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26)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2.实验情境:设计有趣的化学实验,如复分解反应、燃烧实验等,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机制。
3.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化学反应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问题导向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微观机制是什么?”、“质量守恒定律如何解释实际化学反应?”等。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以生活实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任务驱动法、分组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我注重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引导学生将质量守恒定律与实际生产、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日常生活中的质量守恒现象为切入点,如烹饪、制作饮料等,让学生感受到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存在。
3.问题导入: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4.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表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5.总结归纳:通过教师总结和学生自我总结的方式,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4.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在初中化学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将引导学生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去研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也为以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定量实验的分析,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三、重难点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难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应用四、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生活中有许多化学反应现象,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的物质,如铁丝生锈,木材燃烧。

图中两位小朋友觉得铁生锈之后质量增大,木材燃烧过后质量变小2、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3、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总质量增大反应后总质量减小反应后总质量不变4、实验验证【视频演示实验】白磷和氧气燃烧学生描述实验现象,(白磷燃烧,生成大量白烟,反应前后天平平衡)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现象得出结论5、得出结论白磷质量+氧气质量=五氧化二磷质量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6、分组讨论【思考】是否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演示实验】(1)铁与硫酸铜反应(质量不变)(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质量变小)(3)镁条燃烧(质量增大)【分组讨论】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组讨论为什么出现不同的结果,他们是否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怎样改进实验装置7、提升探究【思考】为什么会存在质量守恒观看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分组讨论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粒子发生了改变,哪些粒子一定不変,分析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原因(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保持不变)8、练习实际,课堂练习五、板书质量守恒定律一、质量守恒定律:m(反应物)=m(生成物) 注意:“参加”“质量总和”“化学反应”二、原因:原子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三、实际应用。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宏观的质量守恒认知,实现从整个体系到具体反应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实现从客观物质质量到微观原子质量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分析,实现从质量总和到质量比例的思维转换;通过元素守恒的本质认知,实现从物质改变到元素不变的思维转换。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课题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题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时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开展实验探究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奠定了操作基础。

元素、原子、分子、化学式、化合价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学习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案(一)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案(一)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案(一)班级姓名教学——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测定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定量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原因,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简单的实际现象和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定性向定量的学习,感受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初步培养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学习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全面理解。

课时:一课时辅助教学:托盘天平、锥型瓶、烧杯、小试管、酒精灯;白磷、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铁钉。

教学——学习过程:引入: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新课学习:问题: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呢?可能发生哪些变化?作出猜测:一、探究实验1、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实验实验仪器:锥形瓶、橡皮塞、托盘天平、酒精灯、玻璃棒实验药品:白磷实验操作:在装有细砂的锥形瓶中放入一粒火柴头大小的白磷,塞上带有玻璃棒的橡皮塞,玻璃棒刚好能与白磷接触,称量其质量,取下锥形瓶,将玻璃棒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塞紧在锥形瓶口,引燃白磷,反应完毕待锥形瓶冷却后,称量其质量。

实验现象:锥形瓶中的白磷被点燃后燃烧,冒浓白烟,锥形瓶变热,反应前、后称量的质量相等。

实验结论:①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②白磷与氧气的质量之和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讨论:①怎样分析出参加反应的白磷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呢?②实验中为什么要用橡皮塞塞紧锥形瓶口呢?2、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实验仪器:烧杯、试管、托盘天平、试剂瓶实验药品:铁钉、硫酸铜溶液实验操作:反应前称量小烧杯中装入硫酸铜溶液何铁钉的质量,小铁钉放在烧杯里,观察实验现象,反应后称量其质量。

实验现象:铁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两次称量的质量相等。

实验分析:铁丁表面出现红色固体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微观本质的过程中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3)树立学生的世界物质观,物质粒子观。

重点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3、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难点1、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意图一导课、提出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见过许许多多化学反应,我们都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会有新物质生成。

那么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有什么关系?学生猜想创设情景、设置问题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指导实验探究引导再探究思考、猜想活动与探究分组实验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四:铜粉加热前后质量的测定体现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分组实验增强合作意识培养敢于表达善于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尊重事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分析交流中让学生实验完毕,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引出本节课课题------质量守恒定律。

体会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定量实验要在封闭体系内进行的科学方法,体验成功三、结论与解释提问;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该如何描述?2为什么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结合实例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5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5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对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用具[学生实验] 托盘天平、砝码、锥形瓶、单孔塞、带气球的玻璃短管、酒精灯、细沙、红磷、铁钉、砂纸、硫酸铜溶液。

