,出汤,分杯时的美妙。
茶如你,你如茶。
在心底里有一种欣逢知己欢欣。
知己者,不用大多的言语,只是一个微笑,心意就知。
此刻,你与茶的相遇就是如此。
我来了,感谢上天让你我的相遇,相知,相惜,甚至是相爱。
有了这样的想法,一泡茶也就充满了你的个性,茶的个性。
佛教与茶道的关系
佛教与茶道的关系中国“茶道”二字首先由禅僧提出,这便把饮茶从技艺提高到精神的高度。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佛教与茶道的关系,一起来看看。
佛教与茶道的关系一、"禅茶一味"的思想基础茶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茶技术的进步,进而,在茶事实践中,茶道与佛教之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内涵方面的共通之处。
其一曰"苦"佛理博大无限,但以"四谛"为总纲。
释迦牟尼成道后,第一次在鹿野苑说法时,谈的就是"四谛"之理。
而"苦、集、灭、道"四第以苦为首。
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为,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等等,总而言之,凡是构成人类存在的所有物质以及人类生存过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给人带来"苦恼",佛法求的是"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参禅即是要看破生死观、达到大彻大悟,求得对"苦"的解脱。
茶性也苦。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情则上清矣"从茶的苦后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产生多种联想,帮助修习佛法的人在品茗时,品味人生,参破"苦谛。
其二曰"静"茶道讲究"和静怡真",把"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的必由之路。
佛教也主静。
佛教坐禅时的无调(调心、调身、调食、调息、调睡眠)以及佛学中的"戒、定、慧"三学也都是以静为基础。
佛教禅宗便是从"静"中创出来的。
可以说,静坐静虑是历代禅师们参悟佛理的重要课程。
在静坐静虑中,人难免疲劳发困,这时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禅者最好的"朋友"。
寺院经济利弊分析报告
寺院经济利弊分析报告寺院经济利益分析报告1. 引言寺院作为宗教场所和文化遗产的代表,对社会经济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报告将对寺院经济的利益进行分析,重点关注寺院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以及刺激市场发展的潜力。
2. 寺院旅游与经济2.1 寺院旅游业的发展寺院作为文化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参观和朝拜。
寺院以其独特的建筑、文化和精神内涵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2.2 旅游带动的经济效益寺院旅游业的兴盛为当地经济带来了多重效益。
首先,游客的涌入刺激了当地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
其次,寺院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旅游商品的销售,提升了当地商业活力,推动了商业区的繁荣。
此外,寺院作为旅游景点,也为当地政府带来了旅游收入和税收。
2.3 寺院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寺院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利益的关键因素。
寺院应该注意保护和传承其独特的文化遗产,提升旅游体验,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文化侵蚀。
此外,寺院和当地政府应该制定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提高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寺院的慈善与社会福利3.1 寺院的慈善事业寺院作为宗教团体,秉持着慈悲心和温暖的大爱精神,从事各种慈善事业。
寺院通过设立救助中心、养老院、学校,提供救助、教育、医疗等服务,为弱势群体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3.2 社会福利的影响寺院的慈善事业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祉。
他们为社会提供了义务和无私的服务,缓解了社会资源的压力。
寺院的慈善事业不仅改善了困境中人们的生活状况,还提升了整个社会的幸福感和凝聚力。
4. 寺院与当地市场4.1 寺院对当地商品需求的影响寺院作为宗教场所和文化中心,尤其在重要节日和庙会活动时,吸引了一大批信众和游客。
这些人群的涌入为当地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增加了当地商品的需求。
4.2 寺院对当地商品销售和推广的支持为了满足信众和游客的需求,寺院会主动支持当地特色商品的销售和推广。
浅谈中国茶文化之江西茶文化
浅谈中国茶文化之江西茶文化浅谈中国茶文化之江西茶文化方浅 61004121081.江西茶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江西省中国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文华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江西是产茶大省,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开始做茶,且一直延续到唐朝,在全国都非常畅销。
白居易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其实有个背景,那就是当年全国三分之一的茶叶在浮梁县集散。
