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湖南长郡中学高三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2021

合集下载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六)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新基建",主要包括 5G基站、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新基建"投资不是简单的以铁路公路建设为主的"铁公基"(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式的投资,而是着眼于前沿科技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人们生活幸福感的新型基建投资。

比如,5G的意义不仅仅是网速更快,而是通过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有效支持海量物联网设备接入,实现机器间大规模的相互通信,为研究成果创造更多走向现实应用的可能。

"新基建"着眼长远,但当前的疫情确实赋予其更多责任。

要想尽快降低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轨道,需要通过狠抓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领域,给予总需求一个回弹力,进而通过需求端的率先复苏,带动生产端走出困局。

随着疫情全球蔓延,今年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压力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外需增长有可能遇到更多困难。

这样的背景下,更要依靠内需发力,推动经济平稳发展。

一定意义上,"新基建"是为疫情后中国经济恢复打下的一针强心剂,更是未雨绸缪为未来发展铺下的一条路。

摘编自邹蕴涵《加快"新基建"对中国经济有长远意义》)材料二要用好"新基建",使其成为化解疫情影响、撬动经济的有力杠杆,关键还要把握好这个"新"字。

"新基建"之"新",首先新在发展理念。

不可否认,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会拉动相当可观的投资。

有机构曾测算,到2025年我国5G网络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 万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以及各行业应用投资超过 3.5 万亿元。

2021届湖南长郡中学新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

2021届湖南长郡中学新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

2021届湖南长郡中学新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

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

2020-2021学年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农民父亲白旭初旺老倌的儿子回来了。

儿子在城里当局长。

和儿子同来的还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秘书,一个是办公室主任。

儿子说:“爹,稻要几天才能割完?”旺老倌说:“三天。

”儿子指指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说:“加上我们三人,一天就能割完一双休日,我们特地来帮忙的。

”上个月,旺老倌答应割了稻就进城跟儿子过。

儿子说请人割吧。

旺老倌说什么也不肯,说这是最后一次割稻了。

旺老倌的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守着乡下老房,太孤单。

儿子被唤醒时,屋里还黑咕隆咚的。

旺老倌把三顶草帽递给儿子,儿子看了看颜色灰暗的草帽,没接。

旺老倌说:“拿着,小心晒昏了头。

”儿子的手刚伸出又缩回去。

旺老倌说:“嫌脏?” 儿子指指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身边的编织袋,说:“我们有。

”旺老倌生气地一扬手,三顶草帽飞到角落里。

太阳悬在无一丝云的空中,没有风。

目不转睛的话,可以隐约看见地面上蒸腾着的缕缕热焰。

儿子才割了五六米远就气喘吁吁了,他直起腰,发现父亲已把他拉下十多米远。

他扭头看秘书和办公室主任,他俩早已满脸汗水直起腰,摘下宽边白色太阳帽使劲扇风。

儿子就说:“歇歇吧。

”又大声喊:“爹,快过来喝口水!”旺老倌仍撅着屁股挥舞着镰刀,头也没抬。

旺老倌一直割完半块田才来到大榕树下。

儿子急忙从编织袋里拿出一瓶矿泉水,旋开盖子递过去。

旺老倌没接,他用汗味很重的毛巾擦了脸和脖子,然后从陶罐里倒出一碗大叶茶,一口气喝光后说:“你那水好喝些?”儿子说:“好喝,不是普通的水,三块多一瓶。

”旺老倌咕哝:“粮食比水贱。

”儿子听父亲说话很冲,没敢再开口,默坐了一会儿,又挪回到秘书和办公室主任身边,说:“这稻今天只怕割不完。

”秘书赶忙说:“局长您放心,等会儿我们努力干。

”儿子说:“只怪我爹脾气倔,几亩田,请几个民工一天就割完了,他偏不答应。

”办公室主任赶紧说:“局长,没关系,你爸爸都能干,我们……”儿子压低嗓门说:“你能和他比?他干了一辈子,干惯……”儿子还要说下去,忽听父亲重重地干咳了一声,忙刹住话头。

