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多余人善恶之辨浅谈

合集下载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

浅析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摘要:“多余人”的产生和发展是俄国历史的产物,“多余人”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一些对社会制度不满、生活苦闷、厌恶当局又脱离人民无处施展抱负的先进人物的迷茫状态,“多余人”形象有其先进性和历史性,对整个世界文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俄罗斯多余人贵族爱情“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

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

他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疾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

他们既不愿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

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

“多余人”形象最早是在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主人公“奥涅金”身上体现的,在某种意义上“奥涅金”可以说是“多余人”的鼻祖,而这一形象真正的广为流传是在屠格涅夫1850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多余人日记》之后才更加深入人心的。

之后又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中的“罗亭”,冈察洛夫《奥博洛莫夫》中“奥博洛莫夫”等。

一、出身“贵族”的“多余人”“多余人”都出身于贵族家挺,优越的生活环境使他们根本不必为生活担心,他们从小都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正是教育使他们开始思考社会人生。

也许人们追求财富、荣誉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作为一出生就拥有财富的贵族地主,他们渐渐认识到正是自己的特权地位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他们背离本阶级价值的标准,不再把追求功名利禄、家庭幸福当作自己人生目的,作为上流社会、贵族阶级的一员却走上了与本阶级的价值标准相背离的道路。

《叶甫盖尼·奥涅金》中学识广博、聪明深刻的奥涅金在二十六岁时仍然是个既无公职也无家室的人,成为上流社会眼中的怪人。

浅谈人性善、恶论

浅谈人性善、恶论

浅谈人性善、恶论自古以来,人们对人性善恶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对人性善恶,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形成了对人性探讨的高潮。

主要观点有: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不善论、人性朴素论、性恶论、人性逐利论等观点。

先秦时代人性论诸说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

但没有进一步探讨人性的本质问题。

孔子之后,人性问题的讨论则大大的深化了,这时期的人性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总是围绕着善和恶来讨论人性的本质,先秦时代较为重要的人性论观点有一下几种:1、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

他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他又说:“生之谓性”,“食色,性也”2、道家的人性朴素论。

老庄主张清净无为,反映在人性问题上,认为无知、无欲、无为的原始素朴状态才是人类的善良本性。

《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3、荀子的性恶论。

在人性问题上,他主张人性恶,他说:“人之性恶,其恶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嫣。

”4、法家的人性逐利论。

法家认为趋利避害是人类的本性。

《管子-禁藏》说:夫凡人之情,见利莫能勿就,见害莫能勿避。

凡人之情,得所欲则乐,逢所恶则忧,此贵贱之所同有也。

5、孟子的性善论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与禽兽无别的自然属性。

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以上是前人对人性的探讨观点,那么人性是善是恶呢?人若性本善,那么恶是怎么产生?人若性本恶,那么最初的善是怎么产生的?人性本无善恶,只是在后天的环境之中逐渐转变的,在人类最初的交往中,为了克服环境,为了生存,不得不群聚在一起,这样一来,彼此的行为多少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而这种影响会涉及到利益上来。

在不经意间,有人将自己的利益的部分分给了他人,被授予者会想到怎样“换给他”,慢慢的,这种关系变为恩与报恩的关系。

人性善恶之辩罪与罚

人性善恶之辩罪与罚

人性善恶之辩罪与罚在人类历史中,人性善恶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无论在宗教、哲学还是社会学领域,都有许多理论探讨人性的本质。

其中一个重要的议题就是辩罪与罚,即关于人性善恶的问题如何与对犯罪行为的处罚相结合。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首先,人性的善恶属性一直是哲学家们争论的焦点。

众所周知,柏拉图认为人性本善,犯罪是由于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

而亚里士多德则持相反观点,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法律和道德制约才能让人们不邪恶。

该辩论可溯源至古希腊,至今仍无定论。

历史上,不同社会对待罪犯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一些社会倾向于强调惩罚与报复,将罪犯置于残酷的环境中,以示威慑。

然而,这种方法常常被认为容易引发恶性循环,病态的社会反馈,即犯罪者受到不公正待遇后再次犯罪,形成恶性循环。

逐渐而言,一些社会开始关注罪犯的改变和改造,提出了更具人性化的惩罚方法。

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以及现代北欧国家,强调以教育、康复和重新融入社会的方式惩罚罪犯,取得了一定成果。

这一做法关注罪犯的人性和自我反省,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然而,对于重大罪行的惩罚仍然存在巨大争议。

有支持死刑的声音,主张对严重犯罪给予最高的制裁。

他们认为,对一些罪行不可宽恕,将罪犯永远从社会中排除,有助于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安宁。

而另一方面,死刑的反对者认为,无论犯下何等恶罪,夺取生命都违反了人权和基本道德准则,死刑并不能解决问题。

在现代社会中,渐渐兴起了一种更为综合和多元的方法,将对罪犯的惩罚与教育、康复相结合。

例如,一些国家设立特殊监狱,提供教育机会,帮助罪犯学习技能,以在出狱后更好地适应社会。

此外,通过心理辅导和调解,也可以帮助罪犯认识错误,重建对社会的责任感。

从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辩罪与罚的问题涉及到人性善恶的核心。

不同社会、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罪犯的审判和惩罚方式存在着差异。

尽管没有一种绝对正确的方法,但是可以从整体上思考,找到最合适于某一特定社会的办法。

对于人性善恶的辩论,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

关于人性善恶的非理性思考讲解

关于人性善恶的非理性思考讲解

关于人性善恶的非理性思考(谨以此文作为特级教师高级研修班分散研究的心得)广西百色祈福高中韦国茂一、学术界关于人性善恶的理性思考人性是什么?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个问题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论,一直困扰着人们,千百年来,人们对于人性的善恶问题一直争执不休,这本来就是一个可以辩到海枯石烂、天崩地裂的命题。

