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基础地质综合研究

合集下载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紫色郁金香QQ:2781063892011年1月18日1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目的任务及基本准则1.1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目的任务系统整理、综合研究矿产勘查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原始地质资料,用文字、表格和图件的形式,阐明矿区(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总结成矿地质条件、矿化标志及矿化富集规律,以指导地质勘查工作,最终为编写地质勘查报告提供资料。

1.2地质资料整合整理、整合研究的基本准则(1)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整合研究是地质勘查工作中重要环节,必须贯穿地质勘查工作的始终。

做到边勘查、边整理及综合研究,边指导施工。

(2)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做到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点(矿点、矿床或矿区、工程点)与面(区域、矿体、平面、剖面)相结合和宏观与微观现象相结合的原则。

(3)地质资料综合整理及研究时,应据地质理论与实际资料,对客观地质现象(事件)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在探索和认识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技术民主,鼓励不同观点进行讨论或争论。

(4)整合整理过程中对有疑义的原始资料,必须会同当事人到现场复查或经工程验证后,将其结果报请技术负责人审定后方能修改。

综合研究成果一旦定稿,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不得修改。

(5)系统整理及综合研究成果,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

2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程序及内容2.1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程序分三个程序:矿产勘查过程中野外资料系统整理;勘查过程中的综合研究;勘查报告编写前的综合整理。

2.2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内容2.2.1勘查过程中野外资料系统整理野外资料系统整理是把野外地质编录中提交的单项原始资料,按有关的技术要求(诸如有关规范、规程、工作细则、统一图式图例等),系统整理、综合及检查,为综合研究提供资料。

(1)各类标本、样品鉴定及测试成果资料①将岩石、岩相、古生物、矿石、矿物及构造等样品成果进行校核、分类、统计及列表。

岩土工程勘察习题及答案

岩土工程勘察习题及答案

绪论1、试述岩土工程、工程地质的含义与联系。

(1)岩土工程:是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石力学及地基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和处理在建筑过程中出现的所有与岩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建筑全方位结合的专业学科,属土木工程范畴。

(2)工程地质:是调查、研究、解决与人类活动及各类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问题的科学。

(3)区别:工程地质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门应用科学;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其本质是一种工程技术。

从事工程地质工作的是地质专家(地质师),侧重于地质现象、地质成因和演化、地质规律、地质与工程相互作用的研究;从事岩土工程的是工程师,关心的是如何根据工程目标和地质条件,建造满足使用要求和安全要求的工程或工程的一部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岩土技术问题。

因此,无论学科领域、工作内容、关心的问题,工程地质与岩土工程的区别都是明显的。

(4)联系:工程地质是岩土工程的基础,岩土工程是工程地质的延伸。

2、简述岩土工程勘察的任务与目的。

基本任务: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作出论证、评价。

具体任务:(1)阐述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

(2)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治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

(3)分析、研究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并作出评价结论。

(4)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整治等具体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判断修建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时,保证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办法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办法

05.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暂行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国家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管理,规范、统一项目设计预算编制的要求、内容、方法和表现形式,提高项目设计预算的合理性和及时性,根据国家和国土资源部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的编制。

第三条项目设计预算是项目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编制项目设计的同时,必须编制项目设计预算,在项目设计书中以独立章节编写。

第四条项目设计预算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

第五条项目设计预算由编制说明和预算表组成。

第六条编制说明的内容应包括:项目工作地区基本条件;预算编制依据;采用的费用标准和计算方法;工程技术经济指标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等。

第七条按地质调查项目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预算表分甲、乙两类。

甲类预算表适用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中的地质调查项目,分项目编制《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甲类)》、《项目设计预算表(甲类)》、《单项工程手段费用标准构成表》。

乙类预算表运用数字国土工程、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项目,基础调查计划、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中独立的综合研究、科研项目,分项目编制《项目设计预算汇总表(乙类)》、《项目设计预算表(乙类)》、《项目外协工程量预算表》。

第八条为规范和方便项目设计预算的编制与审查,甲、乙两类预算表,应分别按《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工作项目目录(甲类)》和《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费用项目目录(乙类)》编制。

第九条项目设计预算编制依据:l. 中国地质调查局下达的项目任务书;2. 项目技术设计方案;3.中国地质调查局印发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4. 国家、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

第十条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方法;甲类项目设计预算按投入的工程手段(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物探、化探、遥感、钻探、坑探、浅井、槽探、岩矿实验、其他地质工作、工地建筑等)逐项进行计算,并进行汇总编制。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149-95银矿地质普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6—03—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规范规定了银矿地质普查的目的任务,工作程序、工作程度及质量要求、储量计算和矿床技术经济评价等内容。