新高考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新高考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礼仪的出现、演化,本身是人与自然关系博弈、平衡的产物。

当远古人们认识到应对宇宙天地心存敬畏时,便有了祭祀活动。

由此而演化来的'礼'与'仪'正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自我,对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一认识的行为体现和制度约束。

拱手礼在'礼'的层面,首先体现的是人类敬天的思想,即人类对赖以生存又可敬可畏的自然的臣服与膜拜。

拱手礼最早的文化意义便是伸出双手,束手就缚,以自身为天地的祭品。

进而将这正式而严谨的祭祀礼仪拓展、渗透到对同类的尊敬、礼让。

因而拱手礼所承载的社会价值便体现着人际关系信息,形成和巩固着社会的人际关系交往方式,以及塑造着人们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形态。

中国传统社会阶级之间从行拱手礼的不同规范就可反映出不同阶层的尊卑、亲疏。

《周礼·秋官·司仪》∶'昭王仪,南乡见诸侯,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同姓,所以别亲疏内外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所谓∶'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正如李为香博士所论∶'礼深含人类对字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

'拱手礼亦然。

追求拱手礼的精神核心,便是'敬天'尊人',是与自然相处时要放低姿态,谦恭敬天;与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礼遇他人。

这种深入骨髓、发自内心的'敬天''尊人'的思维才是拱手礼在其礼制背后所反映的核心价值。

在'仪'的层面,拱手礼有一整套行为规范和仪表原则。

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语文卷

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语文卷

湖南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三)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强调“仁”,这个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被训为“仁从人从二,于义训亲”。

这提示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涵,即社会性和群体性。

李泽厚先生认为,“‘仁’这一要素对个体提出了社会性的义务和要求,它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作为人性的本质和“仁’的重要标准”。

因此,儒家从一开始就不将目光单纯地投射到人的自身修养,而更强调对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义务承担,儒家个人价值的最高表现始终都是兼济天下,自我修养只是为兼济天下所做的准备,也就是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

但同时,儒家又敏锐地体察到了人性的软弱与自私,因此,儒家不同于墨家的兼爱,而强调有差别的爱;不同于墨家的平等观念而强调秩序。

这个秩序就是以亲亲为基础,以孝悌为纽带的具有等级差别的秩序,即是“亲亲也,尊尊也,长长也,男女有别”,形成了一个由远.及近,以家庭伦理为基础,以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网。

不同于儒家着眼于社会性和群体性,道家更追求一种封闭性和稳定性,即所谓的“小国寡民……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类似于桃花源般的境界。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老子着眼于人的固定性与封闭性,既不赞许人的迁徙与流动,也不赞同人与外界有过多的交流,希望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格局中得到自然中的满足。

此外.区别于儒家将人置于社会,道家更强调将人看作一个独立的具有个人价值的生命个体。

儒家与道家一主外,一主内;一个强调群体性,一个强调个人性。

看似截然不同的两种社会建构,在中国长期的乡土社会中实现了奇迹般的协调,共同影响了古老中国乡村的社会形态。

一方面,由于儒家对群体性的强调,中国实际上是一个重视关系、交情与伦常的社会,即所谓的人情社会与血缘社会。

同时,由于儒家强调有分别的爱,因此中国乡土社会格局也是以个人为中心的、仿佛“同心圆波纹”似的“差等格局”。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入学摸底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粉料一: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检的结品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呃众、听尔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丈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诂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旬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块“,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技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供系统:所谓“否定”指丈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才比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2021年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语文三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童年•供销社钱红丽小时候,隔三差五跟着外公去一个叫作“周冈”的小镇。