我所疑惑的是,怎么哲学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还是这样迷混不清?但是,根据争论各方的观点,关于人性的善恶,世间上不外乎有以下四种说法: 1.人性善论:中国古代的人性学说发源于孔子,行成于孟荀。

中国古代流行的《三字经》当中的第一句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儒家学说,在汉代武帝时被国家正式认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帕拉图、亚里士多德、费尔巴哈、马斯洛等认为人性本善。

2.人性恶论:中国古代荀子主张:“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生而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化之,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否认人性中有先天的善,他认为人性是好利多欲的,性中并无礼义道德,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一切善的行为都是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的结果......西方哲学家奥古斯丁、霍布斯等人认为人在胚胎中就有罪恶,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个人私利,人的本性是自私与恶的。

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是力图排斥异己,互相谋算、陷害与残杀,勾心斗角,人与人之间象狼一样。

3.人性的无善无恶论:这种人性观点主要表现在荀子的学生告子和道家的思想中。

告子主张“性不善不恶”说。

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

善和不善,不是先天而生的,而是后天学习而能的。

道家的老子、庄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无所作为,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保全人性的天然状态,主张人应回到“无知无欲”的婴儿状态中去,人应完全顺应自然。

浅论人性善恶

浅论人性善恶

浅论人性善恶
哲学学院马梓晋人性无所谓善恶。

若是想确定人性的善恶,需先确定善恶的标准。

若是善恶的标准无法确定,那么关于人性的善恶的划分就只能被悬搁。

可以说善恶的概念是一种文化的自在的概念,在人类尚未成为一种类存在之前,在原始的自然界中是不存在善恶的。

而人类社会关于善恶的概念,又会随着政治经济思想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变化。

除此之外,人类社会中,貌似存在某些恒久不变的善恶的标准,但若是仔细分析则会发现,这些标准也是脱胎于人类从动物向类存在转变中对于生存本能的保护而已。

可以说,善恶的标准和对自身或类存在的利弊是息息相关的。

由此推知,道德并不存在终极性的意义,而只是一定阶段内的文化现象而已。

在个人的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用对自己的利弊来衡量道德或非道德。

可以说,关于善恶和利弊的纠缠从未间断。

创造价值的不一定是善行,道德和价值的冲突日益明显。

所以,为了弥补道德在具体行为层面的含混,人们更倾向于使用一种清晰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条文来限定人们的行为而非道德传统。

既然法律在逐步的规范人们的生活,那么道德就逐渐在行为规范领域后退。

且随着社会分工和市场化的推进,以及技术理性的侵入,道德逐步成为一种脱离于日常生活的对人的更高级的评价方式,渐渐成为了对人的评价的一个附属体系。

人们逐渐倾向于用价值来评判个人,价值和善恶的结合更加紧密,而道德和善恶的距离则更远,一种多元的评价体系正在兴起。

因此,在这种道德离场的社会现实下,对人性善恶的判断显得尤其宝贵,但也显得格外的无力。

因此我认为人性并不能用善恶来评判,起码在现代意义并不是如此大。

浅析处于群体中的个体人性的善恶

浅析处于群体中的个体人性的善恶

浅析处于群体中的个体人性的善恶人性的善恶论是一个争执不休的话题,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

”他认为人出生时体内就存有种种善的因素,仁、义、礼、智的“四端”是天生的,只要经过适当的引导,充分发挥这“四端”,每个人都能成为圣人。

但是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他认为凡是没有教养过的东西,都不会是善的。

他认为就是人在出生时,本质上就是恶的,和孟子的观点正好相反。

西方的很多哲学家也都认为人生来就是有罪的,人性本恶,如阿奎那、但丁、马基雅维利、马丁﹒路德、加尔文、斯宾诺莎等,基本上,大多数西方人都是这样认为的,这是于他们宗教文化的影响。

人性的善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之为一个心理学问题。

人的本性究竟是善还是恶,不能武断的下定论,人初生伊始无所谓善恶,人在后天的发展中,善恶的判定也要从这个人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的情况来进行。

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核心与实质是矛盾的观点,而所谓人性的善恶也是相对立统一的矛盾体,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判断善或恶。

就像正义与邪恶的判定,正所谓成王败寇,苏联在二战时把大量手无寸铁的劳工送往前线,造成6000万人伤亡,在今天看来这种行为等同于谋杀罪,但是同盟国赢得战争胜利,苏联与德国相似的行为,德国就属于邪恶,苏联却属于正义。

人性的善恶也是如此,一种行为在对方看来属于恶,在己方看来属于善,所以人性的善恶不能从表面现象来判断。

关于人性善恶的探索有许多角度,所得出的结论结各有不同,将从个体处于群体这个角度探索个体人性善恶。

既然要从群体中来探索人性的善恶,我们必须要了解什么是群体。

一般而言,“群体”指的是聚集在一起的个人,但从心理学上来说,“群体”一词的含义却截然不同。

简单的聚集不足以构成一个群体,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们同时出现杂公共场所,但他们的聚集并没有任何明确的目标,从心理学上来讲他们算不上一个群体。