1.2适用范围本规范是银矿地质普查阶段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银矿地质普查工作质量监控和报告验收的依据。

2 引用标准GB/T 13687 固体矿产普查总则DZ/T 0078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 0079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 0091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DZ/T 0033 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规定3 工作目的任务对普查区内已发现的银矿点和与银矿有关的物探、化探异常等进行普查工作,查明是否具有进一步工作的价值。

对具远景的矿床(体),应探求D+E级储量,提交普查报告,为能否进行详查提供依据。

4 工作程序按GB/T 13687规定,遵循立项论证、设计编审、组织实施和报告编审等程序进行。

5 工作程度要求5.1在收集和利用已有1:20万、1:5万区调资料的基础上,大致查明普查区内的地质特征,依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对与银矿成矿有关的地层、岩石、构造的调研应有所侧重。

5.2大致查明区内矿体的分布特征、规模、形态、产状和矿石质量;大致划分矿石的自然类型和工业类型。

根据氧化程度,银矿石的自然类型分为原生矿石、混合矿石、氧化矿石三种;银多金属硫化矿石可采用一种与银关系最密切的金属矿物的氧化率作为划分标准;银(金)矿的硫化矿石采用银的氧化率作为划分标准。

5.3研究和对比矿石的可选(冶)性能,作出矿石工业利用可能性的初步评价。

5.4对已基本确定具有工业价值前景的矿床,应大致了解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条件。

5.5对主要矿体进行系统的地表工程揭露。

根据矿体规模,在1~3条主剖面上初步了解(矿体)深部特征,大致确定矿床勘探类型、勘探网度,探求D+E 级储量(参见附录A)。

城市地质工作内容

城市地质工作内容

城市地质工作内容城市地质工作内容包括开展大比例尺的基础地质调查,地表稳定性、水土资源安全性调查评价和建材、港口、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等的主题填图以及城市地质综合研究工作。

(1)基础地质调查:进一步查明大断裂的活动性、区域地壳升降幅度、万年以来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和分区。

(2)地表稳定性调查评价:查清断裂分布区岩层的破坏程度,已发生的滑坡、岩溶地面塌陷的形成条件、复活的危险性以及潜在的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段;论证工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新上工程项目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进行区域地表稳定性分区,提出采取的防治措施。

(3)水资源安全性调查评价在3个方面展开。

一是进行地表水供水水源(水库)上游和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调查,查明污染源的分布、规模以及可能存在的水土流失、边坡失稳等问题,以保障地表水供水安全。

二是进行地区海水入侵与水源污染条件研究,为合理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防止水质继续恶化提出有效措施。

三是利用山区河谷拦蓄地下水,建立地下水库,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

同时调查评价包气带的防护性能,保护地下水环境。

(4)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调查评价包括2个部分内容:调查城市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程度,评价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调查土壤地球化学环境,评价土壤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效应,使宝贵的土地资源成为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5)建材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环境安全性调查评价:调查评价建材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评价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提出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开发方案。

(6)港口资源潜力调查评价:进行港口资源勘查,优选港址,为加快地方港口建设和港功能区调整改造,确立干线港地位服务。

(7)地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评价:调查研究典型地貌景观、地质遗迹(标准剖面、沉积相、构造形迹)的分布、形成过程、开发前景,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成因分析和科学解说,促进地学知识普及和地质旅游业的发展。

(8)城市地质图系的编制:编制各类地质资源的分布图、开发适应性评价图、地质资源利用现状图及规划图、各地质环境要素的质量评价图、脆弱性评价图和地质环境保护分区图等相关图件。

浅谈某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部署

浅谈某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部署

浅谈某市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部署摘要:在某市部署城市地质调查工作,秉持立足城市规划、着眼资源需求、针对地质环境、突出成果服务的工作思路,贯彻部署原则,根据总体目标任务和具体工作任务的分解与协调,结合区域工作程度和现有资料,从五个方面部署具体工作。

关键词:城市地质;三维地质;土地质量;地热资源;地质灾害一、部署思路本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指导思想,以某市规划发展蓝图为工作部署的导向,将满足地方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做为地质工作努力的目标之一。

[1]分析整理前人资料,梳理区域突出的环境地质问题,主动有效地服务城市建设和地质环境保护。

(1)立足城市规划根据某市中长期规划,核定工作部署区域为两个规划区整体区域,面积920km2,为本项目主要调查区域。

调查成果将直接服务于某市发展建设。

(2)着眼资源需求工作区除了矿产资源调查程度较高外,其余资源调查程度较低。

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量增加。

工作部署充分考虑当地条件,拟开展地下空间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调查、地热能资源调查、地下水资源,调查成果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数据支撑。

