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仿真实验模型第5章3

合集下载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

电力电子仿真实验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MATLAB 的仿真方法,会设置各模块的参数。

二、实验主要仪器与设备: PC 机、MATLAB 仿真软件 三、实验原理实验线路如图3-1。

主电路由三相全控整流电路及作为逆变直流电源的三相不控整流电路组成,三相桥式整流及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可参见电力电子技术教材的有关内容。

图中的R 用滑线变阻器,接成并联形式;电感Ld 选用700mH 。

在三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中,电阻、电感与整流的一致,而三相不控整流及心式变压器均在DJK10挂件上,其中心式变压器用作升压变压器,逆变输出的电压接心式变压器的中压端Am 、Bm 、Cm,返回电网的电压从高压端A 、B 、C 输出,变压器接成Y/Y 接法。

R图3-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原理图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启动MATLAB ,进入SIMULINK 后新建文档,绘制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系统模型如图3-2所示。

在MATLAB 命令窗口中输入powerlib ,按Enter 健,打开电力系统(Power System )工具箱,或在MATLAB的工具栏中,打开SIMULINK的库浏览器,单击SimPowerSystems进入电力系统工具箱。

从电源模块库(Electrical Sources)中选取交流电压源(Voltage Source),从电力电子器件模块库(Power Electronics)选取通用变换器桥模块(Universal Bridge),从元件模块库(Elements)中选取串联RLC负载(Series RLC Branch),从测量模块库(Measurements)选取电压测量(Voltage Measurement)、电流测量(Current Measurement),从连接器模块库(Connectors)选取接地(输入)(Groud input)、接地(输出)(Groud output)、总线(Bus Bar,vert),从Extra library 中的Control Blocks选取同步6脉冲触发器(Synchronized 6-Pulse Generator)。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

1.内部电阻,主要导通时起作用 2. 内 部 电 感 , Ron 与 Lon 不 能 同 时为0。大多数应用Lon设为0 3.器件图中Vf :模拟导通压降 4.电流下降时间(从最大值下降 到10%时的时间) 5.电流拖尾时间(电流从最大值 的10%下降到0的时间) 6.初始电流,通常选0 7.缓冲电路电阻 8.缓冲电路电感
➢ Matlab介绍
Matlab是一种直译式的高级语言,不需 要编译,较其他程序设计语言易学,它的学 习难点在于它有大量函数,这些Matlab函数 仅基本部分就有700多个,其中常用的就有 200~300个,掌握和记忆比较困难。
➢ Matlab介绍
Matlab的功能非常强大,可用于工业研 究与开发,线性代数、数值分析和科学计算 方面的教学与研究,电子学、控制理论和物 理学等工程和科学学科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以及经济学、化学和生物学等计算问题的教 学与研究。
➢ Simulink常用子模块
可编程控制器
1.输出信号改变输出值的时间, 时 间 长 度 应 与 Amplitude 长 度 一致 2.输出信号的值
➢ Simulink操作
④ 设置仿真参数,进行仿真: 双击模块即可以设置相关参数,在模型窗口选 取菜单Simulation:Start,仿真开始,至设置的仿 真终止时间,仿真结束。仿真过程中要终止仿 真可以选择Stop。也可点击窗口中的 开始或 停止。
⑤ 输出仿真结果
➢ Simulink基本操作
➢ Simulink基本操作
3.模块的连接: 将光标箭头指向模块的输出端,变成“+”之后按鼠 标左键,拖拽“+”到另一个模块的输入端后松开鼠 标左头指示了信号的流向
➢ Simulink基本操作
4.模块参数设置: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训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训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训2009年仿真实训1——桥式整流电路仿真研究 (2)仿真实训2——直流降压变换器仿真研究 (10)仿真实训3——单相逆变器仿真研究 (14)仿真实训4——单相交流调压器仿真研究 (17)仿真实训1——桥式整流电路仿真研究一、准备工作1、预习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2、预习整流电路的几种形式和原理,重点预习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有能力的同学也可以预习其他各种形式的整流电路。

