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研究入门》 张隆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文学研究入门》张隆溪
●1. 绪论
●一、何谓比较文学
●比较文学区别于其他文学研究的特点不在于比较,而在其研究范围超出在语言
上、政治上统一的民族国家
●比较文学的定义:不同语言而又可以相互沟通的文学作品之比较,跨越民族和
语言的界限来研究文学,探讨文学的一与多、异与同、分与合
●比文经典之作:奥尔巴赫《摹仿论》、库尔裘斯《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
弗莱《批评的解剖》、凯慕德《终结的意识》
●二、审美历史主义、法国影响研究、美国平行研究
●赫德尔“世界主义”“移情”
通过移情设身处地而尽可能地想象他人境况,从而超越了差异,达成理解
●歌德读《好逑传》《玉娇梨》提出“世界文学”
歌德认为,中国作品相较于西方文学,在刻画人物方面更加注重情感节制与道德品格,使他意识到不同文化文学有着同样的亲和力
●审美历史主义
●维科
●英语笛卡尔理性主义、普遍主义针锋相对,认为人性不断变化,没有单
一标准可以普适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
●不同的文艺创造必须依据其本身发展的程度判断价值,而不是用一个一
成不变的美丑尺度来衡量
例: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学者批评莎士比亚作品不符合三一律;温克尔
曼以古典主义原则批判古埃及艺术
●跨越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差异,人类审美情感和批评标准有深层统一
(维科语:“各民族共通的内在语言”)
古今各民族有着三种永恒普遍的习俗:宗教信仰、婚礼、葬礼
●奥尔巴赫
●审美历史主义的要义:每一种文学、文化都有各自的发展途径,应当按
照其独特的美、艺术表现形式去观赏它
●法国文学与研究
●法语创作较早打破拉丁文独霸文坛的局面:杜·贝雷《为法国语言辩护》、
七星诗派
●研究上:强调影响、交往、国际关系
历史学、社会学、文献学角度出发,注重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研究
●研究不同作家和作品之间、作家和作家之间的关系
●研究文学史、作品在不同文化和社会中的接受
●研究译介者、出版者的作用
●不足:韦勒克称之为“文学外贸”,把比较文学当成债务算计,强调法国文学
的影响力
●美国平行研究
●反对19世纪实证主义观念(在不同作家作品之间寻求事实上的接触和联系)
●强调不同文学传统中思想、意象、主题、语言、修辞手法等各方面的平行研
究
相互平行的思想、主题之间可能没有实际接触或影响
●
●关注作品内在价值(文学性)
●非历史性:平行研究看似具有“非历史性”,但背后是二战后人们对狭隘民族
主义、民族冲突的反思,美国学派在这一历史条件下抛弃以民族文学为基础
●中国学派的建立?
●一个学派的产生必须有广阔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为条件,中国尚不具备,
当务之急是做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而后后人自然会冠以“中国学派”的名号
●三、文学理论的兴衰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性,把文学语言区别于其他语言的本质特性
●雅各布森:文学语言突出诗性功能,不指向外在现实而是尽量偏离使用目的,
把注意力引向文学作品的语言本身,注入音韵、词汇、句法等形式因素
●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
强调文学与现实的距离,摆脱模仿说、反映说的观点
●巴赫金:“艺术形式不是外在地装饰已找到的现成的内容,而是第一次地让
人们找到和看见内容。
”
该观点类似于陌生化
●(捷克)穆卡洛夫斯基
●日常语言由于长期使用趋于自动化,失去新鲜感
●文学语言“突出”自身,而非传达信息,指向作品自身的世界
●英美新批评
●维姆萨特、比尔兹利:
●意图谬误(intentional fallacy):作品意义≠作者意图;
●感受谬误(affective fallacy):自足存在的作品意义无关读者众说纷纭的
解释
文学文本text独立于作者、读者,即韦勒克所谓的“具有特殊本体状态的
独特的认识客体”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
●从社会、历史、思想、生平等方面着手的外部研究
●研究文学语言和修辞,包括音韵、节奏、意象、比喻、象征等的内部研
究
●弗莱《批评的解剖》:神话和原型批评,认为文学是意象、原型、主题、体裁
组成的自组系统,内涵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型
文学的基本程式、内在联系与神话、祭祀仪式有关强调文学经验的统一性
●结构主义:索绪尔二项对立原则、语言学转向、追求文学叙事的“普遍语法”
●后结构主义、女权主义、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后现代理论批判
17世纪以来现代传统(特别是启蒙理性、逻辑等),激进意识形态与政治色彩
●“比较”的理由
●民族文学的简单并置,不是比较文学,不能成为比较的理由
●比较的理由需要不断论证——比较什么?怎么比较?
