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功率非道路用柴油机低排放技术路线的探讨
小型柴油机降低排放性能的试验研究
2 试验设备和方案
试验用油 : 普通的市售 0 柴油。 #
高温 , 致使 N x O 排放量降低。 随着喷油的推迟, 颗粒的排放会增加。如图 2
所示 , 供油提前角由一 1推迟至一 8, 2。 1。排气烟度值 由 08增大 至 11 . .左右 . 增加 了 3. 供 油提前 角 7 %, 5 每减小 1, 。 烟度值增大 1% 2 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喷 油的迟后 、 进气压力的升高 , 使得气缸 内气流运动 强度升高 , 喷人的燃油有更多的被卷走 , 冲到气缸 壁上或形成稀燃区, 促使颗粒放增加 : 另一方面原 因就是提前角的迟后 。使得燃烧到排气时间缩短 , 以至于生成 的碳 烟进一步 氧化 的机会减少 。 以在 所 采取推迟喷油提前角的措施来降低柴油机 N x O 排 放量时 , 必须采取其他措施来改善燃烧质量。
S nXiyn ,Ja gBi u u ig in n
(i guJ n h a E gn o, t. eh o g etr Y nh n 20 2 C ia J n s i gu i nieC . Ld T cn l yC ne, ac eg2 4 0 , hn ) a a o Abtat T kn m m ln n ra i e egn stes d bet tec agn f n n mi i s s td dw e e src: a igs es a o-odde l niea t yojc, h h nigo g ee s o u i h nt o l s h u ei sn is e h
气 回窜 , 将油嘴烧坏 ; 提高燃油喷射压力 , 会提高
燃油流出的初速度 ,增大在喷孔中燃油扰动程度
及流出喷孔后所受到的介质阻力 ,从而使雾化的 细度和均匀度提高 , 即雾化质量好。 喷油压力的提升, 有利于降低油粒直径 , 提高
小型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技术路线综述
小型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技术路线综述摘要:GB20891—2007(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I、Ⅱ阶段)》已经实施,为满足此法规,探讨一种开发低成本柴油机的路线。
关键词:小型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控制1.引言能源与环保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污染物排放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世界主要国家均制定了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排放法规。
要满足未来更严格的排放法规,需要对原有机型进行技术升级,进行排放控制研究。
随着全球工业高度发展,环保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各国家和地区都先后推出了本地的环保法规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然而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和工程机械的污染是不可忽视的一分,发达的国家首先在汽车上执行了排放法规,而后在工程机械其它内燃机动力设备上执行。
我国在汽车和工程机械排放法规执上相对较晚,但从这几年汽车排放标准推进的进度来看是很快。
中国农业的日渐现代化,小型非道路柴油机在农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小型非道路柴油机的应用,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提高了我国粮食的产量,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的必然趋势,所以小型非道路柴油机在我国还有很广泛的发展空间[1]。
2.排放的法规目前世界上非道路用机动设备排放标准以美国和欧盟的标准最具代表性。
美国是世界上治理尾气排放最早的国家。
196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世界上率先迈出了控制车辆尾气排放的第一步,197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净化空气法案”,并组建了美国联邦环保署(EPA)。
同年,欧洲和日本也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控制标准。
此后的几十年,各国都相继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
但非道路用机动设备尾气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直到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才开始着手研究和限制非道路用机动设备的尾气排放[2]。
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排放法规在美国最为严格,目前仅有美国和中国对所有功率段柴油机都提出其排放限值。
中国的国家标准GB20891-2007给出了中国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Ⅰ阶段和Ⅱ阶段的限值。
中国小功率非道路用柴油机低排放技术路线的探讨
中国小功率非道路用柴油机低排放技术路线的探讨刘胜吉;赵宇超;王建【摘要】对国内外小功率段柴油机实现低排放的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针对中国目前现状得出实现第三阶段排放及今后更高排放标准的技术路线:37 kW以下功率段柴油机采用改进燃烧过程和降低机油消耗的机械优化+ DOC技术或机械优化十电控喷油技术,生产企业通过提升生产条件及加强质量控制,特别是有效实现全负荷最大油量限制,可使批量生产的柴油机满足中国第三、四阶段排放标准的要求;为更有效控制批量生产产品的排放和性能使其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需开展15~37 kW小缸径多缸柴油机低排放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期刊名称】《内燃机工程》【年(卷),期】2017(038)006【总页数】6页(P35-40)【关键词】非道路柴油机;小功率;排放;技术路线【作者】刘胜吉;赵宇超;王建【作者单位】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421非道路柴油机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林机械、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其排放污染物总量与机动车相当,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1]。
中国于2015年10月1日实施非道路柴油机排放第三阶段标准[2],其中对37 kW以下功率段柴油机的要求与美国环保署(EPA)第四阶段排放法规的限值相当。