(3)针对地质环境问题原生地质环境问题及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地质问题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某市存在较典型的水土污染问题、地质灾害(软土、液化沙土)广泛分布问题。

(4)突出成果服务城市地质调查是应用性环境地质调查工作,调查成果将全面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民生发展领域。

工作部署突出调查评价数据集成、整合、转化内容。

成果将通过有效信息平台服务于各级政府,争取成为“智慧城市”建设重的主要信息源。

二、部署原则统筹部署,突出重点。

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分清轻重缓急,统筹部署某市地质调查工作。

紧密结合地方发展规划,全区展开,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分阶段进行。

拓展领域,强化服务。

针对城市发展需求,积极拓展工作领域,注重调查成果产品设计和转化应用。

作为应用型较强的地质调查项目,为城市发展服务,提供地方建设发展所需要的地质成果,让地方政府对地质成果满意。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079—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3年12月9日批准,1994年10月1日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地质资料的综合整理、综合研究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及其质量的检查验收。

1.3 在实施本标准时,各主管部门或勘查单位,可结合矿种、矿床类型情况制定实施细则。

2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的目的任务2.1 系统整理、综合研究矿产勘查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原始地质资料,用文字、表格和图件形式,阐明矿床特征,总结成矿条件及矿化富集规律,及时指导勘查工作,最终为编写勘查报告提供资料及图件。

2.2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程序可分为:矿产勘查过程中的野外资料系统整理:勘查过程中的综合研究;勘查报告编写前的综合整理。

3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的基本准则3.1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必须贯穿于地质勘查工作的始终。

做到边勘查、边整理及综合研究、边指导施工,及时提交报告。

3.2 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要做到室内与室外相结合和点(矿点、矿床或矿区、各工程点)与面(区域、矿体、平面、剖面)相结合,以及宏观与微观现象相结合的原则。

3.3 在资料综合整理及研究时,应根据地质理论及实际资料,对客观地质体(事件)进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在探索和认识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扬技术民主,鼓励不同学派观点结合实际进行讨论或争鸣。

在作结论时,允许保留不同意见。

3.4 在综合整理及研究时,应依据阶段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分日、月、季及年终或阶段的整理研究;验收前的整理研究;最终编写报告前的综合整理。

3.5 综合整理过程中对有疑义的原始资料,必须会同当事人至现场复查或工程验证后,将其结果报请技术负责人审定后方能修正。

综合研究成果一旦定稿,未经技术负责人批准。

地质工作大分类

地质工作大分类

(一)区域地质调查本资质规定的区域地质调查,是指在选定地区的范围内,充分研究和应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当代地质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地质填图、找矿和综合研究,阐明区域内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基本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国土整治、环境地质、科学研究和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范围,一般按经纬度进行分幅,或按工作任务要求划分。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可分为小比例尺(1:100万,1:50万)区域地质调查、中比例尺(1:25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大比例尺(1:5万,1:2.5万)区域地质调查。

(二)海洋地质调查本资质规定的海洋地质调查,是指应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各种手段探测海底地形、地质构造、海底岩石、沉积物及海底矿产所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调查内容和方法主要有:利用回声测深仪、旁侧声纳和多波束测深仪调查海底地形地貌;用拖网、抓斗以及柱状取样器和海洋钻探等获沉积物和岩石样品;用地层剖面仪,了解水下疏松沉积物分布、厚度及其构造特征;用地震、重力、磁力以及地热等地球物理方法、海上钻探等,探测海底地质构造及矿产资源;在个别地区,通过潜水器、水下电视、照相等方法直接观测海底沉积物及其动态和地貌形态等。

根据不同的目的要求,分为综合性海洋地质调查和专门性海洋地质调查。

综合性海洋地质调查,在大范围内,采用小比例尺进行上述各项内容的综合调查,以获得较全面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

专门性海洋地质调查,是为某一具体目的而进行的调查,如寻找石油及其他矿产或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等。

(三)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本资质规定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勘查,是指在陆地或海洋以调查评价区域矿产资源潜力和寻找及探明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为主要目的的地质勘查活动,包括寻找石油、天然气矿产,发现含油气盆地并查明其石油地质条件、油气田分布、油气储量(种类、质量、数量)、开采、利用条件、技术经济与环境地质评价以及应用前景等,满足国家建设或企业需要的全部地质勘查活动。