●法国学派:在实际接触和历史关联中寻找比较的理由
●美国学派:在体材、主题等的契合之中寻找比较的理由
●当前比较文学的困境与希望:
●①文学研究离开了文学,转向大众文化、文化研究等,丧失独特性,真正的
文学阅读伴随着电脑、互联网技术的兴起而衰落;
●②理论为比较提供了复杂精细的基础(特别是对近代以前交流较少的中西方
文学而言),但是理论的膨胀也造就了比较文学的危机;
●③东西方之间的比较尚有许多空间,需要彻底超越欧洲中心主义,建立真正
的全球视野
●四、全球眼光与多元视野
●打破研究单一民族文学的传统路径,要用全球眼光和多元视野平等看待世界各
地文学,挖掘局限在单一文学传统在看不见的价值意义
例:语句间的平行对应是诗歌的普遍特点,齐尔蒙斯基发现,平行对应和尾韵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中世纪诗歌—→惠特曼等人为代表的自由体)。
但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平行对应和尾韵就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对仗和用韵同样重要
●中西比较文学不能仅仅把西方的理论和批评方法移植到东方的文本上,必须要
以东西方共有的基本理论问题为基础,可能东西方在这些问题上表述不同,我
们要挖掘、探讨二者的可比之处,加深不同文化文学的理解和认识
●2. 中西比较文学的挑战和机遇
●一、从边缘到中心
●东西方比较研究的困境:部分中西方学者觉得东西方差异过大无法跨越文化界
限;东西方比较研究在西方比较文学界处于边缘位置
●巴斯奈特《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传统意义上作为学科的比较文学已死
窄化比较文学,所提出的“新派比较文学”存在较多问题
●新派比较文学脱离欧洲中心的传统议题,质疑西方经典
●后欧洲(post-European)的比较文学模式重新思考文化身份认同、文学经
典、文学与政治等问题,活跃在性别研究、文化研究、翻译研究领域,拒绝
纯粹从审美价值去研究文学,拒绝相信杰出作品有普世价值和改善人性的作
用
政治化的研究,脱离了阅读文学的实际经验,脱离了罗兰·巴特所谓的“文本
的快乐”;将审美和政治截然对立
●后殖民主义民族意识和身份认同理论的争议
●Arif Dirlik : The postcolonial Aura: third world criticism in the age of global
capitalism
●Gail Hershatter: the subaltern talks back: reflections on subaltern theory and
Chinese history
●Jing Wang: the mirage of Chinese postmodernism
●东西方比较研究:纪廉《比较文学的挑战》
●二、中西比较面临的挑战
●两种质疑观点:
●①中西文学在近代以前缺乏事实联系;
●②认为东西文化之间存在本质差异(“根本的他者性”),抱着文化相对主义
把中国构想为西方的反面
●断言中西无可比性的人实际上是把丰富的文化传统极简化,进行漫画式描述,
抱有鲜明的成见
●三、文学理论与中西比较
●纪廉“超民族”比较研究三种基本模式
●A:有共同文化前提的比较
无法跨越东西文化界限,适用于欧洲内部之间的文学比较、儒家文化圈的比
较
●B:有共同社会历史条件的比较:跨学科的比较研究,即在文学与社会、政
治、历史、经济条件中研究文学
包括带有历史、社会学色彩的文学体裁研究
●C:从文学理论去探讨共同问题的比较:超越单一文化背景、超越某一历史
时期
为东西方研究提供可能
●由于文学理论研究的问题具有普遍性,所以东西方比较研究与文学理论