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道出了心理学中群体的特征,“聚集成群的个人在思想和感情上会全部朝着一个方向迈进,其自身个性消失殆尽,转而形成一种集体心理”,这些获得一种共同的心理特征的个体,就形成了一个群体,并且这个“群体”会表现出某些新的特征,它与组成这一群体的个体特征大相径庭。

善恶的定义辩论辩题

善恶的定义辩论辩题

善恶的定义辩论辩题正方辩手观点:善恶的定义对这一辩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涉及到人类道德价值观的核心问题。

在我看来,善恶的定义应该基于对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的促进程度进行评判。

首先,善可以定义为那些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和福祉的行为或事物。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幸福不是一种短暂的感觉,而是一种持久的生活方式。

”这意味着善应该是能够持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行为。

例如,慈善捐款、志愿者活动和公益事业等都可以被视为善的行为,因为它们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社会不公平现象,提升整个社会的福祉。

其次,恶可以定义为那些给人类带来痛苦和苦难的行为或事物。

苏格拉底曾说:“没有人会自愿选择痛苦,人们只是因为无知而选择了那些看似有益却实际上是有害的行为。

”这表明恶是那些短视、自私和无视他人利益的行为。

例如,犯罪、欺骗和剥削等行为都可以被视为恶的行为,因为它们给个体和社会带来痛苦和不公正。

正方辩手可以进一步引用经典案例来支持观点。

例如,纳粹德国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令人震惊的恶行之一。

这次大屠杀导致数百万人丧生,给整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苦难。

相比之下,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抗议运动为美国黑人争取到了平等权益,带来了社会的进步和和谐。

这些案例说明了善恶行为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综上所述,善恶的定义应该基于对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的促进程度进行评判。

善是能够持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行为,而恶是给人类带来痛苦和苦难的行为。

通过引用亚里士多德和苏格拉底的名言以及纳粹德国和马丁·路德·金的案例,我相信这一观点能够得到支持。

反方辩手观点:善恶的定义对这一辩题是主观而模糊的,因为它涉及到不同文化、宗教和个人的价值观念。

在我看来,善恶的定义应该基于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和个人意愿。

首先,善应该是基于个人自由选择的行为或事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善的定义可能是不同的。

例如,对于一个信奉某种宗教的人来说,遵守宗教规则和教义可能是善的行为,因为它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论人性的善恶之辩

论人性的善恶之辩

论人性的善恶之辩人性的善恶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有人认为人性本善,而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人性本恶。

然而,我认为人性的善恶并不能简单地被归为一种单一的属性,而是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

下面我将从人性的多维度、社会影响以及自我意识等角度探讨人性的善恶之辩。

首先,人性同样包含着善与恶两个方面。

我们无法否认人类天生具有对善良行为的倾向。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有着道德情感的能力,我们可以感受到善行所带来的正面情绪,比如喜悦、满足以及成就感。

这种道德情感激励着我们对他人产生同情心和关怀之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可以看到很多人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这种善良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人性的善,更展现了我们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然而,人性的善良并非始终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

人类也具有自私、贪婪和邪恶的一面。

当个体面临竞争、利益纷争与资源稀缺时,人们往往更容易陷入自私的行为之中。

我们可以从那些为了追逐权力和金钱而藐视他人利益的案例中看到人性的恶的表现。

同时,历史上的战争、犯罪行为以及虐待事件也从侧面反映了人性的恶。

这些例子使得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定义为善良。

然而,人性的善恶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属性,而是受到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对塑造个体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个正义公平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更容易选择善良的行为。

而当社会腐败、道德价值体系崩溃时,人们更容易陷入邪恶的行为。

这再次说明了人性本身并不是善恶两个极端,而是可塑的。

社会对于个体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个体本身所拥有的固有属性。

此外,人性的善与恶也受到个体自我的管理和控制。

个体有意识地掌控自身的行为,思考和决策过程可以使人们向善良的方向发展。

自我意识、责任心、良好的道德自律和内在的道德标准都能帮助个体远离邪恶的行为。

正如福柯所言:“以道德角度来理解人性中的善与恶,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愿意去疗愈自己的内心,去探索人生的真理和价值。

”个体的自省和提升能够促使人性向善良的方向发展,警觉并抵制邪恶的冲动。

人性的善恶之辨

人性的善恶之辨

人性的善恶之辨人性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概念,其善恶之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焦点。

在各种文化和哲学传统中,人性的本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对于人性的善恶之辩,不同的观点莫衷一是。

本文将通过探讨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来理解人性的善恶之辨。

一、人性的善在某些哲学和宗教体系中,人性被认为是天生善良的。

这种观点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一种关爱和同情的天性,愿意帮助他人并行善事。

例如,基督教中的原罪观念认为,尽管人性受到原罪的影响,但每个人都有上帝的形象,本质上是善良的。

此外,孔子的儒家思想也强调人性的善良。

儒家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只有在道德教育的引导下才能实现其善良的天性。

因此,他们认为人性的恶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改变的。

二、人性的恶与人性善的观点相反,也有人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坏的。

这种观点一般认为,人天生具有自私、贪婪和攻击性的本能。

一些现实主义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人性的恶是由外部环境和社会结构所决定的。

例如,托马斯·霍布斯认为,人性本质上是自私和战争的,只有通过权威和规则的约束才能维持社会秩序。

此外,尼采的超人哲学也主张人性的恶。

他认为,人性中有一种被压抑的野蛮本能,只有通过超越道德和传统的束缚,才能实现真正的个体超越。

三、人性的善恶两面性除了对人性的绝对善恶论述外,还存在一种观点认为,人性是善恶两面性的。

这种观点认为,人性既具备善良的潜力,也容易受到欲望和利己主义的驱动。

根据环境和个体条件的不同,人性的善恶之辩会有所取舍。

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中,人性被认为是包含着善恶两个方面的。

根据社会认知理论,人天生具有学习道德和社会习俗的能力,这说明人性具备善的潜力。

但是,人性也容易受到内在欲望、外部环境和社会奖励的诱导,导致行为偏离道德准则。

结语在对人性的善恶之辨的探讨中,我们不应该简单地将其归为一种绝对的判定。

人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中的善恶之辩也是一个多元化的课题。

通过了解不同的观点和理论,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性的复杂性,并在实际生活中更好地引导和培养人的潜力。

