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建设高标准院前急救体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NDUSTRY 业界

19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

8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地方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持续提高本区域电子病历信息化整体水平。到2019年,辖区内所有三级医院要达到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3级以上,即实现医院内不同部门间数据交换;到2020年,要达到分级评价4级以上,即医院内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并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通知》提出,医疗机构要在住院病历、医嘱等系统基础上,优先将电子病历信息化向门诊、药学、护理、麻醉手术、影像、检验、病理等诊疗环节拓展。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的,应实现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允许医师在掌握患者病历资料后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药师在线审核处方及配送药品等。鼓励将成熟的人工智能嵌入电子病历信息系统。建立健全患者信息等敏感数据对外共享的安全评估制度,确保信息安全。北京市将建设高标准院前急救体系 北京市近日召开全市院前医疗急救工作现场会。会上宣布,北京市将用3年时间,建设高标准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实现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平均急救反应时间≤15分钟,每3万人口配置1辆值班救护车,每辆值班救护车配齐医师、护士、驾驶员各1名,担架员2名。最终实现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呼叫满足率≥95%。全市在今年年底前要达到85%以上,2019年年底要达到90%,2020年年底要达到95%。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发布9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对重点实验室的设立建设、运行管理、考核评估

做出明确规定。《管理办法》明确,重点实验室布局面向重大需求,关注新兴交叉学科,促进领域、区域均衡发展;根据研究方向分为应用基础、转化应用、政策研究和条件保

障4类。重点实验室依托在中国大陆境内合法注册两年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事业单位建立,

港澳地区相关机构可以合作形式积极参与重点实验室建设。《管理办法》指出,重点实验室建设坚持“边建设、边运行、边开放”的原则,鼓励地方、部门和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共建重点实验室,鼓励国际组织、国内外政府机构、单位和个人以不同形式依法依规支持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期原则上不超过3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

或委托相关机构进行验收,通过验收的重点实验室,运行周期一般为5年。《评估规则》明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组织制定评估规则和指标体系,委托第三方开展对重点实验室进行独立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重点实验室进行动态调整。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整改和未通过。

会议

CONFERENCE 中国医疗建筑设计师联盟成立大会成功召开

2018年8月28~29日,历经一年的积极筹备,由医疗建筑设计领域最具广泛行业影响力和精深专业造诣的8位知名设计师共同发起创立的“中国医疗建筑设计师联盟”于西安召开成立大会暨首次闭门沙龙。联盟8大发起人、第一批理事成员及业界新闻媒体代表6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首先集体审议通过了《中国医疗建筑设计师联盟章程草案》,根据章程,选出联盟主席、副主席,荣誉主席及秘书长、执行秘书长人选:华建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总建筑师陈国亮为首位年度轮值主席;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医疗科研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海宇,睿谷联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合伙人/主持建筑师谷建,深圳市柏鹏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设计总裁朱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刘玉龙,上海市卫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副院长勾振远,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装配式建筑研究院副院长杜志杰,北京联华建筑事务有限公司董事、上海分公司总经理张释之为副主席;《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杂志社主编李月东、复旦大学医院后勤管理研究院院长诸葛立荣、江苏环亚医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惊涛为荣誉主席;中国建筑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医疗科研院总建筑师、副院长万钧为联盟秘书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