关系密切
●东西方文学研究不能只停留在实际接触、相互影响这类实证研究,要有
理论的深度
●钱钟书《七缀集》:论林纾翻译、论郎费罗《人生颂》的文章。
●西方理论与中国作品的不平等关系: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西方的理论能否应用于
中国文学作品,而在于不能将东方视为只提供用西方理论来分析批判的文本的
对象,否则不平等问题会一直存在
●“原理论问题”/超民族的共有区域:任何理论都是对具体、基本的问题的回应,
我们应该去研究理论、概念得以产生的基本问题和现象,理论如何在不同文化、文学中得到不同的表述。
不能从理论框架、概念出发去嵌套文本,而是要在研
究中重新界定理论的问题,回溯到理论之所以产生的问题和现象去,这些问题
往往是不同文化文学的普遍问题
重新界定理论,回归语言、表达、再现、文本、阅读、解释、批评、文化前提等
●四、中西比较方法浅论
原理论问题角度出发
●阐释学本是德国哲学传统产物,是否可以套用在中国文学上?——把阐释理论
还原到它之所以阐释的基本问题与背景
●西方阐释学:阐释古希腊罗马点击的古典语文学传统、阐释圣经的神学传统、
阐释法律的法学传统
施莱马赫在总结这些局部的阐释传统的基础上创立了普遍的阐释学
●中国的阐释传统:儒释道典籍注疏、诗话、词话
●阐释产生的根本原因:语言不能充分达意
●道和逻各斯
●都有表示内在思维与外部语言的意思
●语言的局限性
●德里达:批判逻各斯中心主义、语音中心主义
●庄子:语言和使用语言的辩证关系,语言一方面有达意的局限性,另一
方面却不得不使用语言
●语言的暗示性
●庄子:“辩不若默”,运用语言的含蓄性、暗示的能力
●苏轼: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圣经》:大量留白
●里尔克、马拉美、艾略特、莎士比亚、荷马(间接叙述)
●英加登:文学语言知提供一种理解的框架,文学所描述的事物都必然具
有不确定性,需要读者通过想象把不确定因素的框架具体化
●讽寓阐释
●西方
●BC6世纪希腊诗与哲学之争,哲学家认为荷马笔下的人格化神不具有道
德典范作用,质疑《荷马史诗》的经典性
●辩护《荷马史诗》的观点认为,荷马史诗具有讽寓效果,表面意和深层
意不一
●对《圣经·雅歌》的阐释
●中国
●《诗经·关雎》后妃之德
●3、比较文学研究典范举例
●Kermode《结尾的意义》the sense of an ending
●人出生在世界上总是在确定的社会、语言、文化、历史环境中的,人离世之后
此类依旧存在,故人的一生总是处于中间,见不到世界的开端与结束。
人总想
了解自己生命和万物的意义,于是建构开端和终结的故事,使生命和诗有意义
●越是打破预期的结尾越能使我们意识到现实比读者构想的框架复杂得多,故越
是打破预期的结尾叙事,越能强化我们对现实的感受
●钟表的滴答声——具化时间,实现“人化时间”——嘀和嗒之间的间隙代表着纯
粹延续性的、未经组织的时间,是需要使之人化的时间
●一部小说情节的发展就是要“人化时间”,把从嘀到嗒的中间阶段复杂化,使之
有始有终
●所有终结都是人为的建构,没有绝对的了结
●布鲁克斯reading for the plot
●开端的意识被终结的意识所决定。
我们能够理解文学中当前的时刻在叙述上的
一i有,是因为我们在结尾的建构性力量的预期之中理解之,结尾赋予了当前
时刻以秩序
●布鲁克斯从文学研究角度讨论弗洛伊德心理学理论(P87-98)
●帕斯卡尔《文学的世界共和国》
●主张在世界文学的空间里了解文学,赋予个别作品的形式以意义和连贯性
●文学的世界共和国与现实的国际关系意义存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文学世界大国的语言是文化资本与权力工具,效果的边缘语言需要翻译成打过