[演示实验] 托盘天平、砝码、烧杯、小试管、坩埚钳、石棉网、砂纸、酒精灯、稀盐酸、镁条、碳酸钠粉末。

教学过程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反应,从这些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到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通过实验我们还可以知道反应现象,那么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的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课题)(过渡)猜一猜: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生)猜想:①相等②大于③小于(师)很好!我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用品: 托盘天平、砝码、锥形瓶、单孔塞、带气球的玻璃短管、酒精灯、细沙、红磷、铁钉、砂纸、硫酸铜溶液(提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

参考教材第92页到93页及以下的步骤,自主探究,并完成下列表格(时间7分钟):设疑自探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第一步:将锥形瓶的整套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下所称的质量m1第二步: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

第三步: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的质量m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第一步: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将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第二步: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2提醒:在实验的过程中组内同学要分好工,相互协调,详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所得数据,并思考m1与m2的关系?解疑合探1:1、分组进行实验并讨论2、师出示展示评价分工表3、学生按分工进行评价、补充4、师总结并板书: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实 际 应 用
五分钟 14、分组讨论:镁条燃烧后质 量如何变化?为什么?某同学 做此实验时,发现质量变轻 了,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5、总结反思,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3、4
板 书 设 计
§5.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理论分析: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 。 微 观 宏 观 不变 改变 可能变 2、实验验证: 白磷燃烧 铁与硫酸 铜反应 实验现象 原理方程 式 结论 3、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4、运用:
课型
体验式+要素组合+平台互动
设计目的和说明
新 课 引 入

由生活实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实验演示,让学生产生好奇心。
理 论 推 导
3、分组讨论:镁条燃烧的过 ●分组讨论,全员参与,让学生指导学 程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 是否改变,为什么?请从微观 力、发散思维能力 分析讨论。 五分钟 4、学生代表发言,其他组补 充,教师评价 5、教师演示红磷在密闭容器 ●红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有毒,易 中燃烧的实验,并称量反应前 污染空气,且实验操作的掌控对实验是 后质量是否改变,一学生代表 否成功有较大影响,所以由教师实验。 上讲台观察,其他学生在座位 观察。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案
知识或技能目标 (含重点、难点) 息烽县底寨中学 黄进东 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生活现 象。 难点:从微观角度分析在一切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本 质原因。
通过实验探究,激 发展目标 发学生的好奇心, (含能力、情感、态度、价值 发展学生的学习兴 观 趣,培养学生严谨 求实的科学态度 环节 时 两分钟 操作过程与方法 1、每逢正月十五,息烽城 内,烟花鞭炮,络绎不绝,其 中有一种耀眼白光,特别引人 注目,大家知道这种白光是怎 么来的吗?——镁条燃烧 2、演示镁条燃烧的实验。学 生描述实验现象,书写实验原 理方程式。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5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和增加,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92~P95有关“质量守恒定律”部分,并用彩笔把基本概念及重点知识做上记号。

各小组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课堂教学知识点1:质量守恒定律【提出问题】本节课我们一起研究化学变化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无变化?【引导】根据同学们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大家猜想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有可能发生哪几种变化?【提出要求】在设计方案前,先请同学们讨论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学们提出的各种假设,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呢?②实验该怎么做,一定要用到什么仪器?③实验中需称量吗?需称量几次?④此实验是为了证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因此你对设计的实验装置有何要求?【设计方案】参与交流,及时引导启发学生设计方案.适时提出修改惫见。

【指导实验】为探究前面的假设中哪一种正确,要求学生利用所设计的方案加以验证,一半学生做白磷燃烧反应的实验,一半学生做铁与硫酸钢反应的实验。

在实验中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

【交流与讨论】(1)主持学生的交流发言,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数据,归纳总结结论。

(2)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

(3)提醒学生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中的注意点。

【小结】总结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板书】质量守恒定律。

【拓展与提高】【提问】任何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演示实验】P94实验5一1和实验5一2。

【提问】引导分析改进方案。

问:①为何天平不平衡?由此可知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装置上一定要注意什么问题?②若要对此装置进行改进,你应当如何设计?【交流与讨论】讨论交流并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石家庄市第三十二中学苗小转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石家庄市第三十二中学 苗小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选择装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等一系列过程,初步体验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过程。

2、通过生生、师生间的讨论交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提高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测定装置的选择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思想创设情境展示冰块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冰变为水,变化前后总质量没有改变的原因。

水通电变成了氢气和氧气,各物质的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是什么关系呢?冰变为水的过程中水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隔发生变化水的质量减少,氢气、氧气质量增加开篇让学生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为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做铺垫。

明确研究主题。

环节一实验探究水电解装置比较复杂,我们选一个较熟悉的反应进行研究。

任务1请你设计实验装置探究测定磷与氧气的总质量和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是否相等?演示红磷燃烧实验过渡:刚才称得的物质都参加化学反应了吗?本质上到底是哪些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对称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考虑反应物中有气体,需使用密闭装置。