他在小腰篮底层铺一层稻草,把家里积攒下的鸡蛋一个一个装进去,再在鸡蛋上面盖一块旧布,拎到周冈。

一个鸡蛋五分钱,全部卖掉后,买些粗粒盐回来。

或许还有余钱,外公就去肉案前,割一刀猪肉。

肉,一元二角钱一斤。

二十四个鸡蛋,换一斤肉!我的印象里,外公买猪脚的时候多些,他并非不喜欢吃肉,而是猪脚便宜得多。

或者呢,肉也不买,猪脚也不买,外公只买一条鱼,鲢鱼,非常便宜的鲢鱼,几角钱而已。

称完鱼,鱼贩子也是用几根稻草穿过鱼嘴递给外公。

一老一小于是拎着一刀肉或者一条鱼,穿过田畈——如若春天,仿佛一万亩油菜田的蜜蜂都追随着我们了。

实则,我最喜欢跟着舅舅或者小姨去供销社买日用品。

合作社里飘拂着一股股奇异的味道,纷繁复杂,景深曲折,至今无与伦比,简直万花筒一样的气味:红糖的味道齁甜齁甜,固本牌肥皂的气味是咸的,芦西酒的味道辛辣芳香……乡下有一个酒鬼,总是偷自家的米换酒喝——他站在巨大的酒缸前等着,售货员用长柄竹勺舀上一勺酒,倾倒于他双手捧着的蓝边碗里。

他小心翼翼,像捧着自己的命,默不作声地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下去了。

等他的婆娘遇见这个醺醺然的挨千刀的偷了米的男人时,她没有什么法子想,许是绝望了,就一屁股坐在门前地上痛哭,一边号啕,一边咒骂,一边把手掌重重拍在地上。

不出几日,酒鬼仿佛忘记了曾经尊严扫地的难堪,故态复萌。

女人每一次的咒骂与痛哭,仿佛初次一样的新鲜,也没见一个家从此破碎,日子还是照常过下去了。

实则,我最喜欢闻煤油的味道。

彼时,正值煤油灯时代,家家备有好几只灯盏。

那个年代的灯盏,可真是艺术品呢。

高脚细腰的模样,玻璃印花的质地,圆形底座,袅袅而上,忽然在中间鼓出一块圆肚子,盛满煤油,漂一截灯芯,划一根火柴,黑屋子瞬间亮了,火焰上方配一只玻璃罩,屋子更亮些,微微地泛了幽光……古人言,一灯如豆,该有多么诗意静谧。

2021届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1届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1届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其内涵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信息通信产业部分,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二是数字经济融合部分,即传统产业由于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生产数量、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升,其新增产出构成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数字经济特色鲜明。

首先中国的数字经济覆盖面更加广泛,囊括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

其次,中国数字经济独有的政府支持和企业创新双驱动模式效果显著,推动中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此外,中国数字经济的市场应用较为广泛,民众接受度高于世界其他国家。

最后,不同于其他国家只有大企业参与数字经济创新,中国不仅有大企业引领创新,各中小企业的创新参与度也很高,表现活跃。

(摘编自张莉《中国数字经济须正视挑战》)材料二:当下,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数字经济大国。

同时,数字经济发展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联合国《2019年数字经济报告》显示,中美两国是全球数字经济领跑国家。

据有关研究机构测算,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

产业数字化效能也在不断提升,2018年,产业数字化规模为24.9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7.6%。

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崛起,网络零售额、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均位居全球首位。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正常工作与生活轨迹。

在抗击疫情过程中,数字经济依托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型互联网平台优势,不仅为疫情联防联控和复工复产作出贡献,更成为对冲疫情影响、提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让行业、企业、政府、学术界甚至是个人都越来越意识到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一.docx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一.docx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语文下学期5月模拟试题(一)一、现代文阅读(35分)(-)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

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

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

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底层文学,都因为切中了人民现实经验的敏感点而广为传播,广受好评。

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辑因果。

很多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

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

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逻辑。

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壳着床,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助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

可见,超逻辑的现代作品内在也借重于现实逻辑来获取读者的信赖和共鸣。

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

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材和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

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创造了作品跟现实、时代产生更血肉相连的纽带。

(选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材料二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

"艺术真实” 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

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

2021届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所谓996,是指工作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代表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盛行的加班文化。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四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

”根据上述规定,若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度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对于违反法律规定强制要求的加班,劳动者有权拒绝。

张耀律师表示,若是单位安排员工延长工作时间的,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加班,单位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或予以调休;但若员工出于自愿加班的,不属于法律意义的加班,单位也无需支付加班费。