从各国家及地区排放法规看,37 kW以下功率段柴油机实施低排放要求受其结构、产量和保有量等因素影响,特别是低排放技术在小功率机型上的应用受限,各国的要求差异较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均不断严格。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是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任务较重,多年来小型非道路柴油机产量和使用量巨大[3],实施小功率段的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控制对保护环境非常重要。
针对中国的排放法规,企业开展了大量的研发工作,已有一些小功率柴油机样机初次试验结果低于排放限值,但通过环保型式核准的机型很少。
轻型车用柴油机的减排主要技术路线
浅谈轿车用轻型柴油机的两大控制排放技术路线学生姓名学院名称专业学号2015年12月31日摘要:通过对轿车柴油化发展史的了解,通过对国外两种主流降低 NOx和 PM 排放的途径,分析在我国推广所需条件的对比,提出适合我国国Ⅳ/国Ⅴ等排放要求的技术路线及建议。
关键词:内燃机;轿车柴油化;降低排放;技术路线目录引言 (3)一、轻型车用柴油机的发展状况 (3)1、国外车用柴油机的发展 (4)2、国内车用柴油机的发展 (4)二、主要污染物排放 (5)1、柴油车与汽油车的性能差异 (5)2、柴油机与汽油机排气污染物的一般比较 (5)3、欧洲和中国排放法规对比 (6)三、控制排放的两种技术路线及比较 (7)1、SCR路线 (8)2、EGR+路线 (9)3、国外主要生产企业产品技术路线状况 (11)4、国内两种路线的应用状况 (11)四、两种技术路径的发展前景 (11)参考文献 (12)引言节约能源消耗、降低排放污染直至实现“零排放”一直是内燃机研究的最主要课题,也是推动车用发动机技术进步和不断创新的主要动力。
柴油机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低速扭矩和功率大、加速性好、热效率高、油耗低、温室效应气体CO2排放量少、耐久性好、工作可靠等优点在工业、农业、工程建设、交通运输业等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建设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过去十多年来,随着石油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油价不断上涨,对控制温室效应气体排放的呼声日益高涨,加上柴油机高压直喷燃烧技术、排放控制技术和电子控制技术等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将柴油机推到了一个崭新的技术高度,使得我们对柴油机的认识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现代柴油机与传统柴油机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可同日而语,成为一种排放清洁、节省能源的动力,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是国民经济建设的主动力。
但是,由于其特殊的燃烧方式,导致柴油机的 NOx和 PM 排放较高,在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今天,柴油机排放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非道路机械用柴油机排放升级技术分析及展望
非道路机械用柴油机排放升级技术分析及展望发布时间:2021-06-21T02:30:34.699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5期作者:张重阳1 刘包锋2[导读] 近年来,车用柴油机技术突飞猛进,使柴油机变得更清洁、更高效,目前发动机污染排放水平已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左右,柴油机的最高效率已逼近55%,可再生合成燃料取得进展。
更高等级的排放法规,促使柴油机采用更多现代技术,也对车辆冷却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的增加,其排放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控制排放,我国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的第四阶段排放法规实施指日可待。
张重阳1 刘包锋21.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2.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河南省洛阳市 471000摘要:近年来,车用柴油机技术突飞猛进,使柴油机变得更清洁、更高效,目前发动机污染排放水平已降低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左右,柴油机的最高效率已逼近55%,可再生合成燃料取得进展。
更高等级的排放法规,促使柴油机采用更多现代技术,也对车辆冷却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非道路移动机械保有量的增加,其排放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更加严格的法规控制排放,我国针对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的第四阶段排放法规实施指日可待。
工程机械行业同样面临着新一轮的技术升级和竞争,各企业都致力于发展新的技术,使排放满足法规的要求。
关键词:非道路机械;柴油机;排放技术;发展分析引言国内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的第四阶段排放法规颁布与实施早已引起工程机械行业的广泛关注,促使行业开展新一轮的技术升级,相关新技术应用得以重视。
基于水冷中冷的双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散热技术是车辆共性关键技术,能够以最佳方式改善柴油机涡轮增压空气的高效供给,提高柴油机高效燃烧、清洁排放性能,也决定着车辆系统的动力性、节能性、可靠性及环保性。
基于水冷中冷的双循环冷却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车辆冷却系统现代技术的发展。
浅谈柴油机满足国IV两条技术路线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 的曰趋重视,世界各 国对 内燃机废气排放的要求变得越来
越 严格 ,轻 型柴 油车 开 始实施 国 I V 标准 。 目前 由于 机 内排放 控 制并 不 能完全 起 到净化 效果 , 因 此对 已排 出燃烧 室但 尚未排 到大 气 中的废 气进 行 处 理 ,采 取 机外 控制 技术 显得 很有 必要 。 P M 和 NOx是 柴 油机 主要 排放 污染 物 ,如 何 同时 降低 这两 种尾 气组 成 ,达到 国Ⅳ排放 水平 , 是 当今 世界 柴 油机技 术 的难 点和 研 究热 点 。 本 文介 绍 目前 国 内满 足柴 油 机 国 I V排 放标 准 的 S C R和 E G R D P F / DO C两 种主 流技 术路 线 。 通 过对 比分 析两 种系 统 的原 理和 优缺 点得 出适 合 国 内发展 的 路线 ,并 浅谈 未来 柴油机 排放 控制 的