语言,才能进入世界文学的流通领域
●文学因摆脱作为政治工具的从属地位儿得以发展,但其本身又体现出强烈的政
治性
●丹穆若什《什么是世界文学》
●作品进入世界文学领域不会必然丧失其本真的特质,而是可能有新的收益
●作品从原先环境转移到新的文化环节时,在语言、时代、地区、宗教、社会地
位、文化背景等方面发生的相互纠结在一起的变化
●阅读古代、其他文化作品时应该注意时空距离,保持对差异的理解与尊重,避
免“同化式接受”(自我中心主义偏见)
●世界文学的定义
●①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简略的折射
世界文学首先来自某一民族文学,但又必然是民族文学超出自己焦点范围的
折射;只有当民族文学超出本来传统而进入外国传统,在国际上流通,才能
成为世界文学
●②世界文学是在翻译中有所得的著作
重视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之间的关系
●③世界文学不是一套固定的经典,而是一种阅读模式;是超脱地去接触我们
时空之外世界的一种形式
●4.中西比较研究典范举例
●朱光潜《诗论》
●论诗与谐隐
●刘勰、《焦仲卿妻》
●柯勒律治:见出事物间不寻常的关系,不直言某物,而是挖掘关系,用另一
物替代——对比中国古诗中的“比喻”、注家热衷于“微言大义”而穿凿附会
●对王国维境界说的思考
●朱光潜认为,“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西方的“移情”;任何对美的概
念必须是主客观的统一,无我则无审美感受
●泪眼问花花不语
●人把自己的忧伤寄托在花上,王国维认为这句表面写花,其实卸任,
所以说这是“有我之境”
●朱光潜认为,移情作用说凝神注视,达到物我两忘,所以王国维的
“有我之境”实际上是“无我之境”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朱光潜认为,这些都是诗人所见的意象,不能说没有诗人的自我,这
些都是诗人张冷静情况下回味出来的妙境,没有移情,所以王国维的
“无我之境”实际上是“有我之境”
●对《拉奥孔》诗画关系的思考
●莱辛
●绘画雕塑等造型艺术在空间里展示静态物体;诗歌文学在时间的延续中
叙述事件、动作
强调媒介
●静态的空间艺术需要选择一个最富暗示性的时刻,来使观看者想见此刻
前后的状态——应该选择一个恰将达到顶点的时刻
强调读者接受、内心活动
●图画等造型艺术不适合表现强烈情绪或紧张的局面
●朱光潜
●莱辛没有摆脱西方传统的“艺术=模仿”的观念,莱辛认为诗歌只适用于描
绘动作,而忽视了诗歌抒情、写景的方面——莱辛的模仿观念上粗浅的
写实主义
●举例“古画画意不画物”
●艺术上变化无穷的,不易纳入几个简骇固定的公式内
●朱光潜《中西诗在情趣上的比较》
●西方重视爱情描写,中诗重视友情与君臣关系描写
●西方重视个人,中诗重视社群
●西方直率、深刻、铺陈,中诗委婉、微妙、简隽
●西方偏于刚,中诗偏于柔
不绝对
●西方的自然描写达到了泛神主义的宗教情怀,而中国诗歌强调人与自然的心有
所感,情趣上的默契
相比起神曲、失乐园、浮士德等经典,中国诗歌缺乏深邃哲理、宗教性的强烈追求——所以只能达到幽美,而不是伟大
●杨周翰:《弥尔顿的悼亡诗》:西方爱情诗达多写于婚前,而中国诗歌偏重于
写悼亡诗
●王佐良《论契合》
●钱钟书《七缀集》
●《读拉奥孔》:
●中国古诗中的部分意象同样是不能画的(如香、湿冷、听觉),却不限于
“时间”“空间”的划分
●诗歌中的颜色词有虚有实,难以描绘
●“包蕴的时刻”这一概念富有启发性,不仅适用于雕塑、绘画艺术,还适用于
诗歌、小说(如章回小说结尾卖关子)
●《诗可以怨》:蚌病成珠
●《论林纾的翻译》:翻译“媒”和“诱”多作用。