如果企业利用鼓励的模式变相强制要求员工加班,比如公司因员工拒绝加班而对员工降职、降薪、处罚、辞退的,员工可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法律法规的完善,尽快构建起法治维权的法律体系,重点治理各种形式的“隐性强迫”加班现象。

———新华网4.16材料二我们的企业不仅要依靠员工的汗水,更要激发员工的灵感;崇尚奋斗、崇尚劳动不等于强制加班。

苦干是奋斗,巧干也是奋斗;延长工时是奋斗,提高效率也是奋斗。

因此,不能给反对996的员工贴上“混日子”“不奋斗”的道德标签,而应该正视他们的真实诉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很多企业都面临生存考验,强制推行996,不仅解决不了企业管理中的难题,也会助长“磨洋工”的顽疾。

从企业家角度来看,他们身上的极限奋斗精神是可贵的,但要考虑到普通员工的位置不同,强制灌输996的加班文化,不仅体现了企业管理者的傲慢,也不实际、不公平。

2021年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年长沙市长郡双语实验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是很清楚的。

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

现代论法理的学者中有些极重视人的因素。

他们注意到在应用法律于实际情形时,必须经过法官对于法律条文的解释。

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

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

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之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

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

当然,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

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

返璞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

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

就是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

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入学摸底考 语文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入学摸底考 语文

长郡中学2021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语文本试题卷共8页,23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接受美学诞生之前,通常只是从艺术品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

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

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

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图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才比判。

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

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

2021届湖南长郡中学新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

2021届湖南长郡中学新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

2021届湖南长郡中学新高考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8、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9、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道德情感是个人道德意识的构成因素,指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对现实的道德关系和自己或他人的道德行为等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等心理体验。

中国古代儒家对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很多深刻的论述,孟子便对道德情感,尤其是恻隐之心做了细致的阐述。

他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并以“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说明任何一个路遇此事的人都会对将要掉入井里的孩子产生同情,这种同情并非为了结交孩子父母,也不是为了邀誉于乡党朋友。

2021届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1届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担心孩子不幸福恰是他们不幸福的原因①这是一个需要常识的时代,然而梁文道曾断言,“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

做教育更需要遵循常识,现实中许许多多“反教育常识”的现象,更印证了梁文道先生的断言。

②教育最基本的常识是什么,教育是人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中最珍贵的是人,而不仅是知识的掌握,认识的堆积,分数的获得,这便是教育最基本的常识。

教育一旦把考试作为研判教育的唯一手段,把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尺度之后,教育者所遵从的只有知识、分数,只有空洞的说教,只有僵硬的制度,只有束缚人的铁笼,而唯独没有“人”、没有“人性”,教育就会在远离常识的路上越走越远。

③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或者说教育就是生活。

孩子们来到学校,其实也就是一个生活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营造一种好的教育环境,让孩子们过上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让他们得以自然地生长,这是常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

但如果我们的教室让孩子感到压抑,我们的学习让孩子无所适从,我们的课堂让孩子枯燥无味,我们的校园让孩子望而生畏,我们的学校让孩子的学习生活没有一点幸福可言,又怎能为孩子的未来幸福人生奠基?④教育不是万能,教育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成为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也不可能让每个孩子都上名牌大学,这是常识。

但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以爱的名义去绑架孩子,如果以“可怜天下老师心”、以“恨铁不成钢”去胁迫孩子,如果我们把不断膨胀的功利心完全压在孩子身上,如果我们给教育附加了太多的功能,教育上的乱象丛生,诸如雷人标语、烧香拜佛、撕书烧书、状元雕塑、杀人投毒等等,也就见怪不怪了。

⑤孩子的校园生活,肯定离不了作业和试题,也离不了分数和成绩,但是绝对不应仅仅是这些,他们的校园生活应是丰富多彩的,他们的青少年生活应是缤纷绚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长郡中学高三语文综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宋祁《玉楼春》有句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

"李渔《笠翁余集》卷八《窥词管见》第七则别抒已见,加以嘲笑:"此语殊难著解。

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

'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苏轼少作《夜行观星》有一句"小星闹若沸",纪昀《评点苏诗》卷二在句旁抹一道墨杠子,加批:"似流星。