”根据文献记载,从唐宋到明清,很多茶叶从江西流出,浮梁因而成为重要的茶叶之乡。
陈文华介绍:“在唐代,浮梁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茶贸易集散中心,且上交的茶税最多时占到全国的八分之三。
虽然在南宋之后有所衰弱,但从清朝同治年间开始,因为引进红茶,浮梁茶叶生产贸易又重新崛起。
”2.江西茶道闻名中外道可道,非常道;茗可茗,非常茗。
道家的自然观,一直是中国人精神生活及观念的源头。
道无所不在,茶道只是“自然”大道的一部分。
茶的天然性质,决定了人们从发现它,到利用它、享受它,都必然要以道家观念灌注其全部历程。
“自然”的理念导致道教淡泊超逸的心志,它与茶的自然属性极其吻合,这就确立了茶文化恬淡寡欲的本性。
道教的“隐逸”,即是在老庄虚静恬淡、随顺自然的思想上发展起来的,它与茶文化有着内在的关联,隐逸推动了茶事的发展,二者相得益彰。
江西茶道融合了儒、释、道、文、史、哲、艺、医等多种传统文化精髓,“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皎然的诗中,皎然是最早将“茶事”和“道”连在一起的人。
在唐代,我国就已大兴“茶道”,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近现代整个中国都少有人从事老祖宗传承下来的“茶道”和“茶艺”的研究。
上个世纪80年代初,伴着改革开放的东风,江西茶人开始了复活和弘扬中国茶道的工作。
任职于江西的陈文华被媒体誉为“中国茶道六君子”之首,江西人余悦被媒体誉为“中国茶道六君子”之一。
正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着深厚茶文化基础的江西很快就“尝”到了甜头,最值得一提的自然要算婺源茶道了。
婺源茶道注重“敬”、“和”、“俭”、“静”的道德精神,其在国内外表演都受到了由衷的称赞。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历史悠久,那么你们知道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一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
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
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
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
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人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780年陆羽著《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
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人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
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干人社”等。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
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绘国外使节。
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徒,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微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
茶文化与中国的四大名茶
茶文化与中国的四大名茶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使得茶成为了世界上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中国的四大名茶,即龙井茶、碧螺春、铁观音和普洱茶,被誉为茶叶中的翘楚。
本文将介绍茶文化的由来与特点,并深入探讨四大名茶的特色和魅力。
一、茶文化的由来和特点茶文化起源于中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多年的夏朝时期。
传说中,中国的神农氏发现了茶树,并将其制作成饮品,茶文化由此开始流传。
茶的饮用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研究茶叶的品质、制作工艺和品饮方法,形成了独特的茶道文化。
茶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尊重自然和平衡。
茶叶的生长需要合适的气候、土壤和光照条件,人们尊重茶树的生长规律,并通过精心的栽培和采摘,将茶叶品质发挥到极致。
茶的品尝和品鉴也注重平衡,将茶的香气、滋味和外观融洽统一,追求感官的和谐。
茶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分享与交流。
在中国茶道中,煮茶与品茗常常成为亲友、知己交流的方式。
人们可一边品饮香茗,一边聊天、讨论,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和心得体会。
这种交流形式通过茶来实现,不仅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表达了人们对彼此的关爱与情谊。
二、龙井茶——中国四大名茶之一龙井茶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于浙江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
以其色泽翠绿、香气清新、滋味鲜爽而闻名于世。
龙井茶的制作精细独特,讲究“杀青不杀香”,既保持了茶叶的原汁原味,又展现了浓郁的芳香。
三、碧螺春——中国四大名茶之一碧螺春是中国著名的绿茶,产于江苏苏州市太湖流域。
碧螺春茶叶细嫩呈卷曲状,外观色泽螺旋,如同碧玉般美丽。
碧螺春茶汤清亮明澈,滋味鲜爽甘醇,带有独特的花香气息。