二、操作方法1、带电阻性负载的仿真实验启动MATLAB7.0(或6.5), 进入SIMULINK后建新文档,绘制单相全波可控整流器结构模型图,如图1所示。

双击各模块,在出现的对话框内设置相应的参数。

图1带电阻负载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模型(1)晶闸管元件参数设置双击晶闸管模块,本例元件参数对话框如图2所示。

a)晶闸管元件内电阻R on,单位为Ω。

b)晶闸管元件内电阻L on,单位为H。

注意,电感不能设置为0。

图2 可关断晶闸管元件的参数设置对话框c)晶闸管元件的正向管压降V f,单位为V。

d)电流下降到10%的时间t f,单位为秒(s)。

e)电流拖尾时间T q,单位为秒(s)。

f)初始电流I C,单位为A,与晶闸管元件初始电流的设置相同。

通常将I C 设置为0。

g)缓冲电阻R s,单位为Ω,为了在模型中消除缓冲电路,可将缓冲电阻R s 设置为inf。

h)缓冲电容C s,单位为F,为了在模型中消除缓冲电路,可将缓冲电容C s 设置为0。

为了得到纯电阻R s,可将电容C s参数设置为inf。

(2)单个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参数设置。

双击RLC模块,整个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3所示。

本例中设置电阻R=10Ω,电感L=0H,电容C为inf。

串联RLC分支与并联RLC 分支的设置方法见表1。

图3 单个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参数设置对话框表1 单个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参数元件串联RLC分支并联RLC分支类别电阻数值电感数值电容数值电阻数值电感数值电容数值单个电阻R 0 inf R inf 0单个电容0 L inf inf L 0单个电感0 0 C inf inf C(3)固定时间间隔的脉冲发生器参数设置双击脉冲发生器模块(pulse),固定时间间隔的脉冲发生器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4所示。

电力电子技术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研究

电力电子技术虚拟仿真教学实验研究

• 101•1)前端设计:运用JS结合HTML编写前端界面,使用CSS美化界面,添加到webView组件中显示出来。

imageLoader加载图片素材,ListView用于显示消息列表等。

图22)后台数据设计:后台数据使用MySql数据库,用java进行后台数据交互。

具体数据交互实现是安卓端通过http请求服务器,让服务器上的web应用连接数据库获取数据,再将数据返回给移动端。

4.3 开发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Android SDK, Eclipse, Andriod Studio, MySql, PS画图软件等等。

主要开发语言为java,在前端布局上用到html+css和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

4.4 软件测试方面主要使用windows系统下的各版本安卓虚拟机+真机进行调试,还搭配着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

5 本项目特色与创新点如下1)其中项目内的功能可以很直接的去帮助大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节省我们本来就不多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适当的预习可以很好的帮助我们学习上课时的知识,而老师也可以根据我们在预习时答题的情况得到反馈,对于课上讲解时可以侧重的去讲解。

3)加强学院之间的联系,学院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好的去应用自己的所学知识。

4)简单便捷,可以快速的向其他的同学或者老师的寻求帮助。

5)操作方便,界面简洁一目了然。

结束语:为了方便大家的学习,我们这个软件可以让同学们在学习上达到有求必应的效果。

大学本来就是实践理论相结合的地方,我们在学习上可以达到较高要求的基础上,还应该拓宽自己的人脉圈,不能把自己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所以加强自己与他人的互动交流也是我们所需的必修课。

我们的软件不仅让大家在学习上有所满足还会丰富大家的朋友圈等等,从而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

作者简介:栾悦(1998—),女,辽宁铁岭人,本科,西北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数据库等。

基于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性质的分析和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将Matlab/Simulink计算机虚拟仿真软件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并以直流升压斩波电路为例,在Matlab/ Simulink环境中如何搭建模型并进行仿真,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学习内容,积极探索,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电力电子技术》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MATLAB仿真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MATLAB仿真实验

《电力电子技术》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MATLAB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1)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与仿真。

(2)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与仿真。

(3) 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阻-感性负载加续流二极管)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与仿真。

(4)了解三种不同负载电路的工作原理及波形。

二、电阻性负载电路1、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图1.1单向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如图1.1所示,单向半波可控制整流电路原理图,晶闸管作为开关,变压器T起到变换电压与隔离的作用。

其工作原理:(1)在电源电压正半波(0~π区间),晶闸管承受正向电压,脉冲uG在ωt=α处触发晶闸管,晶闸管开始导通,形成负载电流id,负载上有输出电压和电流。

(2)在ωt=π时刻,u2=0,电源电压自然过零,晶闸管电流小于维持电流而关断,负载电流为零。

(3)在电源电压负半波(π~2π区间),晶闸管承受反向电压而处于关断状态,负载上没有输出电压,负载电流为零。

(4)直到电源电压u2的下一周期的正半波,脉冲uG 在ωt=2π+α处又触发晶闸管,晶闸管再次被触发导通,输出电压和电流又加在负载上,如此不断重复。

2、MATLAB下的模型建立2.1 适当连接后,可得仿真电路。

如图所示:2.2 仿真结果与波形分析下列所示波形图中,波形图分别代表了晶体管VT上的电流、晶体管VT 上的电压、电阻加电感上的电压。

设置触发脉冲α分别为30°、60°、90°、120°时的波形变化。

α=30°α=60°α=90°α=120°分析:与电阻性负载相比,负载电感的存在,使得晶闸管的导通角增大,在电源电压由正到负的过零点也不会关断,输出电压出现了负波形,输出电压和电流平均值减小;大电感负载时输出电压正负面积趋于相等,输出电压平均值趋于零。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指导书