"这表示他不懂苏轼那句,以为它像司空图所写:"亦犹小星将坠,则芒焰骤作,且有声曳其后。

"宋人诗文里常把"闹"字用来形容无"声"的景色,不必少见多怪。

宋祁的词句和苏轼的诗句都是"通感"或"感觉挪移"的例子。

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

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

诸如此类在普通语言里经常出现。

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字转移到声响上去,正像拉丁语以及现代西语常说的"黑暗的嗓音""皎白的嗓音",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有"通财之谊"。

培根的想象力比较丰富,他说:音乐的声调摇曳和光芒在水面荡漾完全相同,"那不仅是比方,而且是大自然在不同事物.上所印下的相同的脚迹"。

这算得哲学家对通感的巧妙解释。

(摘编自钱锺书《通感》材料二阅读《荷塘月色》,我们感受到诗情画意。

朱自清先生以诗人的心去感受荷塘月色,不但游目骋怀地观察,而且严辨淄渑地品味,从而细致地描绘了令人"惊异"的"无边的荷香月色"。

作者所写的月色是荷塘里的月色,所写的荷塘是月光下的荷塘,层次里复有层次,使整个画面有立体感、渗透感;其中动静、虚实、浓淡、疏密,是画意的设置,也是诗情的安排。

这样的描写,离不开作者娴熟而有个性的艺术技巧。

有鲜明的比喻,有明显的对比,有强烈的衬托,有生动的拟人。

但更令人赞赏的是,由于作者对描写对象有极其深刻的体会,因此突破一般经验而产生一种奇特而新颖的手法,即古典诗歌中常有的"通感",这种出神入化的艺术处理手段,在现代散文创作中是不多见的。

描写的细,来自作家对客观物象观察的细,体味的细。

仅以对蝉声这一细节的描写就足以说明问题。

由于有些读者提出异议,以为月夜不应有蝉鸣,因此他请教了好些人,最后还是亲自体察,"又有两回亲听到月夜的蝉声",才打消了本想修改的念头,因此他深深地体会到"观察之难",以为不能"由常有的经验作概括的推论"(《关于"月下蝉声"》)。

整篇《荷塘月色》均体现了作者这种缜密审察的创作精神,他不但对荷塘作整体的揣摩,而且作局部的审视,时而以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时而以月色为主景,荷塘为背景,时而摹写花叶,时而描绘岸柳,时而淡勾云彩,时而轻描树影,层层铺陈,步步开拓,细腻地展现了荷塘月色令人"惊异"之美。

朱自清还认为"花和光固然有诗,花和光以外还有诗""山水田园固然有诗……仅一些颜色,一些声音,一些味觉,一些触觉,也都可以有诗"(《诗与感觉》)。

艺术家的任务就是要以敏锐的感觉去发现这些"诗"。

从《荷塘月色》里不难发现,作者正是这样努力去发掘蕴含在大自然里的这些"诗",运用各种艺术手法极力摹写了月夜荷塘的声、光、色、味,从而创造了使人沉醉的意境。

除了描写技巧有独到之处外,语言也有突出的特色。

朱自清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自然新颖,如他自己所主张的,"新而不失自然"。

他常常成功地以"不欧化的口语"来绘神状态、表情达意。

优美的艺术境界是要通过高质量的语言来实现的,所以凡杰出作家无不重视语言的锻炼。

《荷塘月色》的语言艺术确是达到了如作者所追求的"顺口""顺耳'"顺眼"的境地(《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

《荷塘月色》之无限动人,还在作者融情入景,即景抒情,那轻纱般掩映下的荷塘景色,反映的恰是作者当时微妙的心思。

作者缘情写景,以景衬情,不仅使作品具有绘画美,而且富有情趣美。

(摘编自刘泰隆《荷香月色诗情画意——读<荷塘月色>》)材料三1927年7月,在清华大学任教的朱自清想回扬州,他的两个孩子在扬州他的父亲那里。

但他与父亲的关系由于种种原因闹得很僵,他怕回去之后难以和父亲和解,犹豫不决。

这样的心情表露在《荷塘月色》中,就是开头的一句话:"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而这证明朱自清在漫步荷塘时感到的自由,在性质上是一种伦理的"自由",是摆脱了作为丈夫、父亲、儿子潜意识里的伦理负担,向往自由的流露,和政治性的自由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这样的解释,如果不是更加贴近朱先生的本意,至少也是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心理和艺术的奥秘。