人们常用碧螺春来招待客人,以示山水之间的闲适与自在。
四、铁观音——中国四大名茶之一铁观音是中国著名的乌龙茶,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
铁观音茶叶外形紧结、条索沉重,带有铁锈般的红褐色。
铁观音茶汤金黄明亮,滋味醇厚甘甜,回甘悠长。
铁观音茶具有独特的岩韵气息,喝后令人心旷神怡,常被视作福建茶文化的代表之一。
当代中国佛教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当代中国佛教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孙健灵普麟晏【内容提要】当代中国佛教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紧密联系:一方面,经济发展给佛教文化传承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另一方面,佛教文化可为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甚至“文化引导”。
若能强化其“文化支撑”作用,开发其“文化引导”功能,实现佛教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共生共荣,不仅有助于推进中华文明伟大复兴,而且有可能引领世界经济“和合发展”,这也是佛教经济学的“中国实验”与“中国拓展”。
【关键词】当代中国佛教文化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佛教经济学【作者】孙健灵,曲靖师范学院中国铜商文化研究院教授,民族学博士;普麟晏,曲靖行政学院哲学教研室副教授。
当代中国佛教是中国五大宗教中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广泛的宗教,以至有人称之为“一教独大”。
然而,当代中国佛教也是遭遇商业化围困最突出的宗教,以致需要国家多个部门先后联合发文制止寺庙“被承包”“被上市”行为。
①这些借教敛财行为在短期内有助于地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但它不仅损害佛教形象和佛教权益,也不利于真正的“经济发展”,从文化到经济都是一种“自毁长城”的行为。
因此,处理好佛教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仅涉及中国佛教文化持续传承,而且关乎市*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传统文化基因研究”(项目编号:18XJL003)阶段性成果。
①参见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十部委《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宗发[2012]41号);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十二部委:《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宗发[2017] 88号)。
26中国佛学(总第四十四期)场经济健康发展,是一个从实践层面到理论层面都应认真对待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给佛教文化传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发展”是从农业社会走向工商社会的世界性历史进程,无论中国以前的计划经济还是现在的市场经济,都是这个历史进程的一部分。
经济发展包含着“经济增长”但不限于“经济增长”,它还包括经济结构变化、生活质量提高、社会结构改进乃至文化与经济相协调等内容。
浅析寺院经济的繁荣
浅析寺院经济的繁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寺院经济也迎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过去,寺院经济一直被认为是低效、低效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寺院经济变得越来越繁荣。
本文将浅析寺院经济繁荣的原因及其现状,并探讨其对于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何为寺院经济寺院经济是指以寺庙为基础,通过开发资源、开办品牌、发展文化产业等方式,促进寺庙经济的发展,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贡献。
寺院经济的繁荣需要充分发挥寺庙的资源优势、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和品牌形象。
二、寺院经济繁荣的原因1、国家政策的支持。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壮大,寺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
政府对涉寺产业的扶持政策,促进了寺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寺院经济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游客需求的变化。
随着中国国内旅游市场的迅速增长,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注重旅游体验,尤其是文化方面的体验。
寺院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满足了游客对于文化旅游的需求,成为了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3、寺院经济的转型。
在传统的捐献模式下,寺庙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信众的捐献,然而,在信息时代下,寺庙需要将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转型,拓宽收入渠道。
因此,寺庙开始大力发展寺院文化和涉寺产品,积极参与现代经济,加强综合经济实力。