《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合肥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验一电力电子器件仿真过程:进入MATLAB环境,点击工具栏中的Simulink选项。

进入所需的仿真环境,如图所示。

点击File/New/Model新建一个仿真平台。

点击左边的器件分类,找到Simulink和SimPowerSystems,分别在他们的下拉选项中找到所需的器件,用鼠标左键点击所需的元件不放,然后直接拉到Model平台中。

图实验一的具体过程:第一步:打开仿真环境新建一个仿真平台,根据表中的路径找到我们所需的器件跟连接器。

元件名称提取路径触发脉冲Simulink/Sources/Pulse Generator电源Sim Power Systems/Electrical Sources/ DC VoltageSource接地端子Simulink/Sinks/Scope示波器Sim Power Systems/Elements/Ground信号分解器Simulink/Signal Routing/Demux电压表Sim Power Systems/Measurements/ Voltage Measurement电流表Sim Power Systems/Measurements/Current Measurement负载RLC Sim Power Systems/Elements/ Series RLC BranchGTO器件Sim Power Systems/Power Electronics/Gto 提取出来的器件模型如图所示:图第二步,元件的复制跟粘贴。

有时候相同的模块在仿真中需要多次用到,这时按照常规的方法可以进行复制跟粘贴,可以用一个虚线框复制整个仿真模型。

还有一个常用方便的方法是在选中模块的同时按下Ctrl键拖拉鼠标,选中的模块上会出现一个小“+”好,继续按住鼠标和Ctrl键不动,移动鼠标就可以将模块拖拉到模型的其他地方复制出一个相同的模块,同时该模块名后会自动加“1”,因为在同一仿真模型中,不允许出现两个名字相同的模块。

《电力电子技术 第3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电力电子技术  第3版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仿...
1.9 典型电力电 子器件的测试实 验
1.10 习题
第2章 交流-直流变换电路及 其仿真
2.1 晶闸管单相 可控整流电路
2.2 三相半波可 控整流电路
2.3 三相桥式全 控整流电路
2.4 三相桥式半 控整流电路
2.5 变压器漏抗 对整流电路的影

2.6 晶闸管相控 电路的驱动控制
2.7 交流-直流变 换电路的仿真
力电子变流电路。为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技能培养,《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介绍了基于MATLAB的图形化仿 真实验内容。基本的教学内容均配有仿真实验实例另外还安排了课程设计等实践内容《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内容 叙述详细,便于自学仿真实验指导循序渐进,便于初学者掌握。《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的特色是提供了与理论分 析波形相对应的仿真实验波形和实物实验波形,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实用性 较强。和第2版相比,第3 数量的仿真实验内容。《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适用的读者对象是电类相关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同时也可 供从事电力电子技术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6.2 课程设计任 务书
6.1 课程设计大 纲
6.3 晶闸管整流 器的工程设计指
导书
参考文献
读书笔记
谢谢观看
01
1.1 功 率二极管
02
1.2 晶 闸管
03
1.3 门 极可关断 晶闸管 (GTO)
04
1.4 电 力晶体管 (GTR)
06
1.6 绝 缘栅双极 型晶体管 (IGBT)
05
1.5 功 率场效应 晶体管 (PMOSFE...
1.7 其他新型电 力电子器件
1.8 典型电力电 子器件的MATLAB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仿真实验实验一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KC系列集成触发器的调整方法和各点的波形(3)掌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MATLAB的仿真方法,会设置各模块的参数二:实验原理完整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由整流变压器,6个桥式连接的晶闸管,负载,触发器和同步环节组成,6个晶闸管依次相隔60度触发,将电源交流电整流为直流电。