描述实验现象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磷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从熟悉的反应出发,便于学生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考虑到反应物中有气体,设计密闭的实验装置。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让学生真正体会“参加”的含义,初步得到初步的结论参加化学反应m反应物总=m生成物总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体验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过程。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新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为化学课程中的核心章节,其教材设计充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髓。

教材通过多个实验案例,如红磷燃烧、铁钉与硫酸铜反应等,直观展示了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不变性,帮助学生构建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框架。

同时,教材注重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实质,即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的守恒,这一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分析能力。

此外,教材还强调了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设计思路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如物质的变化、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等。

然而,对于质量守恒定律这一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通过实验演示、动画模拟等手段,直观展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守恒的概念。

同时,还需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和应用。

此外,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也有待提高,需通过分组实验和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培养。

针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可采取以下策略:实验驱动:充分利用实验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质量守恒定律的魅力。

微观解析: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实质。

问题导向:通过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互动合作:组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共享智慧,提升学习效率。

评价反馈: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不足、改进方法。

三、教学目标化学观念: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其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质量也没有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5.注重差异化教学,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进步。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设定分层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学习兴趣。
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结合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
-开展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
-设计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引导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如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等。
4.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利用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形象生动地展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和实验现象。
-运用在线教学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归纳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在实验中注意观察质量变化。
4.鼓励学生将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并能运用其解释化学实验现象。
2.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入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如燃烧、腐蚀等,引导学生关注质量守恒问题。
(四)课堂练习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教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实验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改变和增加。

3.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及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及质量守恒的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的探究,激发学生的研究化学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及良好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模式(或方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引入: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

如: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表示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变化?猜想:1、增加了。

2、减少了。

3、不变。

讲解:1774年,___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

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前后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

这是否是巧合?过渡:下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

探究1:在p92上进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思考:1.玻璃管上端系一个气球的目的是什么?2.引燃白磷前为什么要迅速用橡皮塞塞紧锥形瓶?小结:1.系气球的原因:因为磷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会使瓶内的气压增大,小气球可以起缓冲作用,防止橡皮塞被弹出。

2.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的原因:防止瓶内气体逸出和外界空气进入而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阅读:教材p93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

观察:现象,记录,填写p94表格。

探究2:在p94上进行铁钉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在能力层面上,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指导。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也有待培养,教师应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明确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及其适用范围,能够准确运用定律进行问题分析。
3.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设计,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
4.能够将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生活实例和化学实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通过展示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质量守恒的现象。
8.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实验报告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他们已经掌握了原子、分子、元素等基本概念,了解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将更加深入,对化学现象的理解将更为透彻。
4.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应中质量关系;4、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使学生能用实验定量研究化学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实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的猜想,并进行实验,使学生会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2、通过实验、汇报等,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3、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乐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培养学生“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情分析1、知识技能基础学习该课题之前,学生已知道许多化学反应,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

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有待建立。

2、学习能力方法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较主动,思维灵活,方法得当。

3、非智力因素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已经比较默契,学习资源能够共享,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具有实验探究的能力。

但在“作出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

学时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学时难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微观含义的解释。

教学准备1、用PPT辅助教学;2、实验用品:仪器:托盘天平、锥形瓶、玻璃管、单孔胶塞、试管、酒精灯、石棉网、烧杯、坩埚钳等。

用品:火柴、气球等。

药品:稀盐酸、碳酸钠粉末、红磷、铁钉、硫酸铜溶液、镁条等。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引入新课新课引入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对数据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2) 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教学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特别是对一些表面上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的理解。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解释应用→加深理解。

教具准备
1.教师用具:投影仪、托盘天平(带砝码)、蜡烛、试剂瓶、火柴、塞子。

2.学生用具:(1)托盘天平,烧杯、锥形瓶(塞子)、玻璃棒、气球、玻璃片、石棉网、坩埚钳、火柴;
(2)镁条、硫酸铜溶液、铁丝、蜡烛、碳酸钠、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砂纸。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鼓励学生向老师请教问题,积极寻求帮助,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重点题型整理
1.填空题:
(1)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化学反应前后,系统总质量_______。
答案:保持不变
(2)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可以通过_______实验来验证。
答案:称量
(3)在进行化学实验时,为了保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准确性,实验器材需要进行_______处理。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详细介绍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中的质量守恒》:通过实验案例,阐述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和验证。
-《质量守恒定律在工业中的应用》:介绍质量守恒定律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意义,如质量控制、反应产物分析等。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守恒定律。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八年级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九年级将继续深入探究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是这一部分的核心内容。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5.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教材或学习资料,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直观的展示和解释。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化学反应的图片和图表,展示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情况,以及一些实际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案例视频。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新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听课记录:2024秋季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不变的实验验证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讨论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原理探索的兴趣,培养尊重实验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导入教师行为:•教师展示两个不同化学反应的视频片段,如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和镁带在空气中的燃烧,引导学生观察反应前后物质外观的变化。