三、寺院经济的现状目前,寺院经济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普及。
寺院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推出涉寺产品,鼓励游客的参观和消费,促进寺院经济的发展,提高寺院的知名度和社会形象。
1、文化活动的丰富多彩。
许多寺院会在传统佛教节日开展佛教文化、文化讲座、祈福仪式和佛教文化旅游等活动。
这让游客在欣赏寺庙美景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寺庙文化和佛教知识,提升游客的文化素养。
2、涉寺产品的逐渐增多。
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寺庙建筑,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寺庙开始推出涉寺产品,以扩大经济收入。
这些产品包括佛教艺术品、佛教文化用品、佛教文学、音像制品等等,这些产品不仅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也有经济价值,成为寺院扩大经济收入的一个有效方式。
中国寺院与名茶发展考证
中国寺院与名茶发展考证
唐黎标
【期刊名称】《上海茶叶》
【年(卷),期】2011(000)004
【摘要】我国历史名茶大多出自名山寺院,名茶产于名山寺院有着深厚的社会经
济背景,包括具有相对充裕的土地、劳力以及稳定的消费需求条件。
寺院与名茶相辅相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并形成了寺院名茶生产与生活的自身特点。
由于寺院名茶的发展,从而对于寺院经济及其整个佛教事业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2页(P39-40)
【作者】唐黎标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72.5
【相关文献】
1.中国寺院名茶经济与文化 [J], 龚永新
2.中国名茶之乡新昌县名茶发展二十年辉煌成果累累 [J], 凌光汉
3.中国寺院名茶经济与文化 [J], 龚永新
4.唐代名茶——渠江薄片原产地之考证 [J], 蒋幸东;陈晓阳;陈建华;陈建明
5.中国寺院与名茶发展考证 [J], 唐黎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寺院经济的繁荣(一)
寺院经济的繁荣(一)论文关键词:寺院经济内因外因农禅并重论文摘要:寺院经济作为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实体,它自身既带有宗教的成分,又兼有经济的内容。
今天寺院经济的繁荣,体现在方方面面:香火的鼎盛,寺院的富裕等等。
只有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寺院经济,积极引导它与社会相适应,寺院经济才能更加繁荣。
多少年来,被人们视为神秘之地的寺院,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进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寺庙正逐步改变千百年来“吃饭靠供养,修庙靠国家”的旧模式。
正在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面对新挑战,自觉或不自觉地调整寺院的功能,增加寺院内容,想着更加完善的寺院经济实体的方向发展。
这样也许会带来寺院经济的繁荣,但也带来了观念和认识上的一些新问题。
一、寺院经济的兴起寺庙作为佛教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弟子们念佛修行的场所,担负着众弟子的吃穿住行,生老病死等重任。
要完成这一重任,就必须依赖于寺庙经济的形成与发展。
佛教自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并在洛阳建立汉地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历经魏、晋、南北朝,到隋朝已经十分繁荣与兴盛。
在盛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大力推行佛教,贞观初年,嵩山少林寺拥有两天三十顷。
贞观年间,全国寺庙多达3726座。
①]寺庙如此之多,僧尼如此之众,都是依赖于寺院经济的繁荣发展。
历代王朝的大力扶持和封赏成为寺院经济形成的最初条件。
除朝廷的扶持外,接受皇室贵族、富豪信徒的施舍供奉也给寺庙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再加上佛教所倡导的“众生皆平等”、“今世的修行时为来世的积福”等深入民心的教义,为寺院赢得了广大的信徒和支持者。
当“软件”和“硬件”都具备时,寺院经济便破茧而出,展现出它的活力。
二、引起寺院经济芳容的“内因”与“外因”众所周知,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在它创立之初,佛教对于金钱与财富的追求便是一种消极的态度。
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同样佛教也指出财富的危害。
但是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受到了内部和外部的影响,逐步改变了以前那种观念,形成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教义,同时也积极适应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寻求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立发展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寺院名茶经济与文化作者:龚永新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07期摘要:我国历史名茶大多出自名山寺院,名茶产于名山寺院有着深厚的社会经济背景,包括具有相对充裕的土地、劳力以及稳定的消费需求条件。
寺院与名茶相辅相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并形成了寺院名茶生产与生活的自身特点。