朱自清自己曾说:"只有参加革命或者反革命,才能解决自己的惶惶然""只是在行为上主张一种生活的中和主义""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着我生活""还是别提超然为好""最终的选择还是'暂时逃避'""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是一团乱麻。

也可以说是一团火。

似乎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这些表明朱自清因为考虑到老婆孩子的责任问题,而不能绝对地作政治的抉择。

(摘编自孙绍振《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渔与纪昀两位大家对"闹"字的认识,说明古人对"通感"手法运用的妙处还未能领会。

B."通财之谊"原指交情甚笃的朋友之间的钱财往来,文中指各个官能的领域不分界限。

C."通感"的手法在现代散文创作中较少运用,《荷塘月色》中则运用得巧妙、奇特、新颖。

D."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中的"这几天"应该有所指,孙绍振顺着此思路得出新结论。

2.下列语句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通感"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B.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C.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D.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有读者不亲自体察而凭常有经验质疑"月夜蝉声"一说,朱自清最后确认自己无误。

B.《荷塘月色》之所以富有诗意,是朱自清以敏锐的感觉发现了荷塘月色中的"诗"。

C.朱自清提倡文学语言要"顺口""顺耳""顺眼",他的《<荷塘月色》>确实做到了。

D.对《荷塘月色》情感中"自由"的理解,不能仅从政治的角度,也要从伦理的角度。

4.材料二是从哪几个方面赏析《荷塘月色》的?请简要概括。

(4分)5.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都引用了朱自清本人的观点,这样的引用有哪些好处?请简要分析。

(6分)(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我远来是为的这一湖水①刚下过一场雨,蒙自的老街湿漉漉的。

一线阳光就在这时划过来,南湖上又是一片光鲜。

如果没有穿梭往来的汽车,会让人想起多少年前的5月,同现在差不多的天气,南湖边霎时出现了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男的衣衫整洁,女的裙裾飘摇。

一下子涌来这么多文化人,让人有一种震惊和欣喜,来的是西南联大的学生啊。

一个享誉世界的文化讲坛也在南湖边开启,主讲者有陈寅恪、冯友兰、钱穆、闻一多、朱自清、沈从文…………⑪我仍然沿着湖走,湖边生长着一些茂盛的合欢树,还有各种各样的花草藤蔓,婆婆娑娑延续了不知多少岁月。

(取材于王剑冰同名散文)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学院的师生到达蒙自后,受到了当地的热烈欢迎,美丽的南湖成为师生们的一隅精神家园。

B."田田莲叶拨弄着微风"中的"田田"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古乐府《江南曲》中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句子。

C.冯友兰的题词用"屡经艰苦",简洁地写出了西南联大学生所经受的"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种种磨砺。

D.后生学子循着先贤的足迹造访南湖,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蒙自的风土人情,寻找亲切而充满诗意的生活。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借追怀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在蒙自南湖的一段不同寻常的生活,展现了他们"刚毅坚卓"的精神风貌。

B."听风楼"的"听风"二字寓意丰富,既指倾听自然山风,也指风声唤起了家国之思,激发了抵御外侮的豪情。

C.第⑦段结尾处,以虚拟之笔描写闻一多先生手擎《红烛》远去的情形,饱含作者对闻先生的崇敬与追思。

D.文中的成语"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闻一多以此比喻蒙自是如桃花源般与世隔绝、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

8.作者说《南湖短歌》"感情淋漓,淋漓得让人泪涌",请根据文意,对此诗的这一特点加以赏析。

(4分)9.蒙自南湖,见证了西南联大的一段特殊岁月,它"如激流中一段平静温柔的流水",在"宁静中又奔涌着激情"。

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