i mpl e me n t n a t i o n a l I V s t a n d a r d s . At p r e s e n t , b e c a u s e t h e ma c h i n e c a n no t b e c o mp l e t e l y e mi s s i o n c o n t r o l a n d
t h e e x h a u s t g a s t o r e a c h he t c o u n t y r 1 V e mi s s i o n l e v e l s , i s a d i ic f u l t a n d h o t t o p i c i n t o d a y ' s wo r l d o f d i e s e l
A bs t r a c t :I n r e c e nt y e a r s , a s p e o p l e i n c r e a s i ng l y p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e n vi r o n me n t a l pr o t e c t i o n, t h e wo r l d o f t h e i n t e r n a l c o mb us t i o n e n g i n e e mi s s i on s r e q u i r e me n t s be c o me mo r e s t r i ng e n t ,l i g h t d i e s e l v e h i c l e s s t a r t t o
非道路柴油机实施国Ⅳ排放的技术路线
非道路柴油机实施国Ⅳ排放的技术路线一、欧洲非道路柴油机排放限值的演变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非道路柴油机的排放在发动机对环境排放贡献度中要达到65%左右,因此非道路柴油机的排放一直是内燃机排放控制领域的重点。
2022年起,欧洲非道路用柴油机已开始实施欧ⅢB(中国国Ⅳ)排放法规,其对柴油机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二、非道路柴油机实现国Ⅳ应具有的基本条件非道路国Ⅳ柴油机应该建立在一台有良好基础的电控国Ⅲ发动机基础上。
且具有如下特征:(1)直列式发动机,采用空-空中冷增压系统。
严格控制进气温度,进气温度每降低1℃,(2)采用铸铁缸盖、水冷、4气门结构,喷油嘴垂直中置。
四气门结构有使发动机功率提高15%左右、降低油耗4%左右的潜力。
(3)机体采用铸铁、水冷、湿式缸套,内置机油冷却器。
(4)采用整体铝活塞/钢顶铝裙组合活塞。
(5)燃油系统采用电控共轨系统/电控单体泵/电控泵喷嘴系统,需3~5次的多次喷射(包括预喷、主喷、后喷)能力和更高的燃油喷射压力,应缩短喷油持续期,使放热接近上止点,喷油规律实现柔和燃烧,降低油耗。
(6)进一步优化进气涡流和燃烧系统,采用直口或略微缩口燃烧室,进气涡流比为0.5~1.5,压缩比为16.5~18.5。
(7)缸内最大爆发压力可达18~22MPa,升功率可达35kW/L。
三、结语要实现国Ⅳ对NOx和PM都较低的限值,目前大致上有两条技术路线:其一是先通过优化燃烧,再使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来降低NOx排放。
其二是使用EGR使NOx降低,但会导致PM增加,因此加DPF将PM捕捉转化。
考虑到中国国情,燃油品质还有差距,但尿素生产比较普遍,因此我国实施非道路国Ⅳ排放宜首选SCR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1]谭建伟.非道路用柴油机与车用重型柴油机排放标准相关性研究[J].车辆与动力技术,2022,04.[2]郝勇.重型车用柴油机排放法规及技术路线综述[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22,03.[3]徐阳.面向欧Ⅳ以上法规的柴油机排气后处理技术方案[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22,08.。
浅谈我国现阶段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放标准
规 的有关人员参考。 关 键词 : 非 道路 移 动机 械
中图分 类 号 : T K 4 2 7
文 献标 识码 : A
Di e s e l En g i n e Em i s s i o n S t a n d a r d s o n t h e Pr e s e n t S t a g e o f o u r Co u n t r y f o r No n Ro a d Mo b i l e Ma c h i n e r y
道路移动机械 的污染 日 益严重 ,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 ,以减轻 由 于此类机械设备保有量和使用量 的不断增长给环境 带来 的压力 , 早 日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目 标。 我 国于 2 0 0 7年发布 了非道路第一阶段和第二
阶段排 放 标 准 i t ] ,现 阶段 执行 的是 G B 2 0 8 9 1 — 2 0 1 4 《 非 道路 移 动 机 械 用 压 燃 式 发 动机 排 气 污 染 物 排 放 限值 及 测量 方 法 ( 中国第 三 、 四 阶段 ) 》 中的 中 国第 三 阶段 ( 以下 简 称 非 道路 国 Ⅲ标 准 ) , 自2 0 1 6年 4月 1 日起 , 所 有 制造 、 进 口和销 售 的非 道路 移 动机 械 不得
Ke y wo r d s :No n r o a d , Mo b i l e ma c h i n e y, r D i e s e l e n g i n e , E x h a u s t e mi s s i o n , S t a n d a r d
引言
近 年来 , 在道 路机 动 车排 放 收 紧控 制 的 同时 , 非
Oe t . 2 01 6
小功率非道路用柴油机满足国三排放标准的技术研究
/农业工程|四川农业与农机/2016年6期|表1美国EPA 认证机型源机技术参数的统计□杨正川/阆中蚕种场小功率非道路用柴油机满足国三排放标准的技术研究本文对小功率非道路柴油机实施第三阶段排放标准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与美国环保署(EPA )非道路柴油机现行第四阶段排放法规及执行情况比较,说明小功率段柴油机国三排放标准是全球最严法规之一,分析给出8kW 以下柴油机实现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技术路线,以KJ186FA 柴油机为例,通过采用改进燃烧过程和降低机油消耗的机内净化+DOC 技术来降低柴油机排放,初次试验柴油机整机CO、HC+NO X 、PM 排放分别为0.97g/kW ·h、5.71g/kW ·h、0.46g/kW ·h,在有效寿命期内产品完全能满足中国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要求。
我国农业机械动力多为柴油机,属非道路柴油机范畴,我国于2015年10月1日实施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第三阶段标准,其中37kW 以下功率段柴油机的要求与美国环保署(EPA )第四阶段排放法规的限值相当。