浅谈人性善恶论

浅谈人性善恶论

浅谈人性善恶论作者:李慧娟来源:《好日子(中旬)》2017年第12期摘要:人性本善还是本恶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学者争论的焦点。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性善论和性恶论来研究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并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研究了人与生俱来是否有善恶,是否有绝对的善恶的问题,以及如何运用善来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精神文明古今中外有很多人在思考人性是善还是恶。

有人一辈子积德行善但作过一次恶事,那该说他是善还是恶呢?有人一辈子穷凶极恶但屈指可数地行过一次善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评价他呢?古人亦有人性善恶之不同观点,譬如孟子和荀子的人性善恶论。

一、孟子的“性善论”春秋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性善论”。

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即人与禽兽的差别就在于普通人抛弃它,而君子却保存它。

这几希的差异便是仁义道德。

随后孟子说到:人生来便有“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简称“仁、义、礼、智”四德,这些道德是善的,所以人性本善。

孟子举例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之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即看到一个小孩要掉入井里,每个人都会发自内心的同情想去救小孩,而不是出于交情或者名誉的关系,这便是众人皆有的恻隐之心。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心之善良就如水向下流一样。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二天下归之。

”即当你去善待他人,却得不到善果,就得反省自己。

他把“人性善”从外在的要求变成一种内在的自觉,即便如此,这种自觉的善也得时常自我反省。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向善。

二、荀子的“性恶论”儒家另一位贤者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忘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

网络小说中的人性善恶辨析

网络小说中的人性善恶辨析

网络小说中的人性善恶辨析网络小说作为一种新兴文学形式,通过其独特的方式呈现了各种各样的人性形态。

在这些小说中,人性的善恶表现得淋漓尽致,宛如一面镜子,反映着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价值观与道德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网络小说中的人性善恶进行辨析,展示其中的思考与感悟。

首先,网络小说往往以情节引人入胜。

在作品中可以看到人物角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因此让读者对人性的善恶产生了很大的思考。

有些小说中的主人公可能会化身为正义的使者,捍卫真理与正义;而有些人物则可能投身于黑暗的一面,以利益为驱动,背道而驰。

这种差异展示了人性善恶的两个极端,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次,网络小说中人性善恶的辨析往往在角色的内心斗争中显现。

小说作家常常通过人物心理的描写,展现人性的复杂性。

角色可能经历着道德艰难抉择,并且面临各种纠结与挣扎。

这种情境让读者深思:一个本来善良的人是否在某些特定环境下会被逼迫走上邪路?究竟是人性决定了环境,还是环境决定了人性?通过这些故事,可以让读者对人性善恶有更深入的思考与辨别。

此外,网络小说还通过塑造恶人和善良人物之间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人性的善恶。

有些小说中,恶人常常具有高度的智商和狡猾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追求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

而善良的人物则常常表现出心地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的特质,为了维护正义与公平而勇往直前。

通过这种对比展示,网络小说以其独特的形式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

进一步分析,网络小说中的人性善恶常常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受众需求的影响。

比如,一些网络小说以娱乐为导向,强调情节曲折紧凑,将人性的善恶塑造得更加夸张和悬念十足。

而另一些网络小说则以传递社会价值观为目的,更加关注人性的善良、正直与道德。

这些小说通过主题的设定与剧情的呈现,有助于引起读者对人性善恶的思考与辨析。

综上所述,网络小说中的人性善恶通过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塑造、主题的强调等多种方式进行辨析。

它们既是对现实社会中人性问题的反思,也是对道德观与价值观的思考。

水浒传江湖中的人性善恶之辩

水浒传江湖中的人性善恶之辩

水浒传江湖中的人性善恶之辩江湖,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和变幻的世界。

在《水浒传》这部中国古代小说中,作者施耐庵通过一群鲜活的角色,展现了人性中善恶两面的斗争与辩证。

本文将探讨水浒传江湖中的人性善恶之辩,并分析其中的因素。

在水浒传的江湖世界中,善与恶并存。

首先,令人瞩目的是,主角宋江作为“梁山泊”的领袖,人们常常将他与“善”联系在一起。

他有着令人钦佩的领导才能和仁慈的一面。

他收纳了一批被社会边缘化的人,并努力改造他们。

梁山泊中的众多英雄,虽然大多出身贫寒,但他们在宋江的带领下逐渐成长为正直勇敢的人。

他们积极为民除害,保护弱小,被人诟病的宋江也在不断寻求正义,并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然而,与宋江相对的,是水浒传中众多的反派角色。