三: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仿真模型a.纯电阻负载电路1.设置仿真参数交流电压源的参数设置三相电源的相位互差120度,交流峰值相电压为100*sqrt(2)V,频率为60Hz 负载的参数设置R=45Ω,L=0H移相控制角值"alpha_deg"分别设为设为30,60, 120度2.仿真波形a: alpha_deg=30纯电阻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的波形注:iD为整流后的电流波形,Vd为整流后的电压波形b: alpha_deg=60纯电阻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波形c: alpha_deg=120纯电阻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 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波形b.阻感负载电路1.设置仿真参数交流电压源的参数设置三相电源的相位互差120度,交流峰值相电压为100*sqrt(2)V,频率为60Hz 负载的参数设置R=45Ω,L=1H移相控制角值"alpha_deg"分别设为设为30,60, 90度2.仿真波形a: alpha_deg=30阻感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iA,iB,iC)完整波形b: alpha_deg=60阻感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 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完整波形c: alpha_deg=90阻感负载两端的电压Vd1,Vd2 晶闸管Vt1的电压Uvt1每一相的相电流完整波形四.功率因数的测定a.测量原理b.仿真模型c.仿真数据(1)感性负载alpha=0 alpha=30alpha=60 alpha=90 (2) 纯电阻负载alpha=0 alpha=30 alpha=90 alpha=60实验二单相正弦波脉宽调制逆变电路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压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2)了解正弦波脉宽调制调频,调压的原理(3)研究单相全桥逆变电路控制触发的要求二.实验原理1.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控制的基本原理(1)SPWM的概念工程实际中应用最多的是正弦PwM法(简称sPwM),它是在每半个周期内输出若干个宽窄不同的矩形脉冲波,每一矩形波的面积近似对应正弦波各相应每一等份的正弦波形下的面积可用一个与该面积相等的矩形来代替,于是正弦波形所包围的面积可用这N个等幅(Vd)不等宽的矩形脉冲面积之和来等效。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实验报告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实验报告院系:班级:姓名:学号:哈尔滨工业大学一、实验目的1. 根据电路接线图利用MATLAB仿真分析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各输出结果。

2. 改变参数后再进行仿真分析,进而分析总结各参数对输出的影响。

3. 在实验过程中掌握运用MATLAB对电力电子各电路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

4. 对实验进行总结整理并写出报告。

二、实验内容1根据实验电路图进行理论分析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图2 利用理论对电路进行分析这是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的另一种接法,相当于把原本的VT3和VT4换为二极管VD3和VD4,这样可以省去续流二极管VDR,续流由VD3和VD4来实现。

因此,理论分析各时间段电压电流及二极管导通状态如下:① wt1-π:Ua>Ub,VT1,VD4导通,Ud=U2,i:a→VT1→R→L→VD4→b;②π-wt2 :Ua<Ub,VD2,VD4导通,Ud=0,i:b→VD2→R→L→VD4→b;③ wt2-2π:Ua<Ub,VT3,VD2导通,Ud=-U2,i:b→VD2→R→L→VT3→a;④ 2π- wt3:Ua>Ub,VD2,VD4导通,Ud=0,i:b→VD2→R→L→VD4→b。

23理论分析满足的输出波形如下U20 wt1 wt2 wt3Ud4根据电路图在MATLAB中连接各元器件得出接线图35仿真结果[各波形代表的输出结果为二次侧电压,负载电压,负载电流,VT1电流,VT1电压]①阻性负载:R=20Ω,L=0,a=30°:②阻性负载:R=20Ω,L=0,a=60°:4③阻感负载:R=20Ω,L=0.008,a=30°:④阻感负载:R=20Ω,L=0.008,a=60°:5⑤阻感负载:R=20Ω,L=0.08,a=60°:三、实验结论1、通过理论分析与MATLAB仿真结果比拟,发现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一致。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实例MATLAB仿真_图文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实例MATLAB仿真_图文

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引言 (12.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 2.1实验目的 (12.2实验原理 (12.3实验仿真 (23.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 (8 3.1实验目的 (83.2实验原理 (83.3实验仿真 (94.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10 4.1实验目的 (104.2实验原理 (114.3实验仿真 (125. 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 (14 5.1实验目的 (145.2实验原理 (145.3实验仿真 (156.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 (176.1 实验目的 (176.2实验原理 (17`6.3 实验仿真 (177.小结 (19致谢 (19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实例的MATLAB 仿真摘要本文是用MATLAB/SIMULINK 实现电力电子有关电路的计算机仿真的毕业设计。

论文给出了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三相半波有源逆变电路、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实验原理图、MATLAB 系统模型图、及仿真结果图。

实验过程和结果都表明:MATLAB 在电力电子有关电路计算机仿真上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尤其是电力系统工具箱-Power System Blockset (PSB 使得电力系统的仿真更加方便。

关键词 MATLAB SIMULINK PSB 电力电子相关电路1.引言MATLAB 是由Math Works 公司出版发行的数学计算软件,为了准确建立系统模型和进行仿真分析,Math Works 在MATLAB 中提供了系统模型图形输入与仿真工具一SIMULINK 。