2008年开始,美国对非道路柴油机实施过渡期的第四阶段排放法规;2015年起,美国确定了第四阶段排放的最终限值并开始对所有机型严格执行。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是发展中国家,基础建设任务较重,多年来小型非道路柴油机的产量和使用量巨大,单缸柴油机年产量约占全世界的80%,因此对小功率段的非道路柴油机实施排放限值对保护环境非常重要。
我国排放标准多为修改采用欧盟的排放指令,第三阶段排放标准的限值对19~560kW 的柴油机采用的是欧盟2007年执行的3A 阶段限值,欧盟对19kW 以下柴油机至今无要求(他们相对保有量、使用时间较少),计划到2019年才升级对此功率段实施排放要求。
对19kW 以下功率的柴油机目前仅有美国、韩国、印度和中国有排放限值要求,国外的排放法规多类似美国的第四阶段,仅限值大小、实施时间不同,美国EPA 第四阶段排放将37kW 以下功率段柴油机分为0~8kW 、8~19kW 和19~37kW 三个功率段,每个功率段有不同的排放限值,我国将37kW 以下列为一个功率段,且排放限值与欧盟19~37kW 相同,结果8kW 以下功率段的CO 排放比美国第四阶段限值高出45%,HC+NO X 排放限值相同,PM 排放要求低于美国,但因为我国柴油品种与美国有一定差异,PM 达标难度与美国相当,所以对8kW 以下小功率柴油机,我国的柴油机排放要求已是全球最严的标准之一。
中国小功率非道路用柴油机低排放技术路线的探讨
19≤P<37
2012 2015
中国:以直喷燃烧系统为主。
中国非道路柴油机用燃烧系统概况
◆ 单缸柴油机
2
6
● 第一类:缸径90mm以下的水冷和较老的风冷机型,多采用涡流室燃
烧;受直喷化节能的影响,部分75mm以上机型改进为直喷燃烧系统; ● 第二类:类同日本洋马的L系列风冷单缸柴油机,国内不断改进扩 缸,缸径范围70~100mm,采用直喷燃烧系统; ● 第三类:95mm以上的单缸水冷柴油机,都采用直喷燃烧系统。
降低5~30%(包括30%)
基本不变(在5%以内)
10
19 17 28
11.9
22.6 20.2 33.3
增加5~30%(包括30%) 增加30%以上
HC+NOX / g· (kW· h)-1
2
4
6
8
10
稳态和瞬态循环HC / NOX /PM 值对比
瞬态循环测试与稳态循环测试下的CO、PM和HC+NOX排放量相比变化不大。 这些机型多为纯机械优化的柴油机。
3
功率 P/kW P <8 8≤P< 19 19≤P< 37
实施 时间
2008 2008 2008 2013
排放限值 g/(kW· h)-1
CO 8.0 6.6 5.5 5.5 HC+NOX 7.5 7.5 7.5 4.7 PM 0.4 0.4 0.3 0.03
EPA Tier4试验循环固定 用仅需稳态循环,移动 用还需瞬态循环试验, 19~37 kW段2013年始 仅用瞬态循环。 劣化时间为1/3寿命期 以上,负载小有差异; 有高原排放要求。
5.5
5.0 5.0 3.5 3.5 3.5
0.19 0.19 0.19 0.19
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车排气污染治理技术与对策研究
1 引言1.1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非道路移动机械发展迅速,其污染物排放已呈快速上升之势,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车作为主流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备,却面临着排放标准规章不健全、管理制度不规范、污染物排放量大、使用范围面积广等问题。
而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车排放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多方面以及排放治理方案、治理产品选择与匹配、后期监控等诸多环节,各相关方及环节均会影响排放治理效果。
对研究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车的污染治理技术及有利于响应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目前行业现状,推动相关技术发展并进一步治理环境问题,为目前严峻的环保态势解决机械污染物排放最大来源。
1.2 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车简介非道路机械是指装配有发动机的机械和可运输机械设备,常见的主要包括拖拉机、农用运输车(农机牌照)、联合收割机、排灌机械、装载机、起重机、挖掘机、割草机、推土机、压路机、沥青摊铺机、公路用卡车、铲车、压路机、沥青摊铺、叉车、机械制造、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园林机械、机械设备制造生产等,使用动力主要是柴油或者是汽油发动机。
本文旨在研究使用动力为柴油发动机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柴油车的排气污染治理技术及相关对策。
1.3排放污染物危害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合物(NOx)、二氧化硫(SO2)、烟尘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
一氧化碳是烃燃料燃烧的中间产物,当非道路移动机械负重过大或空挡运转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废气中一氧化碳含量会明显增加。
一氧化碳由呼吸道进入人体的血液后,会和血液里的红血蛋白 Hb 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导致携氧能力下降,使人体出现反应,如听力会因为耳内的耳蜗神经细胞缺氧而受损害等。
吸入过量的一氧化碳会使人发生气急、嘴唇发紫、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虽然对人体无副作用的一氧化碳阈值尚未确定,但长期吸收一氧化碳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是一个潜在威胁。
氮氧化合物是在内燃机气缸内生成的,排放量取决于燃烧温度、时间和空燃比等因素。
2024年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环境分析一、市场背景非道路用柴油机指的是用于农业、建筑、采矿等领域的机动设备,如拖拉机、挖掘机、推土机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本文将对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
二、政策环境1. 环保政策的加强近年来,各国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对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欧盟实施了阶段性限制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排放标准,并设立了相关的检测和认证机构。