•提问:“虽然物质的外观和形态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但你们认为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呢?”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认真观察反应现象。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提出猜想,如质量可能增加、减少或保持不变。

过程点评:•通过视频导入,直观展示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提问环节引导学生从现象出发,思考化学反应的本质问题,为后续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做好了铺垫。

教学过程1.1 质量守恒定律的提出教师行为:•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历史背景,强调其在化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即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过程点评:•教师通过讲解和解释,使学生明确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为后续的实验验证和应用打下了基础。

1.2 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教师行为:•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详细介绍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和观察要点。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注意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教师演示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分组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反应现象,准确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过程点评:•通过实验验证,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质量守恒定律的真实性,加深了对定律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及其作用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以及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做好理论准备。

因此《质量守恒定律》一课在初中化学体系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第二部分介绍化学方程式。

教材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事例,简单明了地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

能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是学习化学的又一基本功。

2、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方程式的定义,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质量守定律的基础上学习,使学生较易接受并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涵义。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观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思考、务实,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

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知道化学反应方程式可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二、学生现状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变化,特别是第三单元中较系统地学习了水的知识,通过电解水实验,水分解的图示或动画,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了水的分解反应,认识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来的分子变成新的分子,从而了解水的组成和结构;加之第四单元物质结构知识的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微观想象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以问题为切入口,层层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交流与讨论,其流程为:提出问题——分析总结——巩固练习
2、学法:阅读、讨论、合作交流、巩固练习。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复习提问
1 化学式CO2中获得哪些信息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微观解释【动画展示】木炭燃烧的微观过程
教师小结:
化学变化中的“变”与“不变”
二`导入新课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它的含义,引入化学方程式。

要求学生用分子和原子的符号表示以下的粒子,从而写出木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强调分子或原子都有质量,用各自的相对质量表示。

三`新授知识
出示“C+O2=点燃CO2”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
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读法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观看动画并交流,各自
动手书写木炭燃烧的
文字表达式;
并依据微观图解得出
木炭燃烧时,每1个碳
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
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了1个二氧化碳分子。

动手写文字表达式等
讨论它表示的含义
带着问题自己学习
p93-94有关化学方程
式的内容。

回忆为讲述化
学方程式的含
义做准备。

通过具体化学
反应的文字表
达式的书写引
出化学方程式
让学生通
过微观的
化学变化
的图解理
解化学变
化的微观
实质,更
直观而且
更具有说
服力。

通过化学式及
相对分子(或
原子)质量等
知识的复习导
出化学方程式
的意义,自己
阅读并学习化
学方程式的含
义,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的能
力。

教师小结: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及含义并板书
反馈练习1:
2HgO===2Hg+O2↑
课堂反馈: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2H2O= ===2H2 ↑+O2↑
四、课堂小结
五、直击中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六、体验成功,谈谈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参与,你有哪些收获?你获得了哪些知识?认识上有什么提高?能力上有什
么长进?学得快乐吗?把你的认识和体会与大家共享。

学生讨论左边的化学
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质”的含义,“量”
的含义“微观粒子”的
含义。

讨论并阐述反馈练习
2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的
含义。

知识的运用和自我检
查。

完成教科书P94的讨
论。

畅所欲言
自主学习,独
立思考,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
习和举一反三
能力
巩固知识并加
强练习,达到
强化知识的目
的。

适时的反馈让
学生在当堂反
馈学习,巩固
和提高。

分小组讨论,
让每个学生都
有当堂练习的
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在与同
伴、教师的交
通电△

二、化学方程式
1、定义:
2、含义:
C + O2 =点燃CO2
①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各反应物及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的关系;
③表示反应中各种微观粒子之间个数比的关系;
教学反思
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的前奏,也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学习内容,学生只有认识到化学方程式的丰富内涵,才有认真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写法的动力,才能为所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系列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合适的复习导入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习的化学方程式的宏观的含义与微观含义能紧密联系在一起。

由化学变化的微观图解,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的同时,也让学生理解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从而由微观的图解正确的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内涵,体会化学方程式的“简约美”,在课堂安排时间允许的条件下,让学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用图解的形式,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可通过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的方式,也可让组间不同,组内活动内容相同的方式,提高课堂容量,让中等生有充分的消化吸收的时间,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更多的思考和练习的机会。

上好这节课,既可复习化学式的含义,加深对化学式含义的理解,同时运用化学式的含义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可谓水到渠成。

另外,也可补充一些学生还未见过的化学反应加以练习,扩大学生的学习视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