由于寺院名茶的发展,从而对于寺院经济及其整个佛教事业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寺院经济以丛林经济为主,名茶生产更为普遍以至于持续发展到今天的规模与水平,这一切是与寺院名茶生产的经济背景密切相关。
关键词:名山寺院;中国名茶;经济特点;文化现象中图分类号:F069.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7-0115-我国有一句俗话,叫“名山名寺出名茶”。
“名山名寺出名茶”,既是寺院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所致,更是寺院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使然。
一、寺院名茶生产的经济背景1.寺院土地丰富。
土地资源丰富,是寺院名茶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
寺院一般广占良田沃土,他们或由国家赐予,或由贵族官僚“布施”,或由寺院兼并掠夺细民而来。
而寺院往往是敕建,由国家供给一切费用。
据唐均田令规定,僧受田二十亩、尼二十亩,老年僧尼退田转充常住田。
宋代寺田的主要来源,包括皇室的敕赐、信众的施舍、自身开垦、出钱购买、侵占官私土地等多种方式,即土地扩充途径更多,方式方法更灵活。
以福州为例,北宋中期寺田约占民田的三分之一,南宋中期约占五分之一(不包括山地园林在内)[1]。
正是在获得大量寺田的基础上,宋代寺院普遍建立起自己的庄园,一些寺田的庄园经济相当可观。
2.寺院劳力充足。
劳动力丰富,这是寺院名茶经济发展的条件。
关于寺院劳力的来源,首先是寺院僧尼,其中主要是下层僧尼。
这些人大多为逃避国家课役的民众,他们原可不参与生产,但是受寺院大土地所有者的统治,下层僧尼也便成了寺院庄园的劳动力。
其次是寺院依附民,他们中大多为避役而投靠寺院,自愿成为寺院的佃户。
再次是寺奴,即由国家赐与重民犯,这些人毫无疑问处于寺院最底层,担负寺内和寺院庄园繁重的生产劳动。
3.寺院僧尼嗜茗。
寺院的发展扩大了僧众的规模,如始建于唐朝的余杭径山寺鼎盛时期殿宇楼阁林立,僧众可达三千,就是一个突出的事例[2]。
对于寺院僧尼来说,一方面,他们所持淡泊的人生态度,抑欲忌荤,提倡素食,清淡茶汤无疑是其最佳饮品。
另一方面,寺院僧尼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禅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以追求超尘脱世、得道成功的境界等。
4.寺院茗茶馈赠。
我国自古以来寺院香火旺盛,进山香客常会络绎不绝,向香客们施于茶水,也便成了寺院的一项义务。
清代《余杭县志》载:“径山寺僧采谷雨茗,用小缶之以馈人……。
”[2]在一些大的寺院,还设有专职的施茶僧,为进山的香客布施茶水。
不仅如此,寺院僧尼往往也将本寺院的名茶交流到外地寺院或其他地方,加强与外面的联络与联系。
二、寺院的名茶生产与生活据四川地方志记载,西汉时甘露禅师吴理真,曾结庐于四川蒙山,亲植茶树成为佛教僧徒最早的记载[3]。
而名茶入诗则始于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答族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堪称最早的咏名茶诗。
从此名茶如雨后春笋,于全国各地的寺院竞相产生,寺院名茶的生产与生活也形成了自身的特点。
1.创制名茶充满艰辛。
最初的名茶创制总是充满了艰辛。
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25—200年),佛教传入我国,当时梵宫寺院多至300余座,僧侣云集,攀危岩,冒飞泉,竞采野茶以充饥渴。
名寺亦于白云深处劈岩削谷,栽种茶树焙制茶叶,名云雾茶。
”又据《新庐山志》载:“山僧或寻采入林者,所获不过三数两。
”[4]这说明江西“庐山云雾”名茶,最初不仅是由寺僧创制的,而且创制艰难,数量不多。
应该说,各地名山宝刹创制出的名茶大都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2.一座寺院一只名茶。
在我国,绝大多数寺院生产一种名茶,且品质各异、风格独特。
如四川甘露寺蒙山茶,湖北玉泉寺仙人掌茶,云南感通寺感通茶,福建武夷寺岩茶,江苏洞庭水月院碧螺春茶,浙江杭州法境寺香林茶、龙井寺龙井茶、余杭径山寺径山茶、天台山国清寺华顶茶、景宁惠明寺惠明茶、临安禅源寺天目青顶茶、普陀寺佛茶等。
南方凡名山寺院适宜茶树生长发育的地方,往往是寺必有茶,有茶就有名茶。
因而,一座寺院就相当于一个名茶研制、生产以及传播中心。
3.强烈的质量品牌意识。
寺院名茶生产的质量意识,一是体现在创制的过程中;一是体现在长期的维护上。
吕岩《大云寺茶诗》中,描写大云寺茶的制作是“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3],说明寺院名茶的创制与生产是颇花功夫的,精细加工、质量上乘,如华顶云雾茶素有“佛天雨露,帝苑仙浆”之美誉。
不仅如此,维护名茶质量的长期稳定也是寺院一大特点,以浙江余杭的径山茶为例,始载于唐,闻名于宋,宋朝的翰林学士叶清臣在他的《文集》中说:“钱塘、径山产茶质优异”;《续余杭县志》记载:“产茶之地,有径山四壁坞及裹山坞出产者多佳,至凌霄峰尤不可多得。
”[2]又如普陀佛茶历史悠久,明代史书就有记载,清代被列为贡品,1915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二等奖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上名茶品牌意识最强的地方应该就是寺院。
4.饮用名茶既是生活又是制度。
在寺院,“饭后三碗茶”被视为“和尚家风”,宋代道原《景德传灯灵》卷二十六:“晨起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佛教前礼拜,归下去打睡了,起来洗手面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上堂吃饭了盥漱,盥漱了吃茶,吃茶了东事西事。
”饮用名茶是禅寺制度之一,其表现为寺中设有“茶堂”,有“茶头”专管茶水,按时击“茶鼓”如今僧众饮茶。
宋林逋《西湖春日》云:“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酒旗。
”茶鼓就是设置于佛寺法堂西北角,为如今众僧饮茶用的一种法器[3]。