其有两个明显功能:仿真与连接,即通过鼠标在模型窗口画出所系统的模型,然后可直接对系统仿真。

这种做法使一个复杂系统模型建立和仿真变得十分容易。

[4][2]在1998年,MathWoIks 推出了电力系统仿真的电力系统工具箱-Power System Blockset (PSB 。

其中包括了电路仿真所需的各种元件模型,包括有电源模块、基础电路模块、电力电子模块、电机模块、连线器模块、检测模块以及附加功率模块等七种模块库。

高玉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全部习题答案

高玉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全部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1 在题1.1图中,各元件电压为 U 1=-5V ,U 2=2V ,U 3=U 4=-3V ,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解:元件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时,P=UI ;电压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时,P=UI 。

P>0时元件吸收功率是负载,P<0时,元件释放功率,是电源。

本题中元件1、2、4上电流和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元件3上电压和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1=-U 1×3= -(-5)×3=15W ; P 2=-U 2×3=-2×3=-6W ; P 3=U 3×(-1)=-3×(-1)=3W ; P 4=-U 4×(-4)=-(-3)×(-4)=-12W 。

元件2、4是电源,元件1、3是负载。

1.2 在题 1.2图所示的RLC 串联电路中,已知)V 33t t C e e (u ---= 求i 、u R 和u L 。

解:电容上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33133t t t t c du di ce e e e A dt dt--=-=-⨯-=- 电阻、电感上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34t t R u Ri e e V --==- ()()3313t t t t L di du Le e e e V dt dt----==⨯-=-+1.3 在题1.3图中,已知I=2A ,求U ab 和P ab 。

解:U ab =IR+2-4=2×4+2-4=6V , 电流I 与U ab 为关联参考方向,因此P ab =U ab I=6×2=12W1.4 在题1.4图中,已知 I S =2A ,U S =4V ,求流过恒压源的电流I 、恒流源上的电压U 及它们的功率,验证电路的功率平衡。

解:I=I S =2A ,U=IR+U S =2×1+4=6V P I =I 2R=22×1=4W ,U S 与I 为关联参考方向,电压源功率:P U =IU S =2×4=8W ,+U 4-题1.1图ba题1.3图+u L-1/题1.2图题1.4图U 与I 为非关联参考方向,电流源功率:P I =-I S U=-2×6=-12W ,验算:P U +P I +P R =8-12+4=01.5 求题1.5图中的R 和U ab 、U ac 。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3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3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7.2 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模型
特点: 器件按导通顺序编号;采用专用的同步6脉冲发生器触发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17
3.7
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模型
• 增加测量端:菜单栏 Edit ——look under mask ,将该晶闸管模型测量 端的山字型封口删除,换接上分支电路的输出端口即可。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6
3.2 工作特性
晶闸管模型
导通:承受正向压降Vak>0,门极正触发g>0;触发脉冲宽 度使阳极电流Iak大于设定的擎住电流I1 关断:阳极电流Iak=0,或承受反压Vak<0,且反压时间大 于设定的关断时间 与实际不同之处,实际中阳极电流下降到维持电流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7
3-12
3.5 工作特性: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模型
集射极间电压为正(Vce> 0) ,门极信号 (g> 0) 时导通; 集射极间电压为正 (Vce>O) ,门极信号为零 (g = 0) 关断。 集射极间电压为负 (Vce <0) ,则管子处在关断状态,因其内部已并联了 反向工极管,反向导通。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3
3.1
二极管模型
工作特性 承受正向电压Vak>0,导通; 电流降为零Iak=0或承受反向电压Vak<0,关断。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4
3.1
二极管模型
• 参数设置:
– 电阻、电感不能同时为零 – 初始电流一般为零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5
3.2
晶闸管模型
第3章 电力电子器件模型
3.3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技术matlab仿真实验报告