这些政策措施对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能源政策的调整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各国纷纷推出了相关政策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这对传统燃油柴油机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同时,柴油价格的波动也对市场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品牌竞争当前市场上,非道路用柴油机的品牌众多,如卡特彼勒、沃尔沃、约翰迪尔等。
这些品牌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竞争激烈。
2. 技术竞争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技术创新是竞争的关键。
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提升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节能性,以及降低排放和噪音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增加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市场机遇1.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新兴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农业、建筑、采矿行业的推动,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市场的增长带来了机遇,各品牌可以通过增加产品线的种类和规格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 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于非道路用柴油机市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遇。
通过研发更加高效、环保的柴油机产品,企业可以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同时,柴油混合动力、电动柴油机等新兴技术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
1. 环保压力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非道路用柴油机企业需要不断改进产品的环保性能,降低废气和噪音的排放水平。
这对企业的生产和研发带来一定的挑战。
2. 品牌竞争市场上存在着一些知名品牌的竞争,对于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来说,要面临品牌竞争带来的压力。
企业需要通过研发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能在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环保当前:国内外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备的排放法规
环保当前:国内外非道路移动机械设备的排放法规随着全球工业高度发展,环保已经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各国家和地区都先后推出了本地的环保法规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然而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汽车和工程机械的污染是不可忽视的一分,发达的国家首先在汽车上执行了排放法规,而后在工程机械其它内燃机动力设备上执行。
世界主要国家均制定了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排放法规。
要满足未来更严格的排放法规,需要对原有机型进行技术升级。
从发达国家执行非道路源移动机械污染排放控制标准的情况看,减少碳氢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减排效果非常显著。
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排放法规在美国最为严格,目前世界上非道路用机动设备排放标准以美国和欧盟的标准最具代表性。
美国是世界上治理尾气排放最早提出控制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的国家。
1964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在世界上率先迈出了控制车辆尾气排放的第一步,197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净化空气法案”,并组建了美国联邦环保署(EPA)。
美国环保署上世纪90年代初发现非道路发动机总排放量与道路发动机几乎一样高。
就颗粒物排放而言,非道路发动机排放量远高于道路发动机;美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道路车辆排放控制的成效日益显著,原本居于次要位置且较少受到关注的非道路污染源已经变为重要污染源,特别是数量巨大的非道路用点燃式小型发动机。
据美国EPA公布,2000年道路车辆与非道路动力机械总排放量中:CO约37%来自非道路发动机(其中62%来自点燃式小型发动机);HC约50%来自非道路发动机(其中40%来自点燃式小型发动机);氮氧化物约41%来自非道路发动机;颗粒物66%来自非道路发动机。
1970年欧洲和日本也制定了相应的道路车辆排放控制标准。
此后的几十年,各国都相继制定了越来越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
但非道路用机动设备尾气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直到20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才开始着手研究和限制非道路用机动设备的尾气排放。
从国外排放法规看,由于小功率柴油机多为单缸或两缸柴油机,对18kW以下的柴油机排放法规限值加严量相对较大,如美国从现在到2013年,法规有Tier3,Tier4初和Tier4总共3个阶段,但18kW以下的柴油机排放限值仅都为一个阶段限值。
降低非道路用柴油机NOx和PM排放的试验研究
负荷百分 比 加权系数
10 7 o 5
5 0
0.5 . 5 0.5 0. 1 0 1 1 1
2 试 验 结 果及分 析
1试 验 方案 、 测试 方 法及 E A法规 限值 P
21供油提前角对排放的影响 .
研究样 机最初为一台非道 路用 自然吸气 3缸 直喷式柴 油 机 , 径 9 m 行程 15 m, 定功 率 2 . k 2 0 mi) 缸 5 m, 0m 标 5 W(3 0r n , 7 /
维普资讯
E u p n Ma u a t n e h oo y No3, 0 8 q i me t n fer gT c n lg . 2 0 i
降低非道路用柴 油机 N x和 P 排 放 的试验研究 O M
丁洪春 1。 , 罗马吉 1, 锋 ’ 祥 。 2 ,熊 2 , 施 , 李玉刚 蔡茂春 ,
转 速
工 况 号
1
额定转速
2 3
中间转速
4 1 0 5 6 7 10 7 5 o 5 0 0 1 01 0 1 . . .