他们有着复杂的心理和动机,同时也具有人性中的恶的一面。

例如,晁盖,他为了向梁山泊复仇,背叛了好友宋江,最终引发了悲剧。

还有李逵,粗暴凶狠,暴力成性,给江湖中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危险。

这些反派角色的存在,使得水浒传江湖世界更加真实且具有层次感。

在水浒传中,人性善恶的辩证也体现在善人与恶人之间的转变上。

梁山泊中的众多英雄,在遭受各种困难和压力的情况下,有时也会做出一些违背正义的行为。

这些所谓的“善人”,在中国古代社会的背景下,常常是为了生存和利益而去选择妥协和违背原则。

这种转变不仅仅存在于善人之间,也存在于反派角色之中。

晁盖最初是一个正义的侠客,但在他背叛宋江之后,他的善良之心逐渐消失,最终堕落成为一个罪犯。

这种人性的转变使得小说更加真实且引人思考。

除了主要角色外,水浒传中的次要角色也在人性善恶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妙的辩证关系。

例如,曾头市民王慈,他是一个常年与官府斗智斗勇的狡猾人物,但在曾头市民被抓之后,他通过与宋江的接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逐渐展现出正直勇敢的一面。

这种角色转变,使人们不禁思考人性的复杂性。

另一方面,人性善恶之辩的因素也体现在水浒传中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中。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阶级差别和官府的腐败,以及广泛的贫富差距,无疑是造成人性善恶之辩的原因之一。

人性的善恶之辩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分析

人性的善恶之辩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分析

人性的善恶之辩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分析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关于人性的善恶之辩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而对于这个问题,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哈姆雷特》提供了独特的观点。

《哈姆雷特》是一部以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主角的悲剧,该剧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

在整部戏剧中,人物角色塑造得深入人心,他们的行为与言谈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矛盾。

首先,让我们从主角哈姆雷特的角度来看。

哈姆雷特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既有高尚的一面,也有狡诈的一面。

他对父亲国王的死充满愤怒,他的内心充斥着复仇的欲望。

然而,与此同时,哈姆雷特也表现出了他对人性的善良洞察。

在与母亲的对话中,他揭示了她对国王的过早婚姻的痛苦认识,展示了他对婚姻的理解和宽容。

可以说,哈姆雷特既是一个激情四溢的复仇者,也是一个富有同情心和理解力的人。

然而,在剧中,除了哈姆雷特以外,也有一些人物进一步探索了人性的复杂性。

最典型的例子是克劳狄斯国王和其妹格特鲁德皇后。

克劳狄斯是一个别有用心的反派,他因为权力而毫不犹豫地谋杀了自己的兄弟,篡夺了王位。

他的行为充分体现了人性中的邪恶和自私。

而与此相反,格特鲁德皇后则是一个复杂的角色。

她对克劳狄斯的罪行视而不见,选择与他生活在一起。

然而,在剧末她对哈姆雷特的死表示极度的痛苦和懊悔,她表现出了她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

这也让读者开始思考格特鲁德是出于善良还是出于自私的选择。

同时,《哈姆雷特》还另外两个重要人物品夫人奥芬利娅和拉尔提斯,为我们展现了更多关于人性的思考。

奥芬利娅在家族和政治的压力下迷失了自我,最终精神崩溃。

相比之下,拉尔提斯则是一个勇敢正直的人物,他用自己的行动和思想引领剧情的发展。

通过以上人物角色的分析,我们不难得出结论,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没有将人性的善恶划分为绝对的黑与白,而是揭示了其中的灰色地带。

人性是复杂的,每个人都有善良和邪恶的两面性。

莎士比亚的刻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对于读者来说,通过审视《哈姆雷特》这部杰作,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人性的善恶之辩。

人性善恶之辨及其现实意义

人性善恶之辨及其现实意义

人性善恶之辨及其现实意义发表时间:2019-07-05T16:43:42.400Z 来源:《成功》2018年第12期作者:郝杰[导读] 人性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重大议题之一。

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对其各抒己见,出现了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论战方不同程度的吸收对方的观点,但依然没有出现足以终止话题的最终答案。

我们现在再来看这个问题时,其实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秉承着后天环境可以影响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认为不管人性本善还是恶,都可以通过道德和法治来约束完善自己的人性,这对现如今我们和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358【摘要】人性问题,一直是困扰着人类的重大议题之一。

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对其各抒己见,出现了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等学说。

论战方不同程度的吸收对方的观点,但依然没有出现足以终止话题的最终答案。

我们现在再来看这个问题时,其实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已经变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秉承着后天环境可以影响改变一个人的思想,认为不管人性本善还是恶,都可以通过道德和法治来约束完善自己的人性,这对现如今我们和谐社会有秩序的建设、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大家庭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性本善;人性本恶;现实意义中途序列号:B21 文献标识码: A人性善恶是古今中外的哲学家们众说纷纭的辩题。

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言:“人性论不仅是作为一种思想,而居于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主干地位,并且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原理、动力。

”[1]在中国,对这一辩题的讨论影响着儒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及其走向。

首先“万圣之师”孔子并没有明确地给出答案,只是认为“性相近、习相远”,之后孟子和荀子产生了矛盾,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先秦儒学思想的变迁,丰富了儒学思想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汉朝之后,孔孟儒学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的影响,被统治者推崇,渐渐成为主流思想,荀子的思想日趋边缘化,这也是为何如今更多人推崇性善论的主要原因。

浅谈中国人的是否善恶(第二次)

浅谈中国人的是否善恶(第二次)