城市地质

城市地质

开展城市综合地学调查与主题填图工作,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服务为了促进地学 信息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服务,许多国家,如荷兰、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 国等都开展了城市综合地学调查与主题填图工作,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地下水可供能力与污染调查评价;"有害废物的安全地质处置、选址及其环境 影响调查评价; 2主要地质灾害(包括洪水、地面沉降、滑坡和地震)风险评价; 3环境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场及其对人类健康影响的调查评价; 4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工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评价;"地下水系统对建筑和基 础设施影响的调查评价; 5城市资源(尤其是建筑石料)调查评价等
关中城市群城市地质资料搜集与信息集成 作者:关中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组来源:西北地调发布时间:2011-10-13 目标任务: 依托现代数据库技术、GIS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基于多源、 多尺度的关中城市地质调查信息数据库及可视化基底构造模型、第四系结构模型、水 文地质结构模型、工程地质结构模型,实现城市综合地学信息的一体化管理、三维可 视化显示和专业分析评价,为城市建设、宏观决策、重大工程、抢险救灾等相关工作 的提供直观的数据支撑和可视化决策服务,为社会公众需求提供信息发布窗口。
城市地质
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之间是包含关系。基础地质的研究情况决定着城市地质的研 究现状。但是我国对基础地质研究成果在城市地质中运用比较薄弱,尤其是对造成 地质灾害的原因、地质情况调查等并没有引起地质工作者和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 视。如果说城市地质是建设城市前的必备基础,那么基础地质则应该是研究城市地 质前的必备条件。
奥林匹克公园专项地质调查,属于北京市地勘局承担的“北京市多参数立体地质调查” 项目的一部分。据了解,除了奥林匹克公园之外,北京市地勘局还将于近期对CBD和亦 庄开发区等重点地区开展较大规模的地质勘查。依据北京称是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结 合北京市地质特征,立体地质调查工作按照“平面一区、两带、三点,垂向三层”进行 部署。“平面”按照“两轴区—西部生态带—东部发展带”三个区域开展工作。“三点” 指围绕奥林匹克公园、CBD和亦庄开发区开展专项地质调查。“垂向三层”指工程建设 层—新生界地层—基岩层,调查主要围绕地下资源和地质环境容量,重点查明三维地质 结构、水土地球化学状况、隐伏活动构造及基底稳定性、地质灾害情况,及时为城市规 划、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基础资料。(段金平) 北京地质勘查局供稿

物探工作方法

物探工作方法

物探工作方法随着找矿工作的深入,在寻找隐伏矿方面物探工作将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所以要用好物探方法、正确地使用物探工作是我们每个搞物探工作者的职责,因此,这里主要介绍物探工作方法、思路。

一、任务的确定1、应结合具体情况,根据当地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寻找,具备物性前提的矿床、地层、控矿构造、有关蚀变岩石等作为物探工作目标物,要尽量发挥物探方法在构造研究,地质添图,直接和间接找矿,矿区勘探等多方面的作用。

2、物探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1)配合大、中、小比例尺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提供研究基础地质的资料。

(2)成矿远景进行间接找矿,以圈出找矿靶区、包括贵金属、有色多金属、黑色金属、以及具有间接找矿前题的非金属矿种等。

(3)配合矿区及外围普查勘探,对异常进行详细研究、为寻找深部、隐状矿提供线索。

(4)勘查油气、煤矿床。

(5)在环境地质,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中的应用。

(6)其它工作,包括寻找爆炸物,地下管道、考古等人文活动遗迹调查等方面的应用。

3、当探测对象(矿种、矿床类型、间接找矿目标物等)物理前提不明,物性差异不明显、即探测目标与围岩之间的物性差异不够显著,不能肯定能测出目标物异常时,或工作区存在较严重的干扰因素、使方法技术的效果受到影响、只能做为实验研究项目来作。

4、应用综合物探方法时,要考虑其各自的特点,既使用前题、作用、效率、成本等。

合理地确定具体任务,充分发挥其作用,当工作地区存在着多种可能使用的物探方法解决的问题时,应该考虑同时解决多种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测区、比例尺和测网的确定(1)测区范围的确定a、必须保证探测成果轮廓完整,周围有一定面积的正常场背景。

为了节约工作量,一般可将普查区划分为“控制区”与“调查区”。

b 、测区范围应尽可能地包括少量已知区。

与过去工作区相衔接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重复测线。

并尽量包括过去工作过去的基点或基线点。

(2)比例尺的确定a、在区域地质调查阶段:用于中、小比例尺(1:20万到1:10万)及大比例尺(1:5万到1:2.5万),地质填图等。

地质勘查阶段的划分

地质勘查阶段的划分

地质勘查阶段的划分一、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地质调查是地质工作的先行步骤 , 又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工作。

是指在选定地区的范围内, 在充分研究和运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 , 采用必要的手段 , 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性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地质填图、找矿和综合研究,阐明区域内的岩石、地层、构造、地貌、水文地质等基本地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研究矿产的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范围 , 一般按经纬度进行分幅 , 或按工作任务要求划分。