高充气量 改善 燃烧 以降低 P M排放 ,同时采用 中冷技术 降低 Nx O 排放。 通过优化 匹配供油提前角及 喷油器参数使柴油机样
最大扭矩转速 10 mi。该机 已达到美 国 E ATe 70r n / P i 2排放标 r 准, 排放控 制 目标是达到 E ATe 4排放标准 。与 Te P i r i 2标准 r 相 比, 国 E ATe 4排放 标准主要严格在 P 美 P i r M排放 ,M排放 P
供油提前角 对 N x和 P O M的排放都有较大 的影 响。在
转速 、负荷相 同的情况下 ,M排 放会随着 的增大 而降低 , P 而 NO x排放量则会大 幅上升 。本文试验对 比了三种供油提前
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非道路用柴油机技术研究
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非道路用柴油机技术研究随着非道路用柴油机在现实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柴油机的排放对大气污染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为了缓解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的尾气对大气污染,需要从技术上入手,必须加强对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技术研究。
为此,主要通过研究CF495TE柴油机的开发来探讨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技术。
标签:排放法规;非道路用柴油机;技术1 前言如今我国的非道路柴油机的尾气排放时刻都在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生活,加强对非道路柴油机的技术研究与改进才能使其满足未来排放法规,减轻对大气及环境的污染。
但是由于非道路柴油机的工作条件较为恶劣、功率范围大及工况变化剧烈等原因,柴油机的尾气排放难以控制,以至于柴油机的尾气排放量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社会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的需要,提高了对发动机的经济性、加速性及可靠性的要求。
因此,发动机的尾气排放法规也越来越严格,能同时兼顾经济性、动力性及排放性的内燃机越来越复杂,而且成本非常高。
为了实现对柴油机尾气排放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满足未来尾气排放法规,必须加强对非道路用柴油机技术的研究。
2 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控制现状目前我国非道路用柴油机还面临着工作条件差、冷却效果差等困难,再加上所使用的机油质量难以保证,以至于柴油机的尾气排放严重污染大气,对环境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我国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数量日益增多,但是柴油机的技术非常薄弱。
国内现有的柴油机技术装备及相关工艺与国外柴油机技术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内燃机的开发创新及技术储备明显落后于很多国家,高排放、高油耗是我国柴油机存在的明显不足。
为了满足未来排放法规的要求,我国很多柴油机制造商开始重视对非道路柴油机的尾气排放控制的研究,并提出了满足柴油机尾气排放技术控制,但是根据目前我国柴油机尾气排放量过大的现状,技术创新与投入使用需要一定的过程,所以要实现非道路柴油机排放的有效控制还需要经过研究与实践。
3 改进非道路用柴油机技术的措施3.1 优化机体部件柴油机机体是内燃机的骨架,它的受力情况及结构非常复杂,对刚度、强度、尺寸及重量进行优化是实现柴油机设计与制造技术优化的重要一步,也是实现机体部件优化的核心。
柴油机低排放燃烧系统研究
柴油机低排放燃烧系统研究柴油机是一种内燃机,以压燃式燃烧为主要特征。
然而,传统柴油机的排放量较大,与环境保护要求不符。
因此,研究柴油机低排放燃烧系统变得愈加重要。
目前,柴油机低排放燃烧系统研究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燃烧室结构。
传统柴油机燃烧室的壁面温度较高,易使柴油燃烧时产生过多的氮氧化物(NOx)。
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形状更合理、壁面温度更低的燃烧室来减少NOx的产生。
此外,燃烧室中的喷油器也起着关键作用。
喷油器的雾化质量、喷油量和喷油时间均需经过优化,以达到更好的燃烧效果。
其次是燃油喷雾控制。
燃油雾化的均匀度和质量对燃烧效率和排放产生重要影响。
目前,最先进的燃油喷雾控制技术为电控共轨系统。
这种系统可以控制各喷油器的压力和喷油时间,以获得优异的燃油喷雾效果。
第三是外部增压技术。
外部增压技术可以使柴油发动机中的空气进入燃烧室时达到更高的压力和密度,提高燃烧效率。
目前,常见的外部增压技术有涡轮增压和机械增压。
涡轮增压可以提高燃烧室内部的压强和温度,以促进燃烧。
机械增压则可以在低转速时提供足够的进气流量,以消除低速时的尾气排放问题。
最后是排放后处理技术。
排放后处理技术可以在柴油机排放前通过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目前,在柴油机低排放燃烧系统中,最常见的排放后处理技术为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排气再循环(EGR)系统。
SCR系统会在尾气中注入氨水(NH3),并使用专门的催化剂,使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
EGR系统则将部分尾气再回流到发动机中,以降低燃烧室内的氧气含量,进而减少NOx的产生。
综上,柴油机低排放燃烧系统研究是一项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工程,需要涉及多个方面的技术探索。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不断提高,柴油机低排放燃烧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随着环保政策日益严格,柴油机排放的控制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政府关注的焦点,促使柴油机低排放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势在必行。
例如,欧盟的Euro 6标准要求柴油机NOx的排放量不得超过80mg/km,迫使柴油机行业加速发展新技术,实现更高的排放标准。
2023年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是指用于非道路机械设备的柴油发动机市场,该行业包括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船舶、发电机组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行业竞争、市场趋势等方面对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的市场分析现状进行研究。
一、市场规模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市场规模庞大,根据统计数据,全球小型柴油机(非道路)市场规模超过200亿美元,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应用。
二、行业竞争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主要存在国内外大型柴油机制造商和厂商,如卡特彼勒、康明斯、斯太尔等。
这些大型企业占据着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并且具有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
此外,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市场上占有一定比例,但面临着技术提升和市场份额争夺的挑战。
三、市场趋势1. 环保节能倡导:随着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减少柴油机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因此,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不断努力研发和应用新技术,降低发动机的排放量,并提高燃油利用率。
2. 国家政策支持:为了促进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各个国家纷纷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提供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加大研发投入等,为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3.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正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
具体表现在市场对绿色、高效的发动机需求增加,传统发动机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因此,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4. 新兴市场崛起: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新兴市场对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的需求不断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新兴市场对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的需求量较大,从而带动了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小型柴油机(非道路)行业市场规模庞大,竞争激烈。
高性能低排放小型非道路柴油机的开发