浅谈中国人的是否善恶善恶一直存在我们心中,只是看我们的坚持。

一个人的一生会遇见很多岔路口,也许往左就是恶,往右就是善。

善恶就是那一闪刹那间选择。

我想大部分国人都会认为自己不幸福,有钱的,压力大活的累,缺乏理解;没钱的,为钱而劳碌;成功的,发现缺乏真挚的亲情、友情;事业不成功的,更是心力交瘁……个个都活的累,有人说过,国人脸上看不到发自内心的舒展的笑容,深有感触,国人是最孤独的。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农村,家里劳力少,农忙的时候亲戚、邻居都会跑来帮忙干活,家里会做一顿丰盛的饭菜招待他们,吃饭的时候亲情浓浓,亲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也是非常团结热情,谁家粮食遭到雨水了,全村的人会去抢收,帮完忙就走了,根本不会去收主人哪怕一口水的酬谢……但随着经济怪兽和现代化吞噬传统的小农经济,一切都在改变,谁的孩子考上大学了,谁发财了,谁买房了,谁成功了……消息不断传来,慢慢的大家产生隔膜了,当你事业成功衣锦还乡,发现以前那种发自内心的亲情热情找不到了,有了金钱却再也找不到淳朴的真情;当你面对比你有钱、成功的人时候,嫉妒和焦虑隔膜了一切……人人都在攀比,人人都在焦虑,人人都很孤独,因为这是个不平衡的系统,不平衡系统中的个体注定是难以平衡的,什么时候,中国人真的均贫富了,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了,我们会慢慢发现,当年农村老家那些老土的真情是多么珍贵,那时候我们才会找到真情,不再孤独为什么中国那些导演就不能拍出一部大气、感人的电影?为什么那些拿到国外获奖的电影,什么戛纳获奖的电影,非要把中国拍的很恶心?一个人干一件好很容易,干一辈子好事太难了。

人是感性的,被感情左右,做事难免有失公平。

为自我,为情感,人特别容易犯错,犯错不可怕,怕的是没有悔改的心,错误是通向作恶的一条捷径,人如果放任自己的错误,无忏悔的心。

罪恶之花已经心中开放。

坚持本心,永远不要突破自己的做人底线。

才是坚持善良的基础。

《人性的善恶之辨》

《人性的善恶之辨》

人性的善恶之辨引言人性是一个复杂而多样化的概念。

在伦理和哲学领域,人们长期以来一直在探讨人性究竟是善良还是邪恶的本质。

这个问题涉及到道德价值观、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多个因素。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人性的善恶之辨,并提供一些相关思考和观点。

人性的善人性的善指的是人类内在具备的正面品质和倾向。

以下是几个支持人性善的观点:1.道德情感:有些学者认为,人天生具备道德情感,能够体验到关心他人、同情怜悯、公平正义等情感,这表明我们在本质上是渴望做好事、有益于他人。

2.社会契约论:根据社会契约论,每个人在加入社会时都会签订一种默许协议,接受基本规则和道德标准。

这种契约体现了我们内在对道德负责以及对他人福祉关注的追求。

3.心灵共鸣:心灵共鸣是指人们对他人感受和痛苦的能力。

这种共鸣说明我们拥有修复关系、帮助他人的天性。

人性的恶人性的恶指的是人类内在具备的负面品质和倾向。

以下是几个支持人性恶的观点:1.自私自利:有些学者认为,人类天生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无论是否对他人造成伤害。

这种自私自利倾向导致了社会冲突和不公平现象。

2.欲望无限:欲望是人性的一部分,但过度追求物质、权力和快乐可能引发道德败坏、不计后果行为。

3.社会环境:文化、教育和家庭等因素也影响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

一些社会环境中存在着激励负面行为或者压制善良行为的因素,从而促使更多恶意行为发生。

结论综上所述,在讨论人性善恶时,没有简单明确的答案。

事实上,人性表现出善与恶两方面,并且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呈现不同特征。

我们无法忽略个体情感和意愿对行为选择的影响,也不能否认外部环境对人性的塑造作用。

因此,了解人类内在潜能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判断人性善恶。

虽然存在一些负面倾向,但众多案例证明了人性中的善良、同情心以及奉献精神的存在。

通过教育、道德建设和社会支持,可以帮助引导人们发现内在的善良,并最大程度地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和谐发展。

注:以上观点仅代表学术讨论,并不代表笔者个人立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第11卷 总第47期) Journal of Inner M ong 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 ocial S cience Edition)No.5 2009(Vol.11 Sum No.47)再论多余人3———《叶甫盖尼・奥涅金》善恶之辨浅谈● 赵宪彪(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 要:《叶甫盖尼・奥涅金》体现了普希金本人善恶之辨的人性辩证法。

善良的动机可以产生善的结果,也可能产生恶的结果;恶的动机应该产生恶的结果,也可能产生善的结果。

这一切对人物的行动,对情节的展开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爱情是伦理学的古老命题,也是文学的永恒话题,尤其是普希金叙事作品的灵魂之一。

奥涅金对达吉雅娜的爱与拒绝是一种理性的爱。

奥涅金作为一个“多余人”,体现了这一特征。

关键词:奥涅金;善与恶;辩证法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458(2009)05-0275-02 一人性的善恶是古今中外一个说不尽的话题,在普希金的文学作品中也体现着这样的辩证理念。

善的动机一般是会带来善的结果即所谓圆满,但是,偶尔也会产生负面的恶效应;恶的凶机一般会有恶的结果即所谓报应,但是,有时也会带来意外的良性反应。

那么,《叶甫盖尼・奥涅金》是如何体现善恶之辨的呢?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结果呢?下文将做简单阐释。