按工作的详细程度可分为小比例尺 (1:100万,1:50 万 ) 区域地质调查、中比例尺 (1:20万,1:10 万 ) 区域地质调查和大比例尺 (1:5 万,1:2.5 万 ) 区域地质调查。

同一地区一般先进行小比例尺地质调查 , 然后进行大比例尺地质调查。

在特殊情况下, 也可按实际需要在选定地区内直接进行中比例尺或大比例尺的地质调查。

小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指在大面积的地区内所进行的综合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地质填图、矿产调查和综合研究, 初步阐明区内的地层、岩石、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等地质特征,预测矿产远景,为较大比例尺的地质调查或矿产普查以及其他工作提供资料依据。

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主要任务是通过地质填图、矿产调查和综合研究, 阐明区内的地层、岩石、构造、水文地质、地貌等地质特征 , 初步查明各种矿产的分布规律 , 指出找矿远景地区 , 为进一步工作提供综合性地质资料。

大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一般是在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需要选择有利地区所进行的综合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地质填图、矿产调查和综合研究,系统地查明工作地区的地质特征,寻找矿产,研究成矿规律,圈定进一步详细普查的地段或提供矿床勘探基地, 同时为工农业建设、国防建设、科学研究等有关部门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

二、矿产地质勘查矿产地质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发布(全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先行性、基础性工作,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

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地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了全面增强地质勘查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服务功能,促进地质工作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作出如下决定: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地质工作(一)充分认识地质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工作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成就显著,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来,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地质事业有了新的发展。

但是,当前地质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存在体制不顺、活力不足、投入不够、功能不强和人才缺乏等问题,特别是矿产资源勘查滞后,重要资源可采储量下降,难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加强地质工作,是缓解资源约束、保障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建设、开展国土整治的重要基础,是防治地质灾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必须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地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等工作。

(二)加强地质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统筹地质工作部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地质勘查与环境地质勘查,统筹国内地质事业发展与地质领域对外开放。

深化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地质工作体系。

切实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努力实现地质找矿新的重大突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资源保障和基础支撑。

地质勘查工程专业类别表

地质勘查工程专业类别表
地质勘查工程专业类别表
专业名称专Leabharlann 适用范围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
从事综合性或专题性区域地质调查或矿产地质调查,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及能源矿产勘查评价设计、矿产综合开发利用,基础地质、基本理论、应用地质方法技术研究,地矿方面专题研究、咨询调研、标准规范和规划方案编制、技术管理等工作。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
地球化学
勘查
运用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水、气体、生物等多种介质开展地球化学测量、地球化学填图、化探普查(详查)、化探勘查、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等工作的技术人员,或从事化探方面专题研究、咨询调研、标准规范和规划方案编制、技术管理等工作。
岩土钻掘
工程
以岩土钻、掘工程技术方法为主要手段,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和岩土工程施工、设计、生产试验、技术开发、事故处理和专题研究、咨询调研、标准规范和规划方案编制、技术管理等工作。
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含灾害地质、矿山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生态地质、旅游地质、生态修复)等方面的调查评价、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勘查(察)设计、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施工、监理、检测、监测、专题研究、咨询调研、标准规范和规划方案编制、技术管理等工作的人员;从事地下热水、卤水、矿泉水等资源勘查评价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调查与信息
从事国土调查、专项调查、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权籍调查、土地勘测定界等工作的技术人员;从事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耕地利用监测;从事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发展规划、监测评价、资源资产有偿使用、资产核算、资产价值评估、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节地评价、利用评价等工作的技术人员;从事自然资源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等工作的技术人员;从事自然资源资产与信息化科学技术研究、标准规范等工作。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

地质学基础综合复习资料

《地质学基础》复习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

当前,地质学主要是研究固体地球的表层——岩石圈,研究其物质组成,形成,分布及演化规律;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地表形态及其发展演化的规律性。

2、将今论古: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第一章地球概述一、名词解释1、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通过大陆延伸所形成的封闭曲面。

2、岛弧与海沟:岛弧是呈弧状分布的火山列岛,它延伸距离长达数百到数千公里,常发育于大陆架的边缘;岛孤靠大洋一侧常发育有深度超过6km的长条形陆地,叫海沟。

3、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米升高的温度。

4、岩石圈:软流圈其上的由固体岩石组成的上地幔的一部分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

它是地球的一个刚性外壳,“浮”在具塑性状态的软流圈之上。

5、矿物: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二、选择1、地球的形状为(D)A、球形;B、理想的旋转椭球体;C、苹果形;D、近似梨形的旋转椭球体。