上海电机学院卢昌钰 BG0801 10号1.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1)电阻性负载(R=1欧姆,U2=220V,α=30°)接线图电阻性负载二次电压,输出电压,二次电流,输出电流,晶闸管电压曲线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波形(2)阻感负载(R=1欧姆,L=0.05H,U2=220V,α=30°)接线图阻感负载二次电压,输出电压,二次电流,输出电流,晶闸管电压曲线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波形(3)阻感负载+续流二极管(R=1欧姆,L=0.05H,U2=220V,α=30°)有问题接线图阻感负载二次电压,输出电压,二次电流,输出电流,晶闸管电压曲线输入与输出电压波形2.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1)电阻性负载(R=1欧姆,U2=220V,α=60°)电阻性负载电路图搭建电阻负载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对比电阻负载直流电压和电流波形电阻负载时晶闸管T1的波形电流i2的曲线(2)电感性负载(R=1欧姆,L=0.05H,α=60°,U2=220V,)阻感负载电路图搭建阻感负载电压输入与输出波形阻感负载输出电流id阻感负载输出电压ud阻感负载交变时的电流i2阻感负载交变时的电压u2阻感负载VT1的电压波形(3)电感性负载+续流二极管(R=1欧姆,L=0.05H,α=60°,U2=220V,)电感性负载+续流二极管接线图输入和输出电压波形负载电流负载电压二次侧电流晶闸管两端电压3.单相桥式半空整流电路(1)电阻负载(R=1欧姆,α=60°,U2=220V,)接线图二次侧电压,负载电压,二次侧电流,负载电流,晶闸管电压,二极管电压,二极管电流波形图(2)阻感负载(R=1欧姆,L=0.05H,α=60°,U2=220V,)接线图二次侧电压,负载电压,二次侧电流,负载电流,晶闸管电压,二极管电压,二极管电流波形图(3)阻感负载+续流二极管(R=1欧姆,L=0.05H,α=60°,U2=220V,)接线图二次侧电压,负载电压,二次侧电流,负载电流,晶闸管VT1电压,二极管VD4电压,二极管VD4电流波形图4.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接线图(0°)三相输入电压输出电流和电压晶闸管1的电流电压输出波形(电阻0°)三相输入电压输出电流和电压晶闸管1的电流电压输出波形(电阻30°)阻感负载接线图(30°)三相输入电压输出电流和电压晶闸管1的电流电压输出波形(阻感30°)阻感负载+续流二极管接线图(30°)5.三相全控整流电路电阻负载接线图(30°导通角)三相输入输出电压对比,晶闸管1电压,输出电流电压图形(30°)阻感负载接线图(30°导通角)三相输入输出电压对比,晶闸管1电压,输出电流电压图形(30°)阻感负载+续流二极管接线图(30°导通角)6 降压BUCK电路降压斩波电路(电流连续)接线图BUCK变换器电感电流连续时仿真波形BUCK变换器电感电流断续时仿真波形7 升压Boost电路升压Boost变换器仿真接线图升压Boost变换器连续工作升压Boost变换器断续工作8 单相全桥方波逆变电路单相全桥方波电阻负载逆变电路接线图电阻负载逆变器直流侧电流,输出交流电压电流方波波形单相全桥方波阻感负载逆变电路接线图阻感负载逆变器直流侧电流,输出交流电压电流方波波形9 三相方波逆变电路三相方波逆变电路接线图三相方波逆变电路仿真波形(感性无功=100Var)10单极性的PWM方式下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在下:输出电压,电流和直流侧电流波形。

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器电路的建模与仿真实验

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器电路的建模与仿真实验

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器电路的建模与仿真实验摘要:本文在对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做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ATLAB的三相桥式电压型逆变电路的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用MATLAB 软件自带的工具箱进行仿真,给出了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逆变;MATLAB;仿真第一章概述1.1电力电子技术顾名思义,可以粗略地理解,所谓电力电子技术就是应用于电力领域的电子技术。

电子技术包括信息电子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两大分支。

通常所说的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都属于信息电子技术。

电力电子技术中所变换的"电能"和"电力系统"所指的"电力"是有一定差别的。

两者都指"电能",但后者更具体,特指电力网的"电力",前者则更一般些。

具体地说,电力电子技术就是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电子技术。

更具体一点,电力电子技术是通过对电子运动的控制对电能进行变换和控制的电子技术。

其中,用来实现对电子的运动进行控制的器件叫电力电子器件。

目前所用的电力电子器件均由半导体材料制成,故也称电力半导体器件。

电力电子技术所变换的"电力",功率可以大到数百兆瓦甚至吉瓦,也可以小到数瓦甚至是毫瓦级。

信息电子技术主要用于信息处理,而电力电子技术则主要用于电力变换,这是二者本质上的不同。

1.2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1)一般工业中,采用电力电子装置对各种交直流电动机进行调速,一些对调速性能要求不高的大型鼓风机近年来也采用变频装置以达到节能的目的,除此之外,有些对调速没有特别要求的电机为了避免启动时的电流冲击而采用软启动装置,这种软启动装置也是电力电子装置。