关于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和作品的主题,历来存在着多种看法。

在俄苏普希金学史上,关于奥涅金形象大体上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他是“多余人”,第二种观点认为他是反面人物,第三种观点则把他看成十二月党人;新时期以来,我国学术界也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奥涅金是一个先进贵族青年的典型,一个夭折了的十二月党人,另一种观点从相反的角度提出,认为奥涅进不是“多余人”,而是一个中间人物,第三种观点坚持认为奥涅金是“多余人”。

尽管上述观点是尖锐对立的,但大多数俄苏学者和中国学者都主张把奥涅金看成是以一个“多余人”。

“他非常虚荣,不仅如此,还特别骄傲。

由于这个特点,他对自己的善行和恶行都同样无动于衷地承认下来———这是一种可能是臆想的优越感造成的后果。

”[1]众所周知,他很早就懂得怎样挑逗老练的风流娘儿们的心,往往当他已在床上高卧,已有人送来了一些短简。

他的“小梳子,小锉子,应有尽有,小剪刀有直头,也有弯头,小刷子总共有三十来种”。

[2]总之,奥涅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上流社会的纨绔子弟。

他具有上流社会贵族青年所具有的一切不良习气与品行,但是,难能可贵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多余人”,竟然具有大多贵族青年所不可能有用的品质———善良。

这种高贵的品质使奥涅金成为典型中的典型。

应该说,奥涅金更适合在城市繁华中行走游荡,但是,“突然间他当真收到一封,领地的管家送来的报告……”一笔丰厚的遗产使这位挥霍成性的青年走进了伯父的庄园。

他拥有工厂,森林,土地,河流……“旧日的生活路线如今总可以改变改变。

”那么,这样一个习惯了纸醉金迷生活的玩世不恭者能否安心于这偏僻冷静的田庄呢,能否爱上这水声潺潺的溪流和清凉的橡树林呢?头一两天他真地感到新鲜,但是一阵匆忙的新鲜过后,忧郁病依旧发作,奥涅金无路可逃。

这一封信函对奥涅金是一件好事,对这个挥金如土的青年来说在物质及精神上都是一种充电。

从积极的意义上将对奥涅金是一种转机,使他暂时忘却一些往日的莫名的哀愁。

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乡下“有着同样的烦恼呵”!即是说,这一行又给奥涅金带来了新的负担。

而且从故事整体来看,这种负面影响对奥涅金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这一处美丽幽静的人间仙境容不下这个尘世名利之客,他与这个景色秀丽的处所之间产生了一种不和谐之感。

城市的正常儿来到了穷乡僻壤也许变得不正常了。

在这样的庄园生活中,只有一个相对不多于的贵族青年连斯基成了奥涅金的朋友,他们共同思索与讨论一切,包括善与恶……这种友情给奥涅金以生机,然而正是这种友情打破了乡村固有的和谐。

奥涅金毁灭了一段本来完美的情缘,毁灭了自己唯一朋友年轻的生命和前途。

他的出现注定是一个错误,奥涅金是一个不祥的妖魔,替罪的是无辜的连斯基。

还有另外一位受伤的主人公,她的心灵所受的损失也许比死亡更痛苦。

每个人物复杂的心理思考,或爱慕虚荣或纯洁天真的品性,超脱世俗也好,精神高3收稿日期:2009-04-15 作者简介:赵宪彪(1980-),男(满族),黑龙江双城市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欧美文学翻译与传播。

尚也罢,这一切注定了人生的演绎,只可惜不能演算。

二奥涅金的出现是一个不良的开始。

他所带来的第一个麻烦便是给少女达吉雅娜,这个愿意以生命相托的俄罗斯的灵魂。

这个永远的陌生人,使少女的初恋遭遇了不该有的寒霜。

即使存在美好的一瞬,也必然与痛苦紧密相连。

“为什么您要来拜访我们?在这个人们遗忘的荒村,如果我不知道有您这个人,我就不会尝到这绞心的痛苦。

我幼稚的心灵的一时激动会渐渐平息,(也说不一定)我会找到一个称心的伴侣,会成为一个忠实的贤妻,也会成为一个善良的母亲”。

痴情的少女眼望窗外,用她的一根纤细的手指在写两个心爱的字:奥和叶。

这是一个多么纯情、多么痴情的少女,谁会忍心将她戏弄?哪怕是违心的爱也要还她几分吧!这种感情本身是善意的。

那奥涅金又是怎么做的呢?这个惯于玩弄女人的老手的确为达吉雅娜深深感动过,但是他并不愿意欺骗,一颗天真的心对她的轻信。

情场上“运筹帷幄”的奥涅金面对达吉雅娜选择了放弃,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是不能给达吉雅娜带来她所需要的幸福的。

达吉雅娜对奥涅金的爱情也许并不是轻信,正因为彼此看到了对方灵魂深处的善良本性,才弄巧成拙,酿就了不该的结局:达吉雅娜一生的恨与奥涅金一生的悔。

奥涅金的拒绝是出于对达吉雅娜的一种善意的保护与爱,但是他的方式是常人难以接受的。

就算拒绝的方式并不冷漠,对于一个爱情初动的少女来讲也是难以接受的。

在舞会上,达吉雅娜憔悴的容颜,她的困窘、倦怠的神情,曾唤起奥涅金的怜悯:在鞠躬的一瞬,奥涅金的眼神流露出奇特的温柔。

这种柔情的目光曾使达吉雅娜的心灵活跃,但紧接着就是一个打击。

柔弱的达吉雅娜目睹了奥涅金对奥尔加的奇特行径,她无法理解这个男人。

奥涅金这种恶意的无理取闹使达吉雅娜明白,给自己幸福的永远不会是他,他不可能。

也许叶甫盖尼发泄愤怒的时机已经成熟了,这种恶意的挑衅与伤害在城市贵族中应该是一种习惯,但却使达吉雅娜走向绝望,更使初出茅庐的连斯基把奥尔加看成轻浮的幼儿、水性杨花。