2、下列单元不属于大陆地表形态的是(A)A、岛弧;B、丘陵;C、裂谷;D、盆地。

3、下列单元不属于海底地表形态的是(B)A、大陆边缘;B、裂谷;C、岛弧;D、洋中脊。

4、下列地点,地球的重力最大的是(B)A、赤道;B、南极;C、北回归线;D、北京。

5、根据磁异常的范围大小,下面不属于地磁异常分类的是(C)A、大陆磁异常;B、区域磁异常;C、全球磁异常;D、局部磁异常。

6、下列地区中热流值最高的地区是(B)A、大陆区;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

7、大气圈中与人类活动和地质作用密切相关的是(A)A、对流层;B、平流层;C、中间层;D、暖层。

8、下列地区中,发生地震机率最小的地区是(D)A、日本;B、台湾;C、阿拉斯加;D、广州。

9、地磁要素包括(ABD)A、磁偏角;B、磁倾角;C、磁异常;D、磁场强度。

10、根据大陆地表以下温度的分布状况和地热来源,可将地球内部分为以下几个温度层(BCD)A、高热层;B、外热层;C、常温层;D、内热层。

2021年新疆地质勘查进展与2022年工作重点

2021年新疆地质勘查进展与2022年工作重点

2021年新疆地质勘查进展与2022年工作重点作者:冯京,李凤明,滕学建,王晓俊,徐仕琪,雷国明,高奇,张朋,刘洋来源:《新疆地质》2022年第01期摘要:2021 年是新疆地质勘查“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按照“三系、两带、一块加一缘”成矿规律新认识,优化布局,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地质矿产勘查,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中生代凹陷盆地、木吉金矿带、土屋-黄山铜镍矿带、西昆仑-阿尔金锂铍矿带及阿尔金皮亚子达坂萤石矿带,取得了页岩气、金、铜、镍、稀有金属及萤石矿等找矿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服务民生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取得新成效;基础地质研究及高新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地质信息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2022 年是实现地质勘查“十四五”规划目标打基础的关键一年,积极推进新一轮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以昆仑、阿尔金、天山重要成矿带及其重要远景区、矿集区为重点,聚焦战略性关键矿产,加强成矿理论研究和方法技术科技攻关,努力实现找矿新突破,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

同时,大力拓展地质服务业,助力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福祉、服务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新疆;地质勘查;找矿进展;工作重点2021 年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承上启下开局之年。

自然资源部下发了《关于促进地质勘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地勘单位要在服务生态文明、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发挥作用,稳步推进地勘单位改革。

国务院五部委批准实施《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纲要(2021—2035 年)》,中国地调局制定了《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围绕22 种紧缺战略性矿产,兼顾14 种优势战略性矿产,确定了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

其中,涉及新疆百余处基础地质调查区、重点调查区、重点勘查区和重要矿山深边部选区。

自治区出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 年)》?,重点围绕“两环八带十六基地”勘查开发空间格局,突出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煤、地热等能源矿产,铁、铬、锰、铜、镍、钴、铅锌、金、锂、铍、铌、钽等金属矿产,以及钾盐、萤石、硅质原料等非金属矿产,进一步提高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强化重要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地质工作的特点

地质工作的特点

地质工作的特点地质工作是指通过对地质现象、地质构造、地质过程等的研究和调查,以及对地质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来了解和认识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演化和变化规律,并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的一项工作。

地质工作具有以下特点:一、综合性地质工作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和工作,它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综合管理等多个领域。

地质工作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等技术手段,对地质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研究。

二、实地调查地质工作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通过对地质现象和地质构造的实际观察和研究,获取地质数据和样本,为后续的研究和分析提供基础资料。

实地调查是地质工作的基础,它需要地质工作者具备较强的户外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三、时间跨度长地质工作涉及到地球的演化和变化过程,这些过程通常是以亿年为单位的。

地质工作者需要通过对岩石、化石等的研究,来推测和重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变化过程。

这就要求地质工作者具备较强的时间观念和时间尺度的认知能力。

四、空间跨度大地质工作涉及的空间范围广泛,从微观的矿物晶体到宏观的地质构造,从局部的地质问题到全球的地质现象,都是地质工作的研究对象。

地质工作者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不同尺度的地质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

五、综合利用地质资源地质工作还涉及到对地质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

地球上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等,地质工作者需要通过勘探工作,找到地质资源的分布和储量,评估资源的潜力和开发价值,并制定相应的开发方案和技术路线。