电化学工业大量使用直流电源,电解铝、电解食盐水以及电镀装置均需要大容量整流电源。

电力电子产品还大量应用于冶金工业中的高频或中频感应加热电源、淬火电源及直流电弧炉电源等场合。

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PPT-第五章-交流调压精选全文完整版

电力电子技术(第3版)PPT-第五章-交流调压精选全文完整版

Page: 11
5.2 单相交流调压与调功器 5.2.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Date:
2024-10-15
Page: 12
5.2 单相交流调压与调功器
Date:
2024-10-15
Page: 13
5.2 单相交流调压与调功器
U R
1
(
2U 2 sin t)2 d (t) U 2
1 sin 2
Date:
2024-10-15
Page: 17
5.2 单相交流调压与调功器
5.2.2 KC05、KC06集成移相触发器
1、KC05 (KJ005)集成移相触发器 KC05 (KJ005)适用于双向晶闸管或反并联晶闸管线路的交流相位控制,具有锯 齿波线 性好、移相范围宽、控制方式简单、易于集中控制、有交互保护、输出电流 大等优点,是交 流调光、调压的理想电路,同样也适用于半控或全控桥式线路的相 位控制。下表为KC05 (KJ005)的引脚功能。
3)由V2、V3以及R8、R9、VS1组成一个直流开关,当V2的Ube2>0 (0.7V) 时,V2导通,V3的基极电压UBE3接近零电位,V3截止,直流开 关阻断。当UBE2 <0时, V2截止,由R8、VS1和R9组成的分压电路使V3导通,
直流开关导通。
4)由同步变压器TS、整流桥VD1及R10、R11、VS2组成一个削波同步 电源,这个电源与直流开关的输出电压共同去控制V4与V5。只有在直流开 关导通期间,V4、V5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才有工作电压,两个管子才能工 作。在此期间,同步电压每次过零时,V4截止, 其集电极输出一个正电压, 使V5由截止转导通,经脉冲变压器输岀触发脉冲,而此脉冲使 晶闸管VT1 (VT2)在需要导通的时刻导通。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杨素行__第五章ppt课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杨素行__第五章ppt课件

反馈深度
1 A F 1 15 0 0 .1 140
第五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② 闭环放大倍数
.
.
A 105
Af
1
AF104
10
③ Af 的相对变化量
d A A ff 1 1 A F d A A 1 14 % 0 00.0% 01
结论:当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变化 10% 时, 电压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只有 0.000 1%,而稳定性 提高了一万倍。
3dB
20lgAmf 3dB
BW BWf
fLf fL
fH fHf
f
图 5.2.3 负反馈对通频带和放大倍数的影响
第五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5.2.4 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不同类型的负反馈,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不
同。
一、负反馈对输入电阻的影响
1. 串联负反馈使输入电阻增大
Ri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Ui Ii
第五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电压放大倍数:
.
.
A uu

Uo Ui'
.
反馈系数:
.
F uu

Uf Uo
因为:
.
Uf

R1 R1 RF
.
Uo
所以反馈系数:
.
.
Fuu
Uf Uo

R1 R1 RF
(b)方框图
图 5.1.4 电压串联负反馈
第五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二、电压并联负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出电压成正比,净输入电流等于外加 输入电流与反馈电流之差
.
Af