而在这一游戏过程中,也许只有奥尔加感到了虚荣的幸福与满足。

连斯基愤怒地离开了,当发现自己的好友不在时,奥涅金又感到烦闷不已。

应该说,这个年轻气盛的主人公对自己的报复行为是非常得意的。

但是,却忘记了自己对美丽善良的达吉雅娜的那种特别的爱。

恶意的行为带来了不良的果。

也许只因为怕遭受虚假的羞辱吧,昔日的好友如今反目成仇。

不幸的是发生了,一场决斗葬送了两个青年人的友谊,葬送了连斯基与奥尔加的爱情,更彻底葬送了达吉雅娜对奥涅金的一往情深。

我们的奥涅金心头盘踞着烦躁和不安,总是想把环境变换一下,终于他离开了这本属于自己却又不该属于自己的村庄。

从城市中来又回到城市中去,不变的也许只有奥涅金一个人。

应该说,奥涅金理性地拒绝达吉雅娜是出于一种善意的,同时也可以看出,奥涅金对婚姻有着一种畏惧的心态,他对婚姻的不信任源于他认为婚姻是自由的坟墓的观念。

三达吉雅娜来到了莫斯科,成为一位将军的妻子。

她已从一个无知的乡村少女变成一位无论心头多么困惑,无论她感到怎样地惊奇,无论她感到怎样地诧异,都丝毫不动声色的贵妇,即使在弯腰鞠躬时也娴雅如故,达吉雅娜已经习惯了这束缚人心的高贵身份。

她成熟了,实现了成为一名贤妻良母的愿望,这也许是她爱情婚姻中的最高理想,更是她人格高尚的表现。

奥涅金与达吉雅娜再次相见,并由衷爱上了这位将军夫人,但这只能是徒劳。

她对面静坐,神态安详,而且从容自若。

相比之下,叶甫盖尼变得渺小了,成了浅薄感情的奴隶。

达吉雅娜的内心饱含着对往日的恨与痛。

正如同她自己所说,如果奥涅金不来到这个偏僻的乡村,他不会尝到绞心的苦痛,但是苦果已成。

奥涅金的再次出现使达吉雅娜想起了伤心的过去,一种也许是加倍的愤恨爆发了。

达吉雅娜此时的生活正是奥涅金过去的生活,而她厌恶这种生活。

在社交界获得的名气对她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她一直希望能远离这种城市的乌烟瘴气式的生活,回到从前简陋的住处,找回那初恋的地方。

也许命运真的是注定的,她吉雅娜违心出嫁了。

爱一旦消逝,还追求什么!“我爱您,但现在我已经嫁给了别人,我将要一辈子对她忠贞”。

达吉雅娜也可以像那个社会的其他贵妇一样自私地生活,也可以重觅昔日的情人,但纯真善良的她或许怀着太多的恨吧,宁可忍受着虚假的荣誉,也要保守自己的诺言:不管嫁谁都要做一个贤妻良母。

达吉雅娜的确是一个特例。

叶甫盖尼仍旧一无所有,此时的他已显得苍白。

回到了久违的花花世界,仍旧没有友谊、没有爱情。

四奥涅金改变了达吉雅娜的一生,使她从一个乡村的纯真少女成为城市上层贵族的沙龙领袖,正如《高老头》中的鲍赛昂子爵夫人那样,那是一种多么崇高的荣誉。

但是,叶甫盖尼更毁灭了达吉雅娜的心灵。

这也许就是善恶之辨吧!奥涅金从尘世中来,又回到尘世中,回到了这个真正属于他的落寞世界。

打破了一方净土的安宁也许会心灰意冷,世界似乎恢复了正常,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

打破了达吉雅娜尘封的心灵世界之后,奥涅金只能再次远行。

从叶甫盖尼到乡村后发生了一系列或喜或忧的刻骨铭心的事,人们渴望赏善罚恶,但如果真得如此也许故事就不完美了,也许凡事完美必须要先打碎。

奥涅金回到莫斯科是一个循环,他回到了人生的原点,因为他的出现是不和谐的。

而达吉雅娜则沿着一条不归的直线行走,走到痛苦人生的尽头。

如果说奥涅金的回归是“善始善终”,那么达吉雅娜则是“无始无终”,她的心永远被高悬于人世之上。

几位人物的行为的善恶之辨无论结果如何,都已成定局。

能够警醒我们的应该是什么……善恶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善的动机会带来恶的效果,恶的动机可以带来善的效果。

动机本身也有由善到恶或由恶到善的转化,行为本身也可以发生善恶之间的转换。

总之,善与恶是辩证的一体,每一种善的生成必然会带来恶果,每一中恶的生成必然会催生善花,这就是人类发展的规律。

普希金对这种善与恶之辨的认识体现了他作为一名思想家诗人的思想深度。

□参考文献:[1][2]卢永选.普希金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序,25.[3][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选集第四卷[M].满 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4]张铁夫,等.普希金的生活与创作[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冯 春.普希金评论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6]戈宝权,等.普希金创作评论集[C].南宁:漓江出版社,1983.[7]查晓燕.普希金———俄罗斯精神文化的象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672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第11卷 总第4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