六、灾害预测和防治地质工作还与人类社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的发生对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地质工作者需要通过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和预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七、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相结合地质工作既具有科学研究的性质,又具有工程应用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基础地质综合研究
1.部署安排
加强基础地质图件编制,继续开展按国际分幅标准,编制中国、亚洲、跨洲区域的1:50万、1:100万、1:250万、1:500万、1:2500万等不同比例尺的陆域、海域基础地学系列图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

继续深入开展贵州关岭三叠纪、西藏晚中生代等我国一些关键生物起源、演化事件的研究。

继续开展我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和黄花场奥陶系剖面等全球界限层型剖面研究。

开展盆山结合带深部结构、东部中生代岩石圈巨变、早前寒武纪事件序列、中央造山带复合造山、北方增生造山、造山带岩浆序列与成矿关系等重大地质问题创新性研究。

继续开展中国大陆周边地区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重点开展天山、三江、中蒙边界等重要跨境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研究。

进一步健全完善全球矿产资源信息系统,以非洲和南美洲为重点,开展相关国家优势资源和我国短缺资源的潜力评价。

2.主要进展和成果
(1)小比例尺编图
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编制稳步推进,完成了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统一地理底图编稿图和数据库建设框架,完成了IGMA5000中国部分地质编图和数据库建设,重点与有关国家就朝鲜半岛与中国大陆地质对比及主要构造单元的衔接问题进行了交流,目前正在对中国-蒙古-朝鲜半岛-中南半岛、中国-蒙古-中亚、日本-东南亚进行图面修改和拼接,并将在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上展示阶段性成果图件。

开展1:2500万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编制,收集了1:2000万世界大洋洋底构造图及太平洋海底年代等值线图等大量地质图件,完成世界海洋矿产资源数据库的结构与内容的设计,初步完成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地质构造背景及矿产资源概况和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研究现状的综合分析和研究。

充分吸收1:25万地质填图的实际资料和新成果,开展1:5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的编制,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成果资料,并进行了分析、整理。

(2)地层与重要古生物群研究
建阶研究又有新突破。

2008年3月湖南古丈罗依溪寒武系古丈阶、广西柳州碰冲下石炭统杜内-维宪阶被国际地科联批准为“金钉子”。

建阶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我国地层学研究的国际地位,对提高我国地层工作研究整体水平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针对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构造单元复杂的地层问题,开展编制中国多重地层表及说明书,收集相关资料,制订了《编制中国地层表及说明书实施细则》,统一了表的格式、内容以及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开展辽西义县组-冀北大店子组火山-沉积地层对比研究,完成了路线地质调查100千米,采集了大量的化石标本与测试分析样品,开展了1:2000地层剖面实测(3千米)与修测(5千米),发现赤峰地区的大北沟组/义县组与滦平地区的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在岩性、构造以及古生物产出等方面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可以进行地层对比。

中国柴达木盆地资源环境科学钻探工程正式实施。

在完成野外地质、地貌调查、流域体系调查等工作基础上,开始在达布逊湖西北部实施钻进工程,目前已钻进920米,并进行了全心取样。

我国北方新生代地层格架建立及环境演化研究,重点分析处理了样品测试数据,根据已获得的粒度分布和氧化物及其比值等地球化学特征以及其他有关资料,重建了内蒙古中西部腾格里诺尔湖泊1700年以来环境变化过程。

根据必鲁图湖岸西部剖面地球化学指标综合分析、氧化物及微量元素比值,结合岩性及沉积物粒度特征,重建了该地区5.6万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过程。

重点利用遥感技术,开展晚新生代构造气候变动对黄河水系演化影响研究,对黄河黑山峡-托克托-禹门口段,重点是包头-托克托地区和萨拉乌苏地区开展遥感地质解译工作,实测了甘肃灵台地区邵寨第四纪黄土剖面和黄河沿岸清水河县喇嘛湾黄河大桥、达拉特旗召君镇城拐子、包头万水泉等3条晚第四纪湖相地层剖面,在鄂尔多斯地区东胜区泊江海子镇折家梁海子揭露湖相地层厚度2.35米的浅井剖面,采集了地质样品并进行测试分析。