电子教案-《模电第3版电子教案》(周良权)-51 电子课件

电子教案-《模电第3版电子教案》(周良权)-51 电子课件

硬件滤波 软件滤波
按所处理 模拟滤波器 信号分 数字滤波器
按构成 器件分
按频率 特性分
无源滤波器 有源滤波器
低通滤波器 高通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带阻滤波器
按传递 函数分
一阶滤波器 二阶滤波器
: n 阶滤波器
2. 理想滤波器的频率特性:
A·u
A·u
Aup
Aup
通带 阻带 阻带 通带
f fH
低通
fL
高通
1
1 ( f / fn )2 –20
1 10 102 f / fn
20 dB/十倍频
归一化 幅频特性
一阶滤波器的问题:幅频特性在阻带区衰减不够快。 改进思路:增加 RC 滤波的阶次。
5.1.4 带通、带阻滤波电路
一、带通滤波电路BPF (Band Pass Filter)
构成思路:
A·u
Rf R1
A·u
A·u
Aup
Aup
阻带 通带 阻带 通带 阻带 通带
f
fL f0 fH f
fH f0 fL f
带通
带阻
3. 有源滤波器 无源滤波器 — 由无源元件 R、L、C 构成的滤波电路。 有源滤波器 — 由有源器件、集成运放 + R、L、C 构成。
优点:体积小、重量轻、能放大、带载能力强。 缺点:受集成运放上限频率限制,一般使用频率在几kHz以下。 高于几kHz采用LC滤波器,带通采用陶瓷、声表面波滤波器。
uI
A·u
低通
高通
uO
双T二阶压控电压源BEF
fH
f
fL
f
fH fL
f
f L> fH
A·u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tModeArmWhenConnect on
ExtModeSkipDownloadWhenConnect off
ExtModeLogAll on
ExtModeAutoUpdateStatusClock on
BufferReuse on
ShowModelReferenceBlockVersion off
ZeroCrossAlgorithm "Non-adaptive"
AlgebraicLoopSolver "TrustRegion"
SolverResetMethod "Fast"
PositivePriorityOrder off
AutoInsertRateTranBlk off
MinMaxOverflowLogging "UseLocalSettings"
MinMaxOverflowArchiveMode "Overwrite"
BlockNameDataTip off
BlockParametersDataTip off
BlockDescriptionStringDataTip off
CovModelRefEnable "Off"
ExtModeBatchMode off
ExtModeEnableFloating on
ExtModeTrigType "manual"
ExtModeTrigMode "normal"
ExtModeTrigPort "1"
Profile off
ParamWorkspaceSource "MATLABWorkspace"
AccelSystemTargetFile "accel.tlc"
AccelTemplateMakefile "accel_default_tmf"
AccelMakeCommand "make_rtw"
PropName "DisabledProps"
}
Version "1.4.0"
BlockReduction on
BooleanDataType on
ConditionallyExecuteInputs on
InlineParams off
Model {
Name "IGBT_Buck"
Version 7.1
MdlSubVersion 0
GraphicalInterface {
NumRootInports 0
NumRootOutports 0
ParameterArgumentNames ""
MaxConsecutiveZCs "1000000"
ExtrapolationOrder 4
NumberNewtonIterations 1
MaxStep "auto"
MinStep "auto"
MaxConsecutiveMinStep "1"
ExternalInput "[t, u]"
FinalStateName "xFinal"
InitialState "xInitial"
LimitDataPoints on
MaxDataPoints "100000"
LoadExternalInput off
ExtModeTrigElement "any"
ExtModeTrigDuration 1000
ExtModeTrigDurationFloating "auto"
ExtModeTrigHoldOff 0
ExtModeTrigDelay 0
ExtModeTrigDirection "rising"
RelTol "1e-5"
SolverMode "Auto"
Solver "ode23tb"
SolverName "ode23tb"
ShapePreserveControl "DisableAll"
ZeroCrossControl "UseLocalSettings"
Array {
Type "Handle"
Dimension 7
Simulink.SolverCC {
$ObjectID 2
Version "1.4.0"
StartTime "0"
StopTime "0.001" Abs源自ol "auto"
OutputTimes "[]"
Refine "1"
}
Simulink.OptimizationCC {
$ObjectID 4
Array {
Type "Cell"
Dimension 5
Cell "ZeroExternalMemoryAtStartup"
InlineInvariantSignals off
OptimizeBlockIOStorage on
BufferReuse on
EnhancedBackFolding off
TryForcingSFcnDF off
RecordCoverage off
CovPath "/"
CovSaveName "covdata"
CovMetricSettings "dw"
CovNameIncrementing off
CovHtmlReporting on
SampleTimeConstraint "Unconstrained"
InsertRTBMode "Whenever possible"
}
Simulink.DataIOCC {
$ObjectID 3
Version "1.4.0"
Decimation "1"
ShowModelReferenceBlockIO off
Array {
Type "Handle"
Dimension 1
Simulink.ConfigSet {
$ObjectID 1
Version "1.4.0"
SampleTimeColors off
LibraryLinkDisplay "none"
WideLines off
ShowLineDimensions off
ShowPortDataTypes off
ShowLoopsOnError on
SaveTime on
StateSaveName "xout"
TimeSaveName "tout"
OutputSaveName "yout"
SignalLoggingName "logsout"
OutputOption "RefineOutputTimes"
ExtModeTrigLevel 0
ExtModeArchiveMode "off"
ExtModeAutoIncOneShot off
ExtModeIncDirWhenArm off
ExtModeAddSuffixToVar off
ExtModeWriteAllDataToWs off
FixedStep "auto"
InitialStep "auto"
MaxNumMinSteps "-1"
MaxOrder 5
ZcThreshold "auto"
ConsecutiveZCsStepRelTol "10*128*eps"
covSaveCumulativeToWorkspaceVar on
CovSaveSingleToWorkspaceVar on
CovCumulativeVarName "covCumulativeData"
CovCumulativeReport off
CovReportOnPause on
LoadInitialState off
SaveFinalState off
SaveFormat "Array"
SaveOutput on
SaveState off
SignalLogging on
InspectSignalLogs off
UpdateHistory "UpdateHistoryNever"
ModifiedByFormat "%<Auto>"
LastModifiedBy "Administrato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