高性能低排放小型非道路柴油机的开发尹必峰1,黄晨春1,刘胜吉1,何建光2,孙建中2,程用科22.常柴股份有限公司,常州2130021.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镇江212013;摘要:以某小型非道路单缸直喷式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CAE与CFD优化设计技术,从燃烧系统多参数优化匹配与机械系统改进设计2个方面入手,进行高性能低排放小型非道路柴油机开发。
利用Hydism与Fire等多维模拟软件,对燃油供给系统参数、燃烧室与进气涡流参数进行虚拟协同优化,分析三者对燃烧过程与排放性能的影响,并确定了优化方案;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机体、缸盖及活塞等机械系统进行改进设计,提高整机的刚度强度及可靠性,有效降低机油耗。
试验结果表明:最终优化方案与原机相比,燃油经济性与排放性能得到有效改善,CO、HC+NOx、PM排放分别减少了49%、58%、74%,燃油耗降低了6.9%,机油耗降低了59%,可满足EPA非道路柴油机第Ⅳ阶段法规限值,为高性能小型非道路柴油机开发提供了参考。
柴油机;机械装置;设计;燃烧系统;排放10.3969/j. issn. 1002-6819.2012.05.006TK42A1002-6819(2012)-05-0032-072011-06-082012-02-13“863”重点项目(2009AA045102)作者简介:尹必峰(1975-),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发动机燃烧过程与排放控制。
镇江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212013。
Email: ybf@ujs.edu.cn万方数据,见图4。
可以看出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状,利用CAE及进行了优化改进万方数据@@[1] 邵仁恩.中国小型柴油机工业发展与改革初报[J].内燃机 与配件,2010(5): 45-47.@@[2] 刘胜吉,何政,尹必峰,等.单缸柴油机的排放要求和产 品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9(6): 206-210.Liu Shengji, He Zheng, Yin Bifeng, et al.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emission requirement of the single cylinder diesel engin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Research,2009(6): 206- 21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3] 刘胜吉,尹必峰,王建,等.满足单缸柴油机国-Ⅱ排放的技 术难题与对策[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09(4): 85-88.Liu Shengji, Yin Bifeng, Wang Jian, et al. Technical problem of the SCD engine meeting national phase Ⅱ emission limit and counterm easure[J]. Small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nd Motorcycle, 2009(4): 85-88.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4] 熊锋.非道路用直喷柴油机排放物控制研究[D].武汉理 工大学,2009.@@[5] 张维海,李艳红,谢兴旺.非道路多缸小缸径柴油机排放 控制措施[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9(3): 45-47.Zhang Weihai, Li Yanhong, Xie Xinwang. Emission control of off-road multi-cylinder small bore diesel engine[J]. I.C.E & Powerplant, 2009(3): 45-4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6] 周龙保,高宗英.内燃机学(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5.@@[7]GB 20891-2007.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 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中国国家环境保护 总局,2007.@@[8] 徐振伟,尹必峰,刘胜吉,等.单缸柴油机喷油系统的模 拟计算与试验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0(8): 32-34.Xu Zhenwei, Yin Bifeng, Liu Shengji. Simulate and test fuel injection system of single-cylinder diesel engine[J]. Machinery Design and Manufacture, 2010(8): 32-3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9] 刘胜吉,王建,于子冬,等.小缸径涡流室柴油机用喷油 嘴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3): 124-127.Liu Shengji, Wang Jian, Yu Zidong, et al. Fuel injection nozzle used on small bore diesel engine with swirl combustion chamber [J].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3(3): 124-127.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0]王忠,黄兆春,王林,等.降低柴油机排放的多因素匹配 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6): 120-124.Wang Zhong, Huang Zhaochun, Wang Lin, et al. Multi-factor experimental study on decreasing diesel engine emission [J].Tra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2007(6): 120-1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1]林学东,王海军,万晓东,等.重型直喷柴油机缩口燃烧 室结构特点与评价[J].农业机械学报,2007(3): 56-61.Lin Xuedong, Wang Haijtm, Wan Xiaodong, et al. Evaluation for configu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reentrant combustion chamber on heavy-duty DI diesel engine[J]. Tra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2007(3): 56-61.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2]Heuvel B,Willems W,Kramer F,等.Ford和PSA公司轻型 商用车新型柴油机燃烧系统的开发[J].国外内燃机, 2007(6): 17-22.@@[13] Kim J N, Kim H Y, Yoon S S, et al. Effect of intake valve swirl on fuel-gas mixing and subsequent combustion in a cai engin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Vol 9, No.6, 2008: 649-657.@@[14]赵鹏,李国岫,虞育松,等.直喷式柴油机进气涡流比与 喷油系统参数优化匹配的多维仿真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0, 31(2): 31-36.Zhao Peng, Li Guoxiu, Yu Yusong, et al. Multi-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optimization matching of intake swirl ratio and fuel injection system parameters in a DI diesel engine[J].Chinese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ngineering, 2010,31 (2): 31 - 36.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5]牛有城,李国岫,赵鹏.基于正交设计法的直喷式柴油机 燃烧系统参数优化匹配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9(4): 707-710.Niu Youcheng, Li Guoxiu, Zhao Peng. Optimization of combustion system parameters for D.I.Diesel engine based on orthogonal desing method[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2009(4): 707-710.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万方数据@@[16]刘胜吉,尹必峰,刘俊.小型直喷柴油机喷雾油线在燃烧 室内分布的研究[J].内燃机学报,2003(1): 21-24.Liu Shengji, Yin Bifeng, Liu Jun. Investigation on the spray's distribution in combustion chamber of small D.I. diesel engine[J]. Transactions of Csice, 2003(1): 21- 24. (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17]杨海涛,夏兴兰,王胜利,等.非道路柴油机进气及喷油 系统的虚拟优化匹配[J].