宋时径山寺内盛行“茶宴”,茶宴乃是径山僧侣以茶论道的一种“清规”,也是古刹以茶代酒宴请上宾的一种仪式。
茶宴在布置洁净典雅的明月堂举行,室内张挂名人字画,摆设时新鲜花,并有专用茶具。
据传其程式为:献茶、闻香、观色、品味、论茶、交谈等六项依次进行[3]。
三、名茶在推动寺院事业发展中的作用1.促进了佛教事业。
佛教讲究坐禅,坐禅是指修习者端身正坐而入禅定,是佛教僧人的基本修行方法。
佛教对坐禅方法有严格规定,要求坐禅者必须息心静虑,节制饮食,头正背直,不动不摇,不委不倚,更不能卧床睡眠。
于是既能提神醒脑、又能清性修行的茶就成为僧人坐禅时必不可少的饮料,饮茶有助于参禅、面壁省悟的神妙功能,为僧人所认可。
所以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中有记载:“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
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
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4]可见,茶为禅用,具有协助修行的功能,有利于发展佛教事业。
2.扩大了佛教影响。
在我国,名茶与佛教相联系,上至皇帝下至百姓无不受其影响。
隋文帝杨坚(541—604年)常勤于政务,自奉甚俭,茶却也侍于左右。
据《隋史》记载,某夜,文帝做了个噩梦,梦见有位神人把他的头骨给换了,梦醒以后便一直头痛。
后来遇一僧人,告诉他说:“山中有茗草,煮而饮之当愈。
”文帝服之以后果然见效。
又据《南史•齐本纪上》记载,齐武帝萧赜在死前的遗诏里说:“我死之后,在我的灵前千万不要用牺牲来祭我,只要供上些糕饼、茶酒和果脯就可以了。
”[5]人们大多认为齐武帝以茶作为祭品,是受僧人法瑶的影响和出于其佛教徒的身份,表示一种对简朴的推崇,即使在祭品中也“忌荤”。
可见这些皇帝受佛教的影响,其中名茶起了很大作用。
3.推动了佛事交流。
寺院生产的名茶,多有作为赠品的。
特别是寺院僧人云游四方,常常带上自制的名茶,通过赠送他人,加强了寺院系统内外的交往,这对于增进友谊、交流法事,扩大寺院的影响无疑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湖北当阳玉泉寺的僧人中孚禅师,曾云游南京,遇其族叔李白,将亲手制作的玉泉仙人掌茶赠与李白,李白随即作《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这在当时无疑是对寺院最好的宣传,通过仙人掌茶扩大了当阳玉泉寺的影响。
这首诗既为我国第一首以名茶为题的茶诗,也成为以名茶为媒介佛事对外交流的重要历史资料。
4.深化了佛学事理。
千百年来,饮茶之所以能与佛禅形成深厚联系,达到彼此相融一体的境界,在于僧侣认为茶有“三德”,一是用以坐禅,可以清心涤虑,彻底不眠;二是能助消化,轻神气;三是“不发”,即能抑制淫欲[2]。
所以,饮茶最符合佛教的道德观念,最宜参禅拜佛。
同时,由于寺院普遍推行茶饮,因而形成了“茶禅一味”。
唐朝著名诗僧皎然幼年出家,他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有“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的诗句[6],他认为饮茶能达悟,能得到佛的保佑。
当代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诗云:“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在佛家弟子看来,名茶品饮是参禅的前奏,参禅是名茶品饮的目的,二位一体,水乳交融,共同促进人的精神境界的提纯和升华。
参考文献:[1]黄敏枝.宋代佛教经济史论集社会[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云峰.品茶地图[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5:14-[3]王镇恒,王广智.中国名茶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33-[4]许云峰,刘向阳.茶韵禅风[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05:23,6-[5]沈浩耕,沈冬梅,于良子.中国古代茶叶全书[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6]蔡镇楚,施兆鹏.中国名家茶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GONG Yong-(Yicha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Yichang 443000,Abstract:Most famous historical tea in our country was from famous fanes, of which there exists profound social economic background, such as enough land, labor and steady necessary consumption conditions. Fane and famous tea supplement each other. Famous sane tea has formed its productive and living characteristics through long development. Its improvement has brought aboutpositive and profound effect to the sane economy and Buddhism. The temple economy in our country is mainly forest economy. Nowadays the widespread and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famous teaKey words:famous mountain sane; China’s famous tea; economic characteristic; cultural(责任编辑: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