开展西藏及邻区晚中生代生物群序列和海-陆相地层对比研究,开展了野外工作,实地踏勘了张家口、承德和北票等地区,确定了同位素测年剖面的位置。

开展典型珍稀化石特征研究,对走私化石标本进行了修理加固和统计研究工作以
及分类,并为开展对比研究做相关的准备工作。

(3)地质构造对比研究
开展中国北方增生造山过程、陆壳生长及其对成矿作用制约研究,编制了甘肃北山地区的花岗岩时空分布图,开展了赤峰-围场及西拉木伦河地区的野外调查,采集了各种样品90余件;初步开展了中蒙花岗岩的区域对比研究,总结了中蒙地区早中生代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分布规律;以东天山红柳河地区为例,通过同造山、后造山花岗岩Nd同位素演化和物源演变特点,论证后造山阶段有新的幔源物质参与了花岗岩的形成,证明了显生宙存在地壳垂向生长;内蒙古索伦山蛇绿岩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表现为MORB特征,获得其辉长岩、斜长花岗岩年龄(288±6)Ma、(284±4)Ma;获得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的形成时代,辉长岩(354±7)Ma,斜长花岗岩(324±5)Ma;新发现了苏尼特左旗贝勒庙岛弧超基性岩-辉长岩-闪长岩组合,其辉长岩的年龄为(436±6)Ma, 闪长岩的年龄为(435±12)Ma。

结合已有地质资料和DEM数据及卫星影像资料,在阿拉善和北山地区开展野外调查研究,识别出中国西北地区发育的新生代两套共轭剪切断裂系统,并发现晚新生代期间中国西北地区的主压应力有约15º的顺时针旋转,这对揭示新生代中亚地区的地球动力学体制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开展南秦岭耀岭河群、西乡群、洞河群、碧口群、梅子垭区群等地层发育地区和煎茶岭金镍矿田的野外地质调查,采集了化石标本和岩矿测试分析样品。

根据新发现的化石及年龄测试结果,认为南秦岭北大巴山地区紫阳县洞河镇洞河群地层时代为晚古生代,而非寒武-奥陶纪,康县-略阳地区白水江群地层时代为非志留纪,而是包含有元古宙-泥盆纪的岩块,岩块周围的粉砂岩和硅质板岩基质的形成时代可延至二叠纪,甚至三叠纪。

煎茶岭地区构造研究表明与金镍成矿关系密切的主要是NW向韧性剪切带、NE向韧性剪切带以及花岗斑岩体构造和超基性岩体构造,其中NW向剪切带金镍铁矿床的导矿构造,NE向剪切带则是配矿构造;煎茶岭超基性岩体岩石化学研究发现成矿元素(Ni、Co)在不同类型蚀变岩中的含量及其变化范围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揭示了部分成矿物质源自岩石的蚀变作用。

收集、整理了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地层、侵入岩等地质资料,初步建立了
鞍山、五台、太行山等地的早前寒武纪年代格架;开展山海关-秦皇岛-冀东地区野外调查研究,采集了分析测试样品,在辽河群中发现了3.5Ga碎屑锆石,表明其物质来源可能来自于鞍山地区。

开展中国西北地区若干重要演化阶段地层格架建立与对比研究,进行了塔里木西南古生代地层调查研究,测制8条地层剖面,系统采集了岩石、地层和沉积研究样品400余件。

中国和亚洲不同造山带花岗岩年代学格架、岩浆序列及其与成矿关系的对比研究,开展北山地区野外地质调查研究,重点是研究该地区的晚古生代—中生代花岗岩,测制了岩体地质剖面,采集了测试用岩石样品,初步查明了柴北缘古生代花岗岩体的时空分布。

开展东中亚深部地质结构与成矿作用研究,按照正式出版要求,修改完善了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地质图和能源矿产(石油、天然气、煤)成矿规律图,并将在第33届世界地质大会上展出。

(4)中国大陆周边地区主要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及潜力评价
收集了埃塞俄比亚、圭亚那、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1:100万或更大比例尺地质图以及其部分地区构造图;收集了澳大利亚75070条、赞比亚2706条、巴西56092条以及其他国家的矿产地资料,并进行了整理、入库。

初步完成了我国境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规划初稿。

开展中-俄合作额尔古纳-上黑龙江成矿带成矿规律对比研究,制订了1:100万额尔古纳-上黑龙江成矿带地质图编图细则,初步编制了《1:100万中俄蒙毗邻地区地质矿产图》、《中南蒙古-大兴安岭地区大地构造与主要成矿带分布图》、《中南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成矿规律图》以及《中南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断裂构造略图》等草图,完成了《1:100万赤塔州地质矿产图》和《1:125万阿穆尔州地质矿产图》的数字化工作,初步开展了额尔古纳-上黑龙江成矿带境内外地区矿产资源信息数据库框架的建设工作。

初步完成中蒙双方边界地区1:100万矿产图(含岩浆岩图)的编图和建库细则和规范,目前正着手编制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和矿产图件。

根据样品的测试分析结果,编制了中蒙边界地区69种元素地球化学图(9万平方千米)。

开展中老合作三江成矿带南段-老挝北部矿集区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对比研究,系统收集了老挝北部和东部地质、矿产资料,完成编制了研究区1:100万的
地质图(草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