现代车用动力,2011(1): 10-15.Yang Haitao, Xia Xinglan, Wang Shengli, et al. Virtual optimal matching of intake and injection system in non-road diesel engine[J]. Modem Vehicle Power, 2011(1): 10- 15.(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Development of small off-road diesel with high-performance and low emissionYin BifengHuang ChenchunLiu ShengjiHe JianguangSun JianzhongCheng Yongke万方数据高性能低排放小型非道路柴油机的开发作者:尹必峰, 黄晨春, 刘胜吉, 何建光, 孙建中, 程用科, Yin Bifeng, Huang Chenchun, Liu Shengji, He Jianguang, Sun Jianzhong, Cheng Yongke作者单位:尹必峰,黄晨春,刘胜吉,Yin Bifeng,Huang Chenchun,Liu Shengji(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镇江,212013), 何建光,孙建中,程用科,He Jianguang,Sun Jianzhong,Cheng Yongke(常柴股份有限公司,常州,213002)刊名:农业工程学报英文刊名: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年,卷(期):2012,28(5)本文链接:/Periodical_nygcxb201205006.aspx。
2024年小型柴油机(非道路)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小型柴油机(非道路)市场分析现状概述小型柴油机在非道路应用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船舶、发电机等。
本文将对当前小型柴油机市场进行分析,探讨市场规模、主要竞争对手、发展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小型柴油机市场规模庞大,并且呈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报告,全球小型柴油机市场在2019年达到了XX亿美元,并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以X%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加。
这主要得益于非道路应用领域对小型柴油机需求的持续增长。
主要竞争对手小型柴油机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着多家主要竞争对手。
其中,国际知名品牌有A公司、B公司和C公司。
这些公司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高质量的产品,为市场提供了多种型号和规格的小型柴油机。
此外,还有一些地方性品牌和新兴企业进入市场,使竞争更加激烈。
市场细分小型柴油机市场可以根据功率、应用领域等进行细分。
根据功率划分,市场可以分为小功率柴油机和中功率柴油机两个主要部分。
小功率柴油机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发电机等领域;中功率柴油机主要用于工程机械、船舶等领域。
市场发展趋势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和对能源效率的要求不断增加,小型柴油机市场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环保要求的提升:随着环境保护法规的加强,小型柴油机需要满足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发展更环保的技术和产品。
2.节能需求的增加:能源效率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小型柴油机制造商需要不断提升动力传动系统和燃油喷射技术,以提高机器性能和节能水平。
3.技术创新的推动:小型柴油机市场面临来自其他动力系统的竞争,技术创新成为市场发展的关键。
例如,混合动力和电动动力等技术的应用。
4.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亚洲、中东和非洲等新兴市场对小型柴油机的需求不断增长,因为这些地区的农业、工程和能源需求仍在快速发展。
总结小型柴油机市场在非道路应用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长稳定,竞争对手众多,市场细分明确。
随着环境意识提高和能源效率要求增加,市场将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stitutions(PAPD) ;K
Development Program of Jiangsu Province(BE2015188)
作者筒介: 刘胜吉( 1958 — ) , 男, 教授, 博 士 生 导 师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中 小 功 率 内 燃 机 工 作 过 程 研 究 与 性 能 优 化 , E -m a il:liu s @ u jS. 。
3 8 01 2 2
中国小功率非道路用柴油机低排放技术路线的探讨
刘胜吉, 赵宇超, 王 建 (江苏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镇 江 212013)
Discussions on Low-Emissions Technical Routes for Small Power Non-Road Diesel Engines in China
TierZ non-road diesel engines of under 37 kW
were analyzed. Low-emissions technical routes applied to foreign and domestic small power non-road diesel engines we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work done in implementing China & emissions standard for non-road diesel engines.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a,the following technical routes were proposed to make engines of under 37 kW meet China & and the future emissions standard:optimizing mechanics together with DOC after-treatment technology or with electronic fuel injec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combustion process and reduce oil consumption, improving production conditions and strengthening quality control, especially effective control in the maximum fuel delivery at full load so that engines from mass production can meet the China & and China # emissions standards. Moreover,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ontrol engine emissions and performances and to meet stricter emissions standard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low-emissions technology for small multi-cylinder non-road diesel engines of 15 kW to 37 kW and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s. 摘 要 :对 国 内 外 小 功 率 段 柴 油 机 实 现 低 排 放 的 技 术 路 线 进 行 了 分 析 , 针对中国目前现 状得出实现第三阶段排放及今后更高排放标准的技术路线: 37 k W 以 下 功 率 段 柴 油 机 采 用 改 进 燃 烧 过 程 和 降 低 机 油 消 耗 的 机 械 优 化 + DOC 技 术 或 机 械 优 化 h 电 控 喷 油 技 术 , 生产企 业通过提升生产条件及加强质量控制, 特别是有效实现全负荷最大油量限制, 可使批量生 产的柴油机满足中国第三、 四阶段排放标准的要求; 为更有效控制批量生产产品的排放和 性能使其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 需 开 展 1 5 " 3 7 kW 小 缸 径 多 缸 柴 油 机 低 排 放 技 术 研 究 和 产 品研发。 关键词: 非道路柴油机; 小功率;排放; 技术路线
Key words :non-road diesel
中 图 分 类 号 :T K 4 2 1
engine;small power ;emissions;technical route
DOI:10. 13949/ j . cnki.nrjgc. 2017. 06. 006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16-08-28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苏 证 办 重 点 研 发 计 划 项 目 ( BE2015188)
第 38卷 第 6 期
2017年 1 2 月
内
燃
机
工
程
V o l. 38 N o . 6 D e ce m b e r. 2017
C h in ese Internal C o m b u s tio n E n g in e E n g in eerin g
文 章 编 号 !1000 — 0925(2017) 06 — 0035 — 06
LIU Shengji,ZHAO Yuchao,WANG Jian
(School of Automotive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 